33万吨_年玉米加工脱胚技术_丁海生
- 格式:pdf
- 大小:2.17 MB
- 文档页数:3
30万吨玉米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黑龙江省镜泊湖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新增3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1.1.2项目建设单位建设单位:黑龙江省镜泊湖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法定地址: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邮政编码:联系电话:1.2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该项目法人单位为黑龙江省镜泊湖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法人代表:姜学锋,1973年生,大学管理系毕业,公司2001年12月26日在省工商局注册登记,注册资金5000万元,总资产1.8亿元,资产负债率30%,银行信用等级AA级,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现有产品及生产能力:年产玉米淀粉及淀粉乳13万吨;年产玉米全糖粉3万吨;年产口服结晶葡萄糖4万吨、注射无水葡萄糖1.5万吨、焦糖1万吨;年可转化玉米20万吨。
无水葡萄糖技术世界一流,其它产品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利税900万元,2004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利税2000万元。
1.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是大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现在已进入社会发展的新阶段,这是我国企业二次创业的又一资源共享机遇,是全面开拓的有利时机。
为了把握机遇用好用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政策,该公司拟充分利用当地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玉米资源,新增一座具有一定规模的玉米产品深加工企业,以解决当地的资源利用与增值。
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促进企业和当地经济的发展。
2.是解决三农问题转移农村劳力、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近几年,在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仍然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得益于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等一系列政策。
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扩大内需和安排农村及社会闲散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社会稳定。
3.是加入WTO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当今世界市场竞争的根本点在于企业间综合实力的强弱。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玉米加工项目建设管理的紧急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06.12.08•【文号】发改工业[2006]2781号•【施行日期】2006.12.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玉米加工项目建设管理的紧急通知(发改工业[2006]278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经委),农业部、国土资源部、环保总局、国家工商局、中国人民银行:近几年来玉米深加工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种植积极性,产量大幅度增长,玉米产量已由2000年1.07亿吨增加到2005年的1.4亿吨,在粮食中的比重也增加5.9个百分点。
玉米连续丰收,但市场价格不降反升,没有出现以往丰产不丰收的现象,对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具有积极的作用。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区出现了玉米加工能力扩张过快、低水平盲目建设严重、玉米加工转化利用效率低等问题。
如不加以引导,不仅玉米加工业难于健康发展,还将引发粮食总量和结构问题。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对玉米加工业宏观调控,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当前玉米加工业发展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一)工业加工产能扩张过快,增长幅度远远超过玉米生产增长水平。
2001年我国玉米工业加工转化消耗玉米仅为1250万吨,2005年增加到2300万吨以上,比2001年增长了84%,年均增长16.5%;而同期玉米产量增长了21.9%,年均增长率5.1%,远低于工业加工产能扩张的速度。
随着玉米工业加工的快速增长,部分地区已显现加工能力过剩的倾向。
(二)粗放型加工,初级产品多,玉米转化利用效率不高。
目前,我国玉米加工产业大多产品结构雷同,初加工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产业链不长,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
(三)项目布局过于集中,结构出现失衡。
1.总则1.1. 评价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998年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2.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文件计产业[2002]1135号,国家计委关于实施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工业专项工程第二批粮油加工项目立项的批复。
3.大连盛大集团全盛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年处理30万吨玉米深加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文件国环评估纲[2002]296号关于大连盛大集团全盛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年处理30万吨玉米深加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评估意见。
5.大连盛大集团全盛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年处理30万吨玉米深加工工程环境影响影响评价任务委托书。
6.大连某公司年处理30万吨玉米深加工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7.国家环保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93;8.国家环保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9.国家环保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
10.国家环保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4-1995。
11.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局《印发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意见的通知》,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
1.2. 评价标准1.2.1.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96)中二级标准。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Ⅴ类标准。
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三类标准。
4.《海水水质标准》(GB3097-97)中的二类和四类标准。
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三类区标准。
具体标准值见表1-2-1~表1-2-5。
表1-2-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浓度限值(mg/m3)日平均1小时平均GB3095-1996二氧化氮0.12 0.24 GB3095-1996 二氧化硫0.15 0.50 GB3095-1996 总悬浮颗粒物0.30 / GB3095-1996 非甲烷总烃①无组织排放周界外最高浓度4.0 GB16297-1996 氯化氢②0.015 0.05 TJ36-79织排放周界外最高浓度;②HCl参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居住区大气标准。
探究玉米种子生产加工技术作者:刘兴海来源:《种子科技》2019年第14期摘; ;要:作为农业生产环节当中的一类资料,种子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最终效果。
对于玉米种子而言同样如此,以增加玉米产量作为宗旨,须做好玉米病虫害的防御工作,并运用科学的生产加工技术,达到既定的玉米种子种植目标。
以玉米种子生产加工技术作为核心内容,从种子选取及处理、播种、管理等方面展开论述与分析,以期有效发挥出玉米种子生产加工技术的良好作用。
关键词:玉米;种子;生产技术;加工技术对于玉米种子而言,一般秋季属于其果穗的成熟时期,当完成收获之后,假如没有及时实施加工处理与入库操作,便易于受到天气、温度降低和含水率太大的因素影响而形成冻害、霉变等不良情况,严重影响到种子的质量,使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损失。
为了增加玉米种子的产量,并且提升生产加工的效率,节省更多的人力与时间,科学应用更加先进的玉米种子生产加工技术十分关键。
鉴于此,深入探究与分析玉米种子的生产加工技术显得尤为必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1; ;注重种子选取、晾晒、浸种、包衣工作的开展第一,应确保玉米种子选取的合理性。
待收获玉米并脱粒后,才能实施玉米种子筛选,确保种子的大小相同。
如此可使玉米的出苗率提升,促进田间玉米后续的生长整齐一致。
第二,晾晒玉米种子工作也不容忽视。
利用晒种方式,能使一些尚未成熟的种子加快成熟速度,提升发芽率。
借助该举措,能依靠阳光中的紫外线,实现对种子表面病原菌的消灭处理。
第三,运用矮壮素进行浸种处理。
具体而言,采用51%、220 g矮壮素与25 kg水融合,制备成水溶液。
当播种之前应进行5 h的浸种处理,并运用药液覆盖种子,如此能发挥出玉米植株矮化的效果,规避倒伏的情况产生。
接着运用磷酸二氢钾进行种子浸泡处理[1]。
实际上,在磷酸二氢钾中,无论是钾元素,还是磷元素,相应含量均很高,借助浸种方式能增强玉米光合作用。
第四,种子包衣处理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一、项目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深加工已成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之一、而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的玉米,其深加工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市场空间。
因此,建设一座60万吨年玉米深加工项目,将不仅有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附加值和产业链水平,还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对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项目概况及规划该项目计划建设规模为60万吨年玉米深加工项目,主要生产产品包括玉米淀粉、玉米糖、玉米油、玉米蛋白及玉米醇等系列产品。
项目总投资约为10亿元,其中建设投资约8亿元,流动资金约2亿元。
项目占地面积约为30亩,建设周期约为2年。
三、市场分析1.国内市场需求: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玉米产量超过2亿吨,其中玉米深加工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近年来,玉米深加工产业取得了明显的发展,市场规模也在逐年扩大。
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不断改变,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市场需求将继续增长。
2.国际市场需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我国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国际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尤其是在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对我国玉米深加工产品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因此,建设60万吨年玉米深加工项目有望开拓国际市场,实现产业的国际化运营。
四、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玉米深加工技术在我国已经非常成熟,具备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
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企业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将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2.经济可行性:项目建设规模较大,市场潜力较大,有望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同时,项目所需的投资额也相对较少,回报周期较短,具有较好的盈利前景。
3.市场可行性: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外对玉米深加工产品的需求量较大,市场前景广阔。
且玉米深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能源等多个领域,市场需求稳定,有望形成持续的销售增长。
2中国饲料2018年第1期外司料黑龙江省最大玉米深加工项目投产2017年12月23日,黑龙江省最大的玉米深加工项目—齐齐 哈尔龙江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00万吨玉米深加工一期项目在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正式投产。
据了解,2017年2月19日,阜 丰集团与齐齐哈尔市正式签约,投资100亿元分3期建设300万吨玉 米深加工项目。
投资30亿元的一期项目占地2000亩,4月18日开工 建设,11月30日试生产,实现了当 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创造了鹤城前所未有的建设速度。
预计 2018年9月,第二个100万吨玉米深加工投产;到2020年,整个项目将全部建设完成。
阜丰生物三期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300万吨玉 米深加工能力,实现年产值130亿 元,税收达到8亿元,出口创汇3亿 美元,安置就业7000人,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玉米生化企业,对加快齐齐哈尔市及周边地区农业供给侧改革、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农业、物流业及相关行业快速发展,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水平,具 有积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江苏太仓港2017年进口鱼粉超过去5年总和据江苏检验检疫局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太仓口岸进口鱼粉快速增长,进口总量已达4959.87吨,货值660.7万美元,远 超过去5年总和,且涨幅分别高达899.67%、643.95%。
鱼粉是重要的动物源性蛋白添加饲料,我国年消费量超过200 万吨,其中半数以上依靠国外进口。
鱼粉因具有易燃性而被划分为第九等级的杂项危险品,对堆放场地有严格要求。
太仓港拥有专业化危险品堆场,对危险品实施严格管控、且具备交通运输便利、港口设施先进等优势条件,因此获得了大量的鱼粉进口商青睐,多家企业计划从泰国、秘鲁、毛里塔尼亚等国向太仓港大量进口红鱼粉,并已提交了申请。
据检验检疫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太仓港相关进口业务可享受税收、外汇等多项优惠政策、且“单一窗口”报检模式、“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关检联合绿色通关机制等营造了便捷高效的口岸通关环境,因此很多企业将太仓选定为进口港,太仓口岸有望成为我国重要的鱼粉进口口岸之一。
玉米酒耪类淀耪德袋掳藏技本、薪产瑟、蔌设备生产及波震技术交滚震示会论文集玉米发酵生产燃料酒精裹麓怒曩茹篇怠张陆联合国援华玉米加工研究开发中心叫。
洲前言CeHl206』墼2cH3cH20H+2哦t+27千最近国内开发和生产燃料酒精掀起高潮。
国家卡热计委攒准我省建设年产∞万吨燃料酒精的项目建鍪蘸整界上酒精约粥%泼发酵法生产,化工议书。
该项目采用改良湿法进行脱胚,喷射液化,合成法仅为10%。
燃料酒精的纯度应达到99.5%连进工续同步糖化与发酵,差压蒸馏及分子筛脱水等先以上。
一般汽车发动机可用含15%以下酒精的汽艺。
年转纯玉米近200万堍,产燃辩酒精∞油。
例如美国市场上的E—lO燃耨就是含10%酒万吨,和液体二DDGS蛋白饲料57.4万吨,玉米油4.5万吨精的汽油。
在巴西一部分汽车完全以酒精作为燃氧化碳1.5万吨。
料,其发动机必须加以改造。
2000年毒月笔者隧省政府专家夺组一行3人参(一)玉米加工主要途径加了美国州长乙醇联盟会议,之后又访问了依阿华1.玉米湿磨(Wet Milling)州农业部和芝加哥市有关单位。
我们详细调研了美玉米经浸泡嚣,利用物理方法将其各种成份拜甏酒精汽油的生产、应用季羹技术避步的情况,酒精分。
主要产品有淀粉、蛋白粉、蛋白饲料、玉米油汽油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以及联邦政府,州政府和玉米浆。
其中淀粉可经发酵生产酒精。
和国家环保局对发展洒精汽油的态度和政策。
2。
玉米于磨(Dry Mil l ing)笔者认为,利用置米生产燃料酒精是促进玉米玉米经调湿后,利用机械粉碎、脱胚、过筛后转化的一条途径,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多种分离等方法,生产出粒度不同的粒、粗粉、精粉、能源战略,减少进墨原油数量。
我省应该抢先占领麸质镭料和{峦等。
其孛玉米粉可经发簿生产酒精。
豳内市场,这个潜在市场很广泛。
生产技术和设备3.直接加工(Direct proo嘲i嚷)没有问题。
问题在于洒精的价格高于汽油约30%,其产品主要有玉米片,膨化食燕,甜玉米罐靠政府的政策纛科技进步可以勰决。
我国粮油工业的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一、我国粮油工业的基本情况中国不仅是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粮食、油料的生产大国、粮油消费和粮油,加工大国。
正常年景我国年产稻谷2亿吨左右,小麦1亿吨左右,玉米0.9亿吨左右;年产油料5500?6000万吨,加上近几年每年进口油料2000万吨左右,这些丰富的粮油资源为我国粮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就粮油加工而言,我国的粮油加工能力之大、企业之多均属世界之最。
粮油加工是指对原粮、油料等基本原料进行处理制成成品粮油及其制品的过程。
主要包括:稻谷加工、小麦制粉、玉米及杂粮加工、植物油加工和粮油加工机械设备的制造。
粮油加工业是粮油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性行业,是粮油产业化经营(或者说粮油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搞活粮油经营,提升粮油附加值的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也是食品工业的基础工业,粮油加工的产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一个永不衰败的朝阳工业。
我国的粮油加工遍及城乡,小型分散,经典型调查及推算,我国大大小小的粮油加工企业和加工点多达二十多万个,其中大米加工企业和加工点就有十万多个。
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加工企业的比例相对较少。
据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的统计,2004年,全国入统规模以上[注:规模以上粮油加工企业是指:大米加工厂日处理稻谷加工能力在30吨以上(含30吨),小麦粉加工厂日处理小麦加工能力在50吨以上(含50吨),食用植物油加工厂日处理油料加工能力在30吨以上(含30吨)]粮油加工企业8546个,其中,日加工能力100~200吨的1401个,日加工能力200~400吨的466个,日加工能力400~1000吨的207个,日加工能力1000吨以上的72个。
在所有制方面,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949个,占22.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05个,占l. 2%;民营企业6492个,占76%。
入统企业现价工业总产值2459亿元,利润总额17,5亿元,资产总计1394亿元,年末从业人数34.8万人。
基于玉米加工工艺的应用及发展分析丁海生发表时间:2019-07-09T15:32:21.157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作者:丁海生[导读] 摘要:本文对玉米加工工艺进行阐述,并对其工艺的应用及发展做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参考。
(国投生物能源(鸡东)有限公司黑龙江鸡东 158200)摘要:本文对玉米加工工艺进行阐述,并对其工艺的应用及发展做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加工工艺;应用;发展我国是玉米生产及消费大国,基于玉米深加工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玉米产业链的升级,特别是玉米加工工艺的技术创新,为玉米深加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当前,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了集生产、加工到销售的一体化模式。
对于玉米加工而言,加工工艺技术尤为重要,是确保加工质量、保证玉米营养成分的重要基础。
在笔者看来,随着玉米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玉米深加工工业领域正不断拓展,关于玉米的系列工业制造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之中,充分体现了玉米的经济价值。
目前,最为常用的玉米加工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玉米提胚法;另一种是全粒法。
其中,全粒法工艺比较简单、工艺流程少,玉米提胚法作为现代加工工艺,在玉米加工制造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行业中普遍采用的玉米提胚法主要分为三种:干法提胚、半干法提胚和湿法提胚。
不同的工艺方法,其加工效果存在较大差异。
在玉米深加工生产的当前,如何实现加工工艺的改进与发展,是提高玉米的利用率,是提高玉米作物经济价值的重要基础。
1营养特性在玉米的加工过程中,由于工艺和原料来源等差异都会对其副产品的种类和组分含量造成一定差别。
在国内的相关研究中,已经对玉米加工副产品的成分、营养等有了相当深入的研究。
结果表明,这类产品营养丰富、种类齐全,其中,无论是蛋白质含量还是维生素、矿物质及营养因子等,都具有较高的含量,是制作饲料的理想原料种类。
如果这些原料可用于畜禽动物的饲料中,相关的饲料营养价值可以与大豆饲料甚至动物性饲料相媲美。
玉米单交种豫玉33覆膜高产制种技术
倪兴军;赵霞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科技》
【年(卷),期】2004(000)008
【摘要】从合理选择基地,播前准备,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管理,严把质量关,及时割除父本,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加强晾晒等方面介绍了玉米单交种豫玉33覆膜高产制种技术.
【总页数】2页(P15-16)
【作者】倪兴军;赵霞
【作者单位】酒泉市农业学校,甘肃,肃州,735000;酒泉市农业学校,甘肃,肃
州,7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3
【相关文献】
1.玉米单交种豫玉22制种高产栽培技术 [J], 程万珍;刘忠贵;陈学红
2.高产、优质、广适玉米单交种豫玉28的选育和推广 [J], 郑跃进;袁宝玉;李友军;付国占;候小改;张富厚;王黎明;李丽;郭永新;张泽民
3.玉米单交种豫玉28号选育报告 [J], 袁宝玉
4.玉米单交种豫玉27号高产栽培措施研究 [J], 韩卫红;赵保献;陈润玲;雷晓兵;梁晓伟
5.玉米单交种豫玉27号高产栽培措施研究 [J], 韩卫红;赵保献;陈润玲;雷晓兵;梁晓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