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过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6
浅析我国国际储备现状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摘要:本文根据我国国际储备的现状,深入了解我国国际储备现有架构,并根据我国国际储备存在的风险探索与我国经济发展的联系。
接下来本文将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在我国国际储备中黄金储备比例偏小,影响我国金融稳定;二是巨额外汇储备导致相对应的国民储蓄不能很好产生经济效益,影响我国内经济的发展;三是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加大了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四是外汇储备的增加,影响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关键词:国际储备外汇储备黄金储备规模过大资金闲置人民币升值据了解,次贷危机之后,我国国际储备不减反增,比照其他国家的数据,我国国际储备在规模和结构上都存在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在国际外汇市场剧烈动荡、金价暴涨暴跌、国际游动资本到处游荡、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的今天,如何完善我国国际储备管理迫在眉睫。
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是指各国政府为了弥补国际收支赤字,保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其他紧急支付的需要而持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所有流动资产的总称,是一国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汇率稳定及应付紧急支付的重要资产。
因此,储备规模是否适当、储备结构是否合理,不仅对一国过敏紧急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更对国家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资料显示,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我国的外汇储备也增长迅速。
从2000年的1,655.74亿美元上升到2005年的8,188.72亿美元,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到8,536亿美元,一举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年末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2007年增长至13,500亿美元。
2008年4月末,外汇储备余额已经增加到17,566.4亿美元,创我国外汇储备历史最高记录。
尽管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有所缩水,但总体而言,仍处于增长状态。
在大量的储备面前,是否真的需要这么多外汇保证我国经济安全成了人们的质疑点,其管理也成了人们热烈讨论的问题。
据了解,我国国际储备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首当其冲的是资产结构不合理。
外汇储备对经济影响有哪些外汇储备并非多多益善,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急剧扩大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一些关于外汇储备对经济影响的相关资料。
供你参考。
外汇储备对经济影响外汇储备并非多多益善,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急剧扩大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1. 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
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流入代表着相应规模的实物资源的流出,这种状况不利于一国经济的增长。
如果中国的外汇储备超常增长持续下去,将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
2. 带来利差损失。
据保守估计,以投资利润率和外汇储备收益率的差额的2%来看,若拥有6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年损失高达100多亿美元。
如果考虑到汇率变动的风险,这一潜在损失更大。
另外,很多国家外汇储备构成中绝大部分是美元资产,若美元贬值,则该国的储备资产将严重缩水。
3. 存在着高额的机会成本损失。
中国每年引进大约500亿美元的外商投资,为此国家要提供大量的税收优惠;同时,中国又持有大约一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闲置不用。
这样,一方面是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另一方面老百姓省吃俭用借钱给外国人花,其潜在的机会成本不可忽视。
4. 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效果。
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央行负有无限度对外汇资金回购的责任,因此随着外汇储备的增长,外汇占款投放量不断加大。
外汇占款的快速增长不仅从总量上制约了2004年以来宏观调控的效力,还从结构上削弱宏观调控的效果,并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使央行调控货币政策的空间越来越小。
5. 影响对国际优惠贷款的运用。
外汇储备过多会使中国失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优惠贷款。
按照IMF的规定,外汇储备充足的国家不但不能享受该组织的优惠低息贷款,还必须在必要时对国际收支发生困难的其他成员国提供帮助。
这对中国来讲,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
6.加速热钱流入,引发或加速该国的通货膨胀。
7. 导致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不均衡。
高额的外汇储备导致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不均衡,不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向内需主导型模式的转变。
外汇储备过多的作用外汇储备过多的作用导论:外汇储备是指一个国家持有的国际货币(外汇)的储备量。
它是国家经济的重要部分,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政治作用。
外汇储备的大小通常反映了一个国家外汇市场和国际经济地位的强大与否。
然而,外汇储备过多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经济、金融、政治和安全等多个角度来探讨外汇储备过多的作用。
一、经济作用1. 维持汇率稳定外汇储备是中央银行用来干预汇率市场的工具之一。
当一个国家的货币市场出现大幅度的波动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购买或出售外汇来干预市场,稳定汇率。
拥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可以提供充足的资金来干预汇率市场,防止货币贬值或升值过快,保持汇率的稳定性有利于促进贸易和资本流动。
2. 保护金融稳定外汇储备可以用来扩大国内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提升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当国内遭遇到金融危机或金融风险时,外汇储备可以用来提供紧急流动性支持,防止金融系统崩溃。
此外,外汇储备还可以用来偿还国际债务,缓解资本流出压力,减少对外借款的需求,降低债务风险。
3. 促进国内投资和经济发展外汇储备可以用于国内投资和经济发展。
拥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可以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支持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民生改善。
此外,外汇储备还可以用来支持国内企业的海外投资和开展国际贸易,提升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二、金融作用1. 增强信心和稳定市场外汇储备的规模越大,越能够增强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信用的信心,稳定市场预期。
市场对一个国家经济前景的看法通常与其外汇储备量密切相关,外汇储备过多会使国内金融市场更加稳定,降低金融风险,吸引外国投资者来投资。
外汇储备还可以用来履行国际经济合作和支付国际贸易的外债义务,维护国际信用和声誉。
2. 支持货币发行和国际支付外汇储备可以用来支持国内货币的发行和维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
中央银行可以利用外汇储备来购买或售出本国货币,调整货币供应量,实现货币政策的调控。
巨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囵武昕宇摘要:中国外汇储备额度连年增长,并且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
一方面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另一方面我国也陷入到与美国的“金融恐怖平衡模型”中,这些巨额的外汇储备如何经营管理才能规避风险,减少损失,更好地用于社会主义建设中,是国内众多学者所关注的问题。
分析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及其原因,阐明巨额外汇储备的危害,提出管理外汇储备的相关建议,希望能够降低金融风险,实现我国外汇储备保值增值,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关键词:外汇储备;金融风险;危害;管理2009年2月1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伦敦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主编巴伯的专访中讲到“外汇储备是—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表现。
我们正在研究外汇储备如何使用。
外汇储备是中央银行用人民币购买的,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如果财政使用必须发行国债,就购买来用。
第一,我们正在探讨、探索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外汇储备来为我们的建设服务。
去年,我们就发行1.5万亿元国债,购买了2000亿美元的外汇,由中投公司运营,包括通过企业对外投资。
第二,外汇必须用在国外,用在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
因此我们希望用外汇来购买中国亟需的设备和技术。
“至于是否需要继续购买美国国债,这件事确实很敏感,我们毕竟有巨额的外汇储备,这些外汇储备是需要加以经营的,购买外国国债是一种方式。
但是是否继续买,买多少,将根据中国的需要,并且按照外汇安全、保值的要求来决策。
州”温总理最近在欧洲对于外储的表态更多是在向全球传递一个信号,表明中国维持世界贸易体系的诚意。
特别是经济危机发生后,发达经济体为了放大经济刺激计划的“乘数效应”,纷纷要求有关政府的支出,尽量用于购买在本国制造的产品,成为贸易保护主义堂而皇之的理由。
正因如此,中国站出来,强调中国要有效利用外汇储备,为“我们的建设服务”。
一、外汇储备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众所周知,外汇储备(f or ei gn exc hange r eser 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外汇储备规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惊人,其外汇储备规模也是全球第一。
而外汇储备规模对国家和经济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外汇储备规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影响1:货币政策和汇率稳定外汇储备规模庞大的国家能够更好地控制货币政策,以保持外汇市场的稳定。
同时,外汇储备可以用于干预汇率,维持汇率的稳定,保障进出口贸易的顺利进行。
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在近年来对稳定汇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外汇储备规模庞大,中国央行可以通过购买和出售外币来干预市场,进而控制汇率波动范围。
这样的稳定汇率使得中国成为外商投资的优选地之一,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影响2:外贸和经济增长外汇储备规模是一个国家官方货币储备的指标,其中包括外汇和黄金等外币资产。
外汇储备规模庞大的国家有助于提高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促进了外贸的发展。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发展外贸,不断提高关税对外开放的程度,发展出口型经济。
外汇储备规模的增长导致中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逐渐提高,为中国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
影响3:风险分散外汇储备规模大国可以通过分散投资来降低风险。
和黄金、债券等传统的投资方式不同,外汇储备规模大国除了可以通过购买固定收益的投资品种外,还可以通过购买股票等资产来改善风险分散状况。
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在近年来通过逐渐放宽管理规定,降低储备的流动性风险。
同时,在风险分散方面,中国央行已经开始增加其对其他货币的投资,从而降低了依赖美元的风险。
影响4:资本流入外汇储备规模庞大的国家可以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这类资本流入主要指外商直接投资和债券投资。
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在国际上赢得了市场信任和认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资投资。
外资的投资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可靠的资金来源,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
总结:以上几点从不同角度解析了外汇储备规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总的来说,外汇储备规模巨大的国家可以更好地控制货币政策、维护汇率稳定、带动外贸和经济增长、实现风险分散、吸引资本流入,从而为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财金之窗摘要:外汇储备对于平衡国际收支、干预外汇市场,维护本国汇率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外汇储备还是举债和偿还外债的保证。
截止2008年3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1.6万亿美元,面对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数字,中国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之将是一件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用几种外汇管理理论分析判断得出中国是外汇储备已经过多,文章同时分析了外汇储备过量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利弊影响。
关键词:外汇储备;外汇成本;通货膨胀;外汇管理Abstract: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plays very impor tant roles on the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on the intervention foreign exchange market.It can main-tain the stabilization of one country’s exchange rate, and also can offer guarantee with the payment of for-eign loans.By the end of March2008,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have more than1.6trillion in U.S. dollars.How reasonably and effectivly manage and use of it will be very worthy of study.In this paper,au-thor uses several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control theories and find that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have been excessive.This article simultaneous-ly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ex-cessiv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to Chinese economy.Keywords:foreign exchange reserve;cost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inflation;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control外汇储备是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使用的外国货币资产,也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平衡国际收支、干预外汇市场,维护本国汇率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外汇储备还是举债和偿还外债的保证。
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影响及其对策作者:宋晓漪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第23期摘要:我国外汇储备巨额增长,给我国经济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主要就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如何理性看待我国外汇储备剧增带来的相关影响,以及如何应对我国的外汇储备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外汇储备;影响;对策中图分类号:F83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005-01一、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体系在经历了几十年的不断改革后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总体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数据显示,1980年,我国外汇储备只有12.96亿美元,1990年才首次超过100亿美元,2006年底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0663亿美元,截至2011年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0447亿美元,同比增长24.4%,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一,同时几乎是排名第二的日本所拥有的外汇储备的三倍。
外汇储备总量几十年来增幅大、变动频繁已经对宏观经济运行造成相当的负面影响,也使我们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处于被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超额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一)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不利于对外贸易顺利开展一个国家的国外汇储备越多,该国的本币升值的压力就越大。
中国外汇储备大幅增加,就意味着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增加,而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国家有逆差,逆差国就会利用WTO的规则,限制中国产品出口,保护本国产业。
人民币的升值会削弱中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不利于对外贸易的顺利开展,进而直接影响到国内经济增长速度。
(二)阻碍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外汇储备过剩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多年来以所谓低成本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为了维持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我国实施了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
当长期的国际收支顺差中央银行只能通过外汇市场进行干预,购进美元、投放人民币。
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外汇储备是指一个国家所持有的以外币形式存储的财富,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
我国的外汇储备一直占据着全球最高的位置,但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外汇储备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日益庞大。
截至2021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达到了3.22万亿美元,占据全球外汇储备的近三成。
这一规模庞大的外汇储备为我国提供了充足的外汇储备保障,使得我国在金融危机等极端情况下能够有效地避险。
其次,我国的外汇储备构成也在逐步调整。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主要由美元、欧元、日元等市场流通货币组成,但是,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日益增加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外汇储备的构成也在逐步调整。
最近几年,我国政策性银行加强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融资支持,同时人民币也逐渐在亚洲区域内流通,这些都使得人民币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逐渐增加。
再次,我国外汇储备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外汇储备的充足性可以为我国的外贸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保障我国的对外贸易。
其次,外汇储备的数量也可以影响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汇率稳定性。
当前,人民币的国际化已经取得了不俗的进展,外汇储备的增加也能为人民币的进一步国际化提供有力的支持。
同时,外汇储备的充足性也能保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保障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最后,我们需要关注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
一方面,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使得我国外汇储备的风险逐渐增大,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也使得我国外汇储备的变数增加。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外汇储备风险的监测和防范,同时也需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增强整个经济的自我防御能力。
总之,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庞大、构成逐渐调整,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也相当重要。
但是,在享受外汇储备带来的好处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和隐患,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对外汇储备的监测和防范。
外汇储备过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摘要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长,高额的外汇储备有力地增强我国的国际清偿能力和抵抗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同时也扩大了我国政府和企业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增强世界各国对中国经济发展以及人民币的信心和期望。
但过多的外汇储备同时又增加了外汇储备的成本,加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同时也势必影响到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主动调控能力进而影响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效果,从而对我国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字:外汇储备 国际收支 人民币国际化一、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现状时间 外汇储备(单位:亿美元) 中央银行总资产(单位:亿美元)外汇储备占总资产的比例 2003年 4032.51 10156.7742 0.397026647 2004年 6099.32 12884.389 0.473388377 2005年 8188.72 16982.9819 0.482172097 2006年 10663.44 21061.59 0.506297958 2007年 15282.49 27706.4884 0.551585238 2008年 19460.3 33924.0241 0.57364362 2009年 23991.52 37272.105 0.643685673 2010年 28473.38 42471.3564 0.670413719 2011年 31811.48 46026.4386 0.691156669 2012年 33115.89 48247.6108 0.686373676 2013年 36626.62 50975.6744 0.71851173 注:其中2013年的数据为2013年9月份的数据,2003年至2012年为12月份数据。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通过上面的数据表和折线图,可以看出,自2003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显著增长,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的外汇储备为4032.51亿美元,而到了2013年增长为36626.62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9倍。
同时,外汇储备在央行总资产中的比重也在逐年加大,2003年我国外汇储备仅占总资产的40%左右,而2013年已达到了70%以上的水平。
高额的外汇储备虽然有力地增强我国的国际清偿能力和抵抗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同时也扩大了我国政府和企业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增强世界各国对中国经济发展以及人民币的信心和期望。
但过多的外汇储备同时又增加了外汇储备的成本,加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同时也势必影响到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主动调控能力进而影响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效果,从而对我国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
那么,高额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的经济有怎样的影响?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不断增加?面对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又应该采取什么的措施以保持适度的外汇储备?二、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一)积极影响1、增强我国的国际清偿能力。
保证对外债的还本付息是每个国家外汇储备的作用之一。
我国的外汇储备保留额度,与相应的外债规模和外债结构是息息相关的。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年末,我国外债余额为6949.97亿美元(数据来源于:国家外汇管理局/ 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比上年末增加1460.59亿美元,上升21.01%。
其中,中长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1941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08.6亿美元,增长12.04%,占外债余额的27.93%;短期外债余额5009.0亿美元,增加1252亿美元,增长33.33%,占外债余额的72.07%。
我国的短期外债比例如此之大,这将给我国债务偿还带来沉重的压力。
因此,我们必须保持一定的外汇储备规模,并使其与债务结构相匹配,提高清偿能力。
2、有利于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当国际市场出现变化导致出口锐减,或因季节性因素及突发性事件造成临时国际收支逆差时,国家可动用充足的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无须采取压缩进口等影响国内经济正常运行的限制性措施。
当国际收支发生结构性失衡,需要进行紧急或长期调整时,国家可以动用充裕的外汇储备进行调节,以缓和调整过程中的外部冲击,从而降低各种措施对国内供求均衡所带来的负效应,维持国内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稳定发展。
3、有利于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自由兑换。
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创造条件,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开放和最终实现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
我国已经实现经常项目开放,而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国家必须拥有足够的外汇储备。
(二)消极影响1、增加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加剧了我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
持续扩大的国际收支顺差和巨额的外汇储备被认为是增加我国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
我国外汇储备急剧增加而带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具有一定的虚增因素,很大程度上是强制结售汇制度的产物。
强制结售汇制度使中央银行实际上扮演了外汇市场最终出清者的角色,而包括商业银行、企业和居民在内的外汇需求受到高度抑制,造成虚假的“供”大于“求”,难以真实反映外汇供求水平,使由供求形成的价格与实际价格相背离。
2、延缓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竞争力提高。
我国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的出口增长,而国有企业加工贸易增长乏力。
加工贸易的发展尽管有利于我国的技术进步、出口增长,但也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一方面,造成我国贸易依存度过高,致使我国外贸出口缺乏持续增长的潜力。
另一方面,阻碍了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不利于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
此外,加工贸易以外商投资企业而非国有企业为经营主体的格局,造成我国原有的大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延缓了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
3、加大了持有外汇储备的风险。
持有外汇储备的风险主要是利率风险,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各国货币利率波动加剧,增加了持有外汇储备的风险。
同时,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利率的波动也通过存款、贷款、拆借等业务影响商业经营成本和收益的可能性。
外汇储备实际是对国外实际资源的购买力,若得到有效利用,就可以增加国内投资和加快经济发展。
一国持有的外汇储备,如果没有投放到市场上,而进行储备,实质是储存了实际资源,这样就牺牲或放弃了利用它们来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的机会,也无法得到保值升值的机会。
这将造成经济效益的损失,是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
由于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等于其用于国内外投资发展经济的收益率,超过需求的外汇储备则意味着收益的减少和机会成本的加大。
三、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原因近年来,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维持着双顺差的现象,直接导致我国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
而导致我国国际收支出现双顺差的根本原因主要是:(1)持续的贸易顺差。
由于生产力的大幅提高,消费需求也进一步的扩大,再加上我国低廉的商品价格,而我国对对外贸易又有一定的支持和保护,促使我国对外出口的增加。
同时国际市场石油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又影响了进口,促使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出口多重限制,进一步扩大了中国贸易顺差。
(2)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积极加入各种国际组织,并且凭借廉价的劳动力还有广阔的市场,使得外国投资企业进军中国,使外汇不断上升。
(3)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国际热钱流入。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大的情况下,国际投资者瞄准了我国金融资产市场,伺机从中套利,使得国际热钱不断的流入,助推了我国外汇金融资产规模的急剧膨胀。
因此,持续不断的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导致我国贸易账户出现顺差,而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又使我国的资本与金融账户出现顺差。
而同时又有大量的国际热钱流入我国的金融市场,导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持续增加,甚至成为一种负担。
四、如何应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不断增加:据统计,截止到2013年9月,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达36626.62亿美元,远超国际储备的合理规模。
究竟我国应该如何应对外汇储备规模不断增加的情况呢?1、健全外汇储备管理法律制度。
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还不够发达,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还不够完善,而面临我国金融国际化的不断发展,对我国金融体系的法律制度有了更高的要求。
同样,在外汇储备的管理方面,也应当与时俱进,根据形势的发展完善立法,使我国的外汇管理和运营都在一定的法律框架下进行。
而目前,我国在外汇法律法规方面还跟不上国际的步伐,仍然存在一些漏洞和缺陷。
对外汇的管制和外汇市场的调控能力相对薄弱,所以,我国应该加紧力度完善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法律。
2、调整外汇储备结构,降低汇率变动风险。
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并非一成不变,货币结构要考虑市场容量、流动性、货币的风险收益特性及发展趋势等要素,并根据经济、市场的变化趋势和投资需要,进行持续优化。
然而减低汇率的变动风险有助于外汇储备结构的优化。
3、改革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
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属管理浮动类型式表述,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当前国内通货膨胀压力进一步,国际投资大量涌入,人民币面临空前的升值压力,需要我们独断的改革外汇管理体制。
4、改革现行的结售汇制度。
2007年8月13日,国家外管局宣布,境内机构即日起可自行保留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收入。
这意味着在中国实行了13年的强制结售汇制度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而现行的结售汇制,在外汇市场上夸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造成了市场上供过于求的虚假局面。
为了适当降低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速度,应该进一步改革结售汇制度,由强制结售汇向意愿结售汇转变,放宽企业、商业银行持有的外汇额度。
5、积极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随着中国的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币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在国际间的流通也日渐增加,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推动中国的经济的全球化。
五、总结:面对过多的外汇储备,我国也开始重视对外汇的调整。
在汇率方面,央行决定,自2012年4月16日起,的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五扩大至百分之一,进一步增强了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浮动弹性。
在人民币的国际化方面,我国已实行了经常项目开放,为完善银行间的外汇市场人民币对日元交易方式,决定自2012年6月1日起,发展人民币对日元的直接交易,而人民币与澳元的直接兑换也在2013年4月10日正式启动。
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正在逐步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也不断提高。
这些都将对我国的外汇储备量产生巨大影响。
总之,面对我国高额的外汇储备,我们应该根据我国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现实寻求各种有效的途径来调整外汇储备的适度性,确定外汇储备的规模。
同时要加强管理,更好地发挥外汇储备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