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习题 基本放大电路
- 格式:doc
- 大小:2.16 MB
- 文档页数:28
第15章基本放大电路15-001、在题图中,若将图中的发射极交流旁路电容C E除去。
(1)试问静态工作点有无变化;(2)画出微变等效电路;(3)求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并说明发射极电阻R E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解:(参考答案:(1)无(2)略(3)-1.3 降低)15-002、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输出波形产生失真属于何种失真?应如何消除?答:截止失真。
可以用两个管子,使之都工作在已类放大状态,一个在正半周工作,另一个在负半周工作,两管的输出波形都能加到负载上,则负载上能够得到一个完整的波形,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消除失真15-003、在图P2.7所示电路中,由于电路参数不同,在信号源电压为正弦波时,测得输出波形如图P2.8(a)、(b)、(c)所示,试说明电路分别产生了什么失真,如何消除。
图P2.8解:(a)饱和失真,增大R b,减小R c。
(b)截止失真,减小R b。
(c)同时出现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应增大V C C。
15-004、测得某放大电路中晶体管的三个电极A、B、C的对地电位分别为V A =-9 V,V B=一6 V,Vc=6.2 V,试分析A、B、C中哪个是基极b、发射极e、集电极c,并说明此晶体管是NPN管还是PNP管。
解:由于锗晶体管的|V BE|≈0.2V,硅晶体管的|V BE|≈0.7V,已知用晶体管的电极B的V B=一6 V,电极C的Vc=–6.2 V,电极A的V A=-9 V,故电极A是集电极。
又根据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必须保证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的条件可知,电极B是发射极,电极C是基极,且此晶体管为PNP管。
15-006、测量某硅晶体管各电极对地的电压值如下,试判别管子工作在什么区域。
(a)V C=6 V V B=0.7 V V E=0 V(b)V C=6 V V B=2 V V E=1.3 V(c)V C=6 V V B=6V V E=5.4 V(d)V C=6 V V B=4V V E=3.6 V(e)V C=3.6 V V B=4 V V E=3. 4 V解:(a)放大区,因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第14章半导体器件一、选择题1、对半导体而言,其正确的说法是()。
(1)P型半导体中由于多数载流子为空穴,所以它带正电。
(2)N型半导体中由于多数载流子为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3)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本身都不带电。
2、在图14-1所示电路中,Uo为()。
(1)-12V (2)-9V (3)-3V-+图14-1+o--图14-33、在图14-2所示电路中,二极管D1、D2、D3的工作状态为()。
(1)D1、D2截止,D3导通(2)D1截至,D2、D3导通(3)D1、D2、D3均导通4、在图14-3所示电路中,稳压二极管Dz1和Dz2的稳定电压分别为5V和7V,其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则Uo为()。
(1)5V (2)7V (3)0V5、在放大电路中,若测得某晶体管的三个极的电位分别为6V,1.2V和1V,则该管为()。
(1)NPN型硅管(2)PNP型锗管(3)NPN型锗管6、对某电路的一个NPN型的硅管进行测试,测得UBE>0,UBC>0,UCE>0,则此管工作在()。
(1)放大区(2)饱和区(3)截至区7、晶体管的控制方式为()。
(1)输入电流控制输出电压(2)输入电流控制输出电流(3)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压二、判断题1、晶体管处于放大区,其PN结一定正偏。
()2、三极管由二极管构成的,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故二极管也具有放大作用。
()3、二极管正向导通,反向截止,当反向电压等于反向击穿电压时,二极管失效了,故所有的二极管都不可能工作在反向击穿区。
()三、填空题1、若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某5价杂质元素,可成为,其多数载流子为。
若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某3价杂质元素,可成为,其少数载流子为。
2、PN结的P区接电源的正极,N区接负极称PN结为,PN结的P区接电源的负极,N区接正极称PN结为。
3、晶体管工作特性曲线有三个区域,分别为、和。
四、计算题1、在图14-4所示的两个电路中,已知ui=30sin ωt V,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试分别画出输出电压uo的波形。
第2章自测题、习题解答自测题2一、在括号内用“”或“X”表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只有电路既放大电流又放大电压,才称其有放大作用;()(2)可以说任何放大电路都有功率放大作用;()(3)放大电路中输出的电流和电压都是由有源元件提供的;()(4)电路中各电量的交流成份是交流信号源提供的;()(5 )放大电路必须加上合适的直流电源才能正常工作;()(6)由于放大的对象是变化量,所以当输入信号为直流信号时,任何放大电路的输出都毫无变化;()(7)只要是共射放大电路,输出电压的底部失真都是饱和失真。
()解:(1 )X (2)V (3)X (4)X (5)V (6)X (7)X试分析图所示各电路是否能够放大正弦交流信号,简述理由。
设图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解:(a ) 不能。
因为输入信号被直流电源U BB 短路。
(b ) 可能。
(c ) 不能。
因为输入信号作用于基极与地之间,不能驮载(叠加)在静 态电压之上,必然失真。
(d ) 不能。
晶体管将因发射结电压过大而损坏。
(e ) 不能。
因为输入信号被C 2短路。
(f ) 不能。
因为输出信号被U CC 短路,恒为零。
(g ) 可能。
(h ) 可能。
(i ) 不能。
因为T 截止。
已知U cc = 12V ,晶体管的=100 , R b = 100k Q 。
填空:要求先填文字表达式后填得数。
(1)当U j = 0V 时,测得U BEQ =,若要基极电流I BQ = 20 A ,则R b 和R W 之和R b = ____ k Q; 而右测得 U CEQ = 6V ,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 Qo (2)若测得输入电压 有效值U i =5mV 时,输出电压(d> to m(g!1 (h) (0图 T2- 2在图T2 — 3所示电路中,有效值U ° =, 则电压放大倍数 A = __________________ 沁 ____ 。
第15章 基本放大电路15.1 复习笔记一、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1.电路结构图15-1是共发射极接法的基本交流放大电路。
图15-1 共发射极基本交流放大电路2.性能指标(1)输入电阻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用一个等效电阻r i 表示,它称为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是信号源的负载,即(2)输出电阻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也可用一电压源表示,它是负载电阻R L 的电源,其内阻r o 称为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
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比,称为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即o U &iU &二、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1.用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确定静态值图15-2是图l5-1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
画直流通路时,电容C 1和C 2可视为开路。
图15-2 图15-1交流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①由直流通路,可得出静态时的基极电流②由I B 可得出静态时的集电极电流③静态时的集-射极电压则为晶体管集电极电流I C与集-射极电压U CE之间的伏安特性曲线即为输出特性曲线(图15-3)。
在图15-2所示的直流通路中,晶体管与集电极负载电阻R C串联后接于电源U CC。
可列出或图15-3 用图解法确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这是一个直线方程,其斜率为,在横轴上的截距为U CC,在纵轴上的截距为。
这一直线很容易在图15-3上作出,称为直流负载线。
负载线与晶体管的某条输出特性曲线的交点Q,称为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由它确定放大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的静态值。
I B通常称它为偏置电流,简称偏流。
产生偏流的电路,称为偏置电路。
R B称为偏置电阻。
通常是改变R B的阻值来调整偏流I B的大小。
三、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1.微变等效电路法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就是把非线性元件晶体管所组成的放大电路等散为一个线性电路,也就是把晶体管线性化,等效为一个线性元件。
(1)晶体管的微变等效电路图15-4(b)所示就是晶体管微变等效电路(a )(b )图15-4 晶体管及其微变等效电路其中①晶体管的输入电阻②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③晶体管的输出电阻(2)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由晶体管的微变等效电路和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可得出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放电路。
第15章 基本放大电路【15.2.5】晶体管放大电路如图15.01(a )所示,已知V U CC 12=,Ω=k R C 3,Ω=k R B 240,晶体管的40=β。
(1)试用直流通路估算各静态态值B I ,C I ,CE U ;(2)如晶体管的输出特性如图15.01(b )所示,试用图解法作出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3)在静态时(0=i u )1C 和2C 上的电压各为多少?并标出极性。
【解】(1)mA I I B C 92.1048.040=×==βV R I U U C C CC CE 24.61031092.11233=×××−=−=−(2)将直流负载线画在输出特性坐标平面上,如图(b )所示。
直流负载线与A I B µ50=那条输出特性曲线的交点Q 即是静态工作点,由图可以看出其对应的静态值为mA I C 2=,V U CE 6=。
(3)静态时1C 和2C 上电压分别等BE U 和CE U 的静态值,分别为约0.6V 和6.24V 。
电容器上的极性如图中所示。
图15.01 习题15.2.5的图(a)(b)mA A R U U I B BE CC B 048.0102406.0123≈×−=−=【15.2.6】在图15.01(a )中,若V U CC 10=,今要求V U CE 5=,mA I C 2=,试求C R 和B R 的阻值。
设晶体管的40=β。
【解】集电极负载电阻C R 的大小可由直流负载线方程求出基极偏置电阻B R【15.4.3】试判断图15.04中各个电路能不能放大交流信号?为什么?【解】(a )电路能放大交流信号;(b )电路不能放大交流信号。
在交流通路中,电路的输出端被短路,没有交流信号输出;(c )电路能放大交流信号,但工作不稳定,输入电阻也很小;(d )电路不能放大交流信号,因为晶体管的发射结和集电结均正向偏置,处于饱和状态,而且该电路的输入电阻为零,交流输入信号被短路。
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习题册参考答案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涉及广泛且实用性强的学科,其第五版习题册对于学习者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为您提供的参考答案,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直流电路部分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习题 1:计算通过电阻 R =5Ω 的电流,已知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0V。
解:根据欧姆定律 I = U/R,可得 I = 10V /5Ω = 2A。
习题 2:已知电源电动势 E = 12V,内阻 r =1Ω,外接电阻 R =5Ω,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源的端电压。
解:电路中的总电阻 R总= R + r =5Ω +1Ω =6Ω,电流 I = E / R总= 12V /6Ω = 2A。
电源的端电压 U = IR =2A × 5Ω = 10V。
2、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习题 3:三个电阻 R1 =2Ω,R2 =3Ω,R3 =6Ω 串联,求总电阻。
解:总电阻 R = R1 + R2 + R3 =2Ω +3Ω +6Ω =11Ω。
习题 4:两个电阻 R1 =4Ω,R2 =12Ω 并联,求总电阻。
解:总电阻 1/R = 1/R1 + 1/R2 ,即 1/R =1/4Ω +1/12Ω ,解得 R =3Ω 。
3、基尔霍夫定律习题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 I1 = 2A,I2 =-1A,I3 =3A,求 I4 。
解: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在节点处电流的代数和为零,所以 I1 + I2 + I3 + I4 = 0 ,即 2A 1A + 3A + I4 = 0 ,解得 I4 =-4A 。
习题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 U1 = 10V,U2 =-5V,U3= 3V,求 U4 。
解: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在回路中电压的代数和为零,所以U1 U2 U3 + U4 = 0 ,即 10V (-5V) 3V + U4 = 0 ,解得 U4 =-12V 。
二、交流电路部分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习题 7:已知正弦交流电压 u = 10sin(314t + 30°) V,求其最大值、有效值、角频率、频率和初相位。
第2章 基本放大电路一、判断题1. 放大器通常用i b 、i C 、v ce 表示静态工作点。
( √)2. 为消除放大电路的饱和失真,可适当增大偏置电阻R B 。
( √ )3. 两级放大器比单级放大器的通频带要窄些。
( √)4. 在基本放大电路中,输入耦合电容C 1的作用是隔交通直。
( × )5. 画直流通路时电容器应视为开。
( × )6. 放大器的输出与输入电阻都应越大越好。
(× )7. 两级放大器的第一级电压增益为40dB ,第二级增益为20dB ,其总增益为800dB 。
(× )8. 放大器的功率增益定义式为i op P P G lg 20 。
(√ )9. 放大器A V = -50,其中负号表示波形缩小。
(× )10. 共射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相位相同。
(× )11. 甲类功率放大器的最大效率为50%。
( √ )12. 甲类功率放大电路中,在没有输入信号时,电源的功耗最少。
( √ )13. 乙类功率放大电路存在交越失真。
( √ )14. 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交越失真是由三极管输入特性的非线性引起的。
( × )15. 甲乙类功率放大器可以减小交越失真。
( √ )16. OTL 功率放大电路一定采用双电源供电。
( × )17. 在功率放大电路中,输出功率越大,功放管的功耗越大。
(√ )18. 三极管处于甲类工作状态,直流电源向功率放大器提供的功率与信号的大小无关。
( √ )19.二、填空题1.放大器的功能是把___微小____电信号转化为__足够强_____的电信号,实质上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它将___直流____电能转换成___驱动___电能,输出给负载。
2.基本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作用是进行电流放大,三极管工作在___放大____区是放大电路能放大信号的必要条件,为此,外电路必须使三极管发射结___正偏____,集电结____反___偏;且要有一个合适的____静态工作点___________。
习题【2-1】填空、选择正确答案1.对于阻容耦合放大电路,耦合电容器的作用是A.将输入交流信号耦合到晶体管的输入端;√B.将输入交流信号耦合到晶体管的输入端;同时防止偏置电流被信号源旁路;C.将输入交流信号加到晶体管的基极。
2.在基本放大电路中,如果集电极的负载电阻是R c,那么R c中:A.只有直流;B.只有交流;√ C.既有直流,又有交流。
3.基本放大电路在静态时,它的集电极电流的平均值是();动态时,在不失真的条件下,它的集电极电流的平均值是()。
(I CQ;I CQ)4.下列说法哪个正确:A.基本放大电路,是将信号源的功率加以放大;√B.在基本放大电路中,晶体管受信号的控制,将直流电源的功率转换为输出的信号功率;C.基本放大电路中,输出功率是由晶体管提供的。
5.放大电路如图2.1.7所示,试选择以下三种情形之一填空。
a:增大、b:减少、c:不变(包括基本不变)(1) 要使静态工作电流I c减少,则R b1应。
(a)(2) R b1在适当范围内增大,则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b;a;c)(3) R e在适当范围内增大,则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b;a;c)(4) 从输出端开路到接上R L,静态工作点将,交流输出电压幅度要。
(c;b)(5) V cc减少时,直流负载线的斜率。
(c)6.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越小,放大电路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越好)7.放大电路的饱和失真是由于放大电路的工作点达到了晶体管特性曲线的()而引起的非线性失真。
(饱和区)8.在共射基本放大电路中,若适当增加 ,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将()。
(基本不增加)9.在共射基本放大电路中,若适当增加I E,电压放大倍数将如何变化()。
(增加)10.在共射基本放大电路中,适当增大R c,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出电阻将有何变化。
√ A.放大倍数变大,输出电阻变大B.放大倍数变大,输出电阻不变C.放大倍数变小,输出电阻变大D.放大倍数变小,输出电阻变小11.有两个电压放大电路甲和乙,它们的电压放大倍数相同,但它们的输入输出电阻不同。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学习指导书第14章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一、选择题:14.1 半导体的导电能力(c )。
(a) 与导体相同(b) 与绝缘体相同(c) 介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14.2P型半导体中空穴数量远比电子多得多,因此该半导体应( c )。
(a) 带正电(b) 带负电(c) 不带电14.3 N型半导体的多数载流子是电子,因此它应( c )。
(a) 带负电(b) 带正电(c) 不带电14.4 将PN结加适当的反向电压,则空间电荷区将(b )。
(a) 变窄 (b) 变宽(c) 不变14.5 普通半导体二极管是由(a )。
(a)一个PN结组成(b)两个PN结组成(c)三个PN结组成14.6 电路如图所示,直流电压U I=10 V,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 Z=6 V,则限流电阻R上的压降U R 为( c )。
(a)10V (b)6V (c)4V(d)-4VRO14.7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u I =3V ,则晶体管T 此时工作在( b )。
(a)放大状态 (b)截止状态 (c)饱和状态10V1k Ωβ=50二、填空题:14.8 半导体二极管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单向导电性 。
14.9 理想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 0 。
14.10 理想二极管的反向电阻为 无穷大 。
14.11 二极管导通的条件是加在二极管两端的电压是 正向电压大于PN 结的死区电 。
14.12 N 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自由电子。
14.13 P 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 空穴 。
三、计算题14.14 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D 为理想元件,U S =5 V ,求电压u O 。
u OUo=Us=5V14.15 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为理想元件,u i =3sin ωt V ,U =3V ,当ωt =0瞬间,求输出电压u O 。
u OUo=0v14.16 电路如图所示,输入信号u i=6sin ωt V 时,求二极管D 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
5k Ωu OU 最高反向电压=3v14.17 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为同一型号的理想元件,电阻R=4 k ,电位u A=1V,u B=3V,计算电位u F 的值。
基本放大电路复习题(共13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第2章基本放大电路一、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1分)1.只有当电路既放大电流又放大电压时,才称该电路有放大作用。
()2.可以说任何放大电路都有功率放大作用。
()3.放大电路中输出的电流和电压都是由有源元件(晶体管)提供的。
()4.电路中各电量的交流成份是交流信号源提供的。
()5.放大电路必须加上合适的直流电源才能正常工作。
()6.由于放大的对象是变化量,所以当输入信号为直流信号时,任何放大电路的输出都毫无变化。
()7.在输入信号u作用时,偏置电路改变了各放大管的动态电流。
( )8.放大电路产生饱和失真的原因是直流工作点太低。
( )9.共射极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为负值,所以共射极放大器没有电压放大作用。
()是从输出端向放大器看进去的电阻,包括负载电阻。
()10.放大器的输出电阻RO11.若输入信号为“直流信号”,则用直流通道进行分析电路参数;若输入信号为“交流流信号”,则用交流通道进行分析电路参数。
()一、判断题答案:(每题1分)1.×;2.√;3.×;4.×;5.√;6.×;7.×;8.×;9.×;10.×;11.×。
二、填空题(每题1分)1.双极型晶体管工作在截止区时,其发射结处于 偏置。
2. 双极型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时,其发射结处于 偏置,集电结也处于正向偏置。
3. 如图所示是放大器的幅频特性图,其同频带宽度定义为: 。
4. 在画放大器的直流通道时,对于电容器要做 处理。
5. 在画放大器的直流通道时,对于电感器要做 处理。
6. 在画放大器的交流通道时,对于电容器要做 处理。
7. 在画放大器的交流通道时,对于直流电源要做 处理。
8.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主要包括:I BQ 、I CQ 和 。
二、填空题答案:(每题1分) 1.反向; 2.正向; 3.LH bw f f f -=;4.开路; 5.短路; 6.短路; 7.接地; 8. U CEQ 。
习 题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三种组态的BJT 基本放大电路的构成、工作原理;熟练估算其直流工作点、交流指标。
2.熟悉三种组态的BJT 基本放大电路的性能差异。
3.熟练掌握BJT 放大电路的模型分析法:会根据BJT 的直流模型作静态分析;根据交流小信号模型作动态分析。
4.熟悉图解法。
5.了解射极偏置电路稳定工作点的原理、作电流源的原理以及电流源的应用2-1 在共射基本放大电路中,适当增大R C ,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出电阻将有何变化。
A .放大倍数变大,输出电阻变大; B .放大倍数变大,输出电阻不变 C .放大倍数变小,输出电阻变大; D .放大倍数变小,输出电阻变小 解:共射放大电路Cbe//(L u R R A r β=-,o C r R = 所以选择a 2-2 电路如图2-35所示,已知V CC =12 V ,R C =2 k ,晶体管的β=60,U BE = V, I CEO = mA,要求:(1) 如果欲将I C 调到 mA,试计算R B 应取多大值?(2) 如果欲将U CE 调到3 V ,试问R B 应取多大值?图2-35 题2-2图解:1)C B 1.5I βI mA == B 0(12)0.31.5/600.025BI mA R ---===所以B 468R k =Ω2)C31234.5210I mA -==⨯,B 0(12)0.34.5/600.075B I mA R ---===所以B 156R k =Ω 2-3 电路图2-36所示,已知晶体管的β=60,r be k =1Ω,BE U = V ,试求:(1)静态工作点 I B ,I C ,U CE ;(2) 电压放大倍数;(3) 若输入电压 mV sin 210i t u ω=,则输出电压U o 的有效值为多少?图2-36 题2-3图解:1)计算电路的静态工作点:B 120.70.04270I mA -== C B 0.0460 2.4I I mA β==⨯= CE 12 2.43 4.8U V =-⨯=2)对电路进行动态分析o L u i be6031801U βR A U r '-⨯==-==-&&3)0180101800u i U A U =⨯=⨯=V 所以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1800V1.放大器中的信号是交、直流共存的。
基本放大电路的练习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错误)根据功率放大电路中晶体管静态工作点在交流负载线上的位置不同,功率放大电路可分为两种。
2、(错误)电源电压为+12V 的OCL 电路,输出端的静态电压应该调整到6V 。
3、(正确)OTL 功率放大器输出端的静态电压应调整为电源电压的一半。
4.(错误)乙类功率放大器电源提供的功率与输出功率的大小无关。
二、选择题:(请将唯一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对应的括号内)1、根据功率放大电路中晶体管( A )在交流负载线上的位置不同,功率放大电路可分为3种。
A .静态工作点B .基极电流C .集电极电压D .集电极电流2、乙类功率放大器电源提供的功率( A )。
A .随输出功率增大而增大B .随输出功率增大而减小C .与输出功率的大小无关D .是一个设计者确定的恒定值3、甲类功率放大器电源提供的功率( D )。
A .随输出功率增大而增大B .随输出功率增大而减小C .与输入功率的大小有关D .是一个设计者确定的恒定值4、电源电压为+9V 的OCL 电路,输出端的静态电压应该调整到( D )V 。
A .+9B .一9C .4.5D .05、电源电压为12V 的OTL 电路,输出端的静态电压应该调整到( C )V 。
A .12B .9C .6D .0三、思考题1、按照静态工作点设置位置不同,可以将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分为哪几种形式。
答:按照静态工作点设置位置不同,可以将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可以分为甲类、乙类和甲乙类放大等形式。
2、什么是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答:将静态工作点设置在放大区和截止区的交界处(BQ 0I =),静态时电流0CQ I ≈,在此工作状态下,输出信号只有输入信号的半个周期,另外半个周期被截止了。
在实际应用中,选用两个不同管型的三极管,在输入信号的正、负半周交替导通,然后在负载上合成一个完整的输出信号,称为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3、场效应管与晶体管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器件,它通过栅源电压来控制漏极电流;(2)场效应管的控制输入端电流极小,因此它的输入电阻(710~1510Ω)很大;(3)它是利用多数载流子导电,因此它的温度稳定性较好;(4)它组成的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系数要小于三极管组成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系数;(5)场效应管的抗辐射能力强;(6)由于它不存在杂乱运动的电子扩散引起的散粒噪声,所以噪声低。
第15章习题基本放大电路————————————————————————————————作者:————————————————————————————————日期:15-009、 电路如图P2.6所示,已知晶体管β=50,在下列情况下,用直流电压表测晶体管的集电极电位,应分别为多少?设V C C =12V ,晶体管饱和管压降U C ES =0.5V 。
(1)正常情况 (2)R b 1短路 (3)R b 1开路(4)R b 2开路 (5)R C 短路图P2.6解:设U B E =0.7V 。
则(1) 基极静态电流V4.6mA 022.0c C CC C b1BE b2BE CC B ≈-=≈--=R I V U R U R U V I(2)由于U B E =0V ,T 截止,U C =12V 。
(3)临界饱和基极电流mA 045.0 cCES CC BS ≈-=R U V I β 实际基极电流mA 22.0 b2BE CC B ≈-=R U V I 由于I B >I B S ,故T 饱和,U C =U C ES =0.5V 。
(4)T 截止,U C =12V 。
(5)由于集电极直接接直流电源,U C =V C C =12V15-011、图1-5中,a 管为(NPN )型管,处于(放大 )状态;b 管为(PNP )型管,处于( 断路 )状态。
图 1 –5a 图 1 –5b15-301、 例题 5-1 (P151) 晶体管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已知U CC = 6 V ,U CES = 1 V , R S =100 Ω, R B =265 kΩ,R C = 3kΩ,R L =3kΩ,β=50。
(1)计算BQ I ,CQ I ,CEQ U (2)计算u A , i R ,0R (3)计算m ax 0U ;。
解:(1)mA R U U I B BE CC BQ 02.02657.06=-=-= 1==B CQ I I β (mA)3316=⨯-=⋅-=C C CC CE R I U U (V)(2)、6.102.1265130026)1(300=⨯+=++=E be I r β (KΩ) 9.466.1)3//3(50//-=⨯-=-=be L C u r R R A β Ω≈=K r R R be B i 6.1// 2V 8V 2.9V 3V0V3==C O R R (KΩ)(3)、V U U U CES CEQ R 213=-=-=V R I U LCQ F 5.15.11=⨯='= V U 5.1max 0=15-302、 (与上题类似 ) 晶体管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已知U CC = 15 V ,R B =500 kΩ,R C = 5kΩ,R L =5kΩ,β=50。
(1)求静态工作点;(2)画出微变等效电路;(3)求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解:(1)30=-=BBE CC B R U U I (μA ) 5.1==B C I I β (mA)53.1)1(=+=B E I I β(mA)5.7=⋅-=C C CC CE R I U U (V)167.126)1(300=++=Ebe I r β (KΩ) (2)(3)107//-=-=beL C u r R R A β 167.1//≈=be B i r R R (KΩ)5==C O R R (KΩ)15-303、 在上题图的电路中,已知I C =1.5 mA , U CC = 12V ,β=37.5,r be =1 kΩ,输出端开路,若要求uA = -150,求该电路的RB 和RC 值。
解:由于150//-=-=-=be C be L C u r R r R R A ββ则4=C R (KΩ)Ω=⨯==-K I U R B CC B 300104012615-304、 例题 5-4(P171)晶体管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已知晶体管的V U BE 7.0=,U CC = 12 V ,R B1 =20 kΩ,R B12=10 kΩ,R C = 2kΩ,R E =2 Kω,R L =4kΩ,β=50。
(1)求静态工作点;(2)求放大倍数;(3)计算m ax 0U ;解 (1)V R R R U U B B B CC BQ 420301012212=+⨯=+⨯= mA R U U I EBEBQ EQ 65.127.04=-=-= 0323.0==βCQ BQ I I (mA)4.5)22(65.112)(=+⨯-=+-=E C CQ CC CEQ R R I U U (V)(2)、1.165.1265130026)1(300=⨯+=++=E be I r β (KΩ) 6.601.1)4//2(50//-=⨯-='-=be L C u r R R A β(3)、V U U U CES CEQ R 5.415.5=-=-=V R I U LCQ F 2.2)4//2(65.1=⨯='= }{V U U U F R 2.2,m in max 0==15-306、 习题 5-15 在如图所示放大电路中,已知晶体管的V U BEQ 7.0=,β=50,电源电压U CC = 12 V ,设CC CQ EQ U U U 3121== ,试选择R B1 ,R B12,R E 的阻值。
解: 212B B B CC BQ R R R U U +⨯=由已知CC CQ EQ U U U 3121== 则V U EQ 4= V U CQ 8= 又 7.0-=BQ EQ U U即 7.4212=+⨯=B B B CC BQ R R R U U及 mA R U U I C CQCC C 22812=-=-=以及 Ω===K I U R CEQE 224mA I I CQ BQ 04.0502===β取 mA I I BQ Rb 4.0)10__5(==则 Ω≈Ω=-=-=K K I U U R Rb BQCC b 2025.184.07.4121 Ω≈Ω=-=K K R R B B 139.127.4127.412 15-307、 习题 5-16 在如图所示放大电路中,已知晶体管的V U BEQ 6.0=,β=50,电源电压U CC = 12 V ,R B1 =20kΩ, R B2 =10 kΩ,R C =4kΩ,R E =3.4 kΩ, R L =1kΩ,R S =1Kω,求Sus U U A /0=。
解 V R R R U U B B B CC BQ 420301012212=+⨯=+⨯= mA R U U I E BEBQ EQ 14.36.04=-=-= 626.11265130026)1(300=⨯+=++=E be I r β (KΩ) 9.4063.1)4//2(50//-=⨯-='-=be L C u r R R A β 3.1////21==be B B i r R R R45.209.403.113.1-=⨯+-=⨯+=u i S i uS A R R R A15-308、 图题3.3.6画出了某固定偏流放大电路中BJT 的输出特性及交、直流负载线,试求:(1)电源电压V CC ,静态电流I B 、I C 和管压降V CE 的值;(2)电阻R b 、R C的值;(3)输出电压的最大不失真幅度;(4)要使该电路能不失真地放大,基极正弦电流的最大幅值是多少?解 (1)由图3.3.6可知,直流负载线与横坐标轴的交点即Vcc 值的大小,故Vcc= 6 V 。
由Q 点的位置可知,I B =20µA ,I C =1 mA ,V CE =3 V 。
(2)由基极回路得: Ω=≈k I V R BCC b 300 由集-射极回路得 Ω=-==k I V V R C CE CC C 3 (3)求输出电压的最大不失真幅度由交流负载线与输出特性的交点可知,在输人信号的正半周,输出电压v CE 从3V 到0.8V ,变化范围为2.2V ;在输入信号的负半周,输出电压v CE 从3V 到4.6V ,变化范围为1.6V 。
综合起来考虑,输出电压的最大不失真幅度为1.6V 。
(4)基极正弦电流的最大幅值是20 µA 。
15-309、 画出图题3.4.1所示电路的小信号等效电路,设电路中各电容容抗均可忽略,并注意标出电压、电流的正方向。
15-310、单管放大电路如图题3.4.2所示已知BJT 的电流放大系数β=50。
(1)估算Q 点;(2)画出简化 H 参数小信号等效电路;(3)估算 BJT 的朝人电阻 r be ;(4)如输出端接入 4 kΩ的电阻负载,计算i O V V V A =及SO VS V V A =。
解(1)估算Q 点A R V I bCCB μ40=≈mA I I B C 2==β V R I V V C C CC CE 4=-=(2)简化的H 参数小信号等效电路如图解3.4.2所示。
(3)求r beΩ=++Ω=++Ω=863226)501(20026)1(200mAmVI mV r E bc β (4)116)||('0-≈-=-==be L C be L iV r R R r R V V A ββ 73||||00-≈+=+=⋅==beb s be b V s i i V s i i s VS r R R r R A R R R A V V V V V V A15-312、电路如图3.5.4所示,设β=100,试求:(1)Q 点;(2)电压增益s o V V V A 11=和so V V V A 22=;(3)输入电阻Ri ;(4)输出电阻R O1和R O2、解 (1)求Q 点V V R R R V CC b b b B 3.4212≈+=mA R V V I I eBEB EC 8.1=-=≈ V R R I V V e c C CC CE 8.2)(=+-=A I I CB μβ18==(2)求r be 及RiΩ≈++=k I mVr r Ebb be 66.126)1('βΩ≈++=k R r R R R e be b b i 2.8])1([||||21β(3) 79.0)1(01011-≈+⋅++-=⋅==s i i e be c s i i s V R R R R r R V V V V V V A ββ8.0)1(02022≈+⋅++-=⋅==s i i e be e si i s V R R R R r R V V V V V V A ββ (4)求R O1和R O2、Ω=≈k R R C O 21Ω≈++=311)||||(||2102βs b b be e R R R r R R15-313、已知图P2.10所示电路中晶体管的β =100,r b e =1k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