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板~模板施工工艺
- 格式:ppt
- 大小:20.05 MB
- 文档页数:145
梁板柱墙模板施工方案
在建筑施工中,梁板柱墙模板是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承担着支撑混
凝土浇筑、保证结构准确度和质量、提高施工效率等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梁板柱墙模板施工方案的相关内容。
1. 施工前准备
在开始梁板柱墙模板施工之前,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
具体包括对施工场地进
行规划、清理、平整,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确定模板的类型和规格等。
2. 模板安装
根据建筑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确定梁板柱墙模板的安装位置和尺寸。
在安装
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尺寸精度,保证结构准确度。
同时,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支撑和固定,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混凝土浇筑
在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浇筑
速度、浇筑高度和混凝土坍落度,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4. 拆除模板
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可以对模板进行拆除。
在拆除过程中要注意操作技巧,避免损坏混凝土结构。
同时,要及时清理模板,做好模板的维护和存放工作,以备下次使用。
5. 安全施工
梁板柱墙模板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规范,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确保施
工人员的安全。
同时,要定期检查模板的使用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梁板柱墙模板施工方案对建筑施工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施工人员在施
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实现施工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建筑工程梁、板模板安装施工工艺及施工工艺方法1、施工工艺流程验梁线和结构标高线→放出梁底和平台底排架位置线→搭设平台和梁底排架→铺设梁底龙骨和梁底模板→绑扎梁筋→立梁侧板→铺设平台底龙骨和模板→模板校正→底部加固→刷模板脱模剂。
2、施工方法要点(1)钢管排架搭设横平竖直,纵横连通,上下层支顶位置一致,连结件须连结牢固,水平拉撑连通;(2)模板第一排次楞木方须紧靠墙板,如有缝隙用密封条封孔,模板与模板之间拼接缝<1mm,否则用腻子封条;(3)梁、板模板起拱:对<4m开间板(或4m跨度梁)不考虑起拱,4≤L <6m按2‰起拱,≥6m按3‰起拱;悬挑梁板(或梁)按4~5‰起拱。
(4)顶板模板支设,下部支撑脚手架架满堂搭设,立杆上加U托调整标高,支撑下垫垫板。
顶板纵横背楞用压刨刨成同样规格,并拉通线找平。
特别是四周的背楞,弹线保持在同一标高上,板与背楞用35长钉子固定,背楞间距250~300,板铺完后,用水准仪校正标高,并用靠尺找平。
铺设四周模板时,与墙齐平,加密封条,避免墙体“吃模”,板模周转使用时,将表面的水泥砂浆清理干净,涂刷脱模剂,对变形和四周破损的模板及时修整和更换以确保接缝严密,板面平整;模板铺完后,将杂物清理干净,刷好脱模剂。
(5)从墙根起步300mm立第一根立杆以后按900mm的间距立支撑,这样可保证立柱支撑上下层位置对应。
主楼部位设置扫地杆,扫地杆距地面200mm。
汽车库部位水平拉杆要求设上、中、下三道,第一道离地面200mm,第二道离地面1700,第三道在木龙骨底部,必须纵横连接,以保证其整体稳定性。
考虑到人行通道,在支撑中留一条通道,中、下两道水平不设(在顶板支撑完善之后拆除部分横杆形成人行通道)。
(6)梁底板铺设注意托着梁底木龙骨的水平钢管搭设时要严格控制其位置的水平、标高的准确。
楼板面板拼接处下应尽量设置通长次龙骨,防止在此处漏浆。
(7)对个别主、次梁存在高差的位置,先在主梁的侧板面开设次梁口,主梁底板及龙骨保持贯通,次梁端部紧顶于主梁侧板面,高差部位在次梁端部下挂侧板,并将此补板用背楞靠住。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楼板、墙板及梁柱处理工艺详解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将建筑构件在工厂进行制造,然后在现场进行快速安装组装的建筑技术。
它具有高效、环保、节能等诸多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推崇。
本文将详细介绍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楼板、墙板以及梁柱的处理工艺。
一、楼板处理工艺1. 板缝抗渗处理:为了防止水泥浆料因板缝而渗漏,需要对板缝进行抗渗处理。
首先,在预埋件上涂布防水浆料,然后用水泥黄砂砂浆封闭板缝,并进行养护。
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水泥溶液渗入楼板,并增加整体结构的密封性。
2. 楼板防火涂料施工:为提高楼板的火灾安全性能,需要对楼板进行防火涂料处理。
首先,在楼板表面喷涂一层耐火涂料,保证其具备耐高温能力;然后再覆盖一层密封剂,起到隔热和增强固结效果。
3. 防腐处理:对于楼板下方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的地面,需要进行防腐处理。
一般采用环氧涂料或聚氨酯防水涂料进行处理,可以有效预防潮气渗透和腐蚀。
4. 楼板隔声处理:为了提高楼板的隔声效果,可以在楼板表面粘贴隔音材料或铺设隔音毡。
这样可以减少上下层之间的噪音传递,提高住户的居住舒适度。
二、墙板处理工艺1. 墙缝填补:在墙板连接处通常会出现缝隙,需要对其进行填补处理。
首先,在缝隙中注入密封胶,并用刮刀将其抹平;然后再用砂浆进行涂刷和修整,确保墙面平整美观。
2. 墙体装饰:为了使墙体具备装饰性和保护功能,需要进行墙体装饰处理。
常见的装饰方法有贴瓷砖、壁纸、涂料等。
选择合适的装饰材料并正确施工可以增加墙体的美观度和耐久性。
3. 空洞处理:在墙板中常常会出现空洞,为了保证墙体的强度和稳定性,需要进行空洞处理。
一般采用注射胶或填充材料进行修补,同时进行养护以加固墙体。
4. 防潮防霉处理:如果墙板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容易滋生霉菌和产生异味。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可以在施工时添加防霉剂或者对墙面喷涂防霉涂料,提高建筑物的健康环境。
三、梁柱处理工艺1. 梁柱表面处理:梁柱是建筑物的骨架,其表面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来增加强度和美观度。
混凝土梁柱施工工艺模板安装与混凝土浇筑技巧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是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而混凝土梁柱作为承重构件,其施工工艺模板安装和混凝土浇筑技巧是关键环节,对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梁柱施工工艺模板的安装流程和混凝土浇筑技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施工经验。
一、混凝土梁柱施工工艺模板安装流程1. 准备工作在施工前,需对混凝土梁柱施工的模板进行检查确认。
确保模板材料完好无损,结构稳固,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固处理。
同时检查模板尺寸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避免出现尺寸偏差。
2. 安装模板支撑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图纸,确定混凝土梁柱的尺寸和位置,并搭设支撑架。
支撑架需要经过认真计算和稳固固定,确保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在支撑架上安装模板支座,以固定模板的位置和高度。
3. 装配模板根据梁柱的形状和尺寸,将预制的模板进行拼接和装配。
在装配过程中,应严格遵循设计要求,确保模板的连接牢固、密实。
在梁柱连接处,应特别注意模板的对齐和完整性。
4. 梁柱模板表面处理梁柱模板的表面需要进行平整处理,以保证混凝土的浇注质量。
可以采用打磨或回填的方式进行表面处理,确保模板表面光滑平整,并清除杂物和尘土。
5. 固定和支撑在模板安装完成后,需对其进行固定和支撑。
根据模板的尺寸和形状,使用螺栓、木方或者其他固定材料进行牢固固定。
模板的支撑也要进行检查和调整,确保其垂直度和平整度。
6. 模板检查在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模板的全面检查。
检查模板的连接点是否紧固,模板是否水平、垂直和平整。
如有问题及时调整和修复,确保混凝土浇筑前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二、混凝土浇筑技巧1. 混凝土准备在混凝土梁柱施工前,需对混凝土进行准备。
根据设计要求配制好的混凝土应具备适当的流动性和坍落度。
在浇筑前应充分搅拌混凝土,并控制其适宜的湿度和黏度。
2. 浇筑顺序在混凝土梁柱施工中,应按照设计要求和工程图纸的指引,分段、分层进行浇筑。
先进行梁的浇筑,再进行柱的浇筑。
1、模板工程施工工艺工艺流程1:放线定位施工内容:板面放线控制模板加固位置。
控制标准:复核放线是否准确,如不准确则进行调整。
工艺流程2:搭设梁柱支架工艺流程3:墙柱脚清理施工内容:搭设梁柱支架。
施工内容:用鼓风机将墙柱脚清理干净。
控制标准:1、模板支架水平方向搭设,首先放置四根立杆,将水平杆通过杆端接头插入立杆的连接盘上形成基本的架体单元,并以此向外扩展搭设成整体支撑体系。
2、垂直方向应搭完一层以后再搭设次层,以此类推。
3、置水平杆时,杆端插销插入盘扣时应用铁锤敲紧。
控制标准:墙柱脚石子、混凝土块、木屑、焊渣等杂物必须清理干净。
工艺流程4:脱模剂涂刷工艺流程5:墙模板加固施工内容:模板涂刷脱模剂施工内容:用对拉螺杆加固锁死墙模板。
控制标准:1、检查模板是否清理到位。
2、刷脱模剂要专人进行,涂刷要薄而匀,不准漏刷,不准有流淌痕迹。
3、涂刷隔离剂应涂刷均匀,不流坠,刷完后挂可使用牌。
4、涂刷完的模板不能浇水,不得长时间放置,还要防雨刷或落上灰尘,影响拆模控制标准:地下室内墙模板采用16mm 胶合板配制,模板竖楞采用45mm×85mm 木枋,横向间距为400mm,横楞采用φ48×3.0mm 钢管,纵向间距500mm,模板支撑采用钢管脚手架。
为保证模板的侧向刚度,在模板中间加设φ14 对拉螺杆,为保证对拉螺杆重复使用,使用时,带PVC套管;工艺流程6:柱模板加固工艺流程7:墙柱脚封堵施工内容:柱模板加固。
施工内容:使用砂浆把墙柱脚封堵严实。
控制标准:采用16mm 厚木胶合板,竖向内楞采用45×85的木枋,水平外楞采用双Φ4.8 钢管抱箍加固。
木枋竖楞的横向间距取250~350mm,抱箍的竖向按350~500mm 设置,结合实际情况做到上疏下密,底部四道抱箍距取350mm(首道距地面150mm),以上取500mm。
在柱模上设置双向ф14对拉螺杆,螺杆纵向间距与柱横楞间距相同,施工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到上疏下密,对拉螺杆长度以两端各伸出柱结构边200mm为宜。
梁模板安装施工方案1.2.1梁模板安装工艺流程:弹线(轴线标高线)—搭设梁底支架—安装梁底模板并起拱—绑扎梁钢筋并设置垫块—安装梁侧模—安装锁口立管,加固横杆及对拉螺栓—安装斜撑—复核梁模尺寸位置及垂直度—与顶板模板连接—清理。
1.2.2梁模板施工要点:(1)模板支撑立杆底部必须在楼面上垫40mm厚木方;(2)钢管排架搭设横平竖直,纵横连通,上下层支顶位置一致,连接件需连接牢固,水平拉撑连通;(3)根据梁跨度,决定顶板模板起拱大小:梁跨度等于或大于4m且小于9m时,施工按跨度的0.3%起拱,当跨度为9m及以上时,按跨度的0.35%起拱,悬臂梁按悬臂长度的0.35%起拱。
(4)梁板、梁柱节点部位模板加工安装须过渡自然,符合设计几何尺寸要求,加固牢靠,模板拼缝不应大于1mm,严禁用塑料袋、不规则木块或混凝土块儿等封堵模板缝隙。
1.3楼梯模板安装1.3.1楼梯模板安装施工1.3.1.1楼梯模板施工前应根据实际层高放样,确定楼梯板底模高度和踏步平面、立面位置。
1.3.1.2搭设竖向脚手架和水平连系杆。
1.3.1.3搭设支底模的纵横向钢管,铺楼梯底模,模板采用14mm厚木胶合板。
1.3.1.4等绑扎好楼梯钢筋后安装楼梯外帮侧板,钉好固定踏步侧板的挡木。
1.3.1.5在侧板处用套板画出踏步位置线。
1.3.1.6安装踏步立模,模板高度为楼梯踏步高度减去模板厚度,模板顶为踏步平面,将踏步立模和两边侧模固定。
1.3.1.7安装踏步水平面模板,模板宽度为踏步宽加上两倍的模板厚度,使模板与踏步水平线一致,并分别与侧板立模固定牢。
1.3.1.8在踏步模上每米固定三角木,三角木成一条直线,三角木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踏步高度和宽度,并将木枋固定在三角木上,每隔三个踏步用对拉螺栓φ14将楼梯底板和踏步模板拉紧固定,为周转使用,对拉螺栓套上PVC管。
1.4.2下挂板模板安装施工下挂板处采用木模板,次龙骨选用40×90木方,间距225一道,主龙骨采用双钢管,450一道,用12对拉螺栓拉结,侧面用钢管顶撑加固。
梁模板施工方法
梁模板施工方法
梁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复核梁底标高、校正轴线位置→搭设梁模支架→安装梁模底板→绑扎梁钢筋→安装两侧梁模→穿对拉螺栓→按设计要求起拱→复核梁模尺寸、位置→与相邻梁模连接固柱子拆模后在混凝土上弹出轴线和水平线。
安装梁钢支柱之前,支柱下垫通长脚手板,梁支柱采用单排。
支柱双向加剪力撑和水平拉杆,离地500mm设一道,以上每隔2m设一道。
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
在安装梁底模板时,调节支撑的可调底座,将梁底的纵向水平支撑调至距梁底60mm处,然后在纵向水平支撑上铺设φ48钢管,钢管间距400mm,接着按梁的位置安装梁底模板,梁底的后拆支撑要一同安装。
安装好梁底模板后再安装梁侧模板,并拉线找直。
梁底板应起拱,当梁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梁底板按设计要求起拱。
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在梁柱模板交接处,用螺栓将打孔的木方同钢模连接。
当梁截面高≤400mm时,用钢管直接固定两侧模板,当梁高>400mm时,应设置一道对拉钢管,以保证模板能够承受砼施工时产生的侧压力,同时用钢管固定梁的位置。
安装后校正梁中线、标高、断面尺寸,将梁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检查合格后办预检。
注意事项
(1)按设计要求,梁跨度≥4m时,模板应按3‰起拱,起拱不得削弱梁的高度。
(2)梁高在700mm以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以防胀膜。
(3)上下层模板的支柱,一般应安装在一条竖向中心线上。
(4)立柱支撑应有对口木楔或长短钢管结合,以免立柱拆除时梁受反力影响。
感谢您的阅读!。
模板施工工艺一、模板施工工艺:1、梁模板:1.1.梁模板工艺流程:梁模板调整标高支设梁板支撑支设梁底并按要求起拱绑扎梁筋支设梁侧模校正加固办预检1.2.梁模板安装工艺:模板支撑体系采用碗扣脚手架及顶托做支撑,支撑立杆沿梁方向600mm间距布置,垂直方向1100mm间距布置立杆。
梁模支架设可调支撑立杆、水平拉杆并设剪刀撑。
梁底采用100×100木方子为主龙骨、100×100木方作为次龙骨,其中主龙骨间距为1100mm,次龙骨间距200mm。
当梁高大于600时在梁底中部另加一排支撑,支撑间距为600mm。
梁模模板加固肋条采用50×100木方做背杠,当梁高露出板底大于600mm以上时,在梁中加设一道Φ14对拉穿墙螺栓,梁高超过1000mm时设二道螺栓拉杆。
为满足板面平整度的要求,全部木方用压刨将接触板面的一侧刨平,刨两次。
梁底模为先加工成型模板(块)拼成,梁侧模则按交叉梁位置留设岔口。
具体支设方案如下图:2、板模板:2.1.板模板工艺流程:支设顶板支撑调整顶板标高支设顶板底并按要求起拱 绑扎板筋 校正加固 办预检。
2.2.板模板安装工艺:板下支撑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木模板做面板,木方、钢管做背肋,钢管配合可调支撑做支撑及加固,立杆间距设定为900*900mm ,横距为600mm 。
主龙骨采用100*100mm 木方,间距900mm ,次龙骨采用100mm ×100mm 木方,间距200mm 。
为保证支撑的牢固性,立杆下设纵横扫地杆。
模板接缝处用木方连接,铺设底模板时应从四周向中心铺设,在中间收口。
在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支架高度小于8m 的设置上下共两道,沿扫地杆、梁底连续设置。
剪刀撑的布设见下图m-6mm m-6m m -6m m -6mm8m以下顶板模板支设图木方100*100木方50*100板模板顶板支撑体系8m以上顶板模板支撑体系(见下图)板下支撑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木模板做面板,木方、钢管做背肋,钢管配合可调支撑做支撑及加固,纵横立杆间距为900*900mm。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一层梁柱模板施工,位于XX市XX区XX路XX号。
工程总建筑面积XX万平方米,建筑层数XX层,建筑高度XX米。
一层梁柱模板施工主要包括梁模板、柱模板的安装、拆除及清理工作。
二、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1)熟悉图纸,了解设计要求,掌握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
(2)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工艺、操作要点和质量标准。
2. 材料准备(1)梁柱模板: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模板,确保模板表面平整、尺寸准确、无变形、裂缝等缺陷。
(2)模板支撑体系: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钢管、扣件等材料,确保支撑体系稳定、可靠。
(3)其他材料:包括木方、胶带、铁钉、涂料等。
3. 人员准备(1)组织施工队伍,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
(2)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4. 施工机具准备(1)模板安装、拆除设备:包括手摇钻、电钻、电锯、撬棍等。
(2)支撑体系安装、拆除设备:包括卷扬机、千斤顶、撬棍等。
(3)其他设备:包括电焊机、切割机、打磨机等。
三、施工工艺1. 梁模板施工(1)根据图纸要求,确定梁模板的规格、数量和安装位置。
(2)清理梁底面,确保表面平整、干净。
(3)将梁模板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模板之间缝隙应严密,不得有漏浆现象。
(4)安装模板支撑体系,确保支撑体系稳定、可靠。
(5)检查梁模板安装质量,如有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2. 柱模板施工(1)根据图纸要求,确定柱模板的规格、数量和安装位置。
(2)清理柱面,确保表面平整、干净。
(3)将柱模板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模板之间缝隙应严密,不得有漏浆现象。
(4)安装柱模板支撑体系,确保支撑体系稳定、可靠。
(5)检查柱模板安装质量,如有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3. 模板拆除及清理(1)拆除模板时,应先拆除支撑体系,再拆除模板。
(2)拆除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3)拆除后的模板进行清理,确保无杂物、油污等。
(4)对模板进行保养,延长模板使用寿命。
变形缝位置的梁柱模板施工工艺浅析梁、柱模板施工工艺在建筑施工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到梁柱的质量和工程进度。
其中,变形缝的位置对梁柱的施工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梁柱模板施工时,需要特别注意变形缝的处理。
一、变形缝的定义和作用变形缝又称为伸缩缝,其主要作用是在建筑物因温度变化、荷载作用等引起的收缩膨胀能够发生变形的部位,从而减小建筑物的应力集中。
变形缝的设置可以有效地预防建筑物的裂缝和变形,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二、变形缝的位置确定1.根据结构设计说明书进行安排:一般来说,变形缝的位置会在结构设计说明书中进行规定,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安排。
2.根据结构形式进行确定:对于一些没有明确规定的建筑物,可以根据结构形式进行变形缝的位置确定。
例如,在悬挑结构中,变形缝一般会设置在悬挑梁与主体结构之间。
三、梁模板施工工艺分析1.施工准备工作:包括对模板材料进行检查验收、测量尺寸与标高、开具梁模板施工图纸等。
2.梁模板拆除与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和模板图纸,进行梁模板的安装和拆除。
在安装模板时,应注意模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并采取支撑杆等支撑物保证模板的稳定。
3.变形缝处理:根据变形缝的位置,在梁的两端设置伸缩缝盖板。
伸缩缝盖板要求与梁表面保持平整,并且能够在伸缩时保持一定间隙。
同时,还需要加强变形缝周围的钢筋绑扎,以增加其抗剪能力。
4.混凝土浇筑:在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浇筑顺序,以保证混凝土能够充分填充梁体内部。
5.梁模板拆除:混凝土养护期结束后,可以进行梁模板的拆除工作。
拆除模板时,需要采取逐层拆除的方式,避免对梁体产生不均匀的力作用,导致其变形或裂缝。
四、柱模板施工工艺分析1.施工准备工作:包括对模板材料进行检查验收、测量尺寸与标高、开具柱模板施工图纸等。
2.柱模板拆除与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和模板图纸,进行柱模板的安装和拆除。
在安装模板时,应注意模板的垂直度和水平度,并采取支撑杆等支撑物保证模板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