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用药原则和安全用药指导
- 格式:ppt
- 大小:5.35 MB
- 文档页数:66
老年人如何正确吃药刘念发布时间:2023-06-19T09:44:47.765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6期作者:刘念[导读] 人上了年纪以后,身体各项器官功能下降,抵抗力下降,各种疾病都会找上门来,吃药就成了老年人的“家常便饭”。
很多老年人身体同时有各种疾病,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吃药会大把大把的吃。
但由于老年人的食管蠕动性差,唾液分泌减少,大把吃药肯定会有药物嵌塞的风险。
而且老年人的记忆力衰退,吃药出错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情况都加重了老年人用药的风险。
那么老年人如何正确吃药呢?雅安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四川雅安 625000人上了年纪以后,身体各项器官功能下降,抵抗力下降,各种疾病都会找上门来,吃药就成了老年人的“家常便饭”。
很多老年人身体同时有各种疾病,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吃药会大把大把的吃。
但由于老年人的食管蠕动性差,唾液分泌减少,大把吃药肯定会有药物嵌塞的风险。
而且老年人的记忆力衰退,吃药出错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情况都加重了老年人用药的风险。
那么老年人如何正确吃药呢?一、老年人常见的用药误区第一,由于各种眼部疾病导致老年人眼神不好,而且对说明书的理解能力也下降,这就导致老年人看错说明书、吃错药的现象经常发生。
第二,老年人的身体同时会有多种疾病,需要吃各种不同的药物。
然而老年人的记忆力衰退,不能很好的记住每种药物的服用剂量、时间和禁忌,或者出现忘记服药、少服或者重复吃药的现象。
第三,很多老年人生病没有医生诊断就会自己吃一些感冒药和抗生素类药物,比如出现感冒发烧等情况时。
然而老年人的身体抗药性差,胡乱用药不仅不能够治疗疾病,而且还会加重病情。
第四,把自己的药物推荐给亲朋好友使用。
一些老年人在和亲朋好友交谈时,得知他们的病症状和自己的相似,就会把自己的药物推荐给亲朋好友,这是一种比较危险的行为。
因为即使是症状相似,也可能是不同的疾病,所以不能够乱用药。
第五,随意换药或者停药。
由于一些药物的疗程较长,见效时间比较慢。
老年人安全用药指导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人民医院药剂科:王丽玲药物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减轻症状、治愈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但它同时又是一把双刃剑,它也能损害患者的身体,造成疾病,甚至死亡。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老年人的生存年龄的延长,老年人所占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大.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使得老年人安全用药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因此,加强老年人用药的安全指导是我们药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想对老年人用药进行正确指导就必须了解老年人病理、生理等变化特点。
本人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和总结,为广大药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老年人的患病特点1、起病隐匿,症状多变老年人对各种致病因素的抵抗力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均减弱,而容易发病。
同时由于反应力的低下、对冷热、疼痛反应性差,体温调节能力差,故自觉症状轻微,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
2、病情难控,恶化迅速老年人各种器官功能减退,机体适应力下降,故一旦发病病情常迅速恶化.3、多种疾病,集于一身老年患者一人多病的现象极为常见,增加了诊断和治疗的空难.4、意识障碍,诊断坎困难老年患者,不论患何种疾病,均易发生嗜睡,昏迷躁动或精神错乱等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增加了早期诊断的困难。
5、此起彼伏,并发症多老年患者随着病情的变化,容易发生并发症。
二、老年人的药动学特点1、吸收老年人胃肠道肌纤维萎缩,张力减低,胃排空延缓,吸收减少。
2、分布老年人细胞内夜减少和功能减退,脂肪组织增加使药物分布容积减少,加之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血管灌注量减少,影响药物的分布。
3、代谢老年人的肝脏功能降低,代谢和解毒能力降低,肝药酶合成减少,酶活性降低,药物转化速度减慢,血浆半衰期延长,影响药物的代谢。
4、排泄老年人肾功能降低,肾血流量减少,使用经肾排泄的药物时,容易蓄积中毒。
三、老年人的药效学特点1、对中枢神经系统敏感性增高老年人大脑重量减轻,脑血流量减少,高级神经功能减退,因此,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特别敏感。
老年人安全用药的用药原则
老年人安全用药的用药原则包括:
1.先食疗后药疗,避免盲目用药。
2.先外用后内服,再注射,注意给药方法。
3.种类少而精,提倡用药简单。
4.遵循受益原则,即要有明确的用药适应症,还要保证用
药受益要大于风险。
5.按照五种药物原则,即老年人同时用药不能超过5种。
6.择时原则,按照时间生物学和时间药理学原理择时给药。
7.小剂量原则,老年患者用药剂量应做特别的调整。
遵循这些原则有助于确保老年人安全、合理地使用药物。
老年人用药的选药原则
老年人用药的选药原则需要结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疾病状态、药物代谢和排泄功能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老年人用药的选药原则:
1. 优先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
老年人的药物代谢和排泄功能下降,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因此在选择药物时应优先考虑安全性高的药物。
2. 选择剂量易调整的药物。
老年人的药物代谢和排泄功能下降,容易出现药物积累,因此在选择药物时应选择剂量易调整的药物,以便根据老年人的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3. 避免使用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药物。
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下降,容易出现药物过度镇静、幻觉等不良反应,因此应避免使用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药物。
4. 避免使用具有心脏毒性的药物。
老年人的心血管功能下降,容易出现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因此应避免使用具有心脏毒性的药物。
5. 避免使用具有肾毒性的药物。
老年人的肾脏功能下降,容易出现肾损害等不良反应,因此应避免使用具有肾毒性的药物。
6. 避免使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
老年人常患多种疾病,容易同时使用多种药物,而多种药物的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应避免使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
总之,老年人用药的选药原则需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特
点、疾病状态、药物代谢和排泄功能等因素,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老年人安全用药知识科普老年人因年龄和身体状况的特殊性,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性有一些特别要求。
正确用药对于老年人的健康至关重要,因此,提高老年人安全用药的意识和知识非常重要。
首先,老年人在用药前应该咨询医生或药师,获得准确的用药指导。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衰退,肝肾功能会有所减弱,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也会下降。
因此,老年人应该依据医生的指导,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病情合理选择用药,并在用药过程中及时咨询医生和药师。
其次,老年人应该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老年人通常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来治疗多种疾病,但不同药物之间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因此,老年人在用药时应尽量避免自行增减药物剂量,避免同时使用相互作用的药物,如果有需要,应先向医生咨询,并带上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名单。
第三,老年人应该注意用药的时间和剂量。
老年人的药物代谢和排泄功能较弱,对药物的敏感性较高。
因此,在用药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避免漏服或过量服药。
如果出现副作用或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医生汇报,调整药物的剂量或频率。
第四,老年人应该注意药物的保存和使用安全。
药物应放置在干燥、通风、避光、避湿的地方,避免高温和潮湿环境,以免影响药物的稳定性。
同时,药物应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避免误食。
过期或损坏的药物应及时处置,不得随意丢弃或乱倒。
最后,老年人应及时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不同的药物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副作用,老年人应了解并关注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
在用药过程中,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医生汇报,避免延误治疗。
此外,老年人还应注意药物与饮食、饮酒的相互影响,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老年人安全用药是保障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用药可以减少药物相关的风险,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
希望通过以上的科普,能够提高大家对老年人安全用药的认识和重视,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养老院药品使用与管理原则(通用版)目标本文旨在确定养老院药品使用与管理的原则,以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原则1. 药品合理使用- 养老院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合理使用药品,并遵循医生的处方指导。
- 药品的使用应基于科学的临床依据,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殊情况和用药风险。
- 药品使用应遵循适应症、适量用药、适时给药和适当疗程的原则。
2. 用药安全- 养老院应建立健全的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的安全存储、配送和使用。
- 药品的采购应从正规渠道购买,药品的来源应可追溯。
- 药品存储应符合相关规定,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潮湿等不适宜条件。
- 药品的使用应按照正确的剂量和途径进行,避免用错药、误用药等情况。
3. 药品信息管理- 养老院应建立药品信息管理系统,记录每位老年人的药物过敏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等信息。
- 药品的信息应包括药品名称、规格、生产厂家、批号、有效期等内容。
- 养老院应定期对过期药品进行清理和处理,避免使用过期药物。
4. 药品监测与评估- 养老院应建立药品监测与评估机制,定期对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 对药品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良反应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 养老院应与药品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及时获取药品的质量信息和更新的临床指南。
5. 药品教育与培训- 养老院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药品教育与培训,提高他们的用药知识和技能。
- 工作人员应了解常见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信息,并能正确辨认药品标签和说明书。
结论养老院药品使用与管理原则的确立对于提高老年人的药物治疗效果和保障药品安全至关重要。
养老院应按照上述原则,加强药品管理,确保老年人的用药安全和药物治疗效果。
老年人药物管理制度1. 引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人群体在药物使用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老年人在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有效和合理,提高其生活质量,本制度对老年人的药物管理进行详细规定。
2. 管理目标(1)确保老年人用药安全、有效、合理,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2)提高老年人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改善其健康状况。
(3)促进药物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医疗费用。
3. 管理原则(1)个体化原则: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病情、药物过敏史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
(2)综合性原则:关注老年人的多病共患、多重用药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干预。
(3)简约性原则: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用药种类和剂量,避免不必要的药物联用。
(4)持续性原则:关注药物治疗的长期效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4. 管理措施4.1 用药评估(1)对新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进行全面的药物评估,包括药物过敏史、病史、用药史等。
(2)定期对老年人进行药物评估,关注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情况。
(3)对于多重用药的老年人,进行药物相互作用分析,调整用药方案。
4.2 用药指导(1)为老年人提供详细的用药指导,包括药物名称、剂量、用法、不良反应等。
(2)定期对老年人进行药物知识教育,提高其用药意识和依从性。
(3)对于视力、听力等存在障碍的老年人,提供相应的辅助设备或服务。
4.3 用药监督(1)建立老年人用药监督机制,定期检查用药情况,确保用药安全。
(2)加强对护理人员用药知识的培训,提高其药物管理能力。
(3)鼓励家属或监护人参与老年人的药物管理,形成合力。
4.4 药物调剂(1)采用集中调剂的方式,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
(2)根据老年人的用药需求,合理调整药物剂量,避免药物浪费。
(3)建立药物紧急配送机制,确保老年人及时获得所需药物。
4.5 用药调整(1)定期对老年人的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估,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2)对于病情变化、药物过敏等特殊情况,立即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