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西南大学(0010)《软件工程》大作业A标准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73.50 KB
- 文档页数:2
单项选择题1、分层数据流图是一种比较严格又易于理解的描述方式,它的顶层描述了系统的()。
抽象细节总貌软件的作用2、“软件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没有维护好软件开发方法不当开发人员编写程序能力差软件日益庞大3、软件测试的目的是()C. 证明软件正确找出软件中全部错误发现软件错误试验性运行软件4、在进行软件结构设计时应遵循的最主要原理是()信息隐藏抽象模块独立模块化5、维护阶段产生的文档不包括( )。
软件问题报告维护申请报告软件修改报告开发进度报告6、在人工智能领域,目前最广泛使用的高级语言是( )。
AdaCOBOLLISPFORTRAN7、快速原型模型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开发完毕才见到产品开发完毕后才见到工作软件及早提供全部完整的软件产品及早提供工作软件8、需求分析阶段研究的对象是()系统要求用户需求分析员要求软硬件要求9、软件维护是软件得以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按照软件工程方法的理解,一般软件维护应开始于()。
查阅测试记录分析软件结构阅读设计文档理解程序代码10、软件详细设计阶段的任务是()功能设计算法设计调用关系设计输入/输出设计11、以下哪个是能保持模块间的协调关系()SCCS交叉参照程序MAKE程序JA V A程序编译12、软件的特点()抽象化逐步求精模块化信息隐蔽13、结构化分析,简称()SCCASESASD14、分层数据流图是一种比较严格又易于理解的描述方式,它的顶层描述了系统的()。
细节软件抽象总貌15、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是()调用、返回、转移过程子、程序、分程序递归、堆栈、队列顺序、选择、循环16、下列那个阶段不是软件生存期三个阶段中的内容()编码阶段开发阶段计划阶段维护阶段17、PDL是()语言。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中级程序设计语言伪码式低级程序设计语言18、采用甘特图表示软件项目进度安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能够反映多个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能够直观表示任务之间相互依赖的制约关系能够表示哪些任务是关键任务能够表示字人物之间的并行和串行关系19、黑盒法是根据程序的()来设计测试用例的内部逻辑输入数据功能应用范围20、软件产品的生产主要()研制生产再生产开发21、若有一个计算类型的程序,它的输入量只有一个X,其范围是[-1.0,1.0],现从输入的角度考虑一组测试测试用例的方法是( )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条件覆盖法等价分类法22、数据流图中,当数据流向或流自文件时()。
1、软件工程学是应用科学理论和工程上的技术指导软件开发的学科,其目的是()。
1.引入新技术提高空间利用率2.硬软件结合使系统面向应用3.用较少的投资获得高质量的软件4.缩短研制周期扩大软件功能2、要减少两个模块之间的耦合,则必须()。
1.模块间传递的参数要少且分布传递开关型参数2.两个模块间的调用次数要少3.模块间传递的参数要少4.模块间传递的参数要少且不传递开关型参数以及两模块不引用同样的全局变量3、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数据字典的作用。
1.用户中系统的直接使用者2.用户和软件人员的中间人3.软件的编程人员4.用户和软件人员的领导4、提高程序可读性的有力手段是()。
1.给程序加注释2.选好一种程序设计语言3.显示说明一切变量4.使用三种标准控制语句5、软件的()一般由两次故障平均间隔时间和故障平均恢复时间来度量。
1.可维护性2.效率3.可靠性4.可理解性6、PDL是()语言。
1.高级程序设计语言2.中级程序设计语言3.伪码式4.低级程序设计语言7、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把()映射成软件结构。
1.系统结构2.信息流3.数据流4.控制结构8、软件工程方法学的目的是:使软件生产规范化和工程化,而软件工程方法得以实施的主要保证是()1.软件开发工具和软件开发的环境2.软件开发环境3.硬件环境4.开发人员的素质9、设函数C(X)定义问题X的复杂程序,函数E(X)确定解决问题X需要的工作量(时间)。
对于两个问题P E(P1)>E(P2),则得出结论E(P1+P2)>E(P1)+E(P2)就是:()。
1.信息隐藏和局部化的根据2.抽象的根据3.模块化的根据4.逐步求精的根据10、模块()定义为受该模块内一个判断影响的所有模块集合。
1.控制域2.作用域3.宽度4.接口11、下面几种白箱测试技术,哪种是最强的覆盖准则()。
1.条件组合覆盖2.判定覆盖3.语句覆盖4.条件覆盖12、在软件结构图的有关术语中,用于表示软件结构中控制的层数的是()。
《软件工程》课试题A卷参考答案一、基本概念:(每题4分,共20分)1、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如果把一系列的工具集成起来使用,使得一个工具产生的信息可以被另一个工具使用时,就形成了一个支撑软件开发的系统。
这种集成了软件、硬件和一个软件工程数据库的软件工程环境,称为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
2、通信内聚:若一个模块的各个部分使用同一个输入数据或产生同一个输出数据,则称该模块的内聚为通信内聚。
3、编码风格:是指在不影响程序正确性和效率的前提下,有效编排和合理组织程序的基本原则。
4、流图分析:是通过分析程序流程图的代码结构,来检查程序的语法错误信息、语句中标识符引用状况、子程序和函数调用状况及无法执行到的代码段。
5、软件配置:软件过程的输出包括三个主要得类别,程序、文档及数据,这些项包括了在软件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总称为软件配置。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为“√”,错误为“×”。
)1、(×)2、(×)3、(√)4、(×)5、(×)6、(√)7、(√)8、(×)9、(√)10(√)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计算潜能),(创建和控制)。
2、(外在条件导致的“磨损”和“老化”),(在设计开发过程中留有隐患)。
3、(项目策划),(需求分析)。
4、(人的记忆),(思维和推理)。
5、([ | ]或[ ,])6、(功能),(程序代码)。
7、(可移植性),(语言编译器实现效率),(开发工具的支持)。
8、(恢复性测试),(强度测试)。
9、(执行某一处理),(回答某些信息)。
10、(植入故障数),(分别测试法)。
四、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B)2、(A)3、(C)4、(A)5、(B)6、(C)7、(B)8、(D)9、(B)10、(C)11、(A)12、(D)13、(C)14、(B)15、(A)16、(D)17、(B)18、(A)19、(B)20、(C)五、简述题:(每题4分,共16分)1、采用框架技术进行软件开发的主要特点:答:(1)领域内的软件结构一致性好;(2)建立了更加开放的系统;(3)重用代码大大增加,软件生产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提高;(4)软件设计人员要专注于对该领域的了解,使需求更充分;(5)存储了经验,可以让经验丰富的人员去设计框架和领域构件,而不是设计低级编程;(6)允许采用快速原型技术;(7)有利于在一个项目内多人协同工作;(8)大粒度的重用使得平均开发费用降低,开发速度加快,开发人员减少,维护费用降低,而参数化框架使得适应性,灵活性增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07-2008第2学期20XX级《软件工程》试题(A卷)20XX年6月20日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每空1分,共30分。
每个括号里的数字为该空的题号,从该题号对应的备选答案中选择最佳的一项,每空限填一个选项。
答题纸上没写清楚题号的、错选、漏答和多选的不得分。
)1B 2A 3D 4C 5C 6C7A8B9D10A11C12D13A14B15B16D17A18D19D20D21B22C23A24A25B26C27B28A29B30D二.判断对错(对的写“T”,错的写“F”,在答题纸上每五个写一行。
每题1分,共20分,判断错误、漏答的不得分。
)F T F F TF F F T FF T F T F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 简述瀑布模型的内容和特点。
特点(1)阶段间具有顺序性和依赖性(2)推迟实现的观点(3)质量保证的观点(说明:不需要画图,8个阶段错3个去1分,最多去3分,顺序错去3分。
3个特点错一个不去分,错两个去1分,错3个去2分。
如果把6写成编码与单元测试,7写成集成测试,也对)2. 什么是软件维护,软件维护有哪些主要类型?试分别说明之。
软件维护:就是在软件已经交付使用之后,为了改正错误或满足新的需要而修改软件的过程。
(1分)改正性维护:诊断和改正测试遗留的错误;(1分)适应性维护:使软件适应外部环境、数据环境的变化;(1分)完善性维护:满足客户对软件功能、性能改进的要求;(1分)预防性维护:为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可靠性而进行的重新设计、编制、测试;(1分)3. 什么是软件可靠性和可用性?假设用R(t)表示软件可靠性函数,A(t)表示软件可用性函数,对于允许修复并有一定修复能力的部门,R(t)≥A(t)成立还是A(t)≥R(t)成立?软件可靠性是程序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成功地运行的概率。
(2分)软件可用性是程序在给定的时间点,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成功地运行的概率。
《软件工程》A卷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的内容不应包括(B )。
A. 主要功能B. 算法的详细描述C. 用户界面及运行环境D. 软件的性能2. 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 B)。
A. 过程、子程序和分程序B. 顺序、选择和重复C. 递归、迭代和回溯D. 调用、返回和转移3. 在E-R模型中,包含以下基本成分(C)。
A.数据、对象、实体B.控制、联系、对象C.实体、联系、属性D.实体、属性、操作4.软件测试的目标是(B )。
A. 证明软件是正确的B. 发现错误、降低错误带来的风险C. 排除软件中所有的错误D. 与软件调试相同5.软件生命周期中所花费用最多的阶段是(D)A,详细设计B,软件编码C,软件测试D,软件维护6.详细设计的基本任务是确定每个模块的(D)设计A,功能 B,调用关系 C,输入输出数据 D,算法7.下面几种白盒测试技术,哪种是最强的覆盖准则( D)A,语句覆盖 B,条件覆盖 C,判定覆盖 D,条件组合覆盖8.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把(A)映射成软件结构。
A,数据流 B,系统结构 C,控制结构 D信息流9.需求分析的产品是(D)A,数据流程图案 B,数据字典 C判定表 D,需求规格说明书10.数据字典是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的最重要工具之一,其最基本的功能是(C)A,数据库设计 B,数据通信 C,数据定义 D数据维护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开发软件就是编写程序。
(×)2、系统测试的主要方法是白盒法……(×)3、编程序时应尽可能利用硬件特点以提高程序效率.(×)4、软件需求分析的任务是建立软件模块结构图。
(×)5、尽可能使用高级语言编程。
(√)6、以结构化分析方法建立的系统模型就是数据流图。
(×)7、进行总体设计时加强模块间的联系。
(×)8、编码时尽量多用全局变量.(×)9、用CASE环境或程序自动生成工具来自动生成一部分程序.(√)10、软件测试是要发现软件中的所有错误。
[0010]《软件工程》第一次作业[论述题](1)简述结构化范型和面向对象范型的要点,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2)软件生命周期划分成哪些阶段。
(3)什么是需求分析,需求分析阶段的基本任务是什么?(4)可行性研究的任务(5)什么叫软件测试,软件测试的方法有哪些?参考答案:(1)简述结构化范型和面向对象范型的要点,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目前使用得最广泛的软件工程方法学(2种):传统方法学:也称为生命周期方法学或结构化范型。
优点:把软件生命周期划分成基干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相对独立,而且比较简单,便于不同人员分工协作,从而降低了整个软件开发过程的困难程度。
缺点:当软件规模庞大时,或者对软件的需求是模糊的或会承受时间而变化的时候,开发出的软件往往不成功;而且维护起来仍然很困难。
面向对象方法学:优点:降低了软件产品的复杂性;提高了软件的可理解性;简化了软件的开发和维护工作;促进了软件重用(2)软件生命周期划分成哪些阶段。
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软件生命周期由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运行维护三个时期组成。
1. 软件定义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2. 开发时期: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
3. 维护时期:主要任务是使软件持久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3)什么是需求分析,需求分析阶段的基本任务是什么?需求分析就是理解用户需求,分析软件用户的需求是什么。
需求分析的任务就是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在问题定义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地理解用户的各项要求,并准确地表达所接受的用户需求。
具体说来,就是把可行性研究阶段确定的系统功能进一步具体化,交出包括详细的数据流图、数据字典以及简要的算法描述在内的需求说明书。
(4)可行性研究的任务1.进一步分析和澄清问题;2.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3.从逻辑模型出发,提出若干种系统实现方案4.研究每种实现方案的可行性;5.为每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制定一个粗略的实现进度6.对以后的行动方针提出建议(5)什么叫软件测试,软件测试的方法有哪些?软件测试: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