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杰-创新就在身边--省讲课
- 格式:pdf
- 大小:4.62 MB
- 文档页数:40
所示,骤,还有一些具体的要求,确保爆米花能够制作成功,
使用炒锅加热,全程都需要人来控制温度和时间,
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探讨交流,完成任务
活动1:初步认识过程与控制
实践探究
1.请你描述一下制作爆米花的过程,说一说图
1.1.1所示的两种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2.图 1.1.1 中所示的各个步骤有没有先后顺序?
3.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做?说一说它们的过程与控制。
4.使用家用电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
例如,金属物品、整个的鸡蛋等不能放在微波炉里加热。
你还知道哪些家用电器的使用注意事项?请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分享。
活动2:分辨人工控制与自动控制
小组合作探究
1.图 1.1.2的右图所示的两个旋钮分别起什么作用?它们的设置与微波炉的运行结果有什么联系?
2.如果设置出现错误,会造成什么后果?
3.请列举几个生活中对过程有严格时间要求的例子。
榆林市第八小学第六届校园科技节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学习第34届陕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获奖项目,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重点,为学生搭建展示交流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平台,让学生在动手中感受科技魅力,在探索中培养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科学文化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示学校师生的精神风貌和时代风采,进一步打造学校特色,突出科技创新亮点,特举办榆林市第八小学六届校园科技节活动。
一、活动主题“为想象插上翅膀,用科学实现梦想”二、活动口号我实践我体验我创造我快乐三、活动领导小组组长:贾建林副组长:曹兰英付秦星组员:张智平张飞胡虎斌曹锦坤王娟高妮刘方柱刘男男薛鹏飞米海忠1--6年级各班主任五、活动时间 2019年10月8日—2019年10月22日六、活动内容(一)科普宣传1.科技节开幕式(10月8日上午大课间)(1)国旗下讲话,进行宣传启动工作(公布主题、口号及活动安排简介)(2)学生代表发言(科学就在身边及自己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体会)(3)校长讲话,宣布第六届校园科技节开幕。
(4)观摩航模社团“水火箭”发射。
2.参观榆林市科技馆,体验科技,畅想科技。
(10月8日)(低年级)负责人:各班主任总负责:付秦星(包括组织、摄影、简讯)3.开展一节以“生活处处有科学”为主题的班队活动课(10月14日)。
(三——六年级)学生交流生活中的科学,负责人:各班主任总负责:张飞(包括组织、摄影、简讯)4.出一期科普板报:充分体现本届科技节的活动宗旨,努力营造校园科技文化氛围。
(十月份)(各年级)负责人:各班主任总负责:张智平5.开展科普教育活动(10月15日)以“珍爱生命,关注安全”为主题的科普教育活动。
(各年级)(二)科技竞赛1.科学幻想绘画比赛(低、中年级)(1)要求:着眼于新世纪人类生产、生活因科技的发展可能呈现的巨大变化,绘出未来科学的美丽画卷。
参赛作品可用油画、国画、水彩画、水粉画、钢笔画、铅笔画、蜡笔画、版画、粘贴画等绘画技巧、风格及使用不同材料表现。
《创新永无止境》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二框《创新永无止境》1.政治认同:认同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必要性和举措;在感受中国创新成就中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自信。
2.道德修养:通过对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的学习,理解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责任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同时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志为国家创新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本课时设两目。
第一目“创新强国”,在对上一框创新重要性的讲解后进一步引导,让学生明晰目前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增强忧患意识,明白国家创新强国的建设任重而道远,并从战略方针、教育重要性、自主创新以及氛围营造下提出国家建设创新强国的具体路径。
第二目“激发创新活力”,在上一目的具体落实下,进一步引导学生感知方方面面激发创新活力的举措,在思想意识上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弘扬创新精神,正确对待知识产权等方面入手。
九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学生能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了解到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如载人航天飞船、量子通信、大飞机、探月工程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
快速崛起的新科技、新成就也让部分同学产生错觉,认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已经全面超越西方发达国家水平。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我国的科技国情,激发学生弘扬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情景创设法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原因及做法如何激发创新活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新课导入:1.播放视频:中国九天内干了四件大事:上天、入地、下海、揽月展示材料:创新,是破局开路的利器,点亮面向未来的希望。
从高铁飞驰神州大地到5G连通大江南北,从中国空间站筑梦苍穹到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从福建舰开展航行试验到嫦娥六号携月背“土”特产启程回家……近年来,中国一批批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乌江镇中心学校“创新在我身边—2014年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总结根据甘肃省科协、教育厅、文明办、团省委《关于开展“创新在我身边—2014年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的通知》精神,我校为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大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经过周密部署,制定了我校的“创新在我身边—青少年科学调查”系列活动,此次活动特别注重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和培养,以科技活动周为载体,开展了科技小制作,科技小发明,科技实验,教学教具等科技创新活动。
这些活动吸引了广大师生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
现总结如下:一、进一步完善我校的科普知识组织的建设。
为了积极推动我校科技活动的开展,学校成立了以王建斌校长为组长,赵志峰为副组长,各教学点校长为成员的科技活动领导小组。
二、加强学校科技教师的培训工作,为学校科技活动提供保障。
活动中,我校为了提高科技辅导员教师的科技辅导水平,对学校科技辅导员教师进行了科技知识的培训,学校通过各种方法对科技教师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培训,大大提高了我校科技辅导员教师的水平,增强了我校科技教师的科学素质,为我校科技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活动。
我校结合教育的大环境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收到了120多篇小论文,以及51项小发明、小制作。
通过该次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想象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分析解决题问等科学能力。
扩大了学生的眼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树立了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世界观。
使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工作方法,端正了学习态度,对我校的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然,从本次活动,我们也看到了我校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方面的不足,以及学生科学知识的匮乏。
部编版初中政治九年级上册《创新永无止境》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专题复习《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专题复习,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科技创新的成就及相关的时政热点,引导学生探究时政热点并主动参与知识点的链接。
尝试自己设置问题,通过适当的训练以巩固知识、提升能力,体会复习的快乐和成就感。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时政热点与知识点的链接,实现巩固基础知识与提升能力并重的目标。
教学难点:学生能从多角度设置问题并解答,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学情分析:初三道德与法治更多关注我们的国家,而学生对时事的关注还不够,且答题能力有待提高。
所以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呈现尽可能多的时政热点,并结合时事热点进行设问且进行知识的链接以达到能力的提升。
如果学生对一些时政的来龙去脉一无所知,没有准确到位的理解是无法在做题的时候做到游刃有余的。
教学设计:课前朗读有关本专题的核心知识点并展示标题:专题复习之《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一、导入教学:(引导学生搜索相关时事)教师:近几年,中国的科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学们能否试举几例?学生:(如港珠澳大桥通车……)教师:【赞扬学生】(你们回答得很棒),老师也收集了一些事例,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教师展示图片并充当解说员的角色。
)二、教学环节【环节一】展示中国科技成就(教师展示图片并充当解说员的角色。
)图片一: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港珠澳大桥通车。
图片二:2018年11月19日我国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
图片三:2018年12月8日我国成功发射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带着全人类的好奇心将嫦娥四号送到了月球背面。
图片四:2019年4月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彩虹—4无人机圆满完成航空物探试验飞行。
图片五:2019年4月20日,首艘国产航母第五次试海成功。
截止目前,此艘航母已成功完成了系泊、动力、作战、保障等多个系统的试验试航任务。
教师:看完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想?学生:(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教师:是的,我们从这些图片当中,深刻的感受到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与魅力,老师把这些科技成就汇成一个材料,请同学们对此材料进行链接。
创客与小学科学课程的有效整合发布时间:2021-10-06T13:51:14.59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1期作者:沙吾列提·达吾烈提汗[导读] “创客”是指勇于创新,努力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的人,其中包括创意者、设计者和实施者三种类型。
“创客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教育行为,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合作研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是新课改实践中应运而生的教育方法。
创客教育的精髓,就是帮助学生在进行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减少传统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阻碍,是一项利用新型数字技术设计分享并且鼓励学生创造和创新的学习方法。
沙吾列提·达吾烈提汗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齐干吉迭乡寄宿制小学摘要:“创客”是指勇于创新,努力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的人,其中包括创意者、设计者和实施者三种类型。
“创客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教育行为,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合作研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是新课改实践中应运而生的教育方法。
创客教育的精髓,就是帮助学生在进行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减少传统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阻碍,是一项利用新型数字技术设计分享并且鼓励学生创造和创新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创客;小学科学;整合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8-089-01一、创客与小学科学课程的有效整合(一)将创客教育与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合理的结合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渐渐地由教授学生学会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良好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吸收以及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以及内容,还能促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成就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科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包河区校园科技联盟创新交流会在锦城小学举行【字体:大中小】【2015/3/17】【作者/来源锦城小学】【阅读: 107 次】【关闭】3月16日下午,包河区校园科技联盟创新交流会在锦城小学举行,区科学教研员朱家礼老师和电教装备中心胡平老师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由区校园科技活动联盟的陈经超老师主持。
首先请合肥市第三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师范附小方晓磊老师和实验学校张启飞老师分享比赛心得。
方晓磊老师的月相变化演示仪的创意来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汽车尾部反光条,于是将反光条贴在足球上,模拟月球被太阳照射时候的“发光”然后再利用信息化在地球仪上加入摄像头模拟地球上人观察月相变化,大大提高记录效率。
张启飞老师的变装地球仪是将地球按时区和经纬线划分,给地球穿一件“拉链衣”,将课堂上复杂难懂的知识立体化。
两位老师的创意都来源于对课堂和生活的思考,更加说明了科技就在我们身边。
区校园科技活动联盟的张杰老师说,以后可以将老师和学生的作品在区内做一次展示,促进各校科技创新进一步发展。
紧接着胡平老师介绍了区科技创新接下来的工作,指导各校制定符合学校特色的科技节活动方案,选择一两项重点开展举行,让学生充分体验科技创新的魅力。
另外,鼓励各校参加省航模比赛培训,注意各校的项目错开,不要发生撞车的现象。
朱家礼老师就两位老师的作品给了高度的评价,鼓励其他老师多思考多观察多动手尝试制作教具,以突出课堂的重难点。
朱老师说鸡蛋如果通过外力撞破就是一道菜,如果从内部撞破那就是一个生命;今天是特色,明天就是常规。
朱老师也举出了很多科技创新的案例,激励青年教师多动手多思考。
最后,各校老师探讨了校园科技的发展,感谢包河区校园科技联盟提供了这样一个开放的平台,让各校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参予更多的科技活动,官塘小学的周先来校长表示现在科学课成了全校学生最喜爱的课,也会将更多的科技活动引进校园,让老师和学生体验科学的魅力。
玩出创意来——长沙市枫树山大桥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展示
佚名
【期刊名称】《发明与创新:小学生》
【年(卷),期】2015(0)9
【摘要】枫树山大桥小学以科学思想教育和科学精神培养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
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有计划地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工作,近年来屡创佳绩,被评为“全国创造教育先进集体”、“湖南省中小学科教创新基地”、“长沙市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学校”。
【总页数】1页(P44-44)
【关键词】科技创新教育;中小学;长沙市;大桥;枫树;科学精神培养;青少年科技活动;创意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1
【相关文献】
1.加强科技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山东省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研讨暨现场展示会
在济南市长清区实验小学召开 [J],
2.科技之花已绽放——河北省沧州市中宇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展示 [J], 王忠秋; 任
德霞; 张秀丽
3.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获奖学校介绍——“创意加法”——搭建通往科技世界的桥梁福建省福安市逸夫小学 [J],
4.扬科技之枫亮创新名校——长沙市雨花区枫树山鸿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展示 [J],
杨玺;朱帅珩
5.个性办校显风流——长沙市沙湖桥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特色展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好少年发布时间:2022-05-04T07:25:34.794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1月第1期作者:陈庆华[导读] 三年级上学期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们穿插采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陈庆华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民航学校三年级上学期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们穿插采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这本教材进行了教学,教材中习近平提到:少年强则国强。
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就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
借用此读本教材教育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老师有必要抓住文本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党史,阅读红色故事、听党话、跟党走,助力培养学生从小对党和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情感,传承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学习。
一、什么是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
对于共产党人的人生而言,红色基因是信仰,目光远大,追求高远,红色基因是忠诚,爱党爱国,矢志不渝;红色基因是追求,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红色基因是忘我,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这基因,让青春常驻,让生命之花绽放,让人生的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二、红色基因包含的内容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不变军魂;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高度自觉严格的革命纪律;独立自主探索创新的思想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三、阅读学习红色故事红色故事是革命时期的故事,主要以党的光辉历程为背景,以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和优良传统作风为主线,以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动人故事为主要内容,讲述了为革命献身的英雄黄继光、邱少云、刘胡兰、李大钊、赵一曼、刘胡兰等;人民英模陈延年;两弹元勋邓稼先;血色青春李家发;爱兵模范王克勤;一人顶几个师熊向晖;不拿枪的上将李克农;智勇双全彭雪枫;铮铮铁骨王步文;军中铁将许继慎;铁汉战将叶挺等等,革命先烈们生前的英勇事迹,都生动地再现了不同时期共产党人为实现心中的理想而无私奉献的英雄壮举,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高昂的革命斗志和高尚的道德情怀,也是学生们要认真去阅读的内容。
50 \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Education追 踪 Profile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获奖学校介绍建于1937年的楚雄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教育体育局直属小学。
学校形成了“育人为本,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通过“建现代信息化环境,走科研兴校之路,创科技教育特色学校,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品牌战略的实施,现已发展成为云南省内办学历史悠久、校园环境优美、管理科学规范、教师队伍优秀、教育教学优质、教育科研成果显著、科技教育特色凸显、师生共同发展的滇中小学名校。
学校提出了“让孩子的科技梦从学校启航”的科学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促进学校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和科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
∙多形式创建科技教育环境,造就科技教育沃土学校在创建科技教育环境的规划中坚持“统筹安排,分步实施,注重实效”的原则,建成科普绿化园、科普图书阅览室、科学教室、科技活动室、计算机网络教室、智能机器人工作室、美术教室和劳技教室等,营造了良好的科技教育环境,也为师生开展科技教育活动搭建了广阔的舞台。
创设“三廊一展一窗”,“三廊”即绘画走廊、科普知识宣传走廊和信息技术教育走廊,“一展”即教育展厅,“一窗”即科普知识宣传窗;创建“四室一厅一馆”,“四室”即绘画工作室、科技活动室、智能机器人工作室和AR/VR 虚拟实验室,“一厅”即科技教育展厅,“一馆”即校园科技馆;创立“一站一架一窗口”,即红领巾科技广播站、校园科普读物活动书架、科普中国校园网站窗口。
此外,校园文化建设以提高师生科技素养为主题,每班教室设立科技园地和科技作品展览角。
成立了与科技教育内容有机渗透的小哥白尼中队、爱迪生之屋、小蚂蚁中队、向日葵中队、森林中队等,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作者: 王静
作者机构: 湖南省长沙县星沙镇联校410100
出版物刊名: 实验教学与仪器
页码: 69-70页
主题词: 小学自然;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思维
摘要:江泽民总书记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把实施素质教育确定为我国教育改革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21世纪是创造的世纪,小学自然作为一门以学习为主的科学课,蕴含着丰富的创新内容,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训练的契机.为此,自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创新因素,多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2014上虞科技节剪影
佚名
【期刊名称】《今日科技》
【年(卷),期】2014(0)12
【摘要】2014年12月12日,2014上虞科技节迎来开幕盛会。
本届科技节,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为主题,举办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专题报告会、科技合作洽谈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题讲座等系列活动。
浙江工业大学名誉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寅初,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省科技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邱飞章到会祝贺。
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20多所高校的专家教授到上虞参加科技洽谈·上虞区委书记孙云耀宣布2014上虞科技节开幕。
区委副书记、区长王慧琳致辞。
【总页数】2页(P2-3)
【关键词】科技节;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区委书记;名誉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发展战略;上海交通大学;副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3
【相关文献】
1.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组织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结构优化转型升级——中国五金制品协会2014年工作要点 [J],
2.创新思维、拓宽市场、科学采暖、加快散热器产业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2014年全国采暖散热器行业年会圆满落幕 [J], 关惠生
3.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在2014全国采暖散热器行业年会上的讲话 [J], 姚兵
4.攻坚克难稳中求进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中条山集团2014年工作回顾与展望[J], 李玫
5.上虞:多层次协同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J], 李祖平;陈文强;王世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