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及职务体系
- 格式:pptx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14
职等职级体系搭建步骤随着企业管理的发展,职等职级体系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工具。
搭建一套符合企业实际的职等职级体系,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人才梯队建设,还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满意度。
本文将探讨职等职级体系的搭建步骤。
一、明确职级体系的目的企业在搭建职等职级体系之前,需要明确职级体系的目的。
通常来说,职级体系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满意度。
同时,职级体系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人才梯队建设,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二、确定职务等级搭建职等职级体系的第一步是确定职务等级。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同一职能部门内的职位按照不同的职务等级进行分类。
职务等级的划分应该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还要考虑到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晋升空间。
三、制定职位说明书制定职位说明书是搭建职等职级体系的关键一步。
职位说明书应该详细描述职位的职责、要求、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等信息。
同时,职位说明书还应该明确职位所属的职务等级、职位所需的技能和能力等信息。
四、制定薪酬标准制定薪酬标准是搭建职等职级体系的重要环节。
薪酬标准应该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还要考虑到员工的工作表现、工作经验、职位等级等因素。
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经验,进行薪酬的差异化设计,从而激励员工积极工作。
五、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是搭建职等职级体系的关键一环。
绩效考核制度应该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还要考虑到员工的工作表现、工作经验、职位等级等因素。
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经验,进行绩效考核的差异化设计,从而激励员工积极工作。
六、建立晋升机制建立晋升机制是搭建职等职级体系的重要环节。
晋升机制应该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还要考虑到员工的工作表现、工作经验、职位等级等因素。
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经验,进行晋升的差异化设计,从而激励员工积极工作。
七、完善职等职级体系完善职等职级体系是搭建职等职级体系的最后一步。
职务职位职级-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在组织中,职务、职位和职级是常见的概念。
它们在组织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且对于一个人的工作发展和组织的运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职务、职位和职级有着各自的定义和特点,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和影响。
职务指的是在组织中担任的具体工作角色或职责。
它反映了一个人在组织中的职责和权力范围。
职务的定义和概念在不同的组织中可能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职务是根据组织的需求和目标来划分和设立的。
通过职务的设立,组织可以明确每个成员在组织中的角色和责任,使工作有序进行。
职位是指一个人在组织中的地位或称呼。
它通常与具体的职责和工作内容相对应。
职位有不同的层级和职责,一般而言,组织中的职位分为高层管理职位、中层管理职位和基层职位。
每个职位都有其特定的职责和要求,不同的职位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和依赖。
职级是组织中用于划分和评定成员等级的一种标准。
它反映了一个人在组织中的地位和级别,常用于对成员进行分类和晋升。
职级的定义和等级划分通常根据工作经验、技能水平和工作表现等因素确定。
通过职级的评定和晋升,组织可以激励员工持续发展,同时也为组织提供了一种管理和控制的手段。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职务、职位和职级进行详细的解析和探讨。
我们将介绍它们各自的定义和特点,讨论它们的分类和层级,以及它们的作用和重要性。
同时,我们也将思考职务、职位和职级对于个人工作发展和组织运营的影响,并对它们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通过对职务、职位和职级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工作和职业发展的方向,提高个人在组织中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同时,组织也可以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和管理职务、职位和职级,促进员工的发展和组织的持续发展。
接下来的内容将逐步展开,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职务、职位和职级的重要性和相关内容。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文章的结构是组织和安排文章内容的方式,它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和内容展示的顺序。
职位、职级管理制度编制:人力资源中心审核:审批:实施日期:职位、职级管理制度1目的为规范公司职位职级体系管理,帮助员工明晰个人职业发展通道,明确各相关方职责与权限,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及换版说明本制度适用 x 公司集团所有员工。
3管理权责3.1人力资源中心权责人力资源中心的职责和权限如下:——负责公司职位职级体系的设计、管理及实施;——负责根据年度编制计划及用人部门招聘需求,确定候选人职位;——负责根据年度编制计划,结合候选人学历、工作经验等任职资格初步确定候选人职级。
3.2各部门权责——各部门负责根据年度编制计划、岗位胜任力等最终确定候选人职级。
——技术类职位,各职级任职资格的评定,需要各技术类职位部门出具明确的岗位等级任职标准。
4术语定义4.1职位类别定义职位类别是指根据职位性质的不同对职位进行划分,目前公司将职位分为四类,即管理类、技术类、营销类和职能类,具体各类划分依据为:(1)管理类职位:指管理一个业务单位,并对所管辖单位各项工作负责(或对某个职能工作负责,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并有直接下属的职位(不包括虚线下级),公司管理职位主要包括总裁、副总裁、助理总裁、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监、副总监、经理;(2)技术类职位: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的有明确职责、任职条件,需要具备专门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才能担负的工作职位,并能站在专业或技术的角度上提出工作意见及解决方案,公司技术类职位主要为研发中心、技术中心、事业部包括分子公司、基建等部门内的职位;(3)营销类职位:指以满足顾客需要为中心,公司所进行的有关基地开发、产品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与市场有关的一系列经营活动中所涉及的职位,公司营销类职位主要包括销售、业务开发、客户服务等职位。
(4)职能类指除管理类、技术类、营销类外的员工,包括人力、行政、财务、法务、审计监察、党务、采购、品牌、仓储物流、营销支持、后勤辅助等人员。
4.2职业发展通道定义为加强对员工能力的管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分别为员工设置管理通道、技术通道、营销通道、职能通道四个职业发展通道,员工可以根据自身能力选择直接向上的本专业发展通道,也可以在通道间进行转换。
一.某公司高层领导组织机构图二.一句话职务说明:1。
CEO (Chief Executive Officer)首席执行官;最大的行政长官,战略一把手。
COO (Chief Operating Officer)首席运营官;就是干具体活儿的人(制定企业长远战略,督导各分公司总经理执行工作的官)。
CFO (Chief Finance Officer)首席财务官;管钱的人(在战略上,为企业资本运营,财务控制、财务决策作出具体行动方案)CTO (Chief Technlology Officer)首席技术官;吃技术饭。
CIO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首席信息官;新官衔,信息时代的产物(前沿咨询与企业未来走势的分析)。
CGO (Chief Government Officer)首席沟通官。
得八面玲珑以公关为主强调对内和对外的沟通!2.董事长、CEO和总经理的区别董事长是董事会成员之一,是董事会意见的代言人,一般情况下,董事长和CEO均由一个人来担任,如果要是由2个人来分别担任董事长和CEO的话,董事长一般是不参与企业直接的运营管理的,他只是起一个监督CEO的责任,这个时候CEO的主要权利就是行政一把手,主要负责企业的整体运营工作,CEO与其他首席执行官一起设计、提出企业运营的方案,然后交由各分公司总经理具体操作实施。
CEO的职务介于董事长和总经理之间,一种职务。
三.各职务具体岗位职责1.董事长直接上司:董事会主要工作:是公司的法人代表和董事会重大事项的主要决策人岗位职责:(具体工作)(1)主持召开股东大会、董事会议,并负责上述会议的贯彻落实;(2召集和主持公司管理委员会议,组织讨论和决定公司的发展规划、经营方针、年度计划有及日常经营工作中的重大事项;(3)检查董事会决议的实施情况,并向董事会提出报告;(4)提名CEO和分公司总经理和其他高层管理人员的聘用、决定报酬、待遇以及解聘,并报董事会批准和备案;(5)审查CEO提出的各项发展计划及执行结果;(6)定期审阅公司的财务报表和其他重要报表,全盘控制全公司系统的财务状况;(7)签署批准公司招聘的各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8)签署对外重要经济合同、上报印发的各种重要报表、文件、资料;(9)处理其他由董事会授权的重大事项职位要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职等职级体系干部序列一、基本概念及相关术语:1、工作分析,又称职务分析,是对某一企事业组织内部各岗位工作的分析。
即采取科学的手段与技术,对每个职务同类岗位工作的结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解、比较与综合,确定该职务岗工作的要素特点、性质与要求的过程。
理解这一概念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工作分析的主体是:工作分析者;(2)工作分析的客体是:工作岗位;(3)工作分析的对象是:岗位中的工作内容、工作责任、工作技能、工作强度、工作环境、工作心理以及岗位在组织中的运作关系。
(4)工作分析的结果是:职务说明书。
(5)工作的具体形式或是职业、职务、职位(岗位)、任务与要素。
(6)分析的具体行为形式是调查、研究、分解、比较、综合、分类、排序、评价、记录、说明与描述。
(7)工作分析活动的实质:就是从不同个人职业生涯的调查入手,顺次找出工作职务、职位、职责、任务与要素的过程,并由此确定工作的内容范围、属性关系、繁简难易与所需的资格条件。
2、要素:是指工作活动中不便再继续分解的最小单位。
如从工具箱中取出工具、将夹具与加工件安装在机床上,开启机床,加工工件等均是工作要素。
3、任务:即工作活动中达到某一工作目的的要素集合。
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工作要素组成。
如工人加工件、打字员打字都是一项任务。
4、职责:个体在工作岗位上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与大部分任务。
它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组成。
如打字员的职责包括打字、校对、机器维修等任务。
5、职位:也称岗位,指某一工作班制时间内某个人所担负的一项或数项相互联系的职责的集合,职位与个人是一一匹配的,也就是有多少个职位就有多少人,二者的数量相等,例如,为了达到组织的生产目标,必须搞好生产管理,包括:生产计划、生产统计、生产调度等,为此设置生产计划员、生产统计员、生产高度员和生产科长等职位。
其中,生产计划员主要完成生产任务的编制和监督执行任务,对生产计划的质量负责;生产统计员完成生产信息的收集、分析、传递等任务,对生产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负责;生产调度员完成为实现生产计划而所需的动态管理与控制任务,对高度的有效性和及时性负责;生产科长完成生产管理各方面的协调、指导、监督和指挥任务,对整个生产管理工作的质量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