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药现代化
- 格式:docx
- 大小:28.43 KB
- 文档页数:5
中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中药现代化是指将传统中药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以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提高中药质量与安全性、推动中药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可与应用。
中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中药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保护中药材的资源丰富而多样,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在中药现代化的过程中,保护和合理利用中药资源是首要问题。
通过科学的种植、采集及制备工艺,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纯度,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注重保护野生植物种群的生态平衡,推动中药材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药的药理和药效研究中药的药理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深入研究中药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揭示中药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进一步说明中药的药理特性与药效。
这有助于科学地评价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三、中药的质量控制与标准化中药的质量控制是中药现代化的基础和关键。
通过建立合理的分析方法和质量评价体系,确保中药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使中药的质量可以得到科学认定和国际接受。
加强中药的标准化工作,制定中药的生产、加工和质量控制标准,提高中药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水平。
四、中药的现代研发与创新中药现代化的过程还需要注重中药的研发与创新。
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结合中药的传统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发现和利用中药的新功能和应用领域。
重视中药与西药的结合,推动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实现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个人观点与理解:中药现代化是一个需要综合发展的过程。
传统中药的价值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而现代科技的进步为中药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在中药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方法与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以确保中药的质量和效果。
中药现代化不仅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需要。
通过中药现代化的推动,我们能更好地将中医药传统知识和现代科技相结合,为人类的健康福祉作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回顾:中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中药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保护、中药的药理和药效研究、中药的质量控制与标准化、中药的现代研发与创新。
中药现代化是指以现代科技为基础,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对传统中药的质量、疗效、安全性等进行现代化改造和升级,提高中药的科学化水平。
中药现代化的发展与应用,实现了传统中药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药现代化的主要发展和应用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中药标准化:标准化是中药现代化的基础,通过制定标准化规范,规范中药材的生产、检验、贮存和运输等环节,确保中药的质量和疗效稳定。
2. 中药提取和分离技术的发展:中药提取和分离技术将传统的煎煮、浸泡等方法转化为精细化提取和分离,实现了中药的有效物质提取和纯化。
3. 中药微生物资源开发:中药微生物资源开发是中药现代化的一个新领域,开发和利用中药微生物资源不仅可以增强中草药的药效,还可以提高中药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4. 中药制剂现代化生产技术:中药制剂现代化生产技术包括中药颗粒、注射剂、胶囊剂等。
这些制剂不仅方便了患者,也使中药的药效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5. 中药临床研究:中药临床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环节,通过现代医学研究手段,对中药治疗效果进行科学评估,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中药现代化的发展与应用,使传统中药和现代科技得以完美融合,提高了中药的质量和疗效,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推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助力了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中药现代化的思考中药现代化: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中药现代化已经成为中医药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中药现代化旨在将传统中药理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以提高中药的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健康事业。
中药现代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中药现代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医药行业面临着国际市场的巨大挑战。
为了使中药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提高中药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力,中药现代化势在必行。
中药现代化对于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和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科技的引入有助于提升中药产业的技术水平,提高中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现代化的中药生产方式还可以实现规模化、工业化和标准化,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中医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药现代化对于人民群众健康生活的积极影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中药现代化可以提高中药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使人民群众能够更好地享受到中医药带来的健康福利。
中药现代化的关键问题和措施中药现代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传统中药理论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中药质量不稳定,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评价体系;现代科技在中药研究与应用中的结合不够紧密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措施:首先,加强中药基础研究,发掘传统中药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其次,建立完善的中药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保障中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最后,加强现代科技在中药研究、生产和应用中的结合,推动中药现代化的发展。
例如,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中药进行标准化提取和制备,可以提高中药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利用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对中药的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发掘中药的治疗优势和作用机制。
这些措施将为中药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总之,中药现代化是中医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将传统中药理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我们可以提高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使中医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健康事业。
中药现代化研究探析 (1)1.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基本内涵 (2)2.当前中药现代化研究的主要方向 (3)2.1 中药基础研究现代化 (3)2.2中药材生产和中药饮片炮制加工的现代化 (7)2.3中药生产工艺研究现代化 (8)2.4各种标准规范的现代化 (9)2.5中药信息的现代化 (9)中药现代化研究探析中医药一直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着贡献。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它不仅自身体系在不断调整、充实、完善,而且在一直不断的汲取其它学科之所长。
这样才得以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以基础理论健全、应用实际广泛、衡量标准明确的科学形式存在。
到了近代,随着西方理性、逻辑思维与文化在中国的渗透,西方医学与思维方式越来越被整个社会所接受。
而与中国传统思维与文化紧密结合的中医药学就显示出越来越多不能共凑之处。
尤其科学的飞速发展,要求每一门科学或学科都要作到可以量化、可以用科学(或数学)的语言描述、作为公理化地东西可以被他人重复验证。
由此来看,中医药学如何与时代相共鸣,如何真正结合其它学科先进理论与技术促进自身发展,实际上也就是如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已经成为中医药学能否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发展的束缚。
中药作为中医药学的物质基础,应该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的突破。
1.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基本内涵2002年中央八部委制定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年),其中非常明确地指出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理论,运用科学理论和先进技术,推进中药现代化发展;立足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以科技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政策为保障,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人才优势,构筑国家中药创新体系,通过创新和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逐步实现中药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中药产业。
”中药现代化研究是实现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当今时代中药现代化研究内涵实质主要包括二方面含义:第一方面主要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针对中药种植、加工、生产和临床运用各个环节进行的各种研究。
中药现代化之浅见何谓中药现代化? 其核心内涵是在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借鉴国际通行的医药标准和规范,研究、开发、管理和生产出安全、高效、稳定、可控的现代中药产品,提高中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1]。
中药现代化的实质是,使中药不断适应当今社会需求与发展的一个过程[2]。
因此,进行中药现代化研究与现代中药开发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且关系到我国医药事业发展全局。
1中药现代化包含的内容中药现代化应包括:中药作用现代化、中药研发现代化、中药生产现代化、中药市场现代化和中药管理现代化。
2 中药现代化的必要性首先,中药朝国际化、现代化方向发展,能够快速推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渐发展成为新经济增长点;其次,使中药材的种植越来越规模化和规范化,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并改善周围的生态环境,保障中药产业可持续性发展;最后,通过构建国际制定的传统药物标准规范体系,创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产品,将中药作为治疗药物的身份进入到国际医药主流市场中,不仅能够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还能够提升我国传统医药大国地位。
3中药现代化存在的问题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尽管中药的疗效受到一致肯定,但中药的有效性、安全性缺乏足够的实验数据,中药临床试验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1中药制剂存在安全性问题从2000年的“马兜铃酸事件”到2006年的“鱼腥注射液事件”, 到2008年的“刺五加注射液事件”及“茵栀黄注射液事件”, 再到2009年的“双黄连注射液事件”, 中药安全性问题近些年来时有发生, 特别是近两年发生的有关中药注射剂安全性事件尤为引人关注。
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难以取得国际认可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难点之一。
3.2 中药资源种类繁多,药材质量不稳定,产品质量不稳、规范不统一由于中药材质量不稳定、品种繁多等因素影响,给中药产品的生产水平产生一定制约。
浅谈中药现代化的必要性与途径中西药不同,西药是分子结构明确的化合物,经筛选有效者,再定安全性,最后经临床试验,达到“对症下药”的药效。
中药则不同,是复杂的混合物,先用于临床,证明安全了再谋求改善,取材和炮制成了最重要的环节,“道地取材”和“遵古炮制”成为中药有效的法宝,前者保证有效成分,后者保证中药疗效。
中药最大的特点是复方,方剂的配伍和炮制增加了单味药的疗效,也减低了单味药的毒性。
要了解中药,必先懂得复方经炮制而产生的特性。
今天,世人并不怀疑中药的药效,但是怀疑中药的安全性。
所以,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最新的技术来研究中药,用科技来振兴中药的时候到了。
果能如此,则中药的现代化指日可待。
果能如此,则受益于中药的人不止限于亚洲,而遍及全球。
在对推展“中药现代化”的策略上,我以多年从事药品零售及现学的知识,,略述己见。
我们应该做的是:有效材料的鉴定:中药的真材实料非常重要,为了避免假冒,不能再靠古老的眼看、口尝、鼻闻和手摸,而要采用新而可靠的技术鉴定品种,产地和产期也要注明。
中药有效成分的高低,因产地和产期不同而差异很大,例如四川的黄连、云南的三七和吉林的人参等道地药材,其质量优于其他各地。
在产期方面更为重要,譬如甘草甜素的含量在开花前期为其他生产期的二、三倍,应在开花前期采集。
所以每一中药都应注明品种产地与产期,以保障质量,取信于人。
有效部分的指标:在品种鉴定和产地产期注明之后和有效成分未鉴定之前的过渡期间,可以鉴定有效部分,先选出一二项化学成分作为有效成分的指标,例如在银杏的有效成分未鉴定之前,德国药厂用FlavoneGlycosides(25%)和Terpenes(6%)作指标,获得大家信任,值得采用。
当然最终目标还是鉴定有效成分。
能够按部就班地照着上述步伐前进,就可以实现中药在临床上应用的诸多标准。
让地球上的人群,不分肤色、种族、男女、老幼,都能享受中药的疗效,则当年神农氏种五谷、尝百草的苦心,没有白费。
论述中药现代化一、中药现代化的含义在当今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各种新鲜的词语层出不穷。
如中药现代化就是其中之一。
目前中药现代化的定义不多,有称中药科学化的,也有称中药现代科学化的。
如今比较权威的定义是:中药现代化就是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过程。
中医药现代化,就是在指导思想上要保持传统特色,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中西医并重,相互补充,共同发展。
在实践过程中,以传统中医药理论和丰富的临床实践为基础,遵循“与时俱进”的思想,既继承传统中医药理论的精华,又不断创新,借鉴现代医学、生物学、信息科学理论和国内外天然药物的研究成果,多学科融合,多种技术结合,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医药理论体系。
这一系列研究过程,就是中医药现代化。
二、中药现代化的现状目前,我国药用资源12 807种,民族药4 000多种,民间药7 000多种,经营中药材1 200多种,常用药材600种。
中药材存在过度开发,生产管理粗放,质量不稳定,部分药材残余农药、重金属超标,品种混乱等问题,已经制约了代写医学论文中药产业的发展。
中药饮片加工水平低,质量不稳定,炮制规范不统一,有效成分易流失,饮片质量难以保证。
目前国内有35大类43种剂型共5 000多种中成药,但单一产品低水平重复生产严重,产品质量不稳定,主要成分含量差异较大,产品的质检标准未能完全与国际接轨。
国内新药开发能力和中药开发的投资相对不足,严重制约着中药的发展。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天然药物的治疗保健作用受到人们的青睐,我们拥有完整的中医药理论体系、丰富的代写医学论文中药资源和大量的经方验方,为中药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但是,我国中药产业自身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面临“洋中药”的严峻挑战,为了使中药走向国际主流药品市场,更好地为世界人民服务,中药产业必须走现代化之路,而且中药现代化是中药走向世界的唯一途径,同时是时代的要求。
浅谈中医药的现代化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与实践。
在当今时代,中医药的现代化进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为人类健康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中医药现代化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疾病谱的变化以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中医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考验。
一方面,现代医学的发展迅速,新技术、新药物层出不穷,中医药需要与时俱进,才能在激烈的医疗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另一方面,民众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医药必须借助现代化的手段,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以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中医药现代化的道路上,科技创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代科技手段如基因技术、生物信息学、大数据分析等,为中医药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
例如,通过基因测序技术,我们可以深入探究中药的作用机制,揭示其在分子层面的奥秘;利用生物信息学,对中药方剂进行系统分析,挖掘其中的潜在规律;而大数据则能够帮助我们收集和整理海量的临床数据,为中医药的疗效评价提供有力支持。
标准化和规范化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过去,中医药在药材的种植、加工、炮制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中医药的声誉和疗效。
如今,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从源头抓起,确保中药材的品质和安全性。
同时,对中医药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案、剂型剂量等进行规范,使中医药的应用更加科学、合理。
人才培养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
既要培养精通传统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人才,也要培养具备现代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都开设了相关专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医药人才。
然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推动中医药的创新发展。
中医药的现代化还离不开国际合作与交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医药已经逐渐走向世界。
我们应该积极与国际上的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共同研究和解决中医药面临的问题。
浅谈中药现代化
浅谈中药现代化
姓名:刘瑞奇学号:580131109
摘要:近年来,随着药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扩大,中医药现代化热潮正旺。
中医药是中国华民族一个伟大的宝库,是优秀文化的灿烂结晶。
为了始终要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在越来越先进的医药发展年代不被淘汰,依靠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发掘中医药宝库,实现重要的现代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中药现代化的含义谈起,讲述中药发展的现状、现代化的必要性及途径。
关键词:中药现代化含义现状必要性及意义途径
中医药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悠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使中华民族在无数次瘟疫侵袭下从未像欧洲那样一死上千万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态医学的转变,人们已经认识到,中医药学符合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
中医药学的历史与中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同样悠久,其伟大的历史作用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客观存在。
西医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传人中国已有100多年,其显著的普遍性作用已成共识。
两者各具比较优势,因此,党中央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明确了“中西医并重”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中西医疗体系“长期并存,共同发展”的正确方针,并在1982年将“发展传统医学”写入《宪法》第21条。
但长期以来,中央的方针和宪法的精神并未得到认真执行,在具体的法律与政策、行政管理与国家投资、科研支持与医疗实践等各个方面,普遍重西医轻中医,中医地位日益下降,作用日益衰微,目前实际已处于困境。
当今世界在“回归自然”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国家寻找天然药物的呼声日渐高涨,而中药以其丰富的资源、独特的疗效、毒副作用少等特点,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
尤其是,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医药市场逐渐开始接受天然复方药物,这给我过的中药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然而,目前重要的状况不容乐观,不仅在与国外天然药物的竞争中传统的优势地位受到冲击,而且中药在国内市场的生存空间也受到挑战。
为了振兴中医药事业,提高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行中药现代化是必要的发展趋势。
任德权说,中药是一门科学,是科学就会不断发展和扬弃。
从《内经》到《神农本草》,到张仲景的《伤寒论》等等,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进程。
时至今日,社会已发生巨大变化,中药不能固步自封,现代化是必由之路。
不搞现代化就
无法融入当今社会。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药必须走出国门,走国际化之路。
不搞现代化,连进入西方主流社会的入门资格都没有。
中药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应该由全人类共享。
但是,如果连西方门槛都跨不进,何谈共享呢?再从经济角度来看,中药是我们的国宝,应努力扩大出口,多赚外汇。
可惜目前出口情况并不理想。
据资料显示,去年全国中药总产值约800亿元,再加上中药材有近1000亿元,但出口仅7亿美元,比例太小了。
如果中药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形势也将会骤变。
有人提出,中药现代化实质是中药西制,任德权明确表示了否定的意见。
中药现代化不是中药西制,中西药的区别不在于制作方法,而在于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换言之,中药是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研制和使用的,并非把膏、丹、丸、散改成片剂、胶囊就是中药现代化了。
片剂、胶囊只是制药技术和剂型发展的一种形式,与中药或西药的内涵无关。
西药可以制成的剂型中药同样可以做。
也就是说,中药现代化并不是中药西制。
概括的表述,中药现代化就是把当代最新科技、手段、方法、设备融人中药研究、生产、应用,从而发展完善中医药的一个过程。
本质上,中药现代化就是一个将中草药以符合西药标准的治疗用制剂而不是食品或膳食补充剂的身份向国际市场推广的过程。
因此,中药现代化对于中药事业的发展尤为重要,我国要实现中药现代化就要把当代最新科技、手段、方法、设备融人中药研究、生产、应用,从而发展完善中医药。
详细来说,中药现代化包括以下含义:1、保持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应用的特征、特色和优势,体现继承、移植、创新相结合的思想,实现对传统的超越;2、进行现代语言的表述和现代科学的阐述,具有时代特征;3、具有现代科学品格,形成中医理论和临床诊疗体系的开放系统,实现多学科兼容,在确定自我主体的前提下,进行宏观和微观、传统和现代的渗透与互补,以科学技术为依托,吸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发展中医药;4、实现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的整合、更新,构建严谨的方法学体系,形成科学模式,建立中医学自身标准系统;5、为现代医学提供系的认知系统和理论事实;6、走向世界的“双相接轨”能力赠强;7、能在实践中不断纠正、改善自我,使之成为动态发展的科学系统,具有明确的自身学科前沿;8、中医药研究开发与产业现代化,具有高素质的人才体
系。
中药现代化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施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改造和重组我国传统中药产业,建立国际认可和广泛接受的现代中药研究、开发和生产体系,能够极大提高我国中药产品的现代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能力,使其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推动医药产业向我国支柱性产业方向发展。
二、在化学药品研究与开发难度日益增大的情况下,通过建立和完善中药研究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标准规范,并争取成为国际公认的传统药物研究开发的标准规范,研制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现代中药,进军国际医药主流市场。
三、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药的科学内涵进行证明和阐述,将不断提高中医药的学术水平,拓展自身的生存空间。
在继承的同时进行创新,以获取和保护知识产权。
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的成功,对现代科学相关学科的发展将会产生巨大的启迪和促进作用。
目前中药产业基本上是继承传统的处方和古老的制剂向近代的工艺和剂型发展的,但由于资金、教育、认知水平、技术力量、基础研究等的不足及药品市场的不成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深层次的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传统理论的工作还做得远远不够。
因此,抓住机遇,利用现代最先进的技术,实现现代化,使中医药更长远的走下去是当务之急。
但要保证中药现代化的顺利实施,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政府要为中药现代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政府在中药现代化发展中,要通过制定发展目标来宏观引导中药现代化的发展方向;通过制定中药现代化整体发展规划,建立和形成其高效的协调管理运行机制;要加大对中药现代化在科技、产业、人才等方面的投入,支持中药产品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扶持有自主知识产权中药品种的产业化开发,制定有利于中药现代化发展的价格和税收优惠政策,拓宽中药新药研发的投融资渠道;加强中药资源和中药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努力创造出一个有利于中药现代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创新是加快中药现代化进程的核心。
当前,各种现代先进科学技术,都可以用于中药科研、生产中来,为中药的发展提供先进科学的手段,打造一个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平台。
三、标准化是提高中药产品质量的重点。
标准化的建设要从中药材的种植抓起,要加快GAP进程,中药成药原药材要用GAP合格的产品,生产中药成药的车间环境要达到GMP要求,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检测都要符合GMP标准。
四、中药资源保护是中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们不但要会充分利用资源,同时,还要充分的保护资源和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以防止中药资源的退化和灭绝。
为此,必须建立中药材野生资源保护机制,保护中药材种质和遗传资源,研究防止品种退化的方法,建立中药材优质品种及产地、药效的相关数据库,使道地中药材资源库不断丰富。
对变野生为家种家养的中药原料给予足够重视,加强对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实现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和产业化生产。
五、中药产业发展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我国中药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包括在国际上的认知。
因此,中药现代化的目标就是要研发出疗效确切,使用安全、质量可控的中药新产品。
还要根据国际市场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新药研发,促进中药进入国际市场。
同时,我们更要培植出中药研发生产的核心企业和跨国企业。
中药作为我国的国粹发展至今,其中包含着中华民族一脉相传的智慧结晶,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继承,更重要的是将中医中药理论发扬光大,这就促使我们必须着眼于中药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将我们中药的精华和中医的先进治疗理念推广到世界理论范围,将我国的中医药实现现代化,推向国际化,在现代发展中得到保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泽东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M]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中央文献研究室,1993;
[2]刘文伟令人瞩目的中药现代化进程[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3;
[3]肖恩名,李晓光浅谈中药现代化[M]中华临床研究杂志,2008(3);
[4]姜爱平,崔蒙关于中医现代化的思考中医杂志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