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程序设计——11事件处理
- 格式:ppt
- 大小:534.50 KB
- 文档页数:25
实验十一Java中的异常处理x=n.nextInt();if(x!=999)sum+=x;}catch(InputMismatchException e){}System.out.println(sum);}}}class TestXin{/*** @param args*/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Xin n=new Xin();System.out.println(n);}}结果:五、实验总结(对本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心得体会及改进意见)5.分析程序的运行结果(1)class A{A(){System.out.println("A structure!");}A(int m){System.out.println("A("+m+")");}}public class B extends A{B(int m){System.out.println("B("+m+")");}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new B(100);}}(2)class A{A(){System.out.println("A structure!");}A(int m){System.out.println("A("+m+")");}}public class B extends A{B(){System.out.println("B structure!");}B(int m){System.out.println("B("+m+")");}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new B(100);}}(3)class A{A(){System.out.println("A structure!");}A(int m){System.out.println("A("+m+")");}}public class B extends A{B(){System.out.println("B structure!");}B(int m){//super(m);System.out.println("B("+m+")");}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B(100);}}(4)class A{A(){System.out.println("A structure!");}A(int m){System.out.println("A("+m+")");}}public class B extends A{B(int m){super(m);//System.out.println("B("+m+")");}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B(100);} }。
第一章思考题】1、简述path 环境变量的作用。
2、请说说你对JVM 的理解。
答案】1、path 环境变量是系统环境变量中的一种,它用于保存一系列可执行文件的路径,每个路径之间以分号分隔。
当在命令行窗口运行一个可执行文件时,操作系统首先会在当前目录下查找是否存在该文件,如果不存在会继续在path 环境变量中定义的路径下去寻找这个文件,如果仍未找到,系统会报错。
2、JVM 是Java Virtual Machine 的缩写,全称是Java 虚拟机。
Java 语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就是跨平台性,而Java 虚拟机是实现这一特性的关键。
不同的操作系统需要使用不同版本的虚拟机,这种方式使得Java语言能够“一次编写,到处运行”。
Java语言编译程序只需生成在Java 虚拟机上运行的目标代码(字节码),就可以在多种平台上不加修改地运行。
Java虚拟机在执行字节码时,把字节码解释成具体平台上的机器指令执行。
第二章【思考题】1、请简述& 与&& 的区别。
2、简述break、continue 和return 语句的区别。
【答案】1、&和&&都可以用作逻辑与的运算符,表示逻辑与(and),当运算符两边的表达式的结果都为true时,整个运算结果才为true,否则,只要有一方为false,则结果为false。
当运算符“ &”和“ && ”的右边为表达式时,使用“ &”进行运算,不论左边为true 或者false,右边的表达式都会进行运算。
如果使用" && ”进行运算,当左边为false时,右边的表达式则不会进行运算,因此“ && ”被称作短路与。
2、break 语句:在switch 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中都可以使用break 语句。
当它出现在switch 条件语句中时,作用是终止某个case并跳出switch结构。
java 事件处理模型当用户在Java GUI界面进行一些操作时,例如,移动鼠标、选取菜单项目等,将会引发相关事件(Event)。
在Java中,事件用具体的对象来表示,用户的相关动作会由JVM(Java虚拟机)创建成相应的事件对象,用以描述事件来源、事件类型以及相关的信息。
1.事件处理流程Java对事件的处理采用授权事件模型,也称为委托事件模型(Delegation Even t Model)。
在这个模型下,每个组件都有相应的事件,如按钮具有单击事件,文本域具有内容改变事件等。
当对于某个组件的事件被触发后,组件就会将事件发送给组件上注册的每一个事件监听器(EventListener),事件监听器中定义了与不同事件相对应的事件处理者,此时事件监听器会根据不同的事件信息调用不同的事件处理者,完成对这次事件的处理。
只有向组件注册的事件监听器才会收到事件信息。
此种模型的显著特点是,当组件被触发事件后,本身不去处理,而将处理的操作交给第三方来完成。
例如,当用户在GUI界面单击了一个按钮信息,此时按钮就是一个事件源对象,按钮本身没有权利对这次单击做出反应,需要做的就是将信息发送给本身注册的监听器(事件处理者)来处理。
在现实生活中,授权处理的实例也是非常的多。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比如说有一位李先生,李先生可能会发生很多法律纠纷,可能是民事法律纠纷,也可能是刑事法律纠纷,那么李先生可以请律师,他可以授权王律师负责帮他打民事法律的官司,同时也可以授权张律师帮他打刑事法律的官司。
这个请律师的过程从李先生的角度来看,就是授权的过程,而从王律师和张律师的角度来看,一旦被授权,他们就得时刻对李先生负责,时刻“监听”李先生的事件信息,一旦发生民事纠纷了,王律师就要马上去处理,而一旦发生刑事纠纷了,张律师就要马上进行处理。
此时此刻,李先生就是事件源,王律师是一个事件处理者,张律师是另外一个事件处理者,民事纠纷和刑事纠纷就是不同类型的事件。
《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思政内容1.培养学生民族认同感,树立远大职业理想。
梳理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包括华为、中兴等国产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崛起,在操作系统领域的新架构,向学生展示中国的信息技术领域成就,增强使命感与荣誉感;通过华为孟晚舟事件、美国的芯片垄断—引出:民族认同感。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互联网+”行动计划。
国家正着力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为维护国家安全、网络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中国信息化需求巨大,但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如操作系统、芯片技术、CPU 技术等方面,还难以做到自主可控,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引导学生明确:建设网络强国,不仅仅是靠网络技术,还要有软件技术等其他各类技术的支撑。
引导学生作为软件技术专业的一员,应更加明晰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专业领域内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的社会价值,自觉树立远大职业理想,将职业生涯、职业发展脉络与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融合起来。
2.向学生介绍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重点分析当代人工智能下软件技术如何支撑中国制造的智能化发展;3.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与认识所学软件开发知识对于国家信息产业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大数据智能信息处理等各方面的重要意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树立专业荣誉感;4.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工匠精神。
告诉学生在学好软件技术之后,走上工作岗位会成为程序员、软件系统运维人员、软件测试员、售前售后服务人员等。
在这些职位岗位上,要发挥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地将程序开发、系统运维、程序测试、需求分析及技术问题处理等工作内容完成好,保证软件系统运行时正确、稳定,保证客户的需求被精确采集和纳入软件开发计划,保证软件运行时遇到问题能被及时解决。
引导学生在学习时,将知识夯实、精技强能,方能在今后工作中本领过硬,不出纰漏,工作成果令用户满意。
引导学生认识到,作为职业人,其专注、敬业、责任担当对完成好本职工作,进而促进软件行业整体的高水平、优质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习题一1.简述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的重要意义。
【答】: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按问题论域来设计模块,以对象代表问题解的中心环节,力求符合人们日常的思维习惯,采用―对象+消息‖的程序设计模式,降低或分解问题的难度和复杂性,从而以较小的代价和较高的收益获得较满意的效果,满足软件工程发展需要。
2.解释下面几个概念:1)对象2)实例3)类 4)消息 5)封装 6)继承 7)多态【答】:1)对象:就是现实世界中某个具体的物理实体在计算机中的映射和体现,是由属性和操作所构成的一个封闭整体。
2)实例:是对象在计算机内存中的映像。
3)类:是描述对象的―基本原型‖,是描述性的类别或模板,即对一组对象的抽象。
它定义一组对象所能拥有的共同特征,用以说明该组对象的能力与性质。
4)消息:消息是对象之间进行通信的一种数据结构。
5)封装:封装性是保证软件部件具有优良的模块性的基础。
面向对象的类是封装良好的模块,类定义将其说明(用户可见的外部接口)与实现(用户不可见的内部实现)显式地分开,其内部实现按其具体定义的作用域提供保护。
6)继承:继承性是子类自动共享父类数据结构和方法的机制,这是类之间的一种关系。
7)多态:多态性是指一个名字具有多种语义,即指同一消息为不同对象所接受时,可以导致不同的操作。
3.对象―汽车‖与对象―小汽车‖是什么关系,对象―汽车‖与―轮胎‖又是什么关系?【答】:对象―汽车‖与对象―小汽车‖具有继承关系,即对象―小汽车‖继承了对象―汽车‖。
―轮胎‖是对象―汽车‖的一个属性,所以对象―汽车‖包含―轮胎‖,二者是包含关系。
云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Java程序设计(Java Programming)【课程编码】222231【课程类别】公选【课时】32【学分】2【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Java程序设计》是提升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公选课。
开设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方法的基础训练,能够应用Java技术开发基本应用程序。
本课程通过全面、系统地介绍Java语言的基础知识、数组、继承与多态、运行机制、异常处理等多种编程方法和技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理解和掌握网络程序的特点和设计方法,建立起牢固扎实的理论基础,具备综合应用程序的设计能力。
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
不仅要注重理解基本知识,更要注重培养软件设计的基本技能。
实践性环节是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提高程序设计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有力保障。
通过上机实验,训练学生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把基本概念和原理运用到实际中去。
【教学时间安排】本课程计2学分,32学时, 学时分配如下:一、理论课章次课程内容课时备注(教学形式)1 安装配置开发环境及需求分析 1 演示讲授2 处理考试系统中的成绩 1 演示讲授3 创建考试系统中的类和接口 1 演示讲授4 利用JavaAPI查阅常用类 2 演示讲授5 创建登陆界面中容器与组件 2 演示讲授6 设计用户登陆界面的布局 2 演示讲授7 处理登陆界面中的事件 2 演示讲授8 使用泛型和集合框架处理数据 2 演示讲授9 设计用户注册界面 1 演示讲授10 读写考试系统中的文件 1 演示讲授11 设计考试功能模块 1 演示讲授合计16二、实验课序号实验名称实验类型课时备注1 安装配置开发环境及需求分析验证性 1 学生完成实验后提交2 处理考试系统中的成绩设计性 1 学生完成实验后提交3 创建考试系统中的类和接口设计性 2 学生完成实验后提交4 利用JavaAPI查阅常用类设计性 1 学生完成实验后提交5 创建登陆界面中容器与组件设计性 1 学生完成实验后提交6 设计用户登陆界面的布局设计性 1 学生完成实验后提交7 处理登陆界面中的事件设计性 1 学生完成实验后提交8 使用泛型和集合框架处理数据设计性 2 学生完成实验后提交9 设计用户注册界面设计性 2 学生完成实验后提交10 读写考试系统中的文件设计性 2 学生完成实验后提交11 设计考试功能模块设计性 2 学生完成实验后提交合计16【教学内容要点】第一章安装配置开发环境及需求分析一、学习目的要求了解Java语言的发展历史,理解Java语言的特点,掌握Java项目开发环境的安装与配置,并能编写“Hello World”程序二、主要教学内容1、Java语言的发展历史2、Java的主要特点与实现机制3、JDK和Eclipse的下载与安装4、Eclipse开发Java程序的步骤三、课堂讨论选题1、Java程序与其他语言(如C)的差异2、如何编写和运行Java程序3、如何使用IDE提高代码编写的速度四、课外作业选题1、JDK和JRE的区别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作用2、简述JVM及其工作原理第二章处理考试系统中的成绩一、学习目的要求掌握Java编程基础相关知识(关键字、标识符、基本数据类型、常量、变量、运算符、表达式、流程控制语句、数组),编写成绩等级评定与排序的程序。
java程序错误类型及异常处理⼀、程序的错误类型在程序设计中,⽆论规模是⼤是⼩,错误总是难免的。
程序的设计很少有能够⼀次完成,没有错误的(不是指HelloWorld这样的程序,⽽是要实现⼀定的功能,具备⼀定实⽤价值的程序),在编程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些程序的错误就是我们常说的“Bug”,⽽检测并修正这些错误的⽅法就是“Debug”(调试)。
基本上所有的集成开发环境都提供了强⼤的和程序调试功能,在程序进⾏编译,连接,运⾏时,会对程序中错误进⾏诊断。
程序的错误可以抽象分为三类:语法错误、运⾏错误和逻辑错误。
1、语法错误是指由于编程中输⼊不符合语法规则⽽产⽣的。
程序编译就通不过,程序不能运⾏起来。
此类错误最简单,调试起来⽐较容易例如:表达式不完整、缺少必要的标点符号、关键字输⼊错误、数据类型不匹配、循环语句或选择语句的关键字不匹配等。
通常,编译器对程序进⾏编译的过程中,会把检测到的语法错误以提⽰的⽅式列举出来,⼜称为编译错误。
语法错误的调试,则可以由集成开发环境提供的调试功能来实现,在程序进⾏编译时,编译器会对程序中的语法错误进⾏诊断。
编译诊断的语法错误分为3中:致命错误、错误和警告。
(1)致命错误:这个错误⼤多是编译程序内部发⽣的错误,发⽣这类错误时,编译被迫中⽌,只能重新启动编译程序,但是这类错误很少发⽣,为了安全,编译前最好还是先保存程序。
(2)错误:这个错误通常是在编译时,语法不当所引起的。
例如:括号不匹配,变量未声明等。
产⽣这类错误时,编译程序会出现报错提⽰,我们根据提⽰对源程序进⾏修改即可。
这类错误是出现最多的。
(3)警告:是指被编译程序怀疑有错,但是不确定,有时可强⾏通过。
例如:没有加void声明的主函数没有返回值,double数据被转换为float类型等。
这些警告中有些会导致错误,有些可以通过。
常规解决⽅法:此类错误⼀般程序编译系统会⾃动提⽰相应的错误地点和错误原因,⽐如哪⼀⾏代码少了个括号等诸如此类的提⽰,常见的错误,看懂直接改正即可,如果是看不懂原因,可以将错误提⽰信息输⼊搜索引擎查找⼀下,⼀般都能找到具体的解决办法。
《JAVA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本门课程是为计算机科学专业的软件工程方向、软件服务外包方向、网络技术方向,以及通信工程专业的通信工程方向、嵌入式系统方向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其主要内容有Java 基本语法、Java 基本语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多线程技术、异常处理机制、Windows 环境编程、Java 网络编程等等,其目标是为大学本科高年级学生提供有关Java 的基础知识以及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所必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Java 语言的运行环境有许多特性,对图形用户界面(GUIs)、多线程和网络的支持,是当今应用最广的一门网络语言。
本门课程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与通讯技术类专业的应用学科,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是《数据结构》,后续课程有《Java Swing 图形界面设计》、《JAVA 模式设计》。
该课程可以在大学二年级开设。
二、课程目标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后,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Java 语言的主要特性,并理解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2.掌握Java 语言的运行环境和Java 的基本语句及编程;3.理解并学会使用异常处理机制和多媒体技术;4.掌握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和事件处理机制;5.学会开发多线程Java 应用程序和Java applets 小应用程序;6.理解TCP/I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并掌握Java 网络编程和数据库编程。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标准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本门课程涉及到的概念、原理与技术能明白和解释。
掌握——是指能运用已理解的知识进行编程。
学会——是指能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实验分析与设计。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本标准中打“*”号的内容可作为自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
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表四、课程实施JAVA 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类选修课;一般情况下,每周安排3 课时,共54 课时,其中讲授 40 课时、实验 14 课时。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Java程序设计》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Java中数组的元素可以是简单数据类型的量,也可以是某一类的对象。
()A.正确B.错误2.Java的源代码中定义几个类,编译结果就生成几个以.class为后缀的字节码文件。
()A.正确B.错误3.布局管理器不包括()。
A.FlowLayoutB.GridLayoutC.SetLayoutD.BorderLayout4.阅读下面的代码,第10行的语句将调用哪个方法?() 1.class Person{ 2.public void printValue(int i, int j) {/*...*/} 3.public void printValue(int i){/*...*/} 4.}5.public class Teacher extends Person{6. public void printValue() {/*...*/}7. public void printValue(int i) {/*...*/}8.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9. Person t=new Teacher(); 10. t.printValue(10); 11.}12.}A.行2B.行3C.行6D.行75.一个Java Applet源程序的主类能有多个父类。
()A.正确B.错误6.Java中数组的元素只可以是简单数据类型。
() A.错误B.正确7.不使用static修饰符限定的方法称为对象(或实例)方法,下列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A.实例方法可以直接调用父类的类方法B.实例方法可以直接调用父类的实例方法C.实例方法可以直接调用本类的类方法D.实例方法可以直接调用其他类的实例方法8.阅读下面的代码,第10行的语句将调用哪个方法?() 1.class Person {2.public void printValue(int i,int j) {/*/} 3.public void printValue(int i) {/*...*/} 4.}5.public class Teacher extends Person {6.public void printValue() {/*...*/} 7.public void printValue(int i) {/*...*/} 8.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9.Person t=new Teacher(); 10. t.printValue(10); 11.}12.}A.行7B.行6C.行3D.行29.若有定义int a=1, b=2; 则表达式(a++)+(++b)的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