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怎样看心理医生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4
美国各个中小学都配备有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考试栏目为你带来“美国各个中小学都配备有心理医生”,希望此文对你有所帮助。
在美国,几乎每个上班族都会定期咨询心理医生,特别是在情绪波动时,通过专业的建议来调整心态。
可以说,美国人把心理健康看得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
而且,美国人希望心理健康要从“娃娃抓起”,美国所有的中小学都配备心理医生,时刻关注着孩子们的行为。
《生命时报》记者了解到,在美国中小学的机构设置里,心理咨询室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中小学工作的心理医生不但要考取心理学硕士学位,还要进修社会工作研究、儿童社会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
心理医生到学校入职后,校领导将对其进行为期两年的工作审查,合格后才能正式成为学校雇员,比社会上独立开办心理诊所的难度大得多。
这是因为,学校心理医生要对孩子们的学习、家庭、行为、生活等各个方面负责,可谓“多面手”。
据悉,通常学校心理医生的工作有4个主要方面。
第一,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
考试成绩差或在短时间内成绩下滑很快的学生,老师就会安排他们去心理咨询室。
心理医生会先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再询问他们最近遇到了哪些事情,以此来判断他们是否患有某些疾病(比如注意力缺陷综合征、焦虑症、抑郁症等),是否面临着亲人离世、家庭遇到经济困难等问题,然后再根据具体问题给出治疗方案。
通常学校的心理医生都没有处方权,他们会在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后,通知家长,并推荐附近的心理诊所,让他们带孩子进行专业的治疗。
第二,关心孩子的性格。
若有孩子在班级中表现出过于胆小、孤僻或过于强势、有攻击性等反常举动,特别是发生打架、激烈争吵后,老师都会把他们送到心理咨询室,心理医生会与孩子们一一谈心,帮他们分析自身的优缺点,并教给他们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对于那些孤僻的孩子,心理医生还会带着他们做一些心理游戏,让他们能敞开心扉,积极融入到集体中。
第三,关心孩子的家庭生活。
据统计,美国每天平均9秒钟就会发生一次家庭暴力行为,但真正寻求帮助的受害者仅有5.3%。
用药,美国心理医生劝病人吃药中国人对药物经常怀着排斥心理,而人们又常说“心病”还要“心药”医,因此在大多数人心目中,服药治疗心理疾病仍是件既不安全、又不必要的事情。
在国内时,笔者也持有相同的看法。
到美国后我才发现,对于这个问题,美国人的态度远比中国人开放得多。
在临床工作中我注意到,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人士,服药可以带来明显的益处。
多数病人接受服药治疗美国人出现无法解决的心理问题时,首先会去看心理医生,如果接受短期心理治疗后效果不明显,或者初次就诊时心理疾病已很严重(例如抑郁症状很严重),心理医生会推荐他看精神科医生。
一方面因为精神科医生处理这类问题更有经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精神科医生拥有处方权,可以为病人开药。
在美国,假若医生建议服药治疗心理疾病,绝大多数患者都会表示理解,并且严格执行。
但也有些人出于对副作用的担心,拒绝用药。
如精神科医生认为,病人的“心病”必须通过服药才能解决,他们常会“搬来”心理医生,让他们劝病人吃药。
如果心理医生也劝说不动,社会工作者还会安排治疗计划小组(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家属)说服病人。
治心病没有万应灵药我在国内的时候就发现,治疗心理疾病时,精神科医生总会先给病人开一种常用药,如果吃上几周后仍然没有效果,就换一种药。
当时,有位患者对我说:“这就像是在猜谜!”等到了美国,我才知道原来这里的医生也是如此行事。
和他们聊过以后才知道,与其他躯体疾病不同,心理疾病的病因更为复杂,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更是千差万别,因此的确没有任何医生敢说自己的治疗方案是惟一正确的选择,更不存在什么万应灵药,可以治疗各种“心病”。
此外,药物一般也不会具有“立竿见影”的功效,服药者通常要用药6周才能见到最大的疗效。
为避免副作用,美国门诊医生用药的剂量会尽量小一些,很多时候是从最低量开始,然后逐步增加。
如果病人住院接受治疗,服药量则要大很多,因为此时医生容易对副作用进行监控。
尽管没有哪种药物可以针对各种心理疾病,而且用药剂量不时需要调整,但无可否认的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类药物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主要表现在药物副作用明显减轻。
美国精神分析:历史及其现状作者:耶鲁大学… 文章来源:西安大康心理保健院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一名开业的精神分析家,是耶鲁大学临床医学方面的副教授,每星期有50个小时来接待病人。
在我所属的专业组织中,在国家的水平上我是十分活跃的。
而我最初所受的训练是精神病学——我是一名医生,一个医学博士。
介绍一下精神分析是什么:第一, 一种治疗技术,是针对那些非精神病性的心理疾病的患者的。
由于治疗的困难,那些患有精神分裂症或者躁郁症的患者需要住院治疗,通常不用精神分析来治疗。
第二,一种研究技术:由于治疗技术的独有的特性(这点我稍后将会详细讨论到)它能够达到心理的一定的层面,这是其他技术,甚至于那些内省的技术也达不到的。
精神分析能够深入地了解、洞察精神疾病的某些方面(尤其那些有意义的方面),并且可以更好的了解精神—脑的机能。
第三,一种心理理论:讨论精神在健康和病态两种情形下如何运作。
精神分析的创始者——弗洛伊德,在他的一生中写下了30多本书,无数的文章并与许多重要的知识分子通信。
除了关于心理分析的一些理论和方法的论文之外,他还写了关于团体行为、人类环境、语言、文学评论、艺术评论和他自己对于早期历史的看法。
他在文学写作上是个非同一般的多才多艺之人,并且荣获了“歌德文学奖”。
接下来要谈到的是对弗洛伊德的精神理论的一个十分简短的概要。
在1895年,弗洛伊德写了《科学心理学大纲》一书,意在为他从精神分析工作中获得的发现在神经学上寻找一定的基础。
但是因为对大脑的研究得到的资料是远远不够的,他就放弃了。
在他逝世是十一年后,也就是直到1950年,那本叫《科学心理学大纲》的书才被出版。
在过去的十五年中,伴随着源于神经化学和神经成像的知识的数量的增长,神经方面的科学家已经转向于“大纲”这个方向。
在弗洛伊德首次完成他的那些理论一个世纪之后,神经学家已经能够接受弗洛伊德的许多观点。
弗洛伊德的第一个心理模型—心理地形模型,出现在1900年出版的《梦的解析》一书中。
美国精神病诊断标准什么是精神病?精神病是指一类以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包括了多种心理学和精神医学领域的疾病。
这些疾病可以影响个体的思维、情感、行为和社交功能。
美国精神病诊断标准简介美国精神病诊断标准(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简称DSM)是由美国精神病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简称APA)发布的一项国际通用的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
它是全球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的重要参考,并且在临床实践、科研和保险报销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DSM的发展历史DSM最早发布于1952年,至今已经发展到第五版(DSM-5)。
在DSM的历次版本中,各版在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主要基于对精神疾病的研究和理解的进展,以及对临床实践的反馈和总结。
DSM-5的特点DSM-5于2013年发布,相比于前一版的DSM-IV-TR,在分类和诊断标准上做了一些重要的改变。
其中一项重大改变是取消了“轴”系统,将各类疾病整合在同一部分,使得诊断更加简化和便捷。
此外,DSM-5还增加了一些新的疾病分类,如创伤后应激障碍。
DSM-5的应用领域DSM-5主要用于精神健康专业人员,如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学家等的临床实践中。
它可以帮助专业人员对精神疾病进行系统的分类和诊断,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治疗和帮助。
此外,DSM-5还被用于研究、教育和管理等领域,为相关工作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DSM-5的争议和批评尽管DSM-5在临床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它也受到了一些争议和批评。
有人认为,DSM-5将过多的关注放在了症状而忽视了疾病的病因和机制,导致了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复杂情况的忽视。
此外,一些人认为DSM-5存在过度诊断和过度药物治疗的问题,对患者造成了不必要的负担和风险。
结论美国精神病诊断标准(DSM)是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的重要参考,对于精神健康的评估和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心理咨询在美国的发展现状1.当下美国心理咨询的基本情况50年前,美国大约有4000名心理学家,在今天,估计有15万心理学家。
增长了近40倍。
每年有约8000万美国人求助于门诊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接受咨询和心理治疗。
每500人中就有一个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心理学家、心理健康师、社会工作者和精神护理人员约30万人。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工作,约有三分之一是由心理学家进行的,另有三分之一是由精神科医生或心身科医生进行的,其余由心理健康师、社工和教会人员进行。
2.有关的行业学会2.1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
共54个分会。
包括Society for General Psychology 普通心理学,Society for the Teaching of Psychology 教学心理学,Experimental Psychology 实验心理学,School Psychology 学校心理学等。
2.2美国咨询学会(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ACA)咨询顾问(Counselors)——发展咨询、教育咨询、人力资源等。
2.3美国医学会(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AMA)包括美国心身学会(American Psychosomatic Society, APS)、美国精神病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 )。
3.美国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制度美国心理咨询资格认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非官方的,主要是行业协会的认证;另一类是官方认证。
对培养机构和课程的资质鉴定主要由行业协会负责;对个人的开业资格由行业协会认证起资格,州政府认证颁发执照。
3.1资质鉴定制度资质鉴定旨在向公众保证一个培养机构所提供的心理咨询专业课程的教育质量,在美国对咨询员培养机构和课程的资质鉴定主要是由非官方机构或行业协会负责的, 如美国心理学会(APA ) 、美国咨询协会(ACA)等机构[。
了解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一、心理咨询的定义、性质、特点1、心理咨询的定义一般认为,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
广义的心理咨询:往往包括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广义:心理咨询是指由专业人员即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狭义:只局限于咨访双方通过面谈、书信和电话等手段向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和咨询帮助。
这即是学校在学校进行的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一般认为,心理治疗是应用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采用治疗者与被治疗者间的相互反应与关系,从而治疗病人的心理、情绪、认知及行为有关的问题。
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接受 帮助者 可称作病人。
主要有1、精神病人;2、神经症病人3、精神上受了打击的人;4、越轨者 称作来访者或当事人。
这些人是“在适应和发展方面发生困难的正常人”。
给予帮助者 1、精神病医生。
主要接受医学训练,较少经过系统的心理学训练。
2、临床心理学家,主要接受心理学训练。
称咨询者或咨询心理学家,接受心理学的专业训练。
障碍的性质神经症、人格障碍、行为障碍、心身疾病、性心理变态、处于缓解期的某些精神病等正常人在适应和发展方面的障碍。
如人际关系方面的、学业方面的、升学就业方面的、婚姻家庭方面的,也涉及一些变态行为。
干预的特点 强调人格的改造和行为的矫正,重视症状的消除,有些治疗流派不重视病人理智的作用,如心理分析和行为治疗。
费时长,从数周到数年不等。
强调教育的原则和发展的原则,重视对象理性的作用,强调发掘、利用其潜在积极因素,自己解决困难。
费时较少,从一次至若干次不等。
2、心理咨询的性质和特点(1)心理咨询是一种人际帮助活动(2)心理咨询是一个 人际互动过程(3)心理咨询具有“心理性”(1) 人际帮助咨询总是在两方中展开:一方是接受帮助的(当事人),一方是提供帮助的(咨询者)。
帮助是指咨询者据一定的理论,这对来访者的特殊问题,运用一定的方法、技术或创设一定的条件来影响来访者,使后者的困难得到解决或达到某一特定的咨询目标。
看心理医生流程心理医生(Psychologist)是指专门从事心理学诊断和治疗工作的医疗人员。
心理医生主要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和解决个人或群体心理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下心理医生的流程。
首先,病人在寻求心理咨询前,通常会通过网上搜索、朋友介绍或者医生推荐等方式找到合适的心理医生。
然后,病人会与心理医生预约面谈时间。
在面谈之前,病人可能需要填写一份调查问卷,以便心理医生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和问题背景。
当病人与心理医生见面时,首先,心理医生会进行初步的访谈,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症状和主诉等。
然后,心理医生会运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病人进行评估和诊断。
评估和诊断的方法主要包括面谈、病史采集、心理测试和观察等。
在评估和诊断的基础上,心理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的内容包括治疗目标、治疗方法和治疗周期等。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问题,治疗方法可以包括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等。
在治疗过程中,心理医生会与病人进行定期的面谈,以了解病人的治疗进展和反应。
同时,心理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治疗需求,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指导和建议。
在治疗过程中,病人也可以随时向心理医生咨询和倾诉自己的问题和困惑。
随着治疗的进行,病人的症状和问题可能会逐渐改善或消失。
当病人的症状缓解或消失后,治疗过程也会逐渐结束。
在治疗结束时,心理医生会与病人进行最后的面谈,总结治疗的效果和成果。
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医生会给予病人鼓励、赞赏和认可,以增强病人的自信和自尊。
最后,心理医生还会给予病人一些心理自助的建议和技巧,以便病人在治疗结束后能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和生活方式。
此外,心理医生还会建议病人定期复诊,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心理问题。
总之,心理医生的流程主要包括面谈与评估、制定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和定期复诊等。
通过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心理医生能够帮助病人了解和解决心理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同时,病人也应积极配合心理医生的治疗,主动参与和践行治疗方案,以便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国外的心理卫生服务模式美国的社区服务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从60年代起才开始有较快的发展。
为使精神病病人尽早回归社会开展了“非住院化运动”,精神病病人转入本人隶属的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中心,既可继续接受治疗和参与各种康复活动,又不离开家庭,可得到亲人的照管。
一、美国社区心理卫生服务90年代建立了心理卫生服务责任区,每个责任区建立一所社区心理卫生中心(CMHC),社区是心理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工作者一般由精神科医师(包括儿童精神科医师)、临床心理学者、社会工作者、特种教师、心理卫生护士及治疗家(如心理治疗家、语言治疗家等)组成。
各州均成立了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卫生服务中心,其服务有急诊、门诊、住院、会诊、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健康教育等。
其中以日间治疗和预防为主。
近年来,美国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卫生服务模式有较大的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与精神疾病治疗方法改进、服务设施完善以及人们的认识水平提高等因素有关。
这种模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政府逐渐减少了对心理服务模式的直接干预,由集中管理变为开放管理,出现了由私人慈善机构运作的青少年心理卫生服务规划(MHSPY)和政府运作的儿童青少年卫生服务规划(CASSP)共存的局面。
比较而言,政府规划比私人慈善机构运作相对具有可操作性,资金和政策保障更为有力,但慈善机构运作形式灵活;另一方面,心理卫生服务从以病人为中心的模式向以病人及其环境为中心的模式逐渐过渡,这在CASSP中得到了较好体现,充分强调了家庭和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重要性。
二、英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服务英国保健与社会服务部于1975年颁布了“为精神病人提供良好服务”的决定。
要求每一管区设立一所管区综合医院(DGH),有保健访问者、执业医生、社区精神病护士等人员从事心理卫生工作。
服务形式基本上与美国相同。
现已形成了心理卫生服务的四级防治网络,该网络工作者从儿童青少年本人、父母、教师和照顾者等处获得有关信息,再根据疾病对患者本人、家庭、社会环境的损害程度以及疾病的流行学特征确定疾病的防治措施。
美国医生谈中美人民看病的态度史实07-17 19:1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身体大检修(体检),和医生的接触又变得多了起来。
美国人很注重体检,基本上每个有医疗保险的人都有固定的家庭医生,从头到尾跟踪你身体的健康状况,一到了该体检的时候,他就会提醒你:你该体检了。
然后开好单子,告诉你要去哪里,做哪项检查。
报告出来之后,做检查的医院会传给家庭医生,你根本不用管这些细节,只要等着家庭医生来通知你体检结果。
我的家庭医生已经跟了我好几年了,相处还算愉快,有时候也会和他聊起我健康以外的话题,比如美国的医疗制度与情况。
他也会向我打听一些中国医疗方面的问题。
这次体检因为有一点点小的疑问,所以多去了几次。
每次去,我都能看见医生的诊室门口,贴了一篇用A4纸打印出来,中文的文章。
我很奇怪,为什么他要把这篇中文文章贴在门口?因为医生是正儿八经的老美,根本不懂中文。
一直想问他,却一直没有机会。
上个星期,我又去了,正事说完了之后,终于找到机会问他。
原来他有很多中国病人,而且他也有中国员工,他们向他推荐了这篇文章,并翻译给他听。
他觉得很有道理,而且很有意思,就把它贴在了门上。
中国人和美国人就医的不同态度有位朋友在国内时是内科医生,来美国后考了医生执照继续行医。
和他聊起中美两国的医疗制度,话题到了中国人和美国人看病时的不同态度上。
他说中国人和外国人来看医生时最显著的不同是在对待化验结果或者检验报告上。
如果检验结果是正常,美国人的反应通常是大喜过望,连说:“太好了,太好了,谢谢你!”和你握握手拍拍屁股走人了,他们很少去质疑一个阴性的化验结果的准确性。
而中国人如果看到检验结果正常,什么病都没查出来,往往会皱着眉头,不甚放心地问道:“会不会搞错了?医生你看要不要再查查?”很多中国人会对阴性的检验结果持怀疑态度。
如果检验结果不正常,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反应却反过来了。
尤其是对一些严重的疾病的诊断,美国人往往会对化验结果表示出质疑的态度,他们会要求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确认。
贝克认知疗法1.1产生贝克认知疗法(CT)由美国临床心理家贝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实践中创立。
它具有一系列独特的原理和技术,诸多实践经验也证实它“是一种比较成熟,最为重要的认知疗法”,贝克也因此被称为“认知治疗之父”。
1.2 贝克认知疗法(1)认知疗法专注于来访者非功能性的认知问题,试图通过改变来访者对自己、对人或对事的看法和态度来改变其心理障碍问题。
(2)贝克认知疗法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
(3)认知疗法的总体策略是交谈程序和行为矫正合并进行。
1.3认知治疗的目的就在于矫正这些不合理的认知,从而使来访者的情感和行为得到相应的改变。
1.4CT的基本原理(1)认知产生了情绪及行为,异常的认知产生了异常的情绪及行为。
认知是情感和行为的中介,情感问题和行为问题与歪曲的认知有关。
(2)人们早期经验形成的“功能失调性假设”或称为图式,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准则,而不为人们所察觉,即存在于潜意识中。
例如,抑郁的人容易有抑郁的模式,“我什么也做不好”,“别人都比我强,我总是这么差劲”,(3)一旦这些图式被某种生活事件所激活,则有大量的“负性自动思维”在脑中出现,即上升到意识界,进而导致情绪抑郁、焦虑和行为障碍。
如此,负性认知和负性情绪互相加强,形成恶性循环,使得问题持续加重。
二、贝克认知疗法的理论基础1.自动思维是贝克的认知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这些思维是自发出现的,个体很难察觉和选择。
(1)自动思维不仅仅是发生在有精神障碍的人身上,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自动思维的特点,之所以会引发心理障碍,是因为来访者的自动思维往往是绝对化的、歪曲的、极端的、不合理的,所以才会引发不良情绪或行为;(2)自动思维往往是非常简洁、瞬间的、不易于辨认,通常来访者会把自己的自动思维的结果(而不是自动思维本身)即产生的情绪或行为当作是自动思维,也就是说我们更快速、更直接感受到的是我们的情绪或行为。
龙源期刊网 中美对待精神心理疾病的不同作者:来源:《大众健康》2007年第08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世界范围的重视。
作为一名精神、心理科医生,我在国内工作多年,同时又在美国多所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系工作多年,我深深感觉到中美在心理学和精神学上存在差异。
美国作为世界上经济、科技、健康教育的头号强国,心理学和精神医学的情况如何?美国人是如何看待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下面从几个方面做一简单比较。
很气恼VS很高兴一位著名的美国心理治疗专家到中国来访问,与中国的心理医生们交谈,他说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一对青年男女初次约会,女青年准时到达约会地点,而男青年迟迟没有露面。
正在女孩焦虑等待中,男孩姗姗来到。
女孩很气恼,问男孩;“你看,都几点了?你干什么去了?”男孩不好意思地回答。
“十分抱歉,我迟到了,因为我刚去看心理医生。
原订看半小时的,未曾想被一个心理问题所困绕,直到心理医生给予了详细指导才解决问题,所以迟到了。
”这位美国心理治疗专家问中国的同行们,“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中国,那位女孩会怎么想这位男孩?她会做什么?”大家议论纷纷,认为女孩会毫不犹豫地说“神经病!”然后扭头而去。
中国的心理医生们好奇地反问美国同行同样的问题,“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美国会怎样?”美国心理治疗专家说:“女孩会很高兴。
”“为什么呀?”望着中国同行们惊讶的目光,这位美国专家慢悠悠地说:“女孩会很高兴,主要有两点,一是女孩会认为这个男孩的个人素质不错,重视心理健康,二是这个男孩收入不错,因为在美国看心理医生收费很高”。
近几年,众多的心理诊所和心理门诊如雨后春笋般在我国出现。
看心理医生和精神病医生的现象逐步增多,然而看心理医生和精神科医生仍被视为“见不得人”的“丑”事,人们总是竭力掩盖,害怕被别人知道而带上“精神病”的标签而受到歧视。
尤其是很多人虽然被心理和精神疾患所困绕,内心痛苦不堪,但又不愿被别人知道,甚至不愿对自己的家人述说,只能默默忍受痛苦。
美国心理咨询行业发展历史、咨询体系及发展驱动因素分析一、美国心理咨询发展历史分析1、早期职业辅导运动的兴起(1900-1909)伴随着19 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20 世纪初,一批美国社会改革家和学校行政官员掀起了一场塑造青少年人格、教育青少年如何了解自己、他人和周围世界的指导运动,这就是现代心理咨询的萌芽。
这一阶段有三个重要事件和人物和对早期的心理咨询,或更确切的说是对早期职业指导运动、及心理健康运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第一,1907 年密执根州学区的督学J.B.Davis 建议该学区所辖学校的教师为学生开设每周一次的心理辅导指导课程,以帮助学生塑造个性和避免问题行为的发生。
虽然这些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但却是早期心理咨询的主要表现方式(学校指导)的雏形。
第二,1908 年,被公认为“职业指导之父”的F.Parsons 首创了波士顿职业指导局,标志着职业指导走向规范化,是心理咨询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Parsons 出版的《职业选择》(ChoicingVocation,1909)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的职业选择理论。
这一理论对今天的职业心理咨询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第三,1908 年,一生中曾因心理疾病数次入院治疗,目睹精神病院的恶劣环境的C.Beers 出版了《一颗发现自我的心灵》(A Mind That FoundItself,)一书,对遭遇的一切给予了深刻揭露,使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在观念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成为美国心理健康运动发生的原动力,亦被视为心理健康咨询的先驱者之一。
2、心理辅导初次整合并被初步认同(1910-1919)在这一阶段,有两个重要的事件对心理咨询的发展影响深远:第一,美国“国家职业指导学会”(NVGA)于1913 年成立,并从1915 年开始发行不定期的专业刊物“国家职业指导简报”。
国家职业指导协会成立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建立了一个专业学术组织和一份专业出版物,使得早期纷乱的职业指导运动得以溶为一体,引导早期的职业指导运动朝着科学化、正规化的方向发展,并使得心理咨询的职业化角色得到社会的进一步认可。
1. He planned not to stay in the dorm this afternoon, because he was tired of 他室友们讨论考试的事情.2. She has suffered so much以致于她需要我们的力量才能恢复.3. 站在窗户前, he saw many students on the playground.4. 很多地区都已经建立了国际性的商务中心such as New York and Shanghai.5. Some people support my view 然而其他人则反对.1. 自从离开家, she had been thinking about coming back again someday.2. At midnight, we arrived at the hotel, 那里刚刚发生了恐怖的事情.3. 似乎 the world were at an end.4. 多亏了你的帮助, I finally succeeded.5. 有很多作业要做, he cannot go out for fun.1. 作为这个国家的总统, he loves his people very much.2. Later, he致力于保护the environment.3. Though/Although he was sentenced to 30 years in prison, 他还是没有灰心丧气.4. Teachers all高度赞赏 his learning ability.5. 为了消除她的怀疑, he showed her his ID card.1. He应该被惩罚for what he did.2. Only when the public take their responsibilities, 我们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环境.3. He spent so much time on reciting words that想要提高英语成绩.4. Among the men taking part in the work, 他可能是最活跃的一个.5. I will never forget the teacher 在高一时教我们化学的那位老师.1. Not until I met the fierce animals 我才意识到自己正处在意想不到的危险中2. I have been dreaming of 能在社会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 to affect more people.3. When his mother came in, 他假装正在写作业.4. All parents will devote themselves to 保护自己的孩子免受伤害.5. When we passed by the classroom, 看见老师正在做实验.1. Four people arrived at the room, 好奇的四处张望.2. She treats me好像我是个陌生人.3. 我们应该把这笔钱花在 something that will benefit everyone.4. The children 那些没有能力谋生的were only left to starve to death.5. The weather in Beijing比广州更冷1. This novel was about an unbelievable但却真实的历险.2. She stared at the painting, wondering 自己曾在哪里见过它.3. Physicists have proved the theory that its gentle climate and the pull of its gravity 都和地球上的相似.4. The author of this novel was是一位在美国成长起来的商人.5. Three months later, 他被一艘船偶然发现.1. After countless interviews, 我成功地脱颖而出among the candidates and survived test alone.2. After confirming his baggage was aboard the train, 他就在座位上安坐下来.3. He even managed to catch sight of an eagle 在灌木丛上空翱翔.4. 他很高兴发现the scenery outside was impressive.5. Lina lived a poor life in her childhood and被她同辈的孩子看不起.1. For decades, he had been struggling to 使家人摆脱饥饿.2. However, it always confused him 如何扩大他的农作物产量.3. This disturbing problem led to他后悔当一名农民.4. I would rather 在家里读小说.5. I would rather 你下个周末来.1. In general, adults are more likely to fear failures, 倒不是因为怕丢面子,but of the huge price brought by failures.2. Interviewers can be good at not only analyzing interviewee s’ facial expression, 还善于解读他们的肢体语言.3. Success is always for 留给提前做好准备的人.4. Everything seems to都恢复了生气 in spring.5. What those gestures really mean is subjective in different cultures.Thus, 误会时不时发生 in today’s world of cultural crossroads.1. Experts point out that错误的财富观可能是导致这一趋势的罪魁祸首.2. People suspected his view, saying他提出来的理论毫无道理.3. 由于严格对待学术研究, the professor got a series of scientific achievements.4. 除了把班级分成4组之外, the teacher chose four students as the group leaders.5. To their credit, they analyzed the data cautiously and得出了一个科学的结论.1. It is admirable that她很少因为犯错而受责备.2. The tournament is open to业余选手和专业选手.3. In order to accomplish the task ahead of the deadline and submit it to the senior chief editor, 这名记者日日夜夜专注工作.4. 她故意整天都不理她.5. He开始担任一个杂志社的主编at the end of the next month.1. It is admirable that她很少因为犯错而受责备.2. The tournament is open to业余选手和专业选手.3. In order to accomplish the task ahead of the deadline and submit it to the senior chief editor, 这名记者日日夜夜专注工作.4. 她故意整天都不理她.5. He开始担任一个杂志社的主编at the end of the next month.1. He devoted his life to造福人类.2. 学习英语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3. 只要你说实话, I will do my best to help you.4. 现在我可以步行去上班,而不是开车了.5. The staff of the company will help the new members习惯新的环境.1. I wish to express our thanks to you我代表我的同事及我自己.2. 这次事故造成三人死亡.3. I’ll do whatever you do只要你们做得对.4. 我绝不会容忍这种事情.5. 我被委派去参加一个临时会议.1. 他跑完后,上气不接下。
漫谈在美国读心理咨询(counseling)很多朋友知道我在美国读了一个心理咨询的学位之后都来问我要怎么样才能出国读个心理咨询的学位。
趁着我现在正在放寒假,就来给你们写一写吧!我把我出国念心理咨询的经验分成几个部分来写:1. 为什么要读心理咨询?2. 美国的心理咨询研究所读些什么?1.为什么要读心理咨询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实际上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依我的观察以及我自己的经验,大部分读心理咨询的人在第一年的学习过程中要花很多的时间思考这个问题。
等到你毕业成为了一个专业咨询员,这个问题仍然会常常萦绕在你脑海里。
我这里说的「大部分读心理咨询的人」不是说大部分到美国念心理咨询的台湾学生,我说的大部分包括美国本地的学生。
所以,为了帮助你自己早点进入状况,最好现在就开始问你自己「为什么我要读心理咨询?」标准答案a:「因为我想要帮助别人」-- 这是一个最常见但是未经深思的答案!帮助别人的方法有很多种,你可以做生意赚大钱然后捐给慈善机构-这是帮助别人的一种方法。
你也可以去从军保卫国家-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帮助别人。
帮助别人的方法很多,为什么你选择要成为心理咨询员呢?当我一问这个问题,最常听到的答案有两种:第一、我想读心理咨询因为别人常常跟我倾吐心事。
第二、我想读心理咨询因为我曾经被心理咨询员帮助过,而我也想用这样帮助别人。
让我们仔细的来检视这两种说法:第一,有些人想读心理咨询因为他们觉得别人常常跟他们倾吐心事。
但是,听别人倾吐心事跟成为心理咨询员中间还有很大的一段差距。
别人跟你倾吐心事可能是因为你是一个很好的听众。
没错,成为一个好的听众是成为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员的必要条件。
如果你不懂得聆听你的个案,你是没有资格成为一个好的咨询员的。
但是,别人的心事偶尔听听可以,如果要你每天都听别人告诉你他对家人如何的不满、别人如何的亏待他、或者他昨天又听到一个声音告诉他从关渡大桥上跳下去,如此一般一天至少五次,一个礼拜至少五天。
如何看待心理咨询何为心理咨询?它是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在科学领域中,给某类事物下定义,按规则,应当是用最概括的语言说出该事物的本质。
因此,给心理咨询下定义,也只有一句话:“心理咨询是心理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
如果更完整一点,心理咨询的概念为:“心理师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帮助求助者发现自身的问题和根源,从而挖掘求助者本身潜在的能力,来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以提高对生活的适应性和调节周围环境的能力”。
但是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的地区对此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就拿我国和美国的做个简单比较吧。
几年前,美国一个心理咨询机构的专家们来中国进行交流访问。
有位美国心理专家问中国的心理学教授:“如果有一对恋人约会,小伙子迟到了,姑娘问他为什么迟到,小伙子回答去找心理医生所以才来晚了,此时中国姑娘对这位小伙子会是什么态度?”中国的心理学教授不假思索地回答:“这个姑娘可能会和他吹了。
”但如果在美国,姑娘却会因此而更加喜欢这位小伙子,她认为一个懂得用心理咨询的方法来调整自我的人,一定不会把自己的消极情绪转嫁到别人头上,也不会把别人当成发泄的对象,与这样的人生活在一起肯定会很幸福。
由此可见,美国人一旦遇到诸如情感挫折、人际不和、环境不适、同性恋、人格障碍、神经症之类的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心理工作者。
大多数美国人都把接受心理咨询看成是自信与富有的象征。
在美国,每一个中产阶级都有自己的心理顾问,有人这样形容说:美国的成功人士的臂膀是由两个人扶持的,一个是法律顾问,一个是心理顾问。
当今美国社会,不仅普通美国公民视接受一次心理咨询如同吃一顿麦当劳那样自然、简单,就连堂堂美国总统也拥有自己的心理顾问。
1972年,联邦政府批准设立"总统心理健康委员会"作为白宫办事机构专门为总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早在1963年,美国总统肯尼迪便亲自签署了"关于设置社区心理卫生中心的文件",并将这一文件以法案的形式提交国会批准通过。
美国是如何筛查抑郁症的?
美国医院是怎么筛查抑郁症的?主要分为两步:
1. 多数病人会每年接受常规体检,医生在常规体检中就会给病人做抑郁症筛查。
2. 对于不进行每年常规体检的病人,在他一年内第一次去医院看病时会接受一个简单的抑郁症的筛查,虽然他去医院可能只是去看感冒或者肌肉拉伤。
抑郁症筛查其实很简单,根据PHQ-2量表的问题进行提问即可。
主要就是问过去两周内,病人是否觉得:
1、感觉做事情没什么兴趣和乐趣;
2、觉得心情低落、感到郁闷、觉得没有希望。
PHQ-2量表英文版
评分标准:
两个问题评分相加得出总分,如果得分大于等于3就要进行进一步筛查。
进一步筛查会使用PHQ-9量表。
PHQ-9量表
PHQ-9评分标准
一般来说,我们会根据病人PHQ-9的评分结果选择转诊给专门的精神科医生进行确诊和治疗还是继续随访。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不同,对于抑郁症量表的使用也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这里的美国医生也提到有些文化背景的病人更倾向于在抑郁筛查里出现较高的评分。
因此国内的心理医生、精神科医生会使用经过加工修正编译以后更加适合我们文化背景的量表。
心理健康问题如同其它健康问题一样,都是人体的机能出现了一些异常,我们应该把它们当做像感冒一样的疾病,在需要的时候积极就诊治疗。
作为医疗行业从业者,我们更应该从中看出推行分级诊疗、加强全科社区医生的培养和相关工作建设的重要性。
目前我们的医疗体系内缺乏对此类心理疾病的筛查,如果我们也能通过广泛分布的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社区医生等进行筛查,及时发现潜在患病并进行治疗,相信可以减少类似乔任梁这样的悲剧的发生。
美国人怎样看心理医生
教育话题
06-22 17:07
遇到想不通的事怎么办?在美国,人们或者找心理医生咨询,或者到教堂向牧师忏悔。
与求得心理宽慰而去教堂一样,心理咨询是美国人的“家常便饭”。
由于生活压力大,人情淡漠,美国患心理疾病的人比较多。
据统计,美国18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有26.2%的人都曾有过心理疾病或看过心理医生。
如同吃感冒药一样普通
“为挽救婚姻,我和希拉里分别寻求心理咨询,每周一天,历时一年。
这是我生命中第一次敞开心扉,公开谈论自己的感受、经历、对生活的态度和爱情。
我并不喜欢自己的过去,它让我痛苦,必须面对不幸的童年和痛苦的成长过程。
而且我知道自己已经筋疲力尽,愤怒而孤独,我为自己所做过的错事感到羞愧,我试着寻求心理平衡。
经过长期心理咨询后,希拉里和我开始交谈,我们又重新认识彼此。
”
这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其自传中的一段独白。
当时,克林顿的性丑闻被媒体曝光,妻子希拉里与他打“冷战”,两人备受精神折磨。
虽然贵为总统,克林顿也不得不进行心理咨询。
近日,美国著名高尔夫球手泰格•伍兹一次车祸“撞”出性丑闻,令其名誉扫地,也不得不接受心理治疗。
一名美国华裔高中生先是上学迟到,后开始逃学。
学校先请辅导员与学生谈话,然后由心理辅导员作心理咨询,之后要求家长带孩子看心理医生,最终解开了孩子的心理疙瘩:原来孩子因网恋而精神恍惚。
心理咨询已成为美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用他们的话说,接受心理咨询就如同吃感冒药一样普通。
美国人之所以视心理疾病为平常事,首先是因为他们从上到下都能勇敢面对心理疾病问题,而不会歧视疏远“精神病患者”。
正如德国一著名心理治疗大师所说,那些自认为自己心理健康的人,不是真正的心理健康者,而真正的心理健康者是那些敢于面对心理问题的人。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社会学家张晓东认为,心理疾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在物质生活难以满足的情况下,心理问题相对较少;随着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心理疾病会越来越突出。
中国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公民的心理问题也将日益突出。
美国南加州心理学博士林慈敏表示,美国人比较敢于面对自己的精神与心理问题,也不认为看心理医生是见不得人的事。
但许多中国人的看法就不同了,即使是在美国的华人,面对心理问题时,勇气也不如美国人,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去看心理医生。
从这方面来说,接受心理咨询与治疗,首先要跨越文化差异与心理障碍。
完善的心理咨询系统
美国的心理咨询行业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兴旺,并逐步发展和完善,其间一项法案发挥了重要作用。
1963年,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签署了《关于设置社区心理卫生中心的文件》。
该法案颁布后,大大小小的心理辅导和治疗机构便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在美国城镇和社区发展起来。
1972年,专门负责解决总统心理问题的“总统心理健康委员会”作为白宫办事机构也正式成立。
这意味着,上至总统,下至普通百姓,都能随时接受心理咨询,看心理医生。
目前,美国临床心理医生、社会工和精神护理人员有28万余人,约每千名美国人就有一个心理工。
心理医生也分许多等级,要想成为既能开药又能做心理治疗的心理医生,必须要拥有医学院本科以上学历和心理学专业学历,同时应该是一个心
理相对健康的人,能妥善地处理好自己的心理冲突,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与之相比,心理学博士只能做心理咨询及治疗,不能开药。
硕士生也可做心理治疗,但不能做心理测试。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美国政府关注的重点。
美国心理学家协会认为,每千名学生需要配备一名学校心理专家。
因此,目前全美90%以上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基本上都有心理辅导员和心理专家,或由专业人员负责的常设专门机构,如由学校心理学家、社会工、教育评估专家、学生辅导员和语言矫正师组成的“以学校为基地的支援组”。
这些分别驻扎在各个学校中的心理咨询专家和机构,可随时为学生、家长、老师以及学校系统提供日常心理辅导、心理诊断、心理咨询、评估和干预等服务。
除学校外,美国的大公司、政府机构、医院和军警部门也都在人力资源部下设立心理咨询机构,有心理医生及心理辅导员做“思想工作”。
警察在处理人质危机或阻止自杀时,往往先派出心理专家喊话,争取不动武力就能解决问题。
美军中的“心理工”——牧师要帮助军人做思想疏导,消除其恐惧心理。
病人在住院期间,因手术和患重症出现恐慌时,医院就会派出心理工与病人聊天,帮助病人提高信心。
社会对心理学人才的需要,也带动了学校心理学专业教育的迅速发展。
据资料显示,1954年,美国只有28所大学设有心理学专业,其中仅10所大学有资格授予博士学位。
而到1999年,全美设有心理学专业的大学已达到218所,其中1/5的学校能授予心理学博士学位,这为心理咨询和治疗专业队伍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证。
当然,在美国看心理医生的收费标准并不低,一般每次的收费都在70美元至200美元之间。
但一些非营利的服务机构有的不收费,有的每次仅收10美元至80美元。
如果医疗健康保险中包括了心理咨询的话,就不用自己掏腰包了,因此大多数有医疗保险的美国人看心理医生几乎全由保险公司买单。
美国对心理医生及心理辅导员制订了严格的法律与道德规范,例如严格禁止透露病人的任何隐私。
克林顿本人可以坦白
承认自己接受了心理咨询,但他的医生绝不能向外炫耀说,总统找他做心理咨询了。
不过,如果病人有明显的自杀倾向,心理医生会提醒病人家属,让他们提高警觉。
对那些有杀人或其他暴力倾向的病人,心理医生也有责任通知病人的学校或工作单位及警察局,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这是法律规定,心理医生必须执行,与隐私权并不冲突。
心理干预应对危机
每当天灾人祸发生,政府和民间除提供物资援助外,提供心理辅导以帮助受害人渡过心理难关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1992年洛杉矶大骚乱、1994年洛杉矶北岭大地震、“9•11”恐怖袭击和新奥尔良飓风等灾难发生后,政府基本上是先进行物资救援,紧接着就是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
抚平灾民失去家园与亲人之痛,单靠物资援助难以解决,必须双管齐下。
这次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美国人的房产因还不起贷款被拍卖,再加上高失业率,使得寻求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人数大增,心理医生工作量巨大。
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美国寻求心理辅导的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10%。
正是由于大多数遇到问题的人及时得到了心理疏导,才保证了百姓生活的平稳,社会安全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