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7-波形产生及单稳态触发器
- 格式:ppt
- 大小:304.00 KB
- 文档页数:15
单稳态触发器特点:电路有一个稳态、一个暂稳态。
在外来触发信号作用下,电路由稳态翻转到暂稳态。
暂稳态不能长久保持,由于电路中RC延时环节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后,电路会自动返回到稳态。
暂稳态的持续时间取决于RC电路的参数值。
单稳态触发器的这些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脉冲波形的变换与延时中。
一、门电路组成的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1. 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可由与非门或或非门电路构成,如下图。
与基本RS触发器不同,(a)由与非门构成的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 (b)由或非门构成的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图6.7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构成单稳态触发器的两个逻辑门是由RC耦合的,由于RC电路为微分电路的形式,故称为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
下面以CMOS或非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为例,来说明它的工作原理。
⑴ 没有触发信号时,电路处于一种稳态没有触发信号时,为低电平。
由于门输入端经电阻R接至,因此为低电平; 的两个输入均为0,故输出为高电平,电容两端的电压接近0V,这是电路的“稳态”。
在触发信号到来之前,电路一直处于这个状态:, 。
⑵ 外加触发信号,电路由稳态翻转到暂稳态当时,的输出由1 0,经电容C耦合,使,于是的输出v02 =1, 的高电平接至门的输入端,从而再次瞬间导致如下反馈过程:这样导通截至在瞬间完成。
此时,即使触发信号撤除(),由于的作用,仍维持低电平。
然而,电路的这种状态是不能长久保持的,故称之为暂稳态。
暂稳态时,,。
⑶ 电容充电,电路由暂稳态自动返回至稳态在暂稳态期间,电源经电阻R和门的导通工作管对电容C充电,随着充电时间的增加增加,升高,使时,电路发生下述正反馈过程(设此时触发器脉冲已消失):迅速截止,很快导通,电路从暂稳态返回稳态。
, 。
暂稳态结束后,电容将通过电阻R放电,使C上的电压恢复到稳定状态时的初始值。
在整个过程中,电路各点工作波形如图6.8所示。
图6.8 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各点工作波形2. 主要参数的计算(1) 输出脉冲宽度暂稳态的维持时间即输出脉冲宽度,可根据的波形进行计算。
数字电路--单稳态触发器(2)构成微分电路的条件2.积分电路(1)电路和工作原理二、单稳态触发器1.门电路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1)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积分型单稳态电路要求触发脉冲信号宽度大于输出脉冲宽度。
采用窄脉冲触发的积分型单稳态电路,对输入脉冲的宽度没有这种限制。
2.集成单稳态触发器(1)非重触发的集成单稳态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在外界触发信号作用下进入暂稳态。
在暂稳态期间,外界再输入触发信号,并不影响电路的暂稳态。
只有当暂稳态过程结束,电路又进入原来的稳态之后,新的触发信号才能使电路再次进入暂稳态,即暂稳态持续时间tW是不变的,这就是非重触发单稳态电路。
(2)可重触发单稳态触发器可重触发单稳态电路与非重触发的集成单稳态触发器不一样,当外界输入触发信号使电路进入暂稳态之后,输入新的触发信号就可延长暂稳态的持续时间,输出脉宽可任意展宽。
常用电磁型继电器的类型及作用电磁型继电器是传统继电保护中的基本原件,也反应于某一个类型的电气量而动作,具体有如下几种类型:1.中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的主要作用是,当继电保护系统中需要同时闭合或断开几个回路,或要求比较大的触点容量动作于跳闸等情况时,用中间继电实现信号的扩展和转换,按接线方式分,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线圈与电压回路并联(并联线圈),另一种是与电流回路串联(串联回路)。
中间继电器一般都是按电磁原理构成。
在结构上,中间继电器一般包括电磁铁、线圈、衔铁、动触点、静触点、反作用弹簧及铁芯等构件,其中磁导体有“∏”或“Ш”等形式。
其作用原理是线圈上电后,电磁铁将产生电磁力吸合衔铁,衔铁带动常开或常闭触点,使其闭合或断开,当外加电压消失后,反作用弹簧将拉动衔铁使其复归原位。
除了电磁式直流中间继电器外,还有交流型的中间继电器,与直流型中间继电器相比,这种继电器可以直接接入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中,接入与否可由其他继电器的触点来控制。
因其直接串接在电流回路中,故有时也称串联中间继电器。
实验七波形产生及单稳态触发器一、实验目的1.熟悉多谐振荡器的电路特点及振荡频率估算方法。
2.掌握单稳态触发器的使用。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1. 双踪示波器一台2. 元器件TC4069 六反相器1片74LS04 六反相器1片74LS00 二输入端四与非门1片电位器10K 1只三、实验内容1、由CMOS门构成多谐振荡器,电路取值一般应满足R1=(2~10)R2周期T≈2.2·R·C。
⑴在学习机上用TC4069芯片并按图7.1接线,测试频率范围。
⑵若C不变,要想输出1KHz频率波形。
计算R2的值并验证,分析误差。
图7.1 CMOS门构成多谐振荡器⑶若要实现10KHz~100KHz频率范围,选用上述电路并自行设计参数,接线实验并测试。
C=1n,RW=50K(底板)2、单稳态触发器⑴在步骤1-(3)的基础上增加一片74LS00和电阻、电容,接成7.2所示电路,图中非门为TC4069的一个单元。
图7.2 单稳态触发器⑵选三个频率(易于观察)记录A、B、C各点波形。
⑶若要改变输出波形低电平宽度(例如增加)应如何改变电路参数?用实验验证。
3、由TTL门电路构成多谐振荡器按图7.3接线,芯片为74LS04。
用示波器测量频率变化范围。
观测A、B、V0各点波形并记录。
图7.3 TTL门电路构成多谐振荡器四、实验报告1.整理实验数据及波形。
2.画出振荡器与单稳态触发器联调实验电路图。
3.写出实验中各电路脉宽估算值,并与实验结果对照分析。
附:74LS04/TC4069引脚图74LS00引脚图实验八555定时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555时基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会对此芯片的正确使用。
2、学会分析和测试用555时基电路构成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三种典型电路。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1、双踪示波器2、数字万用表三、实验内容1、555时基电路功能测试芯片引脚的功能:图 8.1 555引脚图1脚:外接电源负端VSS或接地,一般情况下接地。
上海大学本科生课程作业题目: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实践项目二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名:**学号:********题目要求:用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施密特触发器进行设计和仿真 1.单稳态触发器:1.1 工作原理:单稳态电路的组成和波形下图所示。
当电源接通后,Vcc 通过电阻R 向电容C 充电,待电容上电压Vc 上升到2/3Vcc 时,RS 触发器置0,即输出Vo 为低电平,同时电容C 通过三极管T 放电。
当触发端2的外接输入信号电压Vi <1/3Vcc 时,RS 触发器置1,即输出Vo 为高电平,同时,三极管T 截止。
电源Vcc 再次通过R 向C 充电。
输出电压维持高电平的时间取决于RC 的充电时间,当t=t W 时,电容上的充电电压为;CC RC tCC C V e V v w 321=⎪⎪⎭⎫ ⎝⎛-=-,所以输出电压的脉宽 t W =RCln3≈1.1RC 。
一般R 取1k Ω~10M Ω,C >1000pF 。
值得注意的是:t 的重复周期必须大于t W ,才能保证放一个正倒置脉冲起作用。
由上式可知,单稳态电路的暂态时间与VCC 无关。
因此用555定时器组成的单稳电路可以作为精密定时器。
单稳态电路的电路图和波形图1.2 555单稳态触发器的设计:1.2.1 电路设计基本原理:单稳态触发器具有稳态和暂稳态两个不同的工作状态。
在外界触发脉冲作用下,它能从稳态翻转到暂稳态,在暂稳态维持一段时间以后,在自动返回稳态;暂稳态维持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电路本身的参数,与触发脉冲的宽度和幅度无关。
由于单稳态触发器具有这些特点,常用来产生具有固定宽度的脉冲信号。
按电路结构的不同,单稳态触发器可分为微分型和积分型两种,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适用于窄脉冲触发,积分型适用于宽脉冲触发。
无论是哪种电路结构,其单稳态的产生都源于电容的充放电原理。
用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是负脉冲触发的单稳态触发器,其暂稳态维持时间为T w=lnRC=1.1RC,仅与电路本身的参数R、C 有关。
单稳态触发器电路图大全(555LM324晶体管时基电路)单稳态触发器电路图(一)由RC电路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中,稳态到暂稳态需要输入触发脉冲,暂稳态的持续时间即脉冲宽度是由电路的阻容元件RC决定的,与输入信号无关。
单稳态触发器可以用于产生固定宽度的脉冲信号,主要用于定时、延时与整形、消除噪声等。
典型电路图:可产生如下图所示波形:单稳态触发器电路图(二)LM324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见附图1。
此电路可用在一些自动控制系统中。
电阻R1、R2组成分压电路,为运放A1负输入端提供偏置电压U1,作为比较电压基准。
静态时,电容C1充电完毕,运放A1正输入端电压U2等于电源电压V+,故A1输出高电平。
当输入电压Ui变为低电平时,二极管D1导通,电容C1通过D1迅速放电,使U2突然降至地电平,此时因为U1》U2,故运放A1输出低电平。
当输入电压变高时,二极管D1截止,电源电压R3给电容C1充电,当C1上充电电压大于U1时,既U2》U1,A1输出又变为高电平,从而结束了一次单稳触发。
显然,提高U1或增大R2、C1的数值,都会使单稳延时时间增长,反之则缩短。
lm324中文资料下载pdf。
图2如果将二极管D1去掉,则此电路具有加电延时功能。
刚加电时,U1》U2,运放A1输出低电平,随着电容C1不断充电,U2不断升高,当U2》U1时,A1输出才变为高电平。
参考图2。
单稳态触发器电路图(三)下图所示为晶体管单稳态触发器电路它是由VT1,VT2两个晶体管交叉耦合组成,单稳态触发器VT1集电极与VT2基极之间由电容C1耦合,正是由于电容的耦合作用,使电路具有了单稳态的特性。
R4,R3是VT1的基极偏置电阻,R2是VT2的基极偏置电阻,R1,R5分别是两管的集电极电阻。
微分电路C2,R6和隔离二极管VD组成触发电路。
输出信号可以从两个晶体管的集电极取出,两管输出信号相反。
1、稳定状态单稳态触发器处于稳定状态时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电源+VCC经R2为VT2提供基极偏流,VT2导通,其集电极电压为0V,VT1因无基极偏压而截至,其集电极电压为+VCC,电源+VCC经R1,VT2基极-发射极向电容C1充电,C1上的电压为左正右负,大小等于电源电压+VCC。
第7章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电路一、选择题1.为了提高多谐振荡器频率的稳定性,最有效的方法是()。
A.提高电容、电阻的精度B.提高电源的稳定度C.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C.保持环境温度不变【答案】C【解析】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取决于石英晶体的固有谐振频率,而与外接电阻、电容无关,具有极高的频率稳定性。
2.已知时钟脉冲频率为f cp,欲得到频率为0.2f cp的矩形波应采用()A.五进制计数器B.五位二进制计数器C.单稳态触发器C.多谐振荡器【答案】A【解析】频率变为原来的五分之一,是五分频,只需要每五次脉冲进一位即可实现。
3.在图7-1用555定时器组成的施密特触发电路中,它的回差电压等于()A.5VB.2VC.4VD.3V图7-1【答案】B【解析】555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中,当不接外接电压时,得到电路的回差电压为2V CC/3-V cc/3=V cc/3;5脚为外部参考电压输入V CO,如果参考电压由外接的电压V CO供给,这时V T+=V CO;V T-=V CO/2,回差电压为V CO/2=4V/2=2V,可以通过改变V CO值可以调节回差电压的大小。
4.电路如下图7-2(图中为上升沿JK触发器),触发器当前状态Q3Q2Q1为“100”,请问在时钟作用下,触发器下一状态(Q3Q2Q1)为()。
图7-2A.“101”B.“100”C.“011”D.“000”【答案】C【解析】JK触发器特征方程为Q n+1=JQ_n+K_Q n,由图7-2可得,三个触发器的驱动方程均为J=K=1,即特性方程均为Q n+1=Q_n,Q1的时钟是CP,Q2的时钟是Q1,Q3的时钟是Q2,当前Q3Q2Q1的状态是100,由于触发器在上升沿被触发,CP上升沿Q1状态被触发,变为1;同时触发了Q2,Q2变为1;同理Q3为0。
5.多谐振荡器可产生的波形是()A.正弦波B.矩形脉冲C.三角波D.锯齿波【答案】B【解析】“多谐”指矩形波中除了基波成分外,还含有丰富的高次谐波成分。
实验十七单稳态触发器与施密特触发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门电路组成单稳态触发器的方法。
2.熟悉数字单稳态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其使用方法。
3.熟悉数字集成施密特触发器的性能及其功能。
二、实验原理1.单稳态触发器具有以下特点:①电路只有一个稳态、一个暂稳态。
②在外来触发信号的作用下,电路由稳态翻转到暂稳态。
③暂稳态是一个不能长久保持的状态,由于电路中RC延时环节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后,电路会自动返回到原态。
暂稳态的持续时间取决于RC电路的参数值。
由于单稳态触发器具有以上这些特点,它被广泛的应用于脉冲波形的变换与延时中。
单稳态电路有微分型与积分型两大类,这两类触发器对触发脉冲的极性与宽度有不同的要求。
(1)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它的两个逻辑门是由RC耦合的,而RC电路为微分电路的形式,故称为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
它可由与非门或或非门电路构成,这里我们只看由与非门组成的情况,电路图如下所示:图17-1 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该电路是负脉冲触发。
其中,Rp、Cp构成输入端微分直流电路。
R、C构成微分型定时电路,定时元件R、C的取值不同,输出脉宽t w也不同,t w≈(0.7~1.3)RC。
与非门,G3起整形、倒相的作用。
下面图17-2为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各点的波形图,一般说来,单稳态触发器有以下几种状态:①没有触发信号(t<t1)时,电路处于初始稳态。
②外加触发信号(t=t1时刻),电路由稳态翻转到暂稳态。
③持续暂稳态一段时间,t1<t<t2。
④当t=t2时,电路由暂稳态自动翻转。
⑤恢复过程(t2<t<t3),自动翻转时电路不是立即回到初始稳态值,而是要有一段恢复时间的。
当t>t3后,如果Vi再出现负跳变,则电路将重复上述过程。
如果脉冲宽度较小时,则输入端可省去Rp、Cp微分电路了。
图17-2 微分型单稳态触发器各点波形图(2) 积分型单稳态触发器如下图所示:图17-3 积分型单稳态触发器电路采用正脉冲触发,触发脉冲宽度大于输出脉冲宽度的情况,其工作波形如图17-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