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大学语文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4
大学语文第十至第十四讲作业题一、选择题1. 红楼梦通行本是一百二十回,一般认为,后四十回的续者是( c )A.罗贯中B.吴敬梓C.高鹗D.脂砚斋2.《红楼梦》第二十七回重点写了( c )二人。
A.宝玉、黛玉 B.宝玉、宝钗 C.黛玉、宝钗 D.宝玉、湘云3. 《葬花吟》传达了林黛玉( a )等个性,全诗充满了落花飘零、人去楼空的生命的悲哀。
A.多愁善感 B.冷漠寡情 C.幽默诙谐 D.热爱自然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黛玉葬花”一段重在表达林黛玉对自己青春年少、红颜薄命的哀叹和对世事无常的迷惘与困惑B.“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掊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沼陷沟渠”几句表现了林黛玉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
C.“愿侬肋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意味着黛玉希望能挣脱封建枷锁的禁锢,但对未来又充满迷惘与彷徨。
D.“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表现她不得不忍受凌辱,遭受埋没的现状。
5.下列作品涉及到落花的有( abce )A.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B.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C.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D.马致远《天净沙·秋思》E.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6. 郭沫若和郁达夫曾一起组织过文学团体( b )A.语丝社B.创造社C.文学研究会D.未名社7.下列诗集中,属于郭沫若创作的是( a )A.《女神》B.《北方》C.《红烛》D.《死水》8.《天狗》一诗创作于( a )A.“五四”时期B.“四五”时期C.抗战时期D.“文革”时期9.郭沫若《天狗》表现出( b )精神的最强音。
A.黑暗时代 B.五四时代C.狂飙突进时代 D.新时代10. 下列诗篇,表达诗人重游故地时眷恋、珍惜而又略带忧郁情怀的是( b )A.闻一多《死水》 B.徐志摩《再别康桥》C.裴多菲《我愿是一条急流》 D.戴望舒《雨巷》11. 新月社的主要诗人有( bc )A.郭沫若B.闻一多C.徐志摩D.戴望舒E.郁达夫12.《再别康桥》中“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两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c )A.象征 B。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试卷代码: A 授课课时:36课程名称:大学语文适用对象:2013级试卷命题人:胡丽萍试卷审核人:陈丽萍[请注意:将各题题号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填空(20分)1、《诗经》为我国文学奠定了的基础,对我国诗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蒹葭》与屈原的《湘夫人》共享“”的美誉。
3、陶渊明是我国诗歌流派的开拓者4、辛弃疾,时期著名词人,他继承了苏轼的风格,进而扩展到,形成了艺术上擅长的写法5、、孔子在政治上维护礼治,提倡和,反对。
6、《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而作的,是重要经典之一。
7、柳宗元散文最有成就的三类。
8、梁实秋的散文,集散文与散文的特点于一体,追求文调雅致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结合。
9、《红楼梦》描写了、、、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和核心人物、、的爱情悲剧故事。
10、“既来之,则安之”一成语出自《》一文。
11、劲风无荣木,。
12、楚天千里清秋,。
二、古文翻译(20分)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4、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
三、简析题(20分)1、你认为《蒹葭》的主旨是什么?2、辛弃疾的“无人会,登临意”包含哪些思想感情?3、梁实秋在《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老师形象?4、、柳宗元借西山之游,抒发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感受?四、鉴赏题(40分)就所录作品写一篇赏析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①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②,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③,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④。
[注释]①造口:江西皂口镇,在万安县西南六十里。
金兵曾追赶南宋隆佑太后至此。
②郁孤台:在赣州西南田螺岭上,为风景名胜。
③长安:汉、唐旧都,后代指京都。
④闻鹧鸪:汉代杨孚《异物志》:“鹧鸪其志怀南,不思北,其鸣呼飞,‘但南不北’”。
东门行汉乐府《东门行》是一首汉乐府诗歌,出自宋朝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集》。
《东门行》描写的是一个为穷困所迫的下层平民拔剑而起,走上反抗道路的故事,戏剧冲突十分强烈,历来为人称道。
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
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
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餔〔b ù〕糜。
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译文:刚才出东门的时候,就不想着再回来了。
回到家进门惆怅悲愁。
米罐里没有多少粮食,回过头看衣架上没有衣服。
拔剑出东门,孩子的母亲牵着衣服哭泣说:“别人家只希望富贵,我情愿和你吃粥。
在上有青天。
在下有年幼的孩子。
你现在这样做不对!”丈夫说:“你不要管!我去了!我已走得太晚了!白发老翁现在也不能安心活下去了!”作品通过环境的描写和令人揪心的对话,形象地揭示了走投无路的人们起来反抗的过程。
男主人公打算铤而走险,但一时拿不定主意,因此“出东门”而复归。
当他看到家里无衣无食、一贫如洗的情景时,便最后下定决心“拔剑东门去”。
一、关于乐府诗两汉所谓乐府指音乐机关。
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 演奏新的歌舞外, 又收集民间的歌辞入乐。
魏晋六朝时, 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
唐代指批判现实的讽刺诗。
宋元以后也称词,曲为乐府。
二、作品的思想意义《东门行》描写了一个穷汉子为穷困所迫, 铤而走险, 起来造反的过程。
反映游子漂泊他乡、游子在外的生活艰苦, 不易还乡。
作品多慷慨激烈之音, 表现强烈的悲痛。
这些对话精练传神,完全是口语,活现出人物急切悲愤的神态。
对话一结束,全诗也完篇,如同剧终幕落,留下一片黑暗、一片宁静,让读者面对着急落的幕布去猜测主人公未来的命运。
此诗以质朴古拙为特色。
不假雕琢,挥洒自如,行所当行,止所当止,其音调疾徐相继,读起来朗朗上口,自有一种天然气韵。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试卷代码:授课课时:32课程名称:大学语文适用对象:本科试卷命题人:试卷审核人:一、翻译题(每句4分,共20分)1、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2、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3、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4、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5、子不尊先人于百无一人之上,而反贱之于举目皆是之中,过矣!二、默写题(每题2分,共10分)1、胡马依北风,。
相去日已远,。
2、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长风破浪会有时,。
3、,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
4、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
争知我,,正恁凝愁!5、半醒半醉日复日,。
但愿老死花酒间,。
三、问答题(以下五题任选四题做,每题7分,共28分)1、结合“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的《采薇》诗句,简要谈谈你对当兵服役、保家卫国的认识和看法。
2、《九歌》是一组什么性质的诗歌?山鬼是一个怎样的形象?3、苏轼《前赤壁赋》说:“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种认识是否可取?为什么?4、赏析《葬花吟》,分析林黛玉的性格特征。
5、鲁迅小说《伤逝》中,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四、填空题(每题1分,共12分)1、《诗经》共分三大部分;艺术上主要采用的表现手法。
2、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人),西汉著名的、文学家。
3、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字渊明。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早年做过江州祭酒、彭泽县令,后因厌恶官场污浊,辞官归隐,卒后友人私谥“”。
4、柳永原名,是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
《八声甘州》是柳词中的名篇,这是一首词。
5、苏轼字子瞻,号。
他是宋代最著名的作家,皆独步一时。
6、辛弃疾是宋代词史上的派词人,其词集名称是《》。
7、《牡丹亭·惊梦》写女主人公偷游后花园,看见百花盛开、燕莺成对,于是青春觉醒,要求得到一个年轻女子应当得到的。
大学语文期末试题(三)及参考答案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1.“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出自于( B )A.《论语》B.《孟子·寡人之于国也》C.《左传》D.《秋水》2.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的是( C )A.孔子 B. 庄子C. 孟子 D.李斯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倡导者是( D ) A.孔子B. 司马迁C. 庄子D. 孟子4.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拿刀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是为了(C )A.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B.揭露统治者欺压百姓的罪行C.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罪归于年景不好的观点D.指责梁惠王不能开仓赈济灾民5.在《寡人之于国也》中,作者是( A )A.围绕着“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的B.围绕着“五十步”为什么不应当“笑百步”的问题展开C.围绕着如何才能“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的问题展开的D.围绕着为什么要改变“罪岁”的态度问题展开的6、《寡人之于国也》展开叙述的线索是(B )A.移民,移粟B.民不加多C.以五十步笑百步D.王无罪岁7、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来阐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本质区别,这种论证方法是(D )A.归纳法B.演绎法 C .对比法 D.类比法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认为王道之始的标志是(B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B.使民养生丧死无憾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D.王无罪岁9、下列《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论据,通过类比法来阐明的是(D)A.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C.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D. 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10、《寡人之于国也》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来揭示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这种表现手法是(B)A.铺垫 B.对比 C.反衬 D.象征11、《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认为,达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这一目标的具体措施是(C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C.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D.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12、《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认为形成“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良好风尚的主要措施是(D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C.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D.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1、《寡人之于国也》一文的议题是( C )A、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B、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C、如何使民加多D、端正治理国家的态度13、《寡人之于国也》一文的论证方法是( D )A、归纳法B、演绎法C、对比法D、类比法14.《寡人之于国也》贯穿全文的论题是(C)A.小恩小惠不是“王道”B.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C.民何以才能够“加多”D.端正治理国家的态度15、《寡人之于国也》所体现的孟子的政治思想是(B)A.治国以礼为政以德 B.以民为本实行王道 C .以法治国奖励耕种 D.顺应自然无为而治16.《寡人之于国也》的中心旨意是( B )A.阐述人的认识有限的理念 B阐述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C.阐述国家兴亡取决于人事的道理D.阐述事业成败取决于毅力的道理17.《寡人之于国也》贯穿全文的论题是(C)A.小恩小惠不是“王道” B.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C.民何以才能够“加多” D.端正治理国家的态度18.《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来揭露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这种论证方法是( D )A.演绎法B.归纳法C.类比法D.对比法19.庄子《秋水》(节选)的主旨是(C)A.阐发为政以德的政治道理B.阐述清静无为的人生哲学C.阐析人的认识有限的思想D.阐明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20、《秋水》中,庄子认为孔子的学问少,伯夷的道义轻,圣贤的学说是自多,基于的客观理念是(D )A、为政以德的道德B、吸纳人才的主张C、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D、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21、《秋水》开头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寓意是( D )A惊叹大自然的多姿多彩B赞美祖国江山的壮丽C为河伯改变态度作铺垫D比照两种不同认识境界22.先秦诸子中,激烈抨击“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黑暗社会现实的是( C )A.孔子 B.孟子 C.庄子D荀子.23、《秋水》中,北海若对河伯说:“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大理矣。
四、解析题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A.请在诗句中找出双声、叠音词的例子,谈谈双声、叠音词在诗中的作用。
“蒹葭”、“苍苍”为双声,“苍苍”为叠音。
双声、叠音读来顺口,声音优美,增加了语言的感染力。
B.分析“在水一方”这一“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境。
“在水一方”这样一种可望不可及的感觉。
让人觉得眼前总是浮动着一个迷离的人影,却无法接近,显然勾勒的是一幅朦胧的意境,描写的是一种痴迷的心情。
(同学亦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C.以这段诗为基础,谈谈你对“可望而不可即”的感受。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则说坦塔罗斯王因自我吹嘘犯下罪过而遭受惩罚——忍受永远的焦渴和饥饿之苦.他站在大湖中,湖水深及他的下颔,湖岸长着果树,累累果实就悬在他的头顶.可是,当他口渴低头喝水时,湖水便退去;当他腹饥伸手摘果时,树枝便荡开,清泉佳果他始终可望而不可即.目标的切近反而使失败显得更为让人痛苦、惋惜,最让人难以接受的失败是距离成功仅一步之遥的失败。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A.孔子这段话的立论部分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类比论证法。
B.这段话的主旨是什么?两位弟子对季康子要攻打颛臾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C.“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喻义是什么?孔子以虎兕喻季氏,龟玉喻颛臾,两位弟子喻守护“柙”和“椟”的人。
D.孔子的这段话在现代有没有现实意义?(孔子说:“冉求,周任说:有能力你就站到那个位置,不能就不要去.国家危机不能解救,国家即将颠覆不能扶持,并且你说的话也不对,凶猛的野兽从笼子里出来,美玉被毁于匣中,是谁的过错?”孔子批判了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思想。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题型一、填空题(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二、选择题(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三、翻译题(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六、写作题(10分公文写作,20分材料写作)一、《论语》仁的思想史儒家所提倡的一切美德的集中体现。
翻译: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何谓也?翻译: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二、《老子》二章《老子》亦称《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
翻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翻译: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三、《秋水》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
翻译: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翻译: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翻译: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这段文字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式?它的大、小前提和结论是什么?答:论证方式:对比论证\例证;大前提: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会受到时间、空间和教育程度的限制;小前提:你知道你的局限性;结论:“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四、《容忍与自由》翻译: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
分析《容忍与自由》一文作者的思路,说明胡适是如何阐释“容忍比自由重要”?答:提出本文的核心论点是“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将容忍与自由之间的因果关系、前后关系、重轻关系阐释得非常清晰、概括,全文支撑核心论点的三个分论点:“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重要”;“在宗教自由史上,在思想自由史上,在政治自由史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因为难得、稀有,容忍彩笔自由更为重要;“戒律自己”,决不可“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大学语文复习题-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复习题一、填空(0.5分)1、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_《诗经》________。
2、风、雅、颂、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蒹葭》与屈原的《湘夫人》共享千古伤心之祖的美誉。
4、被王国维评为“最得风人深致”的作品是。
5、陶渊明一生两大喜好,一好,二好。
陶渊明的饮酒诗共首,其实与饮酒无关,而是兴之所至。
陶渊明是我国诗歌流派的开拓者。
6、李煜为南唐后主,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生活,后期词感情真挚,意境深远,真切反映了亡国之痛。
7、《虞美人》艺术特点在擅长用手法,自问自答,一层深似一层。
8、辛弃疾,南宋时期著名词人,他继承了苏轼的豪放风格,进而扩展到以文为词,形成了艺术上擅长用典的写法。
9、辛弃疾,字___幼安________,号____稼轩_______,____豪放_______派代表诗人,与________苏轼___并称“苏辛”。
10、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我国两千多年传统文化的主流。
11、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即“爱人”。
12、孔子在政治上维护礼治,提倡德政和教化,反对武力征伐和以力服人。
13、《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14、《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的,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15、________《史记》___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6、________《史记》____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7、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提倡______无为而无不为_____。
18、李斯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早期的政治家,也是秦代唯一的作家。
19、鲁迅先生曾评价李斯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20、《谏丞客书》表达了李斯不分地域,任人唯贤的政治见解。
江西财经大学08-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课程代码:08052B 授课课时:36 考试用时:150分钟课程名称:大学语文适用对象:08级本科班试卷命题人夏刚试卷审核人周明鹃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0分)1. 语淡味永2. 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月年年只相似3. 黄庭坚辛弃疾4.冥冥归去无人管5.《左传》或《郑伯克段于鄢》 6、有用无用 7、桃李春风花开日二、翻译题(每题2分,共10分)1.当初,郑武公娶了一个申国的女子,叫武姜。
2.有些尽人力能办到的事,还不一定能成功。
3.近来因为宰相秦桧没有见识,就选他出使金国。
4.认为凡是这个州里有一些奇异姿态的山水,都被我游览过了。
5.如果有敌人的兵马长驱直入,还能抗拒敌人抵御外辱吗?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小说的政治背景十分广阔,但艺术构思却很单纯、巧妙,通过一根辫子的去留,勾画出各色人物的表现,(2分)以小见大,以一斑窥全豹,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巨大风波。
(3分)2.主人公是一个一贫如洗的城市贫民,家中妻儿挨冻受饿,他走投无路,不得不铤而走险,愤然出门造反。
(3分)全诗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采用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手法,塑造出生动的人物形象。
(3分)3.“始得”是全文的行文线索和理解文章立意之关键,作者将“不与培嵝”为类而“特立”的西山作为自己特立独行、志向高洁的人格象征,(3分)同时,作者在西山“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达到物我无间境地,实现了精神的解脱。
(2分)4.爱米丽是美国南方旧贵族的象征,她性情乖僻、心理变态,是没落阶级的精神写照,她的死象征着南方古老传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彻底灭亡和消失,(3分)但是她又刚强、坚毅、大胆、顽强,令人同情。
(2分)四、论述题(15分)今之君子,非一切蔑古,即一切尚古,蔑古者不知有史学,尚古者不知有科学,即使持调停之说者,亦未能知取舍之所以然。
(4分)治中学者,能够融会贯通知晓旧学的人少之又少;治西学者,则只会应酬、卖弄,根本没有几人有扎实深厚的学问。
江西财大《大学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一)难易度:易1、以语录体形式记述的先秦诸子著作是()。
A、《老子》B、《论语》C、《孟子》D、《荀子》2、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A、《楚辞》B、《诗经》C、《古诗源》D、《古诗十九首》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出自()A、《论语》B、《孟子》C、《荀子》D、《老子》4、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庄子D、左丘明5、“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是下列哪个思想家的话()A.孔子B.孟子C.庄子D.老子6、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先秦思想家是()A、墨子B、孟子C、庄子D、荀子7、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A、《论语》B、《孟子》C、《庄子》D、《韩非子》8、《诗经、氓》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两句是()A、反喻氓当初誓言滔滔不绝B、描写出嫁时渡淇水的情景C、描写被弃后渡淇水的情景D、反喻自己的怨恨无穷无尽9、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A、班固B、茅盾C、巴金D、鲁迅10、《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A、国风B、大雅C、颂D、小雅11、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是()A、清新淡雅B、豪放飘逸C、深婉华美D、沉郁顿挫12、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A、柳永B、李清照C、苏轼D、辛弃疾13、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著名主张的作家是()A、杜甫B、白居易C、辛弃疾D、韩愈14、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A、《左传》B、《战国策》C、《史记》D、《春秋》15、李商隐《无题》中推已而及对方的一联是()A、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D、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16、在《前赤壁赋》中,苏子认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大学语文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的用法是()。
A. 之乎者也B. 你好C. 谢谢D. 再见2.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诗经》的哪一篇?A. 《关雎》B. 《桃夭》C. 《蒹葭》D. 《鹿鸣》3. 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诗圣”?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之涣B. 孟浩然C. 杜甫D. 李清照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以下哪首诗?A. 《水调歌头》C. 《如梦令》D. 《忆秦娥》6.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是《红楼梦》中谁的自述?A. 贾宝玉B. 林黛玉C. 薛宝钗D. 王熙凤7.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勃B. 李白C. 杜甫D. 苏轼8.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的哪一章?A. 梁惠王上B. 梁惠王下C. 公孙丑上D. 公孙丑下9.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商隐B. 杜牧C. 王昌龄D. 李清照1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以下哪首诗?A. 《望岳》B. 《登鹳雀楼》D. 《滕王阁序》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唐代诗人______的《静夜思》中的名句。
3.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出自元代诗人______的《摸鱼儿·雁丘词》。
4.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宋代词人______的《鹊桥仙》中的名句。
5.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江花月夜》。
6.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宋代诗人______的《游山西村》中的名句。
7.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出自宋代词人______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yàn)B. 蹑手蹑脚(niè)C. 脍炙人口(kuài)D. 莫衷一是(zhō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自从被提拔为经理后,工作更加卖力了。
B.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我们加强了对生产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D. 由于受到天气的影响,我们的活动被迫推迟。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B. 胸有成竹C. 毛遂自荐D. 狐假虎威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 月亮像一个大玉盘,悬挂在夜空中。
B.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读起来津津有味。
D. 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
5. 下列词语中,属于同义词的一项是:A. 欢快欢乐B. 高兴欣喜C. 美丽美观D. 稳定安定6. 下列句子中,句式杂糅的一项是:A. 他既能唱歌又能跳舞。
B. 我知道他是个勤奋的学生。
C. 我们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D. 他一边走一边说着话。
7.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值得一看。
B.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C. 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前途无量。
D. 这道题目的难度较大,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8. 下列句子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A. 这场雨下得很大,把地都淹了。
B.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D. 他的脸色苍白,好像生病了。
9. 下列句子中,用词重复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
B.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他的兴趣爱好很广泛,喜欢唱歌、跳舞、画画。
D. 他的性格开朗,乐观向上。
10.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公园玩吧!B. 我很高兴,能参加这次活动。
4、人物性格:信陵君:虚怀若谷、礼贤下士、急人所难、豪侠重义。
侯赢:胸有经络,肝胆相照朱亥:急公好义、视死如归如姬:有胆有识、见义勇为5、艺术手法:在叙事中刻画任人物,在写人中交代了历史时间的始末,将历史与文学交融为一体。
通过对待侯赢,盗符救赵来表现巍公子的品行。
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山,改名周树人。
中国现代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此文写于9-18事变,日本占领东北之后。
2、分段:第一段(1~5)指出与批驳失去自信力的中国人第二段(6~14)歌颂还有自信力的中国人3、字词含义:第一段中,“我们”:“中国人”指还有一部分人他信力:自欺力的作用第二段中,“我们”:“中国人”指全体“脊梁”:中国历史上的代表“脂粉”:指信“地大物博”、信“国联”、信“神”的行为。
4、中心:批判当时中国人民的无知,同时也表明了历史与现实,说明中国荏苒有一部分有自信力的勇敢人士。
5、有自信力的中国人的具体表现:他们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赴后继的战斗,不过一边总在摧残,被抹灭,消灭于黑暗中,不能被大家所知道罢了。
四、湘夫人1、背景介绍:《诗经》是现实主义,《楚辞》是浪漫主义,作者屈原《诗经》、《楚辞》中国文学的源头。
屈原,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楚人,战国时期大诗人,出生贵族。
2、分段及段意:全诗屈原描写湘君等待湘夫人的心情第一段(1~6句)盼望的焦急与惆怅。
第二段(7~17句)描述湘夫人来时场景第三段(18~20句)描述清醒,依旧等等3、中心:表现对纯洁爱情的渴望,象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4、写作手法:①想像出乎意料②情感感人③多用比喻与排比的修辞手法。
五、蒹葭:1、作品简介:《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由周到春秋中叶,305篇,又称“诗三百”题材:“风”、“雅”、“颂”,“风”有160篇、“雅”有105篇、“颂”有40篇。
手法:“赋”、“比”、“兴”,比:指比喻兴:指先言他物,然后言所咏之物2、感情:表现出对伊人的思念。
大学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哪一项是形容声音的?A. 悠扬B. 绚丽C. 清新D. 雄伟答案:A2. “春风又绿江南岸”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王安石D. 孟浩然答案:C3.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边城》D. 《呐喊》答案:C4.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苏轼B. 王维C. 杜甫D. 李白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中的哪一篇?A. 学而B. 为政C. 里仁D. 述而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部_________。
答案:散文集2.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是_________关系的代表。
答案:爱情3.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陶渊明的_________。
答案:《饮酒》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苏轼的_________中的名句。
答案:《水调歌头》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_________。
答案:《离骚》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诗经》的艺术特点。
答案:《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上,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二是形式上,它采用了四言为主的句式,节奏鲜明,韵律和谐;三是语言上,它语言朴实自然,形象生动,富有音2. 分析《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内涵。
答案:这句话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先天下之忧而忧”意味着作者把国家和人民的忧患放在首位,愿意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后天下之乐而乐”则表明作者在国家和人民的福祉得到保障之后,才会考虑个人的安乐。
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道德追求。
复习题
一、填空(0.5分)
1、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_《诗经》________。
2、风、雅、颂、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蒹葭》与屈原的《湘夫人》共享千古伤心之祖的美誉。
4、被王国维评为“最得风人深致”的作品是。
5、陶渊明一生两大喜好,一好,二好。
陶渊明的饮酒诗共首,其实与饮酒无关,而是兴之所至。
陶渊明是我国诗歌流派的开拓者。
6、李煜为南唐后主,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生活,后期词感情真挚,意境深远,真切反映了亡国之痛。
7、《虞美人》艺术特点在擅长用手法,自问自答,一层深似一层。
8、辛弃疾,南宋时期著名词人,他继承了苏轼的豪放风格,进而扩展到以文为词,形成了艺术上擅长用典的写法。
9、辛弃疾,字___幼安________,号____稼轩_______,____豪放_______派代表诗人,与________苏轼___并称“苏辛”。
10、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我国两千多年传统文化的主流。
11、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即“爱人”。
12、孔子在政治上维护礼治,提倡德政和教化,反对武力征伐和以力服人。
13、《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14、《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的,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15、________《史记》___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6、________《史记》____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7、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提倡______无为而无不为_____。
18、李斯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早期的政治家,也是秦代唯一的作家。
19、鲁迅先生曾评价李斯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20、《谏丞客书》表达了李斯不分地域,任人唯贤的政治见解。
21、柳宗元是中唐著名散文家、诗人,与韩愈一起倡导了一场古文运动。
曾参与王叔文改革新政治集团,史称永贞革新。
22、柳宗元的寓言、人物传记和山水游记三类散文文学成就大为突出。
23、柳宗元被贬永州十年,游记散文名著后人称《永州八记》。
24、梁启超,近代著名政治家、学者。
25、《论毅力》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突出的论证方法是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26、梁实秋的散文,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追求文调雅致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结合。
27、梁实秋笔下的国文老师,是个貌丑性凶但却敬业爱生的独特的老师形象。
28、梁启超晚年任清华大学教授,与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为当时四大国学大师。
29/《红楼梦》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和核心人物贾
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故事。
30、成语“祸起萧墙”出自《季氏将伐颛臾颛臾》一文。
“既来之则安之”“分崩离析”两成语出自《》一文。
31、“多行不义必自毙”一成语出自《郑伯克段于鄢》一文。
32、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最重要的作家,其四大悲剧有《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
33、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
34、,敛翮遥来归。
35、劲风无荣木,。
36、,日暮犹独飞。
37、,去来何依依。
38、楚天千里清秋,。
39、遥岑远目,,。
落日楼头,,江南游子。
40、可惜流年,,。
41、小楼昨夜又东风,。
42、,只是朱颜改。
二、古文翻译
1、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3、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4、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5、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7、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8、庄公寤生,惊姜氏。
9 、不义不昵,厚将崩。
10、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11、姜氏何厌之有?
12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13、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14、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15、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16、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17、此所谓籍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18、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
19、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20、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21、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22、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23、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
24、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25、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26、无庸,将自及
27、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三、简析题
1、简析《蒹葭》的起兴手法及此手法运用的艺术效果。
要点:以秋景起兴,实写苦苦追求,虚写追寻结果,给诗抹上了一层怅然色彩,丰富了诗的情感色彩。
2、试析《蒹葭》的艺术特色。
要点:音乐美(形式美):重章叠句、一唱三叹、层层推进的美感形式。
朦胧美(意境美):虚幻难实、神秘莫测的朦胧意境。
含蓄美:意在言外,连类无穷的象征格局。
3、你认为《蒹葭》主题是什么?
要点:或情诗或表达追求之艰。
4、结合陶渊明的其他诗歌,分析《饮酒其四》中“独鸟”与“孤松“的意象。
要点:“独鸟”与“孤松”都是象征的意象,诗人通过象征手法的运用,表现自己的人格、理想和追求心灵安宁与快慰的过程。
5、说说李煜前后两个时期的创作各有什么风格?
要点:前期词作多描写宫廷生活与男欢女爱,风格绮丽柔靡,不脱“花间”习气。
后期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
6、为什么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喻愁生动贴切?
要点:这个比喻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作用:一是使“愁”有了可视性载体,形象可感;二是“一江春水”令人倍感“愁”之汹涌深重;三是江水东流,永无止息,令人深知愁情之永恒。
7、《水龙吟》中三个典故并分析其含义。
要点:借张翰弃官归乡,表达思乡之情。
借许汜被刘备所羞,表达不谋私利,一心为国的衷情。
借桓温感叹时光流逝,表达岁月蹉跎,英雄坐老的愤懑之情。
8、辛弃疾的“无人会,登临意”包含哪些思想感情?
要点:张翰思归、许祀求田问舍、桓温北伐时的感慨,含蓄表达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9、从《季氏将伐颛臾》看孔子的治国政治主张。
要点:提倡仁政、教化,反对战争。
10、分析《郑伯克段于鄢》中三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要点:郑庄公:阴险狠毒,老谋深算,冷酷狡猾,奸诈虚伪。
共叔段:贪婪狂妄,愚昧无知姜氏:偏狭昏愦,以私情干政
11、你认为郑庄公是伪善伪孝还是正人君子?
12、《谏逐客书》不足千字,却能说服秦王收回成命,分析其成功的主要原因。
要点:抛开个人恩怨功过,站在“跨海内制诸侯”的高度,举出大量事实,从历史、秦王之爱好、理论等方面加以分析,切中秦王之要害。
13、谈谈李斯立足在“跨海内制诸侯”的高度说服秦王的现实意义。
要点:不分地域,任人唯贤
14、梁实秋在《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老师形象?
要点:貌丑性凶但却敬业爱生。
绰号不雅,相貌古怪,行为习惯不雅,喜欢骂人。
但散发着人性的光辉,选编教材的独到,讲课的亲切,给学生讲作文技巧等刻画出一个有见识、有作为、素养极高的老师,又是一个敬业爱生、人品极高的老师。
15、概括梁实秋笔下国文老师的性格特征。
要点:貌丑、性凶、敬业、爱生
16、分析宝玉挨打的表面与真实原因。
要点:表面原因不愿与官僚交往、结交优伶、逼淫母婢。
根本原因与父亲贾政的观念差异。
17、分析贾政和宝玉的思想观念差异。
要点:封建卫道者封建叛逆者
18、哈姆雷特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要点:哈姆雷特是一个人文主义形象,充满矛盾,一方面充满理想,敢爱敢恨,机智聪明,善良勇敢,另一方面忧郁跌宕、犹豫不决、顾虑重重,迟疑软弱。
19、从剧本看哈姆雷特的戏剧语言特色。
要点:富有激情的感染力、饱含深思的哲理以及艺术化的辞藻
20、柳宗元借西山之游,抒发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感受?
要点:借西山的高俊气势,表现自己的高洁人格及傲世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