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5.15 MB
- 文档页数:29
现代农机XIANDAINONGJI浅谈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及机具的使用韩绪才现在,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秸秆机械化的还田技术逐渐被推广利用。
农业生产中的良好生态效应逐渐体现出来,为农业生产的节约成本提升成效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对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及机具的使用进行了探讨。
1 秸秆还田技术的意义和内容这种新型技术,即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具有许多传统农作方式不能媲美的优势 。
其一,能够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有助于粮食产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
其二,能够减少水土流失,也就是增加了土壤的蓄水和保熵能力。
其三,能够消灭农作物常发的病虫害,提高生态模式的效益。
所谓的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就是在收获了农作物之后,利用中型或大型拖拉机及配套的秸秆还田机将收获的秸秆进行粉碎作业,之后将之抛洒于地面。
在之后的耕翻环节中,秸秆粉碎物将在微生物的帮助下,腐烂并矿化,最后分解成为有机质和腐殖质等对农作物有利的物质。
合理科学地运用秸秆还田技术,能够在农作过程中减轻农人的负担,在收获和施肥两项环节中省去多步步骤。
由此可以看到,秸秆还田技术的大规模运用是农业生产方式的一次中大改革。
2 秸秆还田作业前的准备工作2.1 万向节的正确安装要想将万向节准确地进行安装,安装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注意在粉碎秸秆的作业与提升时,确保方轴,万向节节轴和套管转动动作灵活,配合的长度适宜。
第二,确保万向节的装配在正确的位置。
不正确的位置会产生异响震动等异常,并且极易引起机件的损坏。
第三,油缸旁的支撑杆应在不影响万向节的前提下与拖拉机进行配套。
2.2 悬挂纵拉杆与横拉杆的正确调整在将秸秆还田机器与拖拉机进行连接后,第一步应该调整拖拉机的横拉杆和悬挂纵拉杆。
以此确保秸秆还田机在横纵两个方向上处于水平的状态从而使作物留茬的高度适宜。
2.3 零部件的全面检查在开始运行秸秆还田机之前应该对机器进行正确及时的零部件检查。
只有全面对零部件进行检查才能确保各个部位的零部件都处于可运作状态,上紧固件确保没有松动的现象产生。
机械化秸秆还田作业规范机械化秸秆还田作业是当机具对田块进行耕整时,将机械粉碎后的稻秆或高茬稻秆翻埋入水田土壤里作为有机肥料还田的机械化作业过程。
一、作业方式根据水稻机械化秸秆还田作业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稻秆粉碎还田机械化和高留茬还田机械化两种方式。
本实施方案补助的机械化秸秆还田作业仅针对高留茬还田机械化技术。
高留茬还田机械化是指将收获后的高留茬稻秆直接翻入土壤,然后用机械喷施除草剂或腐秆灵,放水浸泡后用水田旋耕埋草机、埋草驱动犁或耙等机具将稻秆埋入土中还田的机械化作业过程。
二、配套机具主要有微型旋耕机、自走式履带旋耕机或拖拉机配套秸秆粉碎还田机、旋耕机等进行机械还田作业。
三、技术规范(一)技术路线。
施药→浸泡→施肥→翻埋沤腐(二)技术要求。
稻秆还田量为该田稻秆总量的70%以上,浸泡时间12小时以上,灌水深度30~50mm,翻埋率≥95%。
(三)技术措施。
1.收获后对茬秆喷施标准剂量的除草剂,间隔1~2天喷施剂量15kg/hm2的腐秆灵,然后放水浸泡12小时以上,充分浸泡稻秆,加快稻秆腐烂分解速度,浸泡水深应在3~5cm,过深过浅都会影响埋草和耕作质量。
2.当稻秆还田量较多或田块土壤板结严重时,可适量增加作业遍数,若能先犁耕再进行旋耕埋草作业,埋草效果会更好。
机具作业速度应根据稻秆还田量和土壤情况确定,一般为纵横作业两遍,第一遍稍慢、稍浅,第二遍稍快,并达到规定深度。
3.应根据田块形状选择适当的作业线路,尽量不漏耕、不重耕。
4.稻秆还田作业前,应施入该田氮肥总量的80%和全部磷肥作为底肥,稻秆还田同时进行化肥深施,一方面调整碳氮比促进田间微生物的活动与繁殖,加快稻秆腐化速度,另一方面平衡养分提高稻秆还田效果和肥效。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是提升耕地质量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值得广泛推广。
但在推广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得到予以重视。
基于此,重点分析实施秸秆还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以期更有利于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应用,从而为农作物的增产增收贡献更大的力量。
1实施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1.1土地耕层浅辽西地区土地特点不同于其他地区,土地耕层浅,耕深在13~16 cm,这样,很难使还田的秸秆和土壤充分混合,影响还田质量,进而影响整地和播种质量,导致播种后的部分种子不能发芽出苗。
1.2秸秆不易腐烂一是秸秆还田机械质量不过关,导致粉碎的秸秆达不到要求;二是粉碎后的秸秆不能被土壤全覆盖,使秸秆中的水分蒸发散失但不腐烂;三是秸秆在土壤中腐解时因缺乏有施肥,不能很好地调整碳氮比例,致使腐解缓慢。
1.3缺少适合当地特点的低成本多功能的还田作业机械在北方生长的玉米秸秆质地坚硬,对秸秆还田机械要求较高,一般机械满足不了秸秆还田要求,这就需要厂家开发出符合北方特点的新机械,但新开发出来的秸秆还田机械在价格上较高,对于普通农户来讲在经济上是难以承受的。
这就需要厂家想尽办法开发出既降低成本又适应北方特点的多功能还田机械。
1.4有关秸秆焚烧方面的法规和政策不完善当前,农村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民的觉悟意识都围绕着经济的发展而改变,农户为了省事,将秸秆直接焚烧,导致焚烧的浓烟严重污染大气。
后果可想而知,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造成的危害,国家就要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这种行为加以约束。
1.5大部分秸秆用于燃料和饲料是制约秸秆还田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基于农村面临烧柴现实状况还难以解决。
广大农民仍然以秸秆为主要燃料,没有经济可行的燃料可以取代。
另一方面是政策配套不完善。
广大农民对秸秆还田的重视程度不足,政策激励机制和资金扶持不够,影响了农民秸秆还田作业积极性。
浅谈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一项技术,它可以将农作物的秸秆进行粉碎,然后再还田,将秸秆还田后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农民都是通过手工或者畜力的方式来清理农田中的秸秆,这种方式存在着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污染环境等问题。
随着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秸秆粉碎机,但这些机器只能将秸秆粉碎,无法将其直接还田。
所以,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的真正应用是在新世纪初期出现的。
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升级,实现了对秸秆的粉碎和还田的一体化处理,具备了高效、环保、节能等特点。
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的主要机械设备:1. 秸秆粉碎机:主要作用是将秸秆粉碎成细小的颗粒,便于还田。
2. 还田机:主要作用是将粉碎后的秸秆均匀地撒在农田中,使其在土壤中分解,提高土壤肥力。
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的操作步骤:1. 秸秆收割后,将秸秆送入秸秆粉碎机进行粉碎。
2. 粉碎后的秸秆通过输送带送到还田机上。
3. 启动还田机,将秸秆均匀地撒在农田中。
4. 将农田处置好,等待明年的种植。
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的优点:1.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将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水平,保护生态环境。
2. 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 提高农户劳动效率:采用机械化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农户的劳动效率,减轻农户的劳动强度和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4. 减少环境污染:将秸秆还田可以减少秸秆的烧掉带来的环境污染。
总之,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它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减少环境污染,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
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技术路线和作业标准经过多年对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结合丰县实际,特制订丰县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规范。
一、麦草机械化还田(一)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主要特点1.产生大量秸秆,增加电力消耗。
高性能收获机采用秸秆切碎装置,将秸秆机械返回田间,增加了功耗,降低了作业效率。
秸秆还田机的操作功耗也会增加,从而增加操作成本。
2.作业茬口紧,工作任务重。
麦收后茬种植作物品种以水稻、玉米为主,夏收夏种作业时间短、作业茬口紧、作业量大,机手在短时间内大面积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质量难以保证。
3.操作标准高,实施难度大。
随着水稻插秧面积的扩大,对留茬、抛草均匀性和切碎长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秸秆与土壤的不均匀混合会导致秸秆在田间的气生现象,影响幼苗根系的发育。
(二)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方案根据《秸秆还田机械操作规程》、《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机旱地作业质量》等六项省级地方标准作业,结合机具配置情况、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种植特点及后茬作物等因素,制定适合我县的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方案。
(一)玉米种植区麦秸全部还田1、技术路线:联合收获机收获小麦→拖拉机带秸秆还田机(旋耕机)粉碎还田→玉米免耕机械化播种(行距60―65cm);补助25元/亩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 添加切碎装置,粉碎并返回现场→ 玉米免耕机械化播种(行距60-65cm);补贴:10元/亩2、作业要求:联合收割机收割留茬≤15cm,秸秆切碎长度8-12cm,漏切率≤1.5%,合格率≥95%。
3.机具配置:收割与切碎装置相结合,或使用大中型拖拉机配置相应宽度的秸秆粉碎还田机(旋耕机)在收割后粉碎秸秆。
玉米茬播种机采用高机架、圆盘式开沟机具。
(二)稻麦种植区水耕水整秸秆还田作业1.技术路线:联合收割机将小麦和麦秸适当收获,切碎后均匀抛撒→ 施用基肥(增加氮肥)→ 用水浸泡田地→ 水稻秸秆还田、机械耕作和整地→ 水稻机械插秧。
补贴:25元/亩12.作业要求:联合收割机收获残茬≤ 15厘米,秸秆切碎≤ 10cm,均匀分散在田间,秸秆还田机作业深度≥ 20厘米。
浅谈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秸秆是农作物收获后的残余物,可以用于还田,促进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
在传统农业中,秸秆多以手工清理和还田的方式处理,效率低下,成本高。
而现代农业则倡导机械化处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其中,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
秸秆粉碎还田是指将秸秆经过机械化粉碎后还入田间,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农作物的生长。
该技术的好处有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能够提高土壤肥力。
将秸秆还田可以补充土地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元素,提高土壤含水量和保肥性,使土壤更为疏松,增加空气和水分的通透性。
这些有机物质还能够缓解钾、磷、氮等元素的流失,减少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同时也保护了环境。
2. 能够减少秸秆的堆存和传染病虫害的发生。
传统的秸秆处理方式往往是将其堆存在农田附近,容易滋生病虫害、菌类等,而这些物质会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秸秆粉碎还田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减少秸秆运输、堆存等工作,提高农业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率。
3. 能够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还田的秸秆能够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水分,促进其生长和发展,同时还可以减轻土壤压力,增强土壤肥力,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的实现需要使用特定的机械设备,如秸秆粉碎机、秸秆还田器等,这些设备的主要功能包括:1. 秸秆粉碎机。
该设备主要用于将秸秆从废渣、稻草等根蒂中挑选出来,经过粉碎后还田。
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效率高等优点,能够快速处理大量的秸秆,并将其变成更细密的物质,便于还田作用。
2. 秸秆还田器。
该设备主要用于将粉碎后的秸秆散布到农田中,以达到还田的目的。
该设备具有速度快、散布均匀、操作简单等特点,能够迅速将秸秆施到农田中,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在使用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的同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例如:1. 秸秆的选择。
不同的秸秆在粉碎和还田时会有不同的效果。
要根据作物类型、土壤情况和气候环境等因素来选择适宜的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