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山石田土[人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13.92 KB
- 文档页数:4
我得承认,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的教学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即便我在设计教案时充分考虑了课程标准和教学理论,但孩子们学习兴趣的提升却是我无法预料的变数。
在这种情况下,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的难度和复杂性。
为了更好地点亮孩子的语文兴趣,我选择了小学一年级的《山石土田人》作为课程材料,并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一、对教材的认识《山石土田人》是一本启蒙文学作品,通篇语言简洁流畅,故事情节紧凑有趣,可以满足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
同时,这本书也涉及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启发性,可以帮助孩子们打开认知之门,了解人类社会的演变史和自然界的景象。
二、对课程设计的思考在制定教案之前,我认真研读了该书,理清了其主要内容和涉及的知识点,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1.导入环节:简要介绍课程主题,并借助图片或视频素材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阅读环节:逐章节阅读并解释生词和难点,讲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以及相关历史和科学知识。
3.讨论环节:开展小组或全班讨论,探究故事中所描绘的人类文明、自然景象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
4.练习环节:以课文为蓝本设计不同形式的阅读理解练习和语文运用练习,帮助孩子们巩固相关知识和技能。
5.拓展环节: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古迹等,加深孩子们对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
三、对教学反思的总结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我认为,这个教材的选择相对比较适合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语言简洁易懂、故事情节有趣生动、知识点贴近生活,具有很好的可读性和启发性。
同时,课程设计也挖掘出了该书的教育价值和深层意义,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帮助孩子们深入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不过,我也必须承认,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有很多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例如,有时候我在阅读环节中可能过于单调和机械,缺乏情感和互动,这可能会导致孩子们对于教材的兴趣和理解程度不够;在讨论环节中,我也可能受到孩子们的体验能力和参与度的限制,需要加强引导和激发其思维活动和表达能力。
《语文教案-山石田土》第一章:山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山”的定义和特点,认识各种不同的山。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山的定义和特点2. 各种不同的山3. 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各种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学生分享自己见过的山和感受。
3.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站在山顶上的情景,并表达出来。
作业:1. 学生画一幅自己喜欢的山的作品,并附上简短的描述。
第二章: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石”的定义和特点,认识各种不同的石。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石的定义和特点2. 各种不同的石3. 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各种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学生分享自己见过的石和感受。
3.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站在石头上的情景,并表达出来。
作业:1. 学生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石的作品,并附上简短的描述。
第三章: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田”的定义和特点,认识各种不同的田。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田的定义和特点2. 各种不同的田3. 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各种田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学生分享自己见过的田和感受。
3.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在田里的情景,并表达出来。
作业:1. 学生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田的作品,并附上简短的描述。
第四章: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土”的定义和特点,认识各种不同的土。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土的定义和特点2. 各种不同的土3. 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各种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学生分享自己见过的土和感受。
3.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站在土上的情景,并表达出来。
一年级语文山石田土教案-[语文教案设计,下载可编辑] 教学设计示例看图读拼音识字 3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儿歌,结合插图了解句子的意思。
2(认识新笔画“竖折”,学会“山、石、田、土”4个生字,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按笔画记忆字形,结合插图了解字的意思。
教学重点:学会4个生字,读准字音,记忆字形,结合插图了解字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拼音:shí yì lián tián fāng2(复习基本笔画:横、竖、撇、捺、横折、横折钩、竖弯钩、横折弯钩、竖弯、点3(复习学过的生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二、激趣导入(电脑出示:大山图)你们看这是什么呀~喜欢吗,为什么呀~(我们喜欢爬香山……)大山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古时候的人呀也非常喜欢,那么他们是怎样记录大山的呢,电脑出示象形字山,古时候的人就是用这样的符号记录的,我们把这样的字叫象形字。
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为了便于书写,就把这弯曲的笔画拉直,逐渐规范就成了今天这样的字了。
电脑出示“山”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字。
二、看图感悟象形字的演变过程1(引导学生观察其它几幅图与字,找联系说变化。
(使学生明白古人就这样根据实物形状的样子创造了文字。
)2(小组研究后汇报交流。
三、读儿歌,了解句子意思。
1(借助拼音自己读儿歌,标画出读不准的音节。
2(同桌同学对读,相互纠正读音。
3(自己读儿歌,把每个音读准确,读后有什么不了解的内容提出来。
4(师讲:“田”是指种庄稼的土地。
本课图上画的是水田,多用来种水稻。
“一方方田”指的是一块块四方的田。
(如果学生能解释尽量让学生说,学生解释不清可以教师讲解。
)5(电脑出示儿歌。
指名读。
四、学习“山、石、田、土”4个生字的音。
1(请学生边读儿歌边用“”画出4个生字,然后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同学互读生字,比比谁读得又快又准,3(请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这几个音节,读后把音节贴到黑板上。
小学一年级语文山石田土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看图读拼音识字3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儿歌,结合插图了解句子的意思。
2.认识新笔画竖折”,学会山、石、田、土”4个生字,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按笔画记忆字形,结合插图了解字的意思。
教学重点:学会4个生字,读准字音,记忆字形,结合插图了解字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拼音:shíyìliántiánfāng2.复习基本笔画:横、竖、撇、捺、横折、横折钩、竖弯钩、横折弯钩、竖弯、点3.复习学过的生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二、激趣导入(电脑出示:大山图)你们看这是什么呀!喜欢吗?为什么呀!(我们喜欢爬香山……)大山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古时候的人呀也非常喜欢,那么他们是怎样记录大山的呢?电脑出示象形字山,古时候的人就是用这样的符号记录的,我们把这样的字叫象形字。
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为了便于书写,就把这弯曲的笔画拉直,逐渐规范就成了今天这样的字了。
电脑出示山”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字。
二、看图感悟象形字的演变过程1.引导学生观察其它几幅图与字,找联系说变化。
(使学生明白古人就这样根据实物形状的样子创造了文字。
)2.小组研究后汇报交流。
三、读儿歌,了解句子意思。
1.借助拼音自己读儿歌,标画出读不准的音节。
2.同桌同学对读,相互纠正读音。
3.自己读儿歌,把每个音读准确,读后有什么不了解的内容提出来。
4.师讲:田”是指种庄稼的土地。
本课图上画的是水田,多用来种水稻。
一方方田”指的是一块块四方的田。
(如果学生能解释尽量让学生说,学生解释不清可以教师讲解。
)5.电脑出示儿歌。
指名读。
四、学习山、石、田、土”4个生字的音。
小学一年级语文《山石土田人》优质教案及反思范文《山石土田人》要求在学习汉语拼音后,认识山、石、土、田、人5个独体字。
这5个字笔画不多,但是要想写好并不容易。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一年级语文《山石土田人》教案及教学反思,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一年级语文《山石土田人》优质教案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山、石、土、田、人”5个生字。
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能按笔画记字形,能结合插图了解字的意思。
2.认识新笔画“竖折”,能按笔顺规则书写本课生字。
3.继续认识田字格,能依照田格里的范字写字。
4.会读指定的词语。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能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了解字义,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山、石”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朋友,我们是怎么记住他们,和他们成为好朋友的?愿意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出示生字卡片复习前两课学习的生字)生字朋友认识的越多我们的本领就越大,你们愿意认识更多的生字朋友吗?好,这节课我就在给大家介绍5位新朋友。
二、整体感知。
打开识字第三课,看看这课一共有几幅图,我们要认识几位生字朋友?借助拼音叫一叫这些生字朋友的名字?三、学习生字。
(一)识记。
1.学习:山。
(1)出示图片:看图,你看到了什么?用图画引出“山”的象形字,进一步认识生字“山”,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电脑出示象形字“山”,古时候的人就是用这样的符号记录的,我们把这样的字叫象形字。
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为了便于书写,就把这弯曲的笔画拉直,逐渐规范就成了今天这样的字了。
)(2)出示小朋友爬山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话。
(3)我们应该怎样记住“山”字呢?“山”共有几笔?课件演示按笔画记字形,同时认识新笔画“竖折”。
(学生伸出小手和课件一起写,边写边说笔画。
)2.学习:石。
(1)看图认识“石”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用“石”字组词或说一句话。
(3)按笔画记字形。
3.学习:土。
(1)看图认识“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教学设计示例看图读拼音识字 3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儿歌,结合插图了解句子的意思。
2.认识新笔画“竖折”,学会“山、石、田、土”4个生字,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按笔画记忆字形,结合插图了解字的意思。
教学重点:学会4个生字,读准字音,记忆字形,结合插图了解字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拼音:shí yì lián tián fān g2.复习基本笔画:横、竖、撇、捺、横折、横折钩、竖弯钩、横折弯钩、竖弯、点3.复习学过的生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二、激趣导入(电脑出示:大山图)你们看这是什么呀!喜欢吗?为什么呀!(我们喜欢爬香山……)大山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古时候的人呀也非常喜欢,那么他们是怎样记录大山的呢?电脑出示象形字山,古时候的人就是用这样的符号记录的,我们把这样的字叫象形字。
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为了便于书写,就把这弯曲的笔画拉直,逐渐规范就成了今天这样的字了。
电脑出示“山”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字。
二、看图感悟象形字的演变过程1.引导学生观察其它几幅图与字,找联系说变化。
(使学生明白古人就这样根据实物形状的样子创造了文字。
)2.小组研究后汇报交流。
三、读儿歌,了解句子意思。
1.借助拼音自己读儿歌,标画出读不准的音节。
2.同桌同学对读,相互纠正读音。
3.自己读儿歌,把每个音读准确,读后有什么不了解的内容提出来。
4.师讲:“田”是指种庄稼的土地。
本课图上画的是水田,多用来种水稻。
“一方方田”指的是一块块四方的田。
(如果学生能解释尽量让学生说,学生解释不清可以教师讲解。
)5.电脑出示儿歌。
指名读。
四、学习“山、石、田、土”4个生字的音。
1.请学生边读儿歌边用“”画出4个生字,然后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同学互读生字,比比谁读得又快又准?3.请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这几个音节,读后把音节贴到黑板上。
如果小老师有读不准的音节时,教师把选择的权力交给他,让他请个小伙伴来帮忙。
2016秋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山、石、田、土》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儿歌,结合插图了解句子的意思。
2.认识新笔画“竖折”,学会“山、石、田、土”4个生字,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按笔画记忆字形,结合插图了解字的意思。
教学重点:学会4个生字,读准字音,记忆字形,结合插图了解字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拼音:shíyìliántiánfāng2.复习基本笔画:横、竖、撇、捺、横折、横折钩、竖弯钩、横折弯钩、竖弯、点3.复习学过的生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二、激趣导入(电脑出示:大山图)你们看这是什么呀!喜欢吗?为什么呀!(我们喜欢爬香山……)大山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古时候的人呀也非常喜欢,那么他们是怎样记录大山的呢?电脑出示象形字山,古时候的人就是用这样的符号记录的,我们把这样的字叫象形字。
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为了便于书写,就把这弯曲的笔画拉直,逐渐规范就成了今天这样的字了。
电脑出示“山”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字。
二、看图感悟象形字的演变过程1.引导学生观察其它几幅图与字,找联系说变化。
(使学生明白古人就这样根据实物形状的样子创造了文字。
)2.小组研究后汇报交流。
三、读儿歌,了解句子意思。
1.借助拼音自己读儿歌,标画出读不准的音节。
2.同桌同学对读,相互纠正读音。
3.自己读儿歌,把每个音读准确,读后有什么不了解的内容提出来。
4.师讲:“田”是指种庄稼的土地。
本课图上画的是水田,多用来种水稻。
“一方方田”指的是一块块四方的田。
(如果学生能解释尽量让学生说,学生解释不清可以教师讲解。
)5.电脑出示儿歌。
指名读。
四、学习“山、石、田、土”4个生字的音。
1.请学生边读儿歌边用“”画出4个生字,然后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同学互读生字,比比谁读得又快又准?3.请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这几个音节,读后把音节贴到黑板上。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山石田土》教学设计之一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儿歌,结合插图了解句子的意思。
2.认识新笔画“竖折”,学会“山、石、田、土”4个生字,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按笔画记忆字形,结合插图了解字的意思。
教学重点:学会4个生字,读准字音,记忆字形,结合插图了解字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拼音:shí yì lián tián fāng2.复习基本笔画:横、竖、撇、捺、横折、横折钩、竖弯钩、横折弯钩、竖弯、点3.复习学过的生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二、激趣导入(电脑出示:大山图)你们看这是什么呀!喜欢吗?为什么呀!(我们喜欢爬香山……)大山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古时候的人呀也非常喜欢,那么他们是怎样记录大山的呢?电脑出示象形字山,古时候的人就是用这样的符号记录的,我们把这样的字叫象形字。
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为了便于书写,就把这弯曲的笔画拉直,逐渐规范就成了今天这样的字了。
电脑出示“山”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字。
二、看图感悟象形字的演变过程1.引导学生观察其它几幅图与字,找联系说变化。
(使学生明白古人就这样根据实物形状的样子创造了文字。
)2.小组研究后汇报交流。
三、读儿歌,了解句子意思。
1.借助拼音自己读儿歌,标画出读不准的音节。
2.同桌同学对读,相互纠正读音。
3.自己读儿歌,把每个音读准确,读后有什么不了解的内容提出来。
4.师讲:“田”是指种庄稼的土地。
本课图上画的是水田,多用来种水稻。
“一方方田”指的是一块块四方的田。
(如果学生能解释尽量让学生说,学生解释不清可以教师讲解。
)5.电脑出示儿歌。
指名读。
四、学习“山、石、田、土”4个生字的音。
1.请学生边读儿歌边用“”画出4个生字,然后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同学互读生字,比比谁读得又快又准?3.请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这几个音节,读后把音节贴到黑板上。
一年级语文上册授课方案《山石田土》授课方案授课目标:1.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儿歌,结合插图认识句子的意思。
2.认识新笔画竖折,学会山、石、田、土 4 个生字,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按笔画记忆字形,结合插图认识字的意思。
授课重点:学会 4 个生字,读准字音,记忆字形,结合插图认识字的意思。
授课过程:一、复习1.复习拼音: sh y lin tin fāng2.复习基本笔画:横、竖、撇、捺、横折、横折钩、竖弯钩、横折弯钩、竖弯、点3.复习学过的生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二、激趣导入(电脑出示:大山图)你们看这是什么呀!喜欢吗?为什么呀!(我们喜欢爬香山)大山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古时候的人呀也特别喜欢,那么他们是怎样记录大山的呢?电脑出示象形字山,古时候的人就是用这样的符号记录的,我们把这样的字叫象形字。
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为了便于书写,就把这波折的笔画拉直,逐渐规范就成了今天这样的字了。
电脑出示山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字。
二、看图感悟象形字的演变过程1.引导学生观察其他几幅图与字,找联系说变化。
(使学生理解祖先就这样依照实物形状的样子创立了文字。
)2.小组研究后报告交流。
三、读儿歌,认识句子意思。
1.借助拼音自己读儿歌,标画出读严禁的音节。
2.同桌同学对读,相互纠正读音。
3.自己读儿歌,把每个音读正确,读后有什么不认识的内容提出来。
4.师讲:田是指种庄稼的土地。
本课图上画的是水田,多用来种水稻。
一方方田指的是一块块四方的田。
(若是学生能讲解尽量让学生说,学生讲解不清可以教师讲解。
)5.电脑出示儿歌。
指名读。
四、学习山、石、田、土 4 个生字的音。
1.请学生边读儿歌边用画出 4 个生字,今后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同学互读生字,比比谁读得又快又准?3.请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这几个音节,读后把音节贴到黑板上。
若是小老师有读严禁的音节时,教师把选择的权益交给他,让他请个小伙伴来帮忙。
《语文教案-山石田土》第一章:山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 通过山的描写,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山的定义和特点2. 山的象征意义3. 山的描写方法和技巧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展示山的图片,让学生自由发表对山的看法。
2. 讲解山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山的重要性和象征意义。
3. 分析山的描写方法,让学生学习如何通过文字描绘山的美丽和气势。
4. 进行山石的写作练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二章: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石的特点和作用。
2. 通过石的描写,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石的定义和特点2. 石的作用3. 石的描写方法和技巧1. 引入话题,展示石的图片,让学生自由发表对石的看法。
2. 讲解石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石的重要性和作用。
3. 分析石的描写方法,让学生学习如何通过文字描绘石的形状和质地。
4. 进行石的写作练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三章: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田的特点和农业意义。
2. 通过田的描写,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理解力。
教学内容:1. 田的定义和特点2. 田的农业意义3. 田的描写方法和技巧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展示田的图片,让学生自由发表对田的看法。
2. 讲解田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田的重要性和农业意义。
3. 分析田的描写方法,让学生学习如何通过文字描绘田的布局和农作物。
4. 进行田的写作练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四章: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土的特点和环境意义。
2. 通过土的描写,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1. 土的定义和特点2. 土的环境意义3. 土的描写方法和技巧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展示土的图片,让学生自由发表对土的看法。
2. 讲解土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土的重要性和环境意义。
3. 分析土的描写方法,让学生学习如何通过文字描绘土的质地和变化。
4. 进行土的写作练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山石田土-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的:1.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儿歌,结合插图了解句子的意思。
2.认识新笔画竖折”,学会山、石、田、土”4个生字,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按笔画记忆字形,结合插图了解字的意思。
教学重点:学会4个生字,读准字音,记忆字形,结合插图了解字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拼音:shí yì lián tián fāng2.复习基本笔画:横、竖、撇、捺、横折、横折钩、竖弯钩、横折弯钩、竖弯、点3.复习学过的生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二、激趣导入(电脑出示:大山图)你们看这是什么呀!喜欢吗?为什么呀!(我们喜欢爬香山……)大山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古时候的人呀也非常喜欢,那么他们是怎样记录大山的呢?电脑出示象形字山,古时候的人就是用这样的符号记录的,我们把这样的字叫象形字。
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为了便于书写,就把这弯曲的笔画拉直,逐渐规范就成了今天这样的字了。
电脑出示山”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字。
二、看图感悟象形字的演变过程1.引导学生观察其它几幅图与字,找联系说变化。
(使学生明白古人就这样根据实物形状的样子创造了文字。
)2.小组研究后汇报交流。
三、读儿歌,了解句子意思。
1.借助拼音自己读儿歌,标画出读不准的音节。
2.同桌同学对读,相互纠正读音。
3.自己读儿歌,把每个音读准确,读后有什么不了解的内容提出来。
4.师讲:田”是指种庄稼的土地。
本课图上画的是水田,多用来种水稻。
一方方田”指的是一块块四方的田。
(如果学生能解释尽量让学生说,学生解释不清可以教师讲解。
)5.电脑出示儿歌。
指名读。
四、学习山、石、田、土”4个生字的音。
山石田土语文教案第一章:山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山”的定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山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山的定义:山是地球表面的一种高地,通常由岩石和土壤构成。
2.山的特点:山通常比较高,有峰、峦、岭等不同地形,植被丰富,是自然界的一种美景。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各种不同的山,让学生对山有直观的认识。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山的特点和欣赏价值。
3. 写作练习: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他们最喜欢的山的作文。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周围的山,并描述它们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第二章: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石”的定义和种类。
2. 培养学生对石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石的定义:石是地球表面的一种硬质物质,由矿物质组成。
2.石的种类:石可以分为天然石和人造石,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
1. 图片展示:展示各种不同的石,让学生对石有直观的认识。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石的种类和欣赏价值。
3. 写作练习: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他们最喜欢的石的作文。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周围的石头,并描述它们的形状和颜色。
第三章: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田”的定义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田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2.田的作用: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可以提供粮食和其他农产品。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各种不同的田,让学生对田有直观的认识。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田的作用和欣赏价值。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去农田实地考察,了解田的种植过程和农作物。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周围的农田,并描述它们的农作物和种植情况。
第四章: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土”的定义和特性。
2. 培养学生对土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1.土的定义:土是地球表面的一种松散的物质,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组成。
2.土的特性:土有不同的类型,如黏土、砂土、壤土等,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各种不同的土,让学生对土有直观的认识。
小学一年级语文《山石土田人》教案及反思小学一年级语文《山石土田人》优质教案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山.石.土.田.人〞5 个生字.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能按笔画记字形,能结合插图了解字的意思.2.认识新笔画〝竖折〞 ,能按笔顺规则书写本课生字.3.继续认识田字格,能依照田格里的范字写字.4.会读指定的词语.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能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了解字义,正确书写.教学重点:〝山.石〞的书写.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朋友,我们是怎么记住他们,和他们成为好朋友的?愿意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出示生字卡片复习前两课学习的生字) 生字朋友认识的越多我们的本领就越大, 你们愿意认识更多的生字朋友吗?好,这节课我就在给大家介绍 5 位新朋友.二.整体感知.打开识字第三课,看看这课一共有几幅图,我们要认识几位生字朋友?借助拼音叫一叫这些生字朋友的名字?三.学习生字.(一)识记.1.学习:山.(1)出示图片: 看图,你看到了什么? 用图画引出〝山〞的象形字,进一步认识生字〝山〞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电脑出示象形字〝山〞 ,古时候的人就是用这样的符号记录的,我们把这样的字叫象形字.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为了便于书写,就把这弯曲的笔画拉直,逐渐规范就成了今天这样的字了. )(2)出示小朋友爬山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话.(3)我们应该怎样记住〝山〞字呢? 〝山〞共有几笔? 课件演示按笔画记字形,同时认识新笔画〝竖折〞 . (学生伸出小手和课件一起写,边写边说笔画. )2.学习:石.(1)看图认识〝石〞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用〝石〞字组词或说一句话.(3)按笔画记字形.3.学习:土.(1)看图认识〝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用〝土〞字组词或说一句话.(3)按笔画记字形.4.学习:田.(1)看图认识〝田〞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用〝田〞字组词或说一句话.(3)按笔画记字形.5.学习:人.(1)看图认识〝人〞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用〝人〞字组词或说一句话.(3)按笔画记字形.课中休息:找朋友(二)指导书写.1.让学生认真观察生字的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2.观察后,说说每个字的笔顺和笔画的位置.山:第一笔是〝竖〞,写在竖中线上,写到下半格的中间靠上一点收笔. 第二笔〝竖折〞,起笔在左半格中间横中线下边一点,注意竖短折长.第三笔〝竖〞,起笔比第二笔竖折的〝竖〞略微高一点, 要写对称.石:第一笔是〝横〞,起笔在上半格中间竖中线左边一点写,横不要太长.第二笔〝撇〞,起笔在横中间偏左一点写,注意不要出头.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上.第四笔〝横折〞的〝横〞靠近横中线, 注意〝口〞不要写得太宽.田:〝田〞字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注意里边的〝横〞写在横中线上,两边不要写满,〝竖〞要写在竖中线上,笔顺是先外后内再封口.土:上边是十,〝横〞要写短,写在横中线上,〝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一笔横上边的竖和下边的竖应一样长.最后一笔〝横〞稍微长一点.3.让学生按笔顺把书中的红色笔画描一遍,及时巩固笔顺.4.学生在书上把每个字独立试写一个.5.学生提出难写的字,如:〝石〞字,教师范写,具体指导.6.学生照书上范字把每个生字再写一遍,写后评一评.四.练习.课件演示:数笔画.五.小结.六.作业.写生字.小学一年级语文《山石土田人》教学反思范文一首先,从汉字的学习意义上讲,我们不能仅仅把汉字当成是一个工具,学习汉字更不能只是简单为了读书,汉字是非常美好的,而且历史很悠久,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已经开设了孔子学院.汉字的意美.形美.音美,这些美好的感受需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孩子能够体会到,并且喜欢上学习汉字,能够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其次,从学习内容上讲,李春旺老师指出:要〝读好书.说好话.写好字〞.对于一年级来说,开学初学习的很多汉字孩子们都能够读准字音,同时也可以组成词语,这就需要老师们在〝写〞上多下功夫,如何让学生把字写规范.掌握字的间架结构.注意书写的笔画顺序.在田格本中的占位等,这些都需要老师引导学生一步步做扎实;语文教学实际是一种语言教学,是需要学生交流与表达的,所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李春旺老师着重强调了要引导孩子在课堂上说完整的一句话;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好的阅读文本便是孩子拓展眼界,增加知识积累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为孩子提供丰富有趣的阅读资料,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养分.第三,从教学层面上讲,李春旺提出要注重一年级学生的习惯养成,从语文课的书写习惯,到日常学习中的倾听习惯.举手习惯等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高效学习的基础保障;一定要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在快乐中学习.成长.小学一年级语文《山石土田人》教学反思范文二〝山.石.土.田.人〞这一课是识字(一)的二节看图识字课.要求在学习汉语拼音后,认识〝山.石.土.田.人〞5个独体字.这5个字笔画不多,但是要想写好并不太容易,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按笔画记住字形.能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分清〝山〞的笔顺,写好〝石〞字是教学的难点.一.〝图〞〝字〞结合,课前我们已经学习了〝日.月.水.火〞,学生对象形字的来源和造字方法有了一些认识.而〝山.石.土.田.人〞孩子们都不陌生,因此本课我没有逐一识字,而是在课始就先出示〝山.石.土.田.人〞对应的五幅图画,让学生说一说都是什么,接着打乱出示〝山.石.土.田.人〞的古代象形字,让学生来猜一猜这些字都念什么,能不能和上面的图画连线,学生很说出相应的答案,这时候我追问原因,学生回答是因为图和字很像.由此实施了进一步理解〝象形字〞的设计意图.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认字写字过程中,通过说笔顺.书空描红仿写巩固了认字效果.电教设备的使用帮助我把每个字的书写过程.占格要求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的仿写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三.教学中存在的不足1.关于〝山〞字的拓展训练.〝山〞的教学中当进行到组词这个环节时,学生组了很多关于山的词语,如火山,大山等等,而书上出现了〝山山水水〞一词,对于这个词语我在备课时研究不够透彻,没有充分挖掘出,所以只是把词语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读一读.实际上这里所蕴含的词语知识是AABB词语形式的初步认识.如果针对这个词以对比的形式来进行拓展,效果肯定大不相同.例:先读一读〝山水〞和〝山山水水〞让学生带着动作来试着多读读,感受山山水水.然后介绍这样的词语是AABB的形式.接着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这样形式的词语,比如大大小小,上上下下等等.如此渗透本课的读写结合点.2.笔画教学中〝土〞字笔顺难点的突破.〝土〞字只有三笔,看起来简单,而在说笔顺时学生却出现了问题,他们习惯用两横一竖的笔顺来写,我在处理是是采用了反复强调的方法,虽然给足够重视,效果却不太理想,如果我先让学生观察笔顺表中〝土〞的笔顺变化和前面〝山〞的区别,学生就应该看出,〝土〞的笔顺是〝十土〞.不是一笔一笔的呈现的,这是就可以和学生一起总结〝先横后竖〞的书写规律,难点自然就被突破了.四.教养中的深思刘老师指出低年级的教养工作不仅要注重外在素养的培养,重要注重心理素养,也就是〝内强素质〞这主要表现为〝勇敢〞和〝自信〞,教师可通过评价与来提高学生的〝勇敢〞和〝自信〞,如:〝你很会学,既知道又能 .〞〝你很自信〞等等.另外刘老师还提到了低年级教师要〝稳〞而〝实〞,只有教师〝稳〞才能稳住学生的〝心〞和〝情〞.训练更是要扎扎实实的训练不能走过场.几年来得低年级教学让我深刻体会到低年级的教养任务真的是非常重要,学生只有形成了良好的教养,才能静下心来认真.踏实的学习.所以一定要提醒自己如何去做,如何去培养.这一课得到了太多的宝贵经验,我会努力将它实施于将来的教学之中,让自己和学生都能有所提高.英语教学反思简短记录五篇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对教学活动过程进行回顾.反思.总结,以期提高自己幼儿园大班教育教学活动反思5篇作为一名教师,经常性地.习惯性地开展教学反思,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意义数学教学反思简短评语5篇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贴近生活教学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反思随笔六篇小学语文教学是特别重要的,教师一定要在每一次的教学结束后进行反思,努力提升教学质。
小学一年级语文山石田土[人教版]
教学设计示例
看图读拼音识字3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儿歌,结合插图了解句子的意思。
2.认识新笔画”竖折”,学会”山、石、田、土”4个生字,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按笔画记忆字形,结合插图了解字的意思。
教学重点:
学会4 个生字,读准字音,记忆字形,结合插图了解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拼音:shíyìlián tián fāng
2.复习基本笔画:横、竖、撇、捺、横折、横折钩、竖弯钩、横折弯钩、竖弯、点
3.复习学过的生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二、激趣导入
(电脑出示:大山图)你们看这是什幺呀!喜欢吗?为什幺呀!(我们喜欢爬香山......)大山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古时候的人呀也非常喜欢,那幺他们是怎样记录大山的呢?电脑出示象形字山,古时候的人就是用这样的符号记录的,我们把这样的字叫象形字。
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为了便于书写,就把这弯曲的笔画拉直,逐渐规范就成了今天这样的字了。
电脑出示”山”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