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实习病历
- 格式:docx
- 大小:31.63 KB
- 文档页数:6
入院记录姓名:工作单位:无性别:女职业:农民年龄:45岁入院日期:2010年04月26日09时09分民族:汉族记录日期:2010年04月26日籍贯: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婚姻:已婚可靠程度:可靠家庭地址:主诉:反复乏力、头晕5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头晕,恶心,食欲下降,全身不适病症,伴有高热,最高体温达400C,咳嗽,无咳痰,腹胀,无明显腹痛,无鼻衄、牙龈出血,无便血、血尿。
患者××1012/L, HGB 53g/L,PLT 5×××1012/L, HGB 46g/L,PLT 4××××1012/L,HGB 67g/L,PLT 59××××1012/L,HGB 68g/L,PLT 178×109/L;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目前患者为进一步治疗来我科化疗,我科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型〕"收住。
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差,食欲、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外伤及手术史。
否认输血及血制品史。
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疫区居住史。
生活规律,无粉尘、毒物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特殊不良嗜好。
月经史:14,3-5/28-30,2010年04月18日。
既往色暗红,量中等,无痛经。
婚育史:已婚,育有1子2女,现爱人和孩子身体安康,家庭关系和睦。
家族史:家庭成员中无类似疾病,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T℃,P80次/分,R20次/分,BP110/60mmHg,患者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神志清楚,步入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瘀点、瘀斑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无畸形,五官端正。
眼睑无浮肿,睑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住院病历主诉:发热、面色苍白、齿龈出血1周现病史:患者2017年7月19日无诱因出现发热,Tmax 37.5℃,咳白色黏痰,每日10余口,不伴畏寒、寒战、盗汗,无咽痛、咯血、胸痛,无腹痛、腹泻,无皮疹、关节痛等;同时出现皮肤苍白、乏力、心悸、劳力性呼吸困难,体位性头晕、黑矇,无昏睡、意识障碍等。
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上呼吸道感染,予广谱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并出现齿龈出血,无鼻衄、皮肤瘀斑、便血、黑便、血尿、关节积血等。
7月24日查血常规WBC 1.1×109/L,NEUT 0.1×109/L,HGB 59g/L,MCV 99.4fl,PLT 49×109/L。
RET 43.9×109/L,RET% 2.78%。
便常规:OB阴性;尿常规无明显异常;肝肾功:ALT 7U/L,TBil/DBil 11.9/5.1 umol/L,Cr 55umol/L,LDH 212 U/L;凝血:PT 10.2s,APTT 25.88s,Fbg 2.257g/L,D-Dimer 3.37mg/L FEU,FDP 23.51ug/ml;补体C3 0.88g/L,C4 0.23g/L;胸部X线大致正常。
予“升白针”治疗1次,患者仍有发热、乏力, 2017年7月26日就诊于我院急诊,完善血常规:WBC 1.21×109/L,NEUT 0.28×109/L,HGB 56g/L,MCV 103.8fl,PLT 27×109/L;肝肾功大致同前,PCT<0.5ng/ml。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大致正常,早幼粒细胞可见柴束样Auer’s小体,血小板少见。
中性杆状核8%,中性分叶核10%,淋巴细胞72%。
考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泰能1g q8h,云南白药口服。
7月27日复查血常规:WBC 1.87×109/L,NEUT 0.72×109/L,HGB 59g/L,PLT 10×109/L;凝血:PT 15.5s,APTT 28.4s,Fbg 1.40g/L,D-Dimer 43.49mg/L FEU。
白血病病历模板范文英文回答:Leukemia is a type of cancer that affects the blood and bone marrow. I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overproduction of abnormal white blood cells, which crowd out healthy cells and impair the body's ability to fight off infections. There are several types of leukemia, including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LL), and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ML).I was diagnosed with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 when I was 10 years old. It was a difficult time for me and my family, as we had to adjust to a new routine of hospital visits, chemotherapy treatments, and managing side effects.I remember feeling tired all the time and losing my hair due to the treatment. However, I was fortunate to have a supportive medical team and loving family who helped me through the process.Treatment for leukemia usually involves chem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an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Chemotherapy is the main treatment option and involves the use of powerful drugs to kill cancer cells. Radiation therapy uses high-energy beams to target and destroy cancer cell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so known as a bone marrow transplant, involves replacing diseased bone marrow with healthy stem cells to promote the growth of new, healthy cells.Living with leukemia requires ongoing medical care and monitoring. Regular check-ups, blood tests, and scans are necessary to track the progress of the disease and ensure that it remains in remission.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maintain a healthy lifestyle, including a balanced diet, regular exercise, and stress management, to support overall well-being.Despite the challenges, I have learned to appreciatethe little things in life and not take anything for granted.I have also gained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importance ofself-care and mental health. Through my journey with leukemia, I have met incredible people who have become lifelong friends and support systems. We often share our experiences and offer each other words of encouragement and advice.中文回答:白血病是一种影响血液和骨髓的癌症。
急性白血病【病例】病人,男,18岁,牙龈出血半个月,二周前自觉受凉后伴全身痛,以双膝、踝关节显著。
既往体健。
查体:T37℃,P80次/分,R18次/分,Bp100/70mmHg,双颈淋巴结肿大,各4~5枚,直径1~1.5cm,活动,无压痛。
胸骨压痛(+),双躁关节略肿胀,有压痛,活动受限,无红、热。
肝肋下1.5cm,脾肋下2cm。
实验室检查:Hb98g/L,RBC2.5X1012/L,WBC24.0X109/L,PLT82X109/L,N13.8%,L76.2%,M10.0%,可见大量幼稚淋巴细胞,骨髓检查结果:原始淋巴细胞占35%。
初步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护理诊断/问题:①有损伤的危险:出血与血小板减少、白血病细胞浸润等有关。
②有感染的危险与正常粒细胞减少、化疗有关。
③潜在并发症:化疗药物不良反应。
④预感性悲哀与急性白血病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有关。
⑤活动无耐力与大量、长期化疗,白血病引起代谢增高及贫血有关。
【临床表现】主要有四大临床表现:发热、出血、贫血及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的表现(肝、脾及淋巴结肿大、骨骼和关节疼痛、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皮肤、黏膜浸润、睾丸肿大)。
【实验室检查】1.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增多,外周血可见原始和(或)早幼白细胞,约50%的病人血小板减少。
2.骨髓象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以原始细胞和(或)幼稚细胞为主。
3.细胞化学、免疫学检查、染色体和基因检查有助于诊断。
【诊断要点】有贫血、出血、发热、白血病细胞浸润临床表现;外周血中可见原始和(或)早幼白细胞;骨髓中原始白细胞占全部骨髓有核细胞的30%以上;细胞、免疫、基因检查可鉴别急性白血病类型。
【治疗要点】1、化学治疗常用长春新碱(VCR)、三尖衫酯碱(H)、足叶乙苷(VP-16)、6-巯嘌呤(6MP)、阿糖胞苷(Ara-c)等。
(1)化疗原则:早期、足量、联合、间歇、阶段、个体化。
(2)化疗阶段:化疗主要分诱导缓解和缓解后治疗两个阶段。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一例报告一、临床资料患儿,男,8岁,因“皮肤癖点、癖斑2天”于2011年10月入院。
患儿两天前无明显诱因全身皮肤出现癖点、癖斑,伴头昏乏力;无咯血、呕血、便血、肉眼血尿;无发热、咳嗽等。
既往身体健康。
PE:T36.6o c P92permin R 20permin BP 95/65mmHg;面色苍白,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癖点,癖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咽部无充血,颈软,甲状腺不大,气管居中;心肺正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辅助检查:血常规:红细胞2.8*1012/L血红蛋白72G/L白细胞1.6*l09几原始粒细胞18%早幼粒细胞63%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中性分叶核粒细胞2%,淋巴细胞13%,单核细胞3%,血小板13*109/L。
骨髓报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ML-M3或APL)骨髓象;细胞化学染色: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非特异性醋酶染色阳性,不能被氟化钠抑制。
细胞免疫学检查:CD33(+),CD13(+),CD34(-),HLA-DR(-);染色体核型分析46,XY,t(15;17);凝血功能检查:PT18s TT21sApTT63s FIB 1.4g/L FDP20mg/L 3P试验(+) D2聚体3.4mg/l;尿常规:BLD++:完善相关检查后即给予止血对症支持治疗;抗DIC治疗;同时口服全反式维甲酸(ATRA)20mg/d。
治疗第36天患儿达完全缓解,缓解后以DA方案化疗续以ATRA口服交替进行。
至患儿未复发。
二、诊断1主诉:皮肤癖点、癖斑2天2临床表现患儿,男,8岁。
两天前无明显诱因全身皮肤出现癖点、癖斑,伴头昏乏力;无咯血、呕血、便血、肉眼血尿;无发热、咳嗽、尿频、尿急等。
既往身体健康,无疾病及手术史,生长发育同正常同龄儿,现上小学,学习成绩中等,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
3临床体检:T36.6o c P92permin R 20permin BP 95/65mmHg;精神差,面色苍白,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皮肤可见散在出血点,右臀部可见片状癖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形状正常,睑结膜苍白,咽无充血,扁桃体不大,颊粘膜可见几处出血点。
入院病历姓名:性别:年龄:婚姻:职业:现住址:工作单位:出生地:民族入院日期:记录日期:病史陈述者:可靠程度:电话:病史主诉面色苍白10天,持续低烧4天。
现病史患儿10天前无诱因出现流涕、咳嗽,面色苍白,无咳痰、发热,于当地医院输液抗感染治疗(具体不详)3天后流涕、咳嗽好转,仍面色苍白。
3天前患儿出现持续低烧,体温最高38.6℃,伴血尿,偶伴大腿、肩部疼痛,无恶心、呕吐,无头痛、头晕,无皮肤黏膜出血点,经抗感染治疗后体温可短暂下降,随后又持续低烧,遂就诊于当地医院,血常规示WBC 4.69*10^9/L,Hb 99g/L,PLT 34*10^9/L,骨髓穿刺示增生活跃,粒红比0.33:1,淋巴细胞增生异常活跃,以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为主,原始淋巴细胞73%,POX染色呈阴性反应,诊断“急性白血病”,住院期间输血、输血小板治疗(具体不详)。
为进一步治疗转至我院,门诊血常规示WBC 3.31*10^9/L,中性粒1.57*10^9/L,PLT 11*10^9/L,以“急性白血病”收入院。
自发病以来,患儿精神、睡眠欠佳,食欲一般,大小便正常,体重下降5kg。
既往史平素身体一般。
无肝炎病史及其密切接触史,无结核病史及其密切接触史,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无手术史、外伤史及血制品输注史,预防接种史按计划进行。
个人史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20kg,出生时无抢救及窒息史,母孕期健康。
生后母乳喂养,6月加辅食,饮食习惯正常。
智力及体力发育同正常同龄儿,3月开始抬头,6月会翻身,7月会坐,8月会爬,10月会站,11月会走, 24月说话。
预防接种按计划进行。
居住条件良好,睡眠规律,个人卫生习惯良好,户外运动多,家庭周围环境良好,未饲养动物,否认毒物、药物及放射线接触史。
家族史非近亲结婚,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及类似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37.50℃,脉搏9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06/65mmHg。
体重:41.0Kg 身高(长):155.0cm 体表面积:1.45m2头围:50.0cm一般状况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苍白面容,表情自如,自主体位,神志清楚,查体合作。
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分析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系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原因多与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有关,对于其他系统疾病引发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少见。
现就介绍1例因白血病引发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资料患者,女,52岁,因“突发剧烈头痛,伴发热2 d”于2016年1月26日入院。
入院前2d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发热,体温不详,在当地诊所给予不明抗生素治疗 1 d,患者头昏、发热症状无好转,并出现剧烈头痛,意识模糊,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量多,呈非喷射样,遂来我院就诊,门诊头颅CT检查:提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环池积血(图1)。
故急诊收入我院治疗。
既往史无特殊,否认肺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
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入院查体:体温38.2℃,心率 80 次/min,血压112/76 mmHg(1 mmHg=0.133 kPa),呼吸(R)20次/min,意识呈嗜睡,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结膜苍白,双侧瞳也等大等圆,约 3 mm,对光反射灵敏,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颈部对称无畸形,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不大,气管居中。
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一致,语颤均等,双肺叩诊呈清音,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前区无隆起,未及细震颤,叩诊心界不大,心率 80 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腹部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软,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腹部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肝区无叩击痛,听诊肠鸣音正常。
双侧肢体肌力Ⅲ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脑膜刺激征阳性。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14.51×10 9 L-1,RBC 2.10 ×1012/L Hb 86g/L,PLT 85×109/L。
凝血系列检查:凝血酶原时间 20.7 sec 凝血酶原百分比活动 200%,凝血酶原比率 PT-R 3.2 INR,FDP 3.79ug/ml D-二聚体 527ng/ml,肝、肾功及电解质未见明显异常。
202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例分享(全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外周血循环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对应年龄低限的一种综合征,常见于儿童感染。
在实际工作中,每一个相似的血象背后都可能潜伏着一个“杀手”,惯性思维往往是误导我们的致命因素。
在此,笔者分享两例血常规结果很相似,但是最终诊断却大相径庭的病例。
案例经过病例1:患儿男,9个月大/发热1周住院’患者入院后反复咼热,热峰39.2°C,无寒战、抽搐,无咳嗽,无鼻塞、流涕,无喘息、气促,无呕吐,无腹泻,胃纳可,二便未见异常。
查体:神志清,精神、反应可。
口唇红润,口腔粘膜无出血点及溃疗,咽充血。
呼吸平稳,节律规则,双肺呼吸音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
心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区末闻及病理性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
N O 珥目ID2022-02-01荽写値16561no1血2_:.匸诵mg/L 2702536157WBC r92215-|5E恥46雨RBC1A17U-5.B10A1Z/L 56164Hb丸江舅由特丄97110-120叽65165HCf ca班阳0317103簿0.40-05016166MCV平曲RBCtt阳743[7(,732-100fL86167MCH平那I曲赳Hb■蛊星'用27-34P5 96168HKH匚平均辽羽剋Hb避底2971't_畑且316-354卯L1 06171PLT S07125-350仲即L1 16159阳巴妞翘虫分車脚T7i2O20-40%125982阴曲单滋魄■刖率20.301 B.7C3-10%1 36158缶TN中炷粒细啊豆井率7.30fi.W4C-7Q务1 45161瞪爭住世制抱豆労堂艮Dfl0.5-5%1 55553口加0.M0-1%165544LVMPH^7,59T7.210.3-4,0⑴呦L V5160MON勒22a r D.80期相E即i1 355M NEUT=H性粘哥担翻直0.8亍诵 2.0-7510^9/11 95549EOF0220.550.02-0.5010A S/L206162胡伽睹驻哇世列琏讨值M10.030-0,0610A9/L26170RDW-CV REC^TB宽度CV15.5014.KI11-16%2 261&S RDW-SD F5EC分帘宽虞5E>432040於36-49fl.2 3&172PCW U1小板守扫豐性10,80Qi4D9-T7也2 46173IW平均血」皈碎41Q.509-13fl_2 5617J P'LCR如小板出率23.2014flC]13-43%266330PCT0210.44%图1患者1血常规和CRP病例2:患儿男,8岁,急性咽炎伴随发热入院,中低热为主,热型不规则,最高体温38.7°C,无寒战抽搐,无咳嗽、咳痰,无流涕、鼻塞,无眼红,无手足硬肿及脱屑,无皮疼。
护理查房主讲科室:五病区血液科主讲人:李文霞床号:538 姓名:袁东方住院号:0239132 性别:男年龄:三岁诊断:1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2上呼吸道感染简要病史:患儿因“面色苍白20天,皮肤瘀点十余天”于2011-04-22入院,患儿二十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面色苍白,呈进行性加重,十余天前皮肤出现瘀点,至当地医院就诊,查血常规(4-11)示WBC:3.3*10~9/L,N:13.9%,RBC:2.25*10~12/L,Hb:74g/L Plt:42*10~9/L.骨穿涂片示:M3可能,M2待排除。
未予特殊处理。
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拟“M3”收住入院。
患儿食欲减退,二便可,睡眠可,无牙龈、鼻腔出血,无发热,有乏力,阵发性咳嗽。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有血浆输注史。
个人史:出生后因“缺血缺氧脑病”于当地医院治疗后好转。
奶粉喂养,及时添加辅食,现饮食同成人。
体格检查(4-22):T:36.8℃, P:100次/分, R:20次/分, W:23㎏神志清,精神安静,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散在分布瘀点,咽充血,双肺呼吸音粗。
口腔肛周皮肤黏膜完整无破溃。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04-22):Hb:53g/L↓ Plt:30*10~9/L↓ WBC:2.71*10~9/L ↓粒细胞绝对值0.17*10~9↓外周血涂片(04-22):幼稚细胞28%骨髓涂片(04-22):M3凝血常规示(04-22):D-二聚体:972ug/l↑,纤维蛋白原0.99g/l↓病情变化:患儿入院当日予头孢类抗感染,卡络磺钠预防出血。
输注红细胞、血浆支持治疗。
口服维甲酸,肝素静滴抗凝。
4-23查凝血常规示:D-二聚体:1526ug/l↑,纤维蛋白原↓,有DIC危险。
4-28予柔红霉素化疗。
4-30体温37.9℃,物理降温可退热。
晨起有呕吐,予欧贝止吐。
4-30查凝血常规示D-二聚体:6799ug/l ↑,考虑患儿可能发生颅内出血、DIC,病情危重,严密监护。
住院病历主诉:发热、面色苍白、齿龈出血1周现病史:患者2017年7月19日无诱因出现发热,Tmax 37.5℃,咳白色黏痰,每日10余口,不伴畏寒、寒战、盗汗,无咽痛、咯血、胸痛,无腹痛、腹泻,无皮疹、关节痛等;同时出现皮肤苍白、乏力、心悸、劳力性呼吸困难,体位性头晕、黑矇,无昏睡、意识障碍等。
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上呼吸道感染,予广谱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并出现齿龈出血,无鼻衄、皮肤瘀斑、便血、黑便、血尿、关节积血等。
7月24日查血常规WBC 1.1×109/L,NEUT 0.1×109/L,HGB 59g/L,MCV 99.4fl,PLT 49×109/L。
RET 43.9×109/L,RET% 2.78%。
便常规:OB阴性;尿常规无明显异常;肝肾功:ALT 7U/L,TBil/DBil 11.9/5.1 umol/L,Cr 55umol/L,LDH 212 U/L;凝血:PT 10.2s,APTT 25.88s,Fbg 2.257g/L,D-Dimer 3.37mg/L FEU,FDP 23.51ug/ml;补体C3 0.88g/L,C4 0.23g/L;胸部X线大致正常。
予“升白针”治疗1次,患者仍有发热、乏力, 2017年7月26日就诊于我院急诊,完善血常规:WBC 1.21×109/L,NEUT 0.28×109/L,HGB 56g/L,MCV 103.8fl,PLT 27×109/L;肝肾功大致同前,PCT<0.5ng/ml。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大致正常,早幼粒细胞可见柴束样Auer’s小体,血小板少见。
中性杆状核8%↑,中性分叶核10%↓,淋巴细胞72%↑。
考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泰能1g q8h,云南白药口服。
7月27日复查血常规:WBC 1.87×109/L,NEUT 0.72×109/L,HGB 59g/L,PLT 10×109/L;凝血:PT 15.5s,APTT 28.4s,Fbg 1.40g/L,D-Dimer 43.49mg/L FEU。
行骨穿涂片失败,送骨髓活检。
现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起病以来精神萎靡,食欲、睡眠尚可,大小便无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2008年患产后颅内静脉窦血栓,抗凝治疗后痊愈。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重大手术、外伤及输血史。
青霉素过敏。
预防接种史不详。
系统回顾:呼吸系统:否认咯血史。
循环系统:否认发绀、心前区疼痛、下肢水肿史。
消化系统:否认纳差、吞咽困难、反酸、嗳气、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呕血、黑便、便血、黄疸史。
泌尿生殖系统:否认尿频、尿急、尿痛、腰痛、血尿、脓尿、颜面浮肿史。
内分泌及代谢系统:否认库欣面容、肥胖、多毛,否认性功能减退史。
肌肉与骨骼系统:否认关节红、肿、热、痛、活动障碍,否认肌痛、肌肉萎缩、肥大史。
神经系统:否认情绪、性格改变,否认癫痫、意识障碍、肢体运动感觉异常、尿便出汗障碍史。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外地久居史。
否认疫区、疫水接触史,否认特殊化学品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
无烟酒不良嗜好。
婚育史:已婚,育有1子,配偶及子体健。
月经史:初潮14岁,行经天数5天,月经周期30天,末次月经2017年7月3日,经量正常。
家族史:父母体健。
否认家族中血液系统疾病史,否认家族性精神病、肿瘤病、遗传性疾病病史。
体格检查T 37.8℃ P 130次/分 RR14次/分 BP 90/62mmHg SpO2 98% (RA)一般情况:青年女性,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表情自然,神清语利,自主体位,查体合作。
皮肤、黏膜:皮肤苍白,无黑棘皮征,未见水肿、出血点、皮疹、皮下结节或肿块、疤痕,未见肝掌、蜘蛛痣,无杵状指/趾、反甲。
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头部及其器官:颅骨无畸形、压痛。
头发浓密。
睑结膜苍白。
巩膜无黄染,角膜无云翳、白斑;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调节反射、辐辏反射灵敏。
眼球各向运动不受限,未见眼球震颤,粗测视力、视野正常。
耳廓外形正常,外耳道通畅。
乳突无压痛,粗测听力正常。
外形正常,鼻翼无扇动,鼻道通畅,鼻中隔无偏,副鼻窦区无压痛。
口唇苍白,牙龈出血,局部血痂形成,舌形态正常。
悬雍垂居中,双侧扁桃体未见。
咽后壁无充血,腭咽弓、腭舌弓对称。
颈部:颈部居中,无偏斜。
未及颈动脉异常搏动,颈静脉无充盈。
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
胸部:胸廓对称,无畸形,胸壁皮肤未见水肿、疤痕、静脉曲张,未及皮下气肿、压痛。
肋间隙无增宽。
双乳对称,无异常发育。
肺脏:呼吸运动对称,胸式呼吸为主。
RR14次/分,节律规整。
双侧胸廓扩张度对称。
双肺叩诊清音,肝浊音界位于右MCL第5肋间。
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胸膜摩擦音,语音共振对称。
心脏: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无异常搏动。
心前区及各瓣膜区未及震颤。
心率130次/分,律齐。
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及附加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
周围血管:双侧颈、桡、股、足背动脉搏动对称,脉率130次/分,未扪及短绌脉、重搏脉、水冲脉、奇脉。
未及毛细血管搏动征。
股动脉未闻及枪击音及Duroziez双重杂音。
腹部:腹部平坦,未见腹壁静脉曲张;未见皮疹、色素沉着、疤痕、疝及包块;未见胃肠型、蠕动波;未见异常血管搏动。
肠鸣音约5次/分,音调正常。
腹主动脉、双肾动脉、髂动脉未闻及杂音。
腹部九象限叩诊鼓音。
肝、肾区无叩击痛。
膀胱无充盈。
移动性浊音(-)。
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未扪及肿物、包块。
肝、脾肋下未及,Murphy征(-)。
麦氏点无压痛。
双输尿管点无压痛。
外生殖器:未查。
直肠肛门:未查。
肌肉骨骼: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无侧凸、后凸畸形,直接及间接叩痛(-),各棘突无压痛。
四肢关节无红肿、压痛、畸形,活动正常。
肌肉无萎缩、肥大、震颤。
四肢肌力正常。
神经系统:痛觉、触觉、关节位置觉存在。
共济运动及步态正常。
腹壁反射存在,肱二、三头肌反射、桡反射、膝腱反射正常引出。
Hoffman征、Babinski 征(-)。
颈项强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
辅助检查2017年7月27日入室血气:pH 7.448,pCO2 30.7mmHg,pO2 108.0mmHg,cHCO3-(P)c 20.9mmol/L,cLac 2.8mmol/L病历摘要XX,女,31岁,因“发热、面色苍白、齿龈出血1周”入院。
患者2017年7月19日无诱因出现发热,Tmax 37.5℃,咳白色黏痰,每日10余口,不伴畏寒、寒战、盗汗,无咽痛、咯血、胸痛,无腹痛、腹泻,无皮疹、关节痛等;同时出现皮肤苍白、乏力、心悸、劳力性呼吸困难,体位性头晕、黑矇,无昏睡、意识障碍等。
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上呼吸道感染,予广谱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并出现齿龈出血,无鼻衄、皮肤瘀斑、便血、黑便、血尿、关节积血等。
7月24日查血常规WBC 1.1×109/L,NEUT 0.1×109/L,HGB 59g/L,MCV 99.4fl,PLT 49×109/L。
RET 43.9×109/L,RET% 2.78%。
便常规:OB阴性;尿常规无明显异常;肝肾功:ALT 7U/L,TBil/DBil 11.9/5.1 umol/L,Cr 55umol/L,LDH 212 U/L;凝血:PT 10.2s,APTT 25.88s,Fbg 2.257g/L,D-Dimer 3.37mg/L FEU,FDP 23.51ug/ml;补体C3 0.88g/L,C4 0.23g/L;胸部X线大致正常。
予“升白针”治疗1次,患者仍有发热、乏力, 2017年7月26日就诊于我院急诊,完善血常规:WBC 1.21×109/L,NEUT 0.28×109/L,HGB 56g/L,MCV 103.8fl,PLT 27×109/L;肝肾功大致同前,PCT<0.5ng/ml。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大致正常,早幼粒细胞可见柴束样Auer’s小体,血小板少见。
中性杆状核8%↑,中性分叶核10%↓,淋巴细胞72%↑。
考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泰能1g q8h,云南白药口服。
7月27日复查血常规:WBC 1.87×109/L,NEUT 0.72×109/L,HGB 59g/L,PLT 10×109/L;凝血:PT 15.5s,APTT 28.4s,Fbg 1.40g/L,D-Dimer 43.49mg/L FEU。
行骨穿涂片失败,送骨髓活检。
现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起病以来精神萎靡,食欲、睡眠尚可,大小便无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2008年患产后颅内静脉窦血栓,青霉素过敏。
个人史、月经史、婚育史、家族史无殊。
查体:T 37.8℃ P 130次/分 RR14次/分 BP 90/62mmHg SpO2 98% (RA)。
皮肤、口唇苍白。
未见皮肤瘀点、瘀斑。
双肺呼吸音粗。
心脏查体(-)。
腹部查体(-)。
神经查体(-)。
入院诊断:发热、全血细胞减少原因待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可能性大肺部感染待除外医师签名:拟诊讨论一、病例特点1、青年女性,急性病程;2、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白黏痰,皮肤苍白、乏力、心悸、劳力性呼吸困难,体位性头晕,牙龈出血;3、既往史:产后静脉窦血栓;4、查体:T 37.8℃ P 130次/分 RR14次/分 BP 90/62mmHg SpO2 98% (RA)。
皮肤、口唇苍白。
未见皮肤瘀点、瘀斑。
双肺呼吸音粗。
心脏查体(-)。
腹部查体(-)。
神经查体(-)。
5、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1.87×109/L,NEUT 0.72×109/L,HGB 59g/L,PLT 10×109/L;血生化无明显异常;凝血PT 15.5s,APTT 28.4s,Fbg 1.40g/L,D-Dimer 43.49mg/L FEU。
RET 43.9×109/L,RET% 2.78%。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大致正常,早幼粒细胞可见柴束样Auer’s小体,血小板少见。
中性杆状核8%↑,中性分叶核10%↓,淋巴细胞72%↑。
二、拟诊讨论患者青年女性,病程一周。
临床主要表现为血三系减低:1)贫血:皮肤苍白、乏力、心悸、劳力性呼吸困难,体位性头晕,HGB 59g/L,血常规提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2)血小板减低:牙龈出血,PLT 10×109/L。
3)白细胞:。
4)血涂片:红细胞形态大致正常,早幼粒细胞可见柴束样Auer’s小体,血小板少见。
中性杆状核8%↑,中性分叶核10%↓,淋巴细胞72%↑。
5)凝血指标:PT、APTT延长,Fbg降低、D-dimer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