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爬升式脚手架施工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15.81 KB
- 文档页数:4
整体爬升式脚手架施工方案引言:整体爬升式脚手架是一种常用于建筑施工中的高效且安全的搭建结构。
本文将介绍整体爬升式脚手架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搭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施工后的安全措施,以提供给工程施工人员一个全面的指导。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1 前期规划在搭建整体爬升式脚手架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前期规划,包括制定施工计划、评估工程规模和确定搭建时间。
同时,还需要确定脚手架的类型和材料,以满足所需的承重要求和安全性。
1.2 脚手架材料准备在准备脚手架材料时,应根据工程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钢管、连接件、板材等材料。
同时,还需要检查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确保材料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1.3 地基处理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场地的地基进行处理。
确保地基坚实平稳,以提供给脚手架一个稳定的支撑基础。
如果地基不稳定,需要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二、搭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2.1 安全措施在搭建整体爬升式脚手架的过程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施工人员应戴好安全帽、安全鞋,并使用安全带进行绑扎。
在高处作业时,应设置安全网和防护栏杆,以避免人员意外坠落。
2.2 脚手架搭建顺序脚手架的搭建顺序应按照从下到上、从内到外的顺序进行,以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在搭建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操作,避免任意更改和误差。
2.3 连接件的使用连接件是脚手架搭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正确使用以确保整个结构的连接牢固性。
施工人员应使用标准化的连接件,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正确连接。
2.4 加固和固定在搭建过程中,应对脚手架进行加固和固定,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加固和固定的方法包括使用斜撑、支撑杆、横杆等进行支撑,并采用钢丝绳、固定卡等进行固定。
三、施工后的安全措施3.1 检查和维护在整体爬升式脚手架搭建完成后,应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工作。
检查脚手架的连接件、板材和钢管是否有损坏或松动,及时进行修复和更换。
3.2 保持清洁脚手架上的杂物和灰尘会增加滑倒和跌落的风险,因此需要定期清理脚手架,保持其整洁干净。
爬升式全钢脚手架施工工艺标准一、爬升式脚手架基本说明1.爬架的组成部分:由主框架、底部支撑桁架、架体构架、架体附着支座、防倾覆装置、提机构、动力及控制系统和安全防坠落装置组成。
二、爬升式脚手架构件介绍三、爬架技术参数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结构构造的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架体高度不得大于5倍楼层高;②架体宽度不得大于1.2m;③直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度不得大于7m,折线或曲线布置的架体,相邻两主框架支撑点处的架体外侧距离不得大于5.4m(指相邻主框架沿架体外排水平投影距离);④架体的水平悬挑长度不得大于2m,且不得大于跨度的1/2;⑤架体全高与支撑跨度的乘积不得大于HOm2;2、实际布置时宜考虑以下要求:①架体外皮宜尽量布置成大平面,避免出现多处拐角,以便增强架体整体稳定性;②主框架布点应尽量避开空调板、飘窗板、框架柱等部位,如架体需下降用于装修施工,还必须避开烟道、风道位置;③按照总承包方塔吊布置位置及塔吊附臂水平及垂直位置,若附臂安装时需要穿过架体内部,则主框架布点需要错开附臂位置;四、工艺参数1、架体覆盖4层半楼层高;A、商务楼和不下降的住宅楼设计6道龙骨板,龙骨板和楼层平齐。
商务楼1、2、3、6道均做内挑,1、2、3道做翻板;住宅楼1、3、6道均做内挑,第1、3道做翻板。
B、下降的住宅楼设计7道龙骨板,大约2m一步。
所有龙骨板都做内挑,第1、4步做翻板。
2、架体内侧标准离墙350mm、离挑板300mm;3、导轨规格为6m和3m;4、龙骨板有4种规格:4m,3m,2m,1m,其他尺寸为异形龙骨板;5、网片标准规格2.5mX15m;其它均为异形。
6、穿墙螺杆规格为M32,一般使用单螺母加弹簧垫圈防松。
五、爬架的组装1一般情况下,双排架小横杆比楼板面低200mm,内排离墙距250mm,内外排间距1200mm,外面单排防护1500mm高。
2、双排架最顶上小横杆下要安装双扣件防松。
3、双排架和建筑结构及时拉结,水平拉结长度不大于4.5m,垂直拉结高度不大于2步或者一个楼层高。
爬升式脚手架施工方案1
爬升式脚手架是在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临时支撑设备,它能够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便捷的工作平台,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施工、桥梁维修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爬升式脚手架的施工方案,旨在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
以下是具体步骤:
1. 施工前准备
在搭建爬升式脚手架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施工前准备工作。
包括确定施工区域、清理施工区域、检查施工设备和工具等。
2. 搭建脚手架基础
将脚手架基础部分搭建在施工区域,确保基础稳固、垂直度正确。
在搭建基础时,需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支撑材料和方法。
3. 安装主体结构
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逐步搭建起脚手架的主体结构。
确保各个部分的连接牢固、结构稳定,同时要注意横向和纵向支撑的设置,以保证整个脚手架的稳定性。
4. 安装爬升装置
安装爬升式脚手架所需的升降装置,如螺旋升降装置或液压升降装置。
在安装
过程中,要注意调试装置,确保升降功能正常。
5. 验收和调试
完成脚手架的搭建后,进行验收和调试工作。
检查各个部位是否牢固、连接是
否安全,同时进行爬升升降试验,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6. 安全警示
在脚手架施工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安全警示标识,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施工
人员应佩戴好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装备,确保施工安全。
结语
爬升式脚手架施工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和
经验。
通过本文所述的施工方案,可以有效提升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脚手架施工的信息,可咨询专业施工人员或相关机构。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XX市XX区,总建筑面积为XX万平方米,包括住宅、商业、办公等多种业态。
本项目采用爬架施工技术,旨在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安全、减少环境污染。
二、施工方案概述1. 施工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本项目住宅、商业、办公楼等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施工。
2. 施工工期:根据工程进度和施工条件,预计施工工期为XX个月。
3. 施工方法:采用外挂式爬架施工,包括爬架的安装、使用、拆除等环节。
4. 施工组织:成立专门的爬架施工小组,负责爬架的安装、维护、拆除等工作。
三、爬架施工技术要求1. 爬架结构设计:- 爬架应采用钢结构,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 爬架立杆间距应满足施工要求,一般不超过1.5米。
- 爬架横杆、斜撑等连接件应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确保连接牢固。
- 爬架应设置防坠落安全网,防止人员坠落。
2. 爬架安装:- 安装前应进行详细的测量和定位,确保爬架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 爬架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板,避免直接接触地面,减少对地面的破坏。
- 爬架与建筑物的连接应牢固可靠,防止因风力等原因导致爬架倾覆。
3. 爬架使用:- 施工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爬架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 施工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爬架的连接件、立杆、横杆等部位,确保其安全可靠。
-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人员数量,避免超载。
4. 爬架拆除:- 拆除前应进行安全评估,确保拆除过程安全。
- 拆除时应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先拆除上部构件,再拆除下部构件。
- 拆除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坠落事故的发生。
四、施工组织与管理1. 组织机构:- 成立爬架施工领导小组,负责爬架施工的全面管理工作。
- 成立技术组,负责爬架的设计、安装、使用、拆除等技术工作。
- 成立安全组,负责爬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2. 施工流程:- 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要求、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 施工过程中进行定期检查,确保爬架安全可靠。
- 施工结束后进行验收,确保爬架拆除干净、无残留。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爬架)专项施工方案目录1.工程概况.............................................................................................................................................................. - 1 -1.1总体概况 (1)1.2平面设计 (1)1.3立面设计 (1)1.4预埋设计 (1)2.编制依据.............................................................................................................................................................. - 2 -规范性文件 (2)3.施工计划.............................................................................................................................................................. - 2 -3.1施工范围 (2)3.2施工进度计划及爬架安装对结构的要求 (2)3.3爬架施工组织策划 (3)4.施工工艺技术...................................................................................................................................................... - 4 -4.1机构原理及性能指标 (4)4.2工艺流程 (5)4.3施工方法 (6)4.4防护搭设 (10)4.5检查验收 (11)5.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 11 -5.1组织保障 (11)5.2技术措施 (12)5.3应急预案 (15)5.4监测和监控 (17)5.5常见故障分析 (19)5.6爬架拆除操作 (19)5.7塔吊、施工电梯及物料平台处的协调(位置不详) (20)5.8爬架参建各方的职责 (20)6.劳动力计划........................................................................................................................................................ - 21 -7.附表:................................................................................................................................................................. - 22 -8.附表及附图........................................................................................................................................................... - 1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爬架)专项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1.1 总体概况本工程位于:***。
整体爬升式脚手架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1.踏勘现场:确定整体爬升式脚手架的搭设位置和高度,并评估周围环境和地基条件。
2.设计方案:根据实际需求和现场条件,制定整体爬升式脚手架的具体设计方案,包括搭设方式、支撑结构和材料选用等。
3.材料采购:根据设计方案确定所需材料种类和数量,并预先采购好。
4.聘请施工队伍:聘请具备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负责整体爬升式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
二、搭设脚手架1.地基准备: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和平整,确保地基结实、无杂物。
2.基础搭设:按照设计方案,先搭设整体爬升式脚手架的基础部分,包括立杆和连接件的安装,确保整体结构的牢固稳定。
3.主体搭设:在基础搭设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逐层搭设主体脚手架,包括梁、水平杆、斜杆和竖杆等的安装。
4.安全设施:在主体脚手架搭设完成后,安装安全设施,如安全网、安全防护栏杆和扶手等,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5.检验调整:对整体爬升式脚手架进行检验和调整,确保每个部件的安装位置准确无误,并进行加固和固定。
三、脚手架使用1.施工作业:按照设计方案要求,使用整体爬升式脚手架提供的工作平台进行施工作业,注意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2.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脚手架的结构是否完好,连接件是否松动,各部位是否有损坏,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3.风雨天气:在强风、大雨、暴雪等恶劣天气条件下,暂停使用整体爬升式脚手架,并采取防护措施,如加固和遮雨布等。
4.限制人员进入:除施工人员外,未经许可禁止他人进入脚手架区域,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四、拆除脚手架1.施工结束:在施工结束后,根据施工计划进行整体爬升式脚手架的拆除工作。
2.拆除顺序: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逐层拆除整体爬升式脚手架,先撤销安全设施,然后逐层撤除主体脚手架,最后拆除基础部分。
3.定期检查:拆除过程中要进行及时的检查和调整,确保拆除过程安全可靠,防止发生意外。
4.材料整理:将拆下来的脚手架材料进行整理、清点和分类,检查是否有损坏或缺失,及时更换和补充。
整体爬升式脚手架施工方案三篇篇一:整体爬升式脚手架施工方案本工程主体高度为71.2米,结合建筑物结构形式,根据本公司类似工程的施工管理经验,四层以下采用双排落地式钢管扣件脚手架,四层以上采用整体爬升式脚手架。
节11.1爬升外脚手架的设计构想脚手架以不大于7m的跨度为一个单元,共设30个承力底托,30个挑梁及电动葫芦,架体共12步加一步护身栏,总高18.60m,横竖杆间距1.4m左右,双排架子宽0.8m,里排杆距建筑物0.5m,架体最下面一步架为承力桁架,承力桁架部分每个节间均设斜腹杆。
承力桁架两端坐落在承力底托上,承力底托里端用M 22螺栓与建筑物边梁固定,外端用φ25斜拉杆与上一层边梁拉结,悬挂电动葫芦的挑梁固定方法同承力底托。
节11.2爬升外脚手架的安装及提升工艺流程1、安装工艺流程:搭设操作平台架子→安装承力底托→搭设承力桁架→搭设整个架体→设立拉结点→架体铺板、挂网→安装挑梁、电动葫芦→连接葫芦与承力底托→安装防外倾装置→安装防坠落→检查验收。
2、提升工艺流程:检查挂钩→松开所有固定拉结→撤离架体上所有活荷载→短暂开动葫芦、绷紧链条→调整葫芦链条使之受力均匀→拆除承力底托与建筑物的连接→开机提升,观察同步情况→提升到位安装承力底托→安装承力底托拉结点→检查验收后提供使用。
在使用期间将挑梁、电动葫芦升到上一层以备下次提升。
架体每提升一个层高,提升时间1-2小时。
节11.3整体爬升脚手架的设计计算1、承力桁架内力计算:承力桁架为每个单元架体最下面一步架,承受架体上部传不的荷载P(见受力简图),承力桁架被承力托简支。
(1)荷载P计算:P由脚手架自重、脚手架附设构件重量(脚手板、安全网、护栏)、施工荷载三部分组成。
查《高层建筑施工手册》(以下简称手册)表4-4-4用插入法算得,一步一个纵距脚手架自重产生的轴力为0.388KN。
架体为13步,故NCK1=0.388*13=5.044KN。
查《手册》表4-4-5,用插入法算得:一个立杆纵距的架子附设构件重量产生的轴力(铺五层板)。
整体爬升钢平台技术整体爬升钢平台技术是采用由整体爬升的全封闭式钢平台和脚手架组成一体化的模板脚手架体系进行建筑高空钢筋模板工程施工的技术。
该技术通过支撑系统或爬升系统将所承受的荷载传递给混凝土结构,由动力设备驱动,运用支撑系统与爬升系统交替支撑进行模板脚手架体系爬升,实现模板工程高效安全作业,保证结构施工质量,满足复杂多变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要求。
1. 技术内容整体爬升钢平台系统主要由钢平台系统、脚手架系统、支撑系统、爬升系统、模板系统构成。
(1)钢平台系统位于顶部,可由钢框架、钢桁架、盖板、围挡板等部件通过组合连接形成整体结构,具有大承载力的特点,满足施工材料和施工机具的停放以及承受脚手架和支撑系统等部件同步作业荷载传递的需要,钢平台系统是地面运往高空物料机具的中转堆放场所。
(2)脚手架系统为混凝土结构施工提供高空立体作业空间,通常连接在钢平台系统下方,侧向及底部采用全封闭状态防止高空坠物,满足高空安全施工需要。
(3)支撑系统为整体爬升钢平台提供支承作用,并将承受的荷载传递至混凝土结构;支撑系统可与脚手架系统一体化设计,协同实现脚手架功能;支撑系统与混凝土结构可通过接触支承、螺拴连接、焊接连接等方式传递荷载。
(4)爬升系统由动力设备和爬升结构部件组合而成,动力设备采用液压控制驱动的双作用液压缸或电动机控制驱动的蜗轮蜗杆提升机等;柱式爬升结构部件由钢格构柱或钢格构柱与爬升靴等组成,墙式爬升部件由钢梁等构件组成;爬升系统的支撑通过接触支承、螺拴连接、焊接连接等方式将荷载传递到混凝土结构。
(5)模板系统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成型,随整体爬升钢平台系统提升,模板采用大钢模、钢框木模、铝合金框木模等。
整体爬升钢平台系统各工作面均设置有人员上下的安全楼梯通道以及临边安全作业防护设施等。
整体爬升钢平台根据现浇混凝土结构体型特征以及混凝土结构劲性柱、伸臂桁架、剪力钢板的布置等进行设计,采用单层或双层施工作业模式,选择适用的爬升系统和支撑系统,分别验算平台爬升作业工况和平台非爬升施工作业工况荷载承受能力;可根据工程需要在钢平台系统上设置布料机、塔机、人货电梯等施工设备,实现整体爬升钢平台与施工机械一体化协同施工;整体爬升钢平台采用标准模块化设计方法,通过信息化自动控制技术实现智能化控制施工。
z字型脚手架爬梯施工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针对z字型脚手架爬梯施工的详细方案。
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设备,而z字型脚手架爬梯则是脚手架施工过程中的重要部分。
本方案将介绍z字型脚手架爬梯的构造、安装步骤以及注意事项,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性。
2. 构造z字型脚手架爬梯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爬梯立杆:承载爬梯平台的立杆,通常使用高强度钢管制造,通过联结件将其与脚手架主体固定连接。
•爬梯平台:固定于爬梯立杆上,提供施工人员爬升和工作的平台。
平台通常由金属板材制成,并配备防滑措施,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爬梯桥锚:位于爬梯立杆与脚手架横向水平杆之间的连接点,通过螺栓对爬梯立杆进行固定,保证爬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安装步骤在施工前,请先确保施工场地平整,脚手架搭建的基础稳固。
以下是z字型脚手架爬梯的安装步骤:1.确定爬梯的安装位置,并将爬梯立杆放置在相应位置。
2.使用螺栓将爬梯桥锚与爬梯立杆连接,固定螺栓以确保连接牢固。
3.上下检查爬梯立杆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必要时进行调整。
4.安装好爬梯立杆后,将爬梯平台放置在立杆上,并确保与立杆牢固连接。
5.检查爬梯平台的防滑措施是否完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6.安装完成后,上下移动梯子,测试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4. 注意事项在进行z字型脚手架爬梯施工时,请注意以下几个重要事项:1.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的安全帽和防滑工作鞋,以确保人身安全。
2.在爬梯平台上工作时,施工人员应该站在平台中央,并牢牢扶握立杆,避免站在边缘或侧面。
3.在爬升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保持身体的稳定并确保手脚的牢固支撑。
4.在使用爬梯的过程中,严禁超过爬梯的最大承载量,并避免上下移动梯子时的急停急动作。
5.施工现场应设立警示标志,提醒其他人员注意施工区域,并确保施工现场的通道畅通。
5. 总结z字型脚手架爬梯在建筑施工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安装与使用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和注意事项。
整体爬升式脚手架施工方案
本工程主体高度为71.2 米,结合建筑物结构形式,根据本公司类似工程的施工管理经验,四层以下采用双排落地式钢管扣件脚手架,四层以上采用整体爬升式脚手架。
节11.1 爬升外脚手架的设计构想
脚手架以不大于7m 的跨度为一个单元,共设30 个承力底托,30 个挑梁及电动葫芦,架体共12 步加一步护身栏,总高18.60m ,横竖杆间距1.4m 左右,双排架子宽0.8m ,里排杆距建筑物0.5m ,架体最下面一步架为承力桁架,承力桁架部分每个节间均设斜腹杆。
承
M22螺栓与建筑物边梁固定,外端用025力桁架两端坐落在承力底托上,承力底托里端
用
斜拉杆与上一层边梁拉结,悬挂电动葫芦的挑梁固定方法同承力底托。
节11.2 爬升外脚手架的安装及提升工艺流程
1 、安装工艺流程:
搭设操作平台架子7安装承力底托7搭设承力桁架7搭设整个架体7设立拉结点7架体铺板、挂网7安装挑梁、电动葫芦7连接葫芦与承力底托7安装防外倾装置7安装防坠落7 检查验收。
2 、提升工艺流程:
检查挂钩7松开所有固定拉结7撤离架体上所有活荷载7短暂开动葫芦、绷紧链条7调整葫芦链条使之受力均匀7拆除承力底托与建筑物的连接7开机提升,到位安装承力底托7安装承力底托拉结点7检查验收后提供使用。
观察同步情况7提升在使用期间将挑梁、电动葫芦升到上一层以备下次提升。
架体每提升一个层高,提升时间1-2 小时。
节11.3 整体爬升脚手架的设计计算
1 、承力桁架内力计算:
承力桁架为每个单元架体最下面一步架,承受架体上部传不的荷载P (见受力简图),承力桁架被承力托简支。
1)荷载P 计算:
P 由脚手架自重、脚手架附设构件重量(脚手板、安全网、护栏)、施工荷载三部分组成。
查《高层建筑施工手册》(以下简称手册)表4-4-4 用插入法算得,一步一个纵距脚手架
自重产生的轴力为0.388KN 。
架体为13 步,故NCK1=0.388*13=5.044KN 。
查《手册》表4-4-5 ,用插入法算得:一个立杆纵距的架子附设构件重量产生的轴力(铺
五层板)。
NCK2=3.33KN
查《手册》表4-4-6 ,用插入法算得由施工荷载(取3KN/M2 )产生的轴力。
NQR=5.88KN
故N=1.2(5.044+3.33)+1.4*5.88=18.28KN( 式1)
因N 是作用在双排架子上的,故单片桁架一个立杆纵距上的荷载P=N/2=9.14KN
2)杆件的内力计算:
支座反力YA=3*9.14=27.42KN, YB =27.42KN
用节点平衡法计算出:
受拉力最大的杆为下弦杆GI N1=27.42KN
受压力最大的杆为上弦杆FH N2 =27.42KN
斜腹杆中压力最大的为杆BJ N3 =2*9.14*1.414=25.85KN
3)杆件强度及稳定计算:
下弦杆强度验算:7N1/A=27420-489=56.07N/MM2 <f=205N/MM2
上弦杆稳定计算:10 =140入=140十1.578=88.7
(l)=0.523.f=27420 -0.523*489)=107.22N/MM2 < 205N/MM2
腹杆计算:
I0 =198 7=198-1.578=125.5
(^=0.358.f=25850 -0.358*489)=147.7N/MM2 < 205N/MM2
4)承力托斜拉杆及连接螺栓的强度计算:
砂力托与建筑物连接处的螺栓承受剪力,斜拉杆承受拉力。
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
B为双排架子的宽度,BC为里排杆距建筑物的宽度,P’为由承力桁架架传来的荷载,
为斜拉杆内力,YC 为螺栓承受的剪力。
每个承力托承受一个单元架体的荷载,每个架体单元有 6 根立杆。
故P’ =6P=9.14*6=54.84KN
由平衡方程求得N ‘ =97.62KN,YC=33.75KN
选用2根025A3钢为斜拉杆,选用两根祝5的普通螺栓.
斜拉杆(7= P ‘ /A=97620 -(2*490.62)=99.49 < 210N/MM2
螺栓(T YC/A=33750- (2*3.14*12.52)=34.4 < 130N/MM2
5)电动葫芦挑梁与建筑物连接强度计算:
电动葫芦挂在挑梁下,拉于双排架子中间,故距建筑物距离为400+500=900mm ,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
N '为斜拉杆内力,W为一单元架体的荷载,丫’为连接螺栓的剪力。
由平衡方程算得:
W=2 P’ =2*54.84=109.68KN
N ‘ =112.17KN, Y ‘ =0
斜拉杆及螺栓的规格同承力托
斜拉杆(7= N ‘ /A=112170 -(2*490.62)=114.31 <210N/MM2
6)电动葫芦起重量确定:
由于规定了在架子爬升时要卸下所有的施工荷载,故电动葫芦的起重量不必达到
NW=1.2(5.044+3.33)=10.05KN( 一个立杆纵距的荷载 )
即用W ‘ =10.05KN 确定电动葫芦的起重量即可。
节1 1 .4爬升脚手架的技术、安全措施
1 、架子安装好后,必须经过安全部门检查合格后才能使用。
2 、架体施工时模板的支撑系统不能支在该脚手架上,模板、脚手管等不能存放在该脚手 架上,砌外墙时外脚架上不宜存放机砖、 砌块、 砂浆桶等, 外檐装修时可存放部分装饰材料, 但不能超过设计计算时确定的施工荷载。
3 、进行脚手架设计时,施工荷载取每平方米投影面积 为均布荷载。
4 、架子外围和底全部使用密目安全网封严,每个层高满铺一层板。
5 、由专人组成爬升架子操作班,负责架子的安装、爬升、维修和安全监护,其他人不能 随意改动架子。
6 、每次提升前先检查架子与建筑物是否已无连接,确定无误后再开始提升。
7 、提升过程中随时观察架子提升的同步情况,如发现不同步应暂停,开动单个葫芦进行 调整。
8 、安全员要经常检查承重架、挑梁等处的连接,发现异常情况随时修整。
W=10. 97t ,而只取脚手架自重及附设构件两项荷载,即式
1中N 的前两项。
3KN ,使用过程中严禁超载,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