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期末试卷及答案1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2
《统计基础知识》试题及参考答案(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理论准备和技能训练两部分,共计120分,测试时间为120分钟)一、理论准备(30分)(一)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其编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某企业计划规定某产品单位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了8%,则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A 101.9%B 160%C 60%D 96.84%2.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该企业的全部职工B 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C 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D 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3.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之一是()。
A 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B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C 指标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无限总体单位特征的D 指标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有限总体单位特征的4.试指出比较相对数:(甲)同年甲国小麦产量为乙国的155%,(乙)某年某国人均粮食产量为1005千克()。
A 甲B 乙C 甲、乙D 全不是5.某单位有5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额加起来除以500,则这是()。
A 对500个标志求平均数 B对500个变量求平均数C 对500个变量值求平均数 D对500个指标求平均数6.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 社会总产值B 劳动生产率C 国民收入 D人口总数7.划分连续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
A 相等B 不等C 重叠D 间断8.某市工商银行要了解2001年第三季度全市储蓄金额的基本情况,调查了储蓄金额最高的几个储蓄所,这种调查属于()。
A 普查B 重点调查C 典型调查D 抽样调查9.下列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A 性别B 年龄C 专业D 住址10.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 企业个数B 职工人数C 利润额D 设备台数(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的主要区别在于:A. 数值大小B. 是否具有确定性C. 是否可测量D. 是否随机2. 下列哪个不是描述性统计的内容?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抽样3. 正态分布的特点是:A. 均值、中位数、众数相等B. 均值、方差、标准差相等C. 均值、方差、众数相等D. 中位数、方差、众数相等4. 以下哪个是参数估计中的点估计?A. 置信区间B. 标准误差C. 样本均值D. 样本方差5.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不包括:A. 建立假设B. 选择检验统计量C. 计算P值D. 确定样本容量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统计学中,数据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7.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8. 统计学中的“大数定律”指的是________。
9. 抽样分布中的t分布适用于________。
10. 回归分析中,决定系数(R²)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中心极限定理的含义。
12. 解释什么是标准正态分布,并说明其特点。
13. 说明什么是置信区间,并解释其在统计推断中的作用。
14. 描述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5. 给定一组数据:2, 3, 5, 7, 11,请计算其均值、中位数和标准差。
16. 假设某工厂产品的重量服从正态分布,均值为50克,标准差为2克。
如果从该工厂随机抽取100个产品,求这100个产品的平均重量的95%置信区间。
17. 已知两组数据X和Y的相关系数为0.8,X的样本均值为10,样本标准差为2,Y的样本均值为15,样本标准差为3。
请计算线性回归方程。
18. 假设进行一项实验,得到以下数据:组1平均值为5,标准差为1;组2平均值为7,标准差为2。
如果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求t值和P值。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19. 论述在实际研究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并举例说明。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统计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描述统计B. 推断统计C. 数据的搜集、处理、分析和解释D. 数据的搜集和处理答案:C2. 统计学中,总体是指什么?A. 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B. 研究对象的样本C. 研究对象的个体D. 研究对象的子集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类型?A. 分类数据B. 顺序数据C. 数值数据D. 空间数据答案:D4. 描述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是?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D5. 以下哪个不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搜集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模拟法答案:ABC7. 以下哪些是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内容?A. 频率分布B. 描述性统计量C. 数据的图形表示D. 假设检验答案:ABC8. 以下哪些是推断统计分析的内容?A. 总体参数的估计B. 假设检验C. 相关分析D. 回归分析答案:ABD9.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图形表示方法?A. 条形图B. 折线图C. 饼图D. 散点图答案:ABCD10.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值描述方法?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极差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统计学中的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对/错)答案:对12. 统计学中的样本容量越大,估计的准确性就越高。
(对/错)答案:对13. 统计学中的相关系数可以完全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对/错)答案:错14. 统计学中的回归分析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的趋势。
(对/错)答案:对15. 统计学中的方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就越小。
(对/错)答案:错四、简答题16. 简述统计学中样本和总体的关系。
答案: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用于代表总体进行研究。
样本容量越大,样本的代表性越好,估计的准确性就越高。
统计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统计学中,哪个术语描述了数据集中的数值变化?A. 方差B. 均值C. 标准差D. 中位数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描述性统计的用途?A. 描述数据集的中心趋势B. 描述数据集的分散程度C. 预测未来数据D. 描述数据集的形状答案:C3. 以下哪个是参数统计分析中的一个基本假设?A. 正态分布B. 随机抽样C. 独立性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4. 假设检验中的零假设(Null Hypothesis)通常表示什么?A. 研究者想要证明的假设B. 研究者想要拒绝的假设C. 研究者认为没有效应的假设D. 研究者认为有效应的假设答案:C5. 以下哪个统计图最适合展示时间序列数据?A. 条形图B. 散点图C. 折线图D. 饼图答案:C6. 以下哪个统计量用于衡量数据集中的偏斜程度?A. 方差B. 标准差C. 偏度D. 峰度答案:C7.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学中的抽样方法?A. 简单随机抽样B. 分层抽样C. 系统抽样D. 随机抽样答案:D8. 以下哪个统计量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A. 相关系数B. 回归系数C. 协方差D. 标准差答案:A9. 以下哪个是多元回归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A. 因变量B. 自变量C. 交互作用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个不是非参数统计方法?A. 卡方检验B. 曼-惠特尼U检验C.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D. 方差分析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什么是标准正态分布,并说明其特征。
答案:标准正态分布是一种特殊的正态分布,其均值为0,标准差为1。
它是一个对称分布,以均值为中心,数据点在均值两侧对称分布。
标准正态分布是许多统计分析的基础,常用于转换原始数据,使其适用于正态分布的假设。
2. 解释什么是置信区间,并说明其在统计推断中的作用。
答案:置信区间是一个范围,用于估计总体参数的值。
它基于样本统计量和抽样分布,提供了一个估计值的可信度。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中,数据的收集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推理法答案:D2. 以下哪一项不是统计数据的类型?A. 定量数据B. 定性数据C. 时间序列数据D. 空间数据答案:D3. 在统计分析中,以下哪一项不是描述性统计的内容?A. 数据的集中趋势B. 数据的离散程度C. 数据的分布形态D. 数据的预测分析答案:D4. 以下哪个统计量用于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标准差答案:D5.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到1之间B. 0到1之间C. -1到0之间D. 0到正无穷答案:A6. 以下哪一项是统计推断的主要内容?A. 描述性统计B. 概率论C. 假设检验D. 数据收集答案:C7. 以下哪一项不是非参数统计分析的方法?A. 卡方检验B. 秩和检验C. 符号检验D. t检验答案:D8. 在回归分析中,以下哪一项不是回归模型的基本组成部分?A. 因变量B. 自变量C. 误差项D. 常数项答案:D9. 以下哪一项不是时间序列分析的主要方法?A. 移动平均法B. 指数平滑法C. 回归分析D. 聚类分析答案:D10. 以下哪一项不是多元统计分析的内容?A. 聚类分析B. 判别分析C. 因子分析D. 描述性统计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的主要分支?A. 描述性统计B. 推断性统计C. 应用统计学D. 理论统计学答案:A, B, C, D12. 在统计学中,以下哪些是常见的概率分布?A. 正态分布B. 二项分布C. 泊松分布D. 均匀分布答案:A, B, C, D13.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A, B, C14.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A. 极差B. 标准差C. 方差D. 变异系数答案:A, B, C, D15.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形态的统计量?A. 偏度B. 峰度C. 标准差D. 四分位数间距答案:A, B, D16. 在统计推断中,以下哪些是常见的假设检验方法?A. Z检验B. t检验C. F检验D. 卡方检验答案:A, B, C, D17. 以下哪些是时间序列分析中常用的方法?A. 移动平均法B. 指数平滑法C. 自回归模型D. 季节性分解答案:A, B, C, D18. 在多元统计分析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方法?A. 聚类分析B. 判别分析C. 主成分分析D. 因子分析答案:A, B, C, D19.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用于数据可视化的方法?A. 条形图B. 折线图C. 散点图D. 饼图答案:A, B, C, D20.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用于数据预处理的方法?A. 数据清洗B. 数据转换C. 数据归一化D. 数据降维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21. 统计学中的样本量越大,估计的准确性就越高。
统计学基础期末考试题及答案B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B. 自然现象的数量方面C. 自然现象的质量方面D. 社会经济现象的质量方面答案:A2. 统计调查中,全面调查是指()。
A. 调查对象中的每一个个体都要进行调查B. 调查对象中的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C. 调查对象中的随机个体进行调查D. 调查对象中的全体个体进行调查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统计数据的特点()。
A. 客观性B. 可测量性C. 可描述性D. 唯一性答案:D4. 统计学中的“总体”是指()。
A. 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B. 研究对象的一部分个体C. 研究对象的随机个体D. 研究对象的全体个体答案:A5. 统计学中的“样本”是指()。
A. 总体中的一个个体B. 总体中的部分个体C. 总体中的随机个体D. 总体中的全体个体答案:B6. 统计学中的“参数”是指()。
A. 总体的某种特征值B. 样本的某种特征值C. 总体的某种特征值或样本的某种特征值D. 总体和样本的某种特征值答案:A7. 统计学中的“统计量”是指()。
A. 总体的某种特征值B. 样本的某种特征值C. 总体的某种特征值或样本的某种特征值D. 总体和样本的某种特征值答案:B8. 统计学中,中位数是指()。
A. 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B. 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后位于两端的数值C. 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或两端数值的平均值D. 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或两端数值的中位数答案:C9. 统计学中,众数是指()。
A. 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B. 出现次数最少的数值C. 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或数值区间D. 出现次数最少的数值或数值区间答案:C10. 统计学中,方差是用来衡量()。
A. 数据的集中趋势B. 数据的离散程度C. 数据的分布形态D. 数据的偏态程度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统计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中,用于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是()。
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极差答案:C2.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类型?()A. 数值型数据B. 分类数据C. 时间序列数据D. 地理数据答案:D3. 在统计分析中,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A. -1到1之间B. 0到1之间C. 0到正无穷D. 负无穷到正无穷答案:A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A. 方差B. 标准差C. 均值D. 极差答案:C5. 统计学中的抽样调查与普查的主要区别在于()。
A. 调查范围B. 调查对象C. 调查方法D. 调查成本答案:D6. 在统计学中,中位数是将数据集分为两个相等部分的数值,其中()。
A. 50%的数据项低于中位数B. 75%的数据项低于中位数C. 25%的数据项高于中位数D. 50%的数据项高于中位数答案:A()A. 均值B. 众数C. 偏度D. 方差答案:C8. 在统计学中,如果一个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那么其概率密度函数是()。
A. 指数分布B. 均匀分布C. 正态分布D. 二项分布答案:C()A. 极差B. 标准差C. 众数D. 偏度答案:C10. 在统计学中,置信区间的宽度取决于()。
A. 样本大小B. 置信水平C. 标准误差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统计图可以用来展示分类数据?()A. 条形图B. 饼图C. 散点图D. 直方图答案:A, B12. 在统计学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样本均值的估计?()A. 样本大小B. 总体均值C. 抽样方法D. 样本均值的方差答案:A, B, C13. 以下哪些统计量可以用来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A. 极差B. 方差C. 标准差D. 均值答案:A, B, C14. 在统计学中,以下哪些分布是连续型分布?()A. 正态分布B. 二项分布C. 泊松分布D. 均匀分布答案:A, C, D15.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用于假设检验的方法?()A. t检验B. 方差分析C. 卡方检验D. 回归分析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统计学中的样本容量越大,估计的准确性就越高。
统计原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社会经济现象B. 自然现象C.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D. 社会经济现象的质的方面2. 统计调查中,调查对象是()。
A. 总体B. 个体C. 样本D. 总体和样本3. 统计数据的搜集方法不包括()。
A. 直接观察法B. 报告法C. 抽样调查法D. 理论推导法4. 统计学中,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A. 总体中的个体在所研究的属性上完全相同B. 总体中的个体在所研究的属性上完全不相同C. 总体中的个体在所研究的属性上基本相同D. 总体中的个体在所研究的属性上完全不同5. 统计数据的整理过程中,编制分组表的目的是为了()。
A. 便于计算平均数B. 便于计算中位数C. 便于计算众数D. 便于计算方差6. 统计分析中,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不包括()。
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7. 标准差是衡量数据()的指标。
A. 集中趋势B. 离散程度C. 相关关系D. 偏态分布8.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A. (-∞, +∞)B. (-1, 1)C. [0, 1]D. [-1, 1]9. 统计指数中,综合指数的特点是()。
A. 可以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B. 可以消除数量变动的影响C. 可以消除基期的影响D. 可以消除个体因素的影响10. 统计分析中,时间序列分析的主要目的是()。
A. 描述现象的变化趋势B. 预测现象的未来变化C. 分析现象的周期性D. 以上都是答案:1. C2. B3. D4. C5. C6. D7. B8. D9. B 10. 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属于统计数据的有()。
A. 某市2023年的GDPB. 某市2023年的人口总数C. 某市2023年的降雨量D. 某市2023年的最高气温12. 统计调查的类型包括()。
A. 全面调查B. 抽样调查C. 重点调查D. 非全面调查13. 统计数据的整理方法包括()。
《统计基础》期末考试题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计26分)1.统计的职能包括职能、职能和职能。
2.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法、法、法。
3.统计总体的特征性、性、性。
4.变量的具体取值称为。
5.搜集统计数据的具体方法有、、、、。
6.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有、、、、。
7.分配数列有两个要素、。
8.相对指标有指标、指标、指标、指标、指标、指标、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6分)1.总体单位2.总量指标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0分)1.统计调查按调查()不同可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A、登记时间是否连续B、组织方式C、对象包括的范围D、任务2.按总量指标()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A、反映现象的内容B、所反映时间状况C、所采用的计量单位3.现象总体中的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是()A、组中值B、中位数C、众数D、离差4.变量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A.全距B.组中值C.上限D.下限5.()指标是反映同类现象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时间、地点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
A. 总量B.相对C. 平均四、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10分)1.各标志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零()2.各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为最小值()3.填表说明的内容主要包括:补充资料、注解、资料来源、填表单位、填表人、填表日期等()4.在分配数列中,分配在各组的单位数叫频率()5.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时期越长指标数值越大()五、简答题(共计8分)指标与标志六、计算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某班40名学生某课程成绩分别为:65 87 86 83 87 88 74 71 72 6775 82 97 55 81 45 79 76 95 7670 60 100 64 75 71 74 87 88 9565 52 85 81 77 76 72 64 70 81按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
统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是描述性统计中的集中趋势度量?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极差2. 总体参数和样本统计量的区别在于:A. 总体参数是固定的,样本统计量是变化的B. 总体参数是变化的,样本统计量是固定的C. 两者都是固定的D. 两者都是变化的3. 假设检验中的零假设(H0)通常表示:A. 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B. 两组数据没有显著差异C. 数据服从正态分布D. 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4. 以下哪个是统计学中用来衡量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的度量?A. 相关系数B. 方差C. 标准差D. 中位数5. 以下哪个是时间序列分析中常用的方法?A. 回归分析B. 方差分析C. 因子分析D. 移动平均6. 在统计推断中,P值的含义是:A. 观测到的样本统计量与零假设一致的概率B. 观测到的样本统计量与零假设不一致的概率C. 零假设为真时,观测到的样本统计量或更极端情况出现的概率D. 零假设为假时,观测到的样本统计量或更极端情况出现的概率7. 以下哪个是统计学中用来衡量数据分布形态的指标?A. 偏度B. 方差C. 标准差D. 相关系数8. 以下哪个是统计学中用来衡量数据分布集中程度的指标?A. 偏度B. 方差C. 标准差D. 峰度9. 在统计学中,样本容量增加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将:A. 变得更加分散B. 变得更加集中C. 保持不变D. 无法确定10. 以下哪个是统计学中用来衡量数据变异程度的指标?A. 平均数B. 中位数C. 方差D. 极差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解释什么是中心极限定理,并说明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描述什么是回归分析,并解释其在预测和决策中的作用。
3. 简述什么是假设检验,并举例说明其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1. 给定一组数据: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统计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分值: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正确答案)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2.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
(分值:A.信息职能(正确答案)B.咨询职能C.反映职能D.监督职能3.“统计” 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分值:A.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和统计学(正确答案)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C.统计设计.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D.统计方法.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4.统计活动过程一般由四个环节构成,即()。
(分值: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和统计决策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汁分析和统计预测C.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审核和统计分析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正确答案)5.调查某市职工家庭的生活状况时,统计总体是()0 (分值:A.该市全部职工家庭(正确答案)B.该市每个职工家庭C.该市全部职工D.该市职工家庭户数7.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手工汇总已没有必要使用了。
对错(正确答案)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对(正确答案)错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对(正确答案)错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对(正确答案)错11.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对错(正确答案)12.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对(正确答案)错13.全面调查包拈普查和统计报表。
对错(正确答案)14.由《中国统计年鉴》获得的数据属于直接的统计数据。
对错(正确答案)15.普查具有调查费用低,时效性高,适应面广,准确性高等特点。
对错(正确答案)16.普查一般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以避免调查数据的重复和遗漏。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数学的学科,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来揭示事物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统计学在各个领域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习统计学的过程中,期末考试是一个评估学生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提供一份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帮助大家进行复习和备考。
题库一:基础概念与原理1. 什么是样本均值?如何计算样本均值?2. 请解释什么是正态分布,并列举正态分布的特点。
3. 请描述一下统计推断的概念和过程。
4. 什么是假设检验?请简要描述假设检验的步骤。
5. 解释相关性和回归分析之间的关系。
题库二:抽样与估计1. 请解释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的概念,并列举它们的优缺点。
2. 什么是置信区间?请描述如何计算置信区间。
3. 解释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的区别。
4. 请解释抽样分布的概念,并说明中心极限定理的含义。
5. 什么是样本量?为什么样本量对估计结果的可靠性很重要?题库三:假设检验1. 请解释什么是零假设和备择假设。
2. 什么是显著性水平?为什么在假设检验中很重要?3. 请描述一下单样本t检验和双样本t检验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4. 什么是卡方检验?请说明卡方检验的步骤和应用。
5. 解释ANOVA(方差分析)的概念和用途。
答案一:基础概念与原理1. 样本均值是指从总体中取得的一组观察值的平均数。
计算样本均值的方法是将观察值相加,然后除以观察值的总数。
2. 正态分布是一种对称的连续概率分布,其特点包括: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相等;曲线呈钟形,两侧尾部逐渐降低;分布的参数由均值和标准差决定。
3. 统计推断是根据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过程。
它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个主要步骤。
4. 假设检验是一种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陈述进行推断的方法。
它的步骤包括: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选择适当的检验统计量;计算检验统计量的观察值;根据观察值和显著性水平进行决策,并得出结论。
5. 相关性是指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存在的关系,而回归分析则是研究因变量与一个或多个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解释这种关系。
《统计学基础》试卷一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空白处,每空1分,共15分)1.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称为_______________。
2.各变量值与其_____________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3.某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并且方差已知。
从中抽取容量为25的样本,在 = 0.05水平下,区间估计的边际误差为15,则总体标准差是____________。
4.数据整理过程中,为了解决重叠组限“不重复”的问题,统计上的规定是____________。
5.标准分数给出了一组数据中各数值的相对位置,其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
6.统计学中把经济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不确定的数量依存关系称为_____________。
7.某产品单位成本连年下降,从2012年至2022年的10年间总的下降了60%,则单位成本年递减率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果经济现象在一年内出现周期性的起伏变化,则称为________变动;经济现象在若干年内出现周期性的起伏波动变化,则称为__________变动。
9.若物价指数为114.06%,说明报告期用100元只能买到基期商品的百分之__________。
10.离散系数可以消除变量值水平高低和_____________对离散程度测度值的影响。
11.2023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 ,该指数是2023年1月与_________对比的结果。
12.研究结构性问题通常使用的图形是____________。
13.增长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而增加的绝对数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将各变量值连乘再开方以求得平均值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1-10题每题1分,11-15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统计基础知识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0。
5×36=18分)⒈记述学派的代表人是和 ,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是,数理学派是。
⒉统计整理主要是对进行加工整理.⒊分配数列包括和两个组成要素。
在分配数列中,频数是指。
⒋数值平均数包括、和;位置平均数是指和。
⒌编制动态数列的基本原则是保持数列中各项指标具有。
具体要求是:第一,数列中各项指标、应力求一致;第二,数列中各项指标的和应一致。
⒍标志变异指标是衡量平均数大小的尺度,也可用来研究现象发展过程的和等.⒎动态分析的任务除了编制动态数列,计算、、和等分析指标外,还可以用来研究现象的长期变动趋势和,并用来预测现象的未来。
⒏编制综合指数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复杂总体中各要素的问题,另一个是所属时期的确定问题。
⒐等距抽样按样本单位抽选的方法不同,可分为、和等。
⒑相关系数大于1,说明现象间存在 ;相关系数小于0,说明现象间存在 ;若相关系数等于﹢1,则说明现象存在关系.二. 单项选择题(1×10=10分)⒈要研究某市全部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①每一个工业企业②全部工业企业③每一件工业产品④全部工业产品⒉要了解某学校全部职工的情况,下列属于统计指标的是( )①该校每一个职工的学历②该校每个职工的工资③该校全部职工的学历④该校职工的平均工资⒊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是()①职工人数②设备台数③学生体重④学校所数⒋某地区在收割前随机地选取5﹪的麦田,测算其小麦产量来估计该地区的小麦总产量,之中调查属于( )①普查②典型调查③重点调查④抽样调查⒌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①520 ②510③500 ④540⒍某学校全部学生中,男生占60﹪,女生占40﹪,这种指标属于( )①比较相对数②强度相对数③结构相对数④动态相对数⒎某企业的税后利润今年计划比去年增长4﹪,实际增长了8﹪,则该企业税后利润的计划完成程度( )①8﹪—4﹪②8﹪÷4﹪③108﹪÷104﹪④104﹪÷108﹪⒏总体中如果各单位标志值的和等于其相应的总体标志总量,若要计算其平均数,则应选用( )①算术平均法②调和平均法③集合平均法④三种方法都可以⒐最基本的时间数列是()①时间数列②时期数列③绝对数时间数列④平均时间数列⑤相对数时间数列⒑若某企业产量增长了5﹪,单位生产成本下降了5﹪,则可判断其生产费用指数为( )①下降②不变③增加④无法测算其变化三.多项选择题(1×10=10分)⒈相对数的表现形式可以是()①百分数②千分数③倍数④系数⑤成数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统计总体是客观存在的②不能把统计总体看成是一成不变的③统计总体中的各单位在某方面必须具有同质性④统计总体中的各单位在同质条件下的其他方面具有差异性⒊下列各数列中,属于变量数列的有()①单项式数列②品质数列③等距数列④异距数列⒋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 )①水平法②累计法③综合法④加权法⒌众数( )①是处于数列重点位置的标志值②是总体中次数出现最多的标志值M表示③一般用④不受总体中极端标志值的影响⒍若已知一个时期数列的项数、平均增长量和平均速度,则可推算出()①各期发展水平②各期发展速度③任意时期与最初水平的比值④最末水平⑤最初水平⒎平均指标指数体系包括( )①调和平均数指数②总指数③可编制数④固定构成指数⑤结构影响指数⒏提高了推断的可靠程度,则( )①扩大了估计值的误差范围②缩小了估计值的误差范围③增大了概率度④降低了概率度⒐下列属于正相关的现象有()①工资与物价的关系②销售量与销售价格的关系③销售量与销售费用的关系④知识量与学习时间的关系⒑能全面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差异程度的指标有()①平均数②众数③中位数④全距⑤标准差⑥离散系数四. 判断题(1×10=10分)⒈统计总体就是指单位数很多的现象( )⒉在抽样研究中,样本平均数是唯一确定的量( )⒊标准差就是与国家统一标准(或行业标准)之间的差别()⒋因为顶级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一定大于其环比发展速度()⒌算术平均数指数、调和平均数指数统称为平均指标指数( )⒍如果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方向一致,都是增长趋势或下降趋势,则两者是一种正相关关系()⒎由于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有科学依据、最完善的统计调查方法,因而成为一种世界各国通行的一种调查方法。
期末测试一1个选项是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0分) ( )( ) 。
B .抽样调查 C .典型调查 D .重点调查)。
B .相对指标 C .总量指标 D .变异指标2005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6年1月31日,则)。
B .一个月C .一年D .一年零一个月 )。
B .只能是相对数 D .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B .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D .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10003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6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 )。
.x y 246000ˆ+= B .x y 24.06ˆ+=.x y 624000ˆ+= D .x y 600024ˆ+=8.一个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计划增长8%,实际增长20%,则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
A .12%B .150%C .111.11%D .11.11%9.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
A .(102%×105%×108%×107%)-100%B .102%×105%×108%×107%C .2%×5%×8%×7%D .(2%×5%×8%×7%)-100%10.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但是只有( )。
A .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B .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C .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D .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二、判断题(每空3分,共15分) 1.某一职工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品质标志,职工的平均工资在指标的分类上属于质量指标。
( ) 2.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 ) 3.组成总体的每个个体必须在某些性质上是相同的,至少有一方面性质是相同的。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统计学中总体的特征?A. 样本B. 总体C. 个体D. 总体单位答案:B2. 在统计学中,中位数是将数据集按大小顺序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如果数据集有偶数个数值,中位数是:A. 最小值B. 最大值C. 第一个数值D. 两个中间数值的平均值答案:D3. 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中,方差和标准差的关系是:A. 方差是标准差的平方B.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C. 方差是标准差的平方根D.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答案:A4. 以下哪种图形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A. 饼图B. 条形图C. 折线图D. 散点图答案:D5.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到1B. -2到2C. 0到1D. 0到2答案:A6.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统计学中样本的特征?A. 总体B. 总体单位C. 样本单位D. 样本容量答案:C7.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统计学中样本容量的特征?A. 总体B. 总体单位C. 样本单位D. 样本容量答案:D8. 在统计学中,众数是指:A. 数据集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B. 数据集中的最小值C. 数据集中的中位数D. 数据集中的平均值答案:A9.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统计学中变量的特征?A. 总体B. 总体单位C. 样本单位D. 变量答案:D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统计学中数据收集的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在统计学中,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收集数据?A. 实验B. 观察C. 调查D. 模拟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描述统计学中数据的集中趋势的度量?A. 平均值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描述统计学中数据的离散程度的度量?A. 方差B. 标准差C. 极差D. 变异系数答案:ABCD4. 以下哪些图形可以用来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A. 条形图B. 折线图C. 散点图D. 箱线图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相关系数的特点?A. 取值范围在-1到1之间B. 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C. 值越接近1,表示关系越强D. 值越接近-1,表示关系越强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解释什么是统计学中的总体和样本,并给出一个例子。
统计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统计学的基本概念?A. 样本B. 方差C. 假设检验D. 回归分析答案:D2. 在概率论中,事件的互斥指的是什么?A. 两个事件同时发生B. 两个事件都不发生C. 两个事件只有一个发生D. 两个事件都可能发生答案:C3. 在统计学中,什么是中位数?A. 一组数据的平均值B. 一组数据的中间值C. 一组数据的最大值D. 一组数据的最小值答案:B4. 在统计学中,方差是用来测量什么的?A. 数据的离散程度B. 数据的集中程度C. 数据的分布形状D. 数据的趋势答案:A5. 假设检验用于判断什么?A. 样本的均值是否等于总体均值B. 样本的方差是否等于总体方差C. 样本的中位数是否等于总体中位数D. 样本的标准差是否等于总体标准差答案:A二、填空题1. 某统计学班级共有30名学生,其中男生20人,女生10人。
则男女生比例为______。
答案:2:12. 甲、乙两个班级的数学成绩分别为85分和90分,计算两个班级的平均分之差的平方是______。
答案:253. 某商品在一周的销售量分别为32、45、38、52、49,计算该商品的销售量标准差为_______。
答案:7.71(保留两位小数)4. 在正态分布曲线上,标准差为1的区间范围为______。
答案:68%5. 在统计学中,研究样本与总体关系的表格称为______。
答案:交叉表三、简答题1. 请解释统计学中的抽样误差是什么?抽样误差是指由于从总体中选取样本而引入的误差。
由于无法对整个总体进行调查或实验,我们通常只能通过抽取样本来推断总体的情况。
抽样误差是由于样本的随机性以及可能存在的偏差导致的。
抽样误差的大小取决于样本选择的方法和样本容量的大小。
2. 请解释什么是相关分析?相关分析是一种用于研究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
通过相关性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方向和强度。
相关分析的结果可以用相关系数来表示,常见的相关系数有皮尔逊相关系数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等。
共2页 第1页
《统计基础》期末试卷(A 卷)
适用班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1.统计学发展大体可分成古典统计学、 及 等三个阶段。
2.总体必须具备三个特点,即 性、 性和 性。
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每题2分,共10分) 1.总体单位是指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而不是计量上的单位。
( ) 2.标志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 )
3.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 ) 4.抽样调查是指从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一部分单位组成样本进行调查。
( ) 5.总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因此又称为绝对指标。
(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
A .调查单位
B .标志值
C .品质标志
D .总体单位 2.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 。
A .全面调查 B .抽样调查 C .典型调查 D .重点调查 3.变量是( )
A .可变的质量指标
B .可变的数量指标和标志
C .可变的品质标志
D .可变的数量标志 4.标志变异指标中最易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是( ).
A .全距
B .标准差
C .离散系数
D .平均差 5.统计指数按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可分为个体指数和( )。
A .质量指标指数
B .数量指标指数
C .综合指数
D .总指数 6.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 A .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B .指标性质不同 C .采用的基期不同 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7.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
A .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 B .产品按品种分组 C .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D .家庭按年收入分组
8.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计划规定提高4.5%,实际执行结果提高了6%,则全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为多少,超额完成多少( )。
A .133.33%、33.33% B .101.44%、1.44% C .101.60%、1.60% D .98.43%、–1.57% 9.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
B .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C .定基增长速度=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D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10.2004年北京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 )
A .总量指标
B .变异指标
C .平均指标
D .相对指标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可在背面作答) 1.什么是同度量因素?有什么作用? 2.简述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的区别与联系。
3.请列举几种常见的相对指标。
4.请简述如何比较两个不同数列的波动性大小。
5.请说明季节指数的计算步骤。
五、计算(1、2题各10分,第3题20分,共40分)(可在背面作答) 1.已知同样多的人民币,报告期比基期少购买8%的商品,物价指数是多少? 2.若销售量增长50%,零售价增长20%,则商品销售额增长多少?
3.2018年5月份A 、B 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近代统计学现代统计学
2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
二、判断题
√√×√√
三、选择
1-5 DBDAD 6-10ABBCD
四、简答
1.要点:同度量因素使同一指标下不同对象的值具有可比性
2.要点:(1)概念不同。
(2)统计指标都可以用数量来表示;标志中,数量标志可以用数量来表示,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示。
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的联系表现为:①统计指标的指标值是由各单位的标志值汇总或计算得来的;②随着研究目的不同,指标与标志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3.要点:6种相对指标回答出3种及以上即可得满分。
4.要点:比较各种衡量波动性指标的缺点,最终得出离散系数是最佳衡量指标。
5.要点:答出简单季节指数或剔除了时间趋势的季节指数均可。
五、计算
1物价指数=1/(1-8%)=108.7%
2商品销售额增长率=(1+50%)(1+20%)-1=80%
3 解:成交额单位:万元,成交量单位:万斤
甲市场平均价格
()375
.1
4
5.5
/
=
=
∑
∑
=
x
m
m
X
元/斤
乙市场平均价格
325
.1
4
3.5
=
=
∑
∑
=
f
xf
X
元/斤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平均价
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共2页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