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主旨
通过描写边塞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物描写,衬托 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和戍边将士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 壮志。
拓展延伸 (一)边塞诗表现的思
想感情分类
1.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内容 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指导朗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把握节奏。
从军行(之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理解词语
青海:指青海湖。今青海省西宁市西。古名鲜水或仙海,北魏时 始名青海。唐朝和吐蕃经常在这一带发生战争。
拓展延伸
(三)边塞诗 的风格
或奇丽峻峭,雄浑挺拔;或清新幽雅,缠绵悱恻;或慷慨高 歌,响遏云天,或低徊浅唱,感慨万端;或令人热血沸腾, 欲跃马横戈,或使人愁肠寸断,想折戟断刀……
随堂检测
1. 组词 海( 大海)( 海水 ) 关( 开关 ) ( 关口 ) 2.比一比,再组词。 砂 (砂砾 ) 海( 海水) 暗(黑暗 ) 沙( 沙子) 悔(后悔 ) 黯(黯淡 )
拓展延伸 (一)边塞诗表现的思
想感情分类
2.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 李 白
《塞 下 曲》 卢 纶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 军 行 》王昌龄
拓展延伸 (一)边塞诗表现的思
想感情分类
小结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在此戍边时间漫长,战事之频密,战 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但是,金甲尽管磨 穿了,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的豪情和誓言。诗人准确把握戍边将士跃 动的心律,又赋之以恰当的色彩和光线 ,使诗歌艺术画面的气象恢宏开阔,情调悲 凉壮美,意境深邃高远,鲜明地体现出生活在盛唐时代人们所共有的精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