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成年林抚育管理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油茶栽培的抚育管理发布时间:2022-10-09T03:37:16.925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11期作者:胡志伟[导读] 油茶能够为农名增收,适应能力强,胡志伟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林业局舒洪林业中心站摘要:油茶能够为农名增收,适应能力强,对于南方山地乡镇而言是较优选择的经济作物。
同时油茶的产特性具有可遗传性,为进一步培育优良油茶提供了可能。
通过抚育管理,提高油茶的产量,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关键词:油茶;栽培;抚育;管理引言油茶主要产于我国的南部省份,如云南,江西,浙江等省份,油茶作为一种经济性作物,能够很好的为农名增收。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各省各地根据地质环境,集思广益,探究乡村发展之路,其中油茶对于耕地较少,山地较多的南方部分省份地区是较优的经济作物。
同时油茶相较于其他的经济作物,喜暖潮湿的环境,对于土壤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使用的PH值在4.5-6的弱酸性土壤中。
除此之外,油茶的适应能力较强,能够承受相对不均匀的土壤。
一、油茶栽培的优质品种培育根正方能苗红,想要提升油茶的经济价值,育苗是关键。
根据相关数据同时,我国大部分油茶产地的单株产值较低,有数据显示每年仅有30%的油茶植株是高产量株,剩余的都是地产两株。
这种情况有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良种培育形式比较严峻,根据相关的研究成果显示,油茶的高产量特性具有遗传性,即高产植株经过五年后产量仍较高,而低产植株仍是较低产量,因此经过正确育种,对于提高油茶经济性的有着极大帮助。
目前常用的油茶良种培育方法是先选后育,即先对良种选择在对两种苗木培育。
良种选择的步骤分为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
预先阶段主要内容为时间节点为7-9月份,观察对象为植株茶果质量,观察指标为病虫害程度,树形、果实大小即结果分布情况,预先阶段的最终结果为确定预先选择对象。
初选阶段时间节点为果实成熟后,针对预先阶段确定的植株的果实和病虫害情况进一步量化测定,如单个重量超过多少,病虫害情况概率低于多少定义为合格,最后完成初选。
油茶优质丰产抚育管理技术作者:周尔槐童菊兰周咪来源:《科学种养》2016年第01期为了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满足油茶生长发育对肥水条件的要求,油茶造林后抚育管理技术是保证幼树早实、成林,油茶优质、丰产稳产的一项关键措施。
一、幼林抚育管理(一)土壤管理土壤管理是油茶林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油茶幼树生长旺盛,必须有发育良好的根系。
栽后头几年的抚育管理特别重要,春、夏季节是幼树生长最旺盛的时期,也是杂草生长发展最快的季节,及时中耕,既能除草松土,又能增肥料、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利用率、促进幼树生长发育和减少病虫害滋生。
油茶幼树期,每年松土除草1~2次。
第一次在5~6月进行,抚育时在油茶四周20厘米内只能破碎表土,不能翻动根际土壤,靠近油茶苗的杂草须用手拔除,防止松动或损伤油茶根系,并将铲下的草皮覆于树蔸周围的地表,给树基培蔸。
种植当年可不进行第一次抚育,只进行第二次抚育。
第二次抚育在8~9月(立秋后)进行,这时大多数杂草刚好结籽,及时除草可减少当年杂草与油茶苗争肥、争阳光,又可清除杂草种子,减少来年竞争,还可起到抗旱保苗的作用。
松土深度以3~5厘米为宜,造林当年宜浅,以后可逐年加深。
(二)施肥幼树施肥主要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主攻春、夏、秋三次梢,随树龄增大施肥量从少到多,逐年提高。
定植当年可不施肥,有条件的可在6~7月树苗恢复后适当浇些稀薄的人粪尿或株施25~50克的尿素或专用肥。
从第二年起,3月新梢萌动前半月左右每株施速效氮肥50~100克;11月上旬施有机肥做越冬肥,每株施1.5~2千克,以后随树体增长,每年施肥量逐年递增。
(三)整形修剪整形修剪是指油茶在整个生长发育时期内,通过整形修剪培养和调整,使枝干形成均匀坚强骨架,以形成良好的树体结构和合理的树形,使冠内枝条有充分生长的空间,为幼树的速生早果和成年树的丰产稳产优质打下良好基础。
1. 油茶理想的树形整形修剪是相互联系的,整形是通过修剪的方法完成;而修剪是在整形的基础上通过修剪枝条,调节生长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维持树体骨架的平衡。
浅谈油茶种植及抚育管理技术油茶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林木,具有丰富的油脂和营养价值,被广泛种植和利用。
油茶的种植及抚育管理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将从选地、优化种植设计、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油茶的种植及抚育管理技术进行浅谈。
首先是选地问题。
油茶喜欢湿润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对排水要求较高。
在选地时,应选择略高于周围地势的地块,以免发生泥石流等灾害。
需要考虑附近的水源情况,因为在干旱季节需要人工浇水。
还应保持一定的通风条件,避免积水和热岛效应。
其次是优化种植设计。
油茶的株行距应根据不同品种和土壤条件进行调整,一般为3-4米。
油茶的单株采伐时间较长,因此应选择耐低温和适应性强的品种。
在种植时,应保持株间距均匀,以便日后的抚育管理。
栽植时,应先挖掘深而宽的坑,放入肥料和固体态有机肥料,再将油茶苗木置入保证苗木正常生长。
施肥是油茶种植的关键环节之一。
油茶对肥料有一定的要求,可以采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混合施用方式。
有机肥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水保肥能力;无机肥则可以提供特定的营养元素,以满足油茶的生长需求。
在施肥时,应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油茶生长阶段,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施用量。
病虫害防治是油茶抚育管理的重要内容。
常见的油茶病害有炭疽病、霉变病等,常见的油茶害虫有蚜虫、叶斑螟等。
防治油茶病虫害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合理灌水、病虫害监测、合理施药等。
选择抗病害性强的品种,加强研究监测和防治技术,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可以有效降低产量损失。
油茶的种植及抚育管理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选地时要考虑排水和通风条件,种植设计要合理安排株行距和选择合适品种。
施肥时要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施用量。
病虫害防治中要采取综合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油茶的种植和抚育管理,才能真正发挥油茶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浅谈油茶种植及抚育管理技术油茶是一种适生于我国南方地区的优良经济林木,具有生长迅速、抗寒性强、生态环境友好等优点,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
因此,油茶的种植和抚育管理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油茶的种植、育苗、定植、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油茶的种植1. 地理环境选择油茶原产于我国南方地区,喜温湿气候和黄壤等肥沃土壤的环境条件。
油茶的种植,需选择海拔在200米以上、年均温度在16℃以上、年降水量在1200毫米左右的生长环境。
2. 品种选择油茶树的成活率高,且容易形成一定的人工林,品种选择上以树形良好、生长旺盛、产油量高的品种为优先。
3. 周期选择油茶生长周期长,定植之后,需经过5-7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达到较好的树冠形态和油茶果实成熟度,因此,种植油茶需要长远规划,多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
二、油茶的育苗育苗基地选择要遵循生态环境友好和肥沃土壤等多项规则,同时,与种植地距离合适,以方便移位。
2. 育苗技术在育苗阶段,需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如施肥、灌溉、除草等,以保证油茶苗木有足够的营养和健康生长。
1. 定植位置选择定植位置需平整、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且背风作用的地方。
在定植前要加强草皮覆盖、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油茶苗木生长。
油茶定植时间一般在春季。
在春季,气温适宜、潮湿度大、让油茶苗木顺利生根,对出苗率和成活率都有更好的效果。
四、油茶的修剪1. 去除异芽在油茶树的生长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异芽,这些异芽生长势弱,应及时修剪掉,以保持树冠形态,并增加油茶果实的质量。
2. 去除枝梢对于长势迅猛的枝梢,可以及时修剪掉一部分,以促进到来年油茶的冠形生长,并增加油茶果实的产量。
五、油茶的施肥1. 施肥期可采取有机肥和无机肥混合施用的方法,增加肥效,促进油茶生长。
此外,在施肥时应注意肥料的选择和配比,避免过量施用。
六、油茶的病虫害防治1. 防治方法在油茶生长过程中,病虫害是影响油茶产量和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油茶林抚育标准(修订)一、油茶林抚育管理总体标准:1、梯面内的冬茅、杂灌、小竹子必须锄抚根除,小竹子及其它杂草可用割灌机割除,并结合使用除草剂予以消灭;2、每年必须进行一次松土培蔸(松一次土就相当于施一次肥),培土壅蔸高度不超出梯面3公分。
对于未经平梯撩壕的地块,松土培蔸范围应逐年扩大,以利植株根系伸展;3、第一年梯面抚育必须采用锄抚,其余年份,不管梯面还是梯坡、林道、沟堤,均可采用割灌机、除草剂。
以刀抚结合使用“草甘膦”除草的方式进行抚育,使用除草剂应在林管员的现场指导下进行。
4、统一抚管质量验收标准:夏季抚育验收标准,均要求梯面杜绝冬茅杂灌、梯面上的其它杂草高度不得超过15公分、梯坡林道等空闲地域的杂草杂灌高度不得超过20公分。
冬季抚育验收标准,为增加防火安全系数,要求杂草高度比夏季低5公分,其余与夏季验收标准一致。
5、施肥要求与标准:栽植第一年:清明节前必须完成施肥,用量为每株25克或五钱尿素,深度15公分左右,离植株20公分以上,沟施或穴施再回土覆填;1栽植第二年:尿素用量每株1两,其余要求与第一年一至;栽植第三年:每株幼树,以复混肥1两、尿素1两合并使用,第三年要求沟施,把肥料均匀撒在沟底,再回土覆填,施肥时间及其他要求与前二年相同。
(复混肥含量要求:氮磷钾含量大于15%、有机质含量大于20%,下同)栽植第四年应进行两次施肥(保证第五年每亩不低于200斤鲜果或者10斤茶油):春季:每株幼树,以复混肥3两、尿素1两合并使用,施肥时间及其他要求与第三年相同。
冬季:每株施用复混肥1市斤,沿着树冠外沿挖沟施肥(树冠多宽,根系就有多远),沟深15公分以上,沟长50公分以上,先把肥料均匀撒在沟底,再覆土回填。
坡地应施肥于植株上方。
原则上要求春节前完成施肥。
栽植第五年起每年:根据当年挂果和树势合理安排施肥,暂定标准为:鲜果产量800市斤/亩以内,每亩施肥要求氮磷钾纯含量合计不少于10公斤、肥料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0公斤(相当于公司目前定制的20%复混肥100市斤),每增加10%产量,相应肥料用量增加20%,原则上以冬季施基肥为主,以春季追施速效氮肥为辅。
油茶抚育管理实施方案一、前言。
油茶是我国的传统特色经济作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为了加强油茶的抚育管理工作,提高油茶的生产效益和质量,制定了本实施方案。
二、目标。
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的抚育管理,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内容。
1. 土壤改良,选择适宜的土地,进行土壤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施用有机肥料和矿物质肥料,改良土壤质地和肥力,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
2. 栽培管理,选择优良品种进行栽培,合理密植,及时修剪树冠,促进油茶的生长和结果,防治病虫害,保证油茶的生长健康。
3. 水源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进行灌溉管理,保证油茶的生长需要,避免水分过多或者过少对油茶的影响。
4. 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保证油茶的生长和产量。
5. 收获管理,合理选择收获期,采用适当的收获方式,保证油茶果实的完整和品质。
6. 质量监控,建立油茶质量监控体系,对油茶的产量和品质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计划,根据油茶的生长周期和生长特点,制定抚育管理计划,明确工作内容和时间节点。
2. 落实责任,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落实抚育管理工作。
3. 定期检查,定期对油茶的生长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抚育管理措施。
4. 总结经验,及时总结抚育管理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抚育管理工作,提高油茶的生产效益和质量。
五、保障措施。
1. 资金支持,加大对油茶抚育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保证抚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2. 技术支持,加强对抚育管理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提高抚育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3. 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油茶抚育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六、结语。
油茶抚育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为了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促进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油茶林抚育改造技术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11.18•【文号】林造发[2011]261号•【施行日期】2011.11.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油茶林抚育改造技术指南》的通知(林造发〔2011〕261号)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加快推进现有油茶林抚育改造是实现油茶产业发展目标的重要措施,也是快速增加我国茶油总量、促进林农增收的有效途径。
根据《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目标和国家实施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的要求,为规范现有油茶林抚育改造技术指导,我局组织编制了《油茶林抚育改造技术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在实际工作中,要切实加强组织管理和技术服务,积极协调拓宽资金渠道,不断提高建设成效,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油茶林抚育改造工作。
各地在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局造林绿化管理司。
附件:油茶林抚育改造技术指南国家林业局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八日附件:油茶林抚育改造技术指南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全国油茶产业健康发展,提高现有油茶林的经营水平和效益,规范油茶林抚育改造技术指导,根据《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目标,依据国家实施森林抚育补贴试点要求,特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现有油茶林分类:现有油茶林均指5年以上成龄油茶林。
根据现有立地条件、林分状况、产量水平等将油茶林分为三类:一类林为立地条件好,优良单株70%以上,林分达到标准栽植密度,大部分植株为中壮龄林,林相整齐,年均亩产油10公斤以上的林分。
二类林为立地条件较好,林分密度70株/亩以上,结实单株占50%以上,但树龄不一致,植株疏密不匀,年均亩产油7公斤以上的林分。
三类林为立地条件一般,林相不太整齐,老、残、病、劣株占2/3以上,年均亩产油7公斤以下的林分。
油茶树抚育实施方案一、引言。
油茶树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为了促进油茶树的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制定科学合理的油茶树抚育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二、土壤改良。
1.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油茶树的生长需求,科学施用有机肥、矿质肥和复合肥,保证油茶树的养分供应。
2. 土壤保水保肥,采取覆盖、植物秸秆还田、中耕松土等措施,保持土壤湿润和肥力。
三、整枝修剪。
1. 适时整枝,在油茶树生长旺盛期,进行适当的整枝修剪,促进树冠通风透光,促进植株生长。
2. 剪除病虫枝,及时发现和剪除油茶树上的病虫枝,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四、病虫害防治。
1. 定期喷洒农药,根据油茶树的生长季节和病虫害发生规律,定期喷洒杀虫剂和杀菌剂,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2. 加强病虫害监测,定期对油茶树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五、灌溉管理。
1. 科学浇水,根据油茶树的生长需水量和土壤湿度,科学浇水,保证油茶树的生长需水。
2. 节水灌溉,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六、果实采摘。
1. 采摘成熟果实,在油茶树果实成熟时,及时采摘,避免果实过熟脱落,影响产量和品质。
2. 清理枯枝败叶,及时清理油茶树上的枯枝败叶,保持树冠通风透光,促进新梢生长。
七、结语。
油茶树抚育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油茶树的产量和品质,促进油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科学合理的抚育措施,能够使油茶树健康生长,为油茶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油茶苗栽植后如何抚育管理?做好培蔸、追肥,掌握抚育时间及方法2020年江西种植油茶补贴1000元/亩,比往年高出不少,加之茶油价值高,种植后有几十年的丰产期,农民种油茶的热情较高,但要种好油茶,科学管理很重要,俗话说,油茶造林“三分造、七分管”。
对于新造的油茶林,做好油茶幼林抚育管理是油茶丰产栽培的关键措施之一,既可促进油茶幼树生长又可提高抗旱能力。
为帮助林农做好夏季抚育工作、提高油茶幼苗成活率,特提出以下抚育基础知识,供林农参考。
1、油茶幼苗栽植后须做的两项工序(1)培蔸:由于栽植时没有踩紧或没有载正苗,造成松土下沉和苗子歪长,使下雨天根部积水,雨季积水会导致油茶树产生根腐病而死亡,所以栽后培土壅蔸正苗,防止穴土下沉积水。
防止树苗嫁接口外露,在栽植当年4月底到5月初进行,同时进行夯实、扶正、打顶等工作。
(2)追肥:适当施肥、合理追肥,是幼林树生长必要措施,造林后第一年可以不追肥,第二年为促进幼树营养生长,以追施N肥为主,尿素50克/株,第三年后始花始果做到N、P、K合理搭配。
施肥原则和方法:春施速效肥,如尿素、硫铵、复合肥等,冬施迟效肥,如过磷酸钙,火土灰或其它腐熟有机肥,对栽植时未施底肥的,要注意在冬季补施有机肥。
方法是:沿树冠外缘,挖深、宽各20-30厘米的圆形或半圆形沟施入,并覆盖表土。
2、油茶幼林的抚育(1)抚育时间:在5月-6月15日进行第一次抚育,第二次为9月--10月15日。
做到即避开高温抚育(忌高温季节7-8月抚育),又不让杂草遮住油茶幼苗而影响生长。
(2)抚育方式:蔸抚、为了保持水土,第一次抚育除尽半径60cm内的杂草。
全抚即第二次抚育,清除林内杂草,预防火灾,坡地抚育必须水平带状进行,坡面要求平整或内反斜向,在隔一定距离(清)开一条竹节沟。
(3)抚育方法:锄抚、刀抚、化学除草。
对竹类植物应在抽笋长叶后挖除、使竹无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
矮草和一岁一枯荣的草可以保留。
春夏季是幼林生长最旺时候,也是杂草生长最快阶段,及时进行抚育,既除草松土,又增加肥料,从而保证油茶幼林成活和提早开花结果。
提高,油茶越发得到人们的喜爱,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都呈现出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
越来越多的农民想要通过种植油茶来提高生活质量,基于此,我们对于油茶的高产种植技术展开了研究。
一、油茶的种植技术1、林地的选择油茶具有喜酸性的特征,因此在PH值在5.0-6.5的酸性土壤中最宜生长,种植的林地一般选在红黄壤的地区。
还要保证种植油茶的土壤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和排水性,尽量避免选择在砂性土以及排水不良的粘性土上种植。
选择的土地土层要深厚、疏松,要实现油茶的高产最好选择土层厚度在一米以上的土地,最好选择在缓坡上种植,因油茶还具有喜温性,因此选择在向阳坡或半向阳坡最为适宜,种植林地要面积充足,种植时最好连片种植,便于管理。
2、整地在选择合适的林地以后,种植前一个月要进行整地,油茶的种植土壤需要保持一定的透气、疏松以及熟化以后才能够进行种植,对种植的土壤进行开垦,保证杂草和石块处理干净。
翻耕土壤维持在30cm左右的深度,保持油茶种植的行距维持在3米左右,株距维持在2.5米左右,植穴呈60cm边距的立方体。
用机械对土地进行深翻,为了保证深翻能够完整,选地最好在缓坡。
3、施基肥在整地结束并做好植穴以后,要对翻耕过的土地施基肥,在穴位底部施用2千克的有机肥,肥料中应富含活性物质以及微量元素,与土壤充分混合,然后将含有腐殖质的表土回填进植穴中,覆土需高于水平地面20cm左右,可促进油茶高产。
4、造林①造林方法油茶造林主要有容器苗造林和裸根苗造林两种方法,容器苗造林与裸根苗造林相比成活率较高,其因为油茶畏寒,容器苗造林不受天气的影响,使得油茶能够更好的生长,但容器苗造林的成本较高。
而裸根苗造林的成本低廉但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导致幼苗成活率较低,因此,为了使得油茶的成活率更高,达到提前结果的目的,还是建议使用容器苗造林的方式,提高油茶幼苗的成活率。
②造林时间油茶具有明显的喜温性,因此最适合造林的季节大约在立春到惊蛰期间。
若选择裸根苗造林的方式,要注意避开霜冻天气,且应当随起随造,提高油茶的成活率。
油茶林抚育标准(修订)一、油茶林抚育管理总体标准:1、梯面内的冬茅、杂灌、小竹子必须锄抚根除,小竹子及其它杂草可用割灌机割除,并结合使用除草剂予以消灭;2、每年必须进行一次松土培蔸(松一次土就相当于施一次肥),培土壅蔸高度不超出梯面3公分。
对于未经平梯撩壕的地块,松土培蔸范围应逐年扩大,以利植株根系伸展;3、第一年梯面抚育必须采用锄抚,其余年份,不管梯面还是梯坡、林道、沟堤,均可采用割灌机、除草剂。
以刀抚结合使用“草甘膦”除草的方式进行抚育,使用除草剂应在林管员的现场指导下进行。
4、统一抚管质量验收标准:夏季抚育验收标准,均要求梯面杜绝冬茅杂灌、梯面上的其它杂草高度不得超过15公分、梯坡林道等空闲地域的杂草杂灌高度不得超过20公分。
冬季抚育验收标准,为增加防火安全系数,要求杂草高度比夏季低5公分,其余与夏季验收标准一致。
5、施肥要求与标准:栽植第一年:清明节前必须完成施肥,用量为每株25克或五钱尿素,深度15公分左右,离植株20公分以上,沟施或穴施再回土覆填;栽植第二年:尿素用量每株1两,其余要求与第一年一至;栽植第三年:每株幼树,以复混肥1两、尿素1两合并使用,第三年要求沟施,把肥料均匀撒在沟底,再回土覆填,施肥时间及其他要求与前二年相同。
(复混肥含量要求:氮磷钾含量大于15%、有机质含量大于20%,下同)栽植第四年应进行两次施肥(保证第五年每亩不低于200斤鲜果或者10斤茶油):春季:每株幼树,以复混肥3两、尿素1两合并使用,施肥时间及其他要求与第三年相同。
冬季:每株施用复混肥1市斤,沿着树冠外沿挖沟施肥(树冠多宽,根系就有多远),沟深15公分以上,沟长50公分以上,先把肥料均匀撒在沟底,再覆土回填。
坡地应施肥于植株上方。
原则上要求春节前完成施肥。
栽植第五年起每年:根据当年挂果和树势合理安排施肥,暂定标准为:鲜果产量800市斤/亩以内,每亩施肥要求氮磷钾纯含量合计不少于10公斤、肥料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0公斤(相当于公司目前定制的20%复混肥100市斤),每增加10%产量,相应肥料用量增加20%,原则上以冬季施基肥为主,以春季追施速效氮肥为辅。
油茶的种植过去常常采取直播方法,虽然比较简单易于操作,但是成活率并不高,不易管理,出苗缺乏整齐,不易管控密度并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种子浪费。
所以为了达到油茶早实、高产,应该提升科技含量及生产水平,选取优质品种,通过良种壮苗来植苗造林。
本文深入分析了油茶育苗造林技术要点,其中包含苗木培育、抚育管理等,希望能够为油茶种植人员提供指导。
一、油茶概述1、形态特点油茶树高大约是4米,而嫁接树则比较矮,高度在2.5米左右,树叶呈椭圆形,基部是楔形,为深绿色,在树叶边缘形成细锯齿,树皮比较光滑,呈褐色,没有花柄,花瓣白色,呈现阔卵形,长度大约为2.8厘米,背面存在丝毛,花柱大约是1米,蒴果为一室或者三室呈现球形,每个室内存放1到2粒种子,为椭圆形,色泽比较光亮,主要以黑色及褐色。
2、生长特点油茶品质多样,对生长条件的要求存在差异。
油茶喜温暖,不耐严寒,建议栽培地年均温度处于16至18℃之间,在花期温度应处于12至13℃,且年降水量要超过1000毫米,保证花期没有连续降雨,以防止对授粉造成影响。
除此之外,油茶对土壤没有太高的要求,往往种植在酸性土壤中,种植坡度较缓,且没有强侵蚀作用的地方。
3、油茶价值及前景油茶有着很多应用价值,能够提炼出茶皂苷以及亚油酸茶多酚等物质,其果壳中含有大量糖分,可用于预防及治疗一系列疾病、油茶籽可以食用,具有润发作用,也可以调药、制作肥皂等;茶籽粕可制作成食品及饲料等;茶籽壳可以制成活性炭,其残渣则可制作成糠醛;油茶树木材质坚硬,适合制作高档家具;大规模种植还能够增加森林覆盖率,确保水土条件,提高抗二氧化硫等作用。
因此,种植油茶可以实现一次投资,获取长期收益,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市场发展前景非常好。
二、苗木培育1、实生苗培育采收成熟种子,通常情况下在每年的11月份进行采收,当熟果开裂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采收。
对于苗圃地来讲,除了要选取阳光充足、土层比较肥沃、用水方便的地方,一般还需要考虑霜、雪现象,应该选取危害较轻的热区,比如选择高温高湿区域,能获得良好的运用效果。
浅谈油茶种植及抚育管理技术油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林木,它不仅可以提供油茶籽油,还可以提供茶叶等多种资源,因此在很多地区都有着广泛的种植。
油茶的种植及抚育管理技术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苗木培育、地块选择、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技术介入。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就油茶的种植及抚育管理技术做一些浅谈。
一、选择优质苗木油茶的种植首先要选择优质的油茶苗木。
优质苗木具有株形整齐、叶片翠绿、根系发达、生长旺盛等特点。
通常苗木的地径、胸径、高度和地下部分根系长度是考察苗木质量的主要指标。
选择苗木时要注意,苗木的地径、胸径较大的苗木通常耐贫瘠,生长快,成活率高;苗木高度要细节都经过了科学的实验验证,自然生长的苗木不见得比人工栽培的要好。
在种植油茶时,应该选择经过人工培育的优质苗木进行种植。
二、地块选择油茶适应能力广泛,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是对光照的要求较高,因此地块的选择非常重要。
选择光照好、土壤排水好、地势平坦的地块进行种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要避免低洼地或者排水不畅的地块,这样有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地块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油茶的生长和发育,因此一定要慎重选择。
三、施肥油茶生长需要大量的养分,因此在种植的过程中要进行科学的施肥。
一般而言,冬季施肥以木质饼肥为主,春季施肥以有机肥为主。
油茶喜欢有机肥,因此在施肥的时候应该注意控制好施肥的量和施肥的时间,保证油茶的生长和发育。
还可以使用复合肥、尿素等进行施肥。
四、灌溉油茶对水分的要求较大,因此在种植的过程中要进行科学的灌溉。
在干旱地区,要保持适度的地下水位,常规地进行地下水利用或开挖水窖,以保持水源的供应。
在湿润地区,要注意及时排水,保证根系不受水分的浸泡。
五、病虫害防治油茶病虫害繁多,因此在种植的过程中要进行科学的防治。
目前,主要的病虫害有蚜虫、蓟马、红蜘蛛、青龙蚧和蟹蛭等。
可以采取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式进行防治,合理配方、适量使用农药,并注意施药剂量、时间和方法,以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油茶成林抚育和更新改造技术的探讨发布时间:2022-08-03T06:01:31.436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3月第6期作者:毛春荣[导读] 为了探究油茶成林抚育措施和更新改造技术,笔者以广西地区为例,毛春荣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古城镇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542700摘要:为了探究油茶成林抚育措施和更新改造技术,笔者以广西地区为例,首先分析油茶低产林更新改造的政策背景和现实意义,之后从复垦培土、水肥管理、整枝修剪、座果高产等方面,提升油茶成林抚育效果。
之后分析油茶低产的原因,并给出大苗换种更新造林方法,为茶油营林技术人员和生产经营管理者提供借鉴性经验。
关键字:更新改造;成林抚育;茶油;技术;低产林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推进油茶“双千”计划,确定油茶苗木生产供应量,并对油茶低产林进行改造,改造面积达30万亩,并新造林50万亩,创建双高示范基地,全面推进区域性公共品牌建设,打响油茶培育知名度,扩大油茶种植规模,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中广西地区获得这一成就,与当地油茶成林抚育和更新改造技术密不可分,基于此,笔者做出以下研究,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性经验。
一、油茶成林抚育技术(一)复垦培土在油茶成林抚育管理过程中,复垦培土是常见的手法之一,成林抚育与幼林抚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在幼林抚育过程中,可以提前对土壤进行培植,利用测土配方技术,及时补充幼龄林所需养分。
但是在成林中,难以再次进行整地、选地和培土,因此可以通过该种复垦技术,在冬季进行深挖垦复,挖掘深度在20cm~25cm之间,可以采取穴垦法、带垦法、全垦法。
笔者以带垦为例,在带垦过程中,带垦抚育应该沿水平方向进行,并且该种复垦方式更加适用于坡度大于等于10°的区域,在带垦之前,做好种植地的水土保持工作,尤其在深挖过程中,树冠外可以实行深挖方法,但是在树冠内,必须实行浅挖方法,带与带之间需要留草带,翌年,再对草带进行带垦,在去年带垦的地方当作草带。
油茶成年林抚育管理技术
摘要油茶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木本油料作物,它是我国南方地区特有的、纯天然的高级油料作物。
加强油茶成年林的抚育管理是提高油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该文根据油茶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成年林的经营现状,对油茶成年林的抚育管理技术进行了论述,包括垦复、修剪、施肥、调整林相和树势、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
关键词油茶;成年林;抚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 s79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179-02
油茶与椰子、油棕和油橄榄被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
茶油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可达到90%,比花生油、豆油和菜油的含量高出很多,茶油中ve的含量比橄榄油中ve的含量高1倍。
此外,茶油中还含有特定的生理活性物质(如山茶甙等),因此油茶的营养价值极高。
油茶成年林的抚育管理是提高油茶林的产量和品质,保证其高产、稳产目标的重要措施。
创造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实行科学经营是管理油茶成年林的主要措施。
1 垦复
油茶垦复是综合丰产的基本技术和增产的基础措施,其作用是:改良、疏松土壤,清除灌木、杂草,改善生长环境,增强土壤抗旱能力,促进生长发育,减少病虫危害,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
垦复能使油茶增产的主要原因是:深挖复垦能够有效调节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促进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质,使水肥条件得到显著的改
善。
在干旱时节,深度为15 cm的表土层,复垦能够使土壤含水量提高5%~10%,深度为30 cm的土层能使含水量提高10%~15%。
复垦后与未复垦的土壤相比,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提高1倍。
29~47 cm处的林地土层,土壤总孔隙度是62.6%,29 cm以下的土壤孔隙度是77.7%。
改善土壤条件以后,油茶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也得到了促进,复垦后油茶新梢的数量增加了19.63%~44.07%,新叶的数量增加了21.3%~50.9%;油茶复垦后水平根的长度总和是未复垦时的2~4倍,根系分布深度为10~30 cm。
实践证明,复垦是油茶成年林大幅增产的重要手段。
复垦的技术要点归结起来就是“因地、因时、因树”,在坡度30°就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可在修山时将杂草灌木砍除[1]。
2 修剪
油茶是一种喜光的树种,具有较强的萌芽力和发枝力,结果期长,树冠大,因此必须进行适度的修剪。
通过对油茶进行修剪,能够培养合理的个体和群体结构,使树体充分接受阳光,合理分配并增加营养物质,从而达到优质、增产的目的。
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油茶适度修剪可以适度扩大树冠,并适度向空中耸立,阳光能从凹凸的表面透入各主侧枝,使空间得到充分利用,结果面也得到扩大,同时通过修剪可以调节油茶的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的平衡。
如果树上的结果枝较少,应尽量多留,并将荫蔽枝疏散,使结果枝有充足的光照,提高着果率;结果枝多时,应适当疏去过密和弱小的枝条或将更新母枝进行短截处理[2]。
对结果枝进行适当的调节,不仅
能缩小或矫正大小年结果的现象,又能增强树势,使落果现象减少。
据统计,未修剪树形的油茶平均落果率为15%左右,变侧主干型为11%左右,自然开心型为9%~10%,自然圆头型为7%左右。
修剪方法应根据树势、树形、品种、物种、生长习性以及经营水平灵活掌握。
修剪的原则是“疏删轻剪”,即稀疏的轻剪,浓密的重剪;树冠边缘和中上部轻剪,树冠内膛和下部重剪;生长势旺的轻剪,生长势弱的重剪。
3 施肥
油茶一年四季经过“发芽—抽梢—换叶—孕蕾—壮果—长油—果熟—花开”的生育过程,循环不息,对水分和养分的消耗量很大。
油茶成年林的落花落果率最高能达到70%~80%,引起其早期生理落果的原因主要是缺肥,实践表明油茶产量与土壤肥力成正比。
因此,要提高油茶产量必须调节好养分与水分、光照、温度的关系。
油茶林施肥后花芽数可增加15%~35%,果实重量增加10%,产量增加30%~54%,增产效果显著。
科学合理的施肥要做到“看肥、看山、看树、看季节”,春施氮钾肥,夏秋施磷钾肥,冬施磷肥。
此外,还要做到绿肥上山,茶枯还山,挖山埋青,合理施用菌肥和化肥[3]。
4 调整林相和树势
树体结构和群体结构是油茶丰产、优质的物质基础,而目前油茶林的树体结构往往是树枝疏密不匀,树体高低不齐,树冠紊乱,结果层薄;林相则是过密或过稀,缺棵严重,分布不均匀。
参差不齐的树势和不完整的林相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油茶产量的提高。
据调
查,在相同的栽培措施、品种类型和立地条件下,油茶株数少的为450~750株/hm2,多的则超过3 000株/hm2。
因此,改造林相、调整密度是提高油茶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稀的用壮苗补植,密的疏伐掉劣株,密度保持900~1 800株/hm2为宜。
此外,树体结构要求通风透光,树冠完整,结果层厚,结果枝与营养枝比例适当,保持一定的果叶比,才能使油茶正常生长发育,达到高产、稳产的目标。
5 病虫害防治
油茶的传统经营方式为粗放管理,病虫害发生普遍比较严重,造成蕾、果、叶大量干枯或脱落[4-5]。
油茶病虫害引起的落花落果占30%左右,仅次于缺肥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治。
油茶的林相、树势与病虫害的发生关系密切,防治病虫害必须结合营林技术,加强经营管理,创造适宜油茶生长而不利病虫害生长的环境条件;此外,要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早进行彻底的防治;如有条件可利用天敌对病虫进行生物防治,在初始阶段消灭病虫害。
6 参考文献
[1] 宋祥兰,陈小芸.油茶丰产管理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08(4):49-50.
[2] 鲁金子.一个油茶重点产区低产原因浅析[j].湖南林业科技,1984(2):28-29,34.
[3] 赖文安.油茶低产林改造综合技术措施[j].中国林业,2008
(23):43
[4] 李永红.油茶成年林抚育管理技术[j].安徽林业科技,2012(4):73-74.
[5] 庄瑞林.中国油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