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健康检查周期
- 格式:doc
- 大小:111.50 KB
- 文档页数:11
职业健康体检周期(在岗期间,根据GBZ188-2014最新修改)大类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查周期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查周期粉尘类煤尘(包括煤矽尘)作业分级Ⅰ级3年1次,Ⅱ级及以上2年1次石棉粉尘、矽尘作业分级Ⅰ级2年1次,Ⅱ级及以上1年1次有机粉尘作业分级Ⅰ级4-5年1次,Ⅱ级及以上2-3年1次其他粉尘(炭黑粉尘、石墨粉尘、滑石粉尘、铸造粉尘、陶瓷粉尘、铝尘、电焊烟尘等粉尘。
)作业分级Ⅰ级4年1次,Ⅱ级及以上2-3年1次棉尘(包括亚麻、软大麻、黄麻粉尘)铅及其无机化合物1年四乙基铅3年汞及其化合物作业分级Ⅱ级及以上1年1次,Ⅰ级2年1次锰及其无机化合物1年铍及其化合物1年镉及其无机化合物1年铬及其化合物1年氧化锌3年大类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查周期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查周期化学毒物类化学毒物类砷作业分级Ⅱ级及以上1年1次,Ⅰ级2年1次砷化氢(砷化三氢)3年磷及其化合物1年磷化氢3年钡化物3年钒及其无机化合物3年三烷基锡3年铊及其无机化合物1年羰基镍3年氟及其无机化合物1年苯(甲苯、二甲苯参照执行)1年二硫化碳1年四氯化碳3年甲醇3年汽油1年溴甲烷3年1,2-二氯乙烷3年正己烷1年苯的氨基与硝基化合物3年三硝基甲苯1年联苯胺1年氯气1年二氧化硫1年氮氧化物1年大类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查周期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查周期氨1年光气3年甲醛1年一甲胺3年一氧化碳3年硫化氢3年氯乙烯作业分级Ⅱ级及以上1年1次,Ⅰ级2年1次三氯乙烯3年氯丙烯1年氯丁二烯1年有机氟3年二异氰酸甲苯酯见致喘物二甲基甲酰胺3年氰及其腈类化合物3年酚(酚类化合物如甲酚、领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等参照执行)3年五氯酚3年氯甲醚、[双(氯甲基)醚参照执行] 1年丙烯酰胺作业分级Ⅱ级及以上1年1次,Ⅰ级2年1次偏二甲基肼3年致喘物:(1)异氰酸酯类: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甲撑二异氰酸酯、六甲撑二异氰酸酯、奈二异氰酸酯等;(2)苯酐类:邻苯二甲酸初次接触致喘物的前两年,每半年检查1次,2年后改为每年1次;若接触劳动者新硫酸二甲酯3年大类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查周期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查周期有机磷杀虫剂3年酐、1,2,4苯三酸酐、四氯苯二酸酐等;(3)多胺固化剂:乙烯二胺(EDA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二乙撑三胺)、三乙烯四胺(三乙撑三胺)等;(4)铂复合盐;(5)剑麻;(6)其他可能的致哮喘物发生鼻炎,每3个月检查1次,连续观察1年,1年后改为每年1次。
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查周期界定规程(总3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查周期界定规程1、职业病危害因素界定1)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职业活动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
2)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将在岗期间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两种,除在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应的项目标明为推荐性健康检查外,其余均为强制性。
3)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对人体只有急性健康损害并有确定的职业禁忌证的,上岗前执行强制性健康检查,在岗期间执行推荐性健康检查。
对人体只有急性健康损害的危害因素均列出明确的职业禁忌证。
4)如需对《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中未包括的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开展健康监护,需通过专家评估后确定。
评估内容见《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5)有特殊健康要求的特殊作业人群应实行强制性健康检查。
2、职业健康检查周期界定1)职业健康检查分为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三类。
2)上岗前健康检查a)主要目的是发现有无职业禁忌证,建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基础健康档案。
b)上岗前健康检查均为强制性职业健康检查,应在开始从事有害作业前完成。
3)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a)长期从事规定的需要开展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应进行在岗期间的定期健康检查。
b)定期健康检查的目的主要是早期发现职业病病人或疑似职业病病人或劳动者的其他健康异常改变;及时发现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通过动态观察劳动者群体健康变化,评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
c)定期健康检查的周期应根据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目标疾病的潜伏期和防护措施等因素决定。
4)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a)劳动者在准备调离或脱离所从事的职业病危害作业或岗位前,应进行离岗时健康检查;主要目的是确定其在停止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时的健康状况。
电厂职业性健康检查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卫生部《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1、上岗前职业性健康检查:对准备从事有害作业和对健康
有特殊要求作业的劳动者既已就业调换到新的有害作业岗位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禁忌症,受检率100%。
2、定期职业卫生健康检查:对从事粉尘作业的电厂的皮带
运输工、电器焊工、防灰渣工等每四年检查一次,受检率达90%。
3、对接触噪声(破碎机、汽轮机、风机、振动筛等)和化
学有害因素(化验人员)的劳动者每年检查一次。
对职业病患者及观察对象每年检查一次,受检率达100%。
4、对脱离粉尘作业及其他有害有毒作业的要进行离岗前
健康检查,受检率达100%。
5、各单位要为劳动者建立职业性健康监护档案,用于记录
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病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个人健康资料。
职防所健康监护科要及时将健康结果通知用人单位及劳动者本人。
职业健康体检项目及周期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注1)1234567891、检查项目中有*号的为根据的职业危害严重程度和劳动者健康损害状况选检项目,其他为必检项目。
2、离岗时检查项目按照在岗期间检查项目实行。
3、职业禁忌的确定应根据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或既往病史及其他健康档案确定。
4、接触粉尘作业劳动者的体检依据岗位粉尘浓度和劳动者的健康损害程度,可适当缩短在岗期间的检查周期。
5、高仟伏胸部X线摄片,见尘肺的X线诊断标准有关说明。
注2:依照职业性化学物中毒肝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中肝脏毒物的定义和范围。
注3:依照职业性急性化学性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标准中常见致病化学物品种。
注4:依照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病的诊断标准中的有关说明,按靶器官选择检查项目。
注5:依照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中的有关说明。
注6:依照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肾病的诊断标准中的有关说明。
注7:依照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标准中的有关说明。
注8:依照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中的电光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黑变病,痤疮,皮肤溃疡,皮肤灼伤中的有关说明。
注9:依照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标准中的有关说明。
注10:依照职业性白内障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中的有关说明。
注11:依照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标准中的有关说明。
10附件2姓名单位单位电话工号编号填表日期类别: 上岗前 ( )职业健康检查表11在岗期间( 离岗时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印制姓名: 性别: 身份证号码:婚姻状况: 总工龄: 接害工龄:毒害种类和名称:受检人签名年月日12 用人单位签章年月日一、职业史(由受检者本人填写)一、既往病史二、急慢性职业病史病名: 诊断日期: 诊断单位: 是否痊愈:经期三、月经史: (初潮———停经年龄) ——————周期四、生育史:现有子女人,流产次,早产次,死产次,异常胎次五、烟酒史:不吸烟,偶吸烟,经常吸包/天、共年;不饮酒、偶饮酒、经常饮 ml/日、共年;六、其它13七、症状14八、体征15161718附件3姓名单位单位电话工号编号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健康检查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印制19上岗前检查情况单位: 姓名: 性别: 民族:家庭地址: 出生日期: 出生地: 文化程度:四、家庭史(有无遗传性、出血性、恶性肿瘤等疾病) 五、个人生活史(多年居住地区、饮食习惯、烟酒嗜好用量) 六、现患病及主要症状 20主检医师(签名) 年月日体检单位(公章): 年月日21在岗及离岗检查情况姓名: 单位:2223《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起草说明一、主要依据:为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实施,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32条、33条、34条、35条、49条和第64条、67条、68条、72条、73条等规定和国务院颁布的《放射性同位素与装臵放射防护条例》以及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等制定本办法。
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表部手术史或外伤史射线摄片,肺功能测定,肝功能*。
1年3.严重的心脏疾病4.肝、肾疾病5.明显的内分泌疾病职业健康检查是保护职工健康的重要手段。
不同的作业和危害因素需要进行不同的检查项目和周期。
以下是不同职业的检查项目和周期:在上岗前,常规项目包括内科常规检查、握力、肌张力、腱反射、三颤、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肝、脾B 超和胸部X射线摄片。
在岗期间,体检周期为1年。
对于接触铅及其化合物的职工,上岗前检查项目包括内科常规检查、握力、肌张力、腱反射、三颤、血、尿常规、尿铅和血铅、尿δ-氨基乙酰丙丙酸或红细胞锌原卟1年啉、尿粪卟啉、肝功能、心电图、肝、脾B超和神经肌电图。
体检周期为1年。
对于接触汞及其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铍及其化合物和铊及其化合物的职工,上岗前检查项目也包括常规项目和内科常规检查,但需要增加特定的检查项目。
体检周期为1年。
对于严重的肝、肾及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和各种精神疾病及明显的神经症的职工,需要进行职业禁忌证检查,禁止从事相关作业。
总之,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和周期需要根据不同的作业和危害因素进行调整。
及时发现职业病,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护职工健康是职业健康检查的重要目的。
以下是已经修改好的文章:常规体检项目包括:射线摄片、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肝脾B超、肺功能。
但是以下情况不适合进行常规体检:1.严重慢性皮肤病;2.明显的心血管疾病;3.牙周、牙体颌骨的明显病变。
对于患有慢性肝、肾疾病的人群,常规体检项目包括: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肝脾B超、下颌骨X射线左右侧位片、心电图。
对于可能接触到钒及其化合物、磷及其无机化合物(不包含磷化氢)的人群,常规体检项目包括:咽喉检查、皮肤检查。
对于可能接触到砷及其化合物(不包含砷化氢)的人群,常规体检项目包括:皮肤检查、内科常规检查、末梢感觉、腱反射、尿砷、肝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尿β-球蛋白、心电图、肝脾B超、胸部X射线片、神经肌电图。
职业健康检查制度范本为了维护职工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加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我公司特制定了职业健康检查制度。
该制度旨在确保职工在工作过程中身心健康,提前发现和防控职业病和其他健康问题。
一、适用范围该职业健康检查制度适用于全体在职员工,包括长期工、临时工和劳务派遣工等。
二、检查内容1. 职业病体检:包括职业病防护检查和职业病诊断鉴定。
2. 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体检、心脑血管系统健康体检、消化系统健康体检等。
3. 心理健康评估:通过心理测试、问卷调查等形式,对职工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估。
4.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对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如噪音、化学物质等。
5. 其他检查项目:根据职工具体岗位和工作环境,可以增加其他相关检查项目。
三、检查周期1. 入职前:新员工入职前需要进行健康体检,确保身体健康。
2. 定期检查:全体在职员工每年需要进行一次职业健康体检,包括职业病体检和健康体检等。
3. 特殊检查:对于特殊岗位的职工,根据具体工作环境和职业危害因素的不同,可以增加相应的特殊检查频率。
四、检查结果处理1. 体检机构将向职工提供个人检查报告,同时将职业病健康监护档案归档存储。
2. 对于职工检查结果异常或存在职业病风险的,将及时进行跟进处理,并提供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健康教育。
3. 对于已经患有职业病或健康问题的职工,将给予适当的病假休息和相应的医疗待遇。
五、责任与义务1. 公司有责任保证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权益,并提供必要的费用。
2. 职工有义务积极参加职业健康检查,并按规定配合相关工作。
3. 相关部门应对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并采取必要的改善措施。
六、监督与考核1. 公司将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职业健康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
2. 定期对职业健康检查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其能够适应公司的发展和职工的需求。
本职业健康检查制度经公司内部授权人员审核并批准,即日起正式执行。
希望全体员工能够充分认识到职业健康的重要性,积极参与职业健康检查,共同维护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职工健康。
经常性职业健康检查制度范本一、引言本制度旨在确保职工在工作过程中的身体健康,并早期发现、预防、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为此,公司特制定经常性职业健康检查制度,以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与安全。
二、检查范围1. 体格检查:包括体温、血压、身高、体重等基本生理指标的测量;2. 心理健康评估: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职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3. 眼耳鼻喉检查:对职工的视力、听力、鼻腔喉咙等进行检查;4. 职业病常规检查:根据不同的工种,对职工进行相应的职业病相关检查;5. 心电图检查:对特定工种的职工进行心电图检查;6. 肺功能检查:对特定工种的职工进行肺功能检查;7. 职业暴露监测:针对可能受到职业危害物暴露的职工,进行相关监测。
三、检查周期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职工的经常性职业健康检查周期如下:1. 一类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检查;2. 二类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每两年进行一次检查;3. 三类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每三年进行一次检查;4. 特殊情况下,公司可根据实际需要对职工的检查周期进行调整。
四、检查流程1. 提前通知:公司将提前通知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职工,并告知检查时间、地点等信息;2. 体检登记:职工到达检查地点后,需进行体温测量并登记个人信息;3. 体格检查:职工按照要求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血压、身高、体重等项目;4. 心理健康评估:职工根据要求填写相关心理健康评估问卷,并进行相关测试;5. 眼耳鼻喉检查:职工按照要求进行眼耳鼻喉检查,包括视力、听力等项目;6. 职业病常规检查:职工根据自身工种的特点,进行相关职业病检查;7. 心电图检查:特定工种的职工按照要求进行心电图检查;8. 肺功能检查:特定工种的职工按照要求进行肺功能检查;9. 检查结果反馈:职工将检查结果报告送交医务室,并在约定的时间内领取检查报告。
五、结果处理与随访1. 结果解读:医务室将对职工的检查结果进行解读,并将相关建议及时反馈给职工;2. 职业病筛查:对于检查结果异常的职工,将进行进一步的职业病筛查,并根据需要进行治疗和干预;3. 随访管理:对于职业病患者或亚健康人群,医务室将进行定期的随访管理,并给予必要的康复指导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