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统计年鉴2017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构成(2013—2016年)
- 格式:xlsx
- 大小:11.89 KB
- 文档页数:2
201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引言:2017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重要变化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不仅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程度,还直接关系到居民的消费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201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从不同维度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一、201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概述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X万元,比上年增长了X%。
这一增速相较于上年的X%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
具体到不同地区,东部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高,达到了X万元,而西部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仅为X万元。
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经济快速发展可以带动产业发展和就业机会增加,从而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2017年,我国经济总量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X亿元,经济发展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就业形势就业形势直接关系到居民的收入来源和水平。
2017年,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了X万人,就业率稳定在X%左右。
就业人数的增加直接影响到居民收入的增长,稳定的就业形势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有力促进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
3.薪酬水平薪酬水平是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年,我国全国职工平均工资为X元,比上年增长了X%。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企业效益的改善以及政府对工资水平的调控等因素。
薪酬水平的提高直接促进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
4.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2017年,我国不断深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
2017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一、综合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GDP)18595.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8.28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7590.36亿元,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10786.74亿元,增长6.0%。
三次产业结构为1.2:40.8:58.0。
财政收入质量持续改善。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10.11亿元。
其中,税收收入1611.7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9.5%,比上年提高9.9个百分点。
从主体税种看,增值税649.05亿元,增长42.4%;企业所得税309.90亿元,增长11.3%;个人所得税116.51亿元,增长20.4%。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82.16亿元。
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58.92亿元,增长21.4%;教育支出435.29亿元,增长0.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
去产能扎实推进,全年化解粗钢产能380万吨、生铁175万吨,排查取缔一批“地条钢”企业,四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77.1%,比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去库存持续显效,全年商品房待售面积下降29.9%;去杠杆稳步实施,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9.8%,比上年末下降2.1个百分点;全年新出台两批52项降成本政策措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84.92元,比上年减少0.63元;补短板逐步加力,全年科研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和居民服务投资分别增长76.1%、52.4%和16.9%。
民营经济活力不断释放。
“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到253项,出台营造企业家创业发展良好环境的“天津八条”,民营经济主体大幅增加。
全年新登记民营市场主体22.67万户,增长36.7%,占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的98.7%。
民间投资保持活跃,全年民间投资7092.16亿元,增长4.6%,占全市投资的62.9%。
2017前三季度天津经济运行情况分析2017前三季度整体经济保持增长,质量效益持续提升。
前三季度天津市生产总值13449.5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
消费市场持续活跃。
前三季度,天津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95.63亿元,同比增长4.3%。
一、整体经济保持增长,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初步核算并经国家统计局评估审定,前三季度,天津市生产总值13449.5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0.38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5128.49亿元,增长3.2%;第三产业增加值8180.63亿元,增长8.5%。
数据来源:天津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工业效益稳中趋好。
1-8月,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1176.77亿元,增长19.5%,同比加快16.5个百分点。
39个行业大类中,37个行业实现盈利。
规模以上工业百元资产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5.02元,同比增加2.70元。
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
进一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对“散乱污”企业实行分类整治和台账管理。
6月至8月,PM2.5持续同比下降。
前三季度,39个行业大类中,有28个行业的万元增加值能耗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能源消费结构继续优化,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11.1%,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47.3%,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成效,市场活力不断释放“三去一降一补”持续推进。
前三季度,水泥产量下降18.2%,生铁生产增幅比上半年回落1.1个百分点;商品房待售面积下降36.5%。
去杠杆、降成本不断发力。
8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60.7%,比上半年下降0.3个百分点;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86.50元,比上半年减少0.09元。
短板领域投资增长较快,前三季度,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投资分别增长80.6%和36.8%。
民营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前三季度,天津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8.11万户,增长46.0%。
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费支出统计【图】
2017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比上年加快1.0个百分点。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1,比上年缩小0.01。
2011-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2010-2017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2010-2017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240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3%。
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958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3843元,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2495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34547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64934元。
2017年中国收入分组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2017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2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
2013-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2017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国家统计局2018-01-18 15:00一、居民收入情况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增长8.3%(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2408元,增长7.3%,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6.3%。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3834元,增长7.2%,是平均数的93.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1969元,增长7.4%,是平均数的89.1%。
图1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数与中位数 按收入来源分,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4620元,增长8.7%,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6.3%;人均经营净收入4502元,增长6.7%,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7.3%;人均财产净收入2107元,增长11.6%,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1%;人均转移净收入4744元,增长11.4%,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8.3%。
二、居民消费支出情况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2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445元,增长5.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955元,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5374元,增长4.3%,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9.3%;人均衣着消费支出1238元,增长2.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 6.8%;人均居住消费支出4107元,增长9.6%,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2.4%;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1121元,增长7.4%,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6.1%;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2499元,增长6.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3.6%;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086元,增长8.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1.4%;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451元,增长11.0%,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7.9%;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447元,增长10.0%,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4%。
2017年天津居民消费水平,天津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2017年天津居民消费水平,天津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2017年天津居民消费水平,天津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工作要求,统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治污染、抓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双过半”。
接下来让小编来为您介绍关于2017年天津居民消费水平,天津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等热门消息。
由于2017相关政策还未出台,所以沿用往年的说明。
如有变动,请以官网发布的消息为准。
天津居民消费水平扩大就业:全年新增就业4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8%以内扶持创业:全面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2017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亿元提高工资: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适时适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升保障: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由730元增加到800元完善帮扶: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780元、700元统一调整为860元从有关部门获悉,天津市今年增加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工作方案出台,主要包括:扩大就业规模,提升就业质量(一)扩大就业规模。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在稳增长、调结构中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2017年,全年新增就业4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8%以内。
(二)提升就业稳定性。
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稳岗位、促就业的作用,通过社会保险补贴、稳岗补贴等措施延长就业周期,在帮助企业吸纳就业的同时,提升就业稳定性。
(三)做好就业困难群体帮扶。
进一步加大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通过实施“一对一”帮扶、跟踪服务和托底安置,确保零就业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困难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