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结构和工作原理动图(1)全解
- 格式:ppt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14
液压技术液压技术基础液压系统及回路编号图形符号一些物理基础液压源部分控制阀基础压力控制阀换向阀开关元件流量控制阀液压缸和液压马达测量元件练习其它单向阀单向阀((1)•单向阀只允许工作油液向一个方向流动。
对于图示流动方向,在复位弹簧和工作油液作用下,阀芯将阀口关闭。
单向阀中也可以不带复位弹簧。
由于在关闭位置不允许有泄漏,所以,单向阀通常为开关阀式结构。
单向阀单向阀((2)•对于图示流动方向,在工作油液作用下,单向阀开启。
回路图回路图::液压泵保护•在这种回路图中,单向阀用于保护液压泵。
当电动机关闭时,单向阀可以防止工作油液倒流入液压泵,且压力峰值对液压泵也不会产生影响,而是通过溢流阀卸放桥式液压块桥式液压块((1)•在桥式液压块中,四个单向阀组合成一个功能单元。
该图示说明单向阀如何与调速阀一起使用。
在液压缸活塞杆伸出和回缩过程中,工作油液从左向右流过调速阀。
图示为液压缸活塞杆伸出时的情况。
在液压缸活塞杆伸出过程中,速度控制为进油节流。
桥式液压块桥式液压块((2)•当液压缸活塞杆回缩时,桥式液压块可使工作油液再次从左向右通过调速阀。
在液压缸活塞杆回缩过程中,速度控制为回油节流。
桥式液压块•动画演示了驱动二位四通换向阀动作和弹簧使其复位的情况,以及液压缸活塞杆伸出和回缩过程中,工作油液流过桥式液压块的情况。
同样,桥式液压块还可连接过滤器或背压阀。
液控单向阀液控单向阀((1)•对于液控单向阀,可以通过控制油口(X )开启,这时允许工作油液双向流动。
图示为液控单向阀处于静止位置,此时油口B 与油口A 不接通。
液控单向阀液控单向阀((2)•如果控制油口(X )有信号,则液控单向阀开启,油口B 与油口A 接通。
为了可靠开启液控单向阀,控制活塞有效面积必须大于阀口有效面积。
液控单向阀也可用于双液控单向阀。
液控单向阀液控单向阀((3)•图示表明如何通过使用液控单向阀保持液压缸不动,从而对负载定位。
驱动二位三通换向阀动作,液控单向阀开启,液压缸活塞杆回缩。
液压泵、液压马达与液压缸的工作原理、区别及应用-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液压泵、液压马达与液压缸的工作原理、区别及应用(总7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液压泵的原理是为液压传动提供加压液体的一种液压元件,是泵的一种。
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的功能是把驱动它的动力机(如电动机和内燃机等)的机械能转换成输到系统中去的液体的压力能。
左图为单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图。
凸轮由电动机带动旋转。
当凸轮推动柱塞向上运动时,柱塞和缸体形成的密封体积减小,油液从密封体积中挤出,经单向阀排到需要的地方去。
当凸轮旋转至曲线的下降部位时,弹簧迫使柱塞向下,形成一定真空度,油箱中的油液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进入密封容积。
凸轮使柱塞不断地升降,密封容积周期性地减小和增大,泵就不断吸油和排油。
液压泵的分类1、按流量是否可调节可分为:变量泵和定量泵。
输出流量可以根据需要来调节的称为变量泵,流量不能调节的称为定量泵。
2、按液压系统中常用的泵结构分为: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 3种。
(1)齿轮泵:体积较小,结构较简单,对油的清洁度要求不严,价格较便宜;但泵轴受不平衡力,磨损严重,泄漏较大。
泵一般设有差压式安全阀作为超载保护,安全阀全回流压力为泵额定排出压力1.5倍。
也可在允许排出压力范围内根据实际需要另行调整。
但是此安全阀不能作减压阀长期工作,需要时可在管路上另行安装。
该泵轴端密封设计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机械密封,另一种是填料密封,可根据具体使用情况和用户要求确定左图为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图。
壳体、端盖和齿轮的各个齿槽组成了许多密封工作腔。
当齿轮按如图所示的方向旋转时,右侧左侧吸油腔由于相互啮合的齿轮齿轮逐级分开,密封工作腔容积增大,形成部分真空,油箱中的油液被吸进来,将齿槽充满,并随着齿轮旋转,把油液带到右侧压油腔中;右侧因为齿轮在这面啮合,密封工作腔容积缩小,油液便被挤出去——吸油区和压油区是由相互啮合的轮齿以及泵体分开的。
第一节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构造一、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作一个这样的实验向一个敞口圆筒内灌注一定高度的水,并使其做等速旋转这时圆筒内的水面呈从中心到边壁逐渐升高的旋转抛物面。
圆筒半径越大,水流旋转得越快则水面沿筒壁上升的高度就越大。
离心泵就是基于这一原理,利用叶轮旋转时对水产生的离心力来工作的。
图1所示为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蜗壳型的泵壳内装有靠泵轴带动旋转的叶轮,泵壳的吸水口与泵的进水管相连,出水口与泵的出水管相接。
在开始抽水前,将泵内和进水管内灌满水(也可用真空泵或射流泵将泵体和进水管内抽成真空引水),以使叶轮旋转时能够产生足够的离心力。
之后,驱动动力机,当动力机通过泵轴带动叶轮高速旋转时,叶轮中的水随之旋转,在离心力的驱动下被甩出叶轮,汇集到泵壳内,流经扩散锥管减速增压后流入出水管道。
在水流被甩出叶轮的同时,叶轮进口处形成真空,与进水池水面形成压力差,进水池中的水便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沿进水管流入叶轮。
叶轮不停的旋转,水流就源源不断地被吸入和甩出,形成水泵的连续抽水。
二、离心泵的分类离心泵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常用的分类方法可将离心泵分为如下类型。
根据泵轴的装置方式可分为卧式泵和立式泵;根据水流进入叶轮的方式可分为单吸泵和双吸泵;根据轴上安装叶轮的个数可分为单级泵和多级泵。
现就各类离心泵的结构特点和性能范围分述如下:1. 单级单吸卧式离心泵其结构特点是水流从叶轮的一侧吸入,泵轴为卧式且轴上只有一个叶轮,叶轮固定在泵轴的一端,泵的进出水口互相垂直,其性能特点是流量小、扬程高。
老型号的B型和BA型单级单吸式离心泵已被国家标准规定为淘汰产品。
IS系列泵是我国水泵行业首批采用国际标准设计的单级单吸清水离心泵,其性能和规格均有较大扩展和改进。
该系列泵共有29种基本型号,51个规格,6种口径。
其性能范围是:流量6.3~400m3/h,扬程5~125m,配套电机功率0.55~110kw,转速有1450r/min和2900r/min两种。
动画演⽰11种泵的⼯作原理,很直观易懂! 在化⼯⽣产中,泵是⼀种特别重要的设备,了解泵的⼯作原理不仅能够预防和减少流体泄漏事故、冒顶事故、错流或错配事故。
还能够在泵运⾏故障中快速诊断。
因此了解泵的⼯作原理是⼀件⾮常重要的事,今天⼩七就带领⼤家了解⼀下各种泵的⼯作原理,希望能够对⼤家有所帮助。
液压泵⼯作原理 液压泵是靠密封容腔容积的变化来⼯作的。
上图是液压泵的⼯作原理图。
当凸轮1由原动机带动旋转时,柱塞2便在凸轮1和弹簧4的作⽤下在缸体3内往复运动。
缸体内孔与柱塞外圆之间有良好的配合精度,使柱塞在缸体孔内作往复运动时基本没有油液泄漏,即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柱塞右移时,缸体中密封⼯作腔a的容积变⼤,产⽣真空,油箱中的油液便在⼤⽓压⼒作⽤下通过吸油单向阀5吸⼊缸体内,实现吸油;柱塞左移时,缸体中密封⼯作腔a的容积变⼩,油液受挤压,便通过压油单向阀6输送到系统中去,实现压油。
如果偏⼼轮不断地旋转,液压泵就会不断地完成吸油和压油动作,因此就会连续不断地向液压系统供油。
从上述液压泵的⼯作过程可以看出,其基本⼯作条件是: 1. 具有密封的⼯作容腔; 2. 密封⼯作容腔的容积⼤⼩是交替变化的,变⼤、变⼩时分别对应吸油、压油过程; 3. 吸、压油过程对应的区域不能连通。
基于上述⼯作原理的液压泵叫做容积式液压泵,液压传动中⽤到的都是容积式液压泵。
齿轮泵的⼯作原理 上图是外啮合齿轮泵的⼯作原理图。
由图可见,这种泵的壳体内装有⼀对外啮合齿轮。
由于齿轮端⾯与壳体端盖之间的缝隙很⼩,齿轮齿顶与壳体内表⾯的间隙也很⼩,因此可以看成将齿轮泵壳体内分隔成左、右两个密封容腔。
当齿轮按图⽰⽅向旋转时,右侧的齿轮逐渐脱离啮合,露出齿间。
因此这⼀侧的密封容腔的体积逐渐增⼤,形成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压⼒的作⽤下经泵的吸油⼝进⼊这个腔体,因此这个容腔称为吸油腔。
随着齿轮的转动,每个齿间中的油液从右侧被带到了左侧。
在左侧的密封容腔中,轮齿逐渐进⼊啮合,使左侧密封容腔的体积逐渐减⼩,把齿间的油液从压油⼝挤压输出的容腔称为压油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