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体育课教案2
- 格式:doc
- 大小:289.50 KB
- 文档页数:39
大学公共体育课教案一、课程名称:大学公共体育课二、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三、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2.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四、适用对象:大学一年级学生五、教学内容:1. 体育理论知识2. 田径运动技能3. 球类运动技能4. 体操运动技能5. 武术运动技能6. 健身运动技能7. 水上运动技能8. 冰雪运动技能9. 户外运动技能10. 体育游戏11. 体育竞赛组织与裁判12. 运动损伤与防护13. 营养与健康14. 心理健康与调适15. 职业生涯规划与体育教案第一章:体育理论知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的基本概念、功能和目的。
2. 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和原则。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养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体育的基本概念、功能和目的2. 体育锻炼的方法和原则3. 体育运动的分类及特点4. 体育竞赛的性质、种类和规则三、教学手段:1. 讲授法:讲解体育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理解体育的重要性和锻炼的方法。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体育锻炼的体会,分享运动经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体育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体育锻炼的方法和原则,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式。
3. 案例分析:分析体育运动的分类及特点,让学生了解各种运动项目的优势。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体育竞赛的性质、种类和规则,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5. 总结:强调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体育理论知识。
2. 结合个人情况,制定一个科学的锻炼计划。
教案第二章:田径运动技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技术,提高运动水平。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田径运动的基本技术2. 田径运动的训练方法3. 田径运动的比赛规则三、教学手段:1. 示范法:教师展示田径运动的基本技术,引导学生正确掌握动作要领。
课时:1课时年级: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动作,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水平。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技意识。
3. 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 篮球基本技术动作:投篮、运球、传球、防守。
2. 篮球比赛规则及裁判方法。
3. 篮球基本战术:快攻、阵地进攻、防守转换。
教学过程:一、准备活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慢跑,热身运动,预防运动损伤。
2. 学生进行拉伸运动,提高肌肉的柔韧性和关节的活动范围。
二、基本技术训练(30分钟)1. 投篮训练:a. 教师讲解投篮动作要领,示范投篮动作。
b.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c. 学生进行投篮比赛,提高投篮准确率。
2. 运球训练:a. 教师讲解运球动作要领,示范运球动作。
b.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c. 学生进行运球比赛,提高运球技巧。
3. 传球训练:a. 教师讲解传球动作要领,示范传球动作。
b.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c. 学生进行传球比赛,提高传球准确率。
4. 防守训练:a. 教师讲解防守动作要领,示范防守动作。
b.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c. 学生进行防守比赛,提高防守技巧。
三、基本战术训练(20分钟)1. 快攻训练:a. 教师讲解快攻战术要领,示范快攻动作。
b.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c. 学生进行快攻比赛,提高快攻技巧。
2. 阵地进攻训练:a. 教师讲解阵地进攻战术要领,示范阵地进攻动作。
b.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c. 学生进行阵地进攻比赛,提高阵地进攻技巧。
3. 防守转换训练:a. 教师讲解防守转换战术要领,示范防守转换动作。
b.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c. 学生进行防守转换比赛,提高防守转换技巧。
四、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大学公共体育课教案、半蹲:用于
接发球、传球、
1、准备姿势:面对来球,成
大学公共体育课教案(1)准备姿势:看清来球,
当手触球时,手腕稍后仰,两手自然张开,手指微屈成半球状。
两拇指相对成“一”字形
(1)准备姿势:面对球网两脚前后开立,左脚前,两膝弯曲,上体前倾,左手持球于腹前。
大学公共体育课教案1)准备姿势:左肩对网,两
(1)准备姿势:站在离网三米左右处,两脚自然开立,两膝微
以两步助跑为例:助跑时,左脚先向前迈出一步,接着右脚再迅速跨出一大步,左脚及时并上,落在右脚侧前方,两
后
着双腿蹬地向上起跳,两臂配合起跳用力上摆。
实践证明:踝
度,膝关节
90-100度,
大学公共体育课教案(1)准备姿势:面对球网站立,
两脚自然开立,左脚在前,左手持
(5)击球动作:手指和手掌要张开
大学公共体育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技巧和战术,提高篮球运动水平。
2. 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动作,如运球、传球、投篮等,提高运动技能。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公平竞争观念。
二、教学对象大学公共体育课学生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地点篮球场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篮球基本技术动作的掌握和运用。
2. 教学难点:团队配合与战术运用。
六、教学内容1. 准备部分1.1 教学内容:慢跑、徒手操、拉伸运动1.2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学生练习1.3 教学时间:20分钟2. 基本部分2.1 教学内容:篮球基本技术动作(运球、传球、投篮)2.2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分组练习、游戏教学2.3 教学时间:40分钟2.3.1 运球:讲解示范,学生练习,纠正错误动作。
2.3.2 传球:讲解示范,学生练习,纠正错误动作。
2.3.3 投篮:讲解示范,学生练习,纠正错误动作。
2.4 教学时间:20分钟2.4.1 团队配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纠正错误动作。
2.4.2 战术运用:讲解示范,学生练习,纠正错误动作。
3. 结束部分3.1 教学内容:放松运动、总结与评价3.2 教学方法:学生自我评价、教师点评3.3 教学时间:10分钟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篮球基本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团队配合和战术运用方面的表现。
3. 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
八、教学器材1. 篮球:2个2. 篮球架:2个3. 讲解示范器材:1套九、教学注意事项1. 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运动损伤。
2. 在讲解示范时,力求准确、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公平竞争观念。
4. 针对不同学生,采取分层教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动作,提高篮球运动水平,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公平竞争观念,为今后的体育生活奠定基础。
教案名称:大学生公共体育课程——羽毛球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羽毛球的基本技巧,包括发球、接球、击球和步伐移动。
2. 培养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提高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教学内容:1. 羽毛球基本技巧:发球、接球、击球和步伐移动。
2. 羽毛球比赛规则简介。
3. 团队合作训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了解程度。
2. 教师介绍羽毛球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好处,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基本技巧教学(20分钟)1. 发球技巧:教师示范正确的发球姿势和动作,学生跟随教师练习。
2. 接球技巧:教师示范正确的接球姿势和动作,学生跟随教师练习。
3. 击球技巧:教师示范正确的击球姿势和动作,学生跟随教师练习。
4. 步伐移动:教师示范正确的步伐移动方式,学生跟随教师练习。
三、比赛规则介绍(10分钟)1. 教师讲解羽毛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包括比赛形式、计分方式等。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四、团队合作训练(2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团队合作训练。
2. 学生进行小组内部的羽毛球比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羽毛球基本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进行简单的羽毛球比赛,展示自己的技能。
二、提高难度(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提高发球、接球、击球和步伐移动的难度,挑战自己的极限。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三、羽毛球比赛(2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羽毛球比赛。
2. 学生遵守比赛规则,尽力发挥自己的水平,体验比赛的乐趣。
四、课堂小结(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羽毛球基本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案名称:大学体育课——篮球教学课时:2课时年级:大一教材:《大学体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技巧,如运球、传球、投篮等。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他们的运动兴趣。
教学内容:1. 篮球基本技巧训练:运球、传球、投篮。
2. 篮球战术训练:进攻、防守。
3. 篮球比赛实践:三人制篮球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常规(5分钟)1. 点名签到,检查学生着装。
2.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3. 安排课堂纪律,强调安全事项。
二、基本技巧训练(20分钟)1. 运球:教师示范,学生跟随模仿,分组练习。
2. 传球:教师示范,学生跟随模仿,分组练习。
3. 投篮:教师示范,学生跟随模仿,分组练习。
三、战术训练(15分钟)1. 进攻:教师示范,学生跟随模仿,分组练习。
2. 防守:教师示范,学生跟随模仿,分组练习。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表扬优秀学生。
2. 学生反馈,提出建议和意见。
第二课时:一、课堂常规(5分钟)1. 点名签到,检查学生着装。
2.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3. 安排课堂纪律,强调安全事项。
二、篮球比赛实践(2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三人制篮球赛。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比赛结束后,教师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
三、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表扬优秀学生。
2. 学生反馈,提出建议和意见。
四、课后作业(10分钟)1. 学生回家后,观看篮球教学视频,加深对技巧的理解。
2. 写一篇篮球心得,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教学评价:1. 学生篮球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篮球比赛中的表现。
3. 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反思:本教案设计注重篮球基本技巧的训练,以及学生在实际比赛中的运用。
通过课堂常规、基本技巧训练、战术训练、比赛实践等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篮球,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
大学体育课教案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技巧,提高身体素质。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内容:1. 热身运动:包括静态和动态热身运动,如拉伸、跑步等,以准备身体进入训练状态。
2. 基础运动技能训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进行训练,如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
3. 小组合作活动:通过小组比赛、协作训练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4. 体育游戏:通过体育游戏的形式,增加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参与度,锻炼身体素质。
5. 放松活动:利用伸展运动和放松练习,缓解身体疲劳,促进学生恢复活力。
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10分钟):- 让学生站起来,做腰部和上肢的拉伸运动。
- 进行小范围跑动,加快心率。
2. 基础技能训练(25分钟):- 在篮球场上进行基本投篮技巧练习。
- 在足球场上进行基本传球和射门的练习。
3. 小组合作活动(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篮球比赛。
- 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尝试尽可能多地得分。
4. 体育游戏(15分钟):- 进行乒乓球拍球游戏,学生两两配对进行拍球练习。
- 强调球的控制和技巧,比较得分。
5. 放松活动(10分钟):- 学生站成一排,进行拉伸运动,放松全身肌肉。
- 调整呼吸,恢复正常心率。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评估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
2. 根据学生在不同运动项目中的技能表现,进行个别评价和指导。
3. 和学生一起总结课堂的收获和不足,鼓励他们继续参与体育活动。
拓展活动:为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体育比赛或健身活动,以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和促进身心健康的综合发展。
同时鼓励学生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体育锻炼经验和成果,以激励他们更加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体育课教案4篇体育课教案篇11 教学内容:(1)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任务(2)健康内涵;(3)科学体育健身;(4)健康体质测试意义及要求。
2教学目标:(1)通过本此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高校体育教学教育目标,提高学生对健康认知水平,促进体育参与的主动性,养成科学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2)通过本次课学习,使学生深刻认识体育的健身价值,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练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积极主动性,寓德育于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3)通过健康体质测试的讲解,使学生初步了解自己身体机能、形态的监测方法,充分了解健康体质测试的重大意义。
3教学重点:健康的内涵和科学体育健身方法。
4教学难点:健身计划的设计。
5教学过程:一、知识决定命运,健康成就未来:1现代教育两个高于一切的目标: 1.1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 1.2培养心智和情感健全的人。
2高校体育教会学生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
3高校体育培养学生“四自”:自学、自练、自测、自评的独立体育参与能力,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
二、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1树立体育参与的责任感; 2树立科学健身的观念;3树立终身体育观念。
三、健康内涵:1心理健康; 2躯体健康; 3道德健康; 4社会适应性良好。
四、健康的误区:1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全面; 2观念与行为的不一致; 3未给予体育应有的地位; 4健康投资主题错位; 5体育健身行为不当。
五、保持健康要素:1科学体育锻炼; 2合理营养; 3心理健全 4生活方式良好;5定期体检、体测,加强医学监督。
六、健康体质测试的意义和要求七、西亚斯体育课程设置八、健身无涯路,莫在途中绝!九、课后小结:我运动我健康我的健康我做主体育课教案篇2活动目标:1、通过不同的玩绳运动,感知心跳、呼吸等身体变化。
2、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活动准备:跳绳、适合运动的场地一块。
活动过程:一、做做短绳操。
1、今天我们一起来做绳操,请幼儿每人拿一根跳绳,并将绳子一折为二,拿住折绳子的绳子两端。
体育课教案五篇体育课教案1教学设计:是教学系统中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即具有设计的一般性质,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体育教学设计:从宏观来讲是解决整个水平学段的教学目标分解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单元安排与重要问题。
从微观来讲是指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构思和组织。
体育教学设计的原则:1、健康第一的原则2、主体参与原则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4、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5、创新性原则体育教学设计的步骤与方法一、分析材料(课程标准、工作计划、教材)二、掌握学情(学生心理、兴趣、技能掌握的程度)三、了解环境(场地器材等基本条件)四、确定目标(确定教学目标、内容、组织、方法、手段等)教学总体目标设计的依据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三级目标体系(总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二、学生具体情况(经济、生活习惯、生理发育)三、教育条件(场地器材、地域特点)教学内容设计内容选择的依据:1、水平目标2、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3、学校的实际条件内容选择的方法:1、已有的内容筛选2、已有的内容改造3、生活实际中选取(传统)课堂设计原则、课堂内容方法、课堂步骤与方法。
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概念、学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
基本知识:1、概念2、分类:理论课教案、实践课教案3、类型4、基础结构一、编写要求:简明、清楚、扼要二、编写的一般步骤与方法三、注意事项基本要素解读1、教学内容:指一节体育课教学的主要内容、要求精炼、通常包括复习和新授。
2、体育课的目的与任务:指一节体育课要达到的目标、包括3个方面内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3、教学重点:指一节体育课的主要内容4、教学组织:区分教学分组与分组教学(分组轮换与分组不轮换)5、动作要领:指身体练习的技术基础6、要求: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基本愿望和条件编写教案的步骤1、确定课的任务、要求:正确、全面、具体2、合理安排课的内容3、选择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4、安排课的教学步骤5、安排课的时间6、确定课的运动负荷注意事项1、上下关系2、左右对称关系3、详略关系运动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1、初步掌握阶段2、巩固提高阶段3、应用自如阶段体育课堂教学教学的基本原则1、全面发展的原则2、自觉积极性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循序渐进的原则5、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原则6、从实际出发原则7、巩固提高原则循序渐进原则1、是指体育教学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运动负荷的安排应由小到大、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