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结构的认识及注意事项共47页
- 格式:ppt
- 大小:4.76 MB
- 文档页数:24
初一生物显微镜相关知识点详解显微镜是初中生物学习中的重要工具,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结构。
本文将详细介绍显微镜的构造、使用方法、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等知识点,帮助初一学生更好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巧。
一、显微镜的构造显微镜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镜座: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镜座通常较重,以确保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稳定不易倾倒。
2. 镜臂:取放显微镜时手握的部位,连接镜座和镜筒。
镜臂的设计通常符合人体工程学,便于握持和操作。
3. 镜筒:连接在镜臂的前上方,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镜筒的长度和直径会影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视野范围。
4. 载物台:位于镜筒下方,用以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通光孔,两侧有压片夹固定玻片标本。
载物台通常可以上下移动,以便调节焦距。
5. 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圆孔,称为光圈,用以调节光线强弱。
遮光器的设计可以帮助用户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获得最佳的观察效果。
6. 粗准焦螺旋:用于快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使用。
粗准焦螺旋的调节范围较大,适合初步对焦。
7. 细准焦螺旋:用于缓慢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更加清晰,通常在使用高倍镜时使用。
细准焦螺旋的调节范围较小,但精度较高,适合精细对焦。
8. 反光镜:装在镜座上,可向任意方向转动,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种,分别适用于光线较强和较弱的情况。
反光镜的选择和调整对显微镜的成像质量有重要影响。
9. 目镜:用于放大物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目镜的放大倍数通常在5倍到20倍之间。
10. 物镜:用于放大物象,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物镜的放大倍数通常在4倍到100倍之间。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约7厘米处,略偏左。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确保显微镜放置稳固,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倾倒。
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及保养显微镜是一种用来放大微小物体的光学仪器。
它通过光学系统和放大系统来实现对物体的观察,非常重要的在医学、生物、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和保养。
一、显微镜的构造1.体系结构:显微镜通常由物镜、目镜、光源、调焦系统和支撑系统五部分组成。
-物镜:物镜位于显微镜下部,是放大镜的主要部分。
它用来聚焦并放大目标物上的光线。
-目镜:目镜位于显微镜的顶部,是用户直接看到放大影像的部分。
-光源:显微镜的光源可以是外部光源或者内置的光源,用来照亮样品并产生反射光。
-调焦系统:调焦系统用于调整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以便获得清晰的影像。
-支撑系统:支撑系统包括显微镜的底座、臂和支架,用于提供显微镜的稳定性和支撑。
2.光学系统:显微镜的光学系统包括物镜、目镜和光学组件。
物镜放大物体并将光线聚焦到目镜上。
目镜进一步放大光线并让用户观察到一个清晰的图像。
3.调焦系统:显微镜的调焦系统可以通过机械或电子方式进行调节。
机械调焦系统通过旋转或移动物镜、目镜或试标筒等来调节焦距。
电子调焦系统则通过电子装置控制焦距调节。
二、显微镜的使用1.放置显微镜:将显微镜放置在光线明亮的地方,避免放在湿度和温度较高的环境中。
2.调节放大倍数:先使用低倍物镜进行观察,再逐渐切换到高倍镜头观察。
3.样品准备:准备好需要观察的样品,并放置在显微镜平台上。
4.调焦:先用调焦旋钮或减速旋钮将物镜与样品保持适当距离,然后再用调焦旋钮将其缓缓向下调焦,直到获得清晰影像。
5.观察和记录:使用目镜观察样品,并记录所观察到的细节。
三、显微镜的保养1.保持显微镜清洁:定期清除显微镜各部件上的灰尘和污垢,可以使用专用清洁剂和柔软的清洁布进行擦拭。
2.避免触碰镜片:避免手指直接接触镜片,因为手上可能有油脂和灰尘,会对镜片造成损害。
3.妥善保存:当不使用显微镜时,保持其处于干燥和尘埃少的环境中。
可以使用显微镜套或盖子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