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伴性遗传
- 格式:ppt
- 大小:583.50 KB
- 文档页数:77
高中生物“伴性遗传”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伴性遗传”知识点总结伴性遗传的最大特点就是性状与性别的关联,这部分常考题目主要有伴性遗传的判断和相关计算。
判断是伴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常用同型的隐形个体与异型的显性个体杂交,根据后代的表现型进行判断。
以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为例,如果为伴X隐性遗传,雌性隐性个体与雄性显性个体杂交,如果后代雄性个体中出现了显性性状,即为常染色体遗传,否则即为伴X遗传。
一.常见遗传病的遗传方式:(1) 单基因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并指、多指;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白化病、失天性聋哑 X连锁隐性遗传:血友病、红绿色盲; X连锁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 Y连锁遗传:外耳道多毛症;(2)多基因遗传:唇裂、先天性幽门狭窄、先天性畸形足、脊柱裂、无脑儿; (3 )染色体病:染色体数目异常:先天性愚型病; 染色体结构畸变:猫叫综合症。
二、单基因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较常见的有红绿色盲、血友病、白化病等。
根据致病基因所在染色体的种类,通常又可分四类: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显性并且位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之一突变,杂合状态下即可发病。
致病基因可以是生殖细胞发生突变而新产生,也可以是由双亲任何一方遗传而来的。
此种患者的子女发病的概率相同,均为1/2。
此种患者的异常性状表达程度可不尽相同。
在某些情况下,显性基因性状表达极其轻微,甚至临床不能查出,种情况称为失显。
由于外显不完全,在家系分析时可见到中间一代人未患病的隔代遗传系谱,这种现象又称不规则外显。
还有一些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病情表现上可有明显的轻重差异,纯合子患者病情严重,杂合子患者病情轻,这种情况称不完全外显。
2、常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1)、多指(趾)、并指(趾)。
临床表现:5指(趾)之外多生1~2指(趾),有的仅为一团软组织,无关节及韧带,也有的有骨组织。
2)、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高二生物伴性遗传知识点总结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子代的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伴性遗传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二生物伴性遗传知识点1:XY型的性别决定方式雌性体内具有一对同型的性染色体(XX),雄性体内具有一对异型的性染色体(XY).减数分裂形成精子时,产生了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雌性只产生了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作用发生时,X精子和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所以后代中出生雄性和雌性的机会均等,比例为1:1.高二生物伴性遗传知识点2: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如色盲、血友病、果蝇眼色、女娄菜叶形等遗传)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②属于交叉遗传(隔代遗传)即外公→女儿→外孙③女性患者,其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男性患病,其母、女至少为携带者高二生物伴性遗传知识点3: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如抗VD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②具有世代连续现象.③男性患者,其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高二生物伴性遗传知识点4:Y染色体上遗传(如外耳道多毛症) 致病基因为父传子、子传孙、具有世代连续性,也称限雄遗传.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知识点:伴性遗传与基因的分离定律之间的关系伴性遗传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性染色体也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伴性遗传从本质上说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高二生物伴性遗传知识点梳理:1名词:1、染色体组型:也叫核型,是指一种生物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
观察染色体组型最好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中期。
2、性别决定: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3、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做~。
4、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叫做~。
5、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做~。
2语句:1、染色体的四种类型:中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
必修二_伴性遗传总结在正式开始伴性遗传的部分之前,先简述一下生物性别决定的几种类型1.性染色体决定(1)XY型和XO型对于XY型生物,XX表现为雌性,XY表现为雄性,代表生物有人类、哺乳类、部分鱼类、两栖类、双翅目昆虫对于XO型生物,XX表现为雌性,X表现为雄性(雄性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代表生物有蝗虫、蟑螂、蟋蟀等(2)ZW型和ZO型对于ZW型生物,ZZ和WW表现为雄性,ZW表现为雌性,代表生物有鸟类、部分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鳞翅目昆虫对于ZO型生物,Z表现为雌性(雌性只有一条性染色体且没有W染色体),ZZ表现为雄性,代表生物有家禽(鸡、鸭)、部分鱼类和鳞翅目昆虫2.染色体数量决定部分生物的性别是由单倍体、二倍体决定的,代表生物蚂蚁和蜜蜂3.温度决定部分生物的性别是由卵孵化时的温度决定的,代表生物为大部分爬行类动物(鳄鱼、蜥蜴)伴性遗传的基本概念1.定义:伴性遗传是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形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又称为性连锁遗传。
2.遵循规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3.分类(暂不考虑XY同源区段问题,但在最后会进行补充):(1)伴X隐形遗传,如红绿色盲、果蝇的红白眼、血友病(2)伴X显性遗传,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性脑智力超常型孤独症(3)伴Y遗传(无显隐性区别),如外耳道多毛症伴X隐性遗传1.特点:(1)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2)存在“无中生有”的情况(隔代遗传)(3)无法在男性间传递(交叉遗传)(4)正常男性的女孩一定正常2.配婚方式(以伴性遗传病为例)(1)X B X B× X B Y正常女性:正常男性 = 1:1X B X B : X B Y = 1:1(2)X B X B× X b Y女性携带者:正常男性 = 1:1X B X b : X B Y = 1:1(3)X B X b× X B Y正常女性:女性携带者:正常男性:男性患者1 : 1 : 1 : 1X B X B:X B X b:X B Y :X b Y = 1:1:1:1(4) X B X b× X b Y正常女性:女性患者:正常男性:男性患者1 : 1 : 1 : 1X B X B:X b X b:X B Y :X b Y = 1:1:1:1(5)X b X b× X B Y女性携带者:男性患者 = 1:1X B X b : X b Y = 1:1(6)X b X b× X b Y女性患者:男性患者 = 1:1X b X b : X b Y = 1:12.交叉遗传致病基因只能由母本传给子一代中的雄性个体,再传给子二代中的雌性个体3.隔代遗传父本和子二代中雄性个体患病,但子一代中雌性个体正常伴X显性遗传1.特点:(1)人群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2)不存在“无中生有”的情况(无法隔代遗传)(3)患病男性的女儿一定患病,儿子一定正常2.配婚方式(以伴性遗传病为例)(1)X B X B× X B Y女性患者:男性患者 = 1:1X B X B : X B Y = 1:1(2)X B X B× X b Y女性患者:男性患者 = 1:1X B X b : X B Y = 1:1(3)X B X b× X B Y女性患者:男性患者:正常男性2 : 1 : 1X B X B:X B X b:X B Y :X b Y = 1:1:1:1(4) X B X b× X b Y正常女性:女性患者:正常男性:男性患者1 : 1 : 1 : 1X B X B:X b X b:X B Y :X b Y = 1:1:1:1(5)X b X b× X B Y女性患者:正常男性 = 1:1X B X b : X b Y = 1:1(6)X b X b× X b Y正常女性:正常男性 = 1:1X b X b : X b Y = 1:1伴Y遗传1.特点:(1)只在男性间传递且不存在患病女性(2)只要父本患病,则子代雄性个体一定都患病2.配婚方式介于伴Y遗传情况较为单一且简单,在此不做展开3.由于只存在Y染色体上的基因很少,故伴Y遗传现象极为少见,同时由于情况简单,在题目中几乎没有考察XY同源区段问题1.特点:(1)人群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2)不存在“无中生有”的情况(无法隔代遗传)(3)患病男性的女儿一定患病,儿子一定正常2.配婚方式(以伴性遗传病为例且默认为隐性基因致病)介于情况较多,这里只列举杂合子交配情况,其它情况可以参考常染色体遗传(1)X B X b × X B Y b正常女性:女性携带者:男性携带者:男性患者1 : 1 : 1 : 1X B X B:X B X b:X B Y b:X b Y b = 1:1:1:1(2)X B X b × X b Y B正常女性:女性患者:正常男性:男性携带者1 : 1 : 1 : 1X B X B:X b X b:X B Y B:X b Y B = 1:1:1:13.在题目中没有出现同源区段这一关键词时,考试时不必从同源区段这一角度进行考虑总体上来讲,只要熟练掌握几种遗传病的常见类型,能够正推子代类型,反推亲本基因型,伴性遗传问题还是易于解决的。
高二生物伴性遗传试题答案及解析1.父亲患病,女儿也一定患病,那么该病的致病基因是()A.常染色体显性基因B.常染色体隐性基因C.X染色体隐性基因D.X染色体显性基因【答案】D【解析】常染色体遗传病的发病率与性别无关,故AB均错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之一是女患者的父子都患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之一是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故C错误,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若女性患色盲,其色盲基因不可能来自()A.祖母B.外祖母C.祖父D.外祖父【答案】C【解析】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父母双方,而父子之间的传递是Y染色体,因此该女患者父亲的致病基因来自祖母,不可能来自祖父,故C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人的肤色正常(A)与白化(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色觉正常(B)与红绿色盲(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但这对夫妇的父亲均是色盲患者),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儿。
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A. AaX B Y × AAX B X bB. AaX b Y × AaX B X bC. AaX B Y × AaX B X BD. AaX B Y × AaX B X b【答案】D【解析】这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儿,则这对夫妇都携带白化病基因,又因为妻子的父亲是色盲患者,则妻子一定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可求出:AaX B Y ×AaX B X b,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情况,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位于X染色体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 ( )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必然儿子正常女儿患病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正常个体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
高中生物伴性遗传知识要点归纳伴性遗传是指通过性染色体携带的基因在非性染色体上表现出来的遗传现象。
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遗传规律以及相关生物现象的产生。
下面是对高中生物伴性遗传知识的要点归纳:一、伴性遗传的概念伴性遗传是遗传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某些特定基因的表达与性别染色体的携带有关。
这些基因位于非性染色体上,但在性染色体上也有一部分相应的区域。
二、伴随现象1. 男性与女性的发病率不同:由于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所以他们具有更高的可能患上与基因相关的疾病。
2. 女性携带者的存在:女性通常有两个X染色体,所以她们可以是携带者,即携带有相应基因但并不表现出疾病症状的个体。
三、伴性遗传的传递方式1. 父母的遗传:男性与女性有不同的性染色体组合,所以伴性遗传通常是由父母传递给子女的。
2. 母亲到儿子的传递:若女性是携带者(heterozygote),则她有50%的概率将其携带的基因传递给儿子,使其成为患者。
3. 父亲到女儿的传递:若男性是患者,则他的所有女儿都将成为携带者。
4. 母亲到女儿的传递:若母亲是携带者,则她的所有女儿都有50%的概率成为携带者。
四、伴性遗传的例子1. 色盲: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伴性遗传疾病,男性患者较多,女性通常是携带者。
2. 血友病:血友病也是一种常见的伴性遗传疾病,男性患者很多,女性通常是携带者。
3.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种严重的伴性遗传疾病,主要影响男性患者,女性很少发病。
五、伴性遗传的分子机制伴性遗传是由于非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染色体上的相应区域之间发生重组导致的。
重组使得非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染色体上的相应区域产生连锁,从而影响到基因的表达。
六、伴性遗传的重要意义伴性遗传研究揭示了性染色体的特殊性质以及基因与表型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伴性遗传的研究,人们能更好地理解遗传规律,提高对遗传疾病的认识,并为相关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第3节伴性遗传知识梳理1.伴性遗传和遗传定律的关系(1)与基因分离定律的关系伴性遗传是基因分离定律的特例。
伴性遗传也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此它也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但是,性染色体有同型和异型两种组合形式,因而伴性遗传也有它的特殊性:有些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时,分离的结果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有所不同。
(2)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在分析既有性染色体又有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两对以上的遗传现象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照伴性遗传处理,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按照分离定律处理。
染色体上的基因和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是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按照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遗传。
2.遗传病类型及其遗传特征在分析有关遗传病的问题时,一定要弄清楚属于哪一种类型的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
否则,易出现解题错误。
人类遗传病类型及特征不是所有的生物都具有性别问题,例如大部分高等植物、低等动物、原核生物、病毒等都没有性别之分,也就是说有性别的生物实际上不如无性别的生物多。
有性别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由基因决定性别,这种性别决定方式又分为XY型和ZW型,这两种性别决定方式正好相反,这可以通过遗传图解看出。
根据遗传图解可总结出人类性别之比是1∶1的原因:(1)男性产生两种数目相等精子,女性只产生一种卵细胞。
(2)两种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机会相等。
(3)染色体组成为XX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染色体组成为XY的受精卵发育成男性。
注意:在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有少量的等位基因。
伴性遗传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即性染色体是伴性遗传基因的载体。
疑难突破1.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下表,请据此分析色盲病人男性多于女剖析:从表中可以看出,女性基因型有三种:X X、X X、X b X b,只有隐性纯合的X b X b表现出患病特征;男性基因型只有两种:X B Y和X b Y,而X b Y就是疾病患者。
必修二生物伴性遗传知识点
1. 伴性遗传是指某种性状或基因在性染色体上遗传的现象。
2. 性染色体决定了一个个体的性别,通常由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组成。
3. X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给下一代的方式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因为男性只有一
个X染色体。
4. 如果一个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这个基因就是由母亲传给子女的。
这意味着男
性只能从母亲处继承这个基因。
5. 由于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所以男性患上一个伴性遗传疾病的概率比女性高。
女
性通常需要从父亲和母亲那里都继承这个基因才会患病。
6. 常见的伴性遗传疾病包括血友病和色盲。
7. 在血友病中,血液凝血过程中的一种蛋白质缺乏或功能异常。
男性可能患上血友病,而女性通常是携带者。
8. 色盲是一种视觉缺陷,使得人们难以区分某些颜色。
很多女性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而男性则更容易受到影响。
9. 伴性遗传还可以表现为一些其他的特征,例如在一些昆虫种群中,雄性具有不同颜
色的翅膀或眼睛等。
10. 伴性遗传可以通过遗传学研究和家族历史来确定。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家族有伴性遗传疾病的历史,那么父母需要做额外的检查和咨询,以了解他们携带伴性遗传病的风险。
必修二生物伴性遗传知识点
必修二生物的伴性遗传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伴性遗传的概念:伴性遗传是指某些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且这些基因的表达与性
别有关。
因此,这些基因的遗传方式与性染色体的遗传方式相似。
2. 性染色体和性别的确定:人类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XX),而男性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XY)。
3. 伴性遗传的特点:伴性遗传通常表现为在一性别中的某些性状或疾病的出现率较高,而在另一性别中几乎不出现。
4. 雌雄同体:某些生物如果蝇等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在形态上几乎相同,而只有配子
形成的方式不同。
5. 伴性遗传的例子:经典的例子是红绿色盲。
这是一种在视网膜感光细胞中某种色素
缺乏导致的视觉缺陷,通常由X染色体上的突变基因引起。
因为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所以女性携带一个致病基因时,通常还有一条正常的基因,因此只有一部分女性表现
出色盲症状。
而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如果这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就会导致男
性患病。
6. 伴性遗传的遗传模式:伴性遗传是通过性染色体传递的,所以遗传模式主要涉及到
X染色体。
一般来说,如果母亲是携带致病基因的,她的子女中男性有一半有可能患病,女性有一半有可能成为携带者;如果父亲是携带致病基因的,他的女儿有一半有
可能成为携带者,而他的儿子则不会患病。
7. 伴性遗传的重要性:伴性遗传的研究对于了解性别差异以及一些与性别相关的性状
和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表明基因的遗传方式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以上是必修二生物的伴性遗传的一些知识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