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板常用的包袱手法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1
快板(曲艺曲种)传统说唱艺术曲艺韵诵类曲种从宋代贫民演唱的“莲花落”演变发展而成最初是作为乞丐沿街乞讨时使用的一种要钱或者要饭的方式和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快板才真正作为曲艺艺术的一种表演形式而存在三大艺术流派:高派(高凤山)、王派(王凤山)、李派(李润杰)三种表演方式:单口、对口、群口表演形式:数来宝、莲花落、竹板书、说鼓子、快板书、御板书、小快板、天津快板、陕西快板、兰州快板、武安快板、四川金钱板、绍兴莲花落等快板常用的艺术手段:“包袱”、“夸张”、“铺陈”包袱:经过细密组织、铺垫,达到的喜剧效果铺陈:以叙述为主,描写成分很多张志宽李派(李润杰)来宝刚高派(高凤山)《说大话》词:说星期天我到郊区,瞧见了一个蝈蝈和蛐蛐,他俩在那吹牛皮.这个蝈蝈说:"我在南山,一口就吃了一只斑斓虎".这个蛐蛐说:"嘿!我在北山,一口就吃了两匹大骄驴".这个蝈蝈说:"我卷卷须,拔到了万年大松树".这个蛐蛐说:"我一伸腿,踹到了高山,变成平地啦".这个蝈蝈说:"飞禽走兽,都属归我管".这个蛐蛐说:"哼!我不管那,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河里游的,草坑里蹦的。
我都给他们立规矩。
"正是这两个家伙在这说大话,猛听得,正东方,咕咕咕,咯咯咯,噗碌碌碌。
飞来了一只芦花大公鸡,你说这个公鸡有多愣啊“喯!”的一口,把蝈蝈吞近了肚子里,小蛐蛐一见有了气啦,开言有语的骂公鸡:"我说公鸡呀?你不该,南山吃了我的亲娘舅,北山吃了我的姑姑姨.四两的棉花你纺一纺吧,蛐爷爷绝不是好惹地,今天你碰在我的手,咱们得分个上下与高低."小蛐蛐越说越恼越有气。
他蹬蹬腿.摸摸牙,卷卷须,往前一蹦——也喂了鸡!傻姑爷拜年大年初二是好天气,傻姑爷吃完了早饭,要给他的岳父拜年去,他爱人过来把他问傻子,你干什么去啊?呵,我给岳父拜年去哦,拜年去,多说好的,别说坏的,说了坏的不吉利啊……那我说什么啊?你见了我爹你作揖道新喜,你就说岳父啊,你过年好,我屋里给您拜年去一进屋瞧见我爹吃饭的那张八仙桌你就说,岳父啊,您这个桌子我认得他本是个梨木的这桌子的材料是上等千万可别卖出去傻姑爷记住了往外走不多时来到他岳父的大门西他岳父出门把他忙接待,傻姑爷见面就作揖嗬嗬嗬岳父啊,过年好,我屋里给您拜拜拜年去他岳父一听哈哈笑,哎!这拜不拜的没关系傻姑爷就把这上房进,一家人正在准备吃酒席他一眼就看见吃饭那张八仙桌嗬嗬嗬岳父啊,您这个桌子我认得它本是个梨木的这桌子的材料是上等!千万可别卖出去他岳父一听高了兴嘿这哪象个傻女婿又敬酒来又添菜大丈母娘也乐得了不哋傻姑爷正要来夹菜大门外跑近来个小孩子他岳父站起了忙介绍傻子这是我的儿子,你的兄弟傻姑爷一见高了兴嗬嗬嗬岳父啊,您这个儿子我认得他本是个梨木的这孩子的材料是上等千万可别卖出去!。
绝妙包袱技巧包袱是中国戏曲中一种特有的表演形式,它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手段来传达角色的情感和意图。
包袱技巧是演员为了更好地呈现角色特色,提高表演效果而采用的一种技巧。
本文将介绍几种绝妙的包袱技巧,帮助演员们更好地演绎角色。
一、夸张表演夸张表演是包袱表演中常用的一种技巧。
通过夸张的动作、语调和表情,演员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现角色特点,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例如,在表演喜剧时,演员可以夸张地扩大动作和语言的幅度,并给予生动夸张的面部表情,使观众感受到更强烈的喜剧效果。
二、对比与转换对比和转换是包袱技巧中的两个关键要素。
通过对比和转换,演员可以使角色的表演更加有层次感和变化,激发观众的兴趣。
例如,在表演悲剧时,演员可以通过对比展现出角色的内心痛苦与外表的平静,从而使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角色的复杂性。
三、节奏感节奏感是包袱技巧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通过掌握好节奏,演员可以在表演中创造出一种紧凑、饱满的氛围,使观众更易被演员的表演所吸引。
演员可以通过加快或放慢语速、变化语调和动作的频率来掌握节奏感,将角色的情感和故事的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四、善于运用肢体语言肢体语言在包袱表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肢体语言,演员可以更准确、直观地表现角色的情感和动作意图。
例如,在表演武打场景时,演员可以通过灵活运动的身体动作和准确的动作解释,将观众带入到角色所处的环境和情境之中。
五、注重细节细节是包袱表演中的关键所在。
演员应该注重观察和把握角色的细微动作和情感变化,并将其完美地呈现给观众。
例如,在表演喜剧场景中,演员可以通过微笑、眨眼或者更换不同的衣物来增加角色的趣味性和可爱度。
六、与观众互动与观众的互动是包袱表演中的一种特殊技巧。
演员可以通过与观众的眼神交流、动作互动等方式来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表演效果。
例如,演员在表演喜剧时可以鼓励观众与自己一起笑,从而拉近演员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增加观众的情感共鸣。
综上所述,绝妙的包袱技巧在戏曲表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笑翻天包袱技巧笑翻天包袱技巧是一种幽默表演形式,旨在通过巧妙设置的悬念或转折点,给观众带来意外的笑料。
这种技巧常见于相声、小品、脱口秀等娱乐节目中,被广大观众所喜爱。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笑翻天包袱技巧,并分享一些成功运用这些技巧的例子。
一、背景设定成功的包袱技巧必须建立在合适的背景设定之上。
背景设定可以帮助观众理解故事的发展,为包袱的转折点做好铺垫。
在设定背景时,可以选择一个普通但有趣的场景,让观众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充满期待。
例如,在一个婚礼现场上,新郎突然变成了一只大熊,而新娘却笑称“这下我估计不会再嫁错人了”。
这个包袱技巧就在于新郎的突然变身,给观众带来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
二、悬念设置悬念的设置是包袱技巧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通过合理的悬念设置,可以引起观众的好奇心和期待,让他们充满期待地等待笑料的发生。
例如,一个相声表演中,演员讲述了一个关于买鞋的故事。
他描述了买鞋的过程中,售货员给他测量脚的尺寸,试穿各种鞋等一系列细节。
最后,当演员终于拿到一双完美合脚的鞋子时,观众们原本期待的笑料并没有出现。
而此时,演员却调侃道:“结果我回家一穿,怎么还是大了一码呢!”这个包袱技巧通过制造悬念,成功戳破了观众的笑点。
三、意外转折意外转折是包袱技巧中常用的手法之一。
通过意外的情节转变,令观众感到意外和惊喜,从而引发笑声。
例如,在一场小品表演中,演员们正在演绎一个家庭场景。
父母争吵不休,子女在一旁为他们的争吵出谋划策。
观众们期待着爆笑的笑料,然而,当所有人意犹未尽时,家中的宠物狗突然从门缝里面跑了出来,引发了一系列喜剧效果。
这个包袱技巧通过意外的转折,让观众大笑不止。
四、字词双关字词双关是一种常见的幽默手法,也是包袱技巧中常用的一种方式。
通过巧妙地运用语言,让观众产生双关解读,从而带来笑料。
例如,在一个脱口秀节目中,主持人问嘉宾:“你知道穿什么衣服最减肥吗?”嘉宾误以为是在谈论服装搭配,于是调皮回答:“裸奔!”这个包袱技巧通过字词的双关,让观众捧腹大笑。
超级搞笑包袱秘籍包袱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欣赏和娱乐的途径。
其中,搞笑的包袱更是给人们带来了快乐和喜剧效果。
那么,如何才能让包袱更加搞笑呢?下面将介绍一些超级搞笑包袱的秘籍。
1. 轻微失误在包袱表演中,故意制造一些轻微的失误可以让观众感到意外和搞笑。
例如,可以在表演中假装忘记道具的名字,或是故意将道具颠倒使用。
这类小小的“错误”会让观众感到好笑,因为他们期待的是一场完美的表演,而你的小失误却突破了他们的预期。
2. 夸张动作夸张的动作是包袱表演中常用的一种手法。
通过夸张的表演动作,可以加强观众对表演的注意力,更容易引发观众的笑声。
例如,可以故意夸大行走的姿势,或是在表演中打造出夸张的肢体语言。
当观众看到这些夸张动作时,难免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3. 反转情节包袱的搞笑之处常常在于情节的反转。
通过改变表演中的情节,可以给观众带来惊喜和欢乐。
例如,在表演中讲述一个悲伤的故事,但最后以一个出人意料的笑点结尾;或是表演中通过转变角色的身份,让情节变得荒诞可笑。
这种反转让观众在笑声中感到意外的欢乐。
4. 双关语和谐音双关语和谐音在包袱表演中常常被用来制造幽默效果。
通过巧妙地运用双关语和谐音,可以让观众感到语言的诙谐和搞笑。
例如,在表演中玩弄同音字,制造出双关的效果,或是将一个词的音调和本意相反的词联系起来。
这种词语的玩味会让观众心生好笑。
5. 利用意外事件意外事件是包袱表演中最能引发观众笑声的元素之一。
通过突然发生的意外事件,可以让观众感到出乎意料的喜剧效果。
例如,在表演中故意制造一些小小的意外,比如骤然摔倒、打翻桌子等,或是利用道具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效果。
这种意外会给观众带来新鲜感和搞笑的喜悦。
6. 观众互动包袱表演中,观众互动是增强搞笑效果的利器。
通过与观众互动,可以加深观众对表演的参与感和快乐感。
例如,可以邀请观众上台参与表演,或是与观众进行一些逗趣互动的对话。
观众的参与不仅增添了趣味,还增加了包袱表演的变化和亮点。
必笑包袱绝招包袱绝招,是指能够让人捧腹大笑的技巧或方法。
在喜剧表演、相声、小品等节目中,包袱绝招被广泛运用,以增加观众的欢乐度。
本文将介绍一些必笑包袱绝招,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些技巧来制造快乐氛围。
段落一:引言包袱绝招作为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可以迅速引发观众的笑声。
不论是喜剧演员还是普通人,都可以通过学习和运用包袱绝招来增加幽默感,与身边的人交流更加轻松愉快。
段落二:夸张表演夸张是包袱绝招的基本要素之一。
通过夸张的动作、表情和语言,能够让观众感受到强烈的对比和喜剧效果。
例如,在讲故事时可以夸大手势、变换声音、夸张讲述,以突出故事或情境的滑稽可笑之处。
段落三:大梗结合大梗是指大家熟知的、广泛流传的笑话或笑点。
利用大梗可以迅速引发观众的共鸣和笑声。
例如,在与朋友聚会时,可以适时引用一些经典的搞笑台词或情景,让大家一起分享笑点,增强集体欢乐。
段落四:反转意象反转意象是包袱绝招中经常采用的手法之一。
通过改变事物的正常情景或结局,让人们对之前的预期感到意外,从而引发笑声。
例如,在讲笑话时可以突然转换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让听众感到意外和好笑。
段落五:语言幽默语言幽默是包袱绝招中重要的一环。
借助幽默的词汇、双关语、谐音等技巧,可以制造出让人啼笑皆非的效果。
例如,在与同事交流时,可以巧妙运用双关语或谐音的方式,使对话更加有趣,引发欢笑。
段落六:肢体语言肢体语言在包袱绝招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运用夸张的肢体动作和神态表情,能够更加直观地传达喜剧效果,引发观众的笑声。
例如,模仿动物、变换姿势、扭曲面部表情等,都能够让人感到好笑。
段落七:情绪对比情绪对比是包袱绝招中常用的技巧之一。
通过让人在喜剧表演中体验到强烈的情感变化,可以让观众感到新奇和好笑。
例如,在小品表演中,通过快速切换情绪,从悲伤转向喜悦,能够制造出出人意料的、令人捧腹大笑的效果。
段落八:结尾总结包袱绝招是艺术表演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它能够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增加欢乐。
笑料百出的包袱技巧包袱技巧作为一种独特的戏剧表演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它以幽默、诙谐的表演方式,将观众带入一个欢乐、放松的氛围中。
在包袱技巧中,笑料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它通过巧妙的剧情安排以及演员的精湛表演,使观众们捧腹大笑。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笑料百出的包袱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第一部分:笑料的使用技巧包袱技巧中的笑料之所以引人发笑,主要得益于一些巧妙的使用技巧。
首先,对比的使用经常出现在包袱剧目中。
通过对比安排,创造出突出对立的情景,使观众意料之外,从而达到效果。
例如,一个高个子演员和一个矮个子演员一起上场,利用身高差来制造可笑的情趣。
其次,包袱技巧常常使用夸张的手法。
通过夸张的表演,演员突破常规,创造出荒诞可笑的场景,使观众感到新奇和好笑。
最后,包袱技巧还善于运用对话的技巧。
通过巧妙的对话内容和语言表达,演员与观众形成共鸣,引发笑声。
第二部分:常见的包袱技巧1. 物理表演物理表演是包袱技巧中常见的一种形式。
演员通过一系列动作和表情的变化,配合音效和道具的运用,创造出令人发笑的场景。
例如,一个演员摔倒时,他的动作会非常夸张,甚至会用其他身体部位支撑。
这种物理表演的技巧可以引起观众共鸣,产生滑稽可笑的效果。
2. 双关语和迷惑性说话在包袱技巧中,双关语和迷惑性说话被广泛应用。
演员通过巧妙的用词和句式,制造出多重意思,使观众产生困惑和好笑的效果。
例如,演员可能用一句话指代两个完全不同的事物,从而让观众感到意外和滑稽。
3. 反转和误会反转和误会是包袱技巧中常见的剧情安排。
通过改变剧情的走向和对话的发展,演员创造出戏剧冲突,触发观众的笑声。
例如,一个场景中,两位演员之间发生了误解,导致了一系列令人发笑的情节。
第三部分:包袱技巧的艺术价值包袱技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艺术价值。
首先,包袱技巧可以培养观众的幽默感和情感交流能力。
通过演员的表演,观众可以感受到戏剧中的喜怒哀乐,进一步加深与演员的情感共鸣。
搞笑包袱大集合笑声如潮搞笑是一种令人忍俊不禁的艺术,它可以化解尴尬,舒缓紧张的氛围,给人带来欢乐和轻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和传递搞笑,其中包袱是一种常见的搞笑形式。
本文将介绍一些脍炙人口的搞笑包袱,让我们在笑声中畅快淋漓。
一、相声包袱相声是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形式之一,以对口快板、幽默杂剧为特色。
其中,包袱是相声中常用的搞笑手法之一。
例如著名的相声《绿豆》,演员通过巧妙运用重复、变调等手法,将绿豆炖成了一个令人捧腹大笑的故事。
而且,相声还常常用对白的方式来带出搞笑效果。
比如在著名相声《卖油翁》中,仅仅用简单的“是”和“不是”来回答问题,就构成了一个搞笑的剧情。
二、小品包袱小品是中国近代相声的一种变种形式,通常由两个或多个演员合作表演,用短小精悍的故事展现生活中的笑料。
小品中的包袱可以使故事更加有趣。
例如,著名小品《糊涂侦探》,通过侦探对话中的误会、曲解等情节设置,让观众捧腹大笑。
三、喜剧片中的包袱喜剧片是电影中常见的搞笑表现形式,通过对生活中的滑稽场景进行夸张、夸大,从而引发观众的笑声。
包袱作为喜剧片中的常用手法之一,可以给电影注入更多的笑点。
例如著名喜剧片《功夫》,以周星驰的包袱功力闻名,他经典的包袱表演让观众笑声不断。
四、网络娱乐中的包袱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娱乐也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搞笑方式。
在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上,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创意和幽默,制造各种搞笑包袱。
尤其是直播平台上的表演者,通过即兴创作和互动,给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例如,网络红人“大鹏”在他的小视频中,常常以扭曲夸张的形象和搞笑的语言来制造笑料。
而且,许多广告也利用包袱手法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使其笑声如潮。
总结:搞笑包袱是一种令人忍俊不禁的艺术形式,它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和传递搞笑。
相声、小品、喜剧片以及网络娱乐等领域,都充满了包袱的笑料,给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无论是传统的相声包袱,还是现代的网络包袱,它们都让我们在笑声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天津快板作者:王若丁 140745129天津快板是本世纪50年代出现的一个曲种,是天津业余演员改革、发展天津时调(大数子)的结果:去掉(大数子)的前两句“靠山调”慢板,丰富了伴奏音乐。
天津快板是由天津时调演变而来,句式灵活。
这种快板完全以天津方言来表演,在形式上采用了数来宝的数唱方式及快板书所用的节子板,唱调几言皆可,上下句要求对仗,对尾字的要求押韵即可。
全篇既可一辙到底,也可用花辙,自由活泼,颇富韵律。
伴奏乐器为大三弦、和扬琴等。
天津快板风格粗犷、爽朗、明快、幽默,有着明快的生活气息和地方风味。
深受天津人的喜爱,也为其他省市群众的喜爱。
天津快板是由一人或多人表演的一种曲艺形式。
也可以化妆表演。
它分慢板、中板、快板。
节奏轻快、语言流畅、通俗易懂、合辙押韵。
常巧妙的使用天津土语制造俏皮的包袱儿。
基本格式是:五五八八,每两句分四小节唱完。
其它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的演变唱法,但节奏不变。
对于天津快板的编写在上文也有提到。
一般是一辙到底,也有个别中间换辙的。
但它与快板和快板书不相同,天津快板本身有个固定的曲牌,等于是往曲牌中填词。
所以,创作时要特别注意它的结构。
另外,天津快板也可以在演唱中加数板儿。
数板儿就是将乐队伴奏停下来,单独用竹板敲击节奏数唱。
这种数板儿可以按照写快板的格式写词。
在一般天津快板中,加上一两处数板儿也很有色彩。
天津快板一般是演员本人不拿板。
打板的人在乐队中是伴奏的一员。
板的打法与快板及快板书中的单、双点与大板配合相同,只是在伴奏时要随着演员的情绪需要而有轻有重,有快有慢,但节奏要稳,节拍要准。
基本打法是:这是基本的点子,也可以在这基础上,加上一些变奏和加一些花点。
天津快板要有乐队伴奏。
主乐器是三弦,还要有扬琴、四胡、中阮等。
琵琶、月琴、低胡也可以。
基本乐谱是以三弦为主的几件乐器,伴奏时可以齐奏。
当然,搞好配器更好,而且也可以搞些小的变奏。
天津快板因为形式多样,所以每种形式有它不同风格及表演程序。
搞笑包袱全攻略包袱,作为一种特殊的喜剧表演形式,一直以来都备受观众的喜爱。
它通过巧妙运用语言、肢体动作和情节,引发观众的笑声。
而要在舞台上成功呈现出搞笑包袱,关键在于技巧的运用和创意的发挥。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搞笑包袱的全攻略,帮助您成为一位搞笑包袱的行家。
一、包袱的定义与起源包袱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相声艺术,后来演化成为一种独立的喜剧形式。
包袱是通过诙谐的对话、夸张的表情和滑稽的动作,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笑料,制造出欢乐的氛围。
包袱通常结合了一些反讽、夸张、谐音等手法,带给观众无尽的欢笑。
二、包袱的分类1. 讽刺包袱:通过对社会现象或个别人物的讽刺,达到引人发笑的效果。
例如,相声中的一句“遇到困难,脑袋是个空。
”巧妙地讽刺了那些只会嘴上说大话而不知如何实际解决问题的人。
2. 反讽包袱:通过以相反的方式来描述一个事物或情节,引发观众的逆向思维和欢笑。
例如,喜剧电影《大话西游》中,男主角的妻子被称为“紫霞仙子”,但实际上她的性格却迥然相反,是个凶悍的角色,这种反差带来了观众的笑点。
3. 谐音包袱:通过好听的音韵和搞笑的意境,以谐音的形式制造出喜剧效果。
例如,相声演员郭德纲的相声《草地回家》中,他把“菜市场”和“裁市厂”谐音,巧妙地将两个完全不相干的概念联系到了一起,引发了观众的爆笑。
三、包袱的关键要素1. 幽默感:包袱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幽默感,要有丰富的幽默感才能创作出搞笑的包袱。
幽默感是一种独特的敏锐观察和理解力,只有真正有幽默感的人才能把握住关键的笑料。
2. 创意:包袱要有足够的创意,通过运用一些奇思妙想,将观众带入到搞笑的情境中。
创意是包袱的核心,没有创意的包袱很难引发观众的笑声。
3. 肢体表演:包袱的肢体表演是关键之一,配合恰当的动作和姿势,会让包袱更加生动有趣。
肢体表演应该具备灵活性和瞬间反应能力,能够迅速配合包袱的发展。
四、包袱的技巧与训练1. 观察与模仿:观察生活中的各种情境和人物,学习他们的表情、动作和语言,熟悉他们的特点,并尝试模仿。
抖包袱的十八种方法郭君德纲的相声包袱频率之高、包袱运用之巧妙,在当代相声演员之中是罕见的。
其手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是郭德纲从传统相声中萃取精华、结合长达十年的舞台演出实践当中摸索出来的。
相声的包袱手法粗放地归纳大约有二十多种,其中郭德纲主要运用的主要有十八种,在此举例闲谈,听凭众位钢丝、相声爱好者批评、指教。
一.先抑后扬、峰回路转:先对人物或事物大肆赞美,然后话锋突变,一刨到底,由于效果出人意料,往往现场效果特别好,这种让包袱皮变薄的方法郭德纲怎能错过,这种方式也是郭最主要的抖包袱方式之一。
这个手法里有两个表现方法,一是先抑后扬,二是先扬后抑。
前者郭多用在自己身上,后者多用在捧哏或砸挂者身上。
先抑后扬如《论梦》里下阴曹一段,描述完阎王爷打捧哏等相声演员后:甲:阎王爷把王文林、李菁都打完了,喊:还有一个叫郭德纲的呢?带上来,你们两边,刀枪剑戟,火山油锅都准备好!(抑)乙:你比我们厉害。
甲:我可惨了,一上来瞪着我:你叫郭德纲啊?我说是我。
呵,敢说相声啊你?能耐不小啊,还敢说单口的?你要疯啊!打!刀枪剑戟一块上!(抑)乙:狠打!甲:别啊,阎王爷,您给我一机会,我以后改!你说改就改啊!你能改吗?我能改啊!……来搬一个凳子让他坐下。
(扬)乙:这就不打啦?甲:我会说话呀……坐下了。
阎王爷把茶碗递过来——来你喝我这个……来来你点一根儿……(扬)前边的阎王爷要“狠打”是抑,后来“搬凳子、递茶、点烟”是扬,不但是和自己的境遇的变化形成对比,更是和前面描述过的捧哏等“挨打”的人物形成鲜明对比,引发观众会心的笑。
先扬后抑在郭的相声里俯拾皆是,例如《富贵图》里:甲:老前辈——张文顺张先生,老艺术家,在相声圈里摸爬滚打一辈子了……(扬)乙:不敢当……甲:最近我们要搞一个大型的纪念活动,庆祝相声表演艺术家张先生从艺三周年……(抑)乙:啊?甲:张先生前一段身体不太好,最近康复了,是我们相声界的幸事,好在病得也不严重,小三灾儿……(扬)乙:是啊。
快板常用的包袱手法:
一、矛盾法
这里举一个前后。
先褒后贬的例子:甲:要是提起数来宝,
就属我们这位同志说的好。
乙:(白)我可不行!
甲:你本是曲艺园中一枝花,
年青有为是个专家。
乙:(白)不敢当!
甲:你别自满,别骄傲‘
要继续努力再深造。
苦练三年天天说,
一时一刻也别搁。
三年之后看结果——
乙:(白)怎么样?
甲:那时候可能赶上我。
乙:(白)我还不如你呀?
二、夸张法
运用夸张的语言,把事情说得生动可笑。
如讽刺旧北京的工业稀松廖廖,产品质量低劣:
甲:纺织厂,更稀松,
织布机都是用脚蹬。
织出布来没人买,
又抽尺寸又掉色。
四尺布,一大块儿,
下水一抽成手绢儿啦!
乙:(白)没啦!
(夸张要贴切合理,既要可笑,又要可信。
漫无边际地夸张就会适得其反。
)
三、比喻法
采用比喻法,增强形象性,能造成强烈的效果。
如讽刺国民党军队当官的克扣给养,当兵的饿肚子:
甲:当官的,手头抠,
光让士兵喝稀粥。
乙:(白)净喝粥哇?!
甲:当兵的饿坏了身子板儿,
面黄肌瘦没人色儿,
一个个活像大虾杆儿,
乙:(白)什么模样啊!
四、反衬法
要说坏,先说好,要摔它,先抬它。
如:
甲:还有好的我没讲,
旧北京有个制呢厂。
制呢厂,真不“赖”,
生产的呢子像麻袋。
乙:(白)麻袋啊?!
甲:麻袋呢,质量高,
做出衣服赛麻包。
五、跳出法
本来在叙说这件事情,突然出乎意料
地跳到另外一件事上去了,如:
甲:苹果鸭梨满山坡,
又甜又香水又多,
你把鸭梨咬一口,
梨水准能流一手。
大苹果,大鸭梨,
我吃肉来你吃皮。
乙:(白)像话吗?!
六、借代法
运用甲、乙的捧、逗关系,把某一种
现象说在演唱者身上,如:
甲:现在你说雷锋好,
可过去你的眼光太短小。
你常说“有钱就是为了花,
不吃不喝是傻瓜。
”
乙:(白)我可没说!
甲:你没说,那就好,
说了应当做检讨!
乙:(白)得了吧你!
七、重复法
有时可用一句话的重复,有时也可用
事件的重复,造成罗里罗嗦,没完没
了的感觉。
如:
甲:同志们全都有吃完饭,
我们还在伙房转。
乙:(白)怎么还转哪?
甲:伙房里边零活多,
吃完饭还没刷锅。
乙:(白)别忘了看晚会去!
甲:有晚会我没忘记,
刷完大锅刷笼屉。
乙:(白)快点干!
甲:我的心里也想快,
刷完笼屉刷锅盖。
乙:(白)晚会都开始了!
甲:耽误晚会是急人,
刷完了锅盖刷大盆。
乙:(白)都晚了。
甲:叫同志你别喊。
还有三摞盘子两摞碗哪!
(这样的重复手法可以使“包袱”连
续产生,虽然是重复,但观众听着不
腻,并有新奇之感。
)
八、歪曲法
或不懂装懂,或故意装傻,张冠格戴,
趣味横生,如:
甲:你这个手表是外国造,
北京人讲话盖了“帽”儿啦!
三大针,带夜光,
里边的装置是三防,
防火防盗又防特。
乙:(白)还防原子弹哪!
甲:对还防原子光辐射!
乙:(白)没听说过!
九、岔说法
你说东,他扯西,装聋作哑。
如:
甲:我看你,成问题,
整天喝的象滩泥。
乙:我的话你没听清——
甲:这样你还想当兵?
乙:不对,你这个同志净打岔!
甲:噢,一会你去算一挂?
乙:(白)这挨的上吗?
十、新奇法
语言新颖,事件奇特,往往能造成强
烈的“包袱”效果。
如讽刺国民党军
队抢东西:
甲:我家的东西全抢走,
就剩一条大黄狗。
那天来了匪军官,
进门就要把狗牵。
我说:长官哪,
这条狗瘦的就剩一张皮儿,
留着给我看看门儿吧!
乙:(白)他说什么呀?
甲:哼,你看我,
长得比你的狗还瘦,
我特别需要吃狗肉。
乙:(白)像话吗?!
(除了以上经常运用的“包袱”手法
外,还有大实话,俏皮话,,顺杆爬
等,也能产生“包袱”效果。
这里,
最重要的是根据不同的内容,借鉴传
统手法,做到推陈出新,这样才能使
“包袱”收到风趣,活泼、诙谐,幽
默,而又情趣高雅健康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