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期末复习试卷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39
【数学】九年级上册乐山数学全册期末复习试卷综合测试(Word 版 含答案)一、选择题1.当函数2(1)y a x bx c =-++是二次函数时,a 的取值为( )A .1a =B .1a =-C .1a ≠-D .1a ≠2.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x 2﹣2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 >﹣1B .k <1且k≠0C .k≥﹣1且k≠0D .k >﹣1且k≠03.已知点O 是△ABC 的外心,作正方形OCDE ,下列说法:①点O 是△AEB 的外心;②点O 是△ADC 的外心;③点O 是△BCE 的外心;④点O 是△ADB 的外心.其中一定不成立的说法是( ) A .②④B .①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4.如图,在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点A ,B ,C ,D 都在格点上,点E 在AB 的延长线上,以A 为圆心,AE 为半径画弧,交AD 的延长线于点F ,且弧EF 经过点C ,则扇形AEF 的面积为( )A 5B .58πC .54πD 5 5.sin30°的值是( ) A .12B .22C .32D .16.将抛物线23y x =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那么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A .23(2)3y x =++B .23(2)3y x =-+C .23(2)3y x =+-D .23(2)3y x =-- 7.如图,若二次函数y=ax 2+bx+c (a≠0)图象的对称轴为x=1,与y 轴交于点C ,与x 轴交于点A 、点B (﹣1,0),则 ①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为a+b+c ; ②a ﹣b+c <0; ③b 2﹣4ac <0;④当y >0时,﹣1<x <3,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8.下列函数中属于二次函数的是( ) A .y =12x B .y =2x 2-1C .y =23x +D .y =x 2+1x+1 9.如图,抛物线2144y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P 在一次函数6y x =-+的图像上,Q 是线段PA 的中点,连结OQ ,则线段OQ 的最小值是( )A .22B .1C 2D .210.已知⊙O 的直径为4,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2,则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交B .相切C .相离D .无法判断11.学校“校园之声”广播站要选拔一名英语主持人,小莹参加选拔的各项成绩如下: 姓名 读 听 写 小莹928090若把读、听、写的成绩按5:3:2的比例计入个人的总分,则小莹的个人总分为( ) A .86B .87C .88D .8912.cos60︒的值等于( ) A .12B .22C .32D .3313.如图,随意向水平放置的大⊙O 内部区域抛一个小球,则小球落在小⊙O 内部(阴影)区域的概率为( )A .12 B .14C .13 D .1914.如图,在O 中,AB 是O 的直径,点D 是O 上一点,点C 是弧AD 的中点,弦CE AB ⊥于点F ,过点D 的切线交EC 的延长线于点G ,连接AD ,分别交CF BC 、于点P Q 、,连接AC .给出下列结论:①BAD ABC ∠=∠;②GP GD =;③点P 是ACQ的外心;④AP AD ⋅CQ CB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 15.若二次函数y =x 2+4x +n 的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公共点,则实数n 的值是( )A .1B .3C .4D .6二、填空题16.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 2﹣6x+8=0的解,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17.已知扇形半径为5cm ,圆心角为60°,则该扇形的弧长为________cm . 18.已知线段4AB =,点P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AP BP >),那么线段AP =______.(结果保留根号)19.将边长分别为2cm ,3cm ,4cm 的三个正方形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排列,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2cm .20.在一块边长为30 cm 的正方形飞镖游戏板上,有一个半径为10 cm 的圆形阴影区域,则飞镖落在阴影区域内的概率为__________.21.关于x 的方程2()0a x m b ++=的解是19x =-,211x =(a ,m ,b 均为常数,0a ≠),则关于x 的方程2(3)0a x m b +++=的解是________.22.在▱ABCD 中,∠ABC 的平分线BF 交对角线AC 于点E ,交AD 于点F .若AB BC =35,则EFBF的值为_____.23.方程290x 的解为________.24.某一时刻,测得身高1.6m 的同学在阳光下的影长为2.8m ,同时测得教学楼在阳光下的影长为25.2m ,则教学楼的高为__________m . 25.若32x y =,则x y y+的值为_____. 26.已知圆锥的侧面积为20πcm 2,母线长为5cm ,则圆锥底面半径为______cm . 27.抛物线()2322y x =+-的顶点坐标是______.28.“上升数”是一个数中右边数字比左边数字大的自然数(如:34,568,2469等).任取一个两位数,是“上升数”的概率是_________ . 29.如图,⊙O 是正五边形ABCDE 的外接圆,则∠CAD =_____.30.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BC=2cm ,F 是弦BC 的中点,∠ABC=60°.若动点E 以2cm/s 的速度从A 点出发沿着A ⇒B ⇒A 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s )(0≤t <3),连接EF ,当t 为_____s 时,△BEF 是直角三角形.三、解答题31.如图,已知矩形ABCD 的边6AB =,4BC =,点P 、Q 分别是AB 、BC 边上的动点.(1)连接AQ 、PQ ,以PQ 为直径的O 交AQ 于点E .①若点E 恰好是AQ 的中点,则QPB ∠与AQP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 ②若3BE BQ ==,求BP 的长; (2)已知3AP =,1BQ =,O 是以PQ 为弦的圆.①若圆心O 恰好在CB 边的延长线上,求O 的半径:②若O 与矩形ABCD 的一边相切,求O 的半径.32.某景区检票口有A 、B 、C 、D 共4个检票通道.甲、乙两人到该景区游玩,两人分别从4个检票通道中随机选择一个检票. (1)甲选择A 检票通道的概率是 ;(2)求甲乙两人选择的检票通道恰好相同的概率.33.“2020比佛利”无锡马拉松赛将于3月22日鸣枪开跑,本次比赛设三个项目:A .全程马拉松;B .半程马拉松;C .迷你马拉松.小明和小红都报名参与该赛事的志愿者服务工作,若两人都已被选中,届时组委会随机将他们分配到三个项目组. (1)小明被分配到“迷你马拉松”项目组的概率为 ; (2)请利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两人被分配到同一个项目组的概率.34.小亮晚上在广场散步,图中线段AB 表示站立在广场上的小亮,线段PO 表示直立在广场上的灯杆,点P 表示照明灯的位置.(1)请你在图中画出小亮站在AB 处的影子BE ;(2)小亮的身高为1.6m ,当小亮离开灯杆的距离OB 为2.4m 时,影长为1.2m ,若小亮离开灯杆的距离OD =6m 时,则小亮(CD )的影长为多少米?35.(如图 1,若抛物线 l 1 的顶点 A 在抛物线 l 2 上,抛物线 l 2 的顶点 B 也在抛物线 l 1 上(点 A 与点 B 不重合).我们称抛物线 l 1,l 2 互为“友好”抛物线,一条抛物线的“友 好”抛物线可以有多条.(1)如图2,抛物线 l 3:21(2)12y x =-- 与y 轴交于点C ,点D 与点C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则点 D 的坐标为 ;(2)求以点 D 为顶点的 l 3 的“友好”抛物线 l 4 的表达式,并指出 l 3 与 l 4 中y 同时随x 增大而增大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若抛物线 y =a 1(x -m)2+n 的任意一条“友好”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y =a 2(x -h)2+k , 写出 a 1 与a 2的关系式,并说明理由.四、压轴题3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1l :162y x =-+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B 、C ,且与直线2l :12y x =交于点A .(1)分别求出点A 、B 、C 的坐标;(2)若D 是线段OA 上的点,且COD △的面积为12,求直线CD 的函数表达式; (3)在(2)的条件下,设P 是射线CD 上的点,在平面内里否存在点Q ,使以O 、C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7.如图 1,抛物线21:4C y ax ax c =-+交x 轴正半轴于点()1,0,A B ,交y 轴正半轴于C ,且OB OC =.(1)求抛物线1C 的解析式;(2)在图2中,将抛物线1C 向右平移n 个单位后得到抛物线2C ,抛物线2C 与抛物线1C 在第一象限内交于一点P ,若CAP ∆的内心在CAB △内部,求n 的取值范围(3)在图3中,M 为抛物线1C 在第一象限内的一点,若MCB ∠为锐角,且3tan MCB ∠>,直接写出点M 横坐标M x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38.如图,抛物线y =ax 2-4ax +b 交x 轴正半轴于A 、B 两点,交y 轴正半轴于C ,且OB =OC =3.(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 如图1,D 为抛物线的顶点,P 为对称轴左侧抛物线上一点,连接OP 交直线BC 于G ,连GD .是否存在点P ,使2GDGO?若存在,求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 如图2,将抛物线向上平移m 个单位,交BC 于点M 、N .若∠MON =45°,求m 的值.39.如图,在边长为5的菱形OABC 中,sin∠AOC=45,O 为坐标原点,A 点在x 轴的正半轴上,B ,C 两点都在第一象限.点P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O→A→B→C→O 运动一周,设运动时间为t (秒).请解答下列问题: (1)当CP ⊥OA 时,求t 的值;(2)当t <10时,求点P 的坐标(结果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3)以点P 为圆心,以OP 为半径画圆,当⊙P 与菱形OABC 的一边所在直线相切时,请直接写出t 的值.40.矩形ABCD 中,AB =2,AD =4,将矩形ABCD 绕点C 顺时针旋转至矩形EGCF (其中E 、G 、F 分别与A 、B 、D 对应).(1)如图1,当点G 落在AD 边上时,直接写出AG 的长为 ; (2)如图2,当点G 落在线段AE 上时,AD 与CG 交于点H ,求GH 的长;(3)如图3,记O 为矩形ABCD 对角线的交点,S 为△OGE 的面积,求S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分析】由函数是二次函数得到a-1≠0即可解题. 【详解】解:∵2(1)y a x bx c =-++是二次函数,∴a-1≠0, 解得:a≠1, 故选你D.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概念,属于简单题,熟悉二次函数的定义是解题关键.2.D解析:D 【解析】∵一元二次方程kx 2﹣2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2﹣4ac=4+4k >0,且k≠0. 解得:k >﹣1且k≠0.故选D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分类思想的应用.3.A解析:A 【解析】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心得出OA=OC=OB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出OA=OC <OD ,求出OA=OB=OC=OE≠OD ,再逐个判断即可.【详解】解:如图,连接OB 、OD 、OA ,∵O 为锐角三角形ABC 的外心, ∴OA =OC =OB , ∵四边形OCDE 为正方形, ∴OA =OC <OD , ∴OA =OB =OC =OE ≠OD ,∴OA =OC ≠OD ,即O 不是△ADC 的外心, OA =OE =OB ,即O 是△AEB 的外心, OB =OC =OE ,即O 是△BCE 的外心, OB =OA ≠OD ,即O 不是△ABD 的外心,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心.熟记三角形的外心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4.B解析:B 【解析】 【分析】连接AC ,根据网格的特点求出r=AC 的长度,再得到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根据扇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连接AC ,则r=AC=22251=+ 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BAD=45°,∴扇形AEF 的面积=()2455360π⨯⨯=58π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扇形面积求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勾股定理及扇形面积公式.5.A【解析】【分析】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即可.【详解】解:sin30°=12.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的关键. 6.A解析:A【解析】【分析】直接根据“上加下减,左加右减”的原则进行解答即可.【详解】将抛物线23y x =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根据抛物线的平移规律可得新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3(2)3y x =++,故答案选A . 7.B解析: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二次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以及图象与x 轴的交点,进而分别分析得出答案.详解:①∵二次函数y=ax 2+bx+c (a≠0)图象的对称轴为x=1,且开口向下,∴x=1时,y=a+b+c ,即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为a+b+c ,故①正确;②当x=﹣1时,a ﹣b+c=0,故②错误;③图象与x 轴有2个交点,故b 2﹣4ac >0,故③错误;④∵图象的对称轴为x=1,与x 轴交于点A 、点B (﹣1,0),∴A (3,0),故当y >0时,﹣1<x <3,故④正确.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以及二次函数最值等知识,正确得出A 点坐标是解题关键.8.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二次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详解】解:A. y =12x 是正比例函数,不符合题意; B. y =2x 2-1是二次函数,符合题意;C. yD. y =x 2+1x+1不是二次函数,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定义,解题关键是掌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定义.9.A解析:A【解析】【分析】先求得A 、B 两点的坐标,设()6P m m -,,根据之间的距离公式列出2PB 关于m 的函数关系式,求得其最小值,即可求得答案.【详解】令0y =,则21404x -=, 解得:4x =±,∴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4040A B -,、,, 设点P 的坐标为()6m m -,, ∴()()2222246220522(5)2PB m m m m m =-+-=-+=-+,∵20>,∴当5m =时,2PB 有最小值为:2,即PB ,∵A 、B 为抛物线的对称点,对称轴为y 轴,∴O 为线段AB 中点,且Q 为AP 中点,∴122OQ PB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问题,涉及到的知识有: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利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求得2PB 的最小值是解题的关键.10.B【解析】【分析】根据圆心距和两圆半径的之间关系可得出两圆之间的位置关系.【详解】∵⊙O 的直径为4,∴⊙O 的半径为2,∵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是2,∴根据圆心距与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可知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是相切.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已知圆的半径是r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是d ,当d =r 时,直线和圆相切,当d >r 时,直线和圆相离,当d <r 时,直线和圆相交.11.C解析:C【解析】【分析】利用加权平均数按照比例进一步计算出个人总分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得:92580390288532⨯+⨯+⨯=++(分), ∴小莹的个人总分为88分;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求取,熟练掌握相关公式是解题关键.12.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解题即可.【详解】解:cos60°=12.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13.B【解析】【分析】针扎到内切圆区域的概率就是内切圆的面积与外切圆面积的比.【详解】解:∵如图所示的正三角形,∴∠CAB =60°,∴∠OAB =30°,∠OBA =90°,设OB =a ,则OA =2a ,则小球落在小⊙O 内部(阴影)区域的概率为()22142a a ππ=.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问题,掌握圆的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4.B解析:B【解析】【分析】①由于AC 与BD 不一定相等,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判断①;②连接OD ,利用切线的性质,可得出∠GPD=∠GDP ,利用等角对等边可得出GP=GD ,可判断②;③先由垂径定理得到A 为CE 的中点,再由C 为AD 的中点,得到CD AE =,根据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可得出∠CAP=∠ACP ,利用等角对等边可得出AP=CP ,又AB 为直径得到∠ACQ 为直角,由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出∠PCQ=∠PQC ,得出CP=PQ ,即P 为直角三角形ACQ 斜边上的中点,即为直角三角形ACQ 的外心,可判断③;④正确.证明△APF ∽△ABD ,可得AP×AD=AF×AB ,证明△ACF ∽△ABC ,可得AC 2=AF×AB ,证明△CAQ ∽△CBA ,可得AC 2=CQ×CB ,由此即可判断④;【详解】解:①错误,假设BAD ABC ∠=∠,则BD AC =,AC CD =,∴AC CD BD ==,显然不可能,故①错误.②正确.连接OD .GD是切线,∴⊥,DG OD∴∠+∠=︒,GDP ADO90=,OA OD∴∠=∠,ADO OAD90∠+∠=︒,GPD APF∠=∠,APF OAD∴∠=∠,GPD GDP∴=,故②正确.GD GP⊥,③正确.AB CE∴AE AC=,=,AC CD∴CD AE=,CAD ACE∴∠=∠,∴=,PC PAAB是直径,∴∠=︒,ACQ90∠+∠=︒,CAP CQP90ACP QCP∴∠+∠=︒,90∴∠=∠,PCQ PQC∴==,PC PQ PA∠=︒,ACQ90∆的外心.故③正确.∴点P是ACQ④正确.连接BD.∠=∠=︒,PAF BAD90AFP ADB∠=∠,∽,∴∆∆APF ABD∴AP AF=,AB AD∴⋅=⋅,AP AD AF ABAFC ACB∠=∠=︒,∠=∠,90CAF BAC∽,ACF ABC∴∆∆可得2=,AC AF AB∠=∠,∠=∠,CAQ ABCACQ ACB∽,可得2∴∆∆CAQ CBA=⋅,AC CQ CB∴⋅=⋅.故④正确,AP AD CQ CB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切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现在在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选择题中的压轴题.15.C解析:C【解析】【分析】二次函数y =x 2+4x +n 的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公共点,则240b ac =-=⊿,据此即可求得.【详解】∵1a =,4b =,c n =,根据题意得:2244410b ac n =-=⨯⨯=⊿﹣,解得:n =4,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二次函数2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a ≠0)的交点与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根之间的关系.24b ac =-⊿决定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个数.⊿>0时,抛物线与x 轴有2个交点;0=⊿时,抛物线与x 轴有1个交点;⊿<0时,抛物线与x 轴没有交点.二、填空题16.14【解析】【分析】先求出方程的两根,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到合题意的边,进而求得三角形周长即可.【详解】解:x2﹣6x+8=0,(x ﹣2)(x ﹣4)=0,x ﹣2=0,x ﹣4=0解析:14【分析】先求出方程的两根,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到合题意的边,进而求得三角形周长即可.【详解】解:x 2﹣6x+8=0,(x ﹣2)(x ﹣4)=0,x ﹣2=0,x ﹣4=0,x 1=2,x 2=4,当x =2时,2+3<6,不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所以x =2舍去,当x =4时,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周长是3+6+4=13,故答案为:13.【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不能盲目地将三边长相加起来,而应养成检验三边长能否成三角形的好习惯,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解法本题的关键.17.【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弧长公式进行计算.【详解】解:由题意得:=,故答案是:【点睛】本题考查了弧长公式,考查了计算能力,熟练掌握弧长公式是关键. 解析:53π 【解析】【分析】 直接利用弧长公式180n R l π=进行计算. 【详解】 解:由题意得:605180l π==53π, 故答案是:53π 【点睛】本题考查了弧长公式,考查了计算能力,熟练掌握弧长公式是关键. 18.【解析】根据黄金比值为计算即可.【详解】解:∵点P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AP>BP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黄金分割,熟记黄金分割点的比值是解题的关键.解析:2【解析】【分析】根据黄金比值为12计算即可. 【详解】解:∵点P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AP>BP )∴AP 2AB ==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黄金分割,熟记黄金分割点的比值是解题的关键.19.【解析】【分析】首先对图中各点进行标注,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正方形BEFL 的面积减去梯形BENK 的面积,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K 、EN 的长从而求出梯形的面积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 解析:133【解析】【分析】首先对图中各点进行标注,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正方形BEFL 的面积减去梯形BENK 的面积,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K 、EN 的长从而求出梯形的面积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四边形MEGH为正方形,∴NE GH∴△AEN~△AHG∴NE:GH=AE:AG∵AE=2+3=5,AG=2+3+4=9,GH=4∴NE:4=5:9∴NE=20 9同理可求BK=8 9梯形BENK的面积:1208143 2993⎛⎫⨯+⨯=⎪⎝⎭∴阴影部分的面积:1413 3333⨯-=故答案为:13 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图形面积的计算以及相似三角形判定及其性质,根据相似的性质求出相应的边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0.【解析】【分析】分别计算半径为10cm的圆的面积和边长为30cm的正方形ABCD的面积,然后计算即可求出飞镖落在圆内的概率;【详解】解:(1)∵半径为10cm的圆的面积=π•102=100解析:9π【解析】【分析】分别计算半径为10cm的圆的面积和边长为30cm的正方形ABCD的面积,然后计算SS半圆正方形即可求出飞镖落在圆内的概率;【详解】解:(1)∵半径为10cm 的圆的面积=π•102=100πcm 2,边长为30cm 的正方形ABCD 的面积=302=900cm 2,∴P (飞镖落在圆内)=100==9009S S ππ半圆正方形,故答案为:9π. 【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概率,掌握概率=相应的面积与总面积之比是解题的关键.21.x1=-12,x2=8【解析】【分析】把后面一个方程中的x +3看作一个整体,相当于前面方程中的x 来求解.【详解】解:∵关于x 的方程的解是,(a ,m ,b 均为常数,a≠0),∴方程变形为,即解析:x 1=-12,x 2=8【解析】【分析】把后面一个方程中的x +3看作一个整体,相当于前面方程中的x 来求解.【详解】解:∵关于x 的方程2()0a x m b ++=的解是19x =-,211x =(a ,m ,b 均为常数,a≠0),∴方程2(3)0a x m b +++=变形为2[(3)]0a x m b +++=,即此方程中x +3=-9或x +3=11,解得x 1=-12,x 2=8,故方程2(3)0a x m b +++=的解为x 1=-12,x 2=8.故答案为x 1=-12,x 2=8.【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方程解的含义.注意观察两个方程的特点,运用整体思想进行简便计算. 22..【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边的关系,进而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BC, ∴∠AFB=∠EBC, ∵B解析:38.【解析】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边的关系,进而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 【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 ∥BC , ∴∠AFB =∠EBC , ∵BF 是∠ABC 的角平分线, ∴∠EBC =∠ABE =∠AFB , ∴AB =AF ,∴35AB AF BC BC ==, ∵AD ∥BC ,∴△AFE ∽△CBE , ∴35AF EF BC BE ==, ∴38EF BF =; 故答案为:38.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3.【解析】 【分析】这个式子先移项,变成x2=9,从而把问题转化为求9的平方根. 【详解】 解:移项得x2=9, 解得x=±3.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解这解析:3x=±【解析】【分析】这个式子先移项,变成x2=9,从而把问题转化为求9的平方根.【详解】解:移项得x2=9,解得x=±3.故答案为3x=±.【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解这类问题要移项,把所含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号的左边,把常数项移项等号的右边,化成x2=a(a≥0)的形式,利用数的开方直接求解.注意:(1)用直接开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类型有:x2=a(a≥0);ax2=b(a,b同号且a≠0);(x+a)2=b(b≥0);a(x+b)2=c(a,c同号且a≠0).法则:要把方程化为“左平方,右常数,先把系数化为1,再开平方取正负,分开求得方程解”.(2)用直接开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要仔细观察方程的特点.24.4【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代入数据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得出:,即,解得,教学楼高=14.4.故答案为:14.4.【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以及平解析:4【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1.62.8=身高教学楼高影长教学楼影长,代入数据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得出:1.62.8=身高教学楼高影长教学楼影长,即,1.62.825.2=教学楼高解得,教学楼高=14.4.故答案为:14.4.【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以及平行投影,熟记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是解此题的关键.25..【解析】【分析】根据比例的合比性质变形得:【详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合比性质,对比例的性质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解析:52.【解析】【分析】根据比例的合比性质变形得:325.22 x yy++==【详解】∵32xy=,∴325.22 x yy++==故答案为:5 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合比性质,对比例的性质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26.4【解析】【分析】由圆锥的母线长是5cm,侧面积是20πcm2,求圆锥侧面展开扇形的弧长,然后再根据锥的侧面展开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的底面周长求解.【详解】解:由圆锥的母线长是5cm,侧面积解析:4 【解析】 【分析】由圆锥的母线长是5cm ,侧面积是20πcm 2,求圆锥侧面展开扇形的弧长,然后再根据锥的侧面展开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的底面周长求解. 【详解】解:由圆锥的母线长是5cm ,侧面积是20πcm 2,根据圆锥的侧面展开扇形的弧长为:2405S l r π===8π, 再根据锥的侧面展开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的底面周长,可得822l r πππ===4cm . 故答案为:4. 【点睛】本题考查圆锥的计算,掌握公式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27.【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式,可据此直接写出顶点坐标. 【详解】解:由,根据顶点式的坐标特点可知,顶点坐标为.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公式,将解析式化 解析:()2,2--【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式,可据此直接写出顶点坐标. 【详解】解:由()2322y x =+-,根据顶点式的坐标特点可知,顶点坐标为()2,2--.故答案为:()2,2--. 【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公式,将解析式化为顶点式y=a (x-h )2+k ,顶点坐标是(h ,k ),对称轴是x=h .28.4 【解析】 【分析】先列举出所有上升数,再根据概率公式解答即可.【详解】解:两位数一共有99-10+1=90个,上升数为:共8+7+6+5+4+3+2+1=36个.概率为36÷90=解析:4【解析】【分析】先列举出所有上升数,再根据概率公式解答即可.【详解】解:两位数一共有99-10+1=90个,上升数为:共8+7+6+5+4+3+2+1=36个.概率为36÷90=0.4.故答案为:0.4.29.36°.【解析】【分析】由正五边形的性质得出∠BAE=(5﹣2)×180°=108°,BC=CD=DE,得出 ==,由圆周角定理即可得出答案.【详解】∵⊙O是正五边形ABCDE的外接圆,解析:36°.【解析】【分析】由正五边形的性质得出∠BAE=15(5﹣2)×180°=108°,BC=CD=DE,得出BC=CD=DE,由圆周角定理即可得出答案.【详解】∵⊙O是正五边形ABCDE的外接圆,∴∠BAE=15(n﹣2)×180°=15(5﹣2)×180°=108°,BC=CD=DE,∴BC=CD=DE,∴∠CAD=13×108°=36°;故答案为:3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以及圆周角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正五边形的性质和圆周角定理是解题的关键.30.1或1.75或2.25s【解析】试题分析:∵AB是⊙O的直径,∴∠C=90°.∵∠ABC=60°,∴∠A=30°.又BC=3cm,∴AB=6cm.则当0≤t<3时,即点E从A到B再到解析:1或1.75或2.25s【解析】试题分析:∵AB是⊙O的直径,∴∠C=90°.∵∠ABC=60°,∴∠A=30°.又BC=3cm,∴AB=6cm.则当0≤t<3时,即点E从A到B再到O(此时和O不重合).若△BEF是直角三角形,则当∠BFE=90°时,根据垂径定理,知点E与点O重合,即t=1;当∠BEF=90°时,则BE=BF=34,此时点E走过的路程是214或274,则运动时间是74s或94s.故答案是t=1或74或94.考点:圆周角定理.三、解答题31.(1)①2QPB AQP ∠=∠;②1.5;(2)①5;②53、255,35630、5. 【解析】 【分析】(1)①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判断△APQ 为等腰三角形,结合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和圆周角定理证明;②证明△PBQ ∽△QBA ,由对应边成比例求解; (2)①画出图形,由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②分O 与矩形ABCD 的四边分别相切,画出图形,利用切线性质,由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 【详解】解:(1)①如图,PQ 是直径,E 在圆上, ∴∠PEQ=90°, ∴PE ⊥AQ, ∵AE=EQ, ∴PA=PQ, ∴∠PAQ=∠PQA,∴∠QPB=∠PAQ+∠PQA=2∠AQP , ∵∠QPB=2∠AQP .\②解:如图,∵BE=BQ=3, ∴∠BEQ=∠BQE, ∵∠BEQ=∠BPQ, ∵∠PBQ=∠QBA, ∴△PBQ ∽△QBA,∴BPBQBQBA, ∴336BP , ∴BP=1.5;(2)①如图, BP=3,BQ=1,设半径OP=r,在Rt△OPB中,根据勾股定理得,PB2+OB2=OP2∴32+(r-1)2=r2,∴r=5,∴O的半径是5.②如图,O与矩形ABCD的一边相切有4种情况,如图1,当O与矩形ABCD边BC相切于点Q,过O作OK⊥AB于K,则四边形OKBQ为矩形,设OP=OQ=r,则PK=3x,由勾股定理得,r2=12+(3-r)2,解得,r=5 3 ,∴O半径为5 3 .如图2,当O与矩形ABCD边AD相切于点N,延长NO交BC于L,则OL⊥BC,过P作PS⊥NL于S,设OS=x,则ON=OP=OQ=3+x,设PS=BL=y,由勾股定理得,2222223331x x yx x y,解得125 23x(舍去),225 23x,∴ON=25 53,∴O半径为25 53.如图3,当O与矩形ABCD边CD相切于点M,延长MO交AB于R,则OR⊥AB,过O作OH⊥BC于H,设OH=BR=x,设HQ=y, 则OM=OP=OQ=4-1-y=3-y,由勾股定理得,2222223331y x yy x y,解得163032x (舍去),263032x,∴OM=35630,∴O半径为35630.如图4,当O与矩形ABCD边AB相切于点P,过O作OG⊥BC于G,则四边形AFCG为矩形,设OF=CG=x,,则OP=OQ=x+4,由勾股定理得(x+4)2=32+(x+3)2,解得,x=1,∴OP=5,∴O半径为5.综上所述,若O与矩形ABCD的一边相切,为O的半径53,2553,35630,5.【点睛】本题考查圆的相关性质,涉及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切线的性质等,综合性较强,利用分类思想画出对应图形,化繁为简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2.(1)14;(2)14.【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2)通过列表展示所有9种等可能结果,再找出通道不同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详解】(1)解:一名游客经过此检票口时,选择A通道通过的概率=14,故答案为:14;(2)解:列表如下:共有16种可能结果,并且它们的出现是等可能的,“甲、乙两人选择相同检票通道”记为事件E,它的发生有4种可能:(A,A)、(B,B)、(C,C)、(D,D)∴P(E)=416=14.【点睛】本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利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展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n,再从中选出符合事件A或B的结果数目m,然后利用概率公式计算事件A或事件B的概率.33.(1)13;(2)13.【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概率公式计算;(2)先利用画树状图展示所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数,找出两人被分配到同一个项目组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计算.【详解】解:(1)小明被分配到“迷你马拉松”项目组的概率为13;(2)画树状图为:。
数学九年级上册 期末试卷(Word 版 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的方程的是( ) A .x 2+1=0 B .x 2+2x +1=0 C .x 2+2x +3=0 D .x 2+2x -3=0 2.一组数据0、-1、3、2、1的极差是( )A .4B .3C .2D .13.如图,////AD BE CF ,直线12l l 、与这三条平行线分别交于点、、A B C 和点D E F 、、.已知AB =1,BC =3,DE =1.2,则DF 的长为( )A .3.6B .4.8C .5D .5.24.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BA 、CA 的延长线上,ABAD=2,那么下列条件中能判断DE ∥BC 的是( )A .12AE EC = B .2ECAC= C .12DE BC = D .2ACAE= 5.二次函数2y ax bx c =++(a ,b ,c 为常数,且0a ≠)中的x 与y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x2- 1-0 12y5 03- 4-3-以下结论:①二次函数2y ax bx c =++有最小值为4-; ②当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③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 ④当13x 时,0y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个A .1B .2C .3D .46.如图,分别以等边三角形ABC 的三个顶点为圆心,以边长为半径画弧,得到的封闭图形是莱洛三角形,若AB=2,则莱洛三角形的面积(即阴影部分面积)为( )A .3π+B .3π-C .23π-D .223π-7.下列方程中,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 A .2x ﹣3=xB .2x +3y =5C .2x ﹣x 2=1D .17x x+=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B .有一个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C .所有直角三角形都相似D .所有矩形都相似9.如图,AB ,AM ,BN 分别是⊙O 的切线,切点分别为 P ,M ,N .若 MN ∥AB ,∠A =60°,AB =6,则⊙O 的半径是( )A .32B .3C .323D 310.2的相反数是( ) A .12-B .12C .2D .2-11.抛物线y =(x ﹣2)2+3的顶点坐标是( ) A .(2,3) B .(﹣2,3) C .(2,﹣3) D .(﹣2,﹣3) 12.若二次函数y =x 2+4x +n 的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公共点,则实数n 的值是( )A .1B .3C .4D .6二、填空题13.如图,已知Rt ABC ∆中,90ACB ∠=︒,8AC =,6BC =,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MCN ∆,点D 、E 分别为AB 、MN 的中点,若点E 刚好落在边BC 上,则sin DEC∠=______.14.如图,某数学兴趣小组将边长为4的正方形铁丝框ABCD变形为以A为圆心,AB为半径的扇形 (忽略铁丝的粗细),则所得的扇形DAB的面积为__________.15.如图,在Rt△ABC中,BC AC⊥,CD是AB边上的高,已知AB=25,BC=15,则BD=__________.16.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网格中,点A、B、C、D都在这些小正方形的顶点上,AB、CD相交于点O,则tan∠AOD=________.17.已知一个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6cm,高为8cm,则圆锥的侧面积为_____cm2.(结果保留π)18.若点 M(-1, y1),N(1, y2),P(72, y3 )都在抛物线 y=-mx2 +4mx+m2 +1(m>0)上,则y1、y2、y3大小关系为_____(用“>”连接).19.将抛物线y=-5x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新的抛物线的表达式是________.20.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以AB为直径作O,CF与O相切于点E,与AD交于点F,则CDF∆的面积为__________.21.如图,四边形ABCD 是⊙O 的内接四边形,若∠C=140°,则∠BOD=____°.22.甲、乙两个篮球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都为2.07米,方差分别是2S 甲、2S 乙,且22S S >甲乙,则队员身高比较整齐的球队是_____.23.如图,⊙O 的内接四边形ABCD 中,∠A=110°,则∠BOD 等于________°.24.若二次函数24y x x =-的图像在x 轴下方的部分沿x 轴翻折到x 轴上方,图像的其余部分保持不变,翻折后的图像与原图像x 轴上方的部分组成一个形如“W ”的新图像,若直线y =-2x +b 与该新图像有两个交点,则实数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25.学校为了解九年级学生对“八礼四仪”的掌握情况,对该年级的500名同学进行问卷测试,并随机抽取了10名同学的问卷,统计成绩如下: 得分 10 9 8 7 6 人数33211(1)计算这10名同学这次测试的平均得分;(2)如果得分不少于9分的定义为“优秀”,估计这 500名学生对“八礼四仪”掌握情况优秀的人数;(3)小明所在班级共有40人,他们全部参加了这次测试,平均分为7.8分.小明的测试成绩是8分,小明说,我的测试成绩在班级中等偏上,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26.如图,已知二次函数2223(0)y x mx m m =-++>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顶点为点D .(1)点B 的坐标为 ,点D 的坐标为 ;(用含有m 的代数式表示) (2)连接,CD BC .①若CB 平分OCD ∠,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②连接AC ,若CB 平分ACD ∠,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7.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 ﹣1)x 2﹣2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a 的取值范围.28.如图,小明在一块平地上测山高,先在B 处测得山顶A 的仰角为30°,然后向山脚直行60米到达C 处,再测得山顶A 的仰角为45°,求山高AD 的长度.(测角仪高度忽略不计)29.在“慈善一日捐”活动中,为了解某校学生的捐款情况,抽样调查了该校部分学生的捐款数(单位:元),并绘制成下面的统计图.(1)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是________,这组数据的众数为________元;(2)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3)该校共有600学生参与捐款,请你估计该校学生的捐款总数.30.如图,AB为O的直径,PD切O于点C,交AB的延长线于点D,且2D A∠=∠.(1)求D∠的度数.(2)若O的半径为2,求BD的长.31.(1)如图1,在△ABC中,点D,E,Q分别在AB,AC,BC上,且DE∥BC,AQ交DE于点P,求证:DP EP BQ CQ=;(2)如图,在△ABC中,∠BAC=90°,正方形DEFG的四个顶点在△ABC的边上,连接AG,AF分别交DE于M,N两点.①如图2,若AB=AC=1,直接写出MN的长;②如图3,求证MN2=DM·EN.32.对于实数a,b,我们可以用{}max,a b表示a,b两数中较大的数,例如{}max3,13-=,{}max2,22=.类似的若函数y1、y2都是x的函数,则y=min{y1, y2}表示函数y1和y2的取小函数.(1)设1y x=,21 =yx ,则函数1max,y xx⎧⎫=⎨⎬⎩⎭的图像应该是___________中的实线部分.(2)请在下图中用粗实线描出函数()(){}22max 2,2y x x =---+的图像,观察图像可知当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3)若关于x 的方程()(){}22max 2,20x x t ---+-=有四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t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分析】要判断所给方程是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只要找出方程的判别式,根据判别式的正负情况即可作出判断.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的方程,即判别式的值大于0的一元二次方程. 【详解】A 、△=0-4×1×1=-4<0,没有实数根;B 、△=22-4×1×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 、△=22-4×1×3=-8<0,没有实数根;D 、△=22-4×1×(-3)=16>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注意掌握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0)的根与△=b 2-4ac 有如下关系:①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两个实数根;②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两个实数根;③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2.A解析:A 【解析】 【分析】根据极差的概念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即可求解. 【详解】解:这组数据:0、-1、3、2、1的极差是:3-(-1)=4.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极差的知识,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3.B解析:B 【解析】 【分析】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AD BE CF ,AB DEBC EF ∴=,即1 1.23EF =, 3.6EF ∴=, 3.6 1.2 4.8DF EF DE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4.D解析:D 【解析】 【分析】 只要证明AC ABAE AD=,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A. 12AE EC = ,可得AE :AC=1:1,与已知2AB AD=不成比例,故不能判定 B.2ECAC =,可得AC :AE=1:1,与已知2AB AD=不成比例,故不能判定;C 选项与已知的2ABAD=,可得两组边对应成比例,但夹角不知是否相等,因此不一定能判定; 12DE BC = D.2AC ABAE AD ==,可得DE//BC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5.B解析:B 【解析】 【分析】根据表中数据,可获取相关信息: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4),开口向上,与x 轴的两个交点坐标是(-1,0)和(3,0),据此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①由表格给出的数据可知(0,-3)和(2,-3)是一对对称点,所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202+=1,即顶点的横坐标为x=1,所以当x=1时,函数取得最小值-4,故此选项正确; ②由表格和①可知当x <1时,函数y 随x 的增大而减少;故此选项错误;③由表格和①可知顶点坐标为(1,-4),开口向上,∴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交点,一个是(-1,0),另一个是(3,0);故此选项错误; ④函数图象在x 轴下方y<0,由表格和③可知,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与x 轴的两个交点坐标是(-1,0)和(3,0),∴当13x 时,y<0;故此选项正确;综上:①④两项正确, 故选:B . 【点睛】本题综合性的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能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判断:纵坐标相同两个点的是一对对称点.6.D解析:D 【解析】【分析】莱洛三角形的面积是由三块相同的扇形叠加而成,其面积=三块扇形的面积相加,再减去两个等边三角形的面积,分别求出即可. 【详解】过A 作AD ⊥BC 于D ,∵△ABC是等边三角形,∴AB=AC=BC=2,∠BAC=∠ABC=∠ACB=60°,∵AD⊥BC,∴BD=CD=1,33∴△ABC的面积为12BC•AD=1232⨯3S扇形BAC=2602360π⨯=23π,∴莱洛三角形的面积S=3×23π﹣3﹣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扇形的面积计算,能根据图形得出莱洛三角形的面积=三块扇形的面积相加、再减去两个等边三角形的面积是解此题的关键.7.C解析:C【解析】【分析】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判断即可.【详解】A、方程2x﹣3=x为一元一次方程,不符合题意;B、方程2x+3y=5是二元一次方程,不符合题意;C、方程2x﹣x2=1是一元二次方程,符合题意;D、方程x+1x=7是分式方程,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8.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各内角为60°的性质、矩形边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以解题.解:A 、等边三角形各内角为60°,各边长相等,所以所有的等边三角形均相似,故本选项正确;B 、一对等腰三角形中,若底角和顶角相等且不等于60°,则该对三角形不相似,故本选项错误;C 、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的大小不确定,无法判定三角形相似,故本选项错误;D 、矩形的邻边的关系不确定,所以并不是所有矩形都相似,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各内角为60°,各边长相等的性质,考查了等腰三角形底角相等的性质,本题中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矩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9.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判断四边形ABNM 为梯形,再由切线的性质可推出∠ABN=60°,从而判定△APO ≌△BPO ,可得AP=BP=3,在直角△APO 中,利用三角函数可解出半径的值.【详解】解:连接OP ,OM ,OA ,OB ,ON∵AB ,AM ,BN 分别和⊙O 相切,∴∠AMO=90°,∠APO=90°,∵MN ∥AB ,∠A =60°,∴∠AMN=120°,∠OAB=30°,∴∠OMN=∠ONM=30°,∵∠BNO=90°,∴∠ABN=60°,∴∠ABO=30°,在△APO 和△BPO 中,OAP OBP APO BPO OP OP ∠=∠⎧⎪∠=∠⎨⎪=⎩,△APO ≌△BPO (AAS ),∴AP=12AB=3, ∴tan ∠OAP=tan30°=OP AP=3, ∴.【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切线长定理,解直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关键是说明点P 是AB 中点,难度不大.10.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概念解答即可.【详解】2的相反数是-2,故选D .11.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抛物线的顶点式可直接得到顶点坐标.【详解】解:y =(x ﹣2)2+3是抛物线的顶点式方程,根据顶点式的坐标特点可知,顶点坐标为(2,3).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顶点式与顶点坐标,顶点式y=(x-h )2+k ,顶点坐标为(h ,k ),对称轴为直线x=h ,难度不大.12.C解析:C【解析】【分析】二次函数y =x 2+4x +n 的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公共点,则240b ac =-=⊿,据此即可求得.【详解】∵1a =,4b =,c n =,根据题意得:2244410b ac n =-=⨯⨯=⊿﹣,解得:n =4,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二次函数2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a ≠0)的交点与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根之间的关系.24b ac =-⊿决定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个数.⊿>0时,抛物线与x 轴有2个交点;0=⊿时,抛物线与x 轴有1个交点;⊿<0时,抛物线与x 轴没有交点.二、填空题13.【解析】【分析】根据旋转性质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求出CD=CE=5,再根据勾股定理求DE 长,的值即为等腰△CDE 底角的正弦值,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构建直角三角形求解.【详解】【解析】【分析】根据旋转性质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求出CD=CE=5,再根据勾股定理求DE 长,sin DEC ∠的值即为等腰△CDE 底角的正弦值,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构建直角三角形求解.【详解】如图,过D 点作DM ⊥BC ,垂足为M ,过C 作CN ⊥DE ,垂足为N ,在Rt △ACB 中,AC=8,BC=6,由勾股定理得,AB=10,∵D 为AB 的中点,∴CD=152AB = , 由旋转可得,∠MCN=90°,MN=10,∵E 为MN 的中点,∴CE=152MN , ∵DM ⊥BC,DC=DB,∴CM=BM=132BC =, ∴EM=CE-CM=5-3=2, ∵DM=142AC ,∴由勾股定理得,DE=25,∵CD=CE=5,CN⊥DE,∴DN=EN=5 ,∴由勾股定理得,CN=25,∴sin∠DEC=25 CNCE.25.【点睛】本题考查旋转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能够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构建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解析】【分析】【详解】设扇形的圆心角为n°,则根据扇形的弧长公式有:,解得所以解析:16【解析】【分析】【详解】设扇形的圆心角为n°,则根据扇形的弧长公式有:π·4=8180n,解得360πn=所以22360S==16360360扇形π4πrπ=n15.9【解析】【分析】利用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证△BCD∽△BAC,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得比例式,代入数值求解即可.【详解】解:∵,,∴∠ACB=∠CDB=90°, ∵∠B=∠B,解析:9【解析】【分析】利用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证△BCD ∽△BAC ,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得比例式,代入数值求解即可.【详解】解:∵BC AC ⊥,CD AB ⊥,∴∠ACB=∠CDB=90°,∵∠B=∠B,∴△BCD ∽△BAC,∴BC BD AB BC = , ∴152515BD =, ∴BD=9.故答案为:9.【点睛】本题考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线段长,证明两三角形相似注意题中隐含条件,如公共角,对顶角等,利用相似的性质得出比例式求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2【解析】【分析】首先连接BE ,由题意易得BF=CF ,△ACO ∽△BKO ,然后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易得KO :CO=1:3,即可得OF :CF=OF :BF=1:2,在Rt △OBF 中,即可求解析:2【解析】【分析】首先连接BE ,由题意易得BF=CF ,△ACO ∽△BKO ,然后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易得KO :CO=1:3,即可得OF :CF=OF :BF=1:2,在Rt △OBF 中,即可求得tan ∠BOF 的值,继而求得答案.【详解】如图,连接BE ,∵四边形BCEK是正方形,∴KF=CF=12CK,BF=12BE,CK=BE,BE⊥CK,∴BF=CF,根据题意得:AC∥BK,∴△ACO∽△BKO,∴KO:CO=BK:AC=1:3,∴KO:KF=1:2,∴KO=OF=12CF=12BF,在Rt△PBF中,tan∠BOF=BFOF=2,∵∠AOD=∠BOF,∴tan∠AOD=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函数的定义.此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准确作出辅助线,注意转化思想与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7.60π【解析】试题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圆锥的母线长,再根据圆锥的侧面积公式求解即可.由题意得圆锥的母线长∴圆锥的侧面积.考点:勾股定理,圆锥的侧面积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圆锥的侧解析:60π【解析】试题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圆锥的母线长,再根据圆锥的侧面积公式求解即可.由题意得圆锥的母线长∴圆锥的侧面积.考点:勾股定理,圆锥的侧面积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圆锥的侧面积公式:圆锥的侧面积底面半径×母线. 18.y1<y3<y2【解析】【分析】利用图像法即可解决问题.y=mx2 +4mx+m2 +1(m>0),对称轴为x=,观察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y1<y3<y2.故答案为:y解析:y1<y3<y2【解析】【分析】利用图像法即可解决问题.【详解】y=-mx2 +4mx+m2 +1(m>0),对称轴为x=422mm-=-,观察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y1<y3<y2.故答案为:y1<y3<y2.【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上的点的特征,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图象法比较函数值的大小.19.y=-5(x+2)2-3【解析】【分析】根据向左平移横坐标减,向下平移纵坐标减求出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再利用顶点式解析式写出即可.【详解】解:∵抛物线y=-5x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解析:y=-5(x+2)2-3【解析】【分析】根据向左平移横坐标减,向下平移纵坐标减求出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再利用顶点式解析式写出即可.解:∵抛物线y=-5x 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新抛物线顶点坐标为(-2,-3),∴所得到的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5(x+2)2-3.故答案为:y=-5(x+2)2-3.【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掌握平移的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是关键.20.【解析】【分析】运用切线长定理和勾股定理求出DF ,进而完成解答.【详解】解:∵与相切于点,与交于点∴EF=AF,EC=BC=2设EF=AF=x,则CF=2+x,DF=2-x在Rt△C 解析:32【解析】【分析】运用切线长定理和勾股定理求出DF ,进而完成解答.【详解】解:∵CF 与O 相切于点E ,与AD 交于点F∴EF=AF,EC=BC=2设EF=AF=x,则CF=2+x,DF=2-x在Rt △CDF 中,由勾股定理得:DF 2=CF 2-CD 2,即(2-x)2=(2+x)2-22解得:x=12,则DF=32∴CDF ∆的面积为13222⨯⨯=32 故答案为32.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长定理和勾股定理等知识点,根据切线长定理得到相等的线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1.80【解析】∵∠A+∠C=180°,∴∠A=180°−140°=40°,∴∠BOD=2∠A=80°.故答案为80.解析:80【解析】∵∠A+∠C=180°,∴∠A=180°−140°=40°,∴∠BOD=2∠A=80°.故答案为80.22.乙【解析】【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详解】解:∵,∴队员身解析:乙【解析】【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详解】解:∵22S S 甲乙,∴队员身高比较整齐的球队是乙,故答案为:乙.【点睛】本题考查方差.解题关键在于知道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23.140【解析】试题解析::∵∠A=110°∴∠C=180°-∠A=70°∴∠BOD=2∠C=140°.解析:140【解析】试题解析::∵∠A=110°∴∠C=180°-∠A=70°∴∠BOD=2∠C=140°.24.【解析】【分析】当直线y=-2x+b 处于直线m 的位置时,此时直线和新图象只有一个交点A ,当直线处于直线n 的位置时,此时直线与新图象有三个交点,当直线y=-2x+b 处于直线m 、n 之间时,与该新图解析:18b -<<【解析】【分析】当直线y=-2x+b 处于直线m 的位置时,此时直线和新图象只有一个交点A ,当直线处于直线n 的位置时,此时直线与新图象有三个交点,当直线y=-2x+b 处于直线m 、n 之间时,与该新图象有两个公共点,即可求解.【详解】解:设y=x 2-4x 与x 轴的另外一个交点为B ,令y=0,则x=0或4,过点B (4,0), 由函数的对称轴,二次函数y=x 2-4x 翻折后的表达式为:y=-x 2+4x ,当直线y=-2x+b 处于直线m 的位置时,此时直线和新图象只有一个交点A ,当直线处于直线n 的位置时,此时直线n 过点B (4,0)与新图象有三个交点, 当直线y=-2x+b 处于直线m 、n 之间时,与该新图象有两个公共点,当直线处于直线m 的位置:联立y=-2x+b 与y=x 2-4x 并整理:x 2-2x-b=0,则△=4+4b=0,解得:b=-1;当直线过点B 时,将点B 的坐标代入直线表达式得:0=-8+b ,解得:b=8,故-1<b <8;故答案为:-1<b <8.【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函数与x 轴交点、几何变换、一次函数基本知识等内容,本题的关键是确定点A 、B 两个临界点,进而求解.三、解答题25.(1)8.6;(2)300;(3)不同意,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求平均数;(2)根据表中数据求出这10名同学中优秀所占的比例,然后再求500名学生中对“八礼四仪”掌握情况优秀的人数;(3)根据平均数和中位数的意义进行分析说明即可.【详解】解:(1)103938271618.633211x ⨯+⨯+⨯+⨯+⨯==++++ ∴这10名同学这次测试的平均得分为8.6分;(2)3350030010+⨯=(人) ∴这 500名学生对“八礼四仪”掌握情况优秀的人数为300人;(3)不同意平均数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所以小明的测试成绩为8分,并不一定代表他的成绩在班级中等偏上,要想知道自己的成绩是否处于中等偏上,需要了解班内学生成绩的中位数.【点睛】本题考查加权平均数的计算,用样本估计总体以及平均数及中位数的意义,了解相关概念准确计算是本题的解题关键.26.(1)(3,0)m ,2(,4)m m ;(2)①21y x =-+,②295y x x =-++ 【解析】【分析】(1)令y =0,解关于x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x 的值,进而可得点B 的坐标;把抛物线的解析式转化为顶点式,即可得出点D 的坐标;(2)①如图1,过点D 作DH AB ⊥,交BC 于点E ,作DF ⊥y 轴于点F ,则易得点C 的坐标与CF 的长,利用BH 的长和∠B 的正切可求出HE 的长,进而可得DE 的长,由题意和平行线的性质易推得CD DE =,然后可得关于m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m 的值,进而可得答案;(3)如图2,过点B 作BK ∥y 轴,过点C 作CK ∥x 轴交BK 于点K ,交DH 于点G ,连接AE ,利用锐角三角函数、抛物线的对称性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推出1234∠=∠=∠=∠,进而可得AC AE =,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关于m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m ,问题即得解决.【详解】解:(1)令y =0,则22302x mx m -+=+,解得:123,x m x m ==-,∴点B 的坐标为(3,0)m ;∵()2222243y x mx m x m m =-+-++=-,∴点D 的坐标为2(,4)m m ;故答案为:(3,0)m ,2(,4)m m ;(2)①如图1,过点D 作DH AB ⊥于点H ,交BC 于点E ,作DF ⊥y 轴于点F ,则2(0,3)C m ,(,0)A m -,DF=m ,CF =22243m m m -=,∵BC 平分OCD ∠,∴∠BCO =∠BCD ,∵DH ∥OC ,∴∠BCO =∠DEC ,∴∠BCD =∠DEC ,∴CD DE =,∵23tan 3OC m ABC m OB m∠===,BH =2m , ∴22HE m =,∴222422DE DH HE m m m =-=-=,∵CD DE =,∴22CD DE =,∴2444m m m +=,解得:33m =(33m =-舍去), ∴二次函数的关系式为:2231y x x =-++;②如图2,过点B 作BK ∥y 轴,过点C 作CK ∥x 轴交BK 于点K ,交DH 于点G ,连接AE ,∵223tan 1,tan 23DG m BK m m m CG m CK m∠===∠===, ∴tan 1tan 2∠=∠,∴12∠=∠,∵EA=EB ,∴∠3=∠4,又∵23∠∠=,∴1234∠=∠=∠=∠,∵12DCB ∠=∠+∠,34AEC ∠=∠+∠,∴DCB AEC ACE ∠=∠=∠,∴AC AE =,∴2222AC AE EH AH ==+,即2442944m m m m +=+,解得:15m =(15m =-舍去), ∴二次函数的关系式为:2215955y x x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抛物线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等知识,综合性强、难度较大,正确作出辅助线、利用勾股定理构建方程、熟练掌握上述知识是解答的关键.27.a <2且a ≠1【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判别式的意义得到a ﹣1≠0且△=(﹣2)2﹣4(a ﹣1)>0,然后解两个不等式得到它们的公共部分即可.【详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 ﹣1)x 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a ﹣1≠0且△=(﹣2)2﹣4(a ﹣1)>0,解得:a <2且a≠1.【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0),判别式△=b 2-4ac ,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注意a≠0这一隐含条件,避免漏解.28.30(31)米【解析】【分析】设AD =xm ,在Rt △ACD 中,根据正切的概念用x 表示出CD ,在Rt △ABD 中,根据正切的概念列出方程求出x 的值即可.【详解】由题意得,∠ABD =30°,∠ACD =45°,BC =60m ,设AD =xm ,在Rt △ACD 中,∵tan ∠ACD =AD CD , ∴CD =AD =x ,∴BD =BC +CD =x +60,在Rt △ABD 中,∵tan ∠ABD =AD BD,∴60)x x =+,∴1)x =米,答:山高AD 为301)米.【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掌握仰角俯角的概念、熟记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9.(1)30,10;(2)平均数为12元;(3)学生的捐款总数为7200元.【解析】【分析】(1)由题意得出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是6118530+++=,由众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结果;(2)由加权平均数公式即可得出结果;(3)由总人数乘以平均数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是6118530+++=,这组数据的众数为10元;故答案为30,10;(2)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6511108155201230⨯+⨯+⨯+⨯=(元); (3)估计该校学生的捐款总数为600127200⨯=(元).【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本题也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定义以及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30.(1)45D ∠=︒;(2)2BD =.【解析】【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和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COD=2∠A ,求出∠D=∠COD ,根据切线性质求出∠OCD=90°,即可求出答案;(2)由题意O 的半径为2,求出OC=CD=2,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D 即可. 【详解】解:(1)∵OA=OC ,∴∠A=∠ACO ,∴∠COD=∠A+∠ACO=2∠A ,∵∠D=2∠A ,∴∠D=∠COD ,∵PD 切⊙O 于C ,∴∠OCD=90°,∴∠D=∠COD=45°;(2)∵∠D=∠COD ,O 的半径为2, ∴OC=OB=CD=2,在Rt △OCD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2=(2+BD )2,解得:2BD =.【点睛】本题考查切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熟练掌握切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是解题关键.31.(1)证明见解析;(2;②证明见解析. 【解析】【分析】(1)易证明△ADP ∽△ABQ ,△ACQ ∽△ADP ,从而得出DP EP BQ CQ=;(2)①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出BC 边上的高2,根据△ADE ∽△ABC ,求出正方形DEFG 的边长3.从而,由△AMN ∽△AGF 和△AMN 的MN边上高6,△AGF 的GF 边上高2,GF=3,根据 MN :GF 等于高之比即可求出MN ; ②可得出△BGD ∽△EFC ,则DG•EF=CF•BG ;又DG=GF=EF ,得GF 2=CF•BG ,再根据(1)DM MN ENBG GF CF==,从而得出结论.【详解】解:(1)在△ABQ和△ADP中,∵DP∥BQ,∴△ADP∽△ABQ,∴DP AP BQ AQ=,同理在△ACQ和△APE中,EP AP CQ AQ=,∴DP PE BQ QC=;(2)①作AQ⊥BC于点Q.∵BC边上的高AQ=22,∵DE=DG=GF=EF=BG=CF ∴DE:BC=1:3又∵DE∥BC∴AD:AB=1:3,∴AD=13,DE=23,∵DE边上的高为26,MN:GF=26:22,∴MN:23=26:22,∴MN=29.故答案为:29.②证明:∵∠B+∠C=90°∠CEF+∠C=90°,∴∠B=∠CEF,又∵∠BGD=∠EFC,∴△BGD ∽△EFC , ∴DG BG CF EF=, ∴DG•EF=CF•BG ,又∵DG=GF=EF ,∴GF 2=CF•BG ,由(1)得DM MN EN BG GF FC ==, ∴MN MN DM EN GF GF BG CF =, ∴2()MN DM EN GF BG CF=, ∵GF 2=CF•BG ,∴MN 2=DM•EN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正方形的性质,是一道综合题目,难度较大.32.(1)D ;(2)见解析;20x -<<或2x >;(3)40t -<<.【解析】【分析】(1)根据函数解析式,分别比较1x ≤- ,10x -<<,01x <≤,1x >时,x 与1x 的大小,可得函数1max ,y x x ⎧⎫=⎨⎬⎩⎭的图像;(2)根据{}max ,a b 的定义,当0x <时,()22x -+图像在()22x --图像之上,当0x =时,()22x --的图像与()22x -+的图像交于y 轴,当0x >时,()22x --的图像在()22x -+之上,由此可画出函数()(){}22max 2,2y x x =---+的图像;(3)由(2)中图像结合解析式()22x --与()22x -+可得t 的取值范围.【详解】 (1)当1x ≤-时,1x x ≤, 当10x -<<时,1x x >, 当01x <≤时,1x x <, 当1x >时,1x x>∴函数1max ,y x x ⎧⎫=⎨⎬⎩⎭的图像为故选:D .(2)函数()(){}22max 2,2y x x =---+的图像如图中粗实线所示:令()2=02x -+得,2x =-,故A 点坐标为(-2,0),令()2=02x --得,2x =,故B 点坐标为(2,0),观察图像可知当20x -<<或2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故答案为:20x -<<或2x >;(3)将0x =分别代入()()2212, =22y x y x =---+,得12==4y y -,故C(0,-4), 由图可知,当40t -<<时,函数()(){}22max 2,2y x x =---+的图像与y t =有4个不同的交点.故答案为:40t -<<.【点睛】本题通过定义新函数综合考查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关键是理解新函数的定义,结合解析式和图像进行求解.。
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若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经过点P(﹣2,4),则该图象必经过点()A.(4,﹣2)B.(﹣4,2)C.(﹣2,﹣4)D.(2,4)2.一元二次方程x2﹣8x﹣1=0配方后可变形为()A.(x+4)2=17 B.(x﹣4)2=17 C.(x+4)2=15 D.(x﹣4)2=15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拥有汽车的居民家庭也越来越多,下列汽车标志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 C.D.4.如图,经过原点O的⊙P与x、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C是劣弧OB上一点,则∠ACB=()A.80°B.90°C.100° D.无法确定5.在二次函数y=x2﹣2x+3的图象中,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x的取值范围是()A.x<﹣1 B.x>﹣1 C.x<1 D.x>16.有x支球队参加篮球比赛,共比赛了21场,每两队之间都比赛一场,则下列方程中符合题意的是()A.x(x﹣1)=21 B.x(x+1)=21 C.x(x﹣1)=42 D.x(x+1)=427.三张外观相同的卡片分别标有数字1、2、3,从中随机一次抽出两张,这两张卡片上的数字恰好都小于3的概率是()A.B.C.D.8.如果将抛物线y=x2+2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那么所得新抛物线的表达式是()A.y=(x﹣1)2 B.y=(x+1)2C.y=x2+1 D.y=x2+39.如图,在△ABC中,∠CAB=65°,在同一平面内,将△AB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AB'C'的位置,使得CC'∥AB,则∠BAB'=()A.30°B.35°C.40°D.50°10.如图,在扇形OAB中,∠AOB=90°,正方形CDEF的顶点C是弧AB的中点,点D 在OB上,点E在OB的延长线上,若正方形CDEF的边长为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π﹣2 B.2π﹣2 C.4π﹣4 D.4π﹣8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点P(2,﹣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的坐标为.12.一元二次方程x2﹣16=0的解是.13.抛物线y=x2+2x+1的顶点坐标是.14.若⊙O是等边△ABC的外接圆,⊙O的半径为2,则等边△ABC的边长为.15.用一根长为16cm的铁丝围成一个矩形,则围成矩形面积的最大值是cm2.16.已知正方形ABCD中,点E在边DC上,DE=2,EC=1(如图所示)把线段AE绕点A 旋转,使点E落在直线BC上的点F处,则F、C两点的距离为.三、解答题(一)(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7.设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坐标为(﹣2,2),且过点(1,1),求这个函数的关系式.18.已知x=﹣1是关于x的方程x2+2ax+a2=0的一个根,求a的值.19.在数学活动课中,同学们准备了一些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从每张纸片中剪出一个扇形制作圆锥玩具模型.如图,已知△ABC是腰长为4的等腰直角三角形.(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纸片中,以C为圆心,剪出一个面积最大的扇形(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请求出所制作圆锥底面的半径长.四、解答题(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20.小明、小林是三河中学九年级的同班同学,在四月份举行的自主招生考试中,他俩都被同一所高中提前录取,并将被编入A、B、C三个班,他俩希望能再次成为同班同学.(1)请你用画树状图法或列举法,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2)求两人再次成为同班同学的概率.21.已知关于的方程x2+2x+m﹣2=0.(1)若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当该方程的一个根为1时,求m的值及方程的另一根.22.在某市组织的大型商业演出活动中,对团体购买门票实行优惠,决定在原定票价基础上每张降价80元,这样按原定票价需花费6000元购买的门票张数,现在只花费了4800元.(1)求每张门票的原定票价;(2)根据实际情况,活动组织单位决定对于个人购票也采取优惠政策,原定票价经过连续二次降价后降为324元,求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五、解答题(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23.如图,△ABC中,AB=AC=1,∠BAC=45°,△AEF是由△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的,连接BE、CF相交于点D.(1)求证:BE=CF;(2)当四边形ACDE为菱形时,求BD的长.24.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点C是⊙O上一点,AD与过点C的切线垂直,垂足为点D,直线DC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弦CE平分∠ACB,交AB于点F,连接BE.(1)求证:AC平分∠DAB;(2)求证:△PCF是等腰三角形;(3)若AF=6,EF=2,求⊙O 的半径长.25.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的顶点坐标为Q(2,﹣1),且与y轴交于点C(0,3),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右侧),点P是该抛物线上一动点,从点C沿抛物线向点A运动(点P与A不重合),过点P作PD∥y轴,交AC于点D.(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2)设P(x,y),PD的长度为l,求l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l的最大值;(3)当△ADP是直角三角形时,求点P的坐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若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经过点P(﹣2,4),则该图象必经过点()A.(4,﹣2)B.(﹣4,2)C.(﹣2,﹣4)D.(2,4)【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先确定出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y轴,再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性解答.【解答】解:∵二次函数y=ax2的对称轴为y轴,∴若图象经过点P(﹣2,4),则该图象必经过点(2,4).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主要利用了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性,确定出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y轴是解题的关键.2.一元二次方程x2﹣8x﹣1=0配方后可变形为()A.(x+4)2=17 B.(x﹣4)2=17 C.(x+4)2=15 D.(x﹣4)2=15【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分析】先移项,再两边配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可得.【解答】解:∵x2﹣8x﹣1=0,∴x2﹣8x=1,∴x2﹣8x+16=1+16,即(x﹣4)2=17,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要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选用合适的方法.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拥有汽车的居民家庭也越来越多,下列汽车标志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 C.D.【考点】中心对称图形.【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结合选项所给图形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知识,判断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图形旋转180度后与原图形重合.4.如图,经过原点O的⊙P与x、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C是劣弧OB上一点,则∠ACB=()A.80°B.90°C.100° D.无法确定【考点】圆周角定理;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根据圆周角定理即可得.【解答】解:∵∠ACB与∠AOB所对的弧是同一段弧,且∠AOB=90°,∴∠ACB=∠AOB=90°,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圆周角定理,熟练掌握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5.在二次函数y=x2﹣2x+3的图象中,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x的取值范围是()A.x<﹣1 B.x>﹣1 C.x<1 D.x>1【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分析】抛物线y=x2﹣2x+3中的对称轴是直线x=1,开口向上,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解答】解:∵a=1>0,∴二次函数图象开口向上,又∵对称轴是直线x=﹣=1,∴当x>1时,函数图象在对称轴的右边,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y=ax2+bx+c(a≠0)的性质:当a<0,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为直线x=﹣,在对称轴左边,y随x的增大而增大.6.有x支球队参加篮球比赛,共比赛了21场,每两队之间都比赛一场,则下列方程中符合题意的是()A.x(x﹣1)=21 B.x(x+1)=21 C.x(x﹣1)=42 D.x(x+1)=42【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分析】设这次有x队参加比赛,由于赛制为单循环形式(2016•海南)三张外观相同的卡片分别标有数字1、2、3,从中随机一次抽出两张,这两张卡片上的数字恰好都小于3的概率是()A.B.C.D.【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两张卡片上的数字恰好都小于3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画树状图得:∵共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而两张卡片上的数字恰好都小于3有2种情况,∴两张卡片上的数字恰好都小于3概率==.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解题的关键是要注意是放回实验还是不放回实验.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8.如果将抛物线y=x2+2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那么所得新抛物线的表达式是()A.y=(x﹣1)2 B.y=(x+1)2C.y=x2+1 D.y=x2+3【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分析】先求出平移后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再利用顶点式抛物线解析式写出即可.【解答】解:抛物线y=x2+1的顶点坐标为(0,2),向左平移1个单位,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0),所以,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1)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要求熟练掌握平移的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并用根据规律利用点的变化确定函数解析式9.如图,在△ABC中,∠CAB=65°,在同一平面内,将△AB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AB'C'的位置,使得CC'∥AB,则∠BAB'=()A.30°B.35°C.40°D.50°【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可求得∠C′CA的度数,然后由旋转的性质得到AC=AC′,然后依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C′C的度数,依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得∠CAC′的度数,从而得到∠BAB′的度数.【解答】解:∵CC′∥AB,∴∠C′CA=∠CAB=65°.∵由旋转的性质可知;AC=AC′,∴∠ACC′=∠AC′C=65°.∴∠CAC′=180°﹣65°﹣65°=50°.∴∠BAB′=50°.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旋转的性质,得到∠C′CA=65°以及AC=AC′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在扇形OAB中,∠AOB=90°,正方形CDEF的顶点C是弧AB的中点,点D 在OB上,点E在OB的延长线上,若正方形CDEF的边长为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π﹣2 B.2π﹣2 C.4π﹣4 D.4π﹣8【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正方形的性质.【分析】连结OC,根据勾股定理可求OC的长,根据题意可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扇形BOC的面积﹣三角形ODC的面积,依此列式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连接OC∵在扇形AOB中∠AOB=90°,正方形CDEF的顶点C是的中点,∴∠COD=45°,∴OC=CD=2,∴阴影部分的面积=扇形BOC的面积﹣三角形ODC的面积=×π×(2)2﹣×22=π﹣2.故选:A.【点评】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和扇形面积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得到扇形半径的长度.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点P(2,﹣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的坐标为(﹣2,3).【考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专题】常规题型.【分析】由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因为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所以:点(2,﹣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为(﹣2,3).故答案为:(﹣2,3).【点评】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对称点的坐标规律:(1)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2)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12.一元二次方程x2﹣16=0的解是x1=﹣4,x2=4.【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专题】计算题.【分析】方程变形后,开方即可求出解.【解答】解:方程变形得:x2=16,开方得:x=±4,解得:x1=﹣4,x2=4.故答案为:x1=﹣4,x2=4【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熟练掌握平方根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13.抛物线y=x2+2x+1的顶点坐标是(﹣1,0).【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把a、b、c的值直接代入顶点的公式中计算即可.【解答】解:∵a=1,b=2,c=1,∴﹣=﹣=﹣1,==0,故答案是(﹣1,0).【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顶点的计算公式.14.若⊙O是等边△ABC的外接圆,⊙O的半径为2,则等边△ABC的边长为.【考点】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首先连接OB,OC,过点O作OD⊥BC于D,由⊙O是等边△ABC的外接圆,即可求得∠OBC的度数,然后由三角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得OD的长,又由垂径定理即可求得等边△ABC的边长.【解答】解:连接OB,OC,过点O作OD⊥BC于D,∴BC=2BD,∵⊙O是等边△ABC的外接圆,∴∠BOC=×360°=120°,∵OB=OC,∴∠OBC=∠OCB===30°,∵⊙O的半径为2,∴OB=2,∴BD=OB•cos∠OBD=2×cos30°=2×=,∴BC=2BD=2.∴等边△ABC的边长为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圆的内接等边三角形,以及三角函数的性质等知识.此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与辅助线的作法.15.用一根长为16cm的铁丝围成一个矩形,则围成矩形面积的最大值是16cm2.【考点】二次函数的应用.【分析】先根据题意列出函数关系式,再求其最值即可.【解答】解:设矩形的一边长为xcm,所以另一边长为(8﹣x)cm,其面积为s=x(8﹣x)=﹣x2+8x=﹣(x﹣4)2+16,∴周长为16cm的矩形的最大面积为16cm2.故答案为:16.【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有三种方法:第一种可由图象直接得出;第二种是配方法;第三种是公式法.常用的是后两种方法,当二次系数a的绝对值是较小的整数时,用配方法较好,如y=﹣x2﹣2x+5,y=3x2﹣6x+1等用配方法求解比较简单.16.已知正方形ABCD中,点E在边DC上,DE=2,EC=1(如图所示)把线段AE绕点A 旋转,使点E落在直线BC上的点F处,则F、C两点的距离为1或5.【考点】旋转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专题】压轴题.【分析】题目里只说“旋转”,并没有说顺时针还是逆时针,而且说的是“直线BC上的点”,所以有两种情况,即一个是逆时针旋转,一个顺时针旋转,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解答】解:旋转得到F1点,∵AE=AF1,AD=AB,∠D=∠ABC=90°,∴△ADE≌△ABF1,∴F1C=1;旋转得到F2点,同理可得△ABF2≌△ADE,∴F2B=DE=2,F2C=F2B+BC=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三、解答题(一)(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7.设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坐标为(﹣2,2),且过点(1,1),求这个函数的关系式.【考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专题】计算题.【分析】由于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则可设顶点式y=a(x+2)2+2,然后把点(1,1)代入求出a的值即可.【解答】解:设这个函数的关系式为y=a(x+2)2+2,把点(1,1)代入y=a(x+2)2+2得9a+2=1,解得a=﹣,所以这个函数的关系式为y=﹣(x+2)2+2.【点评】本题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在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关系式时,要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选择恰当的方法设出关系式,从而代入数值求解.一般地,当已知抛物线上三点时,常选择一般式,用待定系数法列三元一次方程组来求解;当已知抛物线的顶点或对称轴时,常设其解析式为顶点式来求解;当已知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时,可选择设其解析式为交点式来求解.18.已知x=﹣1是关于x的方程x2+2ax+a2=0的一个根,求a的值.【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定义,把x=﹣1代入x2+2ax+a2=0得到关于a的一元二次方程1﹣2a+a2=0,然后解此一元二次方程即可.【解答】解:把x=﹣1代入x2+2ax+a2=0得1﹣2a+a2=0,解得a1=a2=1,所以a的值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19.在数学活动课中,同学们准备了一些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从每张纸片中剪出一个扇形制作圆锥玩具模型.如图,已知△ABC是腰长为4的等腰直角三角形.(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纸片中,以C为圆心,剪出一个面积最大的扇形(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请求出所制作圆锥底面的半径长.【考点】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等腰直角三角形;扇形面积的计算;圆锥的计算.【分析】(1)根据题意作出图形即可;(2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B=,由(1)可知CD平分∠ACB,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D⊥AB,根据弧长的公式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如图所示:扇形CEF为所求作的图形;(2)∵△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C=BC=4,∴AB=,由(1)可知CD平分∠ACB,∴CD⊥AB,∴CD=,设圆锥底面的半径长为r,依题意得:2πr=,∴r=,答:所制作圆锥底面的半径长为.【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弧长的计算,正确的作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四、解答题(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20.小明、小林是三河中学九年级的同班同学,在四月份举行的自主招生考试中,他俩都被同一所高中提前录取,并将被编入A、B、C三个班,他俩希望能再次成为同班同学.(1)请你用画树状图法或列举法,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2)求两人再次成为同班同学的概率.【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分析】(1)画树状图法或列举法,即可得到所有可能的结果;(2)由(1)可知两人再次成为同班同学的概率.【解答】解:(1)画树状图如下:由树形图可知所以可能的结果为AA,AB,AC,BA,BB,BC,CA,CB,CC;(2)由(1)可知两人再次成为同班同学的概率==.【点评】本题涉及列表法和树状图法以及相关概率知识,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1.已知关于的方程x2+2x+m﹣2=0.(1)若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当该方程的一个根为1时,求m的值及方程的另一根.【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根的判别式.【分析】(1)由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结合根的判别式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实数m的取值范围;(2)设方程的另一根为x1,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得出关于m、x1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依题意得:△=b2﹣4ac=22﹣4×1×(m﹣2)=12﹣4m>0,解得:m<3.∴若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m<3.(2)设方程的另一根为x1,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解得:,∴m的值为﹣1,该方程的另一根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根的判别式以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的关键是:(1)熟练掌握“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找出关于m、x1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2.在某市组织的大型商业演出活动中,对团体购买门票实行优惠,决定在原定票价基础上每张降价80元,这样按原定票价需花费6000元购买的门票张数,现在只花费了4800元.(1)求每张门票的原定票价;(2)根据实际情况,活动组织单位决定对于个人购票也采取优惠政策,原定票价经过连续二次降价后降为324元,求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1)设每张门票的原定票价为x元,则现在每张门票的票价为(x﹣80)元,根据“按原定票价需花费6000元购买的门票张数,现在只花费了4800元”建立方程,解方程即可;(2)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y,根据“原定票价经过连续二次降价后降为324元”建立方程,解方程即可.【解答】解:(1)设每张门票的原定票价为x元,则现在每张门票的票价为(x﹣80)元,根据题意得=,解得x=400.经检验,x=400是原方程的根.答:每张门票的原定票价为400元;(2)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y,根据题意得400(1﹣y)2=324,解得:y1=0.1,y2=1.9(不合题意,舍去).答:平均每次降价10%.【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与分式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五、解答题(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23.如图,△ABC中,AB=AC=1,∠BAC=45°,△AEF是由△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的,连接BE、CF相交于点D.(1)求证:BE=CF;(2)当四边形ACDE为菱形时,求BD的长.【考点】旋转的性质;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专题】计算题;证明题.【分析】(1)先由旋转的性质得AE=AB,AF=AC,∠EAF=∠BAC,则∠EAF+∠BAF=∠BAC+∠BAF,即∠EAB=∠FAC,利用AB=AC可得AE=AF,于是根据旋转的定义,△AEB可由△AF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然后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BE=CD;(2)由菱形的性质得到DE=AE=AC=AB=1,AC∥DE,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AEB=∠ABE,根据平行线得性质得∠ABE=∠BAC=45°,所以∠AEB=∠ABE=45°,于是可判断△AB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BE=AC=,于是利用BD=BE﹣DE求解.【解答】(1)证明:∵△AEF是由△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的,∴AE=AB,AF=AC,∠EAF=∠BAC,∴∠EAF+∠BAF=∠BAC+∠BAF,即∠EAB=∠FAC,∵AB=AC,∴AE=AF,∴△AEB可由△AF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BE=CF;(2)解:∵四边形ACDE为菱形,AB=AC=1,∴DE=AE=AC=AB=1,AC∥DE,∴∠AEB=∠ABE,∠ABE=∠BAC=45°,∴∠AEB=∠ABE=45°,∴△AB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E=AC=,∴BD=BE﹣DE=﹣1.【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也考查了菱形的性质.24.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点C是⊙O上一点,AD与过点C的切线垂直,垂足为点D,直线DC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弦CE平分∠ACB,交AB于点F,连接BE.(1)求证:AC平分∠DAB;(2)求证:△PCF是等腰三角形;(3)若AF=6,EF=2,求⊙O 的半径长.【考点】切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根据切线的性质得OC⊥AD,而AD⊥DP,则肯定判断OC∥A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DAC=∠OCA,加上∠OAC=∠OCA,所以∠OAC=∠DAC;(2)根据圆周角定理由AB为⊙O的直径得∠ACB=90°,则∠BCE=45°,再利用圆周角定理得∠BOE=2∠BCE=90°,则∠OFE+∠OEF=90°,易得∠CFP+∠OEF=90°,再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OCF+∠PCF=90°,而∠OCF=∠OEF,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到∠PCF=∠CFP,于是可判断△PCF是等腰三角形;(3)连结OE.由AB为⊙O的直径,得到∠ACB=9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BCE=45°,设⊙O 的半径为r,则OF=6﹣r,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解答】(1)证明:∵PD为⊙O的切线,∴OC⊥DP,∵AD⊥DP,∴OC∥AD,∴∠DAC=∠OCA,∵OA=OC,∴∠OAC=∠OCA,∴∠OAC=∠DAC,∴AC平分∠DAB;(2)证明:∵AB为⊙O的直径,∴∠ACB=90°,∵CE平分∠ACB,∴∠BCE=45°,∴∠BOE=2∠BCE=90°,∴∠OFE+∠OEF=90°,而∠OFE=∠CFP,∴∠CFP+∠OEF=90°,∵OC⊥PD,∴∠OCP=90°,即∠OCF+∠PCF=90°,而∠OCF=∠OEF,∴∠PCF=∠CFP,∴△PCF是等腰三角形;(3)解:连结OE.∵AB为⊙O的直径,∴∠ACB=90°,∵CE平分∠ACB,∴∠BCE=45°,∴∠BOE=90°,即OE⊥AB,设⊙O 的半径为r,则OF=6﹣r,在Rt△EOF中,∵OE2+OF2=EF2,∴r2+(6﹣r)2=(2)2,解得,r1=4,r2=2,当r1=4时,OF=6﹣r=2(符合题意),当r2=2时,OF=6﹣r=4(不合题意,舍去),∴⊙O的半径r=4.【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也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运用切线的性质来进行计算或论证,常通过作辅助线连接圆心和切点,利用垂直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有关问题.25.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的顶点坐标为Q(2,﹣1),且与y轴交于点C(0,3),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右侧),点P是该抛物线上一动点,从点C沿抛物线向点A运动(点P与A不重合),过点P作PD∥y轴,交AC于点D.(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2)设P(x,y),PD的长度为l,求l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l的最大值;(3)当△ADP是直角三角形时,求点P的坐标.【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设y=a(x﹣2)2﹣1,将C(0,3)代入求得a的值,从而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2)令y=0,得x2﹣4x+3=0,求得方程方程的解,从而可得到点A、B的坐标,设直线AC的函数关系式为y=mx+n,将A(3,0),C(0,3)代入可求得m、n的值,故此可得到AC的解析式为y=﹣x+3上,设D(x,﹣x+3),P(x,x2﹣4x+3),然后依据l=D y ﹣P y列出l与x的函数关系式,依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可求得PD的最大值;(3)①当点P为直角顶点时,点P与点B重合,②当点A为直角顶点时,可证明∠DAO=∠PAO,然后可证明点D与P关于x轴对称,设D(x,﹣x+3),P(x,x2﹣4x+3),依据关于x轴对称点的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列出关于x的方程,从而可求得x的值,故此可求得点P的坐标.【解答】解:(1)∵抛物线的顶点为Q(2,﹣1),∴设y=a(x﹣2)2﹣1,将C(0,3)代入上式得3=a(0﹣2)2﹣1,解得:a=1,∴y=(x﹣2)2﹣1,即y=x2﹣4x+3.(2)令y=0,得x2﹣4x+3=0,解得x1=1,x2=3,∵点A在点B的右边,∴A (3,0),B(1,0)设直线AC的函数关系式为y=mx+n,将A(3,0),C(0,3)代入上式得,,解得:,∴y=﹣x+3.∵D在y=﹣x+3上,P在y=x2﹣4x+3上,且PD∥y轴,∴D(x,﹣x+3),P(x,x2﹣4x+3),∴l=PD=﹣x+3﹣(x2﹣4x+3)=﹣x2+3x=∴当时,l取得最大值为.(3)分两种情况:①当点P为直角顶点时,如图1,点P与点B重合,由(2)可知B(1,0),∴P(1,0).②当点A为直角顶点时,如图2,∵OA=OC,∠AOC=90°,∴∠OAD=45°,当∠DAP=90°时,∠OAP=45°,∴AO平分∠DAP,又∵PD∥y轴,∴PD⊥AO,∴P与D关于x轴对称,∵D(x,﹣x+3),P(x,x2﹣4x+3),∴(﹣x+3)+(x2﹣4x+3)=0,整理得x2﹣5x+6=0,∴x1=2,x2=3(舍去),当x=2时,y=x2﹣4x+3=22﹣4×2+3=﹣1,∴P的坐标为P(2,﹣1).∴满足条件的P点坐标为P(1,0),P(2,﹣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解答本题主要应用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性质、依据l=D y﹣P y列出l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解答问题(2)的关键,证得点D与P关于x轴对称,利用关于x轴对称点的特点列出关于x的方程是解答问题(3)的关键.。
数学九年级上册 全册期末复习试卷复习练习(Word 版 含答案)一、选择题1.若点()10,A y ,()21,B y 在抛物线()213y x =-++上,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213y y <<B .123y y <<C .213y y <<D .213y y <<2.如图,OA 、OB 是⊙O 的半径,C 是⊙O 上一点.若∠OAC =16°,∠OBC =54°,则∠AOB 的大小是( )A .70°B .72°C .74°D .76° 3.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 -k =0没有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 >-1 B .k≥-1 C .k <-1 D .k≤-14.方程(1)(2)0x x --=的解是( )A .1x =B .2x =C .1x =或2x =D .1x =-或2x =-5.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BA 、CA 的延长线上,ABAD=2,那么下列条件中能判断DE ∥BC 的是( )A .12AE EC = B .2ECAC= C .12DE BC = D .2ACAE= 6.如图,在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点A ,B ,C ,D 都在格点上,点E 在AB 的延长线上,以A 为圆心,AE 为半径画弧,交AD 的延长线于点F ,且弧EF 经过点C ,则扇形AEF 的面积为( )A .58π B .58πC .54πD .54π 7.小华同学某体育项目7次测试成绩如下(单位:分):9,7,10,8,10,9,10.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 A .8,10B .10,9C .8,9D .9,108.10件产品中有2件次品,从中任意抽取1件,恰好抽到次品的概率是( ) A .12B .13C .14D .159.已知a 是方程x 2+3x ﹣1=0的根,则代数式a 2+3a+2019的值是( ) A .2020B .﹣2020C .2021D .﹣202110.sin60°的值是( ) A .B .C .D .11.一组数据0、-1、3、2、1的极差是( ) A .4B .3C .2D .112.如图,已知一组平行线////a b c ,被直线m 、n 所截,交点分别为A 、B 、C 和D 、E 、F ,且 1.5AB =,2BC =, 1.8DE =,则EF =( )A .4.4B .4C .3.4D .2.413.如图,O 的半径为2,弦2AB =,点P 为优弧AB 上一动点,60PAC ∠=︒,交直线PB 于点C ,则ABC 的最大面积是 ( )A .12B .1C .2D 214.2的相反数是( ) A .12-B .12C .2D .2-15.如图1,一个扇形纸片的圆心角为90°,半径为4.如图2,将这张扇形纸片折叠,使点A 与点O 恰好重合,折痕为CD ,图中阴影为重合部分,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4233π- B .8433π- C .8233π- D .843π- 二、填空题16.将二次函数y=x 2﹣1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图象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_____.17.已知矩形ABCD ,AB=3,AD=5,以点A 为圆心,4为半径作圆,则点C 与圆A 的位置关系为 __________.18.如图,在Rt △ABC 中,BC AC ⊥,CD 是AB 边上的高,已知AB =25,BC =15,则BD =__________.19.如图,已知O 的半径为2,ABC ∆内接于O ,135ACB ∠=,则AB =__________.20.将抛物线y=﹣2x 2+1向左平移三个单位,再向下平移两个单位得到抛物线________; 21.抛物线2(-1)3y x =+的顶点坐标是______.22.某一时刻,测得身高1.6m 的同学在阳光下的影长为2.8m ,同时测得教学楼在阳光下的影长为25.2m ,则教学楼的高为__________m . 23.如图,O 的弦8AB =,半径ON 交AB 于点M ,M 是AB 的中点,且3OM =,则MN 的长为__________.24.如图,123////l l l ,直线a 、b 与1l 、2l 、3l 分别相交于点A 、B 、C 和点D 、E 、F .若AB=3,BC=5,DE=4,则EF 的长为______.25.某小区2019年的绿化面积为3000m 2,计划2021年的绿化面积为4320m 2,如果每年绿化面积的增长率相同,设增长率为x ,则可列方程为______.26.如图,ABC 是⊙O 的内接三角形,AD 是△ABC 的高,AE 是⊙O 的直径,且AE=4,若CD=1,AD=3,则AB 的长为______.27.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如图,对称轴为直线x =1,则不等式ax 2+bx +c >0的解集是_____.28.如图,在△ABC 中,P 是AB 边上的点,请补充一个条件,使△ACP ∽△ABC ,这个条件可以是:___(写出一个即可),29.若二次函数24y x x =-的图像在x 轴下方的部分沿x 轴翻折到x 轴上方,图像的其余部分保持不变,翻折后的图像与原图像x 轴上方的部分组成一个形如“W ”的新图像,若直线y =-2x +b 与该新图像有两个交点,则实数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30.如果三角形有一边上的中线长恰好等于这边的长,那么称这个三角形为“好玩三角形”,在△ABC 中,AB=AC ,若△ABC 是“好玩三角形”,则tanB____________。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房山区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2分)如图,在△ABC中,DE∥BC,如果AD=3,BD=6,AE=2,那么AC的值为()A.4B.6C.8D.92.(2分)在Rt△ABC中,∠C=90°,如果AC=4,BC=3,那么cos A的值为()A.B.C.D.3.(2分)把二次函数y=x2﹣2x+4化为y=a(x﹣h)2+k的形式,下列变形正确的是()A.y=(x+1)2+3B.y=(x﹣2)2+3C.y=(x﹣1)2+5D.y=(x﹣1)2+3 4.(2分)如图,点A、B、C是⊙O上的三点,∠BAC=25°,则∠BOC的度数是()A.30°B.40°C.50°D.60°5.(2分)堤的横断面如图.堤高BC是5米,迎水斜坡AB的长时13米,那么斜坡AB的坡度是()A.1:3B.1:2.6C.1:2.4D.1:26.(2分)点A(x1,y1),B(x2,y2)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的两点,如果x1<x2<0,那么y1,y2的大小关系是()A.y1<y2<0B.y2<y1<0C.y1>y2>0D.y2>y1>07.(2分)道路施工部门在铺设如图所示的管道时,需要先按照其中心线计算长度后再备料.图中的管道中心线的长为(单位:m)()A.B.C.D.8.(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B两点同时从原点O出发,点A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沿x轴的正方向运动,点B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沿y轴的正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以AB为直径作圆,圆心为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有如下5个结论:①∠ABO的大小始终不变;②⊙P始终经过原点O;③半径AP的长是时间t的一次函数;④圆心P的运动轨迹是一条抛物线;⑤AB始终平行于直线.其中正确的有()A.①②③④B.①②⑤C.②③⑤D.①②③⑤二、填空题(本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9.(2分)二次函数y=(x+1)2﹣2图象的顶点坐标为.10.(2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A和点B,则a的值为.11.(2分)在正方形网格中,△ABC的位置如图所示,则sin∠ABC为.12.(2分)抛物线y=x2﹣2x+m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则m的值为.13.(2分)丽丽的圆形镜子摔碎了,她想买一个同样大小的镜子.为了测算圆形镜子的半径,如图,她将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放在破损的圆形镜子的圆框上,两直角边分别与圆框交于A,B两点,测得CA为8cm,CB为6cm,则该圆形镜子的半径是cm.14.(2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若AB=2,BC=4,且,则EF的长为.15.(2分)《九章算术》是中国传统数学重要的著作之一,奠定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基本框架.其中卷九中记载了一个问题:“今有勾八步,股十五步,问勾中容圆径几何?”其意思是:“如右图,今有直角三角形,勾(短直角边)长为8步,股(长直角边)长为15步,问该直角三角形能容纳的圆(内切圆)的直径是多少步?”根据题意,该内切圆的直径为步.16.(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以点P(t,0)为圆心,单位长1为半径的圆与直线y=kx﹣2相切于点M,直线y=kx﹣2与y轴交于点N,当MN取得最小值时,k的值为.三、解答题(本题共12道小题,共68分.17,18,20,21每题5分;其余每题6分)17.(5分)2cos30°+sin45°﹣tan60°.18.(5分)抛物线y=﹣x2+bx+c过点(0,﹣3)和(2,1).(1)求b,c的值;(2)直接写出当x取何值时,函数y随x的增大而增大.19.(6分)如图,△ABC中,AB=AC=5,sin∠ABC=.(1)求BC的长.(2)BE是AC边上的高,请你补全图形,并求BE的长.20.(5分)下面是晓雨同学设计的“过圆外一点作已知圆的切线”的尺规作图的过程.已知:如图,⊙O及⊙O外一点P.求作:过点P的⊙O的切线PD(D为切点).作法:①连接PO与⊙O交于点A,延长PO与⊙O交于点B;②以点O为圆心,AB长为半径作弧;以点P为圆心,PO长为半径作弧,在PO上方两弧交于点C;③连接OC,PC,OC与⊙O交于点D;④作直线PD.则直线PD即为所求作的⊙O的切线.请你根据晓雨同学的作法,完成以下问题:(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2)完成以下证明过程:证明:由作图可知,OC=AB,PC=PO,点为线段CO中点,∴PD⊥OC()又∵点D在⊙O上,∴PD是⊙O切线()21.(5分)如图,割线PB与⊙O交于点A,B,割线PC过圆心O,且∠CPB=30°.若PC=13,⊙O的半径OA=5,求弦AB的长.22.(6分)中央电视塔是一座现代化的标志性建筑,其外观优美,造型独特,在观光塔上眺望,北京风景尽收眼底.一次数学活动课上,某校老师带领学生去测量电视塔的高度.如图,在点C处用高1.5m的测角仪CD测得塔尖A的仰角为37°,向塔的方向前进128m 到达F处,在F处测得塔尖A的仰角为45°,请你求出中央电视塔AB的高度(结果精确到1m).(参考数据:sin37°≈,cos37°≈,tan37°≈,sin53°≈,cos53°≈,tan53°≈.)23.(6分)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文物难免损耗或破碎断裂,而文物修复师能运用自身拥有的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去修复破损的文物,使其重获新生.如图1,某文物修复师在修复一件破碎的古代瓷器束口盏(盏口原貌为圆形)的时候,仅凭一块碎片就初步推算出了该文物原貌口径的尺寸.如图2是文物修复师根据碎片的切面画出的几何图形.碎片的边缘是圆弧,表示为弧AB,测得弧所对的弦长AB为12.8cm,弧中点到弦的距离为2cm.设弧AB所在圆的圆心为O,半径OC⊥AB于D,连接OB.求这个盏口半径OB 的长(精确到0.1cm).24.(6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点A(﹣1,4),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交于点B.(1)求m的值;(2)点C(x C,y C)是y=(x<0)图象上任意一点,过点C作y轴的垂线交y轴于点D,过点C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y=﹣x+2于点E.①当x C=﹣2时,判断CD与C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②当CE≥CD时,直接写出x C的取值范围.25.(6分)如图,AB是⊙O的直径,直线MC与⊙O相切于点C.过点B作BD⊥MC于D,线段BD与⊙O相交于点E.(1)求证:BC是∠ABD的平分线;(2)若AB=10,BE=6,求BC的长.26.(6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ax2﹣4ax+3(a≠0).(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2)抛物线上存在两点A(2﹣t,y1),B(2+2t,y2),若y1>y2,请判断此时抛物线有最高点还是最低点,并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抛物线上有三点(1,m),(2,n),(5,p),当mnp≥0时,求a的取值范围.27.(6分)已知△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AB=2.点D为平面上一点,使得∠BDA=90°.点P为BC中点,连接DP.(1)如图,点D为△ABC内一点.①猜想∠BDP的大小;②写出线段AD,BD,P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直接写出线段CD的最大值.28.(6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一条开口向上的抛物线,连接此抛物线上关于对称轴对称的两点A,B(A点在B点左侧),以AB为直径作⊙M.取线段AB下方的抛物线部分和线段AB上方的圆弧部分(含端点A,B),组成一个封闭图形,我们称这种图形为“抛物圆”,其中线段AB叫做“横径”,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被“抛物圆”截得的线段叫做“纵径”,规定“纵径”长度和“横径”长度的比值叫做此“抛物圆”的“扁度”.(1)已知抛物线y=x2.①若点A横坐标为﹣2,则得到的“抛物圆”的“横径”长为,“纵径”长为;②若点A横坐标为t,用t表示此“抛物圆”的“纵径”长,并求出当它的“扁度”为2时t的值;(2)已知抛物线y=x2﹣2ax+a2+a,若点A在直线y=﹣4ax+a上,求“抛物圆”的“扁度”不超过3时a的取值范围.2022-2023学年北京市房山区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2分)如图,在△ABC中,DE∥BC,如果AD=3,BD=6,AE=2,那么AC的值为()A.4B.6C.8D.9【分析】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列出比例式,代入计算求出EC,结合图形计算得到答案.【解答】解:∵DE∥BC,∴=,即=,解得,EC=4,∴AC=AE+EC=2+4=6,故选:B.2.(2分)在Rt△ABC中,∠C=90°,如果AC=4,BC=3,那么cos A的值为()A.B.C.D.【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斜边AB的长,根据余弦的概念求出cos A.【解答】解:∠C=90°,BC=3,AC=4,由勾股定理得,AB==5,∴cos A==,故选:A.3.(2分)把二次函数y=x2﹣2x+4化为y=a(x﹣h)2+k的形式,下列变形正确的是()A.y=(x+1)2+3B.y=(x﹣2)2+3C.y=(x﹣1)2+5D.y=(x﹣1)2+3【分析】利用配方法整理即可得解.【解答】解:y=x2﹣2x+4,=x2﹣2x+1+3,=(x﹣1)2+3.故选:D.4.(2分)如图,点A、B、C是⊙O上的三点,∠BAC=25°,则∠BOC的度数是()A.30°B.40°C.50°D.60°【分析】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出∠COB=2∠CAB,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对的圆心角为∠COB,对的圆周角为∠CAB,∠BAC=25°,∴∠COB=2∠CAB=50°,故选:C.5.(2分)堤的横断面如图.堤高BC是5米,迎水斜坡AB的长时13米,那么斜坡AB的坡度是()A.1:3B.1:2.6C.1:2.4D.1:2【分析】坡度=垂直距离÷水平距离.【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得:AC=12米.则斜坡AB的坡度=BC:AC=5:12=1:2.4.故选:C.6.(2分)点A(x1,y1),B(x2,y2)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的两点,如果x1<x2<0,那么y1,y2的大小关系是()A.y1<y2<0B.y2<y1<0C.y1>y2>0D.y2>y1>0【分析】根据k的值判断此函数图象所在的象限,再根据x1<x2<0判断出A(x1,y1)、B(x2,y2)所在的象限,根据此函数的增减性即可解答.【解答】解:∵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在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x1<x2<0,∴A(x1,y1)、B(x2,y2)两点均位于第三象限,∴y2<y1<0.故选:B.7.(2分)道路施工部门在铺设如图所示的管道时,需要先按照其中心线计算长度后再备料.图中的管道中心线的长为(单位:m)()A.B.C.D.【分析】根据弧长公式求出答案即可.【解答】解:图中的管道中心线的长为=(m),故选:B.8.(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B两点同时从原点O出发,点A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沿x轴的正方向运动,点B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沿y轴的正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以AB为直径作圆,圆心为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有如下5个结论:①∠ABO的大小始终不变;②⊙P始终经过原点O;③半径AP的长是时间t的一次函数;④圆心P的运动轨迹是一条抛物线;⑤AB始终平行于直线.其中正确的有()A.①②③④B.①②⑤C.②③⑤D.①②③⑤【分析】①由题意得:OA=2t,OB=t,则tan∠ABO=,即可求解;②AB是圆P的直径,则AB所对的圆周角为90°,即∠AOB=90°,即可求解;③AP==t,即可求解;④由③知,点P(t,t),即可求解;⑤求出直线AB的表达式为:y=﹣x+t,即可求解.【解答】解:①由题意得:OA=2t,OB=t,则tan∠ABO=,∴∠ABO的大小始终不变,正确;②∵AB是圆P的直径,则AB所对的圆周角为90°,即∠AOB=90°,∴⊙P始终经过原点O,正确;③由点A、B的坐标,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得:点P(t,t),则AP==t,即AP的长度是时间t的一次函数,正确;④由③知,点P(t,t),则点P在直线y=x上,故④错误;⑤设直线AB的表达式为:y=kx+b,则,解得:,故直线AB的表达式为:y=﹣x+t,∵AB始终平行于直线,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9.(2分)二次函数y=(x+1)2﹣2图象的顶点坐标为(﹣1,﹣2).【分析】直接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二次函数y=(x+1)2﹣2图象的顶点坐标为:(﹣1,﹣2).故答案为:(﹣1,﹣2).10.(2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A和点B,则a的值为.【分析】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到﹣3=﹣2a,然后解关于a的方程即可.【解答】解:∵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经过点A(1,﹣3)和点B(﹣2,a),∴﹣3=﹣2a,解得a=,故答案为:.11.(2分)在正方形网格中,△ABC的位置如图所示,则sin∠ABC为.【分析】在Rt△ABD中,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然后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如图:在Rt△ABD中,AD=1,BD=3,∴AB===,∴sin∠ABC===,故答案为:.12.(2分)抛物线y=x2﹣2x+m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则m的值为1.【分析】由抛物线y=x2﹣2x+m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可知,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 =0,根的判别式Δ=b2﹣4ac=0,由此即可得到关于m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m的值.【解答】解:∵抛物线y=x2﹣2x+m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Δ=0,∴b2﹣4ac=22﹣4×1×m=0;∴m=1.故答案为:1.13.(2分)丽丽的圆形镜子摔碎了,她想买一个同样大小的镜子.为了测算圆形镜子的半径,如图,她将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放在破损的圆形镜子的圆框上,两直角边分别与圆框交于A,B两点,测得CA为8cm,CB为6cm,则该圆形镜子的半径是5cm.【分析】连接AB,由圆周角定理得AB为圆形镜子的直径,再由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如图,连接AB,∵∠ACB=90°,∴AB为圆形镜子的直径,∵CA=8cm,CB=6cm,∴AB===10(cm),∴圆形镜子的半径为×10=5(cm),故答案为:5.14.(2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若AB=2,BC=4,且,则EF的长为.【分析】先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AD∥BC,∠BAD=90°,则可判断△AEF∽△CBF,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则可计算出AE=1,接着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BE,然后利用=求出EF的长.【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矩形,∴AD∥BC,∠BAD=90°,∵AE∥BC,∴△AEF∽△CBF,∴===,∴AE=BC=×4=1,在Rt△ABE中,BE===,∵=,∴=,∴EF=BE=.故答案为:.15.(2分)《九章算术》是中国传统数学重要的著作之一,奠定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基本框架.其中卷九中记载了一个问题:“今有勾八步,股十五步,问勾中容圆径几何?”其意思是:“如右图,今有直角三角形,勾(短直角边)长为8步,股(长直角边)长为15步,问该直角三角形能容纳的圆(内切圆)的直径是多少步?”根据题意,该内切圆的直径为6步.【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半径的求法确定出内切圆半径,得到直径.【解答】解:根据勾股定理得:斜边AB==17,∴内切圆直径=8+15﹣17=6(步),故答案为:6.16.(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以点P(t,0)为圆心,单位长1为半径的圆与直线y=kx﹣2相切于点M,直线y=kx﹣2与y轴交于点N,当MN取得最小值时,k的值为或﹣.【分析】连接PN,在y=kx﹣2中,得N(0,﹣2),即得MN==,故PN最小时,MN最小,此时PN⊥x轴,即t=0,P与O重合,过M作MK⊥x轴于K,由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M(﹣,﹣),再用待定系数法解得k=﹣,由对称性当M'在第四象限时,k=.【解答】解:连接PN,如图:在y=kx﹣2中,令x=0得y=﹣2,∴N(0,﹣2),∵MN与⊙P相切,∴∠MNP=90°,∴MN==,∴PN最小时,MN最小,此时PN⊥x轴,即t=0,P与O重合,过M作MK⊥x轴于K,如图:∵PM=1,PN=2,∠PMN=90°,∴∠PNM=30°,∴∠MPN=60°,∴∠MPK=30°,∴KM=PM=,PK=KM=,∴M(﹣,﹣),把M(﹣,﹣)代入y=kx﹣2得:﹣=﹣k﹣2,解得k=﹣,由对称性可得,当M'在第四象限时,k=,故答案为:或﹣.三、解答题(本题共12道小题,共68分.17,18,20,21每题5分;其余每题6分)17.(5分)2cos30°+sin45°﹣tan60°.【分析】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代入求解.【解答】解:原式=2×+×﹣=1.18.(5分)抛物线y=﹣x2+bx+c过点(0,﹣3)和(2,1).(1)求b,c的值;(2)直接写出当x取何值时,函数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分析】(1)把(0,﹣3)和(2,1)代入抛物线,得出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2)根据(1)中bc的值得出抛物线的解析式,求出其顶点坐标,根据抛物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抛物线y=﹣x2+bx+c过点(0,﹣3)和(2,1),∴,解得,(2)由(1)知,b=4,c=﹣3,∵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4x﹣3=﹣(x﹣2)2+1,∴顶点坐标为:(2,1),∵a=﹣1<0,∴抛物线开口向下,∴当x<2时,函数y随x的增大而增大.19.(6分)如图,△ABC中,AB=AC=5,sin∠ABC=.(1)求BC的长.(2)BE是AC边上的高,请你补全图形,并求BE的长.【分析】(1)过点A作AD⊥BC,垂足为D,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C=2BD,然后在Rt△ABD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可求出BD的长,从而进行计算即可解答;(2)利用(1)的结论可得sin∠ABC=sin∠ACB=,然后Rt△BEC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1)过点A作AD⊥BC,垂足为D,∵AB=AC=5,AD⊥BC,∴BC=2BD,在Rt△ABD中,sin∠ABC=,∴AD=AB•sin∠ABC=5×=2,∴BD===,∴BC=2BD=2,∴BC的长为2;(2)如图:∵∠ABC=∠ACB,∴sin∠ABC=sin∠ACB=,在Rt△BEC中,BC=2,∴BE=BC•sin∠ACB=2×=,∴BE的长为.20.(5分)下面是晓雨同学设计的“过圆外一点作已知圆的切线”的尺规作图的过程.已知:如图,⊙O及⊙O外一点P.求作:过点P的⊙O的切线PD(D为切点).作法:①连接PO与⊙O交于点A,延长PO与⊙O交于点B;②以点O为圆心,AB长为半径作弧;以点P为圆心,PO长为半径作弧,在PO上方两弧交于点C;③连接OC,PC,OC与⊙O交于点D;④作直线PD.则直线PD即为所求作的⊙O的切线.请你根据晓雨同学的作法,完成以下问题:(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2)完成以下证明过程:证明:由作图可知,OC=AB,PC=PO,点D为线段CO中点,∴PD⊥OC(三线合一)又∵点D在⊙O上,∴PD是⊙O切线(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分析】(1)根据题中的步骤画图;(2)根据切线的判断求解.【解答】解:(1)如图:PD即为所求;(2)证明:由作图可知,OC=AB,PC=PO,点D为线段CO中点,∴PD⊥OC(三线合一),又∵点D在⊙O上,∴PD是⊙O切线(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故答案为:D,三线合一,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21.(5分)如图,割线PB与⊙O交于点A,B,割线PC过圆心O,且∠CPB=30°.若PC=13,⊙O的半径OA=5,求弦AB的长.【分析】由垂径定理得到AH=BH,由勾股定理可求AH的长,于是可求AB的长.【解答】解:作OH⊥AB于H,∴AH=BH,∵PC=13,⊙O的半径OA=OC=5,∴PO=PC﹣OC=13﹣5=8,∵∠CPB=30°,∴OH=PO=4,∵AH2=AO2﹣OH2,∴AH2=52﹣42,∴AH=3,∴AB=2AH=6.22.(6分)中央电视塔是一座现代化的标志性建筑,其外观优美,造型独特,在观光塔上眺望,北京风景尽收眼底.一次数学活动课上,某校老师带领学生去测量电视塔的高度.如图,在点C处用高1.5m的测角仪CD测得塔尖A的仰角为37°,向塔的方向前进128m 到达F处,在F处测得塔尖A的仰角为45°,请你求出中央电视塔AB的高度(结果精确到1m).(参考数据:sin37°≈,cos37°≈,tan37°≈,sin53°≈,cos53°≈,tan53°≈.)【分析】根据题意可得:DE=CF=128米,CD=EF=GB=1.5米,∠AGD=90°,设AG=x米,然后在Rt△AGC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EG的长,从而求出DG 的长,再在Rt△AGD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列出关于x的方程,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由题意得:DE=CF=128米,CD=EF=GB=1.5米,∠AGD=90°,设AG=x米,在Rt△AGC中,∠AEG=45°,∴EG==x(米),∴DG=GE+DE=(128+x)米,在Rt△AGD中,∠ADG=37°,∴tan37°==≈,解得:x=384,经检验:x=384是原方程的根,∴AB=AG+BG=384+1.5≈386(米),∴中央电视塔AB的高度约为386米.23.(6分)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文物难免损耗或破碎断裂,而文物修复师能运用自身拥有的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去修复破损的文物,使其重获新生.如图1,某文物修复师在修复一件破碎的古代瓷器束口盏(盏口原貌为圆形)的时候,仅凭一块碎片就初步推算出了该文物原貌口径的尺寸.如图2是文物修复师根据碎片的切面画出的几何图形.碎片的边缘是圆弧,表示为弧AB,测得弧所对的弦长AB为12.8cm,弧中点到弦的距离为2cm.设弧AB所在圆的圆心为O,半径OC⊥AB于D,连接OB.求这个盏口半径OB 的长(精确到0.1cm).【分析】由垂径定理得BD=6.4cm,设这个盏口半径OB的长为rcm,则OD=(r﹣2)cm,然后在Rt△BOD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AB=12.8cm,OC⊥AB,∴AD=BD=AB=6.4cm,设这个盏口半径OB的长为rcm,则OD=(r﹣2)cm,在Rt△BOD中,由勾股定理得:6.42+(r﹣2)2=r2,解得:r=11.24,答:这个盏口半径OB的长为11.24cm.24.(6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点A(﹣1,4),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交于点B.(1)求m的值;(2)点C(x C,y C)是y=(x<0)图象上任意一点,过点C作y轴的垂线交y轴于点D,过点C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y=﹣x+2于点E.①当x C=﹣2时,判断CD与C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②当CE≥CD时,直接写出x C的取值范围.【分析】(1)把点A的坐标代入到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得m的值;(2)①确定点C的坐标为(﹣2,2),点E的坐标为(﹣2,4),即可求解;②设t=x C,当x>1﹣时,则点C在E的上方,当CE≥CD时,即﹣+t﹣2≥﹣t,即可求解;当CE≥CD时,即﹣t+2≥﹣t,即可求解.【解答】解:(1)把点A(﹣1,4)代入得:4=,解得:m=﹣4;(2)①CD=CE,理由如下:由(1)可得,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当x=﹣2时,y=2,∴点C的坐标为(﹣2,2),∵过点C作y轴的垂线交y轴于点D,∴CD=2,∵过点C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y=﹣x+2于点E,∴当x=﹣2时,y=4,∴点E的坐标为(﹣2,4),∴CE=2,∴CD=CE;②设t=x C,联立y=和x=﹣x+2并解得:x=1,当x>1﹣时,则点C在E的上方,当CE≥CD时,即﹣+t﹣2≥﹣t,解得:1﹣<t≤﹣1,当x<1﹣时,则点C在E的下方,当CE≥CD时,即﹣t+2≥﹣t,解得:t≤﹣2,综上,1﹣<x C≤﹣1或x C≤﹣2.25.(6分)如图,AB是⊙O的直径,直线MC与⊙O相切于点C.过点B作BD⊥MC于D,线段BD与⊙O相交于点E.(1)求证:BC是∠ABD的平分线;(2)若AB=10,BE=6,求BC的长.【分析】(1)连接OC,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OCM=90°,得到OC∥B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结论;(2)连接AC,连接AE交OC于点F,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E,进而求出AF,然后求出AC,最后求出BC的长.【解答】(1)证明:连接OC,∵直线MC与⊙O相切于点C∴∠OCM=90°,∵BD⊥CD,∴∠BDM=90°,∴∠OCM=∠ADM,∴OC∥BD,∴∠DBC=∠BCO,∵OA=OC,∴∠BCO=∠CBO,∴∠DBC=∠CBA,即BC是∠ABD的平分线;(2)连接AC,连接AE交OC于点F,∵AB为直径,∴∠AEB=90°,∴AE==8,由(1)知OC∥BD,O为AB的中点,∴AF=4,∴OF==3,∴CF=OC﹣OF=2,∴AC==2,∴BC==4.26.(6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ax2﹣4ax+3(a≠0).(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2)抛物线上存在两点A(2﹣t,y1),B(2+2t,y2),若y1>y2,请判断此时抛物线有最高点还是最低点,并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抛物线上有三点(1,m),(2,n),(5,p),当mnp≥0时,求a的取值范围.【分析】(1)由抛物线的对称轴x=﹣,即可求解;(2)由y1>y2知:点A离对称轴的距离比点B离对称轴的距离大,即可求解;(3)确定(1,n)为抛物线的最高点,得到m、p同号,进而求解.【解答】解:(1)抛物线的对称轴x=﹣=﹣=2;(2)当a>0时,由y1>y2知:点A离对称轴的距离比点B离对称轴的距离大,即|2﹣t﹣2|>|2+2t﹣2|,即|t|<0,无解;当a<0时,同理可得:|2﹣t﹣2|<|2+2t﹣2|,即|t|>0,∴a<0,即抛物线有最高点;(3)由(1,m),(5,p)知,m=a﹣4a+3=3﹣3a,p=25a﹣20a+3=5a+3,由(2)知,a<0,则(1,n)为抛物线的最高点,若n≤0,则m、n均为负数,与mnp≥0不符,故n>0,则m、p同号,即,解得:﹣≤a≤1,而a<0,∴﹣≤a<0.27.(6分)已知△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AB=2.点D为平面上一点,使得∠BDA=90°.点P为BC中点,连接DP.(1)如图,点D为△ABC内一点.①猜想∠BDP的大小;②写出线段AD,BD,P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直接写出线段CD的最大值.【分析】(1)①通过证明点A,点B,点P,点D四点共圆,可得∠BAP=∠BDP=45°;②由“SAS”可证△APD≌△BPH,可得BH=AD,即可求解;(2)由题意可得点D在以AB为半径的圆上运动,则点D在CO的延长线时,CD有最大值,即可求解.【解答】解:(1)①如图,连接AP,∵△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点P是BC的中点,∴AP=BP=CP,AP⊥BP,∠BAP=∠ABC=45°,∴∠APB=∠ADB=90°,∴点A,点B,点P,点D四点共圆,∴∠BAP=∠BDP=45°;②BD=AD+PD,理由如下:如图,过点P作PH⊥PD,交BD于H,∵PH⊥PD,∠BDP=45°,∴∠DPH=∠APB=90°,∠BDP=∠DHP=45°,∴∠BPH=∠APD,PD=PH,又∵BP=AP,∴△APD≌△BPH(SAS),∴BH=AD,∵PD=PH,∠DPH=90°,∴HD=DP,∴BD=BH+HD=AD+DP;(2)如图,取AB的中点O,连接OC,∴AO=OB=1,∴CO===,∵∠ADB=90°,∴点D在以AB为半径的圆上运动,∴点D在CO的延长线时,CD有最大值,即CD的最大值为+1.28.(6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一条开口向上的抛物线,连接此抛物线上关于对称轴对称的两点A,B(A点在B点左侧),以AB为直径作⊙M.取线段AB下方的抛物线部分和线段AB上方的圆弧部分(含端点A,B),组成一个封闭图形,我们称这种图形为“抛物圆”,其中线段AB叫做“横径”,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被“抛物圆”截得的线段叫做“纵径”,规定“纵径”长度和“横径”长度的比值叫做此“抛物圆”的“扁度”.(1)已知抛物线y=x2.①若点A横坐标为﹣2,则得到的“抛物圆”的“横径”长为4,“纵径”长为6;②若点A横坐标为t,用t表示此“抛物圆”的“纵径”长,并求出当它的“扁度”为2时t的值;(2)已知抛物线y=x2﹣2ax+a2+a,若点A在直线y=﹣4ax+a上,求“抛物圆”的“扁度”不超过3时a的取值范围.【分析】(1)①点A(﹣2,4),则点B(2,4),得到半径R=AM=2,则AB=4,求出RN=RM+OM=4+2=6,即可求解;②若点A横坐标为t,则点A(t,t2),则点B(﹣t,t2),参考①即可求解;(2)联立y=x2﹣2ax+a2+a和y=﹣4ax+a并解得:x=﹣a,得到A(﹣a,4a2+a),进而求解.【解答】解:(1)①如图,设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被“抛物圆”截得的线段为RN,则点N(O)重合,点A(﹣2,4),则点B(2,4),则圆M的半径R=AM=2,则AB=4,由点B的坐标知,OM=4,则RN=RM+OM=4+2=6,故答案为:4,6;②若点A横坐标为t,则点A(t,t2),则点B(﹣t,t2),则圆M的直径为﹣t﹣t=﹣2t,则RN=﹣t+t2,则,解得:t=0(舍去)或﹣3,即t=﹣3;(2)由抛物线的表达式知,其顶点坐标为(a,a),即点N(a,a),联立y=x2﹣2ax+a2+a和y=﹣4ax+a并解得:x=﹣a,当x=﹣a时,y=﹣4ax+a=4a2+a,即点A(﹣a,4a2+a),则点B(3a,4a2+a),则AB=4a,圆M的半径为2a,则RN=2a+(4a2+a﹣a)=4a2+2a,则,解得:a.。
九年级上册廊坊数学期末试卷测试与练习(word 解析版)一、选择题1.一元二次方程x 2=-3x 的解是( )A .x =0B .x =3C .x 1=0,x 2=3D .x 1=0,x 2=-3 2.已知二次函数y=-x 2+2mx+2,当x<-2时,y 的值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实数m ( )A .m=-2B .m>-2C .m≥-2D .m≤-2 3.如图,⊙O 的直径BA 的延长线与弦DC 的延长线交于点E ,且CE =OB ,已知∠DOB =72°,则∠E 等于( )A .18°B .24°C .30°D .26° 4.把二次函数y =2x 2的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的函数关系式是( )A .22(3)2y x =-+B .22(3)2y x =++C .22(3)?2y x =-D .22(3)?2y x =+ 5.为了考察某种小麦的长势,从中抽取了5株麦苗,测得苗高(单位:cm)为:10、16、8、17、19,则这组数据的极差是( )A .8B .9C .10D .116.在同一坐标系内,一次函数y ax b =+与二次函数2y ax 8x b =++的图象可能是 A . B .C .D .7.已知△ABC ≌△DEF ,∠A =60°,∠E =40°,则∠F 的度数为( )A .40B .60C .80D .100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二次函数y =32x 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所得图象的解析式为( )A .y =32x −2B .y =32x +2C .y =3()22x -D .y =3()22x + 9.如图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则sin A 的值为( )A .12B .22C .35D .4510.抛物线y=(x ﹣2)2﹣1可以由抛物线y=x 2平移而得到,下列平移正确的是( ) A .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然后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B .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然后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C .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然后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D .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然后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11.已知⊙O 的半径是6,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5,则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离 B .相切 C .相交 D .无法判断12.已知点P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AP >PB ),AB=4,那么AP 的长是( ) A .252- B .25- C .251- D .52-二、填空题13.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A =30°,BC =4,则⊙O 的直径为___.14.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0x a +=没有实数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15.一元二次方程290x 的解是__.16.如图,已知Rt ABC ∆中,90ACB ∠=︒,8AC =,6BC =,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MCN ∆,点D 、E 分别为AB 、MN 的中点,若点E 刚好落在边BC 上,则sin DEC ∠=______.17.若线段AB=10cm ,点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则AC 的长为_____cm.(结果保留根号)18.如图,△ABC 中,AB >AC ,D ,E 两点分别在边AC ,AB 上,且DE 与BC 不平行.请填上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条件:_____,使△ADE∽△ABC.(不再添加其他的字母和线段;只填一个条件,多填不给分!)19.已知,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图象如图所示,当y <0时,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0.长度等于62的弦所对的圆心角是90°,则该圆半径为_____.21.如图,123////l l l ,直线a 、b 与1l 、2l 、3l 分别相交于点A 、B 、C 和点D 、E 、F .若AB=3,BC=5,DE=4,则EF 的长为______.22.已知点P (x 1,y 1)和Q (2,y 2)在二次函数y =(x +k )(x ﹣k ﹣2)的图象上,其中k ≠0,若y 1>y 2,则x 1的取值范围为_____.23.如图,将二次函数y =12(x -2)2+1的图像沿y 轴向上平移得到一条新的二次函数图像,其中A (1,m ),B (4,n )平移后对应点分别是A′、B′,若曲线AB 所扫过的面积为12(图中阴影部分),则新的二次函数对应的函数表达是__________________.24.若把一根长200cm 的铁丝分成两部分,分别围成两个正方形,则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的和最小值为_____.三、解答题25.如图,AC为圆O的直径,弦AD的延长线与过点C的切线交于点B,E为BC中点,AC= 43,BC=4.(1)求证:DE为圆O的切线;(2)求阴影部分面积.26.已知二次函数y=-x2+bx+c(b,c为常数)的图象经过点(2,3),(3,0).(1)则b=,c=;(2)该二次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顶点坐标为;(3)在所给坐标系中画出该二次函数的图象;(4)根据图象,当-3<x<2时,y的取值范围是.27.如图,在Rt△ABC中,∠C=90°,矩形DEFG的顶点G、F分别在边AC、BC上,D、E 在边AB上.(1)求证:△ADG∽△FEB;(2)若AD=2GD,则△ADG面积与△BEF面积的比为.28.已知二次函数y=x2-2x+m(m为常数)的图像与x轴相交于A、B两点.(1)求m的取值范围;(2)若点A、B位于原点的两侧,求m的取值范围.29.“早黑宝”葡萄品种是我省农科院研制的优质新品种,在我省被广泛种植,邓州市某葡萄种植基地2017年种植“早黑宝”100亩,到2019年“卓黑宝”的种植面积达到196亩.(1)求该基地这两年“早黑宝”种植面积的平均增长率;(2)市场调查发现,当“早黑宝”的售价为20元/千克时,每天能售出200千克,售价每降价1元,每天可多售出50千克,为了推广宣传,基地决定降价促销,同时减少库存,已知该基地“早黑宝”的平均成本价为12元/千克,若使销售“早黑宝”每天获利1750元,则售价应降低多少元?30.如图,在△ABC中,AB=AC,AD是△ABC的角平分线,E,F分别是BD,AD上的点,取EF中点G,连接DG并延长交AB于点M,延长EF交AC于点N。
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期末复习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选择题1.如图是一个圆柱形输水管横截而的示意图,阴影部分为有水部分,如果水面的宽为8cm,水而最深的地方高度为2cm∙则该输水管的半径为(2.有一组数据5, 3, 5, 6,7,这组数据的众数为(3.如图,已知点D在ΔABC的BC边上,若ΛCAD = ABCD:BD=()B D CB. 5cmC. 6cmD. 8cmA. 3B. 6C. 5D. 7且CD.AC = ∖.2,则A. 1:2B. 2:3C. 1:4D. 1:34.如图,在"BC 中,DEW BC t若DF二2 t BC=6 t则△ADE 的面积△ ABC的面积A. —B. —C. —3 4 65.二次函数y=3(x→)2-l的图像顶点坐标是()A. (一2, 1)B. (-2, -1) C・(2, 1)D. (2, -1)6.在Rt∆ABC 中,ZC=90°, B84, AC=3, CD丄AB 于D,设ZACD=α,则COSa的值为B. D.)537. 若- = |,则丄上丄的值为()J 5 y 2 7 5 7 A. —B. —C. —D.—52758. 如图.小正方形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形中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ABC 相似的是于点A ■点B ( - 1 # 0),则①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为a÷b÷c ;@a - b+c < 0 ; ③b?・ 4ac v 0 ;1A.—2 B.-31C. 一4 D. 15 11. sin60c的值是() 1 A ・*2C 迟 L- 2D・ 护12.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 2,则它们的面积比等于()A. 1: √2B ・ 1: 2C. 1: 3D ・1: 4 13.用配方法解方程X 2+8X + 9 = 0, 变形后的结果正确的是()A. (X + 4)2=-9B. (x + 4)2=- -7 C. (Λ+4)2=25 D. (x + 4)2=714.有一组数据:4, I 6, 6, 6, 8, 9,12, 13,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A. 6 B. 7 C. 8 D. 915.若二次函数y=x 2∙2x+c 的图象与坐标轴只有两个公共点,则 C 应满足的条件是 A. C=OB. C=IC. C=O 或 C=ID ・C=O 或 c=- 10・10件产品中有2件次品,从中任意抽取1件,恰好抽到次品的概率是() 二填空题() 19.如图,若二次函数y=ax 2÷bx÷c ( a≠0 )图彖的对称轴为x=l, 与y 轴交于点C,与 轴交C. 3D. 4其中正确的个数是(16・平而直角坐标系内的三个点A (1, -3) . B (0, -3)、C (2, -3),—确定一个圆.(填"能”或"不能")17.如图,在平而直角坐标系中,将AABO绕点A顺指针旋转到△人虽G的位置,点8、O 分别落在点际CI处,点8】在X轴上,再将"BC绕点弘顺时针旋转到∆4181C2的位置点C2⅛x轴上,将LA I B I C2绕点C?顺时针旋转到∆A2B2C2的位萱,点&2在X轴上,依次进18.如图,已知菱形ABCD中,AB = 4, ZC为钝角,AM丄BC于点M,N为AB 的中点・连接DN, MN•若ZDNM=90。
2022-2023学年北京市大兴区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1.(2分)下列事件是随机事件的是()A.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B.在标准大气压下,通常加热到100℃时,水沸腾C.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等于180°D.在空旷的操场,向空中抛一枚硬币,硬币不会从空中落下2.(2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若∠B=110°,则∠D的度数为()A.60°B.70°C.110°D.120°3.(2分)如图,点O为正五边形ABCDE的中心,连接OA,OB,则∠AOB的度数为()A.48°B.54°C.60°D.72°4.(2分)将二次函数y=x2﹣6x+2化成y=a(x﹣h)2+k的形式为()A.y=(x﹣3)2+2B.y=(x﹣3)2﹣7C.y=(x+3)2﹣7D.y=(x﹣6)2+2 5.(2分)把一副普通扑克牌中的5张洗匀后,正面向下放在桌子上,其中有1张“黑桃”,2张“梅花”和2张“红桃”,从中随机抽取一张,恰好是“梅花”的概率是()A.B.C.D.6.(2分)《九章算术》是中国传统数学最重要的著作,奠定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基础框架《九章算术》中记载:“今有户高多于广六尺八寸,两隅相去适一丈,问户高、广各几何.”大意是说:“已知长方形门的高比宽多6尺8寸,门的对角线长1丈,那么门的高和宽各110110A.6.82+x2=(x+6.8)2B.(x﹣6.8)2+x2=102C.(x+6.8)2+x2=102D.(x+6.8)2+102=x27.(2分)将量角器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在三角形纸板上,使点C在半圆上,点A,B的读数分别为0°,50°.则∠ACB的度数是()A.25°B.30°C.40°D.50°8.(2分)下列关于次函数y=2(x﹣4)2+k有如下说法:①图象的开口向上;②图象最低点到x轴的距离为k;③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4;④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9.(2分)已知一个二次函数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x=1,请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0.(2分)如图,AB为⊙O的直径,弦CD⊥AB于点E,连接OC,若OC=3,AE=1,则弦CD的长度为.11.(2分)已知P(x1,1),Q(x2,1)两点都在抛物线y=x2﹣2x+1上,那么x1+x2=.12.(2分)如图,一次函数y=kx+b(k≠0)与二次函数y=ax2(a≠0)的图象分别交于点A(﹣1,1),B(2,4).则关于x的方程ax2=kx+b的解为.13.(2分)水稻育秧前都要提前做好发芽试验,特别是高水分种子,确保发芽率达到85%以上,保证成苗率,现有A,B两种新水稻种子,为了解它们的发芽情况,在推广前做了五次发芽实验,每次随机各自取相同的种子数,在相同的培育环境中分别实验,实验情况记录如下:种子数量100500100020003000 A发芽率0.970.960.980.970.97B发芽率0.980.960.940.960.95下面有两个推断:①当实验种子数量为500时,两种种子的发芽率均为0.96,所以A,B两种新水稻种子发芽的概率一样;②随着实验种子数量的增加,A种子发芽率在0.97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可以估计A种子发芽的概率是0.97.其中合理的是.14.(2分)如图,圆心角为120°的扇形AOB的半径为1,点C为的中点,则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是.15.(2分)如图所示,将一把刻度尺,含60°角的直角三角板和圆形卡片如图摆放,使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刻度尺重合,圆形卡片与刻度尺和三角板分别都有唯一的公共点,测得圆形卡片与刻度尺的公共点2为cm.16.(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3,1),B(﹣1,1),若抛物线y=ax2(a>0)与线段AB有公共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本题共68分,第17-22题,每小题5分,第23-26题,每小题5分,第27-28题,每小题5分)17.(5分)解方程:x2﹣6x+8=0.18.(5分)已知m是方程x2+3x﹣5=0的一个根,求代数式(m+1)2+m(m+4)的值.19.(5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m﹣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求m的取值范围;(2)若m为正整数,求方程的根.20.(5分)已知:如图,△ABC中,∠ACB=90°.求作:射线CP,使得CP平分∠ACB.作法:①作AB的垂直平分线EF交AB于点O;②以O为圆心,OA为半径画圆,⊙O与直线EF的一个交点为P(点P与点C在AB的异侧);③作射线CP.(1)使用直尺和圆规,依作法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2)完成下面的证明.证明:连接OC.∵直线EF为AB的垂直平分线,∴OA=OB.∵∠ACB=90°,∴OA=OB=OC=AB.∴点A,B,C都在⊙O上.又∵点P在⊙O上,PO⊥AB于点O,∴∠AOP=∠BOP=90°,∴=,∴∠ACP=∠BCP()(填推理的依据).∴射线CP平分∠ACB.21.(5分)如图,BD是⊙O的直径,点A,C在⊙O上,AB=AD,AC交BD于点E.若∠COD=130°,求∠AEB的度数.22.(5分)已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是(1,4),与y轴交于点(0,3).(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23.(6分)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四个小球,除标有的汉字不同外无其他差别,小球上分别(1)随机摸出一个小球,摸到“创”字的概率为;(2)随机摸出一个小球后,放回并摇匀,再随机摸出一个,请用列举法求两次摸到的球上的汉字,一个是“大”,一个是“兴”的概率.24.(6分)如图,点A,B在⊙O上,且∠AOB=120°,点C为的中点,过点A作MN ⊥BC交BC的延长线于点D.(1)求证:直线MN是⊙O的切线;(2)若⊙O的半径为4,求CD的长.25.(6分)抛物线形拱桥具有取材方便,造型美观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到桥梁建筑中,如图是某公园抛物线形拱桥的截面图.以水面AB所在直线为x轴,A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点E到点A的距离AE=x(单位:m),点E到桥拱顶面的竖直距离EF=y(单位:m).x,y近似满足函数关系y=ax2+bx(a<0).通过取点,测量,得到x与y的几组对应值,如下表:x(m)01234y(m)0 1.252 2.252(1)桥拱顶面离水面AB的最大高度为m;(2)根据上述数据,求出满足的函数关系y=ax2+bx和水面宽度AB的长.26.(6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2,1),B(0,﹣3)都在抛物线y=ax2+c (a≠0)上.(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平移抛物线y=ax2+c(a≠0),使得平移后抛物线的顶点为P(m,n)(m>0),已知点C(x1,y1)在原抛物线上,点D(x2,y2)在平移后的抛物线上,且C,D两点都位于直线x=m的右侧.当S△OPB=3时,若对于x1=x2,都有y1>y2,求n的取值范围.27.(7分)如图,在△ABC中,AB=AC,∠BAC=30°,AE⊥BC于点E,将线段AC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D,连接BD交AE于点F.(1)依题意补全图形;(2)求∠AFD的度数;(3)求证:DF=AE.28.(7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的半径为1.给出如下定义:P为⊙O上一点,过点P作直线y=﹣x+b,交x轴于点Q,称点Q为点P的“关联点”.(1)如图,A(1,0),B(0,1),若点P在上,且的长为π,则∠AOP=°,点P的“关联点”点Q的坐标是;(2)求点P的“关联点”点Q的横坐标的最小值;(3)若线段PQ的长为,直接写出这时点P的“关联点”点Q的横坐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022-2023学年北京市大兴区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1.(2分)下列事件是随机事件的是()A.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B.在标准大气压下,通常加热到100℃时,水沸腾C.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等于180°D.在空旷的操场,向空中抛一枚硬币,硬币不会从空中落下【分析】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判断即可.【解答】解:A、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是随机事件,符合题意;B、在标准大气压下,通常加热到100℃时,水沸腾,是必然事件,不符合题意;C、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等于180°,是必然事件,不符合题意;D、在空旷的操场,向空中抛一枚硬币,硬币不会从空中落下,是不可能事件,不符合题意;故选:A.2.(2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若∠B=110°,则∠D的度数为()A.60°B.70°C.110°D.120°【分析】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计算即可.【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B+∠D=180°,∵∠B=110°,∴∠D=70°,故选:B.32A.48°B.54°C.60°D.72°【分析】由正五边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点O是正五边形ABCDE的中心,∴∠AOB=360°÷5=72°.故选:D.4.(2分)将二次函数y=x2﹣6x+2化成y=a(x﹣h)2+k的形式为()A.y=(x﹣3)2+2B.y=(x﹣3)2﹣7C.y=(x+3)2﹣7D.y=(x﹣6)2+2【分析】利用配方法把一般式化为顶点式,判断即可.【解答】解:y=x2﹣6x+2=x2﹣6x+9﹣9+2=(x﹣3)2﹣7,故选:B.5.(2分)把一副普通扑克牌中的5张洗匀后,正面向下放在桌子上,其中有1张“黑桃”,2张“梅花”和2张“红桃”,从中随机抽取一张,恰好是“梅花”的概率是()A.B.C.D.【分析】根据概率公式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从5张纸牌中任意抽取一张牌有5种等可能结果,其中抽到“梅花”的只有2种结果,∴抽到“梅花”的概率为.故选:C.6.(2分)《九章算术》是中国传统数学最重要的著作,奠定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基础框架《九章算术》中记载:“今有户高多于广六尺八寸,两隅相去适一丈,问户高、广各几何.”大意是说:“已知长方形门的高比宽多6尺8寸,门的对角线长1丈,那么门的高和宽各110110A.6.82+x2=(x+6.8)2B.(x﹣6.8)2+x2=102C.(x+6.8)2+x2=102D.(x+6.8)2+102=x2【分析】设门宽为x尺,则门的高度为(x+6.8)尺,利用勾股定理及门的对角线长1丈,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此题得解.【解答】解:设门宽为x尺,则门的高度为(x+6.8)尺,依题意得:x2+(x+6.8)2=102.故选:C.7.(2分)将量角器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在三角形纸板上,使点C在半圆上,点A,B的读数分别为0°,50°.则∠ACB的度数是()A.25°B.30°C.40°D.50°【分析】连接OA,OB,利用圆周角定理求解即可.【解答】解:连接OA,OB.由题意,∠AOB=50°﹣0°=50°,∴∠ACB=∠AOB=25°,故选:A.8.(2分)下列关于次函数y=2(x﹣4)2+k有如下说法:①图象的开口向上;②图象最低点到x轴的距离为k;4④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分析】根据抛物线的性质即可判定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与y轴的交点坐标.【解答】解:由y=2(x﹣4)2+k可知,a=2>0,所以开口向上,对称轴x=4,顶点坐标(4,k),所以图象最低点到x轴的距离为|k|,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正确的有①③,故选:B.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9.(2分)已知一个二次函数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x=1,请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y=x2﹣2x+1(答案不唯一).【分析】由题意可知:写出的函数解析式满足a>0,﹣=1,由此举例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设所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2+bx+c(a≠0).∵图象的开口向上,∴a>0,可取a=1,∵对称轴是直线x=1,∴﹣=1,得b=﹣2a=﹣2,∵c可取任意数,∴函数解析式可以为:y=x2﹣2x+1(答案不唯一).故答案为:y=x2﹣2x+1(答案不唯一).10.(2分)如图,AB为⊙O的直径,弦CD⊥AB于点E,连接OC,若OC=3,AE=1,则弦CD的长度为2.【分析】由垂径定理得到CD=2CE,再求出OE的长,然后由勾股定理可求出CE的长,【解答】解:∵AB为⊙O的直径,弦CD⊥AB,∴CD=2CE,∵OC=3,AE=1,∴OA=3,∴OE=OA﹣AE=3﹣1=2,∴CE===,∴CD=2CE=2.故答案为:2.11.(2分)已知P(x1,1),Q(x2,1)两点都在抛物线y=x2﹣2x+1上,那么x1+x2=2.【分析】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以及对称轴公式即可得到=﹣,解得x1+x2=4.【解答】解:∵P(x1,1),Q(x2,1)两点都在抛物线y=x2﹣2x+1上,∴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x1+x2=2,故答案为:2.12.(2分)如图,一次函数y=kx+b(k≠0)与二次函数y=ax2(a≠0)的图象分别交于点A(﹣1,1),B(2,4).则关于x的方程ax2=kx+b的解为x1=﹣1,x2=2.【分析】直接根据一次函数y=kx+b(k≠0)与二次函数y=ax2(a≠0)的图象的交点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一次函数y=kx+b(k≠0)与二次函数y=ax2(a≠0)的图象分别交于点A(﹣1,1),B(2,4),∴关于x的方程ax2=kx+b的解为:x1=﹣1,x2=2.112213.(2分)水稻育秧前都要提前做好发芽试验,特别是高水分种子,确保发芽率达到85%以上,保证成苗率,现有A,B两种新水稻种子,为了解它们的发芽情况,在推广前做了五次发芽实验,每次随机各自取相同的种子数,在相同的培育环境中分别实验,实验情况记录如下:种子数量100500100020003000 A发芽率0.970.960.980.970.97B发芽率0.980.960.940.960.95下面有两个推断:①当实验种子数量为500时,两种种子的发芽率均为0.96,所以A,B两种新水稻种子发芽的概率一样;②随着实验种子数量的增加,A种子发芽率在0.97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可以估计A种子发芽的概率是0.97.其中合理的是②.【分析】大量重复实验时,事件发生的频率在某个固定位置左右摆动,并且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根据这个频率稳定性定理,可以用频率的集中趋势来估计概率,这个固定的近似值就是这个事件的概率,据此解答可得.【解答】解:①在大量重复试验时,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可以用一个事件出现的概率估计它的概率,实验种子数量为500,数量太少,不可用于估计概率,故①推断不合理.②随着实验种子数量的增加,A种子出芽率在0.97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可以估计A种子出芽的概率是0.97,故推断合理.故答案为:②.14.(2分)如图,圆心角为120°的扇形AOB的半径为1,点C为的中点,则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是.60积公式求出扇形BOC的面积即可.【解答】解:∵点C为的中点,∴=,∴∠AOC=∠BOC,∵∠AOB=∠AOC+∠BOC=120°,∴∠BOC=∠AOC=60°,∵OA=1,∴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故答案为:.15.(2分)如图所示,将一把刻度尺,含60°角的直角三角板和圆形卡片如图摆放,使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刻度尺重合,圆形卡片与刻度尺和三角板分别都有唯一的公共点,测得圆形卡片与刻度尺的公共点A到三角板顶点B的距离AB=2cm,则圆形卡片的半径为2cm.【分析】连接OB,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OAC=∠OBC=90°,根据四边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OB=60°,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连接OB,由题意得:CA、CB都与圆形卡片相切,∠ACB=120°,∴OA⊥CA,OB⊥CB,∴∠OAC=∠OBC=90°,∴∠AOB=60°,∵OA=OB,∴OA=AB=2cm,即圆形卡片的半径为2cm,故答案为:2.16.(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3,1),B(﹣1,1),若抛物线y=ax2(a>0)与线段AB有公共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a≤1.【分析】分别把A、B点的坐标代入y=ax2得a的值,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得到a的取值范围.【解答】解:把A(﹣3,1)代入y=ax2得a=;把B(﹣1,1)代入y=ax2得a=1,所以a的取值范围为≤a≤1.故答案为:≤a≤1.三、解答题(本题共68分,第17-22题,每小题5分,第23-26题,每小题5分,第27-28题,每小题5分)17.(5分)解方程:x2﹣6x+8=0.【分析】先把方程左边分解,使原方程转化为x﹣2=0或x﹣6=0,然后解两个一次方程即可.【解答】解:(x﹣2)(x﹣4)=0,2040所以x1=2,x2=4.18.(5分)已知m是方程x2+3x﹣5=0的一个根,求代数式(m+1)2+m(m+4)的值.【分析】由题意可知:m2+3m﹣5=0,然后化简原式后代入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可知:m2+3m﹣5=0,即m2+3m=5,原式=m2+2m+1+m2+4m=2m2+6m+1=2(m2+3m)+1=2×5+1=11.19.(5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m﹣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求m的取值范围;(2)若m为正整数,求方程的根.【分析】(1)由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知Δ>0,列不等式求解可得;(2)求出m的值,解方程即可解答.x2﹣x+m﹣1=0【解答】解:(1)∵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Δ=(﹣1)2﹣4(m﹣1)=﹣4m+5>0,解得:m<;(2)∵m为正整数,∴m=1.∴原方程为x2﹣x=0,即x(x﹣1)=0,解这个方程得:x1=0,x2=1.20.(5分)已知:如图,△ABC中,∠ACB=90°.求作:射线CP,使得CP平分∠ACB.作法:①作AB的垂直平分线EF交AB于点O;②以O为圆心,OA为半径画圆,⊙O与直线EF的一个交点为P(点P与点C在AB的异侧);所以射线CP即为所求.(1)使用直尺和圆规,依作法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2)完成下面的证明.证明:连接OC.∵直线EF为AB的垂直平分线,∴OA=OB.∵∠ACB=90°,∴OA=OB=OC=AB.∴点A,B,C都在⊙O上.又∵点P在⊙O上,PO⊥AB于点O,∴∠AOP=∠BOP=90°,∴=,∴∠ACP=∠BCP(在同圆中,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填推理的依据).∴射线CP平分∠ACB.【分析】(1)根据题中步骤作图;(2)根据题中步骤的因果关系填写.【解答】解:(1)如图:2∵直线EF为AB的垂直平分线,∴OA=OB.∵∠ACB=90°,∴OA=OB=OC=AB.∴点A,B,C都在⊙O上.又∵点P在⊙O上,PO⊥AB于点O,∴∠AOP=∠BOP=90°,∴=,∴∠ACP=∠BCP(在同圆中,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射线CP平分∠ACB,故答案为:,在同圆中,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21.(5分)如图,BD是⊙O的直径,点A,C在⊙O上,AB=AD,AC交BD于点E.若∠COD=130°,求∠AEB的度数.【分析】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BAD=90°,∠DAC=∠COD=65°,再由AB=AD 得到∠B=∠D=45°,然后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计算∠AEB的度数.【解答】解:∵BD是⊙O的直径,∴∠BAD=90°,∵AB=AD,∴∠B=∠D=45°,∵∠DAC=∠COD=×130°=65°,∴∠AEB=∠DAC+∠D=65°+45°=110°.所以∠AEB的度数为110°.2251403(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分析】(1)设出二次函数的顶点式y=a(x﹣1)2+4,将点(0,3)代入解析式,求出a的值即可得到函数解析式;(2)利用五点法画出函数的图象即可.【解答】解:(1)设所求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1)2+4,把x=0,y=3代入上式,得:3=a(0﹣1)2+4,解得:a=﹣1,∴所求的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x﹣1)2+4,即y=﹣x2+2x+3.(2)∵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是(1,4),与y轴交于点(0,3),∴点(2,3)在抛物线上,令y=0,则﹣(x﹣1)2+4=0,解得x=﹣1或3,∴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1,0),(3,0),描点、连线画出函数图象如图:.23.(6分)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四个小球,除标有的汉字不同外无其他差别,小球上分别标有汉字“大”、“兴”、“创”、“城”,每次摸球前先摇匀.(1)随机摸出一个小球,摸到“创”字的概率为;2上的汉字,一个是“大”,一个是“兴”的概率.【分析】(1)直接根据概率公式求解即可;(2)列表得出所有等可能结果,从中找到符合条件的结果数,再根据概率公式求解即可.【解答】解:(1)随机摸出一个小球,摸到“创”字的概率为,故答案为:;(2)列表如下:大兴创城大(大,大)(兴,大)(创,大)(城,大)兴(大,兴)(兴,兴)(创,兴)(城,兴)创(大,创)(兴,创)(创,创)(城,创)城(大,城)(兴,城)(创,城)(城,城)由表知,共有16种等可能结果,其中两次摸到的球上的汉字,一个是“大”,一个是“兴”的有2种结果,所以两次摸到的球上的汉字,一个是“大”,一个是“兴”的概率为=.24.(6分)如图,点A,B在⊙O上,且∠AOB=120°,点C为的中点,过点A作MN ⊥BC交BC的延长线于点D.(1)求证:直线MN是⊙O的切线;(2)若⊙O的半径为4,求CD的长.【分析】(1)连接OC,根据点C为的中点,推出∠BOC=60°,即可推出∠OBC=60°,从而推出结论;(2)过点O作OE⊥BC于E,可得出四边形OADE是平行四边形,得出DE=OA,由(1)可知,△BOC是等边三角形,得出CE=,即可求解.【解答】(1)证明:如图,连接OC,∵点C为的中点,∴,∴∠AOC=∠BOC,∵∠AOC+∠BOC=∠AOB=120°,∴∠BOC=60°,又∵OB=OC,∴∠OBC=∠OCB=,∴∠OBC=60°,∴∠OBC+∠BOA=180°,∴OA∥BD,∵BD⊥MN,∴OA⊥MN,又∵OA是半径,∴直线MN是⊙O的切线;(2)解:如图,过点O作OE⊥BC于E,∴OE∥MN,又∵OA∥BD,∴DE=OA=4,∵OB=OC,∴CE=BE=,由(1)可知,△BOC是等边三角形,∴CE=,∴CD=DE﹣CE=4﹣2=2.25.(6分)抛物线形拱桥具有取材方便,造型美观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到桥梁建筑中,如图是某公园抛物线形拱桥的截面图.以水面AB所在直线为x轴,A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点E到点A的距离AE=x(单位:m),点E到桥拱顶面的竖直距离EF=y(单位:m).x,y近似满足函数关系y=ax2+bx(a<0).通过取点,测量,得到x与y的几组对应值,如下表:x(m)01234y(m)0 1.252 2.252(1)桥拱顶面离水面AB的最大高度为 2.25m;(2)根据上述数据,求出满足的函数关系y=ax2+bx和水面宽度AB的长.【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可以桥拱顶面离水面AB的最大高度;(2)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即可,再令y=0,解方程求出A,B坐标即可求出AB.【解答】解:(1)由表格数据可知抛物线的顶点为(3,2.25),∴桥拱顶面离水面AB的最大高度为2.25m,故答案为:2.25;(2)把(2,2),(3,2.25)代入y=ax2+bx得:,解得,∴抛物线解析式为y=﹣0.25x2+1.5x;令y=0,则﹣0.25x2+1.5x=0,解得x=0或x=6,∴A(0,0),B(6,0),∴AB=6.26.(6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2,1),B(0,﹣3)都在抛物线y=ax2+c (a≠0)上.(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平移抛物线y=ax2+c(a≠0),使得平移后抛物线的顶点为P(m,n)(m>0),已知点C(x1,y1)在原抛物线上,点D(x2,y2)在平移后的抛物线上,且C,D两点都位于直线x=m的右侧.当S△OPB=3时,若对于x1=x2,都有y1>y2,求n的取值范围.【分析】(1)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即可;(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求出m的值,根据题意可得x12﹣3>(x2﹣2)2+n,则有x1>,再由题意可知≤2,求出n的取值范围即可.【解答】解:(1)将点A(﹣2,1),B(0,﹣3)代入y=ax2+c,∴,解得,∴y=x2﹣3;(2)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x﹣m)2+n,∵S△OPB=3,∴×3×|m|=3,解得m=±2,∵m>0,∴m=2,∵x1=x2,都有y1>y2,∴x12﹣3>(x2﹣2)2+n,∴x1>,∵x1>2时,都有y1>y2,∴≤2,解得n≤1.27.(7分)如图,在△ABC中,AB=AC,∠BAC=30°,AE⊥BC于点E,将线段AC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D,连接BD交AE于点F.(1)依题意补全图形;(2)求∠AFD的度数;(3)求证:DF=AE.【分析】(1)依题意即可补全图形;(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AFD的度数;(3)过点A作AH⊥BD于点H,设BD与AC交于点G,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设AH =x,则AB=AD=2x,BH=DH=x,然后利用线段的和差即可解决问题.【解答】(1)解:如图所示即为补全的图形;2∵∠BAC=30°,∴∠BAE=∠CAE=15°,∵AE⊥BC,∴∠AEB=90°,∴∠ABE=90°﹣15°=75°.由作图可知:AC=AD,∠CAD=90°,∴AB=AD,∠BAD=90°+30°=120°,∴∠ABD=30°,∴∠FBE=75°﹣30°=45°,∴∠AFD=∠BFE=45°;(3)证明:如图,过点A作AH⊥BD于点H,设BD与AC交于点G,∵∠BAC=30°,∠CAD=90°,∴∠BAD=120°,∵AC=AD=AB,∴∠ABH=∠D=30°,设AH=x,则AB=AD=2x,BH=DH=x,∵∠AFH=∠BFE=45°,∴AH=FH=x,∴BF=BH﹣FH=x﹣x=(﹣1)x,∴BE=EF=BF=(﹣1)x,∴AE=AF+EF=x+(﹣1)x,∴AE=[x+(﹣1)x]=x+x,∵DF=DH+FH=x+x,∴DF=AE.28.(7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的半径为1.给出如下定义:P为⊙O上一点,过点P作直线y=﹣x+b,交x轴于点Q,称点Q为点P的“关联点”.(1)如图,A(1,0),B(0,1),若点P在上,且的长为π,则∠AOP=45°,点P的“关联点”点Q的坐标是(,0);(2)求点P的“关联点”点Q的横坐标的最小值;(3)若线段PQ的长为,直接写出这时点P的“关联点”点Q的横坐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析】(1)利用弧长公式求出圆心角即可解决问题;(2)当直线PQ与⊙O相切,P在第三象限时,点Q的横坐标取最小值;(3)当P在第一象限时,Q的横坐标最大,过O作OH⊥PQ于H,用勾股定理列方程可解得Q的横坐标最大值,当P在第三象限时,Q的横坐标最小,过O作OH⊥PQ于H,同理可得Q的横坐标最小值.【解答】解:(1)如图:∵的长为π,∴=π,解得n=45°,∴∠AOP=45°,∵直线PQ解析式为y=﹣x+b,∴∠PQO=45°,∴△POQ在等腰直角三角形,∴OQ=OP=,∴Q(,0),故答案为:45,(,0);(2)当PQ与⊙O相切于第三象限的点P时,Q的横坐标最小,如图:∵直线PQ解析式为y=﹣x+b,∴∠PQO=45°,∴△PO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Q=OP=,∴Q的横坐标最小值为﹣;(3)当P在第一象限时,Q的横坐标最大,过O作OH⊥PQ于H,如图:∵∠PQO=45°,∴△OH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H=QH,OQ=OH,设OH=QH=x,则OQ=x,PH=x﹣,在Rt△OHP中,OH2+PH2=OP2,∴x2+(x﹣)2=12,解得x=或x=﹣(舍去),∴OQ=x=,∴Q的横坐标最大值为;当P在第三象限时,Q的横坐标最小,过O作OH⊥PQ于H,如图:∴△OH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H=QH,OQ=OH,设OH=QH=y,则OQ=y,PH=y﹣,在Rt△OHP中,OH2+PH2=OP2,∴y2+(y﹣)2=12,解得y=或y=﹣(舍去),∴OQ=y=,∴Q的横坐标最小值为﹣,答:点Q的横坐标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试卷复习练习(Word 版 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是一个圆柱形输水管横截面的示意图,阴影部分为有水部分,如果水面AB 的宽为8cm ,水面最深的地方高度为2cm ,则该输水管的半径为( )A .3cmB .5cmC .6cmD .8cm 2.二次函数y=﹣(x ﹣1)2+5,当m≤x≤n 且mn <0时,y 的最小值为2m ,最大值为2n ,则m+n 的值为( )A .B .2C .D .3.如图,在□ABCD 中,E 、F 分别是边BC 、CD 的中点,AE 、AF 分别交BD 于点G 、H ,则图中阴影部分图形的面积与□ABCD 的面积之比为( )A .7 : 12B .7 : 24C .13 : 36D .13 : 724.如图,点A ,B ,C 在⊙O 上,∠A=36°,∠C=28°,则∠B=( )A .100°B .72°C .64°D .36° 5.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是9:16,则这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是( ) A .9︰16B .3︰4C .9︰4D .3︰16 6.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x 2﹣2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A .k >﹣1B .k <1且k≠0C .k≥﹣1且k≠0D .k >﹣1且k≠0 7.若将二次函数2yx 的图象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则所得图象对应函数的表达式为( )A .2(2)2y x =++B .2(2)2y x =--C .2(2)2y x =+-D .2(2)2y x =-+8.如图,△ABC 内接于⊙O ,连接OA 、OB ,若∠ABO =35°,则∠C 的度数为( )A .70°B .65°C .55°D .45° 9.方程2x x =的解是( ) A .x=0B .x=1C .x=0或x=1D .x=0或x=-1 10.有一组数据:4,6,6,6,8,9,12,13,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 A .6B .7C .8D .9 11.二次函数y =x 2﹣2x +1与x 轴的交点个数是( )A .0B .1C .2D .3 12.如图,△ABC 中AB 两个顶点在x 轴的上方,点C 的坐标是(﹣1,0),以点C 为位似中心,在x 轴的下方作△ABC 的位似图形△A′B′C′,且△A′B′C′与△ABC 的位似比为2:1.设点B 的对应点B′的横坐标是a ,则点B 的横坐标是( )A .12a -B .1(1)2a -+C .1(1)2a --D .1(3)2a -+ 二、填空题13.将二次函数y=x 2﹣1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图象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_____.14.如图,Rt △ABC 中,∠C =90°,AC =4,BC =3,点D 是AB 边上一点(不与A 、B 重合),若过点D 的直线截得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并且平分△ABC 的周长,则AD 的长为____.15.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12x 2﹣2kx+1-4k=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代数式(k-2)2+2k(1-k)的值为______.16.已知一个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6cm ,高为8cm ,则圆锥的侧面积为_____cm 2.(结果保留π)17.把抛物线22(1)1y x =-+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到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是__________.18.某电视台招聘一名记者,甲应聘参加了采访写作、计算机操作和创意设计的三项素质测试得分分别为70、60、90,三项成绩依次按照5:2:3计算出最后成绩,那么甲的成绩为__.19.如图,直线y=12x ﹣2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和点B ,点C 在直线AB 上,且点C 的纵坐标为﹣1,点D 在反比例函数y=k x 的图象上,CD 平行于y 轴,S △OCD =52,则k 的值为________.20.一元二次方程x 2﹣3x+2=0的两根为x 1,x 2,则x 1+x 2﹣x 1x 2=______.21.在Rt △ABC 中,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6和8,则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长为_____.22.如图,港口A 在观测站 O 的正东方向,OA =4km ,某船从港口A 出发,沿北偏东15°方向航行一段距离后到达 B 处,此时从观测站O 处测得该船位于北偏东60°的方向,则该船与观测站之间的距离(即OB 的长)为 _____km.23.某计算机程序第一次算得m 个数据的平均数为x ,第二次算得另外n 个数据的平均数为y ,则这m n 个数据的平均数等于______.24.如图,已知矩形ABCD 的顶点A 、D 分别落在x 轴、y 轴,OD =2OA =6,AD :AB =3:1.则点B 的坐标是_____.三、解答题25.画图并回答问题:(1)在网格图中,画出函数2y x x 2=--与1y x =+的图像;(2)直接写出不等式221x x x -->+的解集.26.某商场以每件42元的价格购进一种服装,由试销知,每天的销量t (件)与每件的销售价x (元)之间的函数关系为t=204-3x.(1)试写出每天销售这种服装的毛利润y (元)与每件售价x (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毛利润=销售价-进货价);(2)每件销售价为多少元,才能使每天的毛利润最大?最大毛利润是多少?27.已知二次函数218y x bx c =++(b 、c 为常数)的图像经过点()0,1-和点()4,1A . (1)求b 、c 的值;(2)如图1,点()10,C m 在抛物线上,点M 是y 轴上的一个动点,过点M 平行于x 轴的直线l 平分AMC ∠,求点M 的坐标;(3)如图2,在(2)的条件下,点P是抛物线上的一动点,以P为圆心、PM为半径的圆与x轴相交于E、F两点,若PEF的面积为26,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28.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H,点F是AD上一点,连接AF交CD的延长线于点E.(1)求证:△AFC∽△ACE;(2)若AC=5,DC=6,当点F为AD的中点时,求AF的值.29.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1)x2+x-6=0;(2)2(x-1)2-8=0.30.如图,四边形OABC为矩形,OA=4,OC=5,正比例函数y=2x的图像交AB于点D,连接DC,动点Q从D点出发沿DC向终点C运动,动点P从C点出发沿CO向终点O运动.两点同时出发,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设从出发起运动了t s.(1)求点D的坐标;(2)若PQ∥OD,求此时t的值?(3)是否存在时刻某个t,使S△DOP=52S△PCQ?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当t为何值时,△DPQ是以DQ为腰的等腰三角形?31.如图,小明在一块平地上测山高,先在B处测得山顶A的仰角为30°,然后向山脚直行60米到达C处,再测得山顶A的仰角为45°,求山高AD的长度.(测角仪高度忽略不计)32.如图,点C在以AB为直径的圆上,D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CA=CD,BC=BD.(1)求证:CD与⊙O相切;(2)若AB=8,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分析】先过点O作OD⊥AB于点D,连接OA,由垂径定理可知AD=12AB,设OA=r,则OD=r﹣2,在Rt△AOD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r的值.【详解】解:如图所示:过点O作OD⊥AB于点D,连接OA,∵OD⊥AB,∴AD=12AB=4cm,设OA=r,则OD=r﹣2,在Rt△AOD中,OA2=OD2+AD2,即r2=(r﹣2)2+42,解得r=5cm.∴该输水管的半径为5cm;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垂径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垂径定理及勾股定理的运用.2.D解析:D【解析】【分析】由m≤x≤n和mn<0知m<0,n>0,据此得最小值为2m为负数,最大值为2n为正数.将最大值为2n分两种情况,①顶点纵坐标取到最大值,结合图象最小值只能由x=m时求出.②顶点纵坐标取不到最大值,结合图象最大值只能由x=n求出,最小值只能由x=m求出.【详解】解:二次函数y=﹣(x﹣1)2+5的大致图象如下:.①当m≤0≤x≤n<1时,当x=m时y取最小值,即2m=﹣(m﹣1)2+5,解得:m=﹣2.当x=n时y取最大值,即2n=﹣(n﹣1)2+5,解得:n=2或n=﹣2(均不合题意,舍去);②当m≤0≤x≤1≤n时,当x=m时y取最小值,即2m=﹣(m﹣1)2+5,解得:m=﹣2.当x=1时y取最大值,即2n=﹣(1﹣1)2+5,解得:n=52,或x=n时y取最小值,x=1时y取最大值,2m=-(n-1)2+5,n=52,∴m=118, ∵m <0, ∴此种情形不合题意,所以m+n=﹣2+52=12. 3.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已知条件想办法证明BG=GH=DH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CD ,AD ∥BC ,AB=CD ,AD=BC ,∵DF=CF ,BE=CE , ∴12DH DF HB AB ==,12BG BE DG AD ==, ∴13DH BG BD BD ==, ∴BG=GH=DH ,∴S △ABG =S △AGH =S △ADH ,∴S 平行四边形ABCD =6 S △AGH ,∴S △AGH :ABCD S 平行四边形=1:6,∵E 、F 分别是边BC 、CD 的中点, ∴12EF BD =, ∴14EFC BCDD S S =, ∴18EFC ABCD S S =四边形, ∴1176824AGH EFCABCD S S S +=+=四边形=7∶24,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等底同高的三角形面积性质,题目的综合性很强,难度中等.4.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设AC 和OB 交于点D ,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圆周角度数2倍可得:∠O=2∠A=72°,根据∠C=28°可得:∠ODC=80°,则∠ADB=80°,则∠B=180°-∠A-∠ADB=180°-36°-80°=64°,故本题选C .5.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中,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得到结果.因为面积比是9:16,则相似比是3︰4,故选B.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6.D解析:D【解析】∵一元二次方程kx 2﹣2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2﹣4ac=4+4k >0,且k≠0.解得:k >﹣1且k≠0.故选D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分类思想的应用.7.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抛物线的平移规律:上加下减,左加右减解答即可.【详解】解:将2y x 的图象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则所得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2(2)2y x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的平移,属于基本知识题型,熟练掌握抛物线的平移规律是解题的关键.8.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求得∠O的度数,再进一步根据圆周角定理求解.【详解】解:∵OA=OB,∠ABO=35°,∴∠BAO=∠ABO=35°,∴∠O=180°-35°×2=110°,∴∠C=12∠O=5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能理解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是解决此题的关键.9.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因式分解法,可得答案.【详解】解:2x x,方程整理,得,x2-x=0因式分解得,x(x-1)=0,于是,得,x=0或x-1=0,解得x1=0,x2=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是解题关键.10.B解析:B【解析】【分析】先把这组数据按顺序排列:4,6,6,6,8,9,12,13,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6,8的平均数.【详解】∵一组数据:4,6,6,6,8,9,12,13,∴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6821427+÷÷==,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中位数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中位数的求解方法:先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当数据个数为奇数时,最中间的那个数据是中位数,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居于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才是中位数.11.B解析:B【解析】由△=b 2-4ac=(-2)2-4×1×1=0,可得二次函数y=x 2-2x+1的图象与x 轴有一个交点.故选B .12.D解析:D【解析】【分析】设点B 的横坐标为x ,然后表示出BC 、B′C 的横坐标的距离,再根据位似变换的概念列式计算.【详解】设点B 的横坐标为x ,则B 、C 间的横坐标的长度为﹣1﹣x ,B′、C 间的横坐标的长度为a+1,∵△ABC 放大到原来的2倍得到△A′B′C ,∴2(﹣1﹣x )=a+1,解得x =﹣12(a+3),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位似变换,坐标与图形的性质,根据位似变换的定义,利用两点间的横坐标的距离等于对应边的比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y=x2+2【解析】分析:先确定二次函数y=x2﹣1的顶点坐标为(0,﹣1),再根据点平移的规律得到点(0,﹣1)平移后所得对应点的坐标为(0,2),然后根据顶点式写出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详解析:y=x 2+2【解析】分析:先确定二次函数y=x2﹣1的顶点坐标为(0,﹣1),再根据点平移的规律得到点(0,﹣1)平移后所得对应点的坐标为(0,2),然后根据顶点式写出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详解:二次函数y=x2﹣1的顶点坐标为(0,﹣1),把点(0,﹣1)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所得对应点的坐标为(0,2),所以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故答案为y=x2+2.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由于抛物线平移后的形状不变,故a不变,所以求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通常可利用两种方法:一是求出原抛物线上任意两点平移后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析式;二是只考虑平移后的顶点坐标,即可求出解析式.14.、、【解析】【分析】根据直线平分三角形周长得出线段的和差关系,再通过四种情形下的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计算线段的长.【详解】解:设过点D的直线与△ABC的另一个交点为E,∵AC=4,BC=解析:83、103、54【解析】【分析】根据直线平分三角形周长得出线段的和差关系,再通过四种情形下的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计算线段的长.【详解】解:设过点D的直线与△ABC的另一个交点为E,∵AC=4,BC=3,∴设AD=x,BD=5-x,∵DE平分△ABC周长,∴周长的一半为(3+4+5)÷2=6,分四种情况讨论:①△BED∽△BCA,如图1,BE=1+x∴BE BDBC AB=,即:5153x x-+=,解得x=54,②△BDE∽△BCA,如图2,BE=1+x∴BD BEBC AB=,即:5135x x-+=,解得:x=11 4,BE=154>BC,不符合题意.③△ADE∽△ABC,如图3,AE=6-x∴AD AEAB AC=,即654x x-=,解得:x=103,④△BDE∽△BCA,如图4,AE=6-x∴AD AEAC AB=,即:645x x-=,解得:x=83,综上:AD 的长为83、103、 54. 【点睛】 本题考查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根据不同的相似模型分情况讨论,根据不同的线段比例关系求解.15.【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得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为0,列出含k 的等式,再将所求代数进行变形后整体代入求值即可.【详解】解:∵一元二次方程x2﹣2kx+1-4k=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解析:72【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得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为0,列出含k 的等式,再将所求代数进行变形后整体代入求值即可.【详解】解:∵一元二次方程12x 2﹣2kx+1-4k=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2214241402b ac k k ,整理得,22410k k , ∴21+22k k 2221k k k 224k k224k k当21 +22k k时,224k k142=-+72=故答案为:7 2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与根个数之间的关系,根据根的个数确定根的判别式的符号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60π【解析】试题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圆锥的母线长,再根据圆锥的侧面积公式求解即可.由题意得圆锥的母线长∴圆锥的侧面积.考点:勾股定理,圆锥的侧面积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圆锥的侧解析:60π【解析】试题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圆锥的母线长,再根据圆锥的侧面积公式求解即可.由题意得圆锥的母线长∴圆锥的侧面积.考点:勾股定理,圆锥的侧面积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圆锥的侧面积公式:圆锥的侧面积底面半径×母线. 17.【解析】【分析】根据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平移即可.【详解】抛物线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到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是即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解析:22(1)2y x =+-【解析】【分析】根据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平移即可.【详解】抛物线22(1)1y x =-+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到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是 22(12)13y x =-++-即22(1)2y x =+-故答案为:22(1)2y x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平移,掌握平移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是解题的关键. 18.74【解析】【分析】利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计算.【详解】甲的成绩=,故答案为:74.【点睛】此题考查加权平均数,正确理解各数所占的权重是解题的关键.解析:74【解析】【分析】利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计算.【详解】甲的成绩=70560290374523,故答案为:74. 【点睛】 此题考查加权平均数,正确理解各数所占的权重是解题的关键.19.【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把x=2代入y=x﹣2求出C的纵坐标,得出OM=2,CM=1,根据CD∥y轴得出D的横坐标是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求出CD的值,求出MD,得出D的纵坐标,把D解析:【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把x=2代入y=12x﹣2求出C的纵坐标,得出OM=2,CM=1,根据CD∥y轴得出D的横坐标是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求出CD的值,求出MD,得出D的纵坐标,把D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求出k即可.解:∵点C在直线AB上,即在直线y=12x﹣2上,C的横坐标是2,∴代入得:y=12×2﹣2=﹣1,即C(2,﹣1),∴OM=2,∵CD∥y轴,S△OCD=52,∴12CD×OM=52,∴CD=52,∴MD=52﹣1=32,即D的坐标是(2,32),∵D在双曲线y=kx上,∴代入得:k=2×32=3.故答案为3.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点,通过做此题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理解能力,题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20.1【解析】【分析】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x1+x2=3,x1x2=2,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详解】解:根据题意得:x1+x2=3,x1x2=2,所以x1+x2-x1x2=3-2=解析:1【解析】【分析】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x1+x2=3,x1x2=2,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详解】解:根据题意得:x1+x2=3,x1x2=2,所以x1+x2-x1x2=3-2=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时,x1+x2=-ba,x1x2=ca.21.5【解析】【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是斜边的长进行求解即可.【详解】由勾股定理得:AB==10,∵∠ACB=90°,∴AB是⊙O的直径,∴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直径是10;∴这解析:5【解析】【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是斜边的长进行求解即可.【详解】由勾股定理得:AB=10,∵∠ACB=90°,∴AB是⊙O的直径,∴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直径是10;∴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长为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90度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22.2+2【解析】【分析】作AD⊥OB于点D,根据题目条件得出∠OAD=60°、∠DAB=45°、OA=4km,再分别求出AD、OD、BD的长,从而得出答案.【详解】如图所示,过点A作AD⊥O解析:23+2【解析】【分析】作AD⊥OB于点D,根据题目条件得出∠OAD=60°、∠DAB=45°、OA=4km,再分别求出AD、OD、BD的长,从而得出答案.【详解】如图所示,过点A作AD⊥OB于点D,由题意知,∠AOD=30°,OA=4km,则∠OAD=60°,∴∠DAB=45°,在Rt△OAD中,AD=OAsin∠AOD=4×sin30°=4×12=2(km),OD=OAcos∠AOD=4×cos30°=4×2=km),在Rt△ABD中,BD=AD=2km,∴OB=OD+BD=2(km),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构建合适的直角三角形,并熟练运用三角函数进行求解.23..【解析】【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基本求法,平均数等于总和除以个数,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平均数等于总和除以个数,所以平均数.【点睛】本题考查求加权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解析:mx ny m n++.【解析】【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基本求法,平均数等于总和除以个数,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平均数等于总和除以个数,所以平均数mx nym n+=+.【点睛】本题考查求加权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加权平均数的基本求法.24.(5,1)【解析】【分析】过B作BE⊥x轴于E,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DAB=90°,根据余角的性质得到∠AD O=∠BAE,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E=OD=2,DE=OA=1,于是得到结论.解析:(5,1)【解析】【分析】过B作BE⊥x轴于E,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DAB=90°,根据余角的性质得到∠ADO=∠BAE,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E=13OD=2,DE=13OA=1,于是得到结论.【详解】解:过B作BE⊥x轴于E,∵四边形ABCD是矩形,∴∠ADC=90°,∴∠ADO+∠OAD=∠OAD+∠BAE=90°,∴∠ADO=∠BAE,∴△OAD∽△EBA,∴OD:AE=OA:BE=AD:AB∵OD=2OA=6,∴OA=3∵AD:AB=3:1,∴AE=13OD=2,BE=13OA=1,∴OE=3+2=5,∴B(5,1)故答案为:(5,1)【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正确的作出辅助线并证明△OAD∽△EBA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5.(1)画图见解析;(2)x<-1或x>3【解析】【分析】(1)根据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即可作图,(2)观察图像,找到抛物线在直线上方的图象即可解题.【详解】(1)画图(2)221x x x -->+在图象中代表着抛物线在直线上方的图象∴解集是x <-1或x >3【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不等式:对于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b 、c 是常数,a ≠0)与不等式的关系,利用两个函数图象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上下位置关系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可作图利用交点直观求解,也可把两个函数解析式列成不等式求解.26.(1)y= -3x 2+330x-8568;(2)每件销售价为55元时,能使每天毛利润最大,最大毛利润为507元.【解析】【分析】(1)根据毛利润=销售价−进货价可得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2)将(1)中函数关系式配方可得最值情况.【详解】(1)根据题意,y=(x-42)(204-3x)= -3x 2+330x-8568;(2)y=-3x 2+330x-8568= -3(x-55)2+507因为-3<0,所以x=55时,y 有最大值为507.答:每件销售价为55元时,能使每天毛利润最大,最大毛利润为507元.【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应用,理解题意根据相等关系列出函数关系式,并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7.(1)0b=,1c=-;(2)()0,4M;(3)()4,1P或()4,1-或()0,1-【解析】【分析】(1)直接把两点的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得出关于b,c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即可(2)过点C作CD l⊥,过点A作AE l⊥.证明△CMD相似于△AME,再根据对应线段成比例求解即可(3)根据题意设点P的纵坐标为y,首先根据三角形面积得出EF与y的关系,再利用勾股定理得出EF与y的关系,从而得出y的值,再代入抛物线解析式求出x的值,得出点坐标.【详解】解:(1)把()4,1A和()0,1-代入218y x bx c=++得:1241b cc=++⎧⎨-=⎩解方程组得出:1bc=⎧⎨=-⎩所以,b=,1c=-(2)由已知条件得出C点坐标为2310,2C⎛⎫⎪⎝⎭,设()0,M n.过点C作CD l⊥,过点A作AE l⊥.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角对应相等,∴CMD AME∆∆∽∴CD MDAE ME=∴2310214nn-=-∵解得:4n=∴()0,4M(3)设点P的纵坐标为y,由题意得出,1262EF y⨯⨯=46EFy=∵MP与PE都为圆的半径,∴MP=PE∴()2228y 84()2EF y y ++-=+ 整理得出,∴EF =∵EF = ∴y=±1, ∴当y=1时有,21118x =-,解得,x 4=±; ∴当y=-1时有,21118x -=-,此时,x=0 ∴综上所述得出P 的坐标为:()4,1P 或()4,1-或()0,1-【点睛】本题是一道关于二次函数的综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有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巧妙利用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28.(1)见解析;(2【解析】【分析】(1)根据条件得出AD =AC ,推出∠AFC =∠ACD ,结合公共角得出三角形相似; (2)根据已知条件证明△ACF ≌△DEF ,得出AC =DE ,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E 的长度,再根据(1)中△AFC ∽△ACE ,得出AF AC =AC AE,从而计算出AF 的长度. 【详解】(1)∵CD ⊥AB ,AB 是⊙O 的直径∴AD =AC∴∠AFC =∠ACD .∵在△ACF 和△AEC 中,∠AFC =∠ACD ,∠CAF =∠EAC∴△AFC ∽△ACE(2)∵四边形ACDF 内接于⊙O∴∠AFD +∠ACD =180°∵∠AFD +∠DFE =180°∴∠DFE =∠ACD∵∠AFC =∠ACD∴∠AFC =∠DFE .∵△AFC ∽△ACE∴∠ACF =∠DEF .∵F 为AC 的中点∴AF =DF .∵在△ACF 和△DEF 中,∠ACF =∠DEF ,∠AFC =∠DFE ,AF =DF∴△ACF ≌△DEF .∴AC =DE =5.∵CD ⊥AB ,AB 是⊙O 的直径∴CH =DH =3.∴EH =8在Rt △AHC 中,AH 2=AC 2-CH 2=16,在Rt △AHE 中,AE 2=AH 2+EH 2=80,∴AE =∵△AFC ∽△ACE ∴AFAC =AC AE ,即5AF ,∴AF 【点睛】本题属于圆与相似三角形的综合,涉及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等,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29.(1)123;2x x =-=;(2)123;1x x ==-【解析】【分析】(1)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方程;(2)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详解】解:(1)x 2+x -6=0;(3)(2)0x x +-=∴123;2x x =-=(2)2(x -1)2-8=0.22(1)8x -=2(1)4x -=12x -=±∴123;1x x ==-【点睛】本题考查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解题技巧正确计算是本题的解题关键.30.(1)D (2,4);(2)52t =;(3)存在,t 的值为2 ;(4)当15t =或22511t =或3256t =时,△DPQ 是一个以DQ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 【解析】【分析】(1)由题意得出点D 的纵坐标为4,求出y=2x 中y=4时x 的值即可得;(2)由PQ ∥OD 证△CPQ ∽△COD ,得CQ CP CD CO=,即555t t -=,解之可得; (3)分别过点Q 、D 作QE ⊥OC ,DF ⊥OC 交OC 与点E 、F ,对于直线y=2x ,令y=4求出x 的值,确定出D 坐标,进而求出BD ,BC 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D 的长,利用两对角相等的三角形相似得到三角形CQE 与三角形CDF 相似,由相似得比例表示出QE ,由底PC ,高QE 表示出三角形PQC 面积,再表示出三角形ODP 面积,依据S △DOP =52S △PCQ 列出关于t 的方程,解之可得;(4)由三角形CQE 与三角形CDF 相似,利用相似得比例表示出CE ,PE ,进而利用勾股定理表示出PQ 2,DP 2,以及DQ ,分两种情况考虑:①当DQ=DP ;②当DQ=PQ ,求出t 的值即可.【详解】解:(1)∵OA =4∴把4y =代入2y x =得2x =∴D (2,4).(2)在矩形OABC 中,OA =4,OC=5∴AB =OC =5,BC =OA =4∴BD =3,DC =5由题意知:DQ =PC =t∴OP =CQ =5-t∵PQ ∥OD∴CQ CP CD CO = ∴555t t -= ∴52t = . (3)分别过点Q 、D 作QE ⊥OC , DF ⊥OC 交OC 与点E 、F则DF =OA =4 ∴DF ∥QE ∴△CQE ∽△CDF∴QE CQ DF CD = ∴545QE t -= ∴455t QE -=() ∵ S △DOP =52S △PCQ ∴151********t t =t ()()--⨯⨯⨯ ∴12t =,25t =当t =5时,点P 与点O 重合,不构成三角形,应舍去∴t 的值为2.(4)∵△CQE ∽△CDF∴QE CQ DF CD= ∴4(5)5QE t =- 38(5)355PE t t t =--=- ∴222216(5)816(3)16252555t PQ t t t -=+-=-+ 2224(3)DP t =+-2DQ t =①当DQ PQ =时,221616255t t t =-+, 解之得:1225511t ,t == ②当DQ DP =时,2224(3)t t +-=解之得:256t =答:当15t =或22511t =或3256t =时,△DPQ 是一个以DQ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 【点睛】 此题属于一次函数的综合问题,涉及的知识有:坐标与图形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31.301)米【解析】【分析】设AD =xm ,在Rt △ACD 中,根据正切的概念用x 表示出CD ,在Rt △ABD 中,根据正切的概念列出方程求出x 的值即可.【详解】由题意得,∠ABD =30°,∠ACD =45°,BC =60m ,设AD =xm ,在Rt △ACD 中,∵tan ∠ACD =AD CD , ∴CD =AD =x ,∴BD =BC +CD =x +60,在Rt △ABD 中,∵tan ∠ABD =AD BD,∴60)x x =+,∴1)x =米,答:山高AD 为301)米.【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掌握仰角俯角的概念、熟记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32.(1)见解析; (2)83π 【解析】【分析】(1)连接OC ,由圆周角定理得出∠ACB=90°,即∠ACO+∠BCO=90°,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BCD ,∠ACO=∠A ,得出∠ACO=∠BCD ,证出∠DCO=90°,则CD ⊥OC ,即可得出结论;(2)证明OB=OC=BC,得出∠BOC=60°,∠D=30°,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D=3OC=43,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OCD的面积-扇形OBC的面积,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详解】证明:连接OC,如图所示:∵AB是⊙O的直径,∴∠ACB=90°,即∠ACO+∠BCO=90°,∵CA=CD,BC=BD,∴∠A=∠D=∠BCD,又∵OA=OC,∴∠ACO=∠A,∴∠ACO=∠BCD,∴∠BCD+∠BCO=∠ACO+∠BCO=90°,即∠DCO=90°,∴CD⊥OC,∵OC是⊙O的半径,∴CD与⊙O相切;(2)解:∵AB=8,∴OC=OB=4,由(1)得:∠A=∠D=∠BCD,∴∠OBC=∠BCD+∠D=2∠D,∵∠BOC=2∠A,∴∠BOC=∠OBC,∴OC=BC,∵OB=OC,∴OB=OC=BC,∴∠BOC=60°,∵∠OCD=90°,∴∠D=90°-60°=30°,∴33,∴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OCD的面积-扇形OBC的面积=1232604360π383π.【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圆周角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扇形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等知识;熟练掌握切线的判定和圆周角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达标检测(Word 版 含解析)一、选择题1.入冬以来气温变化异常,在校学生患流感人数明显增多,若某校某日九年级8个班因病缺课人数分别为2、6、4、6、10、4、6、2,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A .5人B .6人C .4人D .8人2.如图,在△ABC 中,DE ∥BC ,若DE =2,BC =6,则ADE ABC 的面积的面积=( )A .13B .14C .16D .193.已知⊙O 的半径是4,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d =6.则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离 B .相切 C .相交 D .无法判断 4.函数y=mx 2+2x+1的图像 与x 轴只有1个公共点,则常数m 的值是( )A .1B .2C .0,1D .1,25.已知点O 是△ABC 的外心,作正方形OCDE ,下列说法:①点O 是△AEB 的外心;②点O 是△ADC 的外心;③点O 是△BCE 的外心;④点O 是△ADB 的外心.其中一定不成立的说法是( ) A .②④ B .①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6.如图,点A 、B 、C 是⊙O 上的三点,∠BAC = 40°,则∠OBC 的度数是( ) A .80°B .40°C .50°D .20°7.某天的体育课上,老师测量了班级同学的身高,恰巧小明今日请假没来,经过计算得知,除了小明外,该班其他同学身高的平均数为172cm ,方差为k 2cm ,第二天,小明来到学校,老师帮他补测了身高,发现他的身高也是172cm ,此时全班同学身高的方差为'k 2cm ,那么'k 与k 的大小关系是( )A .'k k >B .'k k <C .'k k =D .无法判断8.已知⊙O 的直径为4,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2,则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交 B .相切 C .相离 D .无法判断 9.数据3、4、6、7、x 的平均数是5,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 .4 B .4.5 C .5 D .6 10.一元二次方程230x x k -+=的一个根为2x =,则k 的值为( ) A .1B .2C .3D .411.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40kx x -+=有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16k ≤B .116k ≤C .1,16k ≤且0k ≠ D .16,k ≤ 且0k ≠ 12.二次函数y =()21x ++2的顶点是( ) A .(1,2)B .(1,−2)C .(−1,2)D .(−1,−2)二、填空题13.如图,△ABC 周长为20cm ,BC=6cm,圆O 是△ABC 的内切圆,圆O 的切线MN 与AB 、CA 相交于点M 、N ,则△AMN 的周长为________cm.14.已知小明身高1.8m ,在某一时刻测得他站立在阳光下的影长为0.6m .若当他把手臂竖直举起时,测得影长为0.78m ,则小明举起的手臂超出头顶______m .15.如图,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任意转动转盘一次,当转盘停止时,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概率为____.16.若扇形的半径长为3,圆心角为60°,则该扇形的弧长为___. 17.如图,在ABCD 中,13BE DF BC ==,若1BEG S ∆=,则ABF S ∆=__________.18.将正整数按照图示方式排列,请写出“2020”在第_____行左起第_____个数.19.数据8,8,10,6,7的众数是__________.20.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9:16,其中较大的三角形的周长为64cm,则较小的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cm.21.如图(1),在矩形ABCD中,将矩形折叠,使点B落在边AD上,这时折痕与边AD 和BC分别交于点E、点F.然后再展开铺平,以B、E、F为顶点的△BEF称为矩形ABCD 的“折痕三角形”.如图(2),在矩形ABCD中,AB=2,BC=4,当“折痕△BEF”面积最大时,点E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如图,点G为△ABC的重心,GE∥AC,若DE=2,则DC=_____.23.将抛物线y=-5x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新的抛物线的表达式是________.24.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对称轴为直线x=1,则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是_____.三、解答题):25.下表是某地连续5天的天气情况(单位:C日期1月1日1月2日1月3日1月4日1月5日最高气温57684最低气温-20-213(1)1月1日当天的日温差为______C(2)利用方差判断该地这5天的日最高气温波动大还是日最低气温波动大.26.为了从小华和小亮两人中选拔一人参加射击比赛,现对他们的射击水平进行测试,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6次,命中的环数如下(单位:环):小华:7,8,7,8,9,9;小亮:5,8,7,8,10,10.(1)填写下表:平均数(环)中位数(环)方差(环2)小华8小亮83(2)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教练会选择谁参加比赛,理由是什么?(3)若小亮再射击2次,分别命中7环和9环,则小亮这8次射击成绩的方差.(填“变大”、“变小”、“不变”)27.为倡导“低碳生活”,常选择以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如图1所示是一辆自行车的实物图.车架档AC与CD的长分别为45cm,60cm,且它们互相垂直,座杆CE的长为20cm,点A,C,E在同一条直线上,且∠CAB=75°,如图2.(1)求车架档AD的长;(2)求车座点E到车架档AB的距离.(结果精确到1 cm.参考数据: sin75°="0.966," cos75°=0.259,tan75°=3.732)28.如图,抛物线y=-x2+bx+3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其中点A(-1,0).过点A作直线y=x+c与抛物线交于点D,动点P在直线y=x+c上,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D运动,过点P作直线PQ∥y轴,与抛物线交于点Q,设运动时间为t(s).(1)直接写出b,c的值及点D的坐标;(2)点 E是抛物线上一动点,且位于第四象限,当△CBE的面积为6时,求出点E 的坐标;(3)在线段PQ最长的条件下,点M在直线PQ上运动,点N在x轴上运动,当以点D、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请求出此时点N的坐标.29.某公司研发了一款成本为50元的新型玩具,投放市场进行试销售.其销售单价不低于成本,按照物价部门规定,销售利润率不高于90%,市场调研发现,在一段时间内,每天销售数量y(个)与销售单价x(元)符合一次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根据图象,直接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2)该公司要想每天获得3000元的销售利润,销售单价应定为多少元(3)销售单价为多少元时,每天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30.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AC为⊙O的直径,D为AC的中点,过点D作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1)判断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CE=163,AB=6,求⊙O的半径.31.如图①,抛物线y=x2﹣(a+1)x+a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位于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已知△ABC的面积为6.(1)求这条抛物线相应的函数表达式;(2)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POB=∠CBO,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②,M是抛物线上一点,N是射线CA上的一点,且M、N两点均在第二象限内,A、N是位于直线BM同侧的不同两点.若点M到x轴的距离为d,△MNB的面积为2d,且∠MAN=∠ANB,求点N的坐标.32.如图①,在矩形ABCD中,BC=60cm.动点P以6cm/s的速度在矩形ABCD的边上沿A→D的方向匀速运动,动点Q在矩形ABCD的边上沿A→B→C的方向匀速运动.P、Q两点同时出发,当点P到达终点D时,点Q立即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s),△PDQ的面积为S(cm2),S与t的函数图象如图②所示.(1)AB=cm,点Q的运动速度为cm/s;(2)在点P、Q出发的同时,点O也从CD的中点出发,以4cm/s的速度沿CD的垂直平分线向左匀速运动,以点O为圆心的⊙O始终与边AD、BC相切,当点P到达终点D时,运动同时停止.①当点O在QD上时,求t的值;②当PQ与⊙O有公共点时,求t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分析】找出这组数据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即为众数.【详解】解:∵数据2、6、4、6、10、4、6、2,中数据6出现次数最多为3次,∴这组数据的众数是6.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众数的概念,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为这组数的众数. 2.D解析:D【解析】【分析】由DE∥BC知△ADE∽△ABC,然后根据相似比求解.【详解】解:∵DE∥BC∴△ADE∽△ABC.又因为DE=2,BC=6,可得相似比为1:3.即ADEABC的面积的面积=2213:=19.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是先证明两三角形相似,再根据已给的线段求相似比即可.3.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即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大于半径,则直线与圆相离进行判断.【详解】解:∵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d=6,⊙O的半径R=4,∴d>R,∴直线和圆相离.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掌握半径和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C解析:C【解析】【分析】分两种情况讨论,当m=0和m≠0,函数分别为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由抛物线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得到根的判别式的值等于0,列式求解即可.【详解】解:①若m=0,则函数y=2x+1,是一次函数,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②若m≠0,则函数y=mx2+2x+1,是二次函数.根据题意得:b2-4ac=4-4m=0,解得:m=1.∴m=0或m=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与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个数由根的判别式的值来确定.本题中函数可能是二次函数,也可能是一次函数,需要分类讨论,这是本题的容易失分之处.5.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心得出OA=OC=OB,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出OA=OC<OD,求出OA=OB=OC=OE≠OD,再逐个判断即可.【详解】解:如图,连接OB、OD、OA,∵O为锐角三角形ABC的外心,∴OA=OC=OB,∵四边形OCDE为正方形,∴OA=OC<OD,∴OA=OB=OC=OE≠OD,∴OA=OC≠OD,即O不是△ADC的外心,OA=OE=OB,即O是△AEB的外心,OB=OC=OE,即O是△BCE的外心,OB=OA≠OD,即O不是△ABD的外心,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心.熟记三角形的外心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6.C解析:C【解析】∵∠BOC=2∠BAC,∠BAC=40°∴∠BOC=80°,∵OB=OC,∴∠OBC=∠OCB=(180°-80°)÷2=50° 故选C .7.B解析:B 【解析】 【分析】设该班的人数有n 人,除小明外,其他人的身高为x 1,x 2……x n-1,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可知:算上小明后,平均身高仍为172cm ,然后根据方差公式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解:设该班的人数有n 人,除小明外,其他人的身高为x 1,x 2……x n-1, 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可知:算上小明后,平均身高仍为172cm 根据方差公式:()()()22212111721721721n k x x x n -⎡⎤=-+-++-⎣⎦-()()()()2222'1211172172172172172n x x k x n -⎡⎤=-+-++-+-⎣⎦()()()2221211172172172n x x x n -⎡⎤=-+-++-⎣⎦∵111n n <- ∴()()()()()()222222121121111721721721721721721n n x x x x x x n n --⎡⎤⎡⎤-+-++-<-+-++-⎣⎦⎣⎦-即'k k <故选B .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比较方差的大小,掌握方差公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8.B解析:B 【解析】 【分析】根据圆心距和两圆半径的之间关系可得出两圆之间的位置关系. 【详解】∵⊙O 的直径为4, ∴⊙O 的半径为2,∵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是2,∴根据圆心距与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可知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是相切.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已知圆的半径是r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是d ,当d =r 时,直线和圆相切,当d >r 时,直线和圆相离,当d <r 时,直线和圆相交.9.C解析:C 【解析】 【分析】首先根据3、4、6、7、x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求得x 值,再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找到中位数即可. 【详解】由3、4、6、7、x 的平均数是5, 即(3467)55++++÷=x 得5x =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排列为3、4、5、6、7,则中位数为5.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均数计算及中位数的定义,熟练运算平均数及掌握中位数的定义是解题关键.10.B解析:B 【解析】 【分析】将x=2代入方程即可求得k 的值,从而得到正确选项. 【详解】解:∵一元二次方程x 2-3x+k=0的一个根为x=2, ∴22-3×2+k=0, 解得,k=2,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定使得原方程成立.11.C解析:C 【解析】 【分析】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根的判别式∆≥0,且k ≠0,据此列不等式求解. 【详解】 根据题意,得:∆=1-16k ≥0且k ≠0,解得:116k ≤且k ≠0.【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与实数根的情况,注意k≠0.12.C解析:C【解析】【分析】x++2的顶点坐标.因为顶点式y=a(x-h)2+k,其顶点坐标是(h,k),即可求出y=()21【详解】x++2是顶点式,解:∵二次函数y=()21∴顶点坐标为:(−1,2);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二次函数顶点式求顶点坐标,此题型是中考中考查重点,同学们应熟练掌握.二、填空题13.8【解析】【分析】先作出辅助线,连接切点,利用内切圆的性质得到BE=BF,CE=CG,ME=MH,NG=NH,再利用等量代换即可解题.【详解】解:∵圆O是△ABC的内切圆,MN是圆O的切线解析:8【解析】【分析】先作出辅助线,连接切点,利用内切圆的性质得到BE=BF,CE=CG,ME=MH,NG=NH,再利用等量代换即可解题.【详解】解:∵圆O是△ABC的内切圆,MN是圆O的切线,如下图,连接各切点,有切线长定理易得,BE=BF,CE=CG,ME=MH,NG=NH,∵△ABC周长为20cm, BC=6cm,∴BC=CE+BE=CG+BF=6cm,∴△AMN的周长=AM+AN+MN=AM+AN+FM+GN=AF+AG,又∵AF+AG=AB+AC-(BF+CG)=20-6-6=8cm【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接圆的性质,切线长定理的应用,中等难度,熟练掌握等量代换的方法是解题关键.14.54【解析】【分析】在同一时刻,物体的高度和影长成比例,根据此规律列方程求解.【详解】解:设小明举起的手臂超出头顶xm,根据题意得,,解得x=0.54即举起的手臂超出头顶0.54m解析:54【解析】【分析】在同一时刻,物体的高度和影长成比例,根据此规律列方程求解.【详解】 解:设小明举起的手臂超出头顶xm,根据题意得, 1.8 1.80.60.78x , 解得x=0.54即举起的手臂超出头顶0.54m.故答案为:0.54.【点睛】本题考查同一时刻物体的高度和影长成比例的投影规律,根据规律列比例式求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解析】【分析】用红色区域的圆心角度数除以圆的周角的度数可得到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概率.解:因为蓝色区域的圆心角的度数为120°,所以指针落在红色区域内的概率是=,故答案为.【解析:2 3【解析】【分析】用红色区域的圆心角度数除以圆的周角的度数可得到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概率.【详解】解:因为蓝色区域的圆心角的度数为120°,所以指针落在红色区域内的概率是360120360-=23,故答案为2 3 .【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概率:求概率时,已知和未知与几何有关的就是几何概率.计算方法是利用长度比,面积比,体积比等.16.【解析】【分析】根据弧长的公式列式计算即可.【详解】∵一个扇形的半径长为3,且圆心角为60°,∴此扇形的弧长为=π.故答案为:π.【点睛】此题考查弧长公式,熟记公式是解题关键.解析:π【解析】【分析】根据弧长的公式列式计算即可.【详解】∵一个扇形的半径长为3,且圆心角为60°,∴此扇形的弧长为603 180π⨯=π.故答案为:π.此题考查弧长公式,熟记公式是解题关键.17.6【解析】【分析】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得△BEG∽△FAG,从而可得相似比,然后根据同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边之比可求得,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进而可得答案.【详解】解:∵四解析:6【解析】【分析】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得△BEG ∽△FAG ,从而可得相似比,然后根据同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边之比可求得ABG S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AFG S ∆,进而可得答案.【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BC ,AD ∥BC ,∴△BEG ∽△FAG , ∵13BE DF BC ==, ∴12EG BE AG AF ==, ∴211,24BEG BEG ABG AFG S S EG BE S AG S AF ∆∆∆∆⎛⎫==== ⎪⎝⎭, ∵1BEG S ∆=,∴2ABG S ∆=,4AFG S ∆=,∴6ABF ABG AFG S S S ∆∆∆=+=.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属于常考题型,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答的关键. 18.4【解析】【分析】根据图形中的数字,可以写出前n 行的数字之和,然后即可计算出2020在多少行左起第几个数字,本题得以解决.【详解】解:由图可知,第一行1个数,第二行2个数,第解析:4【解析】【分析】根据图形中的数字,可以写出前n行的数字之和,然后即可计算出2020在多少行左起第几个数字,本题得以解决.【详解】解:由图可知,第一行1个数,第二行2个数,第三行3个数,…,则第n行n个数,故前n个数字的个数为:1+2+3+…+n=(1)2n n+,∵当n=63时,前63行共有63642⨯=2016个数字,2020﹣2016=4,∴2020在第64行左起第4个数,故答案为:64,4.【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字类规律探究,从已有数字确定其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9.8【解析】【分析】根据众数的概念即可得出答案.【详解】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题中的8出现次数最多,所以众数是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众数,掌握众数的概念是解解析:8【解析】【分析】根据众数的概念即可得出答案.【详解】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题中的8出现次数最多,所以众数是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众数,掌握众数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20.48【解析】【分析】根据面积之比得出相似比,然后利用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即可得出答案.【详解】∵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也比为∵较大的三解析:48【解析】【分析】根据面积之比得出相似比,然后利用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即可得出答案.【详解】∵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9:16∴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3:4∴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也比为3:4∵较大的三角形的周长为64cm∴较小的三角形的周长为643484cm ⨯=故答案为:4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1.(,2).【解析】【分析】【详解】解:如图,当点B与点D重合时,△BEF面积最大,设BE=DE=x,则AE=4-x,在RT△ABE中,∵EA2+AB2=BE2,∴(4-x)2+22=解析:(32,2).【解析】【分析】【详解】解:如图,当点B与点D重合时,△BEF面积最大,设BE=DE=x,则AE=4-x,在RT△ABE中,∵EA2+AB2=BE2,∴(4-x)2+22=x2,∴x=52,∴BE=ED=52,AE=AD-ED=32,∴点E坐标(32,2).故答案为:(32,2).【点睛】本题考查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是关键.22.【解析】【分析】根据重心的性质可得AG:DG=2:1,然后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可得==2,从而求出CE,即可求出结论.【详解】∵点G为△ABC的重心,∴AG:DG=2:1,∵GE解析:【解析】【分析】根据重心的性质可得AG:DG=2:1,然后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可得CEDE=AGDG=2,从而求出CE,即可求出结论.【详解】∵点G为△ABC的重心,∴AG:DG=2:1,∵GE∥AC,∴CEDE=AGDG=2,∴CE=2DE=2×2=4,∴CD=DE+CE=2+4=6.故答案为:6.【点睛】此题考查的是重心的性质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掌握重心的性质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3.y=-5(x+2)2-3【解析】【分析】根据向左平移横坐标减,向下平移纵坐标减求出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再利用顶点式解析式写出即可.【详解】解:∵抛物线y=-5x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解析:y=-5(x+2)2-3【解析】【分析】根据向左平移横坐标减,向下平移纵坐标减求出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再利用顶点式解析式写出即可.【详解】解:∵抛物线y=-5x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新抛物线顶点坐标为(-2,-3),∴所得到的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5(x+2)2-3.故答案为:y=-5(x+2)2-3.【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掌握平移的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是关键.24.﹣1<x<3【解析】【分析】先求出函数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再根据图像即可求解.【详解】解:∵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1,而抛物线与x 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3,0),∴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解析:﹣1<x <3【解析】【分析】先求出函数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再根据图像即可求解.【详解】解:∵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1,而抛物线与x 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3,0),∴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1,0),∵当﹣1<x <3时,y >0,∴不等式ax 2+bx +c >0的解集为﹣1<x <3.故答案为﹣1<x <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图像,解题的关键是求出函数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三、解答题25.(1)7;(2)日最低气温波动大.【解析】【分析】(1)根据温差=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再根据有理数的减法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2)利用方差公式直接求出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方差,再进行比较即可.【详解】解:(1)5-(-2)=5+2=7所以1月1日当天的日温差为7℃(2)最高气温的平均数:5768465x ++++==高 最高气温的方差为:()()()()()222222567666864625S -+-+-+-+-==高同理得出, 最低气温的平均数:0x =低最低气温的方差为:2 3.6S =低∵22S S <低高∴日最低气温波动大.【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求数据的平均数与方差,熟记方差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6.(1)8,8,23;(2)选择小华参赛.(3)变小 【解析】【分析】 (1)根据方差、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求解;(2)根据方差的意义求解;(3)根据方差公式求解.【详解】(1)解:小华射击命中的平均数:7+8+7+8+9+96=8, 小华射击命中的方差:2222122(78)2(88)2(98)63S ⎡⎤=-+-+-=⎣⎦, 小亮射击命中的中位数:8+8=82; (2)解:∵x 小华=x 小亮,S 2小华<S 2小亮∴选小华参赛更好,因为两人的平均成绩相同,但小华的方差较小,说明小华的成绩更稳定,所以选择小华参赛.(3)解:小亮再射击2次,分别命中7环和9环,则小亮这8次射击成绩的方差变小.【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也考查了算术平均数和众数.27.(1)75cm (2)63cm【解析】解:(1)在Rt △ACD 中,AC=45,CD=60,∴AD=22456075+=,∴车架档AD 的长为75cm .(2)过点E 作EF ⊥AB ,垂足为点F ,距离EF=AEsin75°=(45+20)sin75°≈62.7835≈63.∴车座点E 到车架档AB 的距离是63cm .(1)在Rt △ACD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AD 即可.(2)过点E 作EF ⊥AB ,在Rt △EFA 中,利用三角函数求EF=AEsin75°,即可得到答案.28.(1)b=2,c=1,D (2,3);(2)E(4,-5) ;(3)N(2,0),N(-4,0),N(-2.5,0),N(3.5,0)【解析】【分析】(1)将点A分别代入y=-x2+bx+3,y=x+c中求出b、c的值,确定解析式,再解两个函数关系式组成的方程组即可得到点D的坐标;(2))过点E作EF⊥y轴,设E(x,-x2+2x+3),先求出点B、C的坐标,再利用面积加减关系表示出△CBE的面积,即可求出点E的坐标.(3)分别以点D、M、N为直角顶点讨论△MN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点N的坐标.【详解】(1)将A(-1,0)代入y=-x2+bx+3中,得-1-b+3=0,解得b=2,∴y=-x2+2x+3,将点A代入y=x+c中,得-1+c=0,解得c=1,∴y=x+1,解2123y xy x x=+⎧⎨=-++⎩,解得1123xy=⎧⎨=⎩,221xy=-⎧⎨=⎩(舍去),∴D(2,3).∴b= 2 ,c= 1 ,D(2,3).(2)过点E作EF⊥y轴,设E(x,-x2+2x+3),当y=-x2+2x+3中y=0时,得-x2+2x+3=0,解得x1=3,x2=-1(舍去),∴B(3,0).∵C(0,3),∴CBE CBO CFES SS梯形OFEB-S,∴22111633(3)(23)(2)222x x x x x x,解得x1=4,x2=-1(舍去),∴E(4,-5).(3)∵A(-1,0),D(2,3),∴直线AD的解析式为y=x+1,设P(m,m+1),则Q(m,-m2+2m+3),∴线段PQ的长度h=-m2+2m+3-(m+1)=219()24m,∴当12m==0.5,线段PQ有最大值.当∠D是直角时,不存在△MN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情形;当∠M是直角时,如图1,点M在线段DN的垂直平分线上,此时N1(2,0);当∠M是直角时,如图2,作DE⊥x轴,M2E⊥HE,N2H⊥HE,∴∠H=∠E=90︒,∵△M2N2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N2M2=M2D,∠N2M2D=90︒,∵∠N2M2H=∠M2DE,∴△N2M2H≌△M2DE,∴N2H=M2E=2-0.5=1.5,M2H=DE,∴E(2,-1.5),∴M2H=DE=3+1.5=4.5,∴ON2=4.5-0.5=4,∴N2(-4,0);当∠N是直角时,如图3,作DE⊥x轴,∴∠N3HM3=∠DEN3=90︒,∵△M3N3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N3M3=N3D,∠DN3M3=90︒,∵∠DN3E=∠N3M3H,∴△DN3E≌△N3M3H,∴N3H=DE=3,∴N3O=3-0.5=2.5,∴N3(-2.5,0);当∠N是直角时,如图4,作DE⊥x轴,∴∠N4HM4=∠DEN4=90︒,∵△M4N4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N4M4=N4D,∠DN4M4=90︒,∵∠DN4E=∠N4M4H,∴△DN4E≌△N4M4H,∴N 4H=DE=3,∴N 4O=3+0.5=3.5,∴N 4(3.5,0);综上,N(2,0),N(-4,0),N(-2.5,0),N(3.5,0).【点睛】此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根据函数性质得到点坐标,由此求出图象中图形的面积;还考查了图象中构成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情况,此时依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点N 的坐标.29.(1)y =﹣2x +260;(2)销售单价为80元;(3)销售单价为90元时,每天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3200元.【解析】【分析】(1)由待定系数法可得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利润等于每件的利润乘以销售量,列方程可解;(3)设每天获得的利润为w 元,由题意得二次函数,写成顶点式,可求得答案.【详解】(1)设y =kx +b (k ≠0,b 为常数)将点(50,160),(80,100)代入得1605010080k b k b =+⎧⎨=+⎩解得2260k b =-⎧⎨=⎩∴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 =﹣2x +260(2)由题意得:(x ﹣50)(﹣2x +260)=3000化简得:x 2﹣180x +8000=0解得:x 1=80,x 2=100∵x ≤50×(1+90%)=95∴x 2=100>95(不符合题意,舍去)答:销售单价为80元.(3)设每天获得的利润为w 元,由题意得w =(x ﹣50)(﹣2x +260)=﹣2x 2+360x ﹣13000=﹣2(x ﹣90)2+3200∵a =﹣2<0,抛物线开口向下∴w 有最大值,当x =90时, w 最大值=3200答:销售单价为90元时,每天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3200元.【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二次函数的应用等知识点,难度中等略大.30.(1)DE与⊙O相切;理由见解析;(2)4.【解析】【分析】(1)连接OD,由D为AC的中点,得到AD CD=,进而得到AD=C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DOA=∠ODE=90°,求得OD⊥DE,于是得到结论;(2)连接BD,根据四边形对角互补得到∠DAB=∠DCE,由AD CD=得到∠DAC=∠DCA =45°,求得△ABD∽△CDE,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解:DE与⊙O相切证:连接OD,在⊙O中∵D为AC的中点∴AD CD=∴AD=DC∵AD=DC,点O是AC的中点∴OD⊥AC∴∠DOA=∠DOC=90°∵DE∥AC∴∠DOA=∠ODE=90°∵∠ODE=90°∴OD⊥DE∵OD⊥DE,DE经过半径OD的外端点D∴DE与⊙O相切.(2)解:连接BD∵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DAB+∠DCB=180°又∵∠DCE+∠DCB=180°∴∠DAB=∠DCE∵AC为⊙O的直径,点D、B在⊙O上,∴∠ADC=∠ABC=90°∵AD CD=,∴∠ABD=∠CBD=45°∵AD=DC,∠ADC=90°∴∠DAC=∠DCA=45°∵DE∥AC∴∠DCA=∠CDE=45°在△ABD和△CDE中∵∠DAB=∠DCE,∠ABD=∠CDE=45°∴△ABD∽△CDE∴ABCD=ADCE∴6CD=163AD∴AD=DC=42, CE=163,AB=6,在Rt△ADC中,∠ADC=90°,AD=DC=42,∴AC=22AD DC+=8∴⊙O的半径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31.(1)y=x2+2x﹣3;(2)存在,点P坐标为1133313++⎝⎭或53715337-+-⎝⎭;(3)点N的坐标为(﹣4,1)【解析】【分析】(1)分别令y=0 ,x=0,可表示出A、B、C的坐标,从而表示△ABC的面积,求出a的值继而即可得二次函数解析式;(2)如图①,当点P 在x 轴上方抛物线上时,平移BC 所在的直线过点O 交x 轴上方抛物线于点P ,则有BC ∥OP ,此时∠POB =∠CBO ,联立抛物线得解析式和OP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解方程组即可求解;当点P 在x 轴下方时,取BC 的中点D ,易知D 点坐标为(12,32-),连接OD 并延长交x 轴下方的抛物线于点P ,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可知,OD =BD ,∠DOB =∠CBO 即∠POB =∠CBO ,联立抛物线的解析式和OP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解方程组即可求解.(3)如图②,通过点M 到x 轴的距离可表示△ABM 的面积,由S △ABM =S △BNM ,可证明点A 、点N 到直线BM 的距离相等,即AN ∥BM ,通过角的转化得到AM =BN ,设点N 的坐标,表示出BN 的距离可求出点N .【详解】(1)当y =0时,x 2﹣(a +1)x +a =0,解得x 1=1,x 2=a ,当x =0,y =a∴点C 坐标为(0,a ),∵C (0,a )在x 轴下方∴a <0∵点A 位于点B 的左侧,∴点A 坐标为(a ,0),点B 坐标为(1,0),∴AB =1﹣a ,OC =﹣a ,∵△ABC 的面积为6, ∴()()1162a a --=, ∴a 1=﹣3,a 2=4(因为a <0,故舍去),∴a =﹣3,∴y =x 2+2x ﹣3;(2)设直线BC :y =kx ﹣3,则0=k ﹣3,∴k =3;①当点P 在x 轴上方时,直线OP 的函数表达式为y =3x ,则2323y x y x x =⎧⎨=+-⎩,∴11x y ⎧=⎪⎪⎨⎪=⎪⎩,22x y ⎧=⎪⎪⎨⎪=⎪⎩,∴点P坐标为⎝⎭;②当点P在x轴下方时,直线OP的函数表达式为y=﹣3x,则2323y xy x x=-⎧⎨=+-⎩∴115372153372yx⎧-+=⎪⎪⎨-⎪=⎪⎩,225372153372yx⎧--=⎪⎪⎨+⎪=⎪⎩,∴点P坐标为53715337,⎛⎫-+-⎪⎪⎝⎭,综上可得,点P坐标为1133313,⎛⎫++⎪⎪⎝⎭或53715337,⎛⎫-+-⎪⎪⎝⎭;(3)如图,过点A作AE⊥BM于点E,过点N作NF⊥BM于点F,设AM与BN交于点G,延长MN与x轴交于点H;∵AB=4,点M到x轴的距离为d,∴S△AMB=114222AB d d d⨯⨯⨯==∵S△MNB=2d,∴S△AMB=S△MNB,∴1122BM AE BM NF⨯=⨯,∴AE=NF,∵AE⊥BM,NF⊥BM,∴四边形AEFN是矩形,∴AN∥BM,∵∠MAN=∠ANB,∴GN=GA,∵AN∥BM,∴∠MAN=∠AMB,∠ANB=∠NBM,∴∠AMB=∠NBM,。
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期末复习试卷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一、选择题1.sin 30°的值为()A.3B.32C.12D.222.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M,若CD=8 cm,MB=2 cm,则直径AB的长为()A.9 cm B.10 cm C.11 cm D.12 cm3.如图,在□ABCD中,E、F分别是边BC、CD的中点,AE、AF分别交BD于点G、H,则图中阴影部分图形的面积与□ABCD的面积之比为()A.7 : 12 B.7 : 24 C.13 : 36 D.13 : 724.已知△ABC,以AB为直径作⊙O,∠C=88°,则点C在()A.⊙O上B.⊙O外C.⊙O内5.若x=2y,则xy的值为()A.2 B.1 C.12D.136.如图,△ABC 中,AD 是中线,BC=8,∠B=∠DAC,则线段AC 的长为()A.3B.2C.6 D.47.如图,在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点A,B,C,D都在格点上,点E 在AB的延长线上,以A为圆心,AE为半径画弧,交AD的延长线于点F,且弧EF经过点C,则扇形AEF的面积为()A .58π B .58πC .54πD .5π 8.10件产品中有2件次品,从中任意抽取1件,恰好抽到次品的概率是( ) A .12B .13C .14D .159.将函数的图象用下列方法平移后,所得的图象不经过点A (1,4)的方法是( )A .向左平移1个单位B .向右平移3个单位C .向上平移3个单位D .向下平移1个单位10.已知一组数据共有20个数,前面14个数的平均数是10,后面6个数的平均数是15,则这20个数的平均数是( ) A .23 B .1.15 C .11.5 D .12.5 11.已知⊙O 的半径为4,点P 到圆心O 的距离为4.5,则点P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 A .P 在圆内B .P 在圆上C .P 在圆外D .无法确定12.为了考察某种小麦的长势,从中抽取了5株麦苗,测得苗高(单位:cm)为:10、16、8、17、19,则这组数据的极差是( ) A .8 B .9 C .10 D .11 13.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是1:2,那么它们的面积比是( )A .1:2B .1:4C .12D 2:114.某同学在解关于x 的方程ax 2+bx +c =0时,只抄对了a =1,b =﹣8,解出其中一个根是x =﹣1.他核对时发现所抄的c 是原方程的c 的相反数,则原方程的根的情况是(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 .有一个根是x =1D .不存在实数根 15.已知一组数据:2,5,2,8,3,2,6,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 .中位数是3,众数是2B .中位数是2,众数是3C .中位数是4,众数是2D .中位数是3,众数是4二、填空题16.抛物线286y x x =++的顶点坐标为______.17.如图,某数学兴趣小组将边长为4的正方形铁丝框ABCD 变形为以A 为圆心,AB 为半径的扇形 (忽略铁丝的粗细),则所得的扇形DAB 的面积为__________ .18.二次函数y=x 2−4x+5的图象的顶点坐标为 .19.如图,已知D 是等边△ABC 边AB 上的一点,现将△ABC 折叠,使点C 与D 重合,折痕为EF ,点E 、F 分别在AC 和BC 上.如果AD :DB=1:2,则CE :CF 的值为____________.20.在△ABC 中,∠C=90°,若AC=6,BC=8,则△ABC 外接圆半径为________;21.某校五个绿化小组一天的植树的棵数如下:9,10,12,x ,8.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0,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 22.方程290x 的解为________.23.如图,飞镖游戏板中每一块小正方形除颜色外都相同.若某人向游戏板投掷飞镖一次(假设飞镖落在游戏板上),则飞镖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是_________.24.二次函数2y x bx c =-++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要使函数值3y >,则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25.“上升数”是一个数中右边数字比左边数字大的自然数(如:34,568,2469等).任取一个两位数,是“上升数”的概率是_________ .26.如图,E 是▱ABCD 的BC 边的中点,BD 与AE 相交于F ,则△ABF 与四边形ECDF 的面积之比等于_____.27.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上部分点的横坐标x与纵坐标y的对应值如表格所示,那么它的图象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是_____.x…﹣1012…y…0343…28.若⊙O的直径是4,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3,则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29.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顶点A、D分别落在x轴、y轴,OD=2OA=6,AD:AB=3:1.则点B的坐标是_____.30.如图,点O为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点M为AF中点,以点O为圆心,以OM的长为半径画弧得到扇形MON,点N在BC上;以点E为圆心,以DE的长为半径画弧得到扇形DEF,把扇形MON的两条半径OM,ON重合,围成圆锥,将此圆锥的底面半径记为r1;将扇形DEF以同样方法围成的圆锥的底面半径记为r2,则r1:r2=_____.三、解答题31.某养殖场计划用96米的竹篱笆围成如图所示的①、②、③三个养殖区域,其中区域①是正方形,区域②和③是矩形,且AG∶BG=3∶2.设BG的长为2x米.(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DF=;(2)x为何值时,区域③的面积为180平方米;(3)x为何值时,区域③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32.如图,宾馆大厅的天花板上挂有一盏吊灯AB,某人从C点测得吊灯顶端A的仰角为35︒,吊灯底端B的仰角为30,从C点沿水平方向前进6米到达点D,测得吊灯底端B 的仰角为60︒.请根据以上数据求出吊灯AB的长度.(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35°≈0.57,cos35°≈0.82,tan35°≈0.70,2≈1.41,3≈1.73)33.已知关于x的方程x2-(m+3)x+m+1=0.(1)求证:不论m为何值,方程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方程一根为4,以此时方程两根为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求此三角形的周长.34.如图,点O为Rt△ABC斜边AB上的一点,以OA为半径的⊙O与边BC交于点D,与边AC交于点E,连接AD,且AD平分∠BAC.(1)试判断BC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BAC=60°,OA=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π).35.已知二次函数y=ax2+bx﹣16的图象经过点(﹣2,﹣40)和点(6,8).(1)求这个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2)当y>0时,直接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四、压轴题36.已知,如图1,⊙O是四边形ABCD的外接圆,连接OC交对角线BD于点F,延长AO 交BD于点E,OE=OF.(1)求证:BE=FD;AO=ABCD的面积;(2)如图2,若∠EOF=90°,BE=EF,⊙O的半径25(3)如图3,若AD=BC ;①求证:22•AB CD BC BD +=;②若2•12AB CD AO ==,直接写出CD 的长. 37.如图,点A 和动点P 在直线l 上,点P 关于点A 的对称点为Q .以AQ 为边作Rt ABQ △,使90BAQ ∠=︒,:3:4AQ AB =,作ABQ △的外接圆O .点C 在点P 右侧,4PC =,过点C 作直线m l ⊥,过点O 作OD m ⊥于点D ,交AB 右侧的圆弧于点E .在射线CD 上取点F ,使32DF CD =,以DE 、DF 等邻边作矩形DEGF ,设3AQ x =(1)用关于x 的代数式表示BQ 、DF .(2)当点P 在点A 右侧时,若矩形DEGF 的面积等于90,求AP 的长. (3)在点P 的整个运动过程中,当AP 为何值时,矩形DEGF 是正方形.38.如图1,已知菱形ABCD 的边长为23,点A 在x 轴负半轴上,点B 在坐标原点.点D 的坐标为(−3,3),抛物线y=ax 2+b(a≠0)经过AB 、CD 两边的中点.(1)求这条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将菱形ABCD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x 轴正方向匀速平移(如图2),过点B 作BE ⊥CD 于点E,交抛物线于点F,连接DF.设菱形ABCD 平移的时间为t 秒(0<t<3.....) ①是否存在这样的t ,使7FB?若存在,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②连接FC,以点F 为旋转中心,将△FE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得△FE′C′,当△FE′C′落在x .轴与..抛物线在....x .轴上方的部分围成的图形中............(.包括边界....).时,求t 的取值范围.(直接写出答案即可) 39.如图,抛物线2y x bx c =-++与x 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1,0)A ,(30)B ,.抛物线的对称轴和x 轴交于点M .(1)求这条抛物线对应函数的表达式;(2)若P点在该抛物线上,求当PAB△的面积为8时,求点P的坐标.(3)点G是抛物线上一个动点,点E从点B出发,沿x轴的负半轴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同时点F由点M出发,沿对称轴向下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设运动的时间为t.①若点G到AE和MF距离相等,直接写出点G的坐标.②点C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以FG和FC为边做矩形FGDC,直接写出点E 恰好为矩形FGDC的对角线交点时t的值.40.如图,PA切⊙O于点A,射线PC交⊙O于C、B两点,半径OD⊥BC于E,连接BD、DC和OA,DA交BP于点F;(1)求证:∠ADC+∠CBD=12∠AOD;(2)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请直接写出图中相等的线段.【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直接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出答案.【详解】解:sin 30°=1 2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正确记忆相关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关键.2.B解析:B【解析】【分析】由CD⊥AB,可得DM=4.设半径OD=Rcm,则可求得OM的长,连接OD,在直角三角形DMO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得OD的长,继而求得答案.【详解】解:连接OD,设⊙O半径OD为R,∵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M,∴DM=12CD=4cm,OM=R-2,在RT△OMD中,OD²=DM²+OM²即R²=4²+(R-2)²,解得:R=5,∴直径AB的长为:2×5=10cm.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以及勾股定理.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及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3.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已知条件想办法证明BG=GH=DH,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D∥BC,AB=CD,AD=BC,∵DF=CF,BE=CE,∴12DH DFHB AB==,12BG BEDG AD==,∴13 DH BGBD BD==,∴BG=GH=DH , ∴S △ABG=S △AGH =S △ADH , ∴S 平行四边形ABCD =6 S △AGH , ∴S △AGH :ABCD S 平行四边形=1:6, ∵E 、F 分别是边BC 、CD 的中点, ∴12EF BD =, ∴14EFC BCDD S S =, ∴18EFCABCDS S =四边形, ∴1176824AGHEFCABCDSSS +=+=四边形=7∶24,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等底同高的三角形面积性质,题目的综合性很强,难度中等.4.B解析:B 【解析】 【分析】根据圆周角定理可知当∠C=90°时,点C 在圆上,由由题意∠C =88°,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知点C 在圆外. 【详解】解:∵以AB 为直径作⊙O , 当点C 在圆上时,则∠C=90°而由题意∠C =88°,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点C 在圆外.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圆周角定理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掌握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90°是本题的解题关键.5.A解析:A 【解析】 【分析】将x=2y 代入xy中化简后即可得到答案.【详解】 将x=2y 代入x y得: 22x yy y ==,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代数式代入求值,正确计算即可.6.B解析:B 【解析】 【分析】由已知条件可得ABC DAC ~,可得出AC BCDC AC=,可求出AC 的长. 【详解】解:由题意得:∠B =∠DAC ,∠ACB =∠ACD,所以ABC DAC ~,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得AC BCDC AC=,又AD 是中线,BC =8,得DC=4,代入可得AC=,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灵活运用相似的性质可得出解答.7.B解析:B 【解析】 【分析】连接AC ,根据网格的特点求出r=AC 的长度,再得到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根据扇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连接AC ,则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BAD=45°,∴扇形AEF 的面积=245360π⨯⨯=58π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扇形面积求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勾股定理及扇形面积公式.8.D解析:D【解析】【分析】由于10件产品中有2件次品,所以从10件产品中任意抽取1件,抽中次品的概率是21105=. 【详解】解:()21P 105==次品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概率公式求事件的概率,根据题目找出全部情况的总数以及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是解此题的关键. 9.D解析:D【解析】A.平移后,得y=(x+1)2,图象经过A 点,故A 不符合题意;B.平移后,得y=(x−3)2,图象经过A 点,故B 不符合题意;C.平移后,得y=x 2+3,图象经过A 点,故C 不符合题意;D.平移后,得y=x 2−1图象不经过A 点,故D 符合题意;故选D.10.C解析:C【解析】【分析】由题意可以求出前14个数的和,后6个数的和,进而得到20个数的总和,从而求出20个数的平均数.【详解】解:由题意得:(10×14+15×6)÷20=11.5,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求出这些数的总和,再除以总个数即可..11.C解析:C【解析】【分析】点到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得到点在圆外.【详解】∵点P到圆心O的距离为4.5,⊙O的半径为4,∴点P在圆外.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点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比较点到圆心的距离d的距离与半径r的大小确定点与圆的位置关系.12.D解析:D【解析】【分析】计算最大数19与最小数8的差即可.【详解】19-8=11,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极差,即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13.B解析:B【解析】【分析】直接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是1:2,∴它们的面积比是:1: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14.A解析:A【解析】直接把已知数据代入进而得出c 的值,再解方程根据根的判别式分析即可.【详解】∵x =﹣1为方程x 2﹣8x ﹣c =0的根,1+8﹣c =0,解得c =9,∴原方程为x 2-8x +9=0,∵24b ac ∆=-=(﹣8)2-4×9>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对于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根的情况由24b ac ∆=-来判别,当24b ac ->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24b ac -=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24b ac -<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15.A解析:A【解析】【分析】先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找出最中间的数,就是中位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就是众数.【详解】解: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2,2,2,3,5,6,8,最中间的数是3,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3;2出现了三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2;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众数、中位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二、填空题16.【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公式法求解即可,横坐标为:,纵坐标为:.解:由题目得出:抛物线顶点的横坐标为:;抛物线顶点的纵坐标为:抛物线顶点的坐标为:(-4,-10).故答案为解析:()4,10--【解析】【分析】 直接利用公式法求解即可,横坐标为:2b a -,纵坐标为:244ac b a-. 【详解】解:由题目得出: 抛物线顶点的横坐标为:84221b a -=-=-⨯; 抛物线顶点的纵坐标为:22441682464104414ac b a -⨯⨯--===-⨯ 抛物线顶点的坐标为:(-4,-10).故答案为:(-4,-10).【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知识,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7.【解析】【分析】【详解】设扇形的圆心角为n°,则根据扇形的弧长公式有: ,解得所以解析:16【解析】【分析】【详解】设扇形的圆心角为n °,则根据扇形的弧长公式有:π·4=8180n ,解得360πn = 所以22360S ==16360360扇形π4πr π=n 18.(2,1)【解析】将二次函数解析式化为顶点式,即可得到顶点坐标.【详解】将二次函数配方得则顶点坐标为(2,1)考点: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析:(2,1)【解析】【分析】将二次函数解析式化为顶点式,即可得到顶点坐标.【详解】将二次函数245y x x =-+配方得22()1y x =-+则顶点坐标为(2,1)考点: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9.【解析】【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DE=CE,DF=CF,利用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得出△AED∽△BDF,进而得出对应边成比例得出比例式,将比例式变形即可得.【详解】解:如图,连接D 解析:45【解析】【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DE=CE,DF=CF,利用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得出△AED ∽△BDF ,进而得出对应边成比例得出比例式,将比例式变形即可得.【详解】解:如图,连接DE,DF,∵△ABC 是等边三角形,∴AB=BC=AC, ∠A=∠B=∠ACB=60°,由折叠可得,∠EDF=∠ACB=60°,DE=CE,DF=CF∵∠BDE=∠BDF+∠FDE=∠A+∠AED,∴∠BDF+60°=∠AED+60°,∴∠BDF=∠AED,∵∠A=∠B,∴△AED ∽△BDF,∴AD AE DE BF BD DF,设AD=x,∵AD:DB=1:2,则BD=2x,∴AC=BC=3x,∵AD AE DE BF BD DF,∴AD AE DE DE BF BD DF DF∴323x x DE x x DF∴45 DEDF,∴45 CECF.故答案为:4 5 .【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利用三角形相似对应边成比例及比例的性质解决问题,能发现相似三角形的模型,即“一线三等角”是解答此题的重要突破口.20.5【解析】【分析】先确定外接圆的半径是AB,圆心在AB的中点,再计算AB的长,由此求出外接圆的半径为5.【详解】∵在△ABC中,∠C=90°,∴△ABC外接圆直径为斜边AB、圆心是AB的解析:5【解析】【分析】先确定外接圆的半径是AB,圆心在AB的中点,再计算AB的长,由此求出外接圆的半径为5.【详解】∵在△ABC中,∠C=90°,∴△ABC外接圆直径为斜边AB、圆心是AB的中点,∵∠C=90°,AC=6,BC=8,∴22226810AB AC BC,∴△ABC外接圆半径为5.故答案为:5.【点睛】此题考查勾股定理的运用、三角形外接圆的确定.根据圆周角定理,直角三角形的直角所对的边为直径,即可确定圆的位置及大小.21.2【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平均数确定x的值,再利用方差公式S2=[(x1﹣)2+(x2﹣)2+…+(xn﹣)2],计算方差即可.【详解】∵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0,∴(9+10+12+x+8解析:2【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平均数确定x的值,再利用方差公式S2=1n[(x1﹣x)2+(x2﹣x)2+…+(x n﹣x)2],计算方差即可.【详解】∵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0,∴15(9+10+12+x+8)=10,解得:x=11,∴S2=15[[(9﹣10)2+(10﹣10)2+(12﹣10)2+(11﹣10)2+(8﹣10)2],=15×(1+0+4+1+4),=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 n的平均数为x,则方差S2=1n[(x1﹣x)2+(x2﹣x)2+…+(x n﹣x)2],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22.【解析】【分析】这个式子先移项,变成x2=9,从而把问题转化为求9的平方根.【详解】解:移项得x2=9,解得x=±3.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解这解析:3x=±【解析】【分析】这个式子先移项,变成x2=9,从而把问题转化为求9的平方根.【详解】解:移项得x2=9,解得x=±3.故答案为3x=±.【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解这类问题要移项,把所含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号的左边,把常数项移项等号的右边,化成x2=a(a≥0)的形式,利用数的开方直接求解.注意:(1)用直接开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类型有:x2=a(a≥0);ax2=b(a,b同号且a≠0);(x+a)2=b(b≥0);a(x+b)2=c(a,c同号且a≠0).法则:要把方程化为“左平方,右常数,先把系数化为1,再开平方取正负,分开求得方程解”.(2)用直接开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要仔细观察方程的特点.23.【解析】【分析】根据几何概率的求法:飞镖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就是阴影区域的面积与总面积的比值.【详解】∵总面积为3×3=9,其中阴影部分面积为4××1×2=4,∴飞镖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是,解析:4 9【解析】【分析】根据几何概率的求法:飞镖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就是阴影区域的面积与总面积的比值.【详解】∵总面积为3×3=9,其中阴影部分面积为4×12×1×2=4, ∴飞镖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是49, 故答案为:49. 【点睛】此题考查几何概率,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 24.【解析】【分析】根据,则函数图象在直线的上方,所以找出函数图象在直线的上方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对称轴为,已知一个点为,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则点关于对称性对称解析:20x -<<【解析】【分析】根据3y >,则函数图象在直线3y =的上方,所以找出函数图象在直线3y =的上方x 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对称轴为1x =-,已知一个点为()03,, 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则点()03,关于对称性对称的另一个点为()23-,, 所以3y >时,x 的取值范围是20x -<<.故答案为:20x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主要利用了二次函数的对称性,读懂图象信息,利用对称轴求出点()03,的对称点是解题的关键. 25.4【解析】【分析】先列举出所有上升数,再根据概率公式解答即可.【详解】解:两位数一共有99-10+1=90个,上升数为:共8+7+6+5+4+3+2+1=36个.概率为36÷90=解析:4【解析】【分析】先列举出所有上升数,再根据概率公式解答即可.【详解】解:两位数一共有99-10+1=90个,上升数为:共8+7+6+5+4+3+2+1=36个.概率为36÷90=0.4.故答案为:0.4.26.【解析】【分析】△ABF和△ABE等高,先判断出,进而算出,△ABF和△ AFD等高,得,由,即可解出.【详解】解:∵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D∥BC,AD=BC,又∵E是▱解析:2 5【解析】【分析】△ABF 和△ABE 等高,先判断出23ABF ABE S AF S AE ∆∆==,进而算出6ABCD ABF S S ∆=,△ABF 和 △ AFD 等高,得2ADF ABF S DF S BF∆∆==,由5=2ABE ADF ABF ECDF S S S S S ∆∆∆=--四边形平行四边形ABCD ,即可解出. 【详解】解:∵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AD ∥BC ,AD =BC ,又∵E 是▱ABCD 的BC 边的中点, ∴12BE EF BF BE AD AF DF BC ====, ∵△ABE 和△ABF 同高, ∴23ABF ABE S AF S AE ∆==, ∴S △ABE =32S △ABF , 设▱ABCD 中,BC 边上的高为h , ∵S △ABE =12×BE ×h ,S ▱ABCD =BC ×h =2×BE ×h , ∴S ▱ABCD =4S △ABE =4×32S △ABF =6S △ABF , ∵△ABF 与△ADF 等高, ∴2ADF ABF S DF S BF∆∆==, ∴S △ADF =2S △ABF ,∴S 四边形ECDF =S ▱ABCD ﹣S △ABE ﹣S △ADF =52S △ABF , ∴25ABFECDF S S ∆=四边形, 故答案为:25.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的面积类题型,运用了线段成比例求面积之间的比值,灵活运用线段比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7.(3,0).【解析】分析:根据(0,3)、(2,3)两点求得对称轴,再利用对称性解答即可.详解:∵抛物线y=ax2+bx+c经过(0,3)、(2,3)两点,∴对称轴x==1;点(﹣1,0)解析:(3,0).【解析】分析:根据(0,3)、(2,3)两点求得对称轴,再利用对称性解答即可.详解:∵抛物线y=ax2+bx+c经过(0,3)、(2,3)两点,∴对称轴x=0+22=1;点(﹣1,0)关于对称轴对称点为(3,0),因此它的图象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是(3,0).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关键是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对称性.28.相离【解析】r=2,d=3, 则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相离解析:相离【解析】r=2,d=3,则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相离29.(5,1)【解析】【分析】过B作BE⊥x轴于E,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DAB=90°,根据余角的性质得到∠ADO=∠BAE,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E=OD=2,DE=OA=1,于是得到结论.解析:(5,1)【解析】【分析】过B作BE⊥x轴于E,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DAB=90°,根据余角的性质得到∠ADO=∠BAE,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E=13OD=2,DE=13OA=1,于是得到结论.【详解】解:过B作BE⊥x轴于E,∵四边形ABCD是矩形,∴∠ADC=90°,∴∠ADO+∠OAD=∠OAD+∠BAE=90°,∴∠ADO=∠BAE,∴△OAD∽△EBA,∴OD:AE=OA:BE=AD:AB ∵OD=2OA=6,∴OA=3∵AD:AB=3:1,∴AE=13OD=2,BE=13OA=1,∴OE=3+2=5,∴B(5,1)故答案为:(5,1)【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正确的作出辅助线并证明△OAD∽△EBA是解题的关键.30.【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正六边形中心角为120°且其内角为120°.求出两个扇形圆心角,表示出扇形半径即可.详解:连OA由已知,M为AF中点,则OM⊥AF∵六边形ABCDEF为正六边形∴解析:3:2【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正六边形中心角为120°且其内角为120°.求出两个扇形圆心角,表示出扇形半径即可.详解:连OA由已知,M为AF中点,则OM⊥AF∵六边形ABCDEF为正六边形∴∠AOM=30°设AM=a∴AB=AO=2a,∵正六边形中心角为60°∴∠MON=120°∴扇形MON a=则r1=3a同理:扇形DEF的弧长为:120241803aaππ⋅⋅=则r2=2 3 ar1:r2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六边形的性质和扇形面积及圆锥计算.解答时注意表示出两个扇形的半径.三、解答题31.(1)48-12x;(2)x为1或3;(3)x为2时,区域③的面积最大,为240平方米【解析】【分析】(1)将DF、EC以外的线段用x表示出来,再用96减去所有线段的长再除以2可得DF的长度;(2)将区域③图形的面积用关于x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并令其值为180,求出方程的解即可;(3)令区域③的面积为S,得出x关于S的表达式,得到关于S的二次函数,求出二次函数在x取值范围内的最大值即可.【详解】(1)48-12x(2)根据题意,得5x(48-12x)=180,解得x1=1,x2=3答:x为1或3时,区域③的面积为180平方米(3)设区域③的面积为S,则S=5x(48-12x)=-60x2+240x=-60(x-2)2+240∵-60<0,∴当x=2时,S有最大值,最大值为240答:x为2时,区域③的面积最大,为240平方米【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中的等量关系,正确得出区域面积的表达式.32.吊灯AB的长度约为1.1米.【解析】【分析】延长CD交AB的延长线于点E,构建直角三角形,分别在两个直角三角形△BDE和△AEC 中利用正弦和正切函数求出AE长和BE长,即可求解.【详解】解:延长CD交AB的延长线于点E,则∠AEC=90°,∵∠BDE=60°,∠DCB=30°,∴∠CBD=60°﹣30°=30°,∴∠DCB=∠CBD,∴BD=CD=6(米)在Rt△BDE中,sin∠BDE=BE BD,∴BE=BD•sin∠BDE═6×sin60°=3≈5.19(米),DE=12BD=3(米),在Rt△AEC中,tan∠ACE=AE CE,∴AE=CE•tan∠ACE=(6+3)×tan35°≈9×0.70=6.30(米),∴AB=AE﹣BE≈6.30﹣5.19≈1.1(米),∴吊灯AB的长度约为1.1米.【点睛】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构建直角三角形,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进行解答.33.(1)见解析;(2)26 3【解析】【分析】(1)根据判别式即可求出答案.(2)将x=4代入原方程可求出m的值,求出m的值后代入原方程即可求出x的值.【详解】解:(1)由题意可知:△=(m+3)2﹣4(m+1) =m 2+2m+5=m 2+2m+1+4=(m+1)2+4,∵(m+1)2+4>0,∴△>0,∴不论m 为何值,方程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当x =4代入x 2﹣(m+3)x+m+1=0得164(3)10m m -+++=解得m =53, 将m =53代入x 2﹣(m+3)x+m+1=0得2148033x x -+= ∴原方程化为:3x 2﹣14x+8=0, 解得x =4或x =23 腰长为23时,2244333+=<,构不成三角形; 腰长为4时, 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4+4+23=263 所以此三角形的周长为263.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熟练的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34.(1)BC 与⊙O 相切,理由见解析;(2)23π. 【解析】试题分析:(1)连接OD ,推出OD BC ⊥,根据切线的判定推出即可;(2)连接,DE OE ,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扇形EOD 的面积,求出扇形的面积即可. 试题解析:(1)BC 与O 相切,理由:连接OD ,∵AD 平分∠BAC ,∴∠BAD =∠DAC ,∵AO =DO ,∴∠BAD =∠ADO ,∴∠CAD =∠ADO ,//AC OD ∴,90ACD ∠=,∴OD ⊥BC ,∴BC 与O 相切;(2)连接OE ,ED ,60BAC OE OA ∠==,,∴△OAE 为等边三角形, 60AOE ∴∠=,30ADE ,∴∠= 又1302OAD BAC ∠=∠=, ADE OAD ∴∠=∠,//ED AO ∴,AED AOD S S ∴=,∴阴影部分的面积=S 扇形ODE 60π42π.3603⨯⨯== 35.(1)交点坐标为(2,0)和(8,0);(2)2<x <8【解析】【分析】(1)把点(﹣2,﹣40)和点(6,8)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得到关于a 和b 的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得a 和b 的值,可确定出二次函数解析式,令y =0,解方程即可;(2)当y >0时,即二次函数图象在x 轴上方的部分对应的x 的取值范围,据此即可得结论.【详解】(1)由题意,把点(﹣2,﹣40)和点(6,8)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得404216836616a b a b -=--⎧⎨=+-⎩,解得:110a b =-⎧⎨=⎩, 所以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1016y x x +=--,当y =0时,210160x x +--=,解之得:1228x x =,=,∴这个二次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2,0)和(8,0);(2)当y >0时,直接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2<x <8.【点睛】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二次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四、压轴题36.(1)见详解;(2)125;(3)①见详解,②32-6【解析】【分析】(1)如图1中,作OH ⊥BD 于H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垂径定理即可;(2)如图2中,作OH ⊥BD 于H ,连接OB ,求出AC ,BD ,根据S 四边形ABCD =12•BD•AM+ 12•BD•CM=12•BD•AC 即可求解; (3)①如图3中,连接OB ,作OH ⊥BD 于H .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完全平方公式等知识即可;②如图3中,连接OB ,设DM=CM=x ,想办法求出BC ,DB ,在Rt △BCM 中,利用勾股定理构建方程即可.【详解】(1)证明:如图1中,作OH ⊥BD 于H .∵OE=OF ,OH ⊥EF ,∴EH=HF ,∵OH ⊥BD ,∴BH=HD,∴BE=DF;(2)解:如图2中,作OH⊥BD于H,连接OB.∵∠EOF=90°,OE=OF,OA=OC,∴∠OEF=∠OAC=45°,∴∠AME=90°,即AC⊥BD,连接OB.设OH=a,∵BE=EF,∴BE=2EH=2OH=2a,在Rt△BOH中,∵OH2+BH2=OB2,∴a2+(3a)2=(25)2,∴a=2或-2(舍弃),∴BD=BE+EF+DF=6a=62,在Rt△AOC中,AC=2AO=210,∴S四边形ABCD=12•BD•AM+12•BD•CM=12•BD•AC=12×210×62=125;(3)①如图3中,连接OB,作OH⊥BD于H.∵OE=OF,OA=OC,∴∠EOH=12∠EOF=12(∠EAC+∠ACO)=12×2∠OAC=∠OAC,∴AC∥OH,∴AC⊥BD,∵AD=BC,∴∠ABD=∠CAB=∠CDB=45°,∴BM ,DM ,CM=DM ,∴AB•CD+BC 2DM+BM 2+CM 2=(BM+DM )2=BD 2;②如图3中,连接OB ,设DM=CM=x ,∵∠BOC=2∠BDC=90°,∴,∵AB•CD+BC 2=BD 2,AB•CD=AO 2=12,∴12+24=BD 2,∴BD=6(负根已经舍弃),在Rt △BCM 中,∵BC 2=BM 2+CM 2,∴()2=(6-x )2+x 2,∴或∴.【点睛】本题属于圆综合题,考查了垂径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37.(1)(1)5BQ x =;3FD x =(2)9AP =(3)12AP =或65AP =或3AP = 【解析】【分析】(1)由:3:4AQ AB =、3AQ x =,易得4AB x =,由勾股定理得BQ ,再由中位线的性质得12AH BH AB ==,求得CD 、FD ; (2)利用(1)的结论,易得CQ 的长,作OM AQ ⊥于点M ,则//OM AB ,由垂径定理得32QM AM x ==,由矩形性质得OD MC =,利用矩形面积求得x ,得出结论; (3)点P 在A 点的右侧时,利用(1)、(2)的结论和正方形的性质得243x x +=,得AP ;点P 在A 点的左侧时,当点C 在Q 右侧,当407x <<时,473x x -=,解得x ,易得AP ;当4273x ≤<时,743x x -=,得AP ;当点C 在Q 的左侧时,即23x ≥,同理得AP .【详解】解:(1)∵:3:4AQ AB =,3AQ x =∴4AB x =∴在Rt ABQ △中,5BQ x ==∵OD m ⊥,m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