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姑娘的时钟》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灰姑娘的时钟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学习重难点 (1)三、预习检测 (2)四、中心思想 (3)五、段落划分 (4)六、写作手法 (5)七、读文感知 (6)八、经典语句解读 (7)九、预习检测答案 (9)一、学习目标通过阅读这部作品,能够深入理解灰姑娘角色所蕴含的深层含义,探讨时间、选择与命运之间的微妙关系。
其次,我希望能够学习作者独特的叙事技巧和文学风格,以提高自己的阅读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此外,能够从故事中汲取生活智慧,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明智的选择,把握自己的命运。
最后,通过这部作品的学习,激发自己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灵感,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在于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即时间管理、人生选择以及命运把握的深刻内涵。
通过阅读灰姑娘的故事,我们需要体会时间的宝贵,学会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正确的选择,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难点则在于对作品深层含义的把握和文学手法的分析。
作者可能通过隐喻、象征等手法,展现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奈。
我们需要仔细品味这些手法,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从而全面把握作品的主旨。
三、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灰姑娘的时钟》是一部关于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童话故事,通过灰姑娘的经历,揭示了时间的珍贵和__________的重要性。
2.灰姑娘在故事中面临的主要困境是__________,这让她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遭遇了诸多困难。
3.作品中的“时钟”象征着__________,提醒我们要珍惜并合理利用时间。
二、选择题1.灰姑娘最终能够改变命运的关键在于什么?A.魔法的帮助B.英俊王子的出现C.自己的努力与智慧D.仙女教母的指引2.《灰姑娘的时钟》所传达的主要思想是什么?A.追求物质享受B.依赖他人帮助C.珍惜时间,把握机会D.逃避现实困境三、简答题1.请简述灰姑娘在故事中的成长变化。
2.你认为“时钟”在《灰姑娘的时钟》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四、论述题1.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灰姑娘的时钟》中时间管理重要性的理解。
巴州二中石油分校教案教师姓名艾力克木备课组汉语模块名称汉语选修修(2)授课班级高二(8)班授课时间 2012 年-- 2013年第二学期教学设计【课题】第四课灰姑娘的时钟【授课时间】 2013年3月18日第5周第一课时星期一(检查学习词语)【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预习、检查、指导,使学生熟练掌握本课的26个词语,特别是重点词语。
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达到会读、完全理解、会使用的程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预习、检查、讲解词语,使学生积极向上。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重点掌握“宫廷、无暇、失效、诱发、怀表、猛然、尖端、雇佣、学徒、偷懒”等10个常用词语,要求会读、理解词义并会使用。
教学难点:本课重点词语的理解并运用。
【教学方法】检查法、朗读法、提问法、指导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前准备】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收集相关资料、整理课件学生:查词典,扫除字词障碍,并将词义抄写在词语解释本上。
【教学用时】一课时【课题】 第四课 灰姑娘的时钟【授课时间】 2013年3月 19日 第5周 第二课时 星期二(阅读理解课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自渎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每个学生完全理解课文内容和结构。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课文的叙述次序和表述方式,理解疑难句型,并能模仿造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课文从有趣的故事引出严密的逻辑思维问题的方法,培养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教学难点:能够用自己的话来叙述课文。
【教学方法】检查法、阅读法、讨论法、提问法。
【教学用具】教材 【课前准备】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收集相关资料、认真写教案。
学生:查词典,扫除语言障碍,熟读课文。
【教学用时】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第四课灰姑娘的时钟【授课时间】 2013年3月20日第5周第三课时星期三(深化课文学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每个学生完全理解课文内容和结构。
2016年3月21 日第四周第一节第四课灰姑娘的时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课文学习掌握常用词语:无暇、诱发、自鸣、猛然、雇佣、偷懒、何等、处罚、侵犯2.通过课文学习掌握常用句型:……无论……还是……3.加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逐步积累学习经验,丰富学习手段。
4.领悟本课中的记叙、场面描写、人物描写。
5.在课文学习和真实交际中,扩展听说读写和语言交际能力。
要求学生在小组中自己查字典来了解课文中生字和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各小组推选代表汇报学习成果,全班分享和交流。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的合作和探究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学习,学会与同学相处,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预习指导1.借助工具书查找课文中遇到的生字词语,按照学习提示中的要求自主学习词语,课堂教师注意检查、落实。
2.要求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作者毕淑敏的情况。
3.让学生搜集有关处理人际关系的资料,培养同学间和谐相处的能力。
(三)任务设计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掌握课文的内容和描写方式。
2.分析课文的结构,深刻领会课文中每句话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
3.从作者处理问题的过程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一课时阅读理解课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基本理解课文中讲述的故事情节,人物的特点,并能够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复述课文大意。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感: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理解中世纪时钟的出现给人民的生活、生产和伦理习惯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人物特点。
教学难点:按照事件的发生循序复述课文。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阅读法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导入1:老师让学生给大家讲给灰姑娘的故事,使学生感悟约定时间是多么重要。
导入2:让学生说出灰姑娘没有遵守约定的时间就是什么后果。
二、阅读课文1.方法和任务:通过自读、小组内讨论交流初读感受。
1.预设问题:(1)作者为什么一开始就讲灰姑娘的故事?(2)文灰姑娘的故事与文章的主题有什么关系?(3)公共时钟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座钟呢?2.预设问题:(5)作者是如何确定要从17世纪之前的机械时钟史中去寻找答案的?(6)仔细想想,作者说的“第一个凝团被解开了”,其具体答案是什么?3.小组汇报:各小组汇报,主要的收获和未解决的问题。
语文教案-《灰姑娘的时钟》学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故事中的奇幻色彩。
2.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懂得珍惜时间。
二、教学重点1.理解灰姑娘的时钟寓意,感悟时间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感受童话的魅力。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灰姑娘的时钟与时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时间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时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时钟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与时间有关的故事或感悟。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三、课堂讨论a.灰姑娘为什么会有一个特殊的时钟?b.灰姑娘的时钟有什么特殊意义?c.故事中灰姑娘是如何珍惜时间的?四、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扮演灰姑娘和她的时钟,进行角色扮演。
2.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入理解灰姑娘与时间的关系。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说出灰姑娘的时钟寓意。
2.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如何珍惜时间。
二、课文解析1.教师详细解析课文中灰姑娘的时钟与时间的关系。
2.学生通过解析,进一步理解时间的重要性。
三、课堂讨论a.故事中灰姑娘是如何关爱他人的?b.你认为灰姑娘的时钟对她有哪些启示?c.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关爱他人、珍惜时间的价值观?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
3.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珍惜时间的作文。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说出灰姑娘的时钟寓意。
2.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关爱他人、珍惜时间。
二、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时间管理”主题活动,讨论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三、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一些关于时间管理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优点和不足。
2.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借鉴案例中的优点,改进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
《灰姑娘的时钟》九年级语文教案《灰姑娘的时钟》九年级语文教案一、导入新课"记住,半夜12点,决不能超过一秒钟!要是过了12点你还在舞会上,哪怕只过一点儿,一切也都将会变回到老样子:马车变回到玩具,马变回到鼷鼠,侍从变回到蜥蜴,身上穿的也将变回到原来的旧衣服!"文章用仙女的再三叮嘱作为开篇,向灰姑娘警示过时的后果。
这说明本文的论题是什么,先不要着急回答。
先让我们一起研读《灰姑娘的时钟》。
二、指导预习①提示预习的'要点(可用投影或小黑板出示)A、体会本文中童话语言和推理语言的特点。
B、分析作者怎么样从故事中提出问题,逐步推论,进而最后得出结论的写作特色。
C、识记文中自己认为生疏的词语和"自读提示"中要求学生掌握的词语。
②学生各自默读(朗读)课文并完成作业(教师指导完成,并及时修正)。
A、边读边标示自然段和生疏的词语。
B、认读并理解下列词语a祈祷:一种宗教形式。
"祈"就是向神求祈,"祷"义同于"祈"。
b无暇顾及:没有空注意到。
"暇"空闲;"顾"注意、照管;"及"达到。
c修道院:天主教和东正教等教徒出家修道的机构。
也指天方教会中神甫的机构。
d伦理:指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
C、本文《灰姑娘的时钟》所记叙的"灰姑娘"的故事是属于哪一种主要情节的故事?请用一句话简明概括。
("以约定时间为主要情节的故事",这句话在第13段中。
)三、研读课文①朗读全文并思考怎样划分段落(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
(朗读课文可以请若干个同学进入角色,逐段连续读完;也可以组为单位朗读并分析文章的结构。
)②学生回答如何划分段落层次。
(学生各学习小组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并修正后概括板书。
)③组织学生分析归纳本文的论点。
(论点是"时间等于金钱",这话在末段的首句中。
语文教案灰姑娘的时钟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主要角色和情节。
(2)能够运用词汇和句子描述故事情节。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理解故事主题。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感受角色的情感变化。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童话故事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学会关爱他人,珍惜友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概述:本故事讲述了一个善良、美丽的灰姑娘,她在受尽继母和姐姐们虐待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善良和乐观的心态。
有一天,她得到了一个神奇的时钟,时钟帮助她实现了梦想,让她变成了美丽的公主,最终找到了真爱。
2. 教学重点:(1)掌握故事情节,理解角色性格特点。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感受角色的情感变化。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对童话的喜爱。
简要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故事《灰姑娘的时钟》。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故事,注意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性格特点。
阅读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笔记,记录下自己觉得有趣或感人的部分。
3. 合作讨论:读完故事后,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分享自己阅读过程中的感受。
讨论重点关注故事情节、角色性格特点和故事主题。
4. 细节描写:选取故事中一些重要的情节,让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感受角色的情感变化。
例如,描述灰姑娘在受尽虐待时的内心痛苦,以及她得到时钟后的喜悦心情。
5. 朗读表达:邀请学生上台朗读故事片段,并尝试表达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朗读和表达,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写一篇关于《灰姑娘的时钟》的读后感。
2. 设计一个关于《灰姑娘的时钟》的续写故事,可以想象灰姑娘在成为公主后的生活和她与王子之间的感情发展。
灰姑娘的时钟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从故事中提出问题一步步推论,最后得出结论的方法。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论据。
重点难点1.重点:从故事中提出问题,一步步推论,最后得出结论的方法。
2.难点: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论据。
教学过程一、预习1.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鼷鼠(xi1)蜥蜴(xi1 yi1)无暇顾及(xia2)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耽误:因拖延或错过的时机而误事。
流逝: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无暇顾及:没有空闲的时间照顾到。
迎刃而解:用刀劈竹子,劈开了口儿,下面的一段就迎着刀口自己裂开。
比喻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其他有关的问题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了解决。
可想而知:可以通过思考知道这件事。
3,自读课文,思考自读提示和课后练习题。
二、导入本文选自《中外母语教材选粹》,作者角山荣,日本当代经济史学家。
(灰姑娘》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大家有没有从中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课文学习作者怎样从故事中提出问题,又怎样~步步地推论,最后得出结论的。
三、正课1.请一个同学讲述灰姑娘的故事。
2.提问:作者从故事中提出了哪两个问题?讨论并归纳:(1)灰姑娘究竟是如何知道时间的。
(2)灰姑娘与仙女约定的严守时间问题。
3.提问:作者如何一步步地论述灰姑娘如何知道时间的问题?讨论并归纳:灰姑娘要知道时间,在既无手表也无怀表的过去,必须有时钟。
作者从这部童话的出版时间推出17世纪之前的机械时钟史:公元至300年前后出现修道院的自鸣钟,14世纪中叶意大利出现公共时钟,15世纪到16世纪欧州许多城市出现公共时钟,15世纪中叶出现靠发条驱动的室内用座钟,〈时钟构造的世界〉记载许多时钟都带有每隔15分钟或1小时敲响一次的装置,问题迎刃而解。
4.提问:作者如何一步步地论述灰姑娘与仙女约定的严守时间的问题?讨论并归纳:在机械时钟出现之后,时间的约定才变得有意义,接着论述机械时钟的出现对人们的生活和劳动所产生的影响,在于不定时法则向定时法则转化。
语文教案-灰姑娘的时钟一、教学目标1.理解《灰姑娘》的故事内容,感受童话的神奇色彩。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灰姑娘》的故事情节,感受主人公的美好品质。
2.难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生活中的启示。
三、教学准备1.故事课件2.灰姑娘和时钟道具3.学生作业本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灰姑娘》的故事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时钟元素。
2.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灰姑娘的故事吗?故事中有什么特别的元素?(二)故事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灰姑娘》的故事,让学生充分感受故事情节的紧凑和神奇。
2.讲解故事中的时钟元素,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灰姑娘的时钟如此重要?3.分析灰姑娘的美好品质,如善良、勇敢、勤劳等,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品质的重要性。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从《灰姑娘》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生活启示?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四)案例分析1.教师呈现一个关于灰姑娘的时钟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主人公的行为是否值得学习。
2.提醒学生在生活中要关注细节,发现美好,学会珍惜时间。
五、作业布置1.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灰姑娘》的读后感。
2.观察生活中的时钟,思考时钟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下节课分享自己的发现。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讲解《灰姑娘》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看法,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3.在案例分析环节,学生能够结合故事内容,分析案例中主人公的行为,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4.作业布置环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时钟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5.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引导,让学生充分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6.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收获。
一、教案简介《灰姑娘的时钟》适用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善良与邪恶。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教育学生学会珍惜时间,做一个守时的人。
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
2. 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和珍惜。
教学难点:1. 故事中的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
2. 学生对时间观念的树立。
二、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黑板。
2. 时钟模型。
3. 学生座位表。
三、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故事《灰姑娘的时钟》,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Step 2: 阅读故事(10分钟)教师朗读故事,学生跟读。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Step 3: 讨论故事情节(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善良与邪恶,让学生明白善恶有报的道理。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灰姑娘珍惜时间的情节。
Step 4: 学习时间知识(5分钟)教师利用时钟模型,向学生讲解时间的概念,让学生认识时钟的各个部位,学会读时间。
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做一个守时的人。
Step 5: 总结与作业(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跟家人分享故事《灰姑娘的时钟》,并向家人讲述时间的重要性。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要关注学生在家庭中对作业的完成情况,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家庭反馈,评价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对时间观念的树立。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表现不足的学生,要及时辅导,帮助他们提高。
六、教学拓展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灰姑娘、仙女教母、恶毒的继母和姐妹等,进行角色扮演,再现故事中的经典场景。
2. 故事续写: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为故事《灰姑娘的时钟》续写一个快乐的结局。
灰姑娘的时钟-教学教案-初三语文教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习并把握对议论文的语言的要求:准确、严密、生动。
所谓准确,就是用词恰当,要合乎实际、合乎语法、合乎逻辑;所谓严密,即用词语要周到,简洁明快,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所谓生动,即要注意语言的感情色彩,把道理说得通俗易懂,活泼有趣,使人读来有兴味,而不枯燥乏味。
2.理解课文从熟知的有趣的故事中引发出的严密的逻辑思维的论述方法。
3.学习分析作者怎么样从故事中提出问题,逐步推论,进而最后得出结论的写作特色。
教学建议思路结构如果对全文进行分析,可以将课文分为两部分,那么,上面选文就是第一部分,也是全文提出的两个问题中的第一个问题。
即从灰姑娘的失约而论证中途报时的时钟的存在,这是第一部分的含义。
灰姑娘为了约定不得不离开渴望已久的舞会,而且"连丢下一只水晶鞋都无暇顾及,就慌慌张张地奔出城堡"。
尽管如此,她还是受到了惩罚。
为什么对她如此严厉呢?这为下文设下伏笔。
上文第三段的末句写到"不过仔细想一想,这故事似乎有几点值得思考的地方。
"无论是对童话故事也好,约定也好,时钟也好,实质上是对时间的思考,这是第一层含义。
第二层主要是写,由对中途报时的时钟的有无展开论证,并证实确有其钟。
它最早出现于公元1300年前后的欧洲各地修道院,14世纪中叶出现于欧洲的公众场所。
第三层主要是写,由对有没有15分钟响一次的时钟的质疑,而论证灰姑娘确实在宫廷内听到,而且是室内座钟的报时。
结构内容课文根据提出的两个问题,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12段)由灰姑娘失约的问题而论证时钟的存在。
第一层(1-3段)对约定的时间的思考。
第二层(4-6段)由对中途报时的时钟有无的质疑而论证时钟的存在。
第三层(7-12段)由对有无每隔15分钟项一次的时钟的质疑,而论证灰姑娘确实在宫廷内听到了这样的钟响。
第二部分(13-18段)由对童话的质疑而论证时间的意义。
《灰姑娘的时钟》学案(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灰姑娘的时钟》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学生能够运用动词时态描述灰姑娘的行动和变化。
(3)学生能够通过故事学习到守时、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故事中时间的描述和时态的运用。
(2)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学生通过讨论,培养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够理解并尊重他人的努力和付出。
(2)学生能够学会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3)学生能够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灰姑娘的时钟》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学生能够运用动词时态描述灰姑娘的行动和变化。
(3)学生能够通过故事学习到守时、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动词时态描述灰姑娘的行动和变化。
(2)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道德观念。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1)故事课件或黑板。
(2)时钟模型或图片。
(3)角色扮演道具。
2. 材料准备:(1)故事文本。
(2)学生用书或学习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关于时间的知识,如时间的单位、时态等。
(2)提问学生对守时、珍惜时间的认识和体会。
2. 故事讲解:(1)讲述《灰姑娘的时钟》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时间的描述和时态的运用。
(2)解释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道德观念。
3. 活动一:小组合作分析时间描述和时态运用(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段落,分析其中时间的描述和时态的运用。
(2)小组讨论并总结时间描述和时态运用的规律。
4. 活动二: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表演。
(2)鼓励学生运用故事中的语言和动作,展示人物的特征和情感。
5. 讨论与反思(1)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灰姑娘为何能够实现梦想的原因。
初中语文教案《灰姑娘的时钟》【自读导言】学习课文从有趣的故事引出严密的逻辑思维问题的方法,培养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把握文章的论点和论据,体会文章一步步推论,最后得出结论的方法。
学习编写提纲和摘录要点等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学习准确、严密、生动的论述语言。
(解说:任何一篇议论文必然有三个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因此,阅读议论文就离不开这几个要素。
论点的提出,最常见的是放在文章开头,然后有层次地分析证明这一论点,最后得出结论,即形成这样一个模式:提出问题(论点)—分析问题(用论据论证)—解决问题(结论)。
但也有一些文章并不是把论点放在开头的,放在中间或结尾的也不少。
这要因文而异了。
本文就是先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层层推论,最后得出结论的。
议论文的语言是以议论为主,而记叙、说明、抒情等也有,都是为议论服务的。
议论文的语言讲究抽象性、概括性和严密性,表达要求准确、严密、鲜明。
)【自读程序】速读全文,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给加点字注音:祈祷流逝无暇顾及迎刃而解鼹鼠蜥蜴(解说:这一步是初步感知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祈祷”读“qídǎo”,是指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逝”读“shì”,意思是(时间、水流等)过去。
“暇”读“xiá”,意思是没有事的时候;空闲。
“刃”读“rèn”,“迎刃而解”的意思是用刀劈竹子,劈开了口儿,下面的一段就迎着刀口自己裂开(见于《晋书•杜预传》)。
比喻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其他有关的问题就可以很快得到解决。
“鼹”读“yǎn”,“蜥蜴”读“xīyì”。
)浏览课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解说:论点,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基本的观点,也是文章阐述的中心问题,而中心论点,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也就是作者观点的核心。
阅读论文,抓住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也就是抓住了“牛鼻子”。
再从此出发,去分析和理清结构,把握全文就比较容易了。
授课时间:科目汉语课题第四课灰姑娘的时钟3,4课时课型课文部分课时数2课时主备人辅备人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汉语的能力,在基本理解课文所讲述的故事情节的同时,掌握形近字和近义词。
(二)过程与方法1、能够基本理解课文讲述的道理,能够按照顺序复述课文大意,达到理解文章的主旨。
2、联系作者简述的道理,理解文章的条理,体会并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信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学会写作手法,组织材料。
重、难点教学重点:基本理解课文所讲述的故事情节,能回答课后问题教学难点:说明文的写作手法授课方法讲练法、解释法、举例法教学流程教学内容个案内容课前三分钟1、我辈绝不能忘记的历史朱德元帅小故事文革期间,林彪、“四人帮”连朱德这样一个沉默的老人都不肯放过,足见其心狠手辣。
然而,朱德的沉默似有丰富的内涵。
有两侧政治笑语为证:王洪文当了副主席,有一天,去看望朱老总,朱老总对他那妄自为尊的神情无以言进,瞄了他一眼,用拐杖指指天,又戳戳地,没有言语。
王洪文嚼不出滋味来,便去找邓小平,邓小平答到,“这还不明白,是说你不知天高地厚”。
2、又有一天,王洪文去找朱老总,朱老总对王洪文的狂妄自大冷若冰霜。
忽然,他要王洪文把桌上的一个鸡蛋立起来。
王洪文苦思冥想无能为力,讪讪而走。
为此,王洪文又去找邓小平,邓小平拿过鸡蛋说着“容易、容易”,便使劲往桌上一磕,鸡蛋立住了。
王洪文大惊失色,叫道:“怎么把鸡蛋打破了?!”邓小平漫不经心的答曰:“不破不立,这不就立住了?”签字: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候2、考勤3、宣布本课任务二检查预习抽2~3名学生起来朗读课文,纠正发音和声调三导入新课时间会留下脚印吗?在世界上还没有钟表,甚至没有人类的时候,地球用什么来记录所发生的一切呢?,人类又是如何知道的呢?四讲授新课,讲解课文(一)课文分段(3部分)第一大段:灰姑娘的故事。
(1)(孩子们心中朦胧梦幻的故事)------引出话题第二大段:围绕时钟展开议论(2-13)------引起的质疑第三大段:时间的重要性。
第五册灰姑娘的时钟-教学教案-初三语文教案课前导语:灰姑娘的故事,也许你很熟悉。
可是,面对这熟悉的故事,你有没有产生过疑问?日本经济史学家角山荣是对它产生过疑问的。
由这疑问,他获得了一些重大的发现。
学习《灰姑娘的时钟》,我们的目标是:1.理解文章的论点和论据。
2.学习从故事中提出问题并进行推论、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写法。
3.增强自己的“怀疑”精神,敢于怀疑,从怀疑、探索中获取新的知识。
我们的学法是:自主学习为主,合作学习为辅。
走近作者:角山荣,日本当代经济史学家。
1921年出生于大阪,一九四五年毕业于京都大学经济学部,专攻经济史,曾任和歌山大学经济学部教授,和歌山大学荣誉教授,土界市博物馆馆长。
著有:《经济史学》、《产业革命与民众》、《讲座:西洋经济史》全五卷、《路地里的大英帝国》、《时钟的社会史》、《辣的文化、甜的文化》、《亚细亚文化复兴》、《时间革命》。
融入文本:1.跨越障碍【鼷鼠xī】家鼠。
【蜥蜴xīyì】爬行动物,身体表面有细小鳞片,有四肢,尾巴细长,容易断。
【官邸dǐ】高级官员的住所。
【罕见hǎn】少见。
【祈祷qí】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无暇顾及】没有空闲的时间照顾到。
【迎刃而解】用刀劈竹子,劈开了口儿,下面的一段就迎着刀口自己裂开。
比喻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其他有关的问题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了解决。
【可想而知】可以通过思考知道这件事。
2.解读文本默读课文,思考文章的论点、论据和结构,作好圈点、批注,为下一个环节作准备。
3.互动课堂师问:作者从“灰姑娘的时钟”提出了哪两个问题?对这两个问题,他持什么观点?生答:第一个问题:灰姑娘是如何知道时间的?观点:灰姑娘听到的报时声,一定是宫廷的时钟发出的。
第二个问题:灰姑娘为什么要严守时间的约定?观点:“灰姑娘”童话中仙女的话,在这种社会里,是带有特别严格的伦理含义的。
师问:作者的这两个观点是通过哪些论据证明的?我来回答(口头):我来编写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书面):质疑交流:生1问:文章开头的记叙有什么作用?生2<SPAN style="FONT-SIZE: 9pt;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