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3
第5课三大改造一、选择题1.毛泽东在1952年9月的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指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十年到十五年的时间,采取社会主义政策完成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而不是十年或者以后才开始过渡。
这里的“社会主义政策”指的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B.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实行“一五”计划D.改革首先自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再转向城市2.1953年,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
决议指出:“孤立的、分散的、守旧的、落后的个体经济限制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我国在农村实行了( )A.打土豪,分田地B.农业合作化运动C.扩大农业生产规模D.农业机械化生产3.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喜获土地。
此后国家积极开展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究其原因,下列哪一项表述有误( )A.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B.很多农民缺乏生产资料,难以克服耕作难题C.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D.为了继续深化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巩固政权4.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其实是一场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的社会整合运动,这场运动成功实现了对小农经济的有效整合,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该“运动”的第二阶段是( )A.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B.全行业公私合营C.农业互助组D.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5.1954年底,我国手工业合作组织达到4.17万个,当年产值11.7亿元,相当于1953年产值的2.3倍。
到1956年,全国手工业合作社已有10万多个,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这表明( )A.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B.公私合营取得显著成效C.手工业合作化适应了生产发展D.“一五”计划进展顺利6.“创新”是中共十九大报告中的热词,共出现了50多次。
报告提出,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提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的什么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A.没收B.农业生产合作社C.赎买D.手工业生产合作社7.下面为1950—1956年我国工业所有制结构变化趋势示意图,对其原因解读准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8.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第5课三大改造1. 下面是1953- 1958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表(单位:百万吨),表格中粮食总产量变化的原因是()A.农业集体化的开展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C.“大跃进”的掀起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2. “到1956年底,在全国共建立75. 6万个合作社。
人社农户达96. 3%,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以上内容反映的是()A.土地改革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贵任制3.某地有一社区叫作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因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了“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
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A.土地改革时期B.三大改造时期C.人民公社化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4. 1956年底,全国96. 3%的农户参加了农业合作社,91.7%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99%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背。
该材料表明我国()A.实行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B.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C.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5. “到1952年,国营经济已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私营工厂只有依附国营经济才能生存。
大部分资本家认识到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
”材料叙述的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A.背景B.目的C.内容D.作用6. 1956年,“王老吉药厂”经公私合营改名为“王老吉联合制药厂”。
其名称的变化是()A.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B为开展对外经济活动C.响应实业救国的号召D.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7.创建于济南的老字号瑞蚨样,在1954年底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实现公私合营。
我国在公私合背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A.成立合作社B.赎买政策C.无偿没收D.政企分开8.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初中历史】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知识点+练习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1、农业合作化原因: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2、方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开始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
先后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3、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4、手工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二、公私合营1、工商业改造方式:从1954年开始,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
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2、结果: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3、赎买政策: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
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4、三大改造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6、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7、缺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1、三大改造后,我国农村的主要生产组织形式是()A.互助组B.家庭个体劳动C.农业合作社D.人民公社化2、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B.1955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国家通过赎买政策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A.实行赎买政策B.成立生产合作社C.建立人民公社D.实行“一国两制”4、同仁堂是我国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中药名牌老店。
第5课三大改造一、选择题1.以下事件与它们的标志性影响的总结,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 抗战胜利——中国结束了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B. 新中国成立——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C. 三大改造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 南京解放——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答案】C【解析】A项抗战胜利是中国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人民结束了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是新中国的成立。
故A项事件与它的标志性影响对应错误;B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故B项事件与它的标志性影响对应错误;C项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C项事件与它的标志性影响对应正确;D项南京解放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结束,故D项事件与它的标志性影响对应错误;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2.下图是1956年天津群众举行的一次游行庆祝活动。
据此推断,该活动庆祝的是图中标语:庆祝天津市进入社会主义社会A. 土地改革完成B. 三大改造完成C. 抗美援朝胜利D. 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56年”“图中标语:庆祝天津市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B符合题意;A 项土地改革完成的时间是1952年;C项抗美援朝胜利的时间是1953年;D项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的时间是1958年;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3.照片能够形象的再现历史场景。
对下图中的历史场景解读正确的是( )A. 出现在现代化建设新时期B. 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C. 成立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D. 带来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上海市信大祥绸布店庆祝公私合营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三大改造时期,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公私合营,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改革开放时期;选项B一五计划完成;选项C三大改造过程中对手工业的改造,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课后作业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从1952年与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的数据变化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年份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1952年19.1% 1.50.7%71.8% 6.9%1956年32.2%53.4%7.3%7.1%趋于零A.一五计划奠定工业化基础B.大跃进造成了经济比例失调C.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确立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就巨大2.1953年,毛泽东同武汉市委书记王任重谈话时,讲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有人说,要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还有人主张‘四大自由’,我看都是不对的,新民主主义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过渡要有方法。
”为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党和政府采取的办法是()A.实行土地改革B.进行三大改造C.发动“大跃进”D.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3.根据如图反映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我国()A.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B.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C.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D.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4.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
下列关于三大宗教的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A.佛教的教义是“众生平等”、“忍耐顺从”B.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C.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穆罕默德D.三大宗教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三大改造时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赎买:企业利润分配时,国家税收占34.5%,职工福利占15%,企业公积金占30%,资本家红利占20.5%。
这些做法()A.阻碍了国营企业的发展B.纵容资本家的剥削C.有助于公私合营的开展D.照搬了苏联的实践6.“党对民族资本家采取团结和改造的政策,取得较好的效果”。
其中“团结和改造的政策”指的是()A.实行股份制B.和平赎买政策C.廉价收购D.无偿没收7.1952年9月,毛泽东在一次中央会议上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5课三大改造一、选择题1.小明同学准备写一篇小论文,并在网上搜集了诸如“社会主义公有制”“赎买政策”“合作社”“公私合营”等方面的材料。
据此判断,这篇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 过渡时期B. 政权巩固C. 三大改造D. 十年“文化大革命”2.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C. 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D. 农民的个体经济组织3.这些农户是当时村里最穷的人,没有资金,也没有农具,被村里的一些中农称为“穷棒子社”,但是,入社的社员团结一心,分工合作,这年秋天,社里的庄稼获得了丰收,社员们比单干的时候增加了60%的收入,社里还积累了价值2400多元的公共财产,材料反映的是()A. 1951年土地改革时期B. 1953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C. 1980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D. 2014年土地流转时期4.1953-1958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表(单位:百万吨)时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1957年1958年粮食总产量166.83 169.52 183.94 192.75 195.05 197.65表格中粮食总产量变化的原因是()A. 农业合作化的开展B.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C. “大跃进”的掀起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5.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A. 赎买B. 统购统销C. 公私合营D. 合作化6.农业合作化和土地改革最大的区别是()A. 受到农民的欢迎B. 对所有制进行了改变C. 促进农业生产的增长D. 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7.如果为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A.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B.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C. 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D.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8.同仁堂是我国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中药名牌老店。
1954年进行改造时,它走的道路是()A. 建立生产合作社B. 实行公私合营C. 由国家没收管理D. 土地改革9.中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重要创举是()A.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B. 对民族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C. 全行业公私合营D. 保护富农的经济10.下面表格反映了我国某时期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比例,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11.三大改造的实质()A. 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B. 个体手工业者互助合作C. 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D. 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12.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
第5课三大改造【学习目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原因、方式、意义【达标练习】一、轻松入门(必做题,每题10分):1. 我国的三大改造是指:()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资本家实行赎买政策2、我国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于( )A.1952年底B.1954年初C.1955年底D.1956年底3、“三大改造”中,农业、手工业的改造形式主要是()A、公私合营B、赎买C、建立生产合作社D、全行业公私合营4、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因为其()A、农民缺乏必要的生产工具B、农村出现了新的贫富不均现象C、先进的机械化农具难以在农村推广D、分散的个体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5、三大改造的实质是A.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B.个体手工业联合成集体合作社C.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二、快乐晋阶(必做题,每题10分):1、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是()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理B、没收官僚资本C、实行赎买政策D、实行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方针2、下列事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A.没收官僚资本企业B.土地改革运动C.农业合作化运动D.工商业公私合营3、中国现在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A、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B、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C\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D、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使命三、生活拓展(选做题,每题10分):1、解放前,上海水泥厂的最高产量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1957年,还是原有的设备,该厂的产量却超过了设计能力的40%,产量变化的关键原因是()A、市场需求增大了B、该厂的工人人数增加了C、政治环境变了D、实行了公私合营2、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有什么缺点四、小调查(10-30分)1)调查一下家乡农村农业合作化的情况,在班里交流。
部编历史八下第5课三大改造知识梳理过渡时期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三改”“一体两翼”)一、农业合作化——农业生产合作社1.原因:①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③农民也有互助合作的要求。
④共产党的理想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消灭剥削,共同富裕⑤到1952年底,组织起来的农户,老解放区占65%,新解放区占25% 据当时调查,粮食产量一般情况是,互助组高于单干,合作社高于互助组。
3.原则:自愿互利4.方法:典型示范逐步推广5.三个阶段: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有——集体所有)※※注:农业互助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初级社——(土地入股,统一经营,有较多公共财产)半社会主义性质义性质二、手工业合作化——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1.原因①建国初期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国家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过程中,帮助私营工商企业渡过难关并取得发展②私营工商业存在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③随着没收官僚资本、帝国主义在华资本以及一五计划的实行,国营经济力量在国民经济中已占优势④农业合作化的影响2.目的: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5.发展: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注:什么是“公私合营”?“公”指国家,“私”指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
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属于新式国家资本主义,是为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求而存在,带有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
由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注:为什么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和平赎买政策?这是由历史和现实条件决定的①历史上民族资本家反帝反封建,支持中国革命②他们也拥护社会主义改造③资本家有管理经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这样的人才。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5课三大改造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A.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B.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C. 农民要求实现合作化D.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2、“三农”问题是今天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了解1956年前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前的具体情况,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时的农民已能够合理地使用耕地B.当时的农村已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C.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D.农产品能够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3、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是()①当时农民缺乏生产工具和资金②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③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④农民承包后实行责任制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A.没收资本家的财产B.开展合作化运动C.组织生产合作社D.实行公私合营5、三大改造指的是()A.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国家对农业、交通运输业、资本主义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国家对农业、重工业、轻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国家对东北、华北和沿海工业基地进行改造6、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7、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A.从农民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B.从国有转变为农民所有C.从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国家所有D.从集体所有转变为农民私有8、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和哪个部门相似()A.资本主义工商业B.农业C.银行业D.畜牧业9、下列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观点正确的是()A.从1953年起开始 B.国家经营,内部以私营代表为领导C.1954年顺利完成 D.最后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10、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性事件是()A.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C.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1、1956年初,毛泽东对秘书田家英说:“我很高兴,1949年全国解放时都没有这么高兴。
第5课三大改造知识要点1.时间:()—()年。
2.内容:对()、()、()的社会主义改造。
3.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背景:土改后农业的分散经营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的要求。
(2)形式:引导农民参加农业(),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3)三个阶段: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4)概况: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1956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4.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形式:引导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走社会主义道路。
(2)概况:到1956年底,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原因:一些私营工商业中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严重扰乱经济秩序。
(2)目的: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经济。
(3)形式:()(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4)政策: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的政策。
(这种和平过渡的赎买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
)(5)概况: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6.结果: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
7.评价:(1)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从而,标志()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已居于主导地位),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2)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难点释疑1.一个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要从政治、法律、经济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政治上: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使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成为国家的主人;②法律上:1954年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③经济上: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表明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三大改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1956年,中国很多农村的农民群情鼓舞,他们正在积极申请加人什么组织
A.农业生产互助小组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2.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和哪个部门相似
A.资本主义工商业
B.农业
C.银行业
D.畜牧业
3.有人问一位被称为“纺织大王”的资本家为什么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时候,他说:“是的,我是一个资本家,但是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
”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A.对农业的改造 B.对手工业的改造
C.对养殖业的改造全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4.中国是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
C.中共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
D.三大改造完成
5.社会主义政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
A.建成工业基础
B.劳动人民当家作主
C.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制
D.共产党掌握政权
二、读史有感题
6.阅读下列史实,回答问题。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
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为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
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
”
(1)从史实中可见三大改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1分)有何历史作用和存在问题?
(3)针对三大改造这一史实,你有何启示?(2分)。
第5课三大改造
1、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事件是()
A.开国典礼 B.完成了土地改革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完成三大改造
2、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
A、 1956年
B、 1954年
C、 1955年
D、 1953 年
3、下列事件不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生产资料公有制过渡的是()
A. 社会主义工业化
B. 农业合作化
C. 手工业合作化
D.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4、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属于伟大创举事件是()
A、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
B、建立手工业
C、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
5、认为到1956年底,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依据是()
A.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任务
B.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
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6、“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
”“和平方法”指的是 ( )
A.实行股份制 B.廉价收购 C.赎买政策 D.无偿没收。
第5课三大改造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1.农业合作化(1)原因:①土地改革以后,我国的农业仍是__一家一户__分散经营的,这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②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2)形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农业生产合作社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结果:__1955__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合作化: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手工业生产合作社__。
易混易错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土地属于农民。
(×)提示:我国在土地改革之后,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所有权属于农民。
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我国土地的性质由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二、公私合营1.原因:①私营工商业中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严重扰乱经济秩序。
②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__社会主义公有制__经济。
2.形式: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__公私合营__。
3.政策: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赎买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4.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__全行业公私合营__的高潮。
5.三大改造的完成(1)完成:到__1956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__资本主义工商业__的社会主义改造。
(2)评价①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社会主义公有制__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我国从此进入__社会主义初级__阶段。
②不足:后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易混易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
第5课《三大改造》
课前预习题
1、国家对农业进行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
1、三大改造后,我国农村的主要生产组织形式是()
A.互助组
B.家庭个体劳动
C.农业合作社
D.人民公社化
2、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B.1955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国家通过赎买政策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A.实行赎买政策
B.成立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
D.实行“一国两制”
4、同仁堂是我国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中药名牌老店。
1954年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时,它走的道路是()
A.建立生产合作社
B.实行公私合营
C.由国家没收管理
D.由国家赎买接手
5、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的是()
①农业②交通运输业③资本主义工商业④手工业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7、1956年底,毛泽东曾说:“手工业中许多好的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要来一个恢复。
”此话针对的问题是()
A.土地改革中的急于求成
B.三大改造中的过急过粗
C.“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
D.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共产”风
8、抚州市某地有一社区叫作“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了“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
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9、1956年,一位中国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在清朗的日子闪射着辉煌的阳光!”该诗句表达了()
A.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的欢乐
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欣喜
C.“大跃进”运动开始初期的信心
D.“文化大革命”爆发以后的狂热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改受生严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
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史实?
(2)材料一图二所反映的史实中,党和国家创造性地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有什么作用?
(3)材料二中“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是何时完成的?这一历史任务的完成有什么标志性意义?
参考答案:
1C 2C 3A 4B 5D
6C 7B 8B 9B
10、
(1)三大改造
(2)赎买政策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时,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1956年底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