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旷课、夜不归宿、抽烟、喝 酒;(二)携带管制刀具;(三) 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青少年不良行为有哪些?
中度不良行为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青少年不良行为有哪些?
中度不良行为
(七)观看、收听色 情、淫秽的音像制品、 读物等;(八)进入 法律、法规规定未成 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 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九)其他严重违背 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罪 魁 祸 首
1:平时有不良行为,经常搞恶作剧,有
时会发展到有意或无意识地伤害别人。 2:欣赏“哥儿们义气”,与社会上有劣 迹的青少年三五成群拉帮结伙,结“拜 把子兄弟”,排位分,喝血酒,干坏事。 3:从冒险、游乐到离家出走、侵犯他人 权益到逐渐发展到违法犯罪。 4:从小骄生惯养,在家是小皇帝,在外 称王称霸乃至行凶打人。 5:小偷小摸会发展成盗窃抢劫。
人和朋友!
人生最大的痛苦—— 莫过于失去亲 人和朋友!
人生最大的痛苦——
莫过于失去亲人和
你谈我谈大家谈:
作为一名中学生,如何 对违法犯罪进行自我预防?
1. 六年级学生周亮.11月3日,在骑车回校途 中,不慎将8岁女孩小雷撞倒在地致伤,雷家要 求周家赔偿,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雷家到镇 派出所报案,要求周家赔偿损失.派出所召集双 方家长调解未成,于是派人到学校将周亮带回 派出所拘留.周母到派出所要求放人,派出所答 复,必须交纳1000元才放人.周家因家穷被迫四 ! 处筹钱,但仍不够钱,被迫写下欠条 ,之后,派出 所才放出周亮.周亮回家后,越想越不服,联想 起在学校学的法律知识,决定讨一个说法.于是 周亮向当地法院递交起诉状,法院经审理后,认 为派出所行为是违法行为,必须退还周家交纳 的钱.周亮终于依法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青少年不良行为有哪些?
重度不良行为
(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三)多次 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青少年不良行为有哪些?
重度不良行为
(四)传播淫秽读物或音 像制品等; (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 卖淫活动;(六)多次偷 窃;(七)参与赌博,屡 教不改;(八)吸毒、注 射毒品;(九)其它危害 社会行为。严重不良行为 的发展延伸就是犯罪。
活 动 在 线
亲爱的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打算今后怎样做,请说出来吧!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彻底拒绝 不良行为习惯,提高法制意识,远离违 法犯罪,走好青春第一步,做一个文明 中学生,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区
一般 违法
危害性不大
刑法以外 的法律
刑罚以外 的处罚
别 犯罪
危害性大
刑法
刑罚
联
系
一般违法如不及时改正,就会发展成犯罪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人生最大的不幸——
莫过于失去
人生最大的痛苦——
莫过于失去亲 人和朋友!
人生最大的痛苦—— 莫过于失去亲 人和朋友!
人生最大的痛苦——
莫过于失去亲
运用法律
2.王鹏是初中三年级学生,学习刻苦,成 绩优异,可最近总有些高年级的学生向 王鹏借钱,如果王鹏不借钱给他们,那 些高年级的学生就要打王鹏,而且每次 借钱都不还。后来王鹏找学校老师告明 此事,老师和学校找到那些高年级学生, 并给予批评处理,从此,王鹏也就安安 心心的学习了。
依靠组织
3.中学生徐周放学回家途中,总感 觉身后有人跟踪自己,于是,徐周在 自家小区外向附近群众求助,结果 嫌疑人宋某被群众扭送到附近派出 所,经查明此人曾多次跟踪独身回 家的中小学生,然后实施入室抢劫。 中学生徐周通过向群众求助,而躲 过了一次受害。
案例4 千里之堤 毁于蚁穴
有三个在校中学生,刁剑、俞磊都是16 岁,张村刚过14周岁,他们经常纠集在一起,捣 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把老师的批评教育当耳 边风,因此,刁剑、俞磊被学校记大过处分。他 们不仅不思悔改,而且变本加厉,将不良行为从 校内延伸到学校外。刁剑跟俞磊、张村说:“我 们到外面去闯闯世界,让他们瞧瞧。”在刁剑的 带领下,3人对出租车司机进行了抢劫。当3人被 公安机关抓获时,刁剑安慰说:“不要怕,我们 年龄还小,没什么事的。” 同学们,你说,刁剑同学说的对吗?他们将受到 怎样的处罚?
案例3:守法朝朝乐 犯罪夜夜愁
中学生张某原来表现较好,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后来跟社 会上坏孩子来往,逐渐变得无心学习,经常旷课,有时还偷拿 同学东西,打骂同学。学校对其进行多次批评教育,但他不思 悔改,跟一些坏孩子到社会上偷窃少量财物,被公安机关拘留。 但他仍不接受教训,一天晚上,他趁李大娘的儿子出差未归, 持刀爬进李大娘家企图盗窃财物,被发现,张某把李大娘打昏 在地,偷走了现金一千元,经人民法院审理,判处张某有期徒 刑三年。 请回答: 1、张某哪些行为属于违反校纪的行为? 2、张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3、张某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4、张某由好变坏,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说明了什么? 5、我们青少年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青少年不良行为有哪些?
轻度不良行为
迟到、早退、讲粗话脏话、穿 奇装异服、染发、带首饰、男 生留过耳长发、光头、教学区 打球、不按时就寝等各种违反 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
不良行为泛指与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 常行为规范、公众道德规范相背的一些 行为以及心理障碍的总和。
青少年不良行为有哪些?
中度不良行为
自我预防——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正身避邪,防微杜渐
大量事实证明,不良行为习惯正是走 向违法犯罪的开始。青少年要从小事和 日常生活做起,堂堂正正走好人生每
不知 悔改
区别与联系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名称\内容 对社会危害 程 度 违反的法律 受到的处罚
法,就在你身边!
—— 拒绝不良行为 远离违法犯罪
山东省邹城市城前中学 领 张 洪
案例1 从网吧入高墙
14岁以前,李文学习成绩良好,从14岁起,李文迷上了网 络游戏,学习一落千丈。起初他是被人约去网吧一比输赢,结 果毫无经验的李文输得一败涂地。为挽回面子,李文整日泡网 吧,越泡越上瘾,他开始尝试各种游戏:街霸、三国志、快打 旋风。而李文家里的钱也开始不翼而飞,李文常常夜不归宿。 由于玩输了钱,李文赊了网吧老板三千多元钱,而且 负债数额与日俱增。老板不耐烦,拼命催他还钱。李文心虚了, 但他不敢向父母要。走投无路之际,他绑架了邻居家的小男孩, 向其家人勒索10万元。他没有如愿以偿地拿到钱,一气之下便 把小男孩勒死了,这时他才16岁。 李文被绳之以法,法院以绑架勒索罪判他无期徒刑。陪伴他在 高墙度过慢慢长夜的只有“悔恨”二字。
变化无常,容易失去教育控制。 一方面好奇心、自尊心、荣誉感、好胜 心都在发展,开始追求生活的真谛,向 往美好的未来。 另一方面,意志薄弱,缺乏理智和经验, 认识能力跟不上独立性意向的发展,辩 别能力较差,分不清什么是真正的人格 和尊严。
你谈我谈大家谈:
1.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
是什么? 2. 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 3.你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
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 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 上,尤其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 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 15万。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 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 青少 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
忧心忡忡:
人民群众忧心:“我们上班心在跳,担心
家里门被撬;我们下班心在跳,担心半路被 劫道;上班下班心都跳,担心孩子走邪道。” 有识之士呼吁:“救救孩子!大家都来关心 下一代吧!”
2、下列能正确说明一般违法与犯罪的联系 的是( D ) ①违法行为必然走向犯罪 ②两者都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③两者所触犯的法律相同 ④两者都应受到刑罚处罚 ⑤两者之间只有一步之遥,没有不可逾越 的鸿沟 A.①③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⑤ D.②⑤
3、放学后,八年级学生小强约同学小刚到 自己家里玩扑克,并说来点“小刺激”: 输一局就给赢家一元钱。对此,小刚应该 ( D ) A.应邀参加,否则会损害同学间的友谊 B.应邀参加,这样的娱乐玩玩不会有什么 影响 C.先回家完成作业后再参加,以免耽误学 习 D.坚决拒绝并劝阻小强,因为赌博是一种 不正当的娱乐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生理原因 ——危险的“心理断乳期”
心理学家把12-16岁左右的青少年时期称
为“心理断乳期” 。
青少年行为特点:盲目性,冒险性和偶发
性。常常把执拗当顽强,把冒险当勇敢, 把轻率当果断,把蛮干当英雄。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生理原因 ——危险的“心理断乳期”
青少年自我控制差,情绪不稳定,感情
联系群众
施展智慧
运用法律 依靠组织 联系群众 施展 智慧
小小 锦囊
1 案例解析
走 好 青 春 第 一 步
2 不良行为列举
3 一般违法与犯罪 的区别、联系 4 怎样自护
盘 点 收 获
立竿见影
一、选择题
1、“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句话告诉我 们( A ) A.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B.一般违法必然发展为犯罪 C.一般违法和犯罪没有任何区别 D.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倡议:“我们应该像
全民义务植树那样来一次全民义务树人”。
教育工作者疾呼:
立即行动起来,当好 治理“病虫害”的园丁。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重要而紧迫
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竞争的实质是人的素质的竞争。谁赢得青少 年,谁就赢得未来。 对青少年培养教育任务极其艰巨,其中加强 法制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我国“一五”普法至“五五”普法都将青少 年作为重点对象。 通过加强法制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做到:知 法、守法、护法,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做合格公民。
案例2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2014年1月14日,家住文昌市文城镇的张女士 听见一声巨响,发现车窗玻璃碎片散落一地, 车内被翻得一片狼藉。原来,刚才的巨响声, 正是鞭炮炸汽车玻璃的响声。闻讯赶来的民 警将搞破坏的男孩抓获。在随后的布控中, 民警便将同伙的另外三名男孩一并抓获。该 团伙成员4名男孩中,最大年龄14岁,最小10 岁。团伙中最大年龄符某已经辍学,是“团 伙头目”。他们经常将鞭炮点燃炸碎停放在 家门口、停车场的汽车玻璃,然后实施盗窃。 他们在短短一个星期内作案4起,炸碎8辆汽 车车窗,共盗取现金18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