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药理学讨论课题
- 格式:doc
- 大小:126.51 KB
- 文档页数:18
中药药理学实验讲义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理2005,12中药药理学实验讲义主编曾南主审沈映君编委曾南王平徐世军谢宇环王张杨旋熊静悦杨莉娟童妍周桢昊李佳川第一章中药药理实验基本知识一、中药药理实验报告基本要求1。
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指导,做到心中有数。
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理论知识.科研实验还应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吸取他人经验。
实验中应认真、仔细、耐心地观察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实事求是记录,切忌夹杂主观因素。
应坚持一丝不苟,严谨的科学作风,决不允许抄袭别人的实验结果写报告.2.教学实验往往每次是取一种动物,一种方法写实验报告。
科研实验则应事先设计好实验动物数,随机分组.新药研制还应设空白与已知药物对照组。
科研实验要说明的某一个作用,至少设2~3个以上计量组,要两种以上的实验方法等。
3。
实验条件应详细、明确,如仪器型号、试剂的浓度、中药的品种、复方的组成、提取方法、浓度和剂量、给药途径、动物的来源、品种、体重、年龄、性别、如何分组等都应写出。
4.实验方法可简明扼要地叙述,但关键环节必须写清楚。
科研报告还可以引用文献上的方法,以节省文字。
5。
实验结果应根据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对一个教学实验小组或全实验室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和对比,尽量总结出各种图表,进行统计学处理.6。
讨论部分包括实验结果的分析、思考题的探讨、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及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的分析、认识、体会和建议等.讨论应注意结合中医药理论。
科研报告还可对比前人的实验进行分析,阐明从本实验获得的新发现或尚存在问题。
7.实验结束应及时地整理和总结实验结果,写出报告。
实验报告内容应包括实验名称、目的、原理、材料(包括仪器、药品、动物)、方法、结果、讨论及结论。
科研实验报告还应有前言,说明课题来源及本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报告后应附有参考文献。
二、中药药理实验样品注意事项在进行单味中药或复方中药药理实验时,由于中药不同于西药,多数不是单一化学成分,而是多种成分的综合作用或多种中药的综合作用.因此,在有效成分不明确的情况下,制备药理实验用的中药样品,应注意多种因素的干扰,影响实验结果。
病案讨论患者李XX,男,55岁。
主诉:胸闷、气短、咳嗽1周现病史:20年前因头痛、头晕、血压增高(140~159/80~110 mmHg),诊断为“高血压病”,间断口服复方降压片等药物,血压可降至正常。
4年前开始出现劳累后气短、胸闷,常伴有咳嗽、咳痰,无咯血。
2年前自觉体力下降、失眠,但无明显下肢水肿。
近2月来体力活动明显下降,轻微活动即出现气短、胸闷。
1周前因受凉再次出现胸闷、气短、咳嗽,咳痰带血丝,休息时亦有胸闷、气短,夜间不能平卧。
体格检查:体温36.1℃,脉搏115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50/96 mmHg。
表情痛苦,半坐位。
两肺底可闻及湿性罗音,两肺还可闻及散在哮鸣音。
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20次/min,心尖部3/6级收缩期杂音,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律齐。
腹部稍膨隆,肝脾未触及,下肢无明显水肿。
辅助检查:胸片示左室增大,左房轻度增大,主动脉稍宽,两肺下野肋胰角处见KerleyB 线,两下肺肺纹理稍模糊。
超声心动图示左室腔增大,射血分数低于正常。
心电图示赛性心动过速,偶发房性早搏,左室肥厚。
诊断:原发性高血压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充血性心衰、心功能Ⅳ级。
处理原则及用药方案:1. 一般处理:(1) 休息。
可减轻心脏氧耗量。
(2) 适当限制钠盐摄入。
根据液体进入量及使用排钠利尿药的情况决定每日钠盐摄入量。
2. 对因治疗抗菌治疗:选用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的抗菌药,如天然青霉素、中效磺胺或头孢菌素第一代等。
3. 对症治疗:(1) 抗心衰治疗利尿剂:用以迅速缓解症状,常以呋塞米(速尿)静脉注射。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抑制神经内分泌激活,纠正水盐代谢、扩管、降压,并可逆转左室肥厚。
强心苷:其正性肌力作用可增加心排出量,并可恢复压力感受器对来自中枢的交感神经冲动的抑制作用。
可先用西地兰静脉注射,以后用地高辛口服维持治疗。
(2) 必要时镇咳、平喘治疗。
病案讨论患者XXX,男,27岁,司机。
药理学讨论课题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理学系2011. 2第一篇药理学总论第1章绪论【目的要求】1.熟悉药理学的性质、任务和研究方法。
2.了解药物和药物发展史,药理研究在新药开发和研究中的作用和新药研究的大体过程。
【讨论题】1.药物、毒物、新药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2.药理学概念、研究内容及任务。
3.试述新药研究的过程。
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目的要求】1.掌握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药物作用机制,受体与配体的概念,受体类型及跨膜信息传递机制。
2.了解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
【讨论题】1.什么是药物作用、药理效应?药理效应选择性与药物作用特异性的关系?2.什么是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分类及各类的定义及主要特点是什么?药理效应与疗效、副反应之间的关系?3.以某药为例,可从其量效曲线上获得哪些重要信息?阐明这些信息的意义。
4.治疗指数和安全范围的定义及意义?5.用简明的方法描述药物作用机制的类型。
6.反应激动药内在活性和亲和力的参数有哪些?7.竞争性拮抗药对激动药量效曲线的作用如何?8.如右图所示,A、B两药的量效曲线平行,最大反应相同,他们的pD2值和K D值谁大?9.受体和配体的概念,受体类型及跨膜信息传递机制有哪些?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目的要求】1.掌握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规律,各种基本参数及其概念。
2.熟悉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
【讨论题】1.什么是pKa?已知药物的pKa和环境pH后,怎样计算弱酸性和弱碱性药物的离子化程度?计算:⑴丙磺舒是一弱酸,pKa=3.4,其在胃液(pH=1.4)和血浆中(pH=7.4)的解离率分别是多少?⑵某弱酸性药物的pKa=3.5,它在pH=7.5的肠液中可吸收多少?⑶某弱酸性药物在pH=7.0的溶液中90%解离,其pKa值约为多少?2.生物利用度的含义?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的计算公式和用途?什么是首关消除?有何意义?3.零级消除动力学的定义及特点?如何计算按零级消除动力学代谢的药物的t1/2? 4.药物按一级消除动力学代谢有何特点?如何计算药物的t1/2?5.用公式表达血浆清除率、消除速率、表观分布容积、给药速度。
完整word版药理学药理学教案x•药理学概述与教学目标•药物效应动力学基础•药物代谢动力学基础•常见药物分类及作用特点目录•临床合理用药原则与实践•实验设计与操作技能培养药理学概述与教学目标药理学定义及研究内容药理学定义研究内容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与技能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各类药物的分类、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论讲授、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药理学专业的兴趣和热爱,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增强医德医风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操作理论讲授通过实验课程,使学生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多媒体教学课程安排与时间分配课程内容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知识点的全面覆盖和重点突出。
时间分配合理分配理论讲授、实验操作、课堂讨论等教学环节的时间,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同时,留出一定的时间供学生自学和复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药物效应动力学基础受体机制酶促机制细胞膜离子通道机制基因表达调控机制药物作用机制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01020304量效关系最小有效量最大效应效能药物相互作用及影响因素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药物效应发生改变的现象。
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疾病状态、环境因素等均可影响药物相互作用。
两种药物同时使用时,效应增强。
两种药物同时使用时,效应减弱或消失。
药物相互作用影响因素协同作用拮抗作用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需要增加剂量才能维持原有药效的现象。
耐受性依赖性停药反应合理用药原则长期反复使用某种药物后,机体对这种药物产生生理性或精神性的依赖和需求。
长期使用某种药物后,突然停药或减量时出现的反跳现象或原有疾病加剧的现象。
根据病情和药物特点,合理选择药物、剂量和疗程,避免不必要的用药和滥用药物。
药理学PBL教学病例讨论及测试第一篇:药理学PBL教学病例讨论及测试药理学PBL教学病例讨论及测试传出神经系统一、眼疼的大叔刘大叔今年45岁,近期恶心呕吐,头痛眼胀,用修兹氏眼压计测量,正常眼压范围为10—21毫米汞柱,用手指触按眼球富于弹性,当眼压上升到25-40毫米汞柱时,用手指触按眼球好似打足气的球,比较硬。
当上升到40-70毫米汞柱时,再用手指触按,眼球硬得象石头一样。
这时看日光特别是看灯光时会出现外圈橙红,内圈紫兰,中间挟绿色的彩环现象。
当眼压恢复正常之后,彩环即随之消失。
医生开出的处方:2%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10.0ml,用法:滴眼。
病例讨论及测试:1、刘大叔患的是什么疾病?2、这种疾病有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3、为什么使用毛果芸香碱来治疗?4、此药物还可用于哪些方面?5、使用此药物应该注意些什么? 1.毛果芸香碱滴眼后会产生哪些症状A.缩瞳、降眼压、调节痉挛B.扩瞳、升眼压、调节麻痹C.缩瞳、升眼压、调节痉挛D.扩瞳、降眼压、调节痉挛E.扩瞳、升眼压、调节痉挛 2.直接激动M受体的药物是A.新斯的明B.毒扁豆碱C.东莨菪碱D.山莨菪碱E.毛果芸香碱 3.青光眼治疗宜选用A.毒扁豆碱B.新斯的明C.毛果芸香碱D.乙酰胆碱E.东莨菪碱二、农药中毒某农民在喷洒对硫磷时未注意防护,出现了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压升高、骨骼肌震颤等症状。
病例讨论及测试:1、此农民通过什么途径中毒的?2、有机磷中毒有几种类型?各有什么表现?3、此农民为何种程度的中毒?4、此中毒需用什么药物解救?如何给药?为什么使用此药物?5、除了给予药物,还应进行什么抢救措施?6、通过此病例,你学到了什么? 1.有机磷中毒的机理是A.抑制ChEB.激活ChEC.抑制磷酸二酯酶D.激活磷酸二酯酶E.以上都不是2.治疗有机磷中毒,阿托品不能缓解的症状是A.中枢症状B.出汗C.骨骼肌震颤D.呼吸困难E.缩瞳 3.有机磷中毒的临床表现不包括A.口干B.恶心、呕吐C.针尖样瞳孔D.肌肉震颤E.呼吸困难 4.有机磷中毒的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三大症状。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 pharmacokinetics)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内容: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定性描述药物在体内的变化过程。
(Absorption, Distribution, Metabolism, Excretion, ADME)。
研究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主要以数学模型与公式定量地描述药物随时间改变的变化过程。
第一节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药物在体内的走向……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皆存在药物的跨膜转运。
一、药物通过细胞膜的方式1. 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脂溶性药物扩散,依赖膜两测药物浓度差,从高浓向低浓转运,为被动转运,不耗能。
绝大部分药物按此方式转运。
离子障现象(ion trapping):绝大多数药物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
非解离型(分子状态)的药物脂溶性高,易通过细胞膜脂质层;解离型(离子状态)的药物极性高,不易通过细胞膜,被限制在膜的一侧。
药物pKa值和解离比例用Handerson-Hasselbalch公式计算。
Ka解离常数,pKa解离常数的负对数值;弱酸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多,吸收少;反之。
临床意义: 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如用于药物中毒的解救,服用碳酸氢钠,可碱化血液和尿液,促进弱酸性镇静催眠药物苯巴比妥排泄;服用氯化铵,可酸化血液和尿液,促进弱碱性抗高血压药物美卡拉明排泄。
2. 滤过(filtration):水溶性药物依赖膜两侧浓度差,借助流体静压或渗透压从高浓向低浓转运,为被动转运,不耗能。
大多数上皮细胞容许药物分子量小于100~150Da通过;大多数毛细血管上皮细胞容许药物分子量小于20000~30000Da通过;脑内的大部分毛细血管壁则无空隙。
3. 载体转运(carrier-mediated transport):需要特殊跨膜蛋白;有选择性、饱和性和竞争性。
①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不能逆电化学差转运,不需要能量,为被动转运。
医学药理学题目一、引言医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作用原理及其在人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的学科。
药物的使用在医学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入了解药物的药理学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药物分类、药物的药理学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和排泄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药物分类1. 根据药理学作用机制分类根据药理学作用机制,药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如下:•非特异性药物:这类药物没有特定的靶点,通过与化学物质产生非特异性的相互作用来发挥治疗作用。
例如,麻醉剂就属于非特异性药物的一种。
•抑制剂: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特定酶的活性或阻断特定的受体来发挥作用。
例如,贝他受体阻断剂常用于高血压的治疗。
•激动剂:这类药物能够激活特定的受体,促进生物过程的进行。
例如,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用于哮喘患者的治疗。
2. 根据化学结构分类药物也可以根据其化学结构进行分类:•酸类药物:具有酸性的药物,常常与碱结合形成盐类,以提高其溶解度和稳定性。
例如,阿司匹林属于酸类药物。
•碱类药物:具有碱性的药物,在体内可以形成碱盐,提高其溶解度。
例如,洛塞那汀是一种碱类药物。
三、药物的药理学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指药物与生物体内的靶点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过程。
不同药物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来产生治疗效果。
1. 受体结合许多药物通过与特定的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产生特定的效应。
例如,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能够与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肾上腺素的作用。
2. 酶抑制一些药物通过抑制特定的酶的活性来发挥作用。
酶是参与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催化剂,通过抑制酶的活性可以阻断特定反应的进行。
抗生素就是通过抑制细菌体内特定酶的活性来发挥杀菌作用。
3. 组织靶向一些药物通过选择性地作用于特定的组织或器官,从而实现治疗效果。
例如,抗癌药物常常通过选择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而不影响正常细胞的生长。
四、药物代谢和排泄药物在体内经历代谢和排泄过程,药物代谢指的是药物在体内被改变为其它物质的过程,通常是通过肝脏中特定酶的作用进行。
病例1 青年女性。
反复气喘20年,复发2天。
既往有哮喘发作史,以受冷、接触煤尘后为甚,无吸烟史。
本次发病哮喘持续2天,入院时双肺广泛散在哮鸣音。
实验室检查:WBC14.4×109/L,N90.3, L9.7。
入院诊断:哮喘持续状态。
1.请参考呼吸系统药理章节,谈谈对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2.平喘药、镇咳药、祛痰药分别有哪几个类型?代表药有哪些主要特征?病例2 男性,42岁,高中文化,职业为司机。
因间断上腹痛3年、加重3天而来医院就诊。
病人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上腹痛,偶尔有反酸、嗳气,自认为消化不良、未予以重视。
此后上腹痛时有发作,且于进餐时加重,总体又以冬春季多发,病人常自行服用颠茄片以缓解症状。
3天前病人再次腹部胀痛,并伴反酸、嗳气而来就诊。
胃镜检查:胃溃疡。
1.请学习了消化系统药理后,对上述病人制定合理治疗方案?2.抗消化性溃疡药有哪些主要的类别?谈谈你对助消化药、泻药和止泻药、止吐药、利胆药的认识?病例3 男性,34岁。
因午后发热伴寒颤、头痛、恶心、乏力1周,在某诊所按“感冒”治疗无效,且病情逐渐加重后来我院就诊。
体检:体温39.5℃;神志清,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全身发抖,牙齿打颤;颈软,心肺听诊无特殊发现;腹软,脾在左胁下、质中等;神经系统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WBC 4.5×109/L,中性粒细胞0.62,淋巴细胞0.38,RBC 3.0×109/L,Hb 90g/L,尿蛋白(+++),B超报告脾厚5.7cm,上下径12.3cm。
追问病史:患者于20天前刚从苏丹回国,在苏丹逗留期间曾有过类似病史,经打针服药治疗后缓解。
因言语不通,当时的诊断及用药情况不明。
分析苏丹为疟疾高发区,结合病人的病史及查体所见,考虑疟疾的可能性较大,遂于高热寒颤时取末稍血查到疟原虫,确诊为恶性疟疾,收住院抗疟疾治疗1周痊愈。
1.患者的抗疟治疗可能是用到什么药物治疗方案?2.抗疟药有哪几个类型?代表药有哪些主要特征?病例4 男性,54岁,农民。
目录•药理学概述•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常见药物类型及其药理作用•临床合理用药原则与实践•药物不良反应与防治措施•总结与展望药理学概述药理学任务阐明药物作用机制、改善药物质量、提高药物疗效、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药理学定义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包括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
药理学定义与任务药物作用机制与分类药物作用机制药物通过改变细胞或生物体的生理功能或生化过程而产生效应。
主要机制包括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影响酶活性、影响物质代谢、影响生理功能等。
药物分类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来源、作用机制等不同角度,药物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化学药物、生物药物、中药和天然药物等。
实验药理学方法通过在动物或人体上进行实验,观察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包括整体动物实验、离体器官实验、细胞培养实验等。
分子生物学技术利用基因工程、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研究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为新药开发和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系统药理学方法采用系统生物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以及药物对机体的整体调节作用。
临床药理学方法通过临床试验评价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包括Ⅰ期临床试验(初步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Ⅱ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Ⅲ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确证阶段)和Ⅳ期临床试验(新药上市后应用研究阶段)。
药理学研究方法与技术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作用与受体理论01药物作用机制药物通过与机体细胞内的受体结合,改变细胞的生理功能,从而产生药理效应。
02受体类型与药物作用不同类型的受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和选择性不同,导致药物作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03受体调节与药物耐受性长期使用某种药物可能导致受体数量或功能的调节,使机体对该药物的敏感性降低,产生药物耐受性。
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量效关系01药物剂量与药理效应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通常表现为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药理效应逐渐增强。
药理学PBL教学病例讨论及测试传出神经系统一、眼疼的大叔刘大叔今年45岁,近期恶心呕吐,头痛眼胀,用修兹氏眼压计测量,正常眼压范围为10—21毫米汞柱,用手指触按眼球富于弹性,当眼压上升到25-40毫米汞柱时,用手指触按眼球好似打足气的球,比较硬。
当上升到40-70毫米汞柱时,再用手指触按,眼球硬得象石头一样。
这时看日光特别是看灯光时会出现外圈橙红,内圈紫兰,中间挟绿色的彩环现象。
当眼压恢复正常之后,彩环即随之消失。
医生开出的处方:2%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10.0ml,用法:滴眼。
病例讨论及测试:1、刘大叔患的是什么疾病?2、这种疾病有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3、为什么使用毛果芸香碱来治疗?4、此药物还可用于哪些方面?5、使用此药物应该注意些什么?1.毛果芸香碱滴眼后会产生哪些症状A.缩瞳、降眼压、调节痉挛B.扩瞳、升眼压、调节麻痹C.缩瞳、升眼压、调节痉挛D.扩瞳、降眼压、调节痉挛E.扩瞳、升眼压、调节痉挛2.直接激动M受体的药物是A.新斯的明B.毒扁豆碱C.东莨菪碱D.山莨菪碱E.毛果芸香碱3.青光眼治疗宜选用A.毒扁豆碱B.新斯的明C.毛果芸香碱D.乙酰胆碱E.东莨菪碱二、农药中毒某农民在喷洒对硫磷时未注意防护,出现了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压升高、骨骼肌震颤等症状。
病例讨论及测试:1、此农民通过什么途径中毒的?2、有机磷中毒有几种类型?各有什么表现?3、此农民为何种程度的中毒?4、此中毒需用什么药物解救?如何给药?为什么使用此药物?5、除了给予药物,还应进行什么抢救措施?6、通过此病例,你学到了什么?1.有机磷中毒的机理是A.抑制ChEB.激活ChEC.抑制磷酸二酯酶D.激活磷酸二酯酶E.以上都不是2.治疗有机磷中毒,阿托品不能缓解的症状是A.中枢症状B.出汗C.骨骼肌震颤D.呼吸困难E.缩瞳3.有机磷中毒的临床表现不包括A.口干B.恶心、呕吐C.针尖样瞳孔D.肌肉震颤E.呼吸困难4.有机磷中毒的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三大症状。
第一章护理药理学总论导入新课:从本节课开始,我们要学习《护理药理》这门课程。
要学习《护理药理》,同学们先思考“药理”这两个字,结合平常的日常生活,我们先探讨一下什么是药理?“护理药理”和“药理”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和联系?正文:第一节绪论一、护理药理学研究的内容:1.药物(drug):是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在理论上指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及(或)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都属于药物的范畴。
药物和毒物的区别:举例砒霜、安定等。
无药不毒!二者之间仅仅是剂量的差异。
2.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原理的一门学科。
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及作用原理的科学。
举例:如发烧服用阿司匹林的作用。
(2)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理过程。
举例:为什么不同的药物每天的服用次数不一样?3.护理药理学:其任务是在掌握、了解药物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研究护理中如何正确实施药物治疗,保障药物治疗达到最佳药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为防治疾病奠定基础。
二、护理药理学在临床用药护理工作中的作用1.指导患者正确用药、进行合理用药健康教育2.提高执行医嘱的质量,避免出现用药错误3.指导社区人员正确选药、用药和保管药品4.能对患者进行用药前的评估、用药中监护及用药后评价第二节药物效应动力学一、药物的基本作用1. 兴奋(exicitation):功能提高称兴奋;2. 抑制(inhibition) :功能降低称抑制。
二、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治疗作用(therapeutic effects)和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s, ADR)是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1.治疗作用: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1)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成对因治疗,或称治本。
药理学讨论课题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理学系2011. 2第一篇药理学总论第1章绪论【目的要求】1.熟悉药理学的性质、任务和研究方法。
2.了解药物和药物发展史,药理研究在新药开发和研究中的作用和新药研究的大体过程。
【讨论题】1.药物、毒物、新药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2.药理学概念、研究内容及任务。
3.试述新药研究的过程。
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目的要求】1.掌握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药物作用机制,受体与配体的概念,受体类型及跨膜信息传递机制。
2.了解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
【讨论题】1.什么是药物作用、药理效应?药理效应选择性与药物作用特异性的关系?2.什么是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分类及各类的定义及主要特点是什么?药理效应与疗效、副反应之间的关系?3.以某药为例,可从其量效曲线上获得哪些重要信息?阐明这些信息的意义。
4.治疗指数和安全范围的定义及意义?5.用简明的方法描述药物作用机制的类型。
6.反应激动药内在活性和亲和力的参数有哪些?7.竞争性拮抗药对激动药量效曲线的作用如何?8.如右图所示,A、B两药的量效曲线平行,最大反应相同,他们的pD2值和K D值谁大?9.受体和配体的概念,受体类型及跨膜信息传递机制有哪些?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目的要求】1.掌握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规律,各种基本参数及其概念。
2.熟悉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
【讨论题】1.什么是pKa?已知药物的pKa和环境pH后,怎样计算弱酸性和弱碱性药物的离子化程度?计算:⑴丙磺舒是一弱酸,pKa=3.4,其在胃液(pH=1.4)和血浆中(pH=7.4)的解离率分别是多少?⑵某弱酸性药物的pKa=3.5,它在pH=7.5的肠液中可吸收多少?⑶某弱酸性药物在pH=7.0的溶液中90%解离,其pKa值约为多少?2.生物利用度的含义?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的计算公式和用途?什么是首关消除?有何意义?3.零级消除动力学的定义及特点?如何计算按零级消除动力学代谢的药物的t1/2? 4.药物按一级消除动力学代谢有何特点?如何计算药物的t1/2?5.用公式表达血浆清除率、消除速率、表观分布容积、给药速度。
第1篇一、活动背景药理学作为一门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在医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为了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和教研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药理学教研室于近期组织了一次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探讨药理学教学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分享教学经验,推动药理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二、活动内容1. 开幕式活动伊始,教研室主任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对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对全体教师提出了期望和要求。
2. 教学经验分享(1)教学案例分享本次教研活动中,各位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多个药理学教学案例。
这些案例涉及不同章节、不同教学阶段,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实用性。
通过案例分享,教师们对药理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教学方法探讨在教学方法探讨环节,教师们就药理学教学中的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了交流。
如: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
大家一致认为,应根据课程特点、学生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
3. 教学改革研讨针对当前药理学教学存在的不足,教师们就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研讨。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课程体系改革:优化课程设置,突出药理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加强课程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方式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互动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3)考核方式改革:改革药理学考试形式,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综合素质。
4. 闭幕式最后,教研室主任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对各位教师的积极参与和贡献表示感谢。
同时,对今后的药理学教学工作提出了要求和期望。
三、活动成果1. 提高了药理学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经验分享、教学改革研讨等活动,教师们对药理学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
2. 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次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药理学讨论课题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理学系2011. 2第一篇药理学总论第1章绪论【目的要求】1.熟悉药理学的性质、任务和研究方法。
2.了解药物和药物发展史,药理研究在新药开发和研究中的作用和新药研究的大体过程。
【讨论题】1.药物、毒物、新药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2.药理学概念、研究内容及任务。
3.试述新药研究的过程。
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目的要求】1.掌握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药物作用机制,受体与配体的概念,受体类型及跨膜信息传递机制。
2.了解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
【讨论题】1.什么是药物作用、药理效应?药理效应选择性与药物作用特异性的关系?2.什么是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分类及各类的定义及主要特点是什么?药理效应与疗效、副反应之间的关系?3.以某药为例,可从其量效曲线上获得哪些重要信息?阐明这些信息的意义。
4.治疗指数和安全范围的定义及意义?5.用简明的方法描述药物作用机制的类型。
6.反应激动药内在活性和亲和力的参数有哪些?7.竞争性拮抗药对激动药量效曲线的作用如何?8.如右图所示,A、B两药的量效曲线平行,最大反应相同,他们的pD2值和K D值谁大?9.受体和配体的概念,受体类型及跨膜信息传递机制有哪些?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目的要求】1.掌握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规律,各种基本参数及其概念。
2.熟悉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
【讨论题】1.什么是pKa?已知药物的pKa和环境pH后,怎样计算弱酸性和弱碱性药物的离子化程度?计算:⑴丙磺舒是一弱酸,pKa=3.4,其在胃液(pH=1.4)和血浆中(pH=7.4)的解离率分别是多少?⑵某弱酸性药物的pKa=3.5,它在pH=7.5的肠液中可吸收多少?⑶某弱酸性药物在pH=7.0的溶液中90%解离,其pKa值约为多少?2.生物利用度的含义?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的计算公式和用途?什么是首关消除?有何意义?3.零级消除动力学的定义及特点?如何计算按零级消除动力学代谢的药物的t1/2? 4.药物按一级消除动力学代谢有何特点?如何计算药物的t1/2?5.用公式表达血浆清除率、消除速率、表观分布容积、给药速度。
6.连续恒速给药,根据需要怎样调整给药速度?7.在病情危重时需立即达到有效血浓时,怎样计算负荷剂量?8.拟给家兔静脉注射酚红,酚红在体内以一级消除动力学方式代谢,可通过测定酚红的血浆浓度,计算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如半衰期(t1/2)、表观分布容积(Vd)等。
请设计详细的实验方案,并分析可能出现得实验结果(如结果偏大或偏小)。
若实验结果不理想,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第4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的原则【目的要求】1.掌握合理用药的原则。
2.了解影响药物效应的各种因素。
【讨论题】1.何谓安慰剂及安慰剂效应?2.合理用药原则有哪些?第二篇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第5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讨论题】1. 传出神经系统释放的主要递质有哪些?介导哪些生理功能?按递质作用的受体,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可以分哪几类?请列举各类代表药物。
第6章~第9章胆碱受体激动药和阻断药【讨论题】1. M-R 分布在哪些效应器,介导哪些生理功能?2.比较拟胆碱药pilocarpine和neostigmine作用机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异同点。
3.比较M受体阻断药atropine,scopolamine,anisodamine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异同点。
4. N-R 分布在哪些效应器,介导哪些生理功能?5.比较两种Nm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和临床应用。
【病例】患者,韦某,男性,76岁。
主诉近来视力下降。
门诊处理:眼部滴用1%阿托品滴眼液扩瞳,并做了眼底检查。
当天晚上,患者感觉眼痛、头痛,并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遂急来医院检查,被医生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立即住院,应用药物进行控制眼压治疗。
思考题:1. 患者阿托品扩瞳后为何出现眼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用阿托品扩瞳应注意哪些事项?2. 阿托品除扩瞳外,还有哪些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3. 治疗青光眼的药物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机制及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上有何区别?第10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第11章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讨论题】1.α-R 分布在哪些效应器,介导哪些生理功能?α受体阻断药有何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2.β-R 分布在哪些效应器,介导哪些生理功能?β受体阻断药有何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3.比较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以及异丙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如何设计实验鉴别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以及异丙肾上腺素?4.在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中,治疗休克的血管活性药物有哪些,请分类归纳。
5.在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中,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药物有哪些,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药物有哪些?第三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第13章局部麻醉药【目的要求】1.掌握常用局麻药的特点、应用、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2.掌握局麻药的作用机制,熟悉局麻药的吸收作用与表现。
了解局部麻醉方法。
【讨论题】1.局麻药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2.局麻药的局麻作用机制。
3.试述影响局麻药作用的因素。
4.局麻药有哪些药物及麻醉方式?第15章镇静催眠药【讨论题】1. 比较地西泮与巴比妥类药物作用的异同点(从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方面比较)。
2. 过量服用地西泮或巴比妥类药物致急性中毒时应如何抢救?第16章抗惊厥药和抗癫痫药【讨论题】1. 苯妥英钠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有哪些?2. 应用苯妥英钠治疗癫痫病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3. 常用的抗癫痫药有哪些?各适用于何种类型的癫痫?第17章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讨论题】1. 抗帕金森病药物按作用机制可分为哪几类?列举其代表药。
2. 简述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原理、主要的不良反应及减少方法。
为什么不可用左旋多巴治疗由氯丙嗪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第18章抗精神失常药【病例】患者:男,18岁,学生主诉:行为、思维异常一年余现病史:一年前患者因高考落榜,受家人埋怨,出现明显行为和思维异常。
怀疑有人在其饭菜中投毒而拒绝进食。
曾企图跳楼、触电,未遂。
入院前半年,自语、自笑、喊女孩姓名。
诉说常听到不熟悉的人的语声,命令他投井。
偶感到脑内有声音,与其思想一致,并称多次在家中闻到死尸气味。
病人坚信有某种“波折器”控制他的思维行为。
病人生活自理能力差,对今后无打算。
性本能活动增强。
否认有病。
入院体检:躯体,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表见。
血、尿、粪常规,ECG,EEG均正常。
记忆,智能未见明显缺陷。
症状学诊断:幻觉妄想状态疾病学诊断: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治疗:入院后给予氯丙嗪300mg 口服bid,治疗两月后患者精神症状有所好转,但出现肌张力增高,动作迟缓,手抖,流涎,坐立不安,反复徘徊等表现。
思考题:1.氯丙嗪治疗精神病的机制是什么?氯丙嗪除抗精神病作用外还有哪些药理作用?2.本病例给予氯丙嗪两月后为何会出现肌张力增高,坐立不安等表现?可以采取何种措施对抗?如果这些表现持续存在,可考虑换用哪些药物治疗?第19章阿片类镇痛药【讨论题】1.吗啡的主要药理作用及应用是什么?为什么可用于治疗心源性哮喘而禁用于支气管哮喘?2.哌替啶与吗啡在作用、应用上有何异同?第四篇影响自体活性物质与免疫功能的药物第20章解热镇痛抗炎药【讨论题】1.试述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服用阿司匹林可致哪些不良反应?如何预防?2.比较吗啡、非甾体类抗炎药及M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在镇痛作用上的不同之处。
3.比较氯丙嗪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在解热作用上的异同点。
第21章抗变态反应药【讨论题】1、组胺H1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是什么?2、常见的5-HT受体激动药和拮抗药有哪些?第五篇作用于心脏和血管系统的药物第23章利尿药及脱水药【目的要求】1. 掌握常用利尿药的分类、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主要不良反应;掌握甘露醇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2. 熟悉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及脱水药的共同作用特点。
【讨论题】1.比较高效利尿药、中效利尿药、低效利尿药的作用部位与机制。
2.呋塞米和噻嗪类利尿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各是什么?3.脱水药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有什么临床用途和禁忌症?第24章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药物【目的要求】1. 掌握ACE抑制药和AT1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
2. 熟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功能。
【讨论题】1.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药物有哪几类?2.比较ACE抑制药和AT1受体阻断药在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方面的异同点。
第25章抗心律失常药【目的要求】1. 掌握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学机制;掌握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代表药及每类药的电生理作用特点;掌握各代表药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2. 熟悉心律失常发生的电生理学机制。
3. 了解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
【讨论题】1.列举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及其代表药物。
2.胺碘酮的临床应用是什么?其不良反应有哪些?3.如何根据心律失常类型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第26章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目的要求】1. 掌握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的分类及其代表药;掌握各类代表药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
2. 熟悉钙拮抗药、非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物治疗心衰的作用及其评价。
3. 了解影响心功能的因素;了解CHF时心肌的功能和结构变化、神经内分泌变化以及心肌β肾上腺素受体信号转导的变化。
【病例】患者,男,72岁。
主诉:因反复心前区绞痛11年,心悸、气促4年,加重10天入院。
既往史:既往曾2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5年前确诊为缺血性心肌病并高脂血症,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
曾多次行心脏彩超,左心射血分数在18%-26%内。
入院体格检查:T:36℃,P96次/分,R15次/分,BP15/11kpa,重病容,口唇、甲床轻度紫绀,双肺底部可闻散在小水泡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心尖向左下方移位,心律齐,无杂音,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余未见异常。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⑴血TC 6.23mmol/L,LPL-C 4.49mmol/L,血生化、血糖、血电解质指标正常;⑵X线胸片显示心胸比率为0.61;⑶ECG提示左心房增大,陈旧性下壁心梗,偶发房早;⑷心脏彩超显示左心室舒张末径68.1mm,容积240ml,左心室收缩末径62.6mm,容积198.3ml,每搏出量41.7ml,射血分数17%。
诊断: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三度(心功能IV级)处理原则:⑴去除或限制基本病因;⑵减轻心脏负荷;⑶增加心输出量。
思考题:⑴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可分为哪几类?各类的代表药物有哪些?⑵可以减轻心脏负荷的药物有哪些?⑶强心苷类药物可否用于该病例?应用该类药物时要注意什么?⑷β受体阻断药可否用于该病例?目前β受体阻断药应用心衰方面的进展如何?⑸心衰病人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吗?如果需要,可选用那些抗生素?第27章抗心肌缺血药【目的要求】1. 掌握心肌缺血的治疗原则;掌握硝酸酯类药物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及机制、药代动力学特点、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掌握钙通道阻滞药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掌握β受体阻断药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