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东华大学表面活性剂化学考研试题
- 格式:pdf
- 大小:77.97 KB
- 文档页数:1
1.自由基聚合是连锁聚合还是逐步聚合反应?自由基聚合特点是什么?请进行阐述。
• 答:连锁聚合。
• 1.自由基聚合包含有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链转移等基元反应,各步反应速率和活化能相差很大;其中链引发反应速率最小,是控制聚合过程的关键。
• 2.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
• 3. 从单体转化为大分子的时间极短,瞬间完成。
体系中不存在聚合度递增的中间状态。
聚合度与聚合时间基本无关• 反应连锁进行,转化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单体浓度随聚合时间逐步降低,聚合物浓度逐步提高 。
延长聚合时间是为了提高单体转化率。
• 6.反应是不可逆的。
• 7.少量阻聚剂(0.01-0.1%)足以使自由基聚合终止。
2.自由基聚合中,引发剂的分解反应为动力学一级反应,即分解速率Rd 与引发剂浓度[I]成正比。
如何计算半衰期t 1/2?3.什么是缩聚反应?缩聚反应的特点?• 单体间相互反应而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时还生成小分子(如水、氨等)的聚合反应叫做缩合聚合反应,简称缩聚反应。
• 1. 没有特定的反应活性中心(等活性)• 2.随着时间延长,DP 增加,单体转化率基本不变 • 3. 无所谓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 • 4. 是逐步、可逆平衡反应• 5. 所用单体至少有两个相互作用的官能团。
反应过程中有小分子析出,高聚物的化学组成与单体不同。
• 6.复杂性。
副反应4.从元素组成和产物结构、DP 和单体转化率、可逆性、基元反应等,说出缩聚反应与加聚反应的不同点有哪些? 自由基聚合是加聚反应·缩聚反应主链由C O H 和其他杂原子组成,产物主链机构为杂链高分子。
加聚主链只有C H , 产物主链为碳链。
·缩聚随着时间延长,DP 增加,单体转化率基本不变。
加聚反之 ·缩聚可逆。
加聚反之·缩聚机缘反应是官能团反应,加聚由链引发,增长,转移,终止反应组成 5.高分子的化学反应有哪些?请分别举出一些例子。
东华大学试题2000年一、名词解释(30分)1、准结晶结构腈纶在内部大分子结构上很特别,成不规则的螺旋形构象,且没有严格的结晶区,属准结晶结构。
2、玻璃化温度非晶态高聚物大分子链段开始运动的最低温度或由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的温度。
3、纤维的流变性质:纤维在外力作用下,应力应变随时间而变化的性质4、复合纤维-由两种及两种以上聚合物,或具有不同性质的同一聚合物,经复合纺丝法纺制成的化学纤维。
分并列型、皮芯型和海岛芯等。
5、极限氧系数:纤维点燃后,在氧、氮大气里维持燃烧所需要的最低含氧量体积百分数。
6、交织物:用两种不同品种纤维的纱线或长丝交织而成的织物。
7、多重加工变形丝具有复合变形工序形成的外观特征,将其分解后可看到复合变形前两种纱线的外观特征。
8、织物的舒适性狭义:在环境-服装-人体系列中,通过服装织物的热湿传递作用经常保持人体舒适满意的热湿传递性能。
广义:除了一些物理因素外(织物的隔热性、透气性、透湿性及表面性能)还包括心理与生理因素。
9、织物的悬垂性和悬垂系数悬垂性:织物因自重下垂的程度及形态称为悬垂性。
悬垂系数:悬垂系数小,织物较为柔软;反之,织物较为刚硬。
10、捻系数表示纱线加捻程度的指标之一,可用来比较同品种不同粗细纱线的加捻程度。
捻系数与纱线的捻回角及体积重量成函数关系。
特数制捻系数at=Tt Nt;Tt特数制捻度(捻回数/10cm),Nt特(tex)公制捻系数at=Tm/Nm;Tm公制捻度(捻回数/m),Nm公制支数(公支),捻系数越大,加捻程度越高。
二、问答和计算题1、(10分)甲、乙两种纤维的拉伸曲线如下图所示。
试比较这两种纤维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初始模量、断裂功的大小。
如果将这两种纤维混纺,试预估其混纺纱与混纺比的关系曲线。
2、(20分)试比较蚕丝和羊毛纤维的结构和性能以及它们的新产品开发取向。
注:结构:包括单基、大分子链形态、分子间力、形态结构等;性能:包括断裂强力、断裂伸长、弹性、染色性、吸湿性、耐光性、缩绒性等。
表面活性剂化学》简答题与论述题简答题1. 浊点和Krafft 点有何区别与联系。
2. 什么是临界胶束浓度?其影响因素有哪些?3. 表面活性剂在洗涤中主要起什么作用?影响表面活性剂洗涤作用的因素有哪些?4. 简述表面张力的下降过程。
5. 什么是润湿?润湿过程有哪几种类型?请写出各种润湿过程的条件。
6. 简述泡沫的消除机理。
7. 影响表面活性剂洗涤作用的因素有哪些?8. 什么是乳状液?乳状液有几种类型?如何鉴别?9. 简述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特点?并解释其在水溶液中行为特征。
10 什么是聚氧乙烯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浊点?简述影响聚氧乙烯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浊点的因素?11. 简述影响临界胶束浓度的因素。
12. 简述影响表面活性剂洗涤作用的因素。
13. 简述泡沫的消除机理。
14. 简述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特点?并解释其在水溶液中行为特征。
15. 什么是润湿?润湿过程有哪几种类型?请写出各种润湿过程的条件。
论述题1.请论述新洁尔灭的主要用途及生产过程2.请论述采用甲醛甲酸法生产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过程。
答案:1.浊点和Krafft 点有何区别与联系。
浊点和Krafft 点都反映温度与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关系。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浊点与离子表面活性剂Krafft 点相比有所不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温度高于krafft 点时,溶解度显著增加,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只有当温度低于浊点时,才有较大溶解度,如果温度高于浊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没有很好的溶解性而发生作用。
2. 什么是临界胶束浓度?其影响因素有哪些?临界胶束浓度是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物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①内在因素主要是其分子结构,包括疏水集团碳氢链的长度、碳氢链的分支、极性集团的位置、碳氢链上的取代基、疏水链的性质以及亲水基团的种类。
②临界胶束浓度的大小还与温度、外加无机盐和有机添加剂等外界因素有关。
3.表面活性剂在洗涤中主要起什么作用?影响表面活性剂洗涤作用的因素有哪一方面,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改善水对洗涤物表面的润湿性,从而去除固体表面的污垢;另一方面,对油污的分散和悬浮作用。
3.何谓增溶作用?简述表面活性剂增溶作用的机理。
答:增溶作用:不溶解于水的物质,在不使用醇及其它溶剂的情况下,由于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剂(C > CMC)而透明地溶解于水的现象称为增溶。
增溶机理:(1)夹芯型增溶,增溶饱和脂肪烃、环烷烃以及其它不易极化的化合物于内核;(2)栅栏型增溶,即增溶质被增溶的位置在胶束内核的外部,与极性基相连的α亚甲基之间形成“栅栏”结构区,增溶较长的极性分子,如长链醇、胺等;(3)吸附型增溶,即增溶质被吸附于胶束表面。
此类增溶质往往是高分子或者多官能基的甘油、蔗糖以及一些染料。
另外,一些油、水相都不溶的小分子,例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也属于此类;(4)聚氧乙烯醚链间增溶,增溶质增溶于PEO链之间,此类增溶方式只存在于聚氧乙烯醚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胶束溶液,相应的增溶质有苯酚、苯胺等。
4. 说出增溶作用的三种应用,请解释表面活性剂溶液的γ-C曲线上为什么常常会出现最低点。
答:增溶作用的应用:乳液聚合、石油生产、洗涤过程、染料分散、制药等。
实验证明最低值现象是由杂质引起的。
5.何谓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Krafft温度?简述T K的物理意义及其影响因素。
答: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Krafft温度: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随温度增加而急剧增大这一温度称为Krafft点。
Tk的意义:①T<Tk,溶解达饱和,但吸附未达饱和。
②T≥Tk时,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界面才有可能吸附达到饱和。
③Tk又可以认为是形成胶束的最低温度—临界胶束化温度。
影响的Tk因素:①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的影响——对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来讲,临界溶解温度的Tk 高低与其亲水性密切相关。
②中性电解质的影响对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来讲,添加无共同离子的中性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强度I增加,极性头的离子氛半径被压缩,分子的亲水性降低,Tk则升高。
而且反离子的价数愈高,Tk升高幅度亦愈大。
③水结构调节剂的影响如前所述,水结构调节剂会直接影响水的有序结构,从而影响亲水基的亲水性,影响Tk。
《表面活性剂化学》简答题与论述题简答题1.浊点和Krafft点有何区别与联系。
2.什么是临界胶束浓度?其影响因素有哪些?3.表面活性剂在洗涤中主要起什么作用?影响表面活性剂洗涤作用的因素有哪些?4.简述表面张力的下降过程。
5.什么是润湿?润湿过程有哪几种类型?请写出各种润湿过程的条件。
6.简述泡沫的消除机理。
7.影响表面活性剂洗涤作用的因素有哪些?8.什么是乳状液?乳状液有几种类型?如何鉴别?9.简述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特点?并解释其在水溶液中行为特征。
10什么是聚氧乙烯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浊点?简述影响聚氧乙烯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浊点的因素?11.简述影响临界胶束浓度的因素。
12.简述影响表面活性剂洗涤作用的因素。
13.简述泡沫的消除机理。
14.简述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特点?并解释其在水溶液中行为特征。
15.什么是润湿?润湿过程有哪几种类型?请写出各种润湿过程的条件。
论述题1.请论述新洁尔灭的主要用途及生产过程2.请论述采用甲醛甲酸法生产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过程。
答案:1.浊点和Krafft点有何区别与联系。
浊点和Krafft点都反映温度与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关系。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浊点与离子表面活性剂Krafft点相比有所不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温度高于krafft点时,溶解度显著增加,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只有当温度低于浊点时,才有较大溶解度,如果温度高于浊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没有很好的溶解性而发生作用。
2.什么是临界胶束浓度?其影响因素有哪些?临界胶束浓度是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物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①内在因素主要是其分子结构,包括疏水集团碳氢链的长度、碳氢链的分支、极性集团的位置、碳氢链上的取代基、疏水链的性质以及亲水基团的种类。
②临界胶束浓度的大小还与温度、外加无机盐和有机添加剂等外界因素有关。
3.表面活性剂在洗涤中主要起什么作用?影响表面活性剂洗涤作用的因素有哪些?一方面,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改善水对洗涤物表面的润湿性,从而去除固体表面的污垢;另一方面,对油污的分散和悬浮作用。
1,大尺寸气相增长碳纳米纤维可以很好地分散在聚丙烯熔融液中,而单壁碳纳米管(SWNT)不能很好的分散,我们可以采用一些诸如端基官能团化、离子表面活性剂,剪切混合与等离子喷涂的技术来改善碳纳米管在聚丙烯基体中的分散性和脱落,而可以通过如丙烯酸,丙烯酸酯,马来酸酐等反应组分与聚丙烯基体的基接枝反应提高基体与填料的相容性。
2. 本文通过水解聚合和熔融缩聚制备了一种新的共聚酰胺—尼龙6 11,并用特性粘度,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差示量热扫描量仪(DSC)对其进行了表征。
结果发现,在真空条件下尼龙6 11共聚物在真空下的特性粘度。
然而,己内酰胺在尼龙11链中的掺入没有改变尼龙11的晶相。
3. 在室温下,聚(乙烯共聚乙烯醇)或乙烯醇共聚物溶液(乙烯醇的质量分数从56%到71%不等)可以很容易从70%的二丙醇/水溶液中进行静电纺。
在80℃下配制好溶液,并让其冷却至室温。
有趣的是,这些溶液在室温下不稳定,几个小时后最终形成聚合物沉淀。
但是,在沉淀之前,静电纺大量和迅速的覆盖在各种基材纤维的表面。
纤维直径大约在0.2—0.8um之间,取决于溶液的浓度。
4,使用大分子单体(大分子单体)是制备支化聚合物一种很方便的方法。
然而,由传统的大单体自由基共聚得到的接枝共聚物往往表现出难以控制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以及含有从链到链的大量的非均质性成分。
与此相反,活性/受控自由基聚合的发展不仅为具有低分子量分布并且有良好定义的聚合物精确的合成提供了便利,而且使合成化学家制备更新颖、结构更复杂的聚合物。
5,本文就SWNT负载量、PE结晶度和PE的定位等方面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SWNT)和聚乙烯(PE)纳米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和导电性能。
各向同性单壁碳纳米管/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随着负载的单壁碳纳米管量的增加而增加,当低密度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的体积分数分别为0.2时,增加的速率相应为1.8和3.5W/mK。
这个增加表明了界面热阻的降低。
贺州学院期末考试试卷(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命题教师:杨军君 命题教师所在系(部):化学与生物工程系 试卷类型:(考查) 课程名称:表面活性剂 考试专业:化学教育 考试年级:08级一、 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2分)1. 亲油基相同时,(a)阴离子表面活性剂,(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增溶作用的顺序是: 。
2. (a)阴离子表面活性剂,(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3. 亲水基在分子中间者,比在末端的润湿性能 ;亲水基在末端的则比在中间的去污力 。
4. 对于疏水基碳氢链,直链者较有分支的 生物降解;对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聚氧乙烯链,则链越长者, 生物降解。
5. 胶束的形状主要有 、 、 、 。
6. 65%(质量分数)的Span20(HLB 值8.6)和35%(质量分数)的Tween20(HLB值16.7)混合得到的表面活性剂的HLB 值为 。
7. Krafft 点越高,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
8. 通常易溶于水的乳化剂有助于形成 型乳状液,易溶于油的乳化剂有助于形成型乳状液。
9. 两性表面活性剂具有等电点,在pH 值低于等电点的溶液中带 ,在pH 值高于等电点的溶液中带 。
10. 按照亲水基结构的不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分为 、 、二、 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分)1. 表面活性剂2. 表面过剩自由能3. Krafft 点4. 亲水亲油平衡值5. 增溶作用系(部): 年级: 专业: 班别: 学号: 姓名: 座位号: -----------------------------------------------密-----------------------------------------封------------------------------------线-------------------------------------三、简答题(共65分)1.什么是表面活性?表面活性物质就是表面活性剂,这种说法对吗?(8分)2.简述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特点,并解释其在水溶液中行为特征。
东华大学高分子化学历年考研题高分子化学考研题库一、名词解释1.活性聚合物;2.自动加速现象3.凝胶点4.临位集团效应5.配位阴离子聚合6.种子聚合7.死端聚合8.异构化聚合9.立构选择聚合 10.树脂 11.动力学链长 12.竞聚率 13.遥爪聚合物14.高分子材料15.诱导分解 16.熔融缩聚 17.反应程度 18.配位聚合 19.竞聚率 20.引发剂效率 21.自由基寿命二、解释下列名词1.反应程度和转化率2.平均官能度和当量系数3.动力学链长和数均聚合度4.何谓竞聚率?它有何物理意义?5.凝胶和凝胶点三、写出下列反应1.DPPH与链自由基的阻聚反应,并标明反应前后的颜色变化。
2.萘钠在THF中对苯乙烯的引发反应,并标明不同阶段产物的颜色变化。
3.由“白球”制备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反应。
4.尼龙1010的聚合反应5.过硫酸盐与亚硫酸盐的反应6.阴离子活性链与四氯化硅的反应7.乙烯在二氧化硫存在下的氯化反应四、写出合成下列高聚物一般常用的单体及由单体生成聚合物的反应式,指出反应所属的类型1.尼龙-6102.PMMA3.PVC4.聚异丁稀5.涤纶树脂6.环氧树脂(双酚A型)7.氯化铁对自由基的阻聚反应8.阴离子活性链与二氧化碳加成后终止反应9.聚乙烯醇缩丁醛反应五、写出下列单体形成聚合物的反应式,指出形成聚合物的重复单元的化学结构1.甲基丙烯酸甲酯2.双酚A+环氧氯丙烷3.己二胺+己二酸4.氯乙烯5.异戊二烯六、写出下列所写符号表示的意义1.LLDPE2.ABS3.SBS4.PTFE5. ABVN6.IIP七、写出下列聚合物的结构和单体结构1.聚丙烯2.聚苯乙烯3.聚氯乙稀4.有机玻璃5.尼龙66.尼龙667.涤纶8.天然橡胶八、选择答案1.下列单体聚合时聚合热最大的是(a)四氟乙烯;(b)丙稀;(c)甲基丙烯酸甲酯;(d)丙烯酸甲酯2.下列聚合物热解时单体收率最低的是(a)聚苯乙烯;(b)聚乙烯;(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d)聚四氟乙烯3.乳液聚合恒速阶段开始的标志是(a)自由基消失;(b)单体液滴消失;(c)胶束消失;(d)乳胶粒消失4.自由基聚合时主要以链转移方式终止的单体是(a)苯乙烯;(b)甲基丙烯酸甲酯;(c)醋酸乙烯酯;(d)氯乙烯5.与苯乙烯共聚时,交替倾向最大的是(a)顺丁烯二酸酐;(b)醋酸乙烯酯;(c)丁二烯;(d)甲基丙烯酸甲酯6.甘油和等物质量的邻苯二甲酸酐缩聚,Flory方法计算凝胶点P c是(a)0.833;(b)0.707;(c)0.845;(d)0.667 7.合成顺式-1,4含量90%以上的聚丁二烯,引发剂用(a)n-BuLi;(b)d-TiCl3-AlR3;(c)CoCl2-AlEt2Cl;(d)萘+Na 8.THF(四氢呋喃)开环聚合,用的引发剂是(a)BPO;(b)n-BuLi;(c)Na;(d)BF3·OEt29.苯乙烯在不同溶剂中进行溶液聚合C s最小的是(a)苯;(b)乙苯;(c)甲苯;(d)异丙苯10.线型缩聚制尼龙1010,控制分子量的有效手段是(a)控制缩聚反应时间;(b)排除小分子;(c)制成一定酸值的尼龙盐;(d)用乙二胺调节分子量11.有一聚合反,既可被醌所阻聚,也可被醇所阻聚,其阻聚机理为:(a)自由基;(b)阳离子;(c)阴离子;(d)配位12.聚丙烯腈工业生产采用的聚合方法是:(a)自由基;(b)阳离子;(c)阴离子;(d)配位13.苯乙和顺丁烯二酸酐进行共聚反应,属于何种共聚:(a)嵌段;(b)接枝;(c)无规;(d)交替14.制备HDPE,使用的引发剂是:(a)O2;(b)BPO;(c)Z-N引发剂;(d)BF3+H2O15.下列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出现自动加速效应最早的是:(a)丙稀腈;(b)氯乙烯;(c)苯乙烯;(d)甲基丙烯酸甲酯16.离子活性聚合链可能有不同的形态,其中活性最大的是(a)A-B○-;(b)A○+B○-;(c)A○+//B○-;(d)A○++B○-17.有共轭稳定和无共轭稳定的单体和自由基之间有4种反应,其中反应最慢的是:(a)R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