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经济地理概述63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6.48 MB
- 文档页数:63
物流经济地理概论第一章概论1.掌握我国工业生产的含义及特点;2.了解我国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3.掌握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4.掌握我国物流布局的基本原则;5.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各个要素;6.我国的动物资源的种类。
第二章农业物流地理1.掌握农业的含义及特点,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2.掌握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以及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历史过程;3.掌握各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分布状况;4.掌握林业和牧业的生产分布情况;5.熟练掌握农业物流的特点。
第三章重工业物流经济地理1.了解我国煤炭和石油工业的发展过程,并掌握它们的地区分布特点;2.掌握我国钢铁生产的发展状况和我国主要钢铁生产基地;3.我国主要的机械工业基地、电子工业基地和机电产品基地的分布;4.理解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5.掌握重工业物流的发展现状,重工业与物流的关系。
第四章物流区域地理1.理解经济区域与物流区域之间的关系。
2.掌握物流区域环境的基本特征,3.了解区域管理的功能要素。
4.了解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
5.掌握中国三大经济带的基本特点。
6.熟悉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状况。
第五章水路交通运输与地理1.掌握水路运输的概念及特点;2.熟悉船舶的种类及特点;3.理解港口的主要功能及分类;4.掌握航线的分类及形成因素;5.能够理解并准确描述中国内河交通运输网络构成;6.能够全面掌握中国海运的主要航线及重要港口。
第六章铁路交通运输与地理1.掌握铁路运输的特点;2.清楚目前我国铁路运输网络的构成;3.熟悉铁路运输系统的基本要素:铁路线路、机车车辆、车站和信号设备;4.能够熟练说明我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的位置以及作用;5.熟知我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具体内容。
第七章公路交通运输与地理1.掌握公路运输的概念及特点;2.熟悉公路运输网络的构成;3.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某一个城市的公路交通网络的构成与特点;4.综合分析我国公路交通网络的特点。
绪论:物流经济地理学:是以地理学的观点,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分析物流现象,研究各种物流的地域布局问题的学科。
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同许多相邻学科存在密切的关系,并相互补充和借鉴,因而具有综合性特征。
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方法:企业调查及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地理信息系统法第一章:环境:相对于某一中心,即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外部空间、条件和状况物流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和与之相关的生产力布局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要素。
(它包括有形的水体、土地、动植物、矿产和无形的光、热等资源。
自然资源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社会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素,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
)中国现有林区按地域可划分三大区域: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其中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是中国主要的天然林生产基地。
生产力布局:亦称生产力布置,生产力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和配置,即在一定范围内(国家、地区、城市)生产力系统的空间分布和组合。
中国生产力布局的原则:经济性原则——统一计划原则、合理利用资源原则、减少不合理运输原则、发展生产地域分工原则;政治性原则:尽可能地平衡发展原则、减小城乡差别原则、巩固国防原则。
物流布局:既是一个过程,也可以理解为物流设施利用配置的一种状态。
完善物流网络布局,开发建设物流设施公共平台是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的前提条件。
物流布局的基本原则:计划化原则、直达化原则、短距化原则、钟摆化原则、集中化原则、社会化原则、服务化原则、标准化原则中国物流业在东部地区已形成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四大区域性物流圈格局:①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青岛为中心的环渤海物流圈;②以上海、南京、杭州、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圈;③以厦门、福州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④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圈。
这四大物流圈以滚动式、递进式的扇面辐射形态,带动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激活和融通了全国范围的物流、人流、信息流。
Chapter 11、什么是物流经济地理答:物流经济地理是物流学和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学科,同许多相邻学科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包括物流学,地理学,经济地理等,是介于社会经济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2、什么是地理学?答:地理学是研究地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的学科,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分支学科。
3、什么是经济地理学?答:经济地理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各国,各地区生产力布局的形成,发展条件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4、什么是生产力布局及分类?答:生产力布局也称生产力配置,指生产力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和配置。
生产力布局包括工业生产布局,农业生产布局和交通布局等。
从国民经济的角度,生产力布局包括国民经济宏观布局,地区和部门的中观布局以及地点微观布局三个层次。
5、自然条件和人力资源条件是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
6、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和特征答: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一般分为耕地,林地,牧地,水域,城镇居民用地,交通用地,其他用地以及冰川和永久积雪、石山、高寒荒漠、戈壁沙漠我国土地资源特征为: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类型多样,区域差异显著;难以开发利用和质量不高的土地比例较大。
7、物流布局概述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四大区域性物流圈格局已形成,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和青岛为中心的环渤海物流圈,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为中心的长三角洲物流圈,以厦门和福州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圈。
中国内陆腹地的物流布局,以大城市为中心,以铁路为纽带,形成物流结。
但我国的物流经一款能够分散,组织化程度地,物流布局不合理,物流技术含量不高,物流企业横向联合薄弱。
8、物流布局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计划化原则;直达化原则;短距化原则;钟摆化原则;集中化原则;社会化原则;服务化原则;标准化原则Chapter 21、交通运输业的特点交通运输业不能产生新的产品,交通运输业的产品具有同一性,交通运输业资产构成的特殊性,交通运输业的产品不能储存,运输生产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