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童年》练习题(含答案)
- 格式:ppt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13
名著阅读《童年》习题及答案《童年》一、选择题1、他是一个被遗弃的孩子,“我”的外祖母将他养大,外祖父却怂恿他每次赶集都要偷东西。
他聪明能干,却由于雅科夫舅舅的自私,在搬十字架时被压死。
他是高尔基《童年》中的()A.小茨冈 B.阿廖沙 C.格里戈里一、答案:1. A二、填空题1、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塑造了这一鄙视贪婪、同情不幸、憧憬美好生活的正直少年的形象,生动地再现了的生活状况。
2、高尔基的《童年》用第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主人公在父亲去世后寄住在家中的生活历程。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填空。
(2分)夜来了,一种有力的、清新的、宛如慈母的体贴似的东西注入胸怀,寂静像温暖的、毛茸茸的手轻柔地抚摸着,拂去记忆中应当忘掉的一切——所有的苦难和辛酸,白天所沾染的一切侵蚀人的细尘。
仰面朝天躺着,看星星怎样亮起来而使天空显得深不可测,真是让人陶醉的事情……外祖母久久不能入睡,她躺在那里,把手交叉着枕在脑后,兴奋地讲着故事。
“阿廖沙,你睡着了吗?”显然她很在乎我是否在听。
她总能找出一个恰当的童话故事,使我感觉夜晚是如此的美丽和神秘。
听着她均匀有节奏的话语,我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
上述文字节选白文学名著,作者是。
4、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
……每星期六卖掉各种旧货,能得三十至五十戈比,运气好的时候卖得更多,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聊不起的!”有一次我偷偷的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石似的大鼻孔的鼻尖上。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 _》,作者是________ 。
(2分)(2)读完这部小说后,你认为主人公阿廖沙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5、走近名著。
(4分)全宅子里,谁也不喜欢这位“好事情”,大家都用讥笑的口气说他;那个快乐的军人妻子,叫他“石灰鼻子”,彼得伯伯叫他“药剂师”和“巫师”,外祖父叫他“妖术师”、“危险人物”。
名著竞赛《童年》练习与答案《童年》名著知识竞赛⼀、选择题1.《童年》的作者是谁?()A.巴⾦B.托尔斯泰C.⾬果D.⾼尔基2.⽂中“我”的名字是?()A.阿爱莎B.阿廖沙C.阿布沙D.阿泰沙3.埋葬⽗亲时什么动物爬上了棺材盖?()A.青蛙B.螃蟹C.蜘蛛D.蝎⼦4.下列事情哪个最先发⽣?()A.认识好事⼉B.⽗亲死C.到外祖⽗家D.母亲死5.全书⼀共有多少章(回)?()A.11B.12C.13D.146.⽂中哪个⼩伙伴意外被压死了?()A.阿廖沙B.萨沙C.马克西姆D.⼩茨冈7.“我的外祖母”不会去做哪件事情?()A.祈祷D.跳舞8.我最怕下列哪个⼈?()A.母亲B.⽗亲C.外祖母D.外祖⽗9.“我”的继⽗⼀开始是⼲什么的?()A.⼯⼈B.商⼈C.学⽣D.⽼师10.谁因嫌偷东西死在雪地⾥?()A.⽗亲B.好事⼉C.彼得⼤叔D.舅舅11.《童年》是⾼尔基⾃传三部曲的第⼏部?()A.第⼀部B.第⼆部C.第三部D.根本不是12.童年的“我”没⼲下列那⼀件事?()A.独夜守棺B.照顾弟弟C.和⽗亲打猎D.上学13.谁给我做了⼀个⽺拐⼦()?A.彼得⼤叔B.⼩茨冈C.外祖⽗D.好事情14.母亲和继⽗⽣了⼩孩吗?()A.有D.没有继⽗15.外祖⽗和⽗亲的关系怎样?()A.⾮常差B.差C.⼀般D.好⼆、填空题1.《童年》的作者是______(国家)的______。
主⼈公名叫______。
这是作者的以⾃⾝经历为原型创作的_____体三部曲之⼀,另两部是______、______。
2.《童年》的⼈物形象。
①阿廖沙:②外祖⽗:③外祖母:④⼩茨冈:⑤⽼⼯⼈格⾥⼽⾥:⑥“好事情”:3.“⼀夜被风寒,万⾥彤云厚。
长空雪乱飘,改尽江⼭旧”他慢吟着[梁⽗吟]从隆中⾛出,⼀如千年前的从容安然,⾃负超然,⼤义凛然。
从乳虎啸⾕的博望坡,到风残烛尽的五丈原。
他的⼀喜⼀忧⼀计⼀策⽆⼀不牵动我们跳跃的⼼扉:纵是才⽐天⾼,终不能挽狂澜之即倒,纵是九死⼀⽣,他依然咬⽛苦撑。
《童年》名著阅读训练第一章1.阿廖沙因家庭的什么不幸离开自己的家去外公家投奔?父亲去世,新出生的弟弟夭折。
母子俩无依无靠,只能随着外祖母,投奔外公家。
第二章2.我和母亲到外祖父家不久,两个舅舅之间就爆发了一场大战。
他们为什么而打架?因为财产问题,揭露了当时俄国的拜金主义、小市民的庸俗。
3.外祖父为什么要抽打雅科夫舅舅家的萨沙?米哈伊尔舅舅唆使雅科夫家的萨沙把顶针烧得滚烫,本想戏弄格里高里师傅,结果外祖父戴上了这枚顶针,此外,萨沙还告密。
4.阿廖沙因什么事情第一次被外祖父毒打?是因为雅科夫舅舅的萨沙怂恿阿廖沙把柜子里准备过节时用的白桌布染成蓝色的,之后却又向外祖父告了密。
于是阿廖沙第一次挨了外祖父的毒打。
5.阿廖沙被毒打后生病时的一天,外祖父讲述自己的童年,之后阿廖沙对外祖父的看法有了什么变化?(用文中原话回答)为什么会发生变化?①我突然觉着这个干瘦干瘦的老头儿变得非常高大了,像童话里的巨人,他一个人拖着大货船逆流而上!②外公的发家史非常艰辛,天真幼稚的“我”被外公的艰辛历程所感染。
6.外祖父为什么要向阿廖沙讲述自己的过去经历?(结合小说内容推测一下)猜测:结合前文来看,因为外祖父是在毒打阿廖沙后来安慰阿廖沙的时候给他讲述自己的发家史的,含有对自己毒打外孙寻找开脱的理由,这一点可以体现出外祖父的虚伪。
结合后文来看,讲述自己的发家经历是为后面把阿廖沙送到人间自己找饭吃作下铺垫,这一点体现的是外祖父自私的性格。
第三章7.每次阿廖沙被外祖父毒打时,谁为阿廖沙挡鞭子?他在外祖父家是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过着怎样的生活?他因为什么事而死去?“小茨冈”(伊万),外祖母叫做“瓦尼卡”。
他是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养子,更是他们的奴仆(长工)。
他是一个快乐、积极向上、懂事的孩子,他处处替外祖母着想。
小茨冈的死是因为舅舅们让小茨冈背着沉重的十字架到坟地去,结果踉跄了一下,被砸死了。
第四章8.外祖母经常在晚间向上帝祈祷,她祈祷的时间长短取决于什么?哪天有了烦恼、吵架、斗殴,哪天祈祷的时间就长。
童年》名著阅读试题及答案(选择题、判断题)1.小说中父亲对XXX的亲热称呼是()。
A。
万里娅 B。
大葱头 C。
米哈伊尔 D。
瓦尔瓦拉答案:B。
大葱头。
2.童年的作者是哪国人?()A。
中国 B。
前苏联 C。
美国 D。
日本答案:B。
前苏联。
3.XXX第一次挨打是因为()A。
顶针事件 B。
染桌布事件 C。
XXX的陷害 D。
染房失火答案:A。
顶针事件。
4.童年是作者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A。
第一部 B。
第二部 C。
第三部 D。
第四部答案:A。
第一部。
5.主人公有几个舅舅?()A。
1个 B。
4个 C。
7个 D。
2个答案:B。
4个。
6.此书写了XXX几岁到几岁的故事?()A。
3~10 B。
4~11 C。
3~7 D。
60~100答案:B。
4~11.7.XXX最好的朋友是?()A。
XXX B。
小茨冈 C。
大灰狼 D。
XXX舅舅答案:B。
小茨冈。
8.XXX身边的人()A。
B。
C。
教 D。
天主教答案:C。
XXX。
9.迁到新居后,XXX最牵挂的人是()A。
外公 B。
彼得伯伯 C。
好事情 D。
小茨冈答案:D。
小茨冈。
10.那个凶狠的上校是个?()A。
年轻人 B。
老头 C。
老太太 D。
小孩子答案:B。
老头。
11.XXX是一个()的孩子。
A。
倔强 B。
富有同情心 C。
不断追求 D。
以上都是答案:D。
以上都是。
12.两个舅舅互相斗争的主要原因是()A。
都想得到父亲的财产 B。
为了照顾XXX C。
XXX的挑唆 D。
为了XXX的舅妈答案:A。
都想得到父亲的财产。
13.XXX几岁开始自食其力?()A。
14 B。
15 C。
10 D。
16答案:B。
15.14.XXX的父亲是害什么病死的?()A。
天花 B。
疟疾 C。
霍乱 D。
心脏病答案:D。
心脏病。
15.是什么使XXX的外祖父变得吝啬、专横、残暴?()A。
不幸的童年 B。
生活所迫,为了赚到钱 C。
他性格就是这样 D。
父亲教他变成了这样答案:A。
不幸的童年。
16.XXX在外祖父的家中最亲密的人是()A。
童年一、作品导读(一)作者简介马克西姆·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
高尔基是他的笔名。
高尔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
代表作品:《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他出身贫穷,四岁丧父,十一岁便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当过装卸工、面包房工人,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的课堂。
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高尔基自学成才。
只上过两年小学的高尔基在二十四岁那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作品,报纸编辑见到这篇来稿十分满意,于是通知作者到报馆去。
当编辑见到高尔基时大为惊异,他没想到,写出这样出色作品的人竟是个衣着褴褛的流浪汉。
编辑对高尔基说:“我们决定发表你的小说,但稿子要署个名才行。
”高尔基沉思了一下说道:“那就署‘马克西姆·高尔基’吧。
”在俄语里,“高尔基”的意思是“痛苦”,“马克西姆”的意思是“最大的”。
从此,他就以此作为笔名,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他一生著作甚丰,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和论著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财富。
(二)作品评价《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全书真实地描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特别是绘出了一幅俄国小市民阶层风俗人情的真实生动的图画。
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铅样沉重的丑事”,还描绘了作者周围的许多优秀的普通人物,尤为展现了一些下层劳动人民的正直、淳朴、勤劳。
而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最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
《童年》展现了高尔基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二、故事梗概(一)内容简介它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至十岁这一段时期的童年生活。
小说从“我”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
《童年》名著阅读训练第一章1.阿廖沙因家庭的什么不幸离开自己的家去外公家投奔?父亲去世,新出生的弟弟夭折。
母子俩无依无靠,只能随着外祖母,投奔外公家。
第二章2.我和母亲到外祖父家不久,两个舅舅之间就爆发了一场大战。
他们为什么而打架?因为财产问题,揭露了当时俄国的拜金主义、小市民的庸俗。
3.外祖父为什么要抽打雅科夫舅舅家的萨沙?米哈伊尔舅舅唆使雅科夫家的萨沙把顶针烧得滚烫,本想戏弄格里高里师傅,结果外祖父戴上了这枚顶针,此外,萨沙还告密。
4.阿廖沙因什么事情第一次被外祖父毒打?是因为雅科夫舅舅的萨沙怂恿阿廖沙把柜子里准备过节时用的白桌布染成蓝色的,之后却又向外祖父告了密。
于是阿廖沙第一次挨了外祖父的毒打。
5.阿廖沙被毒打后生病时的一天,外祖父讲述自己的童年,之后阿廖沙对外祖父的看法有了什么变化?(用文中原话回答)为什么会发生变化?①我突然觉着这个干瘦干瘦的老头儿变得非常高大了,像童话里的巨人,他一个人拖着大货船逆流而上!②外公的发家史非常艰辛,天真幼稚的“我”被外公的艰辛历程所感染。
6.外祖父为什么要向阿廖沙讲述自己的过去经历?(结合小说内容推测一下)猜测:结合前文来看,因为外祖父是在毒打阿廖沙后来安慰阿廖沙的时候给他讲述自己的发家史的,含有对自己毒打外孙寻找开脱的理由,这一点可以体现出外祖父的虚伪。
结合后文来看,讲述自己的发家经历是为后面把阿廖沙送到人间自己找饭吃作下铺垫,这一点体现的是外祖父自私的性格。
第三章7.每次阿廖沙被外祖父毒打时,谁为阿廖沙挡鞭子?他在外祖父家是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过着怎样的生活?他因为什么事而死去?“小茨冈”(伊万),外祖母叫做“瓦尼卡”。
他是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养子,更是他们的奴仆(长工)。
他是一个快乐、积极向上、懂事的孩子,他处处替外祖母着想。
小茨冈的死是因为舅舅们让小茨冈背着沉重的十字架到坟地去,结果踉跄了一下,被砸死了。
第四章8.外祖母经常在晚间向上帝祈祷,她祈祷的时间长短取决于什么?哪天有了烦恼、吵架、斗殴,哪天祈祷的时间就长。
名著阅读之《童年》一、作家简介: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社会活动家。
他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
11岁开始独立谋生,他当过鞋店学徒,在轮船上洗过碗碟,在码头上搬过货物……生活的艰辛磨炼了他的意志,这些经历也成为了他以后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
代表作有《海燕之歌》,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与世长辞,列宁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代表。
”二、故事梗概《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是以作者自身童年经历为素材的一部小说。
《童年》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俄国人民生活的社会环境和主人公阿廖沙在父亲逝世后在外祖父家中度过的艰难岁月。
《童年》以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整个社会及人生。
讲述了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有一次阿廖沙也曾被他用树枝抽得失去知觉。
他还暗地里放高利贷,甚至怂恿帮工去偷东西。
两个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整日为争夺家产争吵斗殴,疯狂虐待自己的妻子。
在这样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可怕的环境里,也不乏温暖与光明。
这就是以外祖母为代表的另外一些人,另外一种生活。
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
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阿廖沙听,她对阿廖沙的影响,正像高尔基后来写的那样:“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童年》名著知识竞赛一、选择题1.《童年》的作者是谁?()A.巴金B.托尔斯泰C.雨果D.高尔基2.文中“我”的名字是?()A.阿爱莎B.阿廖沙C.阿布沙D.阿泰沙3.埋葬父亲时什么动物爬上了棺材盖?()A.青蛙B.螃蟹C.蜘蛛D.蝎子4.下列事情哪个最先发生?()A.认识好事儿B.父亲死C.到外祖父家D.母亲死5.全书一共有多少章(回)?()A.11B.12C.13D.146.文中哪个小伙伴意外被压死了?()A.阿廖沙B.萨沙C.马克西姆D.小茨冈7.“我的外祖母”不会去做哪件事情?()A.祈祷B.打儿子C.讲故事D.跳舞8.我最怕下列哪个人?()A.母亲B.父亲C.外祖母D.外祖父9.“我”的继父一开始是干什么的?()A.工人B.商人C.学生D.老师10.谁因嫌偷东西死在雪地里?()A.父亲B.好事儿C.彼得大叔D.舅舅11.《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三部曲的第几部?()A.第一部B.第二部C.第三部D.根本不是12.童年的“我”没干下列那一件事?()A.独夜守棺B.照顾弟弟C.和父亲打猎D.上学13.谁给我做了一个羊拐子()?A.彼得大叔B.小茨冈C.外祖父D.好事情14.母亲和继父生了小孩吗?()A.有B.没有C.没提到D.没有继父15.外祖父和父亲的关系怎样?()A.非常差B.差C.一般D.好二、填空题1.《童年》的作者是______(国家)的______。
主人公名叫______。
这是作者的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_____体三部曲之一,另两部是______、______。
2.《童年》的人物形象。
①阿廖沙:②外祖父:③外祖母:④小茨冈:⑤老工人格里戈里:⑥“好事情”:3.“一夜被风寒,万里彤云厚。
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他慢吟着[梁父吟]从隆中走出,一如千年前的从容安然,自负超然,大义凛然。
从乳虎啸谷的博望坡,到风残烛尽的五丈原。
他的一喜一忧一计一策无一不牵动我们跳跃的心扉:纵是才比天高,终不能挽狂澜之即倒,纵是九死一生,他依然咬牙苦撑。
《童年》名著阅读试题及答案(选择题、判断题)-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童年》名著阅读试题及答案(选择题、判断题)一、选择题1. 小说中父亲对阿列克谢的的亲热的称呼是()A 万里娅B 大葱头C 米哈伊尔D 瓦尔瓦拉2. 童年的作者是哪国人()A.中国B.前苏联C.美国D.日本3.阿寥沙第一次挨打是因为()A 顶针事件B 染桌布事件C 萨沙的陷害D 染房失火4.童年是作者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A 第一部B 第二部C 第三部D 第四部5.主人公有几个舅舅()A.1个B.4个C.7个D.2个6.此书写了阿廖沙几岁到几岁的故事()A.3~10B.4~11C.3~7D.60~1007.阿廖沙最好的朋友是()A.张爱丽B.小茨冈C.大灰狼D.哈米尔舅舅8.阿寥沙身边的人信仰()A 伊斯兰教B 佛教C 基督教D 天主教9.迁到新居后,阿寥沙最牵挂的人是()A 外公B 彼得伯伯C 好事情D 小茨冈10.那个凶狠的上校是个()A.年轻人B.老头C.老太太D.小孩子11.阿廖沙是一个()的孩子A 倔强B 富有同情心C 不断追求D 以上都是12.两个舅舅互相斗争的主要原因是( )A.都想得到父亲的财产.B.为了照顾阿廖沙.C.格里高里的挑唆.D.为了阿廖沙的舅妈13. 阿廖沙几岁开始自食其力的.( )A.14B.15C.10.D.16.14、阿廖沙的父亲是害什么病死的()。
A天花 B疟疾 C 霍乱 D心脏病15.是什么使阿廖沙的外祖父变得吝啬,专横,残暴. ( )A.不幸的童年.B.生活所迫,为了赚到钱.C.他性格就是这样.D.父亲教他变成了这样.16.阿廖沙在外祖父的家中最亲密的人是( )A.外祖父.B.两个舅舅.C.外祖母.D.茨冈17.在<<童年>>中,阿廖沙的表哥米哈伊尔的萨沙的性格是( )A.顺受,麻木B.沉默,忧郁C.正直本分D.凶残狡诈18.阿廖沙在几岁时外出谋生()A.10B.12C.11D. 1319.阿廖沙的童年经历了哪些痛苦()A. 常被周围人表扬B.常遭外祖父毒打C.被外祖母丢弃D.被舅舅欺负20、《童年》的作者是()A.高尔基B.法布尔C.托尔斯泰D.罗贯中21、主人翁在几岁丧父。
《童年》名著阅读试题及答案(选择题、判断题)一、选择题1. 小说中父亲对阿列克谢的的亲热的称呼是()A 万里娅B 大葱头C 米哈伊尔D 瓦尔瓦拉2. 童年的作者是哪国人?()A.中国B.前苏联C.美国D.日本3.阿寥沙第一次挨打是因为()A 顶针事件B 染桌布事件C 萨沙的陷害D 染房失火4.童年是作者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A 第一部B 第二部C 第三部D 第四部5.主人公有几个舅舅?()A.1个B.4个C.7个D.2个6.此书写了阿廖沙几岁到几岁的故事?()A.3~10B.4~11C.3~7D.60~1007.阿廖沙最好的朋友是?()A.张爱丽B.小茨冈C.大灰狼D.哈米尔舅舅8.阿寥沙身边的人信仰()A 伊斯兰教B 佛教C 基督教D 天主教9.迁到新居后,阿寥沙最牵挂的人是()A 外公B 彼得伯伯C 好事情D 小茨冈10.那个凶狠的上校是个?()A.年轻人B.老头C.老太太D.小孩子11.阿廖沙是一个()的孩子A 倔强B 富有同情心C 不断追求D 以上都是12.两个舅舅互相斗争的主要原因是( )A.都想得到父亲的财产.B.为了照顾阿廖沙.C.格里高里的挑唆.D.为了阿廖沙的舅妈13. 阿廖沙几岁开始自食其力的.( )A.14B.15C.10.D.16.14、阿廖沙的父亲是害什么病死的?()。
A天花B疟疾 C 霍乱D心脏病15.是什么使阿廖沙的外祖父变得吝啬,专横,残暴. ( )A.不幸的童年.B.生活所迫,为了赚到钱.C.他性格就是这样.D.父亲教他变成了这样.16.阿廖沙在外祖父的家中最亲密的人是( )A.外祖父.B.两个舅舅.C.外祖母.D.茨冈17.在<<童年>>中,阿廖沙的表哥米哈伊尔的萨沙的性格是( )A.顺受,麻木B.沉默,忧郁C.正直本分D.凶残狡诈18.阿廖沙在几岁时外出谋生?()A.10B.12C.11D. 1319.阿廖沙的童年经历了哪些痛苦?()A. 常被周围人表扬B.常遭外祖父毒打C.被外祖母丢弃D.被舅舅欺负20、《童年》的作者是()A.高尔基B.法布尔C.托尔斯泰D.罗贯中21、主人翁在几岁丧父。
名著《童年》阅读练习及答案名著《童年》阅读练习及答案读下列名著节选,回答问题(10分)他拿走了她几乎所有的旧东西——旧衣服、各种各样的物品、狐皮大衣,卖了七百卢布。
他把这笔钱都给了他的教子,吃利息去了。
他的教子是个做水果生意的犹太人。
他丧失了最后一点儿廉耻心,吝啬到了疯狂的程度。
他几乎寻遍了以前的每一个老朋友,逐一向他们诉苦、乞求,说孩子弄得他一文不名,行行好吧,给点钱!他利用人家以前对他的尊敬,弄了一大笔钱,他拿着这一把大票子,像逗小孩似地在外祖母鼻子尖儿前晃悠:“傻瓜,看见了没有,这是什么?人家可是一分钱也不会给你!”他把所有这些钱都给了一个毛皮匠和这个毛皮匠老板的妹妹,他要吃利息。
家里花钱上是严格分开的,今天外祖母买菜做饭,明天就是外祖父。
该外祖父做饭的时候,吃得就特别差。
而外祖母则总是买最好的肉。
茶叶和糖也分开了,但是煮茶是在一个茶壶里,到这时候外祖父就会惊慌地说:“慢,我看看,你放多少茶叶?” 他仔细地数着茶叶,然后说:“你的茶叶比我的要碎点儿,我的叶子大,所以我要少放点儿!”他还特别注意倒在两个碗里的茶的.茶色和浓度,份量当然更在仔细考察之列。
“最后一杯给你吧?” 外祖母在把茶倒净以前说。
外祖父说:“好吧!”圣像前长明灯的灯油也是各买各的。
在共同生活了五十年以后,竟然走到了这一步!看着外祖父的所作所为,我感到又好笑又令人生厌,而外祖母则只觉得可笑。
“人越老越糊涂!” “八十岁的人了,就会倒退八十年,让他这么干下去吧,看谁倒楣!” “咱们俩的面包我们来挣!”我也开始挣钱了。
逢节假日就走街串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片儿、烂纸和钉子。
把一普特破布烂纸卖给旧货商可得20个戈比,烂铁也是这个价钱,一普特骨头十戈比或着八个戈比。
平常放了学也去捡,星期天去卖,一下子能得三十到五十个戈比,运气好的时候还要多。
每次外祖母接过我的钱,都会急忙塞到裙子的口袋里,夸奖说:“真能干,好孩子!“咱们俩完全可以养活好自己!”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默默地哭了,一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似的大鼻子尖上。
中考语文《童年》名著阅读训练及答案《童年》名著阅读训练第一章1.阿廖沙因家庭的什么不幸离开自己的家去外公家投奔?父亲去世,新出生的弟弟夭折。
母子俩无依无靠,只能随着外祖母,投奔外公家。
第二章2.我和母亲到外祖父家不久,两个舅舅之间就爆发了一场大战。
他们为什么而打架?因为财产问题,揭露了当时俄国的拜金主义、小市民的庸俗。
3.外祖父为什么要抽打雅科夫舅舅家的萨沙?米哈伊尔舅舅唆使雅科夫家的萨沙把顶针烧得滚烫,本想戏弄格里高里师傅,结果外祖父戴上了这枚顶针,此外,萨沙还告密。
4.阿廖沙因什么事情第一次被外祖父毒打?是因为雅科夫舅舅的萨沙怂恿阿廖沙把柜子里准备过节时用的白桌布染成蓝色的,之后却又向外祖父告了密。
于是阿廖沙第一次挨了外祖父的毒打。
5.阿廖沙被毒打后生病时的一天,外祖父讲述自己的童年,之后阿廖沙对外祖父的看法有了什么变化?(用文中原话回答)为什么会发生变化?①我突然觉着这个干瘦干瘦的老头儿变得非常高大了,像童话里的巨人,他一个人拖着大货船逆流而上!②外公的发家史非常艰辛,天真幼稚的“我”被外公的艰辛历程所感染。
6.外祖父为什么要向阿廖沙讲述自己的过去经历?(结合小说内容推测一下)猜测:结合前文来看,因为外祖父是在毒打阿廖沙后来安慰阿廖沙的时候给他讲述自己的发家史的,含有对自己毒打外孙寻找开脱的理由,这一点可以体现出外祖父的虚伪。
结合后文来看,讲述自己的发家经历是为后面把阿廖沙送到人间自己找饭吃作下铺垫,这一点体现的是外祖父自私的性格。
第三章7.每次阿廖沙被外祖父毒打时,谁为阿廖沙挡鞭子?他在外祖父家是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过着怎样的生活?他因为什么事而死去?“小茨冈”(伊万),外祖母叫做“瓦尼卡”。
他是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养子,更是他们的奴仆(长工)。
他是一个快乐、积极向上、懂事的孩子,他处处替外祖母着想。
小茨冈的死是因为舅舅们让小茨冈背着沉重的十字架到坟地去,结果踉跄了一下,被砸死了。
第四章8.外祖母经常在晚间向上帝祈祷,她祈祷的时间长短取决于什么?哪天有了烦恼、吵架、斗殴,哪天祈祷的时间就长。
名著导读童年练习题及答案1、《童年》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主要描写阿廖沙的童年,三部曲中的另外两部《在人间》、《我的大学》主要叙述阿廖沙的青少年经历。
2、高尔基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
代表作有散文诗《海燕之歌》长篇小说《母亲》。
3、《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反映了作家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
小说从“我”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让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
4、《童年》的思想内容作品中描写了许多目不忍睹的惨事与丑事,但整部作品仍然象阳光透过云层一样放射出了乐观主义的思想光辉。
这是因为主人公阿廖沙,他没有被艰辛、痛苦和屈辱的生活所压倒,他满怀信心,奋斗拼搏,冲破种种障碍与不幸,不断探索新生活,这种乐观主义精神使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带上了积极的色彩。
高尔基写童年的悲惨经历,目的不是为了向人显示他是多么值的同情与可怜,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回忆童年生活,而是用自己童年的亲身经历,告诉读者,无论环境多么恶劣,生活多么艰难,总有一些善良美好的人,只要怀着一颗向上的心,在龌龊的环境下也能培养出健康、正直的心灵。
因此,我们说全书的思想内容表现上是积极向上而非颓废委靡的。
5、人物性格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
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
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帮工偷东西。
阿廖沙: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两个舅舅:粗野、自私;小茨冈:乐观纯朴格里戈里:正直的老工人;她的声音很低,脸紧紧挨着我的脸,神秘地盯着我的眼睛,似乎从那里往我的眼睛里灌进了令人兴奋的力量。
童年一、作品导读(一)作者简介马克西姆·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
高尔基是他的笔名。
高尔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
代表作品:《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他出身贫穷,四岁丧父,十一岁便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当过装卸工、面包房工人,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的课堂。
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高尔基自学成才。
只上过两年小学的高尔基在二十四岁那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作品,报纸编辑见到这篇来稿十分满意,于是通知作者到报馆去。
当编辑见到高尔基时大为惊异,他没想到,写出这样出色作品的人竟是个衣着褴褛的流浪汉。
编辑对高尔基说:“我们决定发表你的小说,但稿子要署个名才行。
”高尔基沉思了一下说道:“那就署‘马克西姆·高尔基’吧。
”在俄语里,“高尔基”的意思是“痛苦”,“马克西姆”的意思是“最大的”。
从此,他就以此作为笔名,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他一生著作甚丰,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和论著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财富。
(二)作品评价《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全书真实地描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特别是绘出了一幅俄国小市民阶层风俗人情的真实生动的图画。
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铅样沉重的丑事”,还描绘了作者周围的许多优秀的普通人物,尤为展现了一些下层劳动人民的正直、淳朴、勤劳。
而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最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
《童年》展现了高尔基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二、故事梗概(一)内容简介它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至十岁这一段时期的童年生活。
小说从“我”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