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工艺学的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711.31 KB
- 文档页数:8
糖艺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糖艺的基本原料是什么?A. 面粉B. 糖C. 盐D. 水2. 糖艺中常用的糖的种类有哪些?A. 砂糖B. 红糖C. 冰糖D. 所有以上3. 糖艺中,以下哪个不是糖的属性?A. 可塑性B. 可溶性C. 可燃性D. 可膨胀性4. 糖艺制作中,拉糖时的温度一般控制在多少摄氏度?A. 50°CB. 100°CC. 150°CD. 200°C5. 糖艺作品的保存条件是什么?A. 常温干燥B. 低温潮湿C. 高温干燥D. 低温干燥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糖艺在食品装饰中的应用。
2. 描述糖艺制作中拉糖的基本步骤。
3. 糖艺作品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糖艺作品在现代餐饮业中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
2. 请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糖艺作品在节日庆典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答案一、选择题1. B2. D3. C4. C5. A二、简答题1. 糖艺在食品装饰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能提升食品的美观度,还能增加食品的艺术价值。
糖艺作品色彩鲜艳,形态各异,可以作为蛋糕、甜点等食品的装饰,为食品增添视觉享受。
2. 拉糖的基本步骤如下:- 准备工具:糖艺专用锅、温度计、拉糖机等。
- 将糖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至适当温度。
- 使用拉糖机将糖拉至所需的形状和厚度。
- 根据设计,进行造型和装饰。
3. 在糖艺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操作时需佩戴防护手套,防止烫伤。
- 使用工具时要小心谨慎,避免割伤。
- 工作区域应保持清洁,避免滑倒或摔伤。
三、论述题1. 糖艺作品在现代餐饮业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其独特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它能够提升餐饮服务的整体档次,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增加顾客的用餐体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要求不再仅限于口感,更注重食品的美观和创意。
糖艺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性和创意性,满足了现代消费者的需求,成为餐饮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八章《糖果与巧克力制品生产工艺》习题一、名词解释1.糖果:2.糖的发烊:3.糖的发砂:二、填空题1.糖果根据其软硬程度可分为、、;根据其组成可分为、、、、、;根据加工艺特点可分为糖果、糖果、糖果、糖果、和其他类别。
2.糖果是指以多种为主体,经过,并配以,再经过、、等工艺过程加工而成的具有不同物态、质构、香味而耐保藏的甜味固体食品。
3.砂糖的主要成分是,是从或中提取、精制而成,由和构成的一种双糖,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为具有还原性的和。
4.淀粉糖浆又称、、、,它是用淀粉加酸或加酶经水解和不完全糖化所制成的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无晶粒的黏稠液体,其主要成分为、、和。
5.淀粉的水解在工业上称为,其转化程度以(简称)表示,DE 高的淀粉糖浆甜度,DE低的淀粉糖浆甜度。
根据DE的不同,淀粉糖浆可分为、、。
6.饴糖是一种淡黄色、半透明、甜味温和的黏稠液体,主要成分是和。
7.低聚糖,亦称,是由2~10个通过连接形成的直链或支链低度聚合糖,分为和两大类。
8.硬糖是以为基本组成,经过而成的一种坚硬易脆裂的糖果,亦称。
9.和是糖果的主要质量变化问题,特别是硬糖。
当硬糖吸收周围水汽分子后,从原来过饱和溶液状态变为饱和溶液或不饱和状态,使硬糖溶化,这种现象称为;而硬糖从吸水后的饱和溶液状态,因分子扩散而重新进入过饱和溶液状态,并有结晶体析出,这一过程就称为。
10.硬糖的基本组成包括和;硬糖生产中溶糖的目的是;溶化后的糖液含水量在20%以上,通过加热,蒸发水分直至最后将糖液浓缩至规定的浓度,这一过程称为,熬糖的方法有、、三种。
11.经过熬煮的糖液出锅后,在糖体还未失去流动性时,将所有的着色剂、香料、酸等调色调味料及时加入糖体,并使其分散均匀,这一过程称为。
12.硬糖的成型根据品种不同的特性,成型方式也不一样,大部分硬糖是成型与成型,但也有成型、成型及成型。
13.硬糖的包装有和,内包装纸一般称其为,其包装形式有、、;糖果外包装形式有、、、。
糖果工艺学考试题型:填空0.5分⨯40=20;选择2分⨯15=30;判断1分⨯20=20;简答5分⨯6=30一、巧克力1、巧克力基本特征:①质构②颜色、光泽③粘度③分类1.1 物态体系和质构巧克力的物理状态属于一种粗粒分散系统。
其中,脂肪是分散介质,而糖、可可和乳固体成分则作为分散相,分布在可可脂相中,少量水分和空气在此体系内也是一种分散体,这就构成了巧克力复杂的多相分散体系。
1.2 颜色和光泽颜色和光泽构成了巧克力制品的外观品质。
巧克力的颜色主要来源于可可原料中的天然色素,不同类型的巧克力颜色深浅不同。
巧克力的颜色可反映出基本成分比例和数量的变化。
巧克力的光泽是指产品表面的光亮度。
反映出巧克力的生产水平和巧克力制品的新鲜度。
1.3 香气和滋味巧克力的香味来源于可可,香味类型及其强度,取决于可可豆品种和加工条件。
乳固体是牛奶巧克力的另一香味源。
在巧克力生产过程中,也可添加香料,如香兰素、乙基香兰素和麦芽酚等。
为改善口味,不同巧克力在生产过程中还添加香味辅料,如杏仁、榛子、腰果、花生仁、葡萄干、椰丝、麦芽、咖啡和多种酒类等。
1.4 粘度巧克力的粘度是巧克力生产工艺中一项重要物理指标,对巧克力的精磨、精炼、调温、结晶和凝固成型,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因此,巧克力加工过程中,测定和控制粘度非常重要。
1.5 巧克力的分类巧克力的种类繁多,按原料组成和加工工艺,可分为纯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两大类。
纯巧克力:纯巧克力按配方中油脂的性质和来源的不同,可分为天然可可脂纯巧克力和代可可脂纯巧克力。
这两种巧克力按不同原料组成和生产工艺,又可分成如下三种:黑巧克力、奶油巧克力、特色巧克力。
巧克力制品:巧克力制品根据原料组成不同和生产工艺的差别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果仁巧克力、夹心巧克力、抛光巧克力。
2、巧克力材料①可可脂脂肪酸组成和甘三脂结构,特有物理性质可可脂中的主要脂肪酸有:棕榈酸23%~24%,硬脂酸34%~35%,油酸39%~40%,亚油酸2%。
食品工艺学试题一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原果胶、果胶、果胶酸。
2、单宁、色素、有机酸。
3、氮溶解指数(NSI )。
4、面筋蛋白。
5、凝胶结构、蛋白质所带净电荷的数量。
6、初溶解度、终溶解度、过溶解度。
7、加热排气法、真空排气法、喷蒸汽排气法。
8、自然解冻、解冻和烹煮。
9、返砂、流汤。
二、选择题(12分,每空1.5分)1、C2、C3、D4、B5、A6、C7、D8、B三、名词解释(15分,每题3分)1、局部腐蚀是指罐内壁气液交界部位发生的腐蚀现象,发生局部腐蚀的罐头,开罐后在顶隙和液面交界处可看到有一暗灰色的腐蚀圈。
2、市乳系指以鲜乳为原料,经标准化(或调剂)、均质、杀菌、冷却、灌装、封口等处理后制成的供直接饮用的乳。
3、无菌包装系指蒸汽、热风或化学试剂将包装材料灭菌后,再以蒸汽、热水或无菌空气等形成正压环境,在防止细菌污染的条件下进行的灭菌乳包装。
4、食品工艺学是根据技术上先经、经济上合理的原则,研究食品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加工过程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
四、简答题(25分,每题5分)1、答:单宁的加工特性为:(1)涩味。
(2)变色:a 、酶促褐变;b 、酸性加热条件下,本身含量较高时,对变色有利;c 、金属离子引起变色,如单宁遇铁变黑。
(3)单宁与蛋白质产生絮凝。
2、答:杀菌工艺表达式为)(321p tt t t -- 杀菌条件的合理性通常通过杀菌值下的计算来判别,杀菌值包括安全杀菌F 值和实际杀菌值Fo 。
若实际杀菌值Fo 小于安全杀菌值F 值,说明该杀菌条件不合理,杀菌不足或说杀菌强度不够,罐内食品仍可能出现因微生物作用引起的变败,就应该适当提高杀菌温度或延长杀菌时间,若实际杀菌值等于或略大于安全杀菌,说明该杀菌条件合理,达到了商业灭菌的要求,若实际杀菌Fo 值比安全杀菌F 大得多,说明杀菌过度,使食品遭受了不必要的热损伤,杀菌条件也不合理,应适当降低杀菌温度或缩短杀菌时间。
1.糖果定义及分类(1)糖果:是以糖类(含单糖、双糖及功能性寡糖)或非糖甜味剂为基本组成,配以部分食品添加剂、营养素、功能活性成分,经溶解、熬煮、调和、冷却、成型、包装等单元操作,制成不同形态、质构和香味的、精美而又耐保藏的甜味固体食品。
是一种方便、趣味和休闲类食品。
(2)分类:①按软硬程度:硬糖(含水2%以下)、半软糖(含水5-10%)、软糖(含水10%以上)②按组成:硬糖、乳脂糖、蛋白糖、奶糖、高粱饴糖、淀粉软糖、果胶软糖、水果夹心等③按工艺:熬煮糖果、焦香糖果、夹心糖果、凝胶糖果、充气糖果、胶基糖果、巧克力、巧克力糖果2.糖果产业、技术发展趋势(1)产业发展趋势:①无糖化,功能化,高端化,细分化;②外资糖果品牌继续加快进入及布局中国市场;③更多外来资本投资糖果行业;④在做强主业前提下,通过收购和并购的方式向关联品类延伸(2)技术发展趋势:①无糖糖果的研发②国产高纯度果仁巧克力的研发③国产优质胶基糖的研发3.糖果生产的主要原辅料:甜味原料、酸味剂、胶体物质、乳化剂和发泡剂、着色剂和香味剂、乳品和油脂、巧克力与咖啡、干果仁、果脯、果酱、果干、其他物质4.常见甜味剂的理化特性砂糖:主要成为蔗糖(果糖+葡萄糖)C12H22O11 ,非还原糖熔点:185-186 ℃易溶于水,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吸湿性:纯度越低,吸湿性越大;环境温度越高,吸湿性越小;但长时间高温加热后,吸湿性显著增加——严格控制受热温度、受热时间粘度:温度越低,浓度越高,粘度越大——增加操作机械力沸点:浓度越高,沸点越高;环境气压越低,沸点越低——加压升温,真空加热保存性:浓度高,渗透压高,抑制微生物能力越强甜度:蔗糖为100,乳糖为15,麦芽糖为32,葡萄糖为70,果糖为170,转化糖为130.5.乳化剂作用及常见乳化剂(1)乳化剂作用:改善产品外观、赋予光泽、防止砂糖结晶,起霜,改善产品口感提高耐热性提高可塑性,柔软性,防止粘牙(2)常见乳化剂:磷脂、单硬脂酸甘油酯、蔗糖脂肪酸酯、斯藩、吐温6.发泡剂概念及常见发泡剂(1)发泡剂:也是一种表面活性剂,作用是降低界面间的表面张力,并使发泡剂很快地吸附在气液界面上,使得每个气泡周围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使气泡稳定而均匀的分散。
食品工艺学1(糖果巧克力工艺)试题库一、填空题1、糖食制品定义( ),包括()、()、()。
2、根据FDA对sugar的定义,可以引申出“无糖”定义()。
3、根据联合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对sugar的定义,可以引申出无糖的定义为()。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糖果可以分为8大类,分别是()、()、()、()、()、()、()、()。
5、根据相同或相似的工艺,可以将糖果分为()、()、()、()、()、()、()、()。
6、硬糖也称之为(),它在常温下具有质地(),溶化()特征。
7、硬化的固化点为()。
8、硬糖的质地特征是(),它在150℃时是(),120℃时是(),80~90℃时是(),56~58时是()。
9、硬糖的硬度强,脆度高、香味释放缓慢与它()有关。
10、硬糖的吸水是从相对湿度()开始。
11、硬糖是一种()混合物,具有二重性()、()。
12、淀粉糖浆是以()为原料,经过()糖化得到的混合物,其中组分中包含()、()()、()。
13、影响硬糖黏度的主要因素有()、()、()、()。
14、淀粉水解得到淀粉糖浆,淀粉水解程度是以()表示,其定义为()。
15、按硬糖的返砂程度不同,返砂可以分为()、()、()。
16、抗结晶物质的定义为()。
17、可可制品包括()、()、()。
18、为了解决可可脂价格昂贵、来源短缺问题,常用()、()替代可可脂,其中巧克力类似产品是用()脂生产的,它与天然可可脂生产的巧克力在工艺操作上的不同归结于缺乏()原因。
19、巧克力的颜色与()有关。
20、可可脂的代用品有两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21、可可料是指()。
22、固体脂肪指数是指()。
23、棕砂糖属于()砂糖,呈()色,其中不纯物包括()、()、()、()。
24、凝胶程度是指()。
25、可可料指()。
26、半软糖本身特性造成()现象。
27、影响半软糖粘性的因素有()、()、(),其中()对产品粘性影响最大。
绪论1 什么是糖果?糖果的种类有哪几类?1)定义:糖果是以糖类(含单糖、双糖及功能性寡糖)或非糖甜味剂为基本组成,配以部分食品添加剂、营养素、功能活性成分,经溶解、熬煮、调和、冷却、成型、包装等单元操作,制成不同形态、质构和香味的、精美而又耐保藏的甜味固体食品。
是一种方便、趣味和休闲类食品。
2)分类:①按软硬程度:硬糖(含水2%以下)、半软糖(含水5-10%)、软糖(含水10%以上)②按组成:硬糖、乳脂糖、蛋白糖、奶糖、高粱饴糖、淀粉软糖、果胶软糖、水果夹心等③按工艺:熬煮糖果、焦香糖果、夹心糖果、凝胶糖果、充气糖果、胶基糖果、巧克力2. 什么是DE?DE值对糖果生产有何意义?DE值:也称葡萄糖值,它表示糖浆中葡萄糖和麦芽糖之和占糖浆干固物百分比。
生产意义: 通常糖果制作选择,低DE值的淀粉糖浆。
●这有利于增强基体的粘稠性和强度,它具有良好的抗结晶性与泡沫稳定性,有利于充气操作;●具有良好的乳化稳定性,有利于脂肪的吸收与水分保持;●低DE值淀粉糖浆相对甜度较低与缓慢释放香味的功能,有利于糖果的耐久品味;●它的低吸水汽性也有利于糖果的后期保存的稳定性。
3. 糖果生产的主要原料有哪些?主要的原辅料:包括甜味原料、油脂类、乳品类、果品类、可可制品、胶体、胶基以及色素、香料、香精和调味剂等。
4. 蔗糖与葡萄糖,淀粉糖浆有哪些特点以及在糖果生产中有哪些应用?●蔗糖:特点与应用:甜味来源;作为填充剂、稀释剂和载体;渗透压,防腐作用;加热时能形成香味物质和呈色物质;改善制品的色泽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增加黏稠性,保持气泡的稳定性;●淀粉糖浆:是由淀粉加酸或加酶,经水解和不完全糖化生成的一种中间产物。
也称葡萄糖浆、玉米糖浆,简称葡萄糖、液体葡萄糖等。
主要成分:葡萄糖,麦芽糖,高糖和糊精特点:①吸湿性强,在糖果中抗结晶;②熔点低,102度色泽转深;③透明度高;④粘稠度高。
应用:①粉糖浆可用作糖果的填充剂,以较低的成本②②它可作为抗结晶剂,能很好地控制糖的结晶;③可以保持水分,增加糖果体积;④使用适量的淀粉糖浆,可以阻止或延缓糖果的发烊返砂,改进糖果质地,延长糖果贮藏期;⑤加热时容易着色,在不损坏风味的前提下,可获得适当的焦糖色。
其次章食品的干制保藏技术➢水分活度概念食品在密闭容器内测得的蒸汽压(p)与同温下测得的纯水蒸汽压(p0)之比。
Aw值的范围在0~1之间。
➢水分活度对微生物、酶及其它反应有什么影响?1、对微生物的影响。
Aw值反映了水分与食品结合的强弱及被微生物利用的有效性。
各种微生物的生长发育有其最适的Aw值,Aw值下降,它们的生长率也下降,最终,Aw可以下降到微生物停止生长的水平。
Aw能变更微生物对热、光和化学试剂的敏感性。
一般状况下,在高Aw时微生物最敏感,在中等Aw下最不敏感。
微生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所需的Aw值也不一样。
细菌形成芽孢时比繁殖生长时要高。
2、对酶的影响酶活性随Aw的提高而增大,通常在Aw为0.75~0.95的范围内酶活性达到最大。
在Aw<0.65时,酶活性降低或减弱,但要抑制酶活性,Aw应在0.15以下。
3、对其它反应的影响○1脂肪氧化作用:Aw不能抑制氧化反应,即使水分活性很低,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食品放在空气中也极简洁氧化酸败,甚至水分活度低于单分子层水分下也很简洁氧化酸败。
○2非酶褐变:Aw也不能完全抑制该反应。
不同的食品,非酶褐变的最是水分活度有差异,由于食品成分的差异,即使同一种食品,加工工艺不同,引起褐变的最是水分活度也有差异。
○3Aw对淀粉老化的影响:Aw较高时,淀粉简洁老化,若Aw低,淀粉的老化则不简洁进行。
○4Aw的增大会加速蛋白质的氧化作用:当水分含量达4%时,蛋白质的变型仍能缓慢进行,若水分含量在2%一下,则不简洁发生变性。
➢合理选用干燥条件的原则?1、食品干制过程中所选用的工艺条件必需是食品表面的水分蒸发速度尽可能等于食品内部的水分扩散速度,同时力求避开在食品内部建立起和湿度梯度方向相反的温度梯度,以免降低食品内部的水分扩散速率。
2、在恒速干燥简短,为了加速蒸发,在保证食品表面的蒸发速率不超过食品内部的水分扩散速率的原则下,允许尽可能提高空气温度。
3、在起先降速阶段,食品表面水分蒸发接近结束,应设法降低表面蒸发速率,使它能和逐步降低了的内部水分扩散率抑制,以免食品表面过度受热,导致不良后果。
食品工艺学试题一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原果胶、果胶、果胶酸。
2、单宁、色素、有机酸。
3、氮溶解指数(NSI )。
4、面筋蛋白。
5、凝胶结构、蛋白质所带净电荷的数量。
6、初溶解度、终溶解度、过溶解度。
7、加热排气法、真空排气法、喷蒸汽排气法。
8、自然解冻、解冻和烹煮。
9、返砂、流汤。
二、选择题(12分,每空1.5分)1、C2、C3、D4、B5、A6、C7、D8、B三、名词解释(15分,每题3分)1、局部腐蚀是指罐内壁气液交界部位发生的腐蚀现象,发生局部腐蚀的罐头,开罐后在顶隙和液面交界处可看到有一暗灰色的腐蚀圈。
2、市乳系指以鲜乳为原料,经标准化(或调剂)、均质、杀菌、冷却、灌装、封口等处理后制成的供直接饮用的乳。
3、无菌包装系指蒸汽、热风或化学试剂将包装材料灭菌后,再以蒸汽、热水或无菌空气等形成正压环境,在防止细菌污染的条件下进行的灭菌乳包装。
4、食品工艺学是根据技术上先经、经济上合理的原则,研究食品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加工过程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
四、简答题(25分,每题5分)1、答:单宁的加工特性为:(1)涩味。
(2)变色:a 、酶促褐变;b 、酸性加热条件下,本身含量较高时,对变色有利;c 、金属离子引起变色,如单宁遇铁变黑。
(3)单宁与蛋白质产生絮凝。
2、答:杀菌工艺表达式为)(321p tt t t --杀菌条件的合理性通常通过杀菌值下的计算来判别,杀菌值包括安全杀菌F 值和实际杀菌值Fo 。
若实际杀菌值Fo 小于安全杀菌值F 值,说明该杀菌条件不合理,杀菌不足或说杀菌强度不够,罐内食品仍可能出现因微生物作用引起的变败,就应该适当提高杀菌温度或延长杀菌时间,若实际杀菌值等于或略大于安全杀菌,说明该杀菌条件合理,达到了商业灭菌的要求,若实际杀菌Fo 值比安全杀菌F 大得多,说明杀菌过度,使食品遭受了不必要的热损伤,杀菌条件也不合理,应适当降低杀菌温度或缩短杀菌时间。
制糖工艺-糖果基本知识1、糖果的定义是什么?2、食品营养素有哪些?3、糖果按标淮分哪几类?4、糖果主要原辅材料有哪些?5、蔗糖的分子式,属单糖还是双糖?6、蔗糖的三大物理特征是什么?7、蔗糖的水解作用如何?8、淀粉糖浆制造原理及主要成份是什么?9、饴糖制造原理及主要成分是什么?10、高麦芽糖浆制造原理及主要成分是什么?11、什么是转化糖浆?12、什么是还原糖?试说出四种还原糖。
13、为什么说蔗糖和麦芽糖是同分异构体?14、还原糖有何作用?15、DE值表示什么?16、如何选择砂糖?17、糖果制造为什么最好选择淀粉糖浆?18、试说糖果制造常应用的甜味料中糖物质和糖类物质各四种。
19、制取转化糖浆受哪些条件影响?20、制取转化糖的生产步骤如何?21、解释油脂的熔点、凝固点、碘价,皂化价,酸价。
22、如何选择油脂?23、奶油的特点是什么?24、什么是硬化油?有什么特点?25、炼乳为什么含蔗糖高达40%?26、奶粉常会出现哪些质量问题,怎样防止?27、糖果生产中为什么尽量不采用直接加入干奶粉的方法?28、简述乳化剂和发泡剂的应用原理。
29、常用的乳化剂和发泡剂有哪些?30、糖果制造用的凝胶剂有哪些?31、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有何区别?32、明胶软糖制造主要应用明胶何种特性?33、果胶软糖制造中如何控制果胶凝胶时间?34、酸变性淀粉的特性是什么?35、如何制造酸变性淀粉?36、卡拉胶软糖制造配料时为什么要区分其型号品质?37、糖果生产中常应用的果料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38、糖果生产中应用果料常会发生什么质量问题,怎样预防?39、糖果生产中常用的食品添加剂有哪些?40、食用色素如何配制?41、着色剂色彩基本拼法如何?42、酸味剂在糖果制造中起何作用?常用的酸味剂有哪几种?43、为防止糖果因含油脂过多容易酸败应添加何种食品添加剂?44、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哪些?糖果生产中一般强化哪种?45、硬糖的特点是什么?46、硬糖为什么会透明?47、硬糖为什么会越拉越白,越拉越轻?48、硬糖制造原理是什么?49、制造乳脂焦香硬糖首先要解决好什么工艺关键?50、硬糖熬糖浓缩工艺有哪几种?51、硬糖成型工艺有哪几种?52、同样的配方,为什么采用常压熬糖工艺制得的糖果较真空的质量差?53、溶糖工艺有什么要求?54、硬糖真空熬糖分几步骤?如何操作?55、连续真空熬糖操作分几步骤,工艺的技术参数有哪些?56、如何控制糖果生产的还原糖?57、连续真空薄膜熬糖操作工艺的技术参数有哪些?58、什么是糖果的发烊,发砂?59、还原糖的计算公式如何?60、连续真空熬糖锅如何清洗?61、连续真空熬糖常见的故障及原因分析有哪些?62、硬糖冲压成型常见的故障及原因分析有哪些?63、糖膏冷却的目的是什么?64、糖膏冷却操作不当会造成怎样的后果?65、硬糖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有哪些?66、硬糖配方设计原则是什么?67、果仁酥心糖的配料和配比如何?68、硬质夹心糖主要特征是什么?69、夹心糖工艺操作方法有哪几种?有手工包裹,螺杆推进,输送泵泵入,浇注一次及多次成型,69,硬质夹心糖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如何?70、乳脂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71、影响焦香化反应的基本因素有哪些?72、乳脂糖焦香糖果分几类,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73、焦香糖果各组成物料的作用如何?74、焦香糖果制造机理是什么?75、砂质乳脂糖起晶的机理是什么?76、什么是直接起晶法?77、什么是间接起晶法?78、方登如何制造?79、乳化工艺机理是什么?80、什么是间接乳化法?81、焦香化熬煮工艺技术参数如何?82、什么是充气糖果?83、充气糖果有哪些代表品种?84、充气糖果有哪些主要特征?85、充气糖果制造机理是什么?86、气泡体的制作方法有哪几种?87、什么是糖气泡基?88、制造棉花糖有几种生产工艺?89、奶糖蛋白糖充气工艺方法有哪几种?90、求斯糖的质构有何特点?91、为什么蛋白发泡剂有时虽经打擦但不能起泡?92、明胶如何制取溶胶或凝胶冻?93、制造重酸胶质奶糖和求斯糖配料中有酸怎么办?94、充气糖果为什么容易变形?95、糖气泡蛋白基稳固程度受哪些因素制约?96、棉花糖制造的关键是什么?成形:机械搅拌速度、时间、温度、压力和投料量100,奶糖制造过程中物态体系形成有哪几个阶段?97、砂质奶糖有什么特点?98、夹心奶糖对心料有可要求?99、低密度蛋白糖如何制造?100、奶粉在奶糖中起着怎样的作用?101、牛轧糖配方设计原则是什么?102、要使明胶奶糖生产工艺更加合理应考滤哪些因素?103、充气糖果的膨胀度怎样计算?104、影响糖果充气过程与充气水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105、压力充气熬糖工艺技术参数如何?106、制造重酸低度充气糖果时应选择哪种淀粉糖浆,为什么?107、什么是凝胶糖果?108、糖果有哪些代表品种。
绪论1什么是糖果?糖果的种类有哪几类?1)定义:糖果是以糖类(含单糖、双糖及功能性寡糖)或非糖甜味剂为基本组成,配以部分食品添加剂、营养素、功能活性成分,经溶解、熬煮、调和、冷却、成型、包装等单元操作,制成不同形态、质构和香味的、精美而又耐保藏的甜味固体食品。
是一种方便、趣味和休闲类食品。
2)分类:①按软硬程度:硬糖(含水2%以下)、半软糖(含水5-10%)、软糖(含水10%以上)②按组成:硬糖、乳脂糖、蛋白糖、奶糖、高粱饴糖、淀粉软糖、果胶软糖、水果夹心等③按工艺:熬煮糖果、焦香糖果、夹心糖果、凝胶糖果、充气糖果、胶基糖果、巧克力2. 什么是DE?DE值对糖果生产有何意义?DE值:也称葡萄糖值,它表示糖浆中葡萄糖和麦芽糖之和占糖浆干固物百分比。
生产意义: 通常糖果制作选择,低DE值的淀粉糖浆。
●这有利于增强基体的粘稠性和强度,它具有良好的抗结晶性与泡沫稳定性,有利于充气操作;●具有良好的乳化稳定性,有利于脂肪的吸收与水分保持;●低DE值淀粉糖浆相对甜度较低与缓慢释放香味的功能,有利于糖果的耐久品味;●它的低吸水汽性也有利于糖果的后期保存的稳定性。
3. 糖果生产的主要原料有哪些?主要的原辅料:包括甜味原料、油脂类、乳品类、果品类、可可制品、胶体、胶基以及色素、香料、香精和调味剂等。
4. 蔗糖与葡萄糖,淀粉糖浆有哪些特点以及在糖果生产中有哪些应用?●蔗糖:特点与应用:甜味来源;作为填充剂、稀释剂和载体;渗透压,防腐作用;加热时能形成香味物质和呈色物质;改善制品的色泽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增加黏稠性,保持气泡的稳定性;●淀粉糖浆:是由淀粉加酸或加酶,经水解和不完全糖化生成的一种中间产物。
也称葡萄糖浆、玉米糖浆,简称葡萄糖、液体葡萄糖等。
主要成分:葡萄糖,麦芽糖,高糖和糊精特点:①吸湿性强,在糖果中抗结晶;②熔点低,102度色泽转深;③透明度高;④粘稠度高。
应用:①粉糖浆可用作糖果的填充剂,以较低的成本②②它可作为抗结晶剂,能很好地控制糖的结晶;③可以保持水分,增加糖果体积;④使用适量的淀粉糖浆,可以阻止或延缓糖果的发烊返砂,改进糖果质地,延长糖果贮藏期;⑤加热时容易着色,在不损坏风味的前提下,可获得适当的焦糖色。
第二章:硬糖1.说明硬糖的主要特征(物态与质构、发烊与返砂、平衡相对湿度);1●质构特征:无定形固体,无固有的熔点,物理状态:透明、丝光、结晶、膨松●发烊和返砂是糖果质量变化的主要问题,发烊和返砂是常见的质变现象,尤其是硬糖,其商品价值就要降低。
●每种糖果都有不同平衡相对湿度,简称ERH值。
包含一定水分的糖果暴露在大气下或把不同吸水汽性的糖果放在一起,都会有释放或吸收水分的倾向。
2.说明硬糖的组成及各组成的功用;●硬糖由两部分组成,即甜体和香味体,●甜体:砂糖(结晶物质)、各种糖浆(抗结晶物质)●香味料:香料、调味料和辅料2。
糖体坚硬而脆、属于无定形非晶体结构。
、●砂糖是由很多蔗糖分子整齐排列而成的结晶体。
●当加水溶化时,蔗糖分子便分散而解溶于水中。
●在酸性条件下加热熬煮时,部分蔗糖分子水解而成为转化糖,连同加入的淀粉糖浆经浓缩后就构成了糖坯,是由蔗糖、转化糖、糊精和麦芽糖等混合物而组成的非晶体结构●糖坯没有固定的凝固点。
在糖果生产中就是利用这一特性,进行加调味料,翻拌混合、冷却、拉条和成型等操作。
●化糖①按配方。
②溶糖时要不断搅拌,防止糖浆结焦或溶解不彻底。
③糖液不能放在加热锅内太久,防止糖液转化糖增加,色泽变深。
●过滤完成化糖后,要趁热迅速地以80~100目筛将糖浆过滤,以除去杂质●熬糖:除多余水分,糖液浓缩。
蒸发和浓缩要求连续加热过程中完成。
(常压熬糖、连续真空熬糖、连续真空薄膜熬糖。
)●冷却和调和:●掌握加香精的温度。
加香精的温度太高,会使香气成分挥发;而加香精的温度太低,糖膏粘度太高,不易调和均匀,●糖膏加香精和调味料以后,需立即进行调和翻拌,不但香精和柠檬酸分布不均匀,而且糖坯因受热不均而有的脆裂。
在成型时造成毛边断角。
●成型:温度:太高,糖体太软,难于成型,太低:糖坯太硬,出现糖粒,相对湿度:不化不砂成型室最好不低于25℃和相对湿度不超过70%为●拣选和包装:要把拣选出来不合规格的糖粒要包紧、无开裂、、商标周正4.硬糖的生产工艺有哪两种?●常压熬煮:砂糖、淀粉糖浆→溶糖→过滤→熬糖→冷却→调和→冷却→成型→冷却→拣选→包装→成品。
●连续浇注成型工艺:砂糖、淀粉糖浆→溶糖→过滤→预热→真空熬糖→调和→浇注模→冷却→拣选→包装第三章充气糖果1.什么是充气糖果?有哪几种?●定义:充气糖果是由胶体物质、糖类、油脂、乳品和毛料等充分混合,乳化充气制成。
它是一种组织细腻、口感疏松的半软性糖●分类:①按充气程度:高度充气糖果(棉花糖)中度充气糖果(牛轧糖、蛋白糖)低度充气糖果(奶糖)2.生产充气糖果常用的发泡剂有哪几种?1. 蛋白干或蛋白粉将鸡蛋的蛋白后,经搅拌、过滤、和加处理后,经低温干燥而成片状的称为蛋白干:经而成粉状的称为蛋白粉。
2.蛋白质可以于酸碱溶液中,从而从或其它植物组织中提出其蛋。
常见发泡剂:明胶、卵蛋白、大豆蛋白、乳蛋白,或其他植物水解蛋白3.充气糖果加工过程中形成泡沫体的影响因素①干固物浓度;②糖类碳水化合物组成;③发泡剂的类型与浓度;④充气过程的物料温度;⑤搅打机械的速率与性能;⑥充气程序与时间周期的控制。
3.充气糖果的充气方法有那两种?(1)一步充气法(棉花糖)步充气法指将一个批次的全部或接近全部的物料,一次形成含有稳定泡沫体的糖果的充气过程。
适合于密度较低、相当水分的充气制品。
(2)两步充气法(蛋白糖)两步充气法是将物料两次充气,获得充气的坯体。
(3)分步组合充气法用于大规模连续生产线。
其特点是同步制备一种性能稳定的糖泡基;然后同步制备一种所需浓度的熬煮糖液;最后与其他配料组成等,一起计量并按比例地进行混合,从而获得品质稳定的充气糖果甜体。
4.简述生产高度充气糖果的工艺过程?棉花糖工艺35.中度充气糖果有哪些种类,简述生产中度充气糖果的工艺流程?低度充气糖果有:胶质奶糖,果味蛋白糖中度充气糖果有:牛轧糖牛轧糖的工艺流程中度6.低度充气糖果有哪些种类,简述生产低度充气糖果的工艺流程?第四章焦香型糖果1.太妃糖的焦香味产生的机理?a.焦糖化反应:糖类在没有氨基化合物存在的情况下,当加热温度高于135℃时,即发生脱水或降解,产生挥发性的醛、酮类物质、脱水聚合产物,形成悦人的色泽和风味b.美拉德反应:糖类的羰基与氨基酸的氨基共存时发生复合反应,生成的吡嗪类化合物,羰基化合物,是焦香糖果香气的主要成分。
生产太妃糖的乳化剂有哪些?水包油型(o / w)乳浊液:明胶、植物胶、淀粉、磷脂等。
油包水型(w/ o)乳浊液:甘油一酸酯、甘油二酸酯、单硬脂酸甘油醋焦香型糖果的组成有哪些?a.残留水b.糖类c.非脂乳固体d.脂肪2.简述太妃糖果的生产工艺?第五章凝胶型糖果1.凝胶型糖果有那几种?(1)淀粉型糖果(2)果胶型糖果(3)明胶型糖果(4)琼胶型糖果(5)树胶型糖果2.什么是高甲氧基果胶和低甲氧基果胶?①高甲氧基果胶:甲氧基大于7%的果胶称为高甲氧基。
高甲氧基果胶必须在低pH值和高5糖浓度中才能形成凝胶。
②低甲氧基果胶:酯化度低于50%的果胶。
需要钙盐存在形成盐桥,才可形成凝胶。
3.凝胶型果胶糖果制作时要注意什么?①果胶应充分融化,未水化果胶缺少凝胶特性。
②加工过程要严格控制加热温度与时间,避免果胶分解③避免加工过程蔗糖的过度转化,可加入柠檬酸钠进行缓冲平衡。
④要保持糖、果胶、酸的最佳比例。
4.哪种淀粉适合制作凝胶型淀粉糖果?变性淀粉,尤其是酸性变性淀粉。
其溶解性,分散性以及凝胶速度和强度都明显提高,透明度高。
5.举例说明凝胶型糖果生产工艺要点?●工艺流程(淀粉软糖)●配料:掌握好淀粉、白砂糖和水的用量。
①淀粉过多,则易造成粘度过大,糊化不完全,产品透明度差;②含水量高淀粉过少,产品的透明度好,但太软,成型比较困难。
●糊化:糊化程度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
糊化不良,会直接影响淀粉的凝胶程度,使加工成的产品不透明、韧性低,质量达不到要求。
●熬糖:控制熬糖温度、熬糖的时间●浇模:浇模时间不应过长,否则会造成糖的过度转化●干燥;干燥浇模成型的软糖,含有大量水分,对软糖的口感有很大的影响,需要经过干燥除去部分水分.第六章巧克力糖果1.巧克力的定义是什么,说明巧克力制品的主要特征;巧克力糖果可分为哪几种?巧克力:以可可制品(可可脂、可可液块或可可粉)、白砂糖和/或甜味剂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乳制品、食品添加剂,经特定工艺制成的固体食品。
巧克力的主要特征:●物态体系:巧克力的物态属于多相分散体系;①熔化时:细小的固态物粒以悬浮体形式分散在液态的油脂连续相内;②冷却凝固时:油脂以一定的晶型固定下来,成为有规律的紧密的晶格●质构:遇冷变坚硬脆、遇热软化,口感细腻滑润。
●香味:巧克力的风味取决于可可质和可可脂。
①可可质:含有的可可碱和咖啡碱带来令人愉快的苦味;②可可脂:则提供香气,还能产生肥腴的味感。
●光泽:巧克力有一种独特的光亮棕色的外观;产品的光泽可反映出巧克力工艺技术水平。
●粘度:粘度是巧克力的重要物理性质;物料的粘度对巧克力的调温、结晶和形成尤其重要;巧克力粘度与所含的脂肪数量有关,同时也与所含水分数量有关;乳固体的存在也影响巧克力的粘度。
分类: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白巧克力。
2.什么是巧克力脂,巧克力粉,巧克力酱(巧克力液块)?巧克力脂:是从可可液块中取出的乳黄色硬性天然植物油脂,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油脂。
巧克力粉:是可可豆经发酵、粗碎、去皮等工序得到的可可豆碎片,由可可饼脱脂粉碎之后的粉状物,即为可可粉。
巧克力酱(巧克力液块):可可豆经焙炒去壳成豆肉,再磨成酱体,在温热状态下具有液体的流散性,冷却后则凝固成块,称为可可液块。
3.简述巧克力粉的加工工艺?(1)清理:切开可可取出可可豆,把腐烂等不符合规格的舍去,之后洗净沥干水分,再发酵晒干备用。
(2)发酵:发酵条件:○1发酵T始三天=38℃○2T后三天=50~51℃○3发酵T=5~7天(3)焙炒:以间接加热的热空气直接加热豆子(焙炒的作用:○1增强和完善可可豆应有的独特香味;○2使物料产生明亮的色泽;○3使细胞内淀粉变为可溶性微粒;○4使壳皮多脆,便于脱除;○5改变豆子的某些化学组成;○6使物料具有流散性和可塑性;○7杀灭了酶和微生物、有利食品卫生。
)(4)裂碎:对炒过的可可豆,进一步加工把完整的豆粒裂碎成片粒。
(5)簸筛: 把裂碎了的可可豆的壳皮、胚芽和豆肉分开。
(6)磨酱:可可豆磨细一般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初磨。
第二阶段精磨。
取得精细的物质微粒4.巧克力的基本组成及其功用;组成:可可制品(可可脂、可可液块、可可粉)、白砂糖、奶油、卵磷脂、香料①可可脂:可可脂是天然的植物硬脂,是生产巧克力的主要原料, 具有非常理想的脂肪酸组成,也具备优良的物理性能,在27℃以下几乎全是固体,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熔化,完全熔化的温度为35℃,符合巧克力硬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