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建构区观察记录与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37 MB
- 文档页数:12
小班建构区观察记录与分析一、观察背景建构区是幼儿园小班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区域之一,它能够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建构材料和自由的建构空间,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发展创造力、想象力和空间认知能力。
为了更好地了解小班幼儿在建构区的活动表现和发展情况,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观察。
二、观察目的1、观察小班幼儿在建构区的建构行为和兴趣点。
2、分析幼儿在建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空间认知能力。
3、了解幼儿在建构活动中的合作与交流情况。
三、观察时间具体观察时间四、观察地点幼儿园小班建构区五、观察对象小班部分幼儿六、观察记录(一)第一天上午区域活动时间,小明、小红和小花选择了建构区。
小明一进入建构区就拿起了几块长方形的积木,开始搭建“高楼”。
他将积木一块一块地往上叠,当叠到第五层的时候,“高楼”倒塌了。
小明没有放弃,重新开始搭建,这次他将积木的底部搭得更宽了,终于成功地搭建了一座八层的“高楼”。
小红则选择了一些圆形的积木,她试图用这些积木搭建一个“城堡”。
她先将圆形积木围成一个圈,然后在上面放了一块长方形的积木作为“城门”。
但是,当她想要继续往上搭建的时候,发现圆形积木不太稳定,总是容易滚动。
于是,她向小明求助,小明给了她一些建议,让她在圆形积木的下面垫上一些小的方形积木,增加稳定性。
在小明的帮助下,小红最终成功地搭建了一个漂亮的“城堡”。
小花在建构区里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她一会儿拿起一块积木看看,一会儿又放下,不知道该怎么搭建。
我走过去问她:“小花,你想搭建什么呀?”小花说:“我不知道,我不会搭。
”我鼓励她:“没关系,你可以先看看小明和小红是怎么搭的,然后再试试看。
”在我的鼓励下,小花开始模仿小明搭建“高楼”,虽然她搭建的“高楼”没有小明的高,但是她也很开心。
(二)第二天今天,小刚、小强和小美来到了建构区。
小刚一进来就说:“我要搭建一个火车轨道。
”他先用长方形的积木拼成了一条长长的直线,然后在直线的两端用半圆形的积木拼成了弯道。
小班建构区记录和分析7篇小班建构区记录和分析1一、观察对象I幼儿姓名:XX性别:男年龄:3岁幼儿表现:XX是小班的核子,看起来聪明可爱,感觉是L个比较调皮的孩子。
可是他玛妈却告诉我,XX是L个异常内向的孩子,平时在家活不算多,出去玩都只跟家里人玩,只要有别的小用友靠近了,他就会退让,宁可不玩。
他是一个行为表现比较特殊的孩子,表现如下:1 .性格内向,不喜欢和别人接触,更不愿主动交流。
2 .话语少,和教师交流少,不和小朋友交流。
即使偶尔和教师讲话,也总喜欢把手指含在嘴里,显得异常紧张。
在区域活动时,所有的小用友都进了自我喜欢的区域,XX却不会参与任何活动,一个任坐在自我的位置上拿着区域卡,看着其他小用友玩。
二、情景分析XX刚上幼儿园,难免会有入园焦虑,不喜欢和别人交流很正常.但时问久了,所有的小朋友都慢慢熟悉起来,都能开开心心来上幼儿园,XX还是这样,早上紧紧抱着妈妈的脖子不放开。
据了解,XX多数时问都是在家里玩玩具度过,遇到幼儿园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他更加沉默,缺乏自信。
三、观察记录有一天孩子们午睡叶,我特意坐到XX的床边,等他脱下鞋子后,大声的表扬她:“哇.XX太厉害了.会自我脱鞋了•来.让教师抱一抱.”我温柔的抱起她,第一个绐他盖被子,微笑的看着他入睡,这时,他说话了,虽然很轻,可我欣喜的听见了:“我在家妈妈教过我的。
“我又俯下身来,用手携了摸她的头:“你真是个能干的孩子,教师真喜欢你,教师陪你睡觉好吗?”他含羞的点点头听话的闭上了小眼睛。
四、指导策略(一)家长工作方面利用家长接送幼儿时间与家长交流教有观点及方法,反馈孩子在园表现,提议家长多腌出时间亲近孩子,固定时间与孩子进行交谈,引导孩子说出自我身上发生了什么座味的事,有没有认识新朋友等等。
日常生活中多创造他与其他小朋友交流的机会,晚饭后或者节假日带孩子出去玩耍,供绐交往般嫌的机会,鼓励孩子与小朋友分享玩具等等。
(二)语言教学活动为了让孩子尽快熟悉新的生活环境,异常组织了语言教学活动,让孩子对团体进行了解和接纳,鼓励XX接触新朋友,把自我介绍给大家认识,主动与小伙伴儿打招呼,并且鼓励他,表扬他,帮他逐步建立自信心。
幼儿游戏情况记录与分析(一)班级小五班日期 2016.2 记录教师王艳荣观察要点:幼儿在游戏中的专注性游戏区(游戏主题):游戏观察实录分析与调整浩浩拿了三块小正方体积木放在长条积木的旁边,他从垫子上站了起来去箱子里有拿了一块正方积木,两块积木并排放下面,两块放上面,他把旁边的长条积木方在正方积木的上面。
他把长条积木和下面两块正方积木一起拿下来。
长条积木放在旁边吗,他又把刚拿下来的两块正方积木方了上去。
他拿起长条积木放在上面,又拿下来,他把上面的两块积木拿下来放在旁边,四块积木都平铺在垫子上。
他把其中的两块积木往后移了移,把长条积木一头放在两块积木上,另一头放在垫子上。
另两块向前移了移。
他又去拿了两块积木,把五块正方积木和长条积木摆成丁字形,又把长条积木放下了,拿走一块方形积木,长条积木一段架在方形积木上,另一端架在垫子上,又拿了一块长条积木和原来的长条积木对称摆好。
分析:1.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没有明确地目的性,幼儿在游戏时总是随心所欲。
2.幼儿在搭积木时会不断重复之前的动作,拿起又放学,搭好又拆除。
3.小班的幼儿在游戏时还是以独立游戏为主。
调整:1.提供幼儿更多的建构机会,让幼儿的建构变得目的性强一些。
2.鼓励幼儿在建构时的协作行为。
3.生成一次建构有关的活动,使幼儿对建筑物有更多的认识,积累更多的建构经验。
此表适用于“定点观察”幼儿游戏情况记录与分析(二)班级_小五班日期2016.2 参加游戏幼儿总人数32 记录教师王艳荣游戏主题参加人数游戏中主要情节记录建构乐园5汪浩拿长条积木摆在垫子上,张宇航从箱子里拿了一块拱形积木放在长条积木旁边。
刘佳航看着一个小男孩搭积木。
周雨馨和李静雯抬着装积木的抽屉。
朋友船 4 高晨用铲子铲决明子导入小车里,毛雨辰和期欣摇交换装决明子的盆子,王仕智把决明子导入沙漏里。
开心城 3 支梓涵拿来一桶新的橡皮泥,张佳琪用橡皮泥做棒棒糖,胡思琦往泡沫上差橡皮泥益智区 4 马若恒在拼磁性拼图,拼了一辆小汽车,杜明轩把彩色的圈圈套在小木棒上。
小班建构观察记录20篇小班建构观察记录20篇第一篇观察记录区域游戏开始了,西西和小杰来到建构区,他们一边边脱鞋一边讨论着,西西说:“放假的时候妈妈带我去了中南玩,里面有个游乐园,可好玩了,我们今天就来搭游乐园吧!”小杰说:“好的,我们老家的超市里也有游乐园。
”于是两个人意见一致开始了游乐园的搭建,接着他们在搭建材料中选择了管道积木,西西说:“我先搭个钓鱼的水池,要不你就在我旁边搭个沙池吧!”小杰说:“好的。
”于是边说他们开始搭建起来了,只见他们先用管道积木分别搭了一个框,然后西西往框框里面扔蓝色的管道积木。
小杰问:“你为什么要扔蓝色积木?”西西说:“我搭的是水池,要往里面放点水。
”小杰听了之后说:“那我往里面放点沙,我就放黄色的积木吧!”于是小杰学着西西往沙池里面放黄色的管道积木,接着他们又商量着在水池旁边搭旋转木马,西西搭,小杰给她递材料,就这样建构游戏在两人商量合作中开展着。
《指南》社会领域目标2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中对中班幼儿提出了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的要求。
上述案例中游戏前西西提出一起搭建游乐场的意见以及在游戏过程中分配游戏的任务小杰都愿意接受并付诸行动,达到了指南中所提出的目标。
其次,在搭建游乐场的过程中高楼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来小杰和西西两个人分工明确,配合得非常默契。
另外,在搭建中西西是一个引领者,她能够积极提出意见并合理进行分工。
最后,在搭建水池、沙池的过程中他们能用黄积木及蓝积木分别代替沙子和水这样以物代物完成搭建。
为了更好的开展建构游戏接下来我们老师应该从下面几点入手:1.在搭建的过程中孩子们只用到了一种材料,可能是因为忽略了其它材料也有可能是孩子们觉得其它材料不适合此次建构,在下次活动前可以对孩子提出疑问,这样在提醒幼儿可以使用多种材料的同时也能找到现有材料的一些不足之处,从而去增添新的适合的材料。
2.可以给幼儿欣赏一些游乐园的照片或其他人搭建游乐园的作品,让幼儿的思维能继续前行。
小班建构区区域观察记录20篇1. 引言在早期教育中,建构区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境。
它是孩子们通过建构玩具进行创造性游戏和学习的地方,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教师们在观察孩子们在建构区的活动时,也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发展和需求。
进行小班建构区区域观察记录是非常有必要的。
2. 观察记录1:日期(年/月/日)在今天的建构区观察中,我注意到了一位名叫小明的男孩,他在搭建积木时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和专注力。
他一遍又一遍地尝试着搭建,直到成功为止。
这让我意识到,在搭建过程中,小明得到了自我挑战和成就感,这对他的自信心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都是非常有益的。
3. 观察记录2:日期(年/月/日)今天我观察到小班的建构区域非常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进行搭建,有的孩子选择了积木,有的孩子选择了磁性拼图,还有的孩子选择了橡皮泥。
他们在这个环境中得到了自由发挥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4. 观察记录3:日期(年/月/日)在这次观察中,我发现建构区域能够启发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一些孩子选择了组队进行搭建,他们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了一件作品。
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共享自己的想法,培养了团队合作的能力。
5. 观察记录4:日期(年/月/日)孩子们在建构区域的活动中展现出了多样的创造力。
有的孩子搭建了高楼大厦,有的孩子制作了各种造型的橡皮泥作品,还有的孩子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拼图。
这表明建构区域的环境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6. 观察记录5:日期(年/月/日)孩子们在建构区域的活动中表现出了对细节的关注。
他们在搭建或制作的过程中,会考虑每一个细节,努力使作品更加完美。
这让我认识到建构区域能够培养孩子们的细心和耐心,让他们懂得了追求完美的态度。
7. 观察记录6:日期(年/月/日)在今天的观察中,我看到了一些孩子在建构区域内面临了困难。
有的孩子尝试了很多次都没有成功,有的孩子不知道从何下手。
小班建构区观察记录与分析在幼儿园的小班建构区里,孩子们用各种材料搭建着自己心中的世界。
建构区不仅是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地方,也是他们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和空间认知能力的重要场所。
通过对小班建构区的观察,我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和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观察背景观察时间:具体时间观察地点:幼儿园小班建构区观察对象:小班部分幼儿观察目的:了解小班幼儿在建构区的游戏行为和发展水平,为教师提供指导和支持的依据。
二、观察记录(一)场景一在建构区的一角,几个孩子围坐在一起,面前放着一堆彩色的积木。
小明拿起一块长方形的积木,试图将它放在另一块积木的上面,但是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积木总是滑落下来。
旁边的小红看到了,伸手帮小明扶住下面的积木,小明终于成功地将上面的积木放稳了。
接着,他们一起合作,用积木搭建了一个简单的“小房子”。
(二)场景二小刚一个人在建构区的另一边,他用圆柱形的积木一个挨着一个地排成了一排,然后又在上面放了一块长方形的积木,看起来像是一座“小桥”。
他还不断地调整积木的位置,试图让“小桥”更加稳固。
过了一会儿,他又在“小桥”的旁边搭建了一个“小亭子”,用三角形的积木做屋顶。
(三)场景三小花和小莉一起在建构区的中间,她们用泡沫积木搭建了一个“城堡”。
小花负责搭建城堡的主体部分,小莉则在旁边用小的积木装饰城堡的窗户和门。
在搭建的过程中,她们会不时地交流自己的想法,比如窗户应该开在哪里,门要多大才合适。
三、观察分析(一)幼儿的建构技能从观察中可以看出,小班幼儿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建构技能,如叠高、平铺、围合等。
但是,他们在搭建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积木的稳定性把握不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提高。
(二)幼儿的合作能力在场景一和场景三中,幼儿能够进行简单的合作,共同完成建构作品。
这表明小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合作意识,但是合作的方式还比较简单,需要教师进一步培养和引导他们学会分工合作,提高合作的效率。
小班建构区下学期观察记录及根据指南分析示例文章篇一:《小班建构区下学期观察记录及分析》哇塞!这学期在建构区的观察可真是太有趣啦!先来说说小明吧,这个小家伙总是充满了奇思妙想。
有一次,他要搭建一个“超级城堡”。
只见他小手不停地摆弄着积木,眼睛专注得像在完成一项重大任务。
“小明,你这城堡打算建多高呀?”我好奇地问。
“老师,我要建得比我们教室还高!”他头也不抬地回答我。
我心里忍不住想,这孩子的野心可真大呀!这难道不像我们想要实现一个大大的梦想一样吗?再看看小红,她可细致啦!每次搭建之前,都会把积木分类放好。
“小红,你为什么要先分类呀?”我问她。
“这样我就能很快找到我想要的积木啦,老师。
”她甜甜地说。
这多像我们在考试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考出好成绩呀!还有小刚,他呀,一开始总是搭不好,急得都快哭了。
“小刚,别着急,慢慢来。
”我安慰他。
“老师,我怎么总是搭不好呢?”他带着哭腔说。
后来在小伙伴们的帮助下,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作品,那开心的样子,仿佛得到了全世界最棒的礼物。
这让我想到,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有人拉一把,那该多好呀!通过这一学期在建构区的观察,我发现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和特点。
他们在建构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小手的灵活性,还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就像在一片广阔的天空中,每个小朋友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闪耀着属于自己的光芒。
难道不是吗?这不正是建构区的魅力所在吗?我觉得呀,建构区对于小朋友们的成长真的太重要啦!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这片小小的天地里自由翱翔,创造出更多的精彩!示例文章篇二:《有趣的建构区之旅》哇塞!这个学期在幼儿园小班的建构区里,发生了好多好多好玩的事情呢!老师让我们自由地在建构区玩耍,我可太开心啦!有一次,我和小明、小花一起搭积木。
小明说:“咱们搭个大城堡吧!”我兴奋地拍手说:“好呀好呀!那一定超级酷!”小花也眨着大眼睛点头:“嗯嗯,我要给城堡做个漂亮的花园。
小班建构区观察记录与分析观察时间:具体时间观察地点:小班建构区观察对象:小班部分幼儿观察目的:观察幼儿在建构区的游戏行为,了解其建构能力、想象力、合作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情况,并进行分析和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一、观察背景建构区是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常见的一种,它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建构材料,如积木、乐高、泡沫板等,让幼儿能够自由地搭建和创造。
小班幼儿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在建构区的活动,可以促进其手眼协调能力、空间认知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二、观察记录(一)案例一观察对象:小明、小红、小刚游戏开始后,小明选择了一堆长方形的积木,开始独自搭建。
他将积木一块一块地往上叠,很快就搭出了一座高高的“塔”。
小红在旁边看到后,也拿了一些积木过来,试图在小明的“塔”旁边搭建一个“房子”。
但是,她在搭建的过程中,不小心碰倒了小明的“塔”。
小明立刻生气地喊道:“你把我的塔弄倒了!”小红则委屈地说:“我不是故意的。
”小刚看到两人发生了冲突,走过来对小明说:“别生气,我们一起重新搭。
”于是,三个小朋友一起重新开始搭建,最终合作完成了一个有“塔”有“房子”的“城堡”。
(二)案例二观察对象:小花、小朵小花和小朵一起进入建构区后,商量着要搭建一个“动物园”。
她们先选择了一些圆形的积木作为“动物的笼子”,然后用一些小木块当作“动物”。
在搭建的过程中,小花发现“笼子”不够牢固,总是容易倒塌。
小朵想了想,说:“我们可以在下面多放一些积木,这样就会更稳了。
”按照小朵的建议,她们成功地解决了问题,“动物园”顺利搭建完成。
(三)案例三观察对象:小强小强进入建构区后,没有和其他小朋友交流,而是一个人默默地用积木搭建着。
他先搭建了一个长方形的底座,然后在上面一层一层地添加积木,最后搭出了一个“大飞机”。
在搭建的过程中,小强非常专注,没有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
三、观察分析(一)建构能力从观察中可以看出,小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建构能力。
小班建构区观察记录与分析建构区是幼儿园小班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区域之一,它能够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建构材料,让幼儿在自由搭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认知能力。
为了更好地了解小班幼儿在建构区的活动情况,我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观察,并对观察结果进行了分析。
一、观察背景观察时间:具体时间段观察地点:小班建构区观察对象:小班部分幼儿二、观察目的1、了解小班幼儿在建构区的建构能力和表现。
2、观察幼儿在建构活动中的合作与交流情况。
3、分析幼儿在建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式。
三、观察记录(一)案例一观察时间:具体时间 1观察对象:小明、小红小明和小红一起进入了建构区,他们选择了积木开始搭建。
小明先拿起一块长方形的积木放在地上,然后又拿了一块正方形的积木放在长方形积木的上面。
小红则在旁边看着,没有动手。
过了一会儿,小红拿起一块三角形的积木递给小明,说:“这个可以放在上面。
”小明接过积木,放在了他搭建的物体上。
接着,他们一起继续搭建,不一会儿,就搭出了一个类似房子的结构。
(二)案例二观察时间:具体时间 2观察对象:小刚、小花小刚和小花选择了泡沫塑料块进行建构。
小刚把泡沫塑料块一个一个地叠起来,试图搭出一座高楼。
可是,当他叠到第五块的时候,高楼突然倒了。
小刚显得有些沮丧,坐在地上不说话。
小花走过来,对小刚说:“我们重新搭吧,这次把下面搭得宽一点,可能就不会倒了。
”于是,他们一起重新开始搭建,这次他们把底部搭得更宽更稳,高楼终于搭成功了。
(三)案例三观察时间:具体时间 3观察对象:小强、小敏小强和小敏一起用乐高积木搭建。
小强想要搭建一辆小汽车,但是他不知道怎么开始。
小敏看到了,就对小强说:“我们先搭车身,用长方形的乐高积木。
”小强按照小敏的建议开始搭建车身,小敏则在旁边帮忙找合适的积木。
在他们的合作下,一辆小汽车很快就搭建完成了。
四、观察分析(一)建构能力1、从观察中可以看出,小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建构能力,能够用简单的积木搭建出一些基本的形状和结构,如房子、高楼、小汽车等。
小班建构区观察记录与分析观察时间:2019年5月23日10:00-10:40
观察地点:小二班建构区
观察对象:欢欢、乐乐、贝贝、晶晶
观察者:张老师
观察方法:轶事记录法
观察目的:
1.了解幼儿在活动中互动性合作的发展水平。
2.幼儿如何使用材料,能否合理的运用辅助材料。
今天自选建构区的有欢欢、乐乐、贝贝、晶晶四名小朋友,他们一起商议要搭建的内容,欢欢说它要搭亭子,乐乐说想搭动物园,最后晶晶说就搭动物园吧,并给三位小朋友分工。
孩子们开始搭建动物园,晶晶利用易拉罐和木板搭建了两层的楼房,乐乐负责搭马路,贝贝和欢欢合作用长条板搭院子。
欢欢突然让乐乐停下来,他要在路边搭一个池塘,他说动物园有围住不给出来的动物,也有在池塘里的动物。
晶晶听到了走过去三人商量如何搭建,但没有达成共识,欢欢要按自己的想法建构。
晶晶回去搭停车场,乐乐和贝贝合作搭动物园子。
两女孩在放动物进园中时虽然没有太多的交流,但都有意识把勇猛的动物一个一个放进去。
欢欢的小池塘建好了,池塘里有大大小小的鸭子,池塘边围着一圈树,贝贝被吸引了。
欢欢正在苦恼如何能让树不那么容易倒下,他尝试转动方向,可一松手又倒了。
贝贝自然的加入与欢欢合作,两人合力用木头把树压住不倒。
这边晶晶按自己最初的想法搭亭子,主要用圆柱体和弧形木
欢欢和贝贝在搭另一建筑,乐乐告诉欢欢要摆正,不要歪。
欢欢认真的在调整角度,对齐下面的面板。
乐乐说动物园要有大门口,她在努力设计,尝试把三只喜洋洋放在一起。
这时动物园已具雏形。
乐乐说这屋顶太平了,她很快挑选了相同的积木在屋顶进行前后对称的搭建。
欢欢和贝贝在调整马路,在两园子间要增加一个隧道。
欢欢要贝贝隧道的顶板要分开一下,可以有空气和光。
晶晶也在不断完善他的亭子,不过这时他说这是表演台,动物在表演。
晶晶告诉贝贝他觉得这些树摆得不好看,他要调整,他把压住树根的木块调整成底部,树平整的放在上面,一棵一棵的调整,贝贝看着也没提出反对。
乐乐先后对两个房顶进行对称的调整,并重新调整了动物园的大门,把三只羊分开,这摆法也获得欢欢的认可并觉得这是最好看的。
老师提醒离活动结束时间还差10分钟,这时孩子也自动停下来,地毯上的布局也已满,他们也很满意自己搭建的动物园,都站着观看。
当老师提醒孩子先不要收,一会分享给班上同伴看时孩子很开心,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观察分析
一、幼儿的互动合作水平与建构能力
相对来说小班幼儿自我意识较强,游戏时喜欢沉浸在自己的活动中,他们对自身的想法非常的坚持,缺乏主动的合作意识,在互动性合作中容易产生矛盾。
但从整个建构活动来看,这四位幼儿虽然没有太多深度的合作,协商性合作也较少,但能在建构活动中不时的友好互动,并有不少非主动意识上的合作,在小班这年龄段这种友好的互动性合作已很不错。
在活动中四个孩子们的专注力都很高,会根据自己的所需选取材料,有目的去按自己的想法搭建,同时也能自然的互动。
在四人中乐乐和晶晶比较独立,建构能力相对较强,乐乐的构思很明确,她在建构中已能较好的运用对称,选取建构对称的材料时很准确,几乎不需更换和调整木块,对称概念非常清晰。
她既独立也不排斥同伴间自然的互动。
晶晶垒高能力很快,构思很新颖,停车场、表演台、修改树的摆法,从辅助性的软材料,到木块的运用,尤其用弧形木和圆柱结合的表演台,展现出孩子很好的建构思维,对材料的特性、把控性很好,在活动中与同伴的互动不多。
互动最多的是欢欢和贝贝,他们能友好的合作,自然的配合互动,主动交流也较多。
从整个建构过程中幼儿对材料的运用与及最终作品的呈现,可以看出四名孩子的建构能力都比较好,乐乐和晶晶的建构能力在小班年龄段中应属较好水平。
二、幼儿对材料的熟悉与运用
从材料运用上,孩子对材料比较熟悉,大小板面、条形木、园柱体、三角形、弧形等木块运用较合理,孩子能用三角形做顶尖、弧形与圆柱结合建表演台,易拉罐和大小面板搭建停车场等都搭配很好。
从成品看,孩子初步有了空间、平衡、对称、分类等意识概念。
对辅助性材料也能较好的利用,从易拉罐作为主要的建筑物的承重柱子一层一层的垒高,池塘里都是小鸭子、院子里是凶猛的动物、停车场各种的车,池塘边的树,马路边的房子、动物园大门摆喜洋洋等,孩子都能合理的选择运用辅助材料,显示出这几位孩子的认知能力发展在小班年龄段中应相对较好,而且在整个活动中孩子按需而取,地面极少有多余的材料,显示出孩子日常良好的建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