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严重安全事故盘!
- 格式:docx
- 大小:20.54 KB
- 文档页数:7
化工行业中安全事故发生率高的原因分析与改善方案一、化工行业中安全事故发生率高的原因分析化工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长期以来安全事故频发。
安全事故给企业经济效益和人员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1.1 工艺技术问题首先,化工行业特殊的工艺技术和运营模式使得其存在一定的隐患和风险。
许多化学反应都伴随着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特性,一旦操作不当或者设备出现故障就有可能引发严重事故。
另外,一些新兴领域如生物医药等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往往牵扯到复杂的废物处理和试验。
这些特殊工艺技术需要更加严格的管理与监督。
1.2 人为操作失误其次,人为操作失误是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化工行业中,许多环节涉及到人员复杂操作与决策,一旦人为疏忽、马虎或者缺乏经验等因素存在,就容易引发事故。
此外,一些企业对工人操作技能培训不到位或者工作疲劳、压力过大也会加大事故的概率。
1.3 设备安全状况另一个原因是设备安全状况问题。
许多化工企业由于长期使用或管理不善导致设备老化、损坏甚至机械故障,这为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可乘之机。
此外,装置维护保养缺失或不规范也会导致设备运行风险增加。
1.4 管理体系欠缺最后,化工行业中存在的管理问题也是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例如,一些企业在采购选型时偏重于成本而忽略了设备质量和性能指标,或者在生产环节设置过多的监管环节而忽略了实际操作流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点。
同时,缺乏完善的培训计划、应急预案和安全评估体系也使得企业对隐患及时排查和处理能力不足。
二、改善方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改善措施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1 加强科学技术支持首先,应加强对化工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创新。
通过引入现代科学技术,改善传统行业的工艺流程,降低事故概率。
此外,加强人机交互系统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操作员反馈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也非常重要。
2.2 完善培训与管理体系其次,需要完善培训与管理体系。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汇总在化工行业中,安全事故是一件非常严重的问题。
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济效益,还会给环境和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及时和分析化工安全事故案例,是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起化工行业的经典安全事故案例。
案例一:华夏化工厂火灾华夏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化学品生产企业,位于中国东部的一座城市。
2006年2月14日,华夏化工厂发生火灾,事故导致10人死亡,数十人受伤,另外还有60多辆车被毁。
经调查,事故是由于厂房库房内储存的乙腈燃烧引起的。
而乙腈主要是用来制造高分子材料和溶剂的有机物,具有很强的毒性和易燃性。
华夏化工公司的这起事故主要原因是由于化工产品储存不当,加之环保设施不完备,风险扩大,最终导致了火灾的发生。
这次事故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强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强化环保设施建设。
作为反思,华夏化工公司的管理者也意识到,生产过程中应该加强生产安全方面的投资,从而尽可能避免这种事故的再次发生。
案例二:日本东京湾石油泄露在日本东京湾,有一家名叫富士石油公司的工厂,生产液化石油气和石油制品。
而在2007年1月18日晚上,由于加油码头设施故障,富士石油公司的1座储油罐泄漏,导致约5万公升的石油泄露出来,污染周边海域和岸线,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更糟糕的是,石油泄漏引起了爆炸,造成了2人死亡和30人受伤的严重事故。
对于这起事故,富士石油公司进行了透彻的调查与反思,发现这次事故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设施的维护不当导致故障,再加上企业管理层对风险控制没有重视,事故才得以发生。
为了尽可能避免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富士石油公司的管理者加强了设施维护工作,建立了更加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并开始在全企业范围内实施安全文化的教育、培训和宣传。
案例三:美国太平洋石油公司爆炸美国太平洋石油公司(PPT)是一家拥有大型石油储藏量的化工企业,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
但是在1988年7月6日晚上,该公司的1座储油罐发生爆炸引起了大火,造成了167人死亡和多人受伤,另外还有500多栋房屋被摧毁。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化工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对化工安全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对于预防类似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在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中,我们首先要了解事故发生的背景和原因。
以2015年天津港危险化学品仓库爆炸事故为例,该事故是由于违规存储大量危险化学品,加之高温天气导致化学品自燃,最终引发爆炸。
这一事故的发生,暴露了监管不力、违规操作等多方面问题。
其次,我们需要分析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和救援工作。
在天津港爆炸事故中,应急救援措施不力,导致事故扩大和后续救援困难。
这也提醒我们,在化工安全生产中,应急预案的完善和救援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除此之外,化工安全事故还需要进行责任追究和事故调查。
对于天津港爆炸事故,相关责任人因渎职被追责,公司也受到了严厉的处罚。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化工企业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管理,做好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工作。
最后,我们需要总结事故案例中的教训,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例如,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储存管理,提高企业安全意识,加强监管力度等。
只有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安全管理工作,才能有效预防化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对于化工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事故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和社会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化工企业和相关部门能够引以为戒,加强安全管理,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
近十年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咱来说说近十年的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哈。
一、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
1. 事情经过。
2015年8月12日晚上,天津港那一片儿可出了大事儿。
瑞海公司的危险品仓库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突然炸了。
刚开始是起火,那火一下子就蹿起来了,然后就引发了接二连三超级恐怖的爆炸。
那爆炸的威力可不得了,周围的建筑就像纸糊的一样,好多都被炸毁了。
2. 原因。
首先呢,瑞海公司违法违规经营,把好多危险化学品乱堆乱放,就像把一群随时会打架的小怪兽关在一个小笼子里。
而且他们的安全管理简直就是一团糟,消防设施也不完善。
在这种情况下,遇到一点点小火星儿,比如说可能是某个仓库里的货物摩擦出的火花或者电气设备故障产生的小火花,就像点燃了火药桶一样,灾难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3. 后果。
这一炸可不得了啊,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好多消防员在救火的时候英勇牺牲了。
而且周围的居民区、企业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经济损失那是巨大得难以想象,整个天津港都像是经历了一场噩梦一样。
二、江苏响水“3·21”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特别重大爆炸事故。
1. 事情经过。
2019年3月21日下午,江苏响水的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突然就传来一声巨响,然后就浓烟滚滚。
那爆炸的冲击力把周围的好多东西都给掀翻了。
工厂的建筑被炸得七零八落,就像被一个超级大力士一拳打烂了一样。
2. 原因。
这家公司啊,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
他们的生产装置不符合安全要求,就好比是一辆车的刹车不灵还在马路上乱开。
公司还长期违法贮存危险废物,这些危险废物就像一颗颗隐藏的小炸弹。
另外,他们的安全设施也不完善,应急管理也不到位。
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了这场大爆炸。
3. 后果。
这次爆炸导致了很多人伤亡,周围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好多家庭因此破碎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那一片儿的土地和水源都被污染了,就像一件漂亮的衣服被泼上了墨汁一样,恢复起来可不容易。
化工安全管理中的事故案例与教训总结在化工行业中,安全管理始终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事故仍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典型的化工事故案例,总结其中的教训,以期为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2015 年 8 月 12 日,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这起事故造成了 165 人遇难、8 人失踪、79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6866 亿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内的硝化棉由于湿润剂散失出现局部干燥,在高温等因素的作用下加速分解放热,积热自燃,引起相邻集装箱内的硝化棉和其他危险化学品长时间大面积燃烧,导致堆放于运抵区的硝酸铵等危险化学品发生爆炸。
这起事故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
首先,企业在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管理方面存在严重漏洞。
对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和风险认识不足,未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爆、防潮等措施。
其次,监管部门在审批、监管过程中存在失职、渎职行为,对企业的违规行为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
此外,应急救援体系不够完善,在事故发生后,救援力量未能迅速有效地展开救援,导致事故损失进一步扩大。
二、江苏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2019 年 3 月 21 日,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镇化工园区内的江苏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爆炸事故,造成 78 人死亡、76 人重伤,640 人住院治疗,直接经济损失达 19863507 万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天嘉宜公司长期违法贮存的硝化废料持续积热升温导致自燃,燃烧引发爆炸。
从这起事故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安全意识淡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无视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违规储存危险化学品。
同时,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安全监管方面存在宽松软的问题,对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监管不力。
此外,企业在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化工安全事故有多可怕?值得全人类警醒CTPM 华天谋企业用得起的咨询顾问盘点全球10大化工事故,一起起事故触目惊心,人间惨剧,值得全人类警醒NO.10 法国图卢兹化工厂爆炸2001年9月21日,位于法国西南部工业重镇图卢兹市的AZF化工厂发生爆炸,工厂被炸成出一个50多米宽15米深的大坑,两座厂房大楼夷为平地。
事故造成31人死亡和2500人受伤。
这场灾难是工人混合化学药品时发生错误操作导致的事故。
NO.9 德国莱茵河污染事故1986年11月1日,位于瑞士巴塞尔附近的桑多斯化学公司仓库起火事件,装有1250吨剧毒农药的钢罐爆炸,硫、磷、汞等毒物随着百余吨灭火剂进入下水道排入莱茵河,事故造成约160公里范围内60多万条鱼被毒死,约480公里范围内的井水受到污染影响不能饮用,沿河自来水厂全部关闭。
事故使德国几十年为治理莱茵河投资的210亿美元付诸东流。
NO.8 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2013年11月22日,山东青岛黄岛区中石化黄潍输油管线一输油管道发生破裂事故,部分原油沿着雨水管线进入胶州湾,海面过油面积约3000平方米。
当日上午10点30分许,黄岛区沿海河路和斋堂岛路交汇处发生爆燃,同时在入海口被油污染海面上发生爆燃。
事故造成63人死亡、9人失踪、15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
NO.7 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熊本县水俣镇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废水中含有汞,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鱼类中富集,又经过食物链使人中毒。
当时,最先发病的是爱吃鱼的猫,中毒后的猫发疯痉挛,纷纷跳海自杀。
1956年,出现了与猫的症状相似的病人。
症状表现为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重者神经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
因为开始病因不清,所以用当地地名命名。
1991年,日本环境厅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其中1004人死亡。
NO.6 英国北海钻油台大爆炸事故这是世界上损失最大的离岸石油钻塔事故。
化工厂安全事故案例化工厂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由于化学品的特殊性质,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下面我们就来讲述一个化工厂安全事故的案例,以便引起大家对化工安全的重视和注意。
这起事故发生在某化工厂的生产车间,当时工人正在进行化学反应的操作。
由于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导致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压力超出了安全范围,最终导致反应釜爆炸,造成了严重的安全事故。
首先,由于反应釜爆炸,化学品在空气中瞬间释放,导致了有毒气体的泄漏。
这些有毒气体对周围环境和工人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而且,爆炸还引发了火灾,使得整个车间陷入了火海之中,场面十分惨烈。
在事故发生后,工厂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了紧急疏散,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同时,工作人员也进行了紧急救援,尽最大努力扑灭了火势,并对伤者进行了紧急救治。
但是,由于事故造成的后果严重,还是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经过调查,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操作人员在进行化学反应操作时,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导致了反应过程失控。
而且,对于反应釜的安全性能和使用规范也存在一定的疏忽,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针对这起事故,化工厂采取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包括加强安全培训,强化操作规程的执行,加强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完善应急预案等。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化工厂的安全生产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类似的事故得到了有效避免。
通过这起化工厂安全事故案例的讲述,我们深刻认识到化工安全的重要性。
化工行业的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不仅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和经济效益,更会对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化工安全,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化工生产的安全稳定。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化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化工行业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化工行业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近年来,化工行业的发展迅猛,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由于行业特殊性质,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许多安全隐患。
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本文将以2005年天津光辉化工公司安全事故为例,分析化工行业安全事故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2005年8月12日,位于天津的光辉化工公司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了13人死亡、52人受伤、巨额财产损失,同时还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事故发生时,该公司正在进行丙烯腈装置的改造。
由于施工人员对已停用的设备没有进行彻底检查,在拆卸过程中引发了事故。
经过调查,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安全管理不规范。
光辉化工公司在装置停用后,没有进行彻底的安全检查,导致施工人员对设备的实际情况不清楚,无法正确判断风险。
此外,公司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不足,他们对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的了解不深入,对事故的预防意识不强。
二是施工过程中的操作失误。
在拆卸液压油泵时,施工人员未使用正确的工具和方法,导致不慎引爆了油泵,引发事故。
三是应急措施不到位。
事故发生后,公司应急救援团队的反应时间较长,没有迅速控制事态的发展,导致火势蔓延和人员伤亡。
针对该事故,化工行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加强安全管理。
化工企业应建立科学、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二是严格操作规程。
化工企业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监督和培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禁止违规操作。
同时,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三是加强应急措施。
化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救援团队的反应速度和应对能力。
在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并及时组织救援和事故调查工作。
此外,政府也应加强对化工行业的监管,强化事故预防和应急管理的责任。
2019年,国内外化工行业的事故层出不穷,自盐城响水“3·21”爆炸事故拉响了警示全行业的沉重警报后,安全事故仍在发生着。
回顾这7个月来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形势依然复杂。
2019甚至被戏称为化工行业的本命年,无论行业的经济运行还是安全环保形势,都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今年5月底国内化学品事故共发生817起!死亡409人!回顾1-7月化工行业重大安全事故,成因都较为相似,大多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缺陷等多方合力共同形成的结果,也对我们具有较强的警示作用。
01 | 盐城响水“3•21”爆炸事故事故概况3月21日14时48分许,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化工园区天嘉宜化工厂发生特别重大爆炸事故。
化工厂爆炸厂区被完全摧毁,核心区现巨坑,事故波及周边企业,导致事发地所有企业停产。
事故伤亡事故共造成78人死亡。
事故原因官方暂未公布调查结果。
事故影响在10日内引发高度舆情关注,网络上与“江苏化工厂响水爆炸事故”相关的信息共有20余万篇。
事故用惨痛代价敲响了安全生产的警钟,也让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的紧迫性再升级。
江苏省决定关闭响水化工园区,进一步抬高省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方案。
02 | 河南三门峡“7·19”重特大事故事故概况7月19日17时45分左右,河南省三门峡市河南煤气集团义马气化厂C套空气分离装置发生“砂爆”,这是一种空分冷箱发生漏液,保温层珠光砂内就会存有大量低温液体,当低温液体急剧蒸发时冷箱外壳被撑裂,气体夹带珠光砂大量喷出的现象,进而引发冷箱倒塌,导致附近500m3液氧贮槽破裂,大量液氧迅速外泄,周围可燃物在液氧或富氧条件下发生爆炸、燃烧,造成周边人员大量伤亡。
事故伤亡事故共造成15人死亡、16人重伤、256人入院治疗。
事故原因事故直接原因是空气分离装置冷箱泄漏未及时处理。
义马气化厂净化分厂2019年6月26日就已发现C套空气分离装置冷箱保温层内氧含量上升,判断存在少量氧泄漏,但未引起足够重视,认为监护运行即可;7月12日冷箱外表面出现裂缝,泄漏量进一步增大,由于备用空分系统设备不完好等原因,企业却仍坚持“带病”生产,未及时采取停产检修措施,直至7月19日发生爆炸。
事故影响事故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尤其是危化行业的认真思考和激烈讨论。
爆炸发生后,方圆三公里之内居民住宅门窗玻璃很多被震碎,部分室内门也被气浪冲落,受波及群众数百人。
爆炸前,涉事工厂刚刚获评河南省2019年首批“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省级标杆企业(单位) ”,成为舆论一大关注点。
03 | 山东济南“4·15” 重大着火中毒事故事故概况4月15日下午15时37分,齐鲁天和惠世制药有限公司冻干车间地下室,在管道改造过程中,因电焊火花引燃低温传热介质,产生烟雾,致使现场作业的10名工作人员中8人当场窒息死亡,其余2名工作人员在抢救过程中死亡。
另有12名救援人员受呛伤,无生命危险。
事故伤亡事故共造成10人死亡。
事故原因事故直接原因是承包商信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人员在受限空间内动火切割冷媒水系统管道过程中,引燃附近堆放的冷媒缓蚀剂(为易燃固体,属危险化学品,储存要求远离火源),燃烧时产生氮氧化物等有毒烟雾,导致现场人员中毒致死致伤。
事故影响事故暴露出事发企业安全意识淡薄,没有认真吸取同类事故教训,动火和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管理失控,承包商管理不到位,应急能力严重不足,对使用的化学品危险特性不了解等突出问题。
该企业近年来多次发生安全事故,暴露出企业安全管理混乱、地方监管部门动火和受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不到位、安全监管失之于软等突出问题。
04 | 河北张家口怀来县“7·22” 中毒窒息事故事故概况7月22日16时30分左右,怀来县长城生物化学工程有限公司在组织清理厂区污水沉淀池时,发生有害气体中毒事故。
事故伤亡5人死亡,4人受伤。
事故原因事发企业在未办理作业审批手续、未落实通风检测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污水沉淀池清理作业,22日上午9时左右开始抽排水,下午16时左右大部分污水被抽走,作业人员放下梯子准备进入池内清理淤泥,一名作业人员在顺着梯子下降过程中呼救并掉入池内,现场另外两名作业人员在施救过程中一人掉入池内、一人倒在梯子上,后续又有两人前后赶到现场进入池内盲目施救,最终造成5人死亡。
初步分析,死亡原因是吸入硫化氢气体,事故详细情况及原因以事故调查报告为准。
事故影响这起事故暴露出事发企业安全意识、风险意识淡薄,主体责任不落实,风险辨识管控能力差,安全教育培训缺位,违章指挥、冒险作业,特别是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等突出问题。
05 | 安徽蚌埠“6·28” 窒息、爆燃事故事故概况6月28日,位于蚌埠市淮上区沫河口工业园区内的安徽麦琦化工有限公司淮上分公司发生一起窒息、爆燃事故。
事故伤亡2人死亡、9人受伤(1人伤势较重、1人轻微伤)。
事故原因事故企业安徽麦琦化工有限公司淮上分公司租赁蚌埠市华海化工有限公司(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并有年产2万吨聚合氯化铝在建项目)场地违规建设柴油清洁剂项目,违规组织工人实施受限空间作业,导致作业人员窒息被困,在施救过程中发生爆燃。
事故影响违规施工、受限空间作业这些关键词屡次出现在事故原因通报中,1名消防队员重度烧伤死亡,9名伤者包括消防员、民警和企业工人。
因企业安全意识淡薄、作业人员缺乏专业素养而造成的伤亡事故何时能休止?06 | 河北曹妃甸区“5·24” 火灾事故事故概况5月24日11时40分许,河北龙成煤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发生火灾,截至下午5时,火情已完全扑灭。
事故伤亡火灾造成8名企业职工不同程度受伤。
其中2人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6人体征平稳,无生命危险。
事故原因经初步调查核实,火灾系该公司809号传送带处煤粉自燃引发。
事故影响正值河北省开展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整治攻坚行动,如何从本质上提升全行业安全生产水平值得深思。
07 | 辽宁葫芦岛“7.24”火灾事故事故概况7月24日上午11时左右,葫芦岛天启晟业化工有限公司二车间发生一起火灾事故。
事故伤亡事故共造成2人重伤,送往医院救治,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有消息称事故公司加氢反应器紧急泄放切断阀前手阀关闭。
事故影响火灾冒出的黑烟在几公里外都清晰可见,周边居民曾一度被撤离。
另一方面,据悉事故公司总经理未依法通过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企业负责人的安全意识淡薄,导致企业安全管理极大的缺失。
生命的价值是无法替代的,树立安全第一的风险防范意识是化工企业必须具备的。
08 | 宁波北仑区“5.25”油罐着火事故事故概况5月25日15时15分许,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白峰街道北海燃料化工公司一油罐着火。
事故伤亡事故共造成2人死亡。
事故原因暂未查到官方通报。
事故影响两名死者均系北海燃料公司一项目工程承包单位职工,项目施工单位安全管理疏忽以及施工人员专业素养再次被质疑。
09 | 山东烟台招远市“3.26” 爆裂着火事故事故概况3月25日,位于山东烟台招远市辛庄镇的招远金恒化工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爆裂着火事故。
其四苯基锡工段发生爆裂,反应釜中的物料通过泄爆管喷射到21米外的北车间内,导致北侧车间发生火灾,15分钟后大火被扑灭。
事故伤亡事故共造成造成1人死亡,4人受伤。
事故原因四苯基锡反应釜夹套内漏进水或者原料四氯化锡、溶剂二甲苯含水量超标,遇到未彻底反应的金属钠而剧烈反应产生氢气,和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静电等点火源发生爆燃着火。
事故影响事故企业从2011年开始一直停产。
2018年底,通过了招远市化转办组织的安全评级评价。
2019年初,事故企业拟恢复生产,提交了开车申请报告;招远市应急局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检查后,认为不具备开车条件,下达了整改指令,要求问题整改合格验收批复后方可开车。
该企业不顾监管指令,于3月24日擅自开始调试设备和投料生产导致事故,暴露了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安全监管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10 | 安徽蚌埠“7.13” 爆鸣事故事故经过7月13日10时20分许,位于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的安徽八一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停产检维修作业过程中发生一起爆鸣事故。
事故发生在该公司对氨基苯酚装置区的3号原料釜(该釜为压力容器,位于膜过滤器前端,为氢化反应缓冲罐),外协施工单位江苏鑫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名施工人员在拆卸螺栓、打开3号原料釜人孔盖板时发生事故。
事故伤亡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
事故原因经专家初步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可能是:3号原料釜存有氢气,外协施工人员在打开人孔盖板时,氢气与空气混合,被铁质工器具撞击产生火花或人体静电引发爆鸣,冲击波导致1人在人孔处作业平台死亡、1人掉落在高差约2米的下层平台受伤。
事故影响半个月时间内,蚌埠市接连发生两起化工、危险化学品事故,反映出蚌埠市未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安全生产压力未传导到基层,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风险辨识管控不到位、内部安全管理混乱等问题。
其他未有人员伤亡的事故4月3日21时左右,位于泰兴经济开发区的江苏中丹化工技术有限公司内污水处理车间发生火灾,起火现场有明火和大量浓烟,附近建筑物玻璃破碎,25分钟左右明火被扑灭,现场无人员伤亡。
经现场初步勘察,污水处理车间废水罐内主要含有水、甲苯、焦油、少量废催化剂(雷尼镍)等,根据专家初步分析为雷尼镍自燃引起甲苯爆燃。
5月16日上午6时50分左右,南阳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丙烷装置空气冷却器发生泄漏着火事故,15分钟左右明火被扑灭。
经初步调查,事故原因为丙烷装置空气冷却器内盘管破裂,丙烷泄露喷出,产生静电着火,过火面积50平方米,财产损失约2.2万元。
7月21日晚10时10分左右,河北野田农用化学有限公司一包材仓库突发火情,截止晚11时10分,明火基本扑灭,无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