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制度

编号:SM-ZD-13050 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制度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制度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

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

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一)环境保护责任制

1、组织机构

(1)本公司各项目经理部必须成立现场环境领导小组,组长由总工程师担任,设专(兼)职环保员一人,负责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日常管理工作,技术管理部为常设办事机构,负责处理日常管理工作。

(2)各项目经理部必须建立有效的环境保护组织机构和自我保证体系,并保持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的正常运行。

2、项目经理部主要职责

(1)各项目经理部是公司环境保证体系的具体落实者,负责执行公司环境安全方针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2)对环境保护体系的实施进行连续监控。

(3)负责项目部环境因素、重大环境因素的识别、危险源、重大安全风险的识别与评定,建立项目部环境因素台

帐、重大环境因素清单,危险源泉台帐和重大安全员风险清单及控制计划。

(4)负责建立项目环境保证管理方案、作业指导书、应急响应预案及安全技术交底。

(5)负责配备满足要求的各类管理人员,建立健全项目各级人员环境职责分工,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

(6)组织进行三级安全教育,进行环境、安全交底,进行分包环境保证管理的考核和评定。

(7)负责配备足够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的环境保证资源,进行生产进度、成本的管理,保证项目环境,保证体系的运行。

(8)负责组织项目每月进行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自检,进行内部沟通,负责纠正措施的制定,实施与跟踪验证。

3、技术管理部主要职责

(1)认真传达并贯彻上级部门下达的环保方针、政策及工作任务,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检查。

(2)认真学习环保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深入施工现场,对各单位的环保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不断提

高全公司环境保护管理水平。

(3)制订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组织、检查和督促各单位贯彻执行情况。

(4)组织各单位环保员进行业务学习和交流,积极推广环保科研革新等项活动。

4、环境管理员主要职责

(1)对项目经理负责,贯彻实施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协助建立、完善环境管理体系,确保其有效运行。

(2)负责制定环境管理方案,并保存记录。

(3)负责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收发工作,及时传递到有关人员手中,保证运行有效。

(4)负责与外部、本部门各层次之间的信息交流,并保持渠道畅通。

(5)负责收集整理有关记录,以备查阅。(二)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1、防大气污染措施

(1)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必须硬化处理。施工现场应采取覆盖、固化、绿化、洒水等有效措施,做到不泥泞、不扬

尘。施工现场的材料存放区、大模板存放区等场地必须平整夯实。

(2)施工现场不得使用锅炉、烧煤的茶炉、大灶等;现场食堂必须使用清洁燃料,设施符合环保要求。

(3)规划市区内的施工现场,浇筑混凝土量超过100立方米的施工现场,必须使用预拌混凝土;未使用预拌混凝土的工地,必须在搅拌设备上安装除尘装置并将搅拌棚封闭。

(4)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物应在库内保存或严密遮盖。

(5)建立洒水清扫制度,配备洒水设备并指定专人负责洒水汲清扫。

(6)建筑物内的施工垃圾清运必须采用封闭式专用垃圾道或封闭式容器吊运,严禁凌空抛撒。施工现场应设密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分类存放。施工垃圾清运时应提前适量洒水,并按规定及时清运消纳。

(7)施工现场出入口必须设置洗车池,施工车辆出入现场严格清洗车轮,防止泥沙带出现场;运土方、渣土车辆必须封闭,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撒。

(8)市政道路施工铣刨作业时,应采用冲洗等措施,控制扬尘污染。灰土和无机料物拌合,应采用预拌料,碾压过程中要洒水降尘。

(9)遇有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得进行土方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工序的施工。

(10)拆除旧有建筑时,应随时洒水,减少扬尘污染,渣土要在拆除施工完成之日起三日内清运完毕,并应遵守拆除工程的其他有关规定。

2、防噪声污染措施

(1)人为噪声的控制,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2)强噪声作业时间的控制,凡在居民稠密区进行噪声作业的,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晚间作业不超过22时,早晨作业不早于6时,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或夜间作业)的,就尽量采取降噪措施,事先做好周围群众的工作,并报工地所在的区、县环保局备案后方可施工。

(3)强噪声机械的降噪措施

①牵扯到产生噪声的成品、半成品加工、制作作业(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