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新)
- 格式:doc
- 大小:82.50 KB
- 文档页数:11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资料姓名:班级:一、克、千克、吨1、计量物体轻重的单位有:克(g)、千克(kg)和吨。
2、计量较轻的物品通常用克作单位,比如:一个鸡蛋、一个苹果等的重量。
计量较重的物品通常用千克做单位。
比如:人的体重等。
计量很重的物品,通常用吨做单位。
比如:一头大象的重量、汽车的载重量、桥梁的承重量等。
3、1kg=1000g 1吨=1000kg4、比较大小时,如果单位不一致,一定要统一单位,通常将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
二、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1、口算23×3时,可以这样想:20×3=60, 3×3=9, 60+9=69。
2、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估算方法是:找出两位数、三位数的近似数。
3、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方法是:(1)先用一位数去乘以多位数的个位。
(2)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4、一位数乘三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三、辨认方向1、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绘制的。
2、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排列的。
3、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
教室在图书馆的西南方,反过来,图书馆就在教室的东北方向。
4、确定方向的几种方法:(1)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
(2)指南针可以确定南方和北方。
(3)树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四、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36÷3时,可以这样想:30÷3=10,6÷3=2,10+2=12.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找到两位数的近似数。
被除数的近似数有两个要求:一是要接近被除数;二是被除数除以除数要能整除。
3、判断商的位数法则:够二不够一。
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等于或者大于除数,商就是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小于除数,商就是一位数。
4、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1)先用被除数的十位去除以除数,商写在十位上;(2)再用十位上余下的数加上个位的数字去除以一位数,商写在个位上。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新)(总1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知识要点】:1、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有克、千克、吨。
2、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字母g表示。
3、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也叫公斤,千克用字母kg表示。
1kg=1 000g4、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
吨用字母t表示。
1t=1000kg5、相邻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40个25千克的学生重1吨。
5、1T=1000kg 1kg=1000g .6、换算:单位相互换算的方法(1)把吨化成千克,千克化成克,是用吨数或千克数乘进率1000。
(2)把千克化成吨,克化成千克,是用千克数或克数除以进率1000。
口诀:小换大减三个0,大换小加三个0如:把克换成千克、千克换成吨去掉3个0,把吨换成千克、千克换成克加上3个0.7、重量的大小比较记忆:先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
【应用】1、1枚2分硬币重1克;一袋食盐重500克,2袋食盐重1 kg。
1个鸡蛋的重量大约是5 0 g,1个苹果的重量大约是250 g。
2、5本数学书的重量大约是1kg。
1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25 kg,4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00 kg,40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
一头大象约重6吨。
3、计算:1吨+3000千克=()吨,方法是当相加或相减的数单位不一样时,要先换成统一的单位后在计算。
注意:1㎏棉花和1㎏铁一样重。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知识要点】:(一)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1.口算: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计算时先计算0前面的两个数的积,再数一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这个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一位数分别去成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注意进位。
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 可编辑1 / 1第四单元: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一)口算除法1.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P14 例1)(1)用表内除法计算:用被除数0前面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先乘法,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P16 例2):(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二) 竖式计算1、除法各部分的名称、读法及口诀 【注意点:(1)读法在写的时候只需要把除号和等于号写成语文字。
如:18÷6=3读作:18除以6等于3。
(2)部分小朋友口诀有些遗忘,希望重新背一背。
】2、除法的意义(3种情况) 如:54÷9=6; 把(54)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6); (54)里面有(6 )个(9 ); (54)是(9)的(6)倍。
【注意点:只有在填写“( )个( )”时,需要交换商和除数的位置。
】 3、(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如:写出余数是5的算式。
【注意点:除数最小是6。
】20÷5=3……5(×) | 17÷3=4……5(×) (2) 知除数,定余数。
如:□÷5=4……□ 【注意点:余数最大是4,还可以是3、2、1。
】 4、错题订正。
【注意点:改正错误时,只改答案,不改题目!!!!】 (二)解决问题1、余数的三种处理情况:(1)有25本课外读物,平均分给6个小组,每组多少本,还剩多少本?【这类题目主要是漏写单位名称,以及答的书写不够规范,有的只答了半个。
】 (2)1壶茶可以倒6杯。
25个客人至少需要几壶茶?【这类题目同学们要理解为什么要加1】口诀:余数进一法(3)有一块花布长25米,做1套衣服用3米,最多能做几套衣服? 【这类题目同学们要理解为什么不要余数】口诀:余数退一法 2、一枝铅笔8角,妈妈带了3元钱想买4枝够吗?【解决这类题目时,别忘记比较多少的过程,如:4×8=32(角) 32角>3元 答:妈妈带了3元钱想买4枝是不够的。
小学-数学-打印版认识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知识点2 按简单的线路图(八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问题:小明上学的路线:从家出发先向 走到电影院,再向 走到学校。
小明爸爸上班的路线:从家出发先向 走到商店,再向 走到红光厂。
小明妈妈上班的路线:从家出发先向 走到电影院,再向 走到设计院。
讲解:首先确定方向。
因为图中右上角给出“↑”注明北方,说明本图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再观察图可以看到,电影院在小明家的西方,所以小明要先向西走到电影院。
到达电影院后,以电影院为观测点,学校在电影院的西北方,所以再向西北方走。
商店在小明家的北方,所以爸爸要先向北走到商店。
此时以商店为观测点,红光厂在商店的东北方,所以再向东北方走。
小明妈妈上班要先向西走到电影院,以电影院为观测点,设计院在电影院的西南方,所以再向西南方走。
小明上学的路线:从家里出发先向西走到电影院,再向西北走到学校。
小明爸爸上班的路线:从家出发先向北走到商店,再向东北走到红光厂。
小明妈妈上班的路线:从家出发先向西走到电影院,再向西南走到设计院。
总结:看简单路线图(八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根据图上箭头所指方向,准确判断出东、南、西、北及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的任意一个方向,然后以出发点为基准,先确定要到达的地方所处的方向,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
辅导要领★会辨认地图上的方向(8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在运用所学的方位知识解决简单的路线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同一路线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在描述小明上学、爸爸上班、妈妈上班的行走路线时,可先用笔在图上作好路线标注,也可以自己画出简图,便于理解和描述。
如爸爸上班的路线可以画成下面的简图:红光厂 小明家 设计院电影院 商店 学校 北 红光厂商店小明家 北★辅导孩子描述行走的路线时,要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描述行走路线时,要以出发点为基准,先确定目的地所处的方向,看哪条路通向目的地,用“先向……再向……最后向……”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上册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上册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小编精心为大伙儿分享的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上册欢迎大伙儿参考学习。
1.减法:四则运算之一,将一个数或量从另一个数或量中减去的运算叫做减法。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的性质:减去一个数,等于加那个数的相反数。
2.验算:算题算好以后,再通过逆运算(如减法算题用加法,除法算题用乘法)演算一遍,检验往常运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验算的作用:验算能够有效地检查出运算过程中显现的错误,但对解题思维上的错误无太大用处,通过验算(用结果来推导条件)所得的数据与原数据比较来建议运确实是否正确。
3.四边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四条线段依次首尾相接围成的封闭的立体图形叫四边形。
由凸四边形和凹四边形组成。
4.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5.周长:围绕有限面积的区域边缘的长度积分,叫做周长,图形一周的长度,确实是图形的周长。
周长的长度因此亦相等于图形所有边的和。
6.估量:依照情形,对事物的性质、数量、变化等做大致的推断。
7.余数:在整数的除法中,只有能整除与不能整除两种情形。
当不能整除时,就产生余数,取余数运算:1.指整数除法中被除数未被除尽部分。
例:27除以6,商数为4,余数为3.余数的性质:余数有如下一些重要性质(a,b,c均为自然数):(1)余数小于除数;(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被除数-余数)除数;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专门难做到恰如其分。
什么缘故?依旧没有完全“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那个问题,方法专门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刻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能够写在后黑板的“积存专栏”上每日一换,能够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番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小学-数学-打印版
小学-数学-打印版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知识点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问题:这8棵树大约能摘多少千克梨呢?
讲解:由图可知,已知每棵梨树的产量大约是91kg ,求这8棵梨树的总产量也就是求8个9l 的
和是多少,列式为91×8。
因为每棵梨树上摘的梨只能大致相等,不能完全相等,所以用精确计算的意义不大,最好采用估
算。
可以把9lkg 看作100kg 算,9l ×8≈(kg)800;也可以把9lkg 看作90kg 算,9l ×8≈720(kg)。
从
这两种估算方法可以看出,把9lkg 看作90kg 来估算更加合理,更接近实际产量。
9l ×8≈20(kg)
答:这8棵树上大约能摘720kg 梨。
总结: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时,先把其中的两位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然后再用口算求出它们的积。
辅导要领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估算。
★在辅导探讨估算方法时,要引导孩子思考“怎样用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强调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在新情境中的运用,思考如何把不是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转化成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来做,也就是思考把9l 看作90是估算的关键环节。
★因为91×8得数大约是720,所以不能用“=”表示,应用“≈”表示,读作“约等于”。
每棵树大约能摘91千克梨。
这8棵树大约能摘 多少千克梨呢? 可以用估算的 方法解决。
怎样估算呢?。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一、内容概览当我们翻开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书,会发现里面藏着许多有趣和实用的数学知识。
这一册数学,主要分为几大块内容,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奇妙的世界吧!首先我们会学习到数的世界,这包括认识更大的数字,了解数的读写和顺序,以及数的比较大小。
这部分内容,就像我们探索现实世界的一把钥匙,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字。
接下来我们会学习加法和减法,不仅仅是简单的计算,更重要的是理解它们的含义和实际应用。
比如加法表示数量的增加,减法表示数量的减少。
掌握了这些,我们就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
然后我们会接触到乘法和除法,这是数学中的基础运算之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计算方法。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快速地计算大量数据的和与差。
此外我们还会学习认识图形和几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我们可以认识不同的几何形状,了解他们的特点和性质。
这对于培养我们的空间感知能力和创造力都非常有帮助。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书的内容丰富有趣,既有基础的数学知识,也有实际应用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于日常生活中。
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个充满挑战和乐趣的数学之旅吧!1. 简述三年级数学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三年级数学,可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学科,它是数学学习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这个阶段的学习就像是攀登知识的高峰,为后续的数学旅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孩子进入三年级后,他们开始接触更复杂的问题,这一阶段就像打开了数学世界的大门,带领孩子们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
所以啊三年级的数学学习是非常关键的,它不仅能帮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数学技能,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长们也要重视这个阶段哦,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数学,为将来的学习之路铺平道路。
2. 概括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内容你知道吗三年级上册的数学内容可是相当丰富有趣的呢!我们将会学习很多关于数字、图形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数学是学科中理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数学一部分知识由于比较抽象,很多同学难以理解。
为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一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同学们的复习。
具体内容请大家及时查看!1、秒的认识:(1)认识秒针,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知道:秒针走1小格是1秒,1分=60秒;能够准确读写出钟面上的时刻,能熟练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
(3)体验1秒钟和1分钟分别有多长,逐步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2、时间的计算:(1)能利用时、分、秒之间的关系正确完成相关比较、换算和计算。
(2)能解决生活中的关于时间计算的实际问题,体会时刻和经过时间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上文是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知识要点】:1、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有克、千克、吨。
2、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字母g表示。
3、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也叫公斤,千克用字母kg表示。
1kg=1000g4、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
吨用字母t表示。
1t=1000kg5、相邻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40个25千克的学生重1吨。
5、1T=1000kg 1kg=1000g .6、换算:单位相互换算的方法(1)把吨化成千克,千克化成克,是用吨数或千克数乘进率1000。
(2)把千克化成吨,克化成千克,是用千克数或克数除以进率1000。
口诀:小换大减三个0,大换小加三个0如:把克换成千克、千克换成吨去掉3个0,把吨换成千克、千克换成克加上3个0.7、重量的大小比较记忆:先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
【应用】1、1枚2分硬币重1克;一袋食盐重500克,2袋食盐重1 kg。
1个鸡蛋的重量大约是50 g,1个苹果的重量大约是250 g。
2、5本数学书的重量大约是1kg。
1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25 kg,4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00 kg,40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
一头大象约重6吨。
3、计算:1吨+3000千克=()吨,方法是当相加或相减的数单位不一样时,要先换成统一的单位后在计算。
注意:1㎏棉花和1㎏铁一样重。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知识要点】:(一)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1. 口算: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计算时先计算0前面的两个数的积,再数一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这个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一位数分别去成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注意进位。
2.估算:方法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做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来算。
一般是先找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再把两个近似数相乘。
注意结果要用≈。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知识要点】:1、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有克、千克、吨。
2、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字母g表示。
^3、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也叫公斤,千克用字母kg表示。
1kg=10 00g4、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
吨用字母t表示。
1t=1000kg5、相邻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40个25千克的学生重1吨。
5、1T=1000kg 1kg=1000g .6、换算:单位相互换算的方法(1)把吨化成千克,千克化成克,是用吨数或千克数乘进率1000。
(2)把千克化成吨,克化成千克,是用千克数或克数除以进率1000。
\口诀:小换大减三个0,大换小加三个0如:把克换成千克、千克换成吨去掉3个0,把吨换成千克、千克换成克加上3个0. 7、重量的大小比较记忆:先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
【应用】,1、1枚2分硬币重1克;一袋食盐重500克,2袋食盐重1 kg。
1个鸡蛋的重量大约是5 0 g,1个苹果的重量大约是250 g。
2、5本数学书的重量大约是1kg。
1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25 kg,4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00 kg,40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
一头大象约重6吨。
3、计算:1吨+3000千克=()吨,方法是当相加或相减的数单位不一样时,要先换成统一的单位后在计算。
注意:1㎏棉花和1㎏铁一样重。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知识要点】:(一)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1.口算: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计算时先计算0前面的两个数的积,再数一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这个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一位数分别去成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注意进位。
2.估算:方法是用四舍五入法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做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来算。
一般是先找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再把两个近似数相乘。
注意结果要用≈。
书写格式:86×45≈45003.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乘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注意计算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计算时注意两点:;一是连续进位时容易出现以下错误(1)忘记加进上来的数。
(2)加错进上来的数。
(3)错把进上来的数当做因数去乘。
二是三位数(中间有0)与一位数的乘法,要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当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的积就是0,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则必须加上。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如果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不进位(包括十位上相乘进位来的数),积就是三位数;如果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要进位,积就是四位数。
【0和1的运算】任何数加减0都得原数。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0除以任何数(不包括0)都得0。
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任何数除以1都得原数。
口诀:1、0和任何数相加都得任何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不能作除数。
;2、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商×除数+余数4、被减数=差+减数(二)解决问题》1、“乘加”的题型总的座位数=台上的座位数+台下的座位数2、“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积“的题型。
剩下的相片数=相片总数-装入相册的相片数3、“两积求和”的题型。
这类应用题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答这类应用题要明白第一步求什么,第二步又要求什么,只有这样才算真正明白了题意。
4、生活实践题:解答这类题应先计算后比较。
.(1)租车:师生共80人,大客车限乘客30人,面包车限乘客20人,租一辆大客车50元,租一辆面包车35元,怎样租车合算(2)够不够问题:2名教师和31名学生参观海洋馆,用300元买门票够吗成人票15元,儿童票8元。
注意:1、速度×时间=路程每节车厢的人数×车厢的数量=全车的人数2、一个来回=2次一趟=2次往返一次=2次3、(关于“大约)应用题: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
→(=)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
求近似数,用估算。
→(≈)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第三单元:东、南、西、北本单元知识点]1、认识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2、能够给定的一个方向(东、西、南、北)辨认其它七个方向,并能够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1[记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记忆]早晨面向太阳,后面是西,右面是南,左面是北(和我们教室里面向后黑板一致);傍晚面向太阳,后面是东,右面是北,左面是南(和我们在教室的坐向一样);东风吹,树叶向西边飘;树木枝叶繁茂的一面是南面。
<3[记忆]数站数时,不数起点,或者数段数,如从白城站-西村站-博物馆站-大生理站,从白城站到大生理站之间是3站,而不是4站。
4、找方向过程中,注意描述中哪个是观察点,哪个是被观察的对象。
把自己想象成站在观察点上,用方位坐标图去找方向。
1、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2、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3、东对(西),南对(北),东北对(西南),西北对(东南)。
【4、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四大发明之一是(指南针)。
5、东和南的正中间是(东南),东和北的正中间是(东北),西和南的正中间是(西南),西和北的正中间是(西北)。
6、“四面八方”是个成语。
“四面”是(东)、(南)、(西)、(北)这四个面,“八方”是指(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八个方向。
8、教学楼在食堂的南面,食堂就在教学楼的(北)面。
\9、小明在小林的东南面,小林就在小明的(西北)面。
第四单元: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一)口算除法1.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用表内除法计算:用被除数0前面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先乘法,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1)除数不变,把两位数看成整十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二) 竖式计算1、除法各部分的名称、读法及口诀:【注意点:(1)读法在写的时候只需要把除号和等于号写成语文字。
如:18÷6=3读作:18除以6等于3。
(2)部分小朋友口诀有些遗忘,希望重新背一背。
】2、除法的意义(3种情况) 如:54÷9=6;把(54)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6);(54)里面有(6 )个(9 );(54)是(9)的(6)倍。
·【注意点:只有在填写“()个( )”时,需要交换商和除数的位置。
】3、(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如:写出余数是5的算式。
【注意点:除数最小是6。
】20÷5=3……5(×) | 17÷3=4……5(×)(2) 知除数,定余数。
如:□÷5=4……□【注意点:余数最大是4,还可以是3、2、1。
】4、错题订正。
【注意点:改正错误时,只改答案,不改题目】(二)解决问题;1、余数的三种处理情况:(1)有25本课外读物,平均分给6个小组,每组多少本,还剩多少本【这类题目主要是漏写单位名称,以及答的书写不够规范,有的只答了半个。
】(2)1壶茶可以倒6杯。
25个客人至少需要几壶茶【这类题目同学们要理解为什么要加1】口诀:余数进一法】(3)有一块花布长25米,做1套衣服用3米,最多能做几套衣服【这类题目同学们要理解为什么不要余数】口诀:余数退一法2、一枝铅笔8角,妈妈带了3元钱想买4枝够吗【解决这类题目时,别忘记比较多少的过程,如:4×8=32(角) 32角>3元答:妈妈带了3元钱想买4枝是不够的。
】3、派车问题:数学书第9页。
—【关键要学会用有序思考的方法,先全部租人数多的,然后可以把人数多的辆数一辆一辆的少掉,算出相应的人数少的车的辆数。
】[本单元知识点]记忆数量关系式:鸡的总只数÷层数=每层的只数书的总本数÷书架的个数=每个书架上书的本数电池的总个数÷每盒电池的个数=盒数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跳绳的总个数÷几分钟=每分钟跳的个数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打字的个数÷时间=每分钟打字的个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2、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商就是两位数;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小于除数,商就是一位数;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除法的验算方法:(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2)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解决两步连除问题:连除或先乘再除。
连除两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1、余数必须比除数小,也就是除数必须比余数大。
□÷6=8……◇,◇最大是(),这时□里的数是()。
□÷◇=5……7,◇最小是(),这时□里的数是()。
2、被除数相同,如果除数大,它的商反而小;如果除数小,它的商反而大。
如:36÷4>36÷6、3、除数相同,如果被除数大,它的商就大;如果被除数小,它的商就小。
如:36÷4>24÷44、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如果被除数十位上的数等于或大于除数,它的商就是两位数。
如:如果□4÷2的商是两位数,那么□里可以是()。
5、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如果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小于除数,它的商就是一位数。
)如:如果□4÷2的商是一位数,那么□里可以是()。
6、熟记关于0的一些规定:(1)0不能作除数。
(2)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
(既然能相除这个数就不是0)(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第七单元:认识周长1、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 长方形的长=长方形的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长方形的周长÷2-长长方形的周长是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的( 2 )倍。
!3、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周长÷4; 正方形的周长是正方形的边长的( 4 )倍。
4、求正方形的周长要知道正方形的(边长);求长方形的周长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
5、从一张长方形纸上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的(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