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22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23)必修第一册4.1牛顿第一定律课件(共17张PPT)(共17张PPT)牛顿第一定律课前思考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观察和直觉的基础上,根据经验和事实,思考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他认为:如无外部推力,地球上所有的物体都会停下来静止不动;运动的物体若要继续运动必须有力维持。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可归纳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在此后近2000 年的时间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直到17 世纪初,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
如果你是伽利略,你会怎样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进行批判?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如果仅靠直观感觉来看待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我们会觉得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似乎更符合日常经验。
从他的视角看,对于静止的马车,若马不拉车,车就不动;对于运动的马车,马不继续拉车,车会停下来。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伽利略巧妙地设想了一个小球在两个斜面上运动的实验来推理。
让一个小球从一个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向下运动,紧接着又冲上另一个对接的斜面。
如果没有摩擦力,这个小球将达到跟原来同样的高度;如果减小对接斜面的倾斜度,小球仍会达到同一高度,但经过的路程会更长些。
如果不断减小对接斜面的倾斜度,小球经过的路程就会越来越长。
当把对接斜面变成水平面,这时既没有使小球加速的因素,也没有使它减速的因素,小球将以恒定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据此,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它只是使物体加速或减速的原因。
笛卡儿的猜想在此基础上,法国哲学家和科学家笛卡儿把伽利略的结论推广到没有重力、摩擦力、空气阻力等更理想的情况,进一步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
他提出:若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原来的速度沿直线运动。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图4-3)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于1687年发表了他的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图4-4),书中提出了关于运动规律的三个命题,后人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其中,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为: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有作用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