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名女大学生性行为与避孕现状调查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94.14 KB
- 文档页数:3
引言:性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开放程度的提高,大学生的性问题也变得愈发复杂和突出。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大学生性问题的现状,并从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
概述: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性问题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点。
一方面,现代社会对性的认知不断深入,年轻人更加开放,性观念相对于过去的改变令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性并保持积极的性态度;另一方面,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大学生更容易接触到各类性信息,从而导致性问题的增加和多样化。
正文:一、大学生的性教育现状1.1性教育在我国大学中的地位:性教育在大学中的地位并不够重视,往往只是作为一门理论课程存在,实际操作不足。
1.2性教育的障碍与困境:保守的性观念、家庭的封闭教育以及缺乏专业的性教育师资等,都成为限制大学生性教育发展的障碍。
二、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问题2.1性别认同与性别焦虑:对于自己的性别认同存在困扰,以及社会对性别形象的带来的焦虑。
2.2性自卑与自尊心问题:大学生在性方面的经验不足和自身条件的不自信增加了性自卑的情绪,对自尊心产生负面影响。
三、大学生性行为与性传播问题3.1性行为的开放程度:大学生性行为的开放程度较高,性交易等非法行为屡禁不止。
3.2性传播疾病的蔓延:大学生在性行为中对于性传播疾病的防范意识普遍较低,导致性传播疾病的蔓延。
四、大学生性侵与性骚扰问题4.1性侵与性骚扰的定义:性侵和性骚扰的定义有待进一步明确,导致大学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容易感到困惑。
4.2基于权力关系的性骚扰:大学生中存在基于权力关系的性骚扰,如教师对学生的性骚扰等。
五、大学生性健康与保护问题5.1性器官健康与保护:大学生对于性器官的健康保护意识普遍不足,容易导致性传播疾病的发生。
5.2性行为保护措施的普及:避孕措施和安全性行为的普及度不高,增加了性健康问题的风险。
结论:我国大学生性问题的现状呈现出多方面的复杂性。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大学生性教育的力度,提升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意识,加强性传播疾病的宣传与防控,明确性侵与性骚扰的定义以及加强对性器官健康的保护和安全性行为的普及等措施。
位妊娠的重要治疗手段,手术治疗作为非手术治疗失败时的一种补救措施。
F a n a k a 〔2〕1992年首次报道选用药物M T X 治疗输卵管妊娠获得成功,现已得到肯定并有很大发展,给药的方法有口服、肌注、静注、腹腔及超声下的局部注射等。
副反应的发生率达20%~30%〔3〕。
M T X 是一种叶酸拮抗剂,它通过与细胞内二氢叶酸还原酶的结合,阻断二氢叶酸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四氢叶酸,导致嘌呤和嘧啶的合成被抑制,干扰D N A 、R N A 及蛋白质合成和胚胎滋养细胞分裂,使滋养细胞生长受阻,使宫外孕胚胎停止发育,终被吸收。
M T X 现已被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认可为临床治疗异位妊娠的一线治疗方法。
M T X 单次肌注经临床观察,杀胚迅速、可靠,与分次肌注比较方法简便、安全、费用低,治疗效果满意,本组有效率达83%,而且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无副作用,可作为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的首选方案,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4 参考文献1 乐 杰,谢 幸,丰有吉.妇产科学阳.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22 F a n a k a T ,H a v a s h i H ,K u t s u z a wTe t a l .T r e a t m e n t o f i n t e r s t i t i a l e c t o p i cp r e g n a n c y w i t hm e t h o t r e x a t e :r e p o r t o f as u c c e s s f u l c a s e .F e r t i l S t e r i l ,1992,37(5):8513 刘珠凤,郎景和,黄荣丽e t a l .氨甲蝶呤单次肌注治疗异位妊娠.中华妇产科杂志,1993,31(8):490(2008-01-04 收稿)〔编校 邹庆红〕262名女大学生性行为与避孕现状调查及分析①李俭莉 王 玲② 四川省内江师范学院体育系 641000中国图书分类号 R 169.4 文献标识码 E 文章编号 1001-4411(2008)28-4018-03①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立项项目(04)②四川省隆昌县人民医院【摘 要】 目的:了解女大学生性行为情况与避孕现状,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女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减少婚前性行为及意外妊娠的发生,保护女大学生身心健康。
高校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状况"调查报告《高校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xx-3-28近日,一项针对高校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出炉。
这项调查的结果折射出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在高校学生性观念解放、性行为增多的同时,他们对避孕知识的掌握远远不够。
这项调查报告的牵头人为武汉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所长、武汉同济生殖医学专科医院院长熊承良,此课题是国家“一五”项目。
该调查历时两年,开始时间为xx年9 月,调查对象为北京、长春、成都、南京、南宁、武汉、重庆等7 个城市的8万余高校学生,包括在校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
调查大学生冲动多常识少A、思想汇报专题性行为普遍避孕措施少调查结果显示:60%左右的学生持性解放的观念,70%以上学生对婚前性行为及未婚同居等行为持宽容态度。
比较而言,大学女生、医科学生以及每月可支配费用400 元以下的学生性观念较为保守,性行为的发生率低于其他类别学生。
调查显示,%的未婚高校学生承认有过性行为,而在首次性行为中采取避孕措施的为47%,在性行为中每次都采取避孕措施的只有%。
性行为中没有采取避孕措施的前三位原因分别是:没有计划所以未备避孕药具;觉得偶尔性行为不会怀孕;觉得使用避孕措施影响情趣。
因此,有过性行为的学生中,有25%以上的学生都经历过意外妊娠。
B、生殖健康知识掌握较少高校学生对于人类受孕条件、月经特点、女性最易受孕时间、艾滋病传播途径、紧急避孕方法等方面的认知率为50%-70%,医科学生、大学女生认知情况比其他学生好。
同时,99%以上的被调查高校学生对口服避孕药的副作用都缺乏正确认识,只有2%左右的学生能正确掌握全部的紧急避孕方法,其中医科学生的掌握率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无显著差别,博士生的掌握率显著高于本科学生。
C、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避孕信息获取途径欠佳包括医科在内的高校学生,大都通过各种媒介自学而获取避孕节育知识。
大学生性行为大调查,高校边旅馆满课性爱(一)引言概述:在如今社会中,大学生性行为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随着高校边旅馆的盛行以及学生思想观念的开放,性爱在大学校园中的普遍现象也引起了极大关注。
本篇文档将对大学生性行为进行调查研究,重点探讨高校边旅馆满课性爱的问题。
正文:1. 大学生性行为的普遍存在a.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性行为的比例较为普遍,约占大多数。
b. 性行为的普遍存在与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开放程度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
c. 性行为给大学生带来的身体与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关注。
2. 高校边旅馆的满课性爱现象a. 边旅馆在高校周边林立,成为大学生性行为的主要场所之一。
b. 在上课时间段内,高校边旅馆迎来一波又一波的性爱客户。
c. 高校边旅馆满课性爱给校园秩序和正常教学秩序带来了一定冲击。
3. 边旅馆对大学生性行为的影响a. 边旅馆的便捷性、隐蔽性以及相对低廉的价格使其成为大学生寻求性爱的首选场所。
b. 若不加以引导和教育,高校边旅馆满课性爱可能导致性病传播、心理健康问题、学业压力等一系列负面影响。
c. 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性教育的重视,组织相关活动与讲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和行为。
4. 高校对大学生性行为的管理与监控a. 高校应加强对边旅馆的监管,防止其成为大学生性行为的滋生地。
b. 学校可以实施严格的准入制度,限制学生进入边旅馆,从源头上控制性行为的发生。
c.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性教育机制,为学生提供权威、科学的性教育。
5. 性行为相关的社会支持与资源a. 学校应专门成立性健康教育中心或专项机构,提供学生性健康知识咨询与指导。
b. 社会和政府应提供相关性健康教育资源,支持高校对大学生性行为的管理和教育工作。
c. 同学和室友间的相互扶持与鼓励,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性观念和行为模式。
总结:大学生性行为的普遍存在以及高校边旅馆满课性爱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高校应当加强对学生性行为的引导和教育,成立相关机构并制定相关政策,以提供学生性健康教育和支持。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该问题对于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未来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影响因素,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现代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面临着多种问题。
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女大学生的性观念和行为逐渐开放,早恋、性早熟、性行为频繁等问题普遍存在。
这些问题将导致诸如性传播疾病、意外怀孕等不良后果。
现代社会的压力和竞争激烈,高校女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等多重压力,这些压力可能导致月经不调、性欲减退等问题。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也比较复杂。
一方面,个体因素是影响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个体的性格、心理和生理条件可能影响到性行为的发生和调节,较为内向的女大学生可能更容易受到外界的负面影响。
社会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家庭和社会对性教育的重视程度、媒体的影响等都可能对女大学生的性观念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改善高校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现状,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加强性教育是重要的一步。
女大学生应该接受科学全面的性知识教育,了解性行为带来的后果和危险,并学习正确的避孕方法和自我保护方法。
建立完善的健康服务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和社会应该提供相关的健康咨询和服务,为女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加强对高校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需要的。
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她们的生殖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心理咨询和心理支持服务。
高校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问题是一个非常关注的社会问题。
需要深入分析其现状及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
只有提高女大学生的性知识水平、加强健康服务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实现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乡镇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时间:2021年7月10日地点:沙头镇政府会议室主持人:XXX会议记录:XXX一、会议议程1.会议开场2.乡镇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3.乡镇教育工作改进方案讨论4.下一步行动计划5.会议总结二、会议内容1.会议开场主持人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本次会议的目的以及议程,表示今天的会议是为了探讨乡镇教育发展的问题,研究解决方案,提出具体措施,为促进乡镇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乡镇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乡镇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代表们针对目前乡镇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包括师资力量不足、学生考试压力大、教育设施改善的需求等。
通过分析,大家认识到乡村学校的教育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尤其人力资源和资金投入是影响乡镇教育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3.乡镇教育工作改进方案讨论在分析了问题后,代表们就乡镇教育工作如何改进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1)教师队伍建设代表们认为,建立稳定的教师队伍是保证乡镇教育质量的关键。
针对乡镇学校人才流失较为严重的问题,建议结合自然环境、学校特色,出台更具竞争力的政策和制度,吸引卓越的教育人才到乡镇学校任教。
加强教职工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2)学生学习质量提升在教师队伍保证的基础上,代表们认为,加大对学生学习的培养力度也是重要的一环。
提倡教育方式创新,实践教育、实验课堂等多样化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应用,注重激励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3)教育设施完善代表们还对教育设施完善、教学设备齐全等现状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优化和改善设施建设的具体措施,通过公共、政策等手段统一管理,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和效能。
4.下一步行动计划代表们根据讨论的内容,结合实际,制定出了下一步的行动计划:(1)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采取多项举措,包括实行公务员教师职务制度、加强师德教育等;(2)在学生学习质量方面,加强教学改革,推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素质教育,推动学习形式、课堂管理等的改革;(3)在教育设施完善方面,加大对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硬件设备的建设力度,发挥公共资源、政策手段等的作用,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和效能。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随着人口结构的变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大学生的生殖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生殖健康现状1.生理周期的不规律大学生的生活规律不稳定,生理周期也会受到影响。
部分女大学生的月经来潮周期不规律,受压、作息不正常等原因,经常出现推迟、提前、少量或过量的情况。
这种不规律的生理周期给女大学生带来了许多身体上和心理上的问题。
2.性健康问题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STIs)是一种女性常见的性健康问题,包括艾滋病、梅毒、淋病等等。
随着性行为在年轻人之间变得更加普遍,STIs也呈现上升趋势。
3.贫血问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可能与他们的饮食有关,导致了铁摄入的不足。
这可能会导致贫血问题,尤其是女大学生在大量失血的情况下。
4.生殖器官退化一些调查显示,在留宿宿舍的女大学生中,有超过20%的人没有洗澡房,这会影响她们生殖器官的清洁和健康。
二、影响因素1.社会文化因素传统社会的性观念和体罚家长的教育方式影响了女大学生的性知识掌握和行为。
忽视性知识教育以及对性行为的负面看法,导致女大学生在性方面缺乏正确的知识和心理调节能力。
2.个人因素大学生由于社会角色的转换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在性方面经历的压力和需求也会更高,缺乏自我约束,经常处于不恰当的性行为中。
3.营养和生活方式偏食、吃过多油腻食品、缺乏蛋白质等都会影响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导致月经不调、贫血等问题。
而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健康。
4.环境因素生活环境与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关系密切。
居住环境干净卫生、宿舍网络听到数不同、隐私受到保护等都会有助于维持健康。
综上所述,高校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公共健康问题。
加强对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的关注和教育,促进她们走向健康的道路,在性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做好指导和管理,有助于提升校园的全面健康育人水平。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心理状态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他们的生殖健康。
尤其是女大学生,她们在学业上的压力、社交圈子的扩大以及个人情感生活等方面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她们的生殖健康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对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她们的生殖健康。
一、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1. 生理生殖健康状况近年来,大学生们对性知识的了解逐渐增加,校园内也出现了不少性健康知识宣传活动。
由于社会的开放程度提高,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
据统计数据显示,高校女大学生中有一部分人存在宫颈炎、盆腔炎、性病等问题,其中部分问题是由于性生活不当导致的。
2. 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正值青春期,生理、心理上都处于发育阶段,她们很容易受到各种负面情绪的干扰,比如情感问题、学业压力等等。
这些负面情绪的积累会直接影响到她们的生殖健康。
调查显示,一些女大学生存在月经失调、痛经等问题,其中部分问题与心理因素有关。
3. 生活方式状况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多样化,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屡见不鲜。
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会减弱免疫力,增加生殖系统疾病的风险。
生活方式对于高校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也起到了关键的影响作用。
1. 社会因素如今社会的开放程度逐渐提高,性知识的传播和接触也变得更加容易。
大多数学校对性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很多学生对于性知识的了解并不充分。
这就为性传播疾病的传播提供了一定的温床。
2. 个人因素很多高校女大学生在追求浪漫情感的对于性行为的认知不够清醒,容易忽视对于自己生殖健康的重视。
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也加重了她们的生殖健康压力。
3. 精神因素学业压力、社交压力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女大学生的精神压力,长期的精神压力会直接影响到她们的生殖健康状态,使得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更加突出。
当前女大学生性行为分析与性教育策略一、女大学生性行为现状1. 性行为发生率上升。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女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逐年上升,尤其在大学高年级学生中,性行为已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
2. 性行为态度宽容。
大部分女大学生对性行为持开放态度,认为性行为是个人自由,与他人无关。
但在实际行为中,仍有部分女生存在担忧和矛盾心理。
3. 安全意识不足。
虽然女大学生对性知识有所了解,但在实际性行为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女生缺乏安全防护意识,导致意外怀孕和性传播疾病的风险增加。
4. 性伴侣相对固定。
相较于男生,女大学生在性行为方面更为谨慎,多数女生会选择与固定伴侣发生性关系。
二、女大学生性教育策略1. 加强性道德教育。
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认识到性行为的责任感和道德约束,提倡自尊、自爱、自律。
2. 普及性知识。
通过开设性教育课程、举办讲座等形式,让女大学生全面了解性生理、性心理、性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注重心理辅导。
针对部分女大学生在性行为方面的担忧和矛盾心理,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她们树立健康的性心理。
4. 增加安全性行为教育。
教育女大学生掌握正确的避孕方法,提高安全性行为意识,降低意外怀孕和性传播疾病的风险。
三、性教育内容的多元化1. 性别平等教育。
在性教育中强调性别平等,教育女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性行为中的权利与义务,反对性别歧视和性暴力。
2. 情感教育。
引导女大学生正确处理恋爱中的情感问题,学会在情感与性行为之间建立健康的边界。
3. 人际交往教育。
教授女大学生如何在与异性交往中保持自我,提高人际沟通能力,避免因交往不当导致的性问题。
四、性教育方法的创新1. 互动式教学。
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提高女大学生参与性教育的积极性。
2. 网络教育平台。
利用网络平台,发布性教育相关文章、视频、漫画等,方便女大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性知识。
3. 同伴教育。
鼓励女大学生之间开展同伴教育,通过相互分享、交流,提高性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是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它涉及到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未来生育能力的保护。
本文将对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现状方面,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问题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月经不调现象较为普遍。
由于学业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等原因,很多女大学生面临着月经不调的问题,表现为周期不稳定、经血量不规律等症状。
二是生殖器官感染率较高。
受到性伴侣交流频繁、卫生习惯不良等因素影响,女大学生生殖器官感染的概率较高,如宫颈炎、阴道炎等常见疾病。
三是缺乏生殖健康知识。
很多女大学生对于生理周期、避孕方法等生殖健康知识了解不足,导致在生殖健康保护方面存在一定的盲区。
一是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的不良习惯,如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等,会对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二是性行为。
过早开始性生活、频繁更换性伴侣、缺乏正确的避孕措施等,都会增加女大学生感染性传播疾病的风险。
三是心理因素。
存在着学业压力大、自我价值认同不足、情感问题等心理压力的女大学生,更容易出现生殖健康问题。
四是缺乏生殖健康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对于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相对薄弱,女大学生缺乏正确的生殖健康知识,难以保护自己的生殖健康。
一是加强生殖健康宣传教育。
通过举办讲座、宣传活动等形式,向女大学生普及生殖健康知识,增强她们对生殖健康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二是提供生殖健康服务。
学校应当设立生殖健康咨询中心,为女大学生提供专业的生殖健康咨询和服务,帮助其解决生殖健康问题。
三是改善生活环境。
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提供保障。
四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女大学生缓解学业压力和情感问题,提高其生殖健康水平。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加强生殖健康宣传教育、提供专业服务、改善生活环境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水平。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1. 性教育水平较低:很多高校女大学生对性知识和性教育缺乏全面了解,对性行为的后果和方法了解不足,导致在性生活方面容易出现不正确的认识和行为。
2. 不良生活习惯:高校女大学生在面对学业压力和生活压力时,常常通过熬夜学习或过度用眼,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和缺乏体育锻炼会导致内分泌失调,从而影响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
3. 饮食不规律:高校女大学生在校园中往往形成了一种吃得不好、吃得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常常以快餐和方便食品为主食,缺乏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影响了生殖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功能。
4. 心理压力较大:高校女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业、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在处理这些压力时,常常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会影响到女性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
1. 教育因素:由于性教育在很多高校中仍然是一个敏感话题,很多学校对性教育的开展不够重视,缺乏全面、系统的性教育内容。
这导致了高校女大学生对性知识的缺乏,不能正确对待和保护自己的生殖健康。
2. 生活环境因素:高校女大学生在校园中生活,经常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等问题,导致她们缺乏主动保护自己生殖健康的意识,容易通过不健康的方式来缓解压力。
3.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对女性的性行为存在一定的偏见和歧视,这导致女大学生在性方面往往存在很多心理障碍和压力,不敢主动保护自己的生殖健康,也不敢寻求相关的帮助和服务。
4. 个人心理因素:个人的性格和心理状态对生殖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些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的女大学生更容易受到社会环境和他人的影响,容易产生性心理障碍,对生殖健康存在较大的风险。
三、提高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的策略1. 增加性教育课程:高校应增加性教育课程的开设,向女大学生传递正确的性知识和性道德观念,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学会正确的性行为。
2. 建立健康促进机制:高校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健康促进机制,加强对女大学生健康问题的关注,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服务,帮助她们解决生殖健康问题。
当代女大学生性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10. 13939/j. cnki. zgsc. 2016. 04. 0871 当代女大学生性行为现状相关研究当代女大学生无论是从物质生活的充裕性,还是西方“性解放”“性自由”等思想的传入,媒体及网络中良莠不齐性信息的传播和诱导,以及性教育的缺乏,都使得她们的性观念产生了新的变化,因此,由性观念决定的性行为也表现出新的特点。
1. 1 性观念现状研究1. 1. 1 女大学生的性开放度调查显示,当代女大学生对待性的开放程度呈现出上升趋势。
绝大多数的女大学生对大学期间的恋人会成为夫妻,持否定或质疑态度,她们更注重恋爱过程本身,在意自己的感觉,彼此是否情投意合,高度契合。
同时,半数以上的女大学生表示,只要双方相爱、恋爱关系稳定是可以发生性行为的。
但对“即使没有爱,两人也可以发生性关系”的观点,持赞同态度的受访者屈指可数。
此外,在性开放度的性别比较中,男女生在性观念上存在明显差异。
男大学生的性观念要比女大学生趋于开放。
1. 1. 2 传统贞操观有淡化趋势随着女大学生平等受教育机会和平等工作权利的日益增强,加之传统道德伦理的淡漠、西方性自由、性解放的宣扬,当代女大学生的传统贞操观呈现出淡化趋势。
表现在,大部分女大学生认为强调配偶的贞操是一种传统道德思想,甚至部分人认为是封建落后观点。
同时,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
半数以上的女大学生认为双方相爱、恋爱关系稳定、有结婚的打算,发生婚前性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爱兰对高校的相关调查显示,有过婚前性行为的,男生15%,女生13%。
首次发生性关系的平均年龄:男生为18. 7岁左右,女生为19岁左右。
女生更倾向于与比她们年龄大的男性发生性关系。
1. 2 性行为现状研究1. 2. 1 性冲动与性排解当代女大学生同样存在性冲动的现象。
作为正处于青春期的女大学生,个体发育成熟,对异性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性冲动是正常性欲的表现形式之一。
大学生性开放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大学生性开放现状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大学作为一个兼具教育和社交功能的场所,其学生在认知和思想观念上的开放度较高。
然而,近年来对于大学生的性开放现象也引起了广泛争议。
对于这一现象,针对性地进行调查是有必要的。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网络问卷的方式进行,问卷共包含10个问题。
共有267名大学生参加了本次调查,其中男性182人,女性85人。
三、调查结果1. 对于大学生是否避孕的情况,调查结果如下:(1)有定期避孕意识的人:62.91%(2)有时有避孕意识的人:26.28%(3)完全没有避孕意识的人:10.81%2. 对于大学生性伴侣的数量,调查结果如下:(1)没有过性行为的人:28.14%(2)1-2个性伴侣的人:44.76%(3)3个以上性伴侣的人:27.10%3. 对于大学生是否有过一夜情的经历,调查结果如下:(1)有一夜情经历的人:22.16%(2)没有一夜情经历的人:77.84%4. 对于大学生是否看过色情内容的情况,调查结果如下:(1)没有看过色情内容的人:32.58%(2)偶尔看过色情内容的人:54.29%(3)经常看色情内容的人:13.12%5. 对于大学生的性倾向,调查结果如下:(1)偏向异性恋的人:91.42%(2)偏向同性恋的人:3.74%(3)其他性倾向的人:4.84%四、调查分析1. 大学生的避孕意识还需加强。
尽管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有定期避孕意识,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此方面存在欠缺。
2. 大学生的性伴侣数量普遍不高。
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在性伴侣数量方面并没有过度放纵的倾向。
3. 大学生的一夜情现象比较普遍。
虽然不是所有大学生都有一夜情经历,但其中的比例仍然值得关注。
4. 大学生看色情内容的现象比较严重。
在性教育普及不充分的情况下,看色情内容已经成为了不少大学生的“休闲娱乐”方式。
5. 大部分大学生的性倾向偏向异性恋。
但调查结果也表明了同性恋的现象并非不存在。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校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生殖健康现状1.生理周期不稳定:近年来,高校女大学生月经周期不规律的现象日益增多,有些女大学生会出现月经缩短、月经不来等情况,这不仅影响了她们的学习生活,更严重的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和月经不调易造成生殖系统疾病。
2.性交频率增加:随着社会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高校女大学生的性交次数也呈现上升趋势。
有的女性会出现性生活质量差、性交疼痛等问题,甚至引发妇科疾病的发生,对女性身体造成伤害。
3.避孕措施不规范:由于年轻女性对性知识的了解不足,使用避孕措施的意识和方式存在问题。
有的女性常常采用口服避孕药和紧急避孕药,虽然可以起到避孕效果,但长期使用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
此外,一些女性不愿意使用避孕措施,从而造成了不良的妊娠结果。
二、影响因素分析1.生活方式:高校女大学生在学习工作之余,往往会出现过度疲劳、饮食不规律、不运动、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
这些生活方式会对女性的生殖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2.性文化缺乏:对性知识的缺乏、对性行为的误解和忽视,以及对避孕和妇科疾病的认知不足,都会导致女性的性生活质量和生殖健康状况出现问题。
3.社会压力:女性在就业竞争中面临的社会压力也会对生殖健康造成影响。
长时间的工作压力、应酬和社交活动,以及缺少身心放松的时间,都会使女性身体处于紧张状态,容易造成生殖系统的疾患。
三、预防措施为了保护大学女生的生殖健康,需要采取一些措施:1.提高健康意识:加强对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生殖健康的认知和关注程度,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2.建立常规检查制度:校医院或妇科医院应建立常规的妇科检查制度,对学生的生殖系统进行检查和防范,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3.规范性生活:婚前保持洁身自好,婚后规范做好避孕措施,采用安全、有效的避孕措施,避免性生活频次过高等不良习惯。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生殖健康问题成为了越来越多女大学生关注的话题。
我国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一、现状分析
1.存在避孕知识缺乏的问题
根据有关报告显示,我国高校女大学生中有近50%的人并不清楚避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这使得避孕率低下,存在生育和性病感染的风险。
2.月经问题普遍存在
近六成女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出现过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大学生生活压力大、饮食不规律、作息紊乱等原因导致的。
3.性生活行为增加
现在的高校女大学生相对开放,性生活行为有明显增加趋势,有不少女大学生因此遭受到性病、乳腺增生等困扰,令人担忧。
二、影响因素分析
1.生活环境
生活环境对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大学生活中压力大、习惯不规律、作息紊乱等生活方式不良会影响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
2.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也对女大学生生殖健康产生影响,社会开放度增加、性工具容易获取、色情信息泛滥等社会因素会刺激女大学生的性欲,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女大学生性知识及道德方面的教育。
3.自身因素
自身因素是影响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的另一重要因素,如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睡眠时间等都会影响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状况,因此女大学生需要自我保健、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及时发现和治疗生殖健康问题。
总结:我国高校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现状面临很多问题,但其影响因素也十分复杂,唯有引导社会的进步和关注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问题从各角度入手,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
教育和健康咨询,帮助女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殖健康素质,才能有效预防生殖健康问题的发生。
位妊娠的重要治疗手段,手术治疗作为非手术治疗失败时的一种补救措施。
F a n a k a 〔2〕1992年首次报道选用药物M T X 治疗输卵管妊娠获得成功,现已得到肯定并有很大发展,给药的方法有口服、肌注、静注、腹腔及超声下的局部注射等。
副反应的发生率达20%~30%〔3〕。
M T X 是一种叶酸拮抗剂,它通过与细胞内二氢叶酸还原酶的结合,阻断二氢叶酸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四氢叶酸,导致嘌呤和嘧啶的合成被抑制,干扰D N A 、R N A 及蛋白质合成和胚胎滋养细胞分裂,使滋养细胞生长受阻,使宫外孕胚胎停止发育,终被吸收。
M T X 现已被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认可为临床治疗异位妊娠的一线治疗方法。
M T X 单次肌注经临床观察,杀胚迅速、可靠,与分次肌注比较方法简便、安全、费用低,治疗效果满意,本组有效率达83%,而且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无副作用,可作为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的首选方案,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4 参考文献1 乐 杰,谢 幸,丰有吉.妇产科学阳.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22 F a n a k a T ,H a v a s h i H ,K u t s u z a wTe t a l .T r e a t m e n t o f i n t e r s t i t i a l e c t o p i cp r e g n a n c y w i t hm e t h o t r e x a t e :r e p o r t o f as u c c e s s f u l c a s e .F e r t i l S t e r i l ,1992,37(5):8513 刘珠凤,郎景和,黄荣丽e t a l .氨甲蝶呤单次肌注治疗异位妊娠.中华妇产科杂志,1993,31(8):490(2008-01-04 收稿)〔编校 邹庆红〕262名女大学生性行为与避孕现状调查及分析①李俭莉 王 玲② 四川省内江师范学院体育系 641000中国图书分类号 R 169.4 文献标识码 E 文章编号 1001-4411(2008)28-4018-03①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立项项目(04)②四川省隆昌县人民医院【摘 要】 目的:了解女大学生性行为情况与避孕现状,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女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减少婚前性行为及意外妊娠的发生,保护女大学生身心健康。
方法:对内江师范学院3个学期选修《女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课程的女生进行“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状况”问卷调查。
结果:女大学生的性生活发生率28.6%,性卫生状况较差;意外妊娠率33.6%,女大学生对避孕知识有一定认识,但缺乏科学性、系统性。
结论:重视并深入开展女大学生性健康教育,使她们获得性卫生、性伦理道德、性法律、科学避孕等知识,倡导健康、安全、负责任的性态度。
【关键词】 女大学生 性行为 避孕现状 近年来,大学生性行为的发生率不断上升,意外妊娠和人工流产发生率较高,性病传播速度增快,严峻地威胁着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
尤其是女大学生,由于生理结构原因,往往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女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探寻女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方式以及为具体的教育内容等问题提供参考,我们对内江师范学院3个学期共950名选修《女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课程的女生进行“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状况”问卷调查,共筛选出262份有性生活经历的女大学生问卷进行统计及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以内江师范学院950名选修《女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课程的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均为大二、大三、大四3个年级各系女生,年龄18~25岁。
问卷调查分3次进行,时间分别为2006年3月,2006年9月,2007年3月。
1.2 调查方法 ①采用自行设计的“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状况”问卷,问卷答案设计为选择加填空方式,即设计数个选项,如在设计的选项中没有符合自身情况的答案或有特殊情况需要说明,就采用填空的方式,这样得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答案,为以后的教学及科研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②由于问卷涉计隐私,为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性,采用无记名方式,每份问卷均装入信封内,在第1次上课时,先调整学生座位间隔后再发给学生填写,避免因顾及被其他同学看见而影响调查结果。
问卷填写完毕,用信封封好交回。
共发放问卷950份,收回问卷916份,回收率96.4%。
2 结果2.1 性生活情况2.1.1 有过性生活的人数 916份问卷中,有性生活者占28.6%(262名)。
2.1.2 初次性生活年龄分布 12岁2名(0.8%),13岁2名(0.8%),14岁4名(1.5%),15岁5名(1.9%),16岁9名(3.4%),17岁12名(4.6%),18岁35名(13.4%),19岁58名(22.1%),20岁63名(24.0%),21岁50名(19.1%),22岁13名(5.0%),23岁6名(2.3%),24岁3名(1.1%)。
初次性生活的年龄最小12岁,最大24岁,平均年龄19.3岁。
13.0%(34名)年龄<18岁。
2.1.3 初次性生活的时期 初次性生活发生在小学时期占1.1%(3名),初中时期占4.2%(11名),高中时期占37.8%(99名),大学时期占56.9%(149名)。
·4018·中国妇幼保健2008年第23卷2.1.4 初次性生活出血情况 初次性生活有出血情况者占38.5%(101名),无出血情况者占49.6%(130名),未注意占11.8%(31名)。
2.1.5 性伴侣情况 有1名性伴侣181名(69.1%),有2名性伴侣50名(19.1%),有3名性伴侣16名(6.1%),有4名性伴侣9名(3.4%),有5名性伴侣5名(1.9%),有6名性伴侣1名(0.4%)。
2.2 避孕与妊娠情况2.2.1 排卵期 对排卵期认识正确占25.6%(67名),认识错误占54.2%(142名),选择“不知道”占20.2%(53名)。
2.2.2 避孕情况 262名女大学生中,初次性交采用避孕措施占35.5%(93名),其中45.2%(42名)服用紧急避孕药,23.7%(22名)采用体外射精,19.3%(18名)采用避孕套,11.8%(11名)采用安全期避孕;其余64.5%(169名)未采用任何避孕措施。
平常采用避孕措施情况如下:每次必用占25.2%(66名),多数时候采用占48.1%(126名),少数时候采用占18.3%(48名),从未采用占8.4% (22名)。
2.2.3 经常采用的避孕方式 紧急避孕药143名(54.6%),避孕套114名(43.5%),安全期性交62名(23.8%),体外射精53名(20.2%),甾体避孕药36名(13.7%),其他21名(8.0%)。
2.2.4 紧急避孕的知晓率及使用情况 262名被调查对象知道紧急避孕占78.2%(205名)。
曾经服用紧急避孕药(如毓婷、安婷、后定诺等)占73.7%(193名),这193名女大学生1个月经周期服用紧急避孕药的最高次数:服药1次62名(32.1%),服药2次67名(34.7%),服药3次33名(17.1%),服药4次19名(9.9%),服药5次7名(3.6%),服药6次4名(2.1%),服药7次0名,服药8次1名(0.5%)。
2.2.5 意外妊娠原因及妊娠次数 262名有性生活的女大学生中,曾经受过孕占33.6%(88名)。
受孕1次名,2次31名,3次12名,4次4名,5次1名,妊娠次数共159次,其中127次(79.9%)妊娠原因是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采用安全期避孕失败7次,采用体外射精失败5次,服用紧急避孕药失败5次,原因不清15次。
3 讨论3.1 性生活情况 ①调查发现女大学生性生活发生率较高(28.6%),高于宋玉东等的10.97%〔1〕,也高于“大学生性教育研究”课题组的11.13%〔2〕。
可能性如下:第一,本调查时间较后两者晚5~7年,大学生的性观念和性行为更为开放;第二,调查进行隐秘,学生提供了实际情况;第三,由于调查对象仅为选修课的学生,有性生活的学生可能对生殖健康教育要求更迫切,选修率可能高于无性生活的学生而使调查结果偏高;第四,调查对象为二、三、四年级的学生,无一年级学生,性行为是年级越高发生率越高〔1〕,从而使调查结果更高。
调查对象有43.1%初次性生活发生在上大学前,其中在高中时期占37.8%,小学及初中均有少数,故不论是大学还是中学时期,甚至小学时期均应重视性教育,特别是对正处于青春期且学习压力最大的高中学生广泛开展青春期性教育,避免她们糊里糊涂地发生性行为。
在大学阶段,绝大多数大学生已满18周岁,法定意义上已是成年人,但她们的性心理尚不成熟,对发生性行为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隐患不能预见或无心理准备,如各种妇科炎症、避孕、妊娠、流产、与男友分手等,这些对她们的身心危害均极大。
②初次性生活有出血情况仅占38.5%,无出血情况占49.6%,未注意占11.8%。
调查对象中至少近一半的女生在初次性交时无出血现象,国内曾有报道,29.7%的女性在初次性交时没有发生伴有出血的处女膜破裂〔3〕。
两者数据相差较大,具体原因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由于处女膜的形状、大小、厚度及弹性因人而异,各种各样的偶然事件(包括手淫)都可导致处女膜的破裂,有时处女膜在性交之后仍可完整无缺。
故以初次性交出血与否来判断女性是否为处女是极其不可靠的。
在咨询中发现,部分女生因初次性交无出血而背上思想负担,主要原因是男友认为女性初次性交一定要出血,而怀疑女友以前有过性行为。
凡是咨询这类问题的女生,大都因此而出现情绪焦虑、担忧、自卑倾向;也有女生因初次性交无出血认为性交未成功,未采取避孕措施导致怀孕;有些女生与男友分手后寻求处女膜修补等。
可见,处女膜及初夜出血等问题仍然是女性“心灵上的痛”。
在性生理教学中,不仅要讲解生殖器官解剖知识,还要对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予以重视,通过教学消除她们的疑虑,避免她们受骗于各种非法广告,如无创伤药物修复处女膜及人造处女膜等。
③性伴侣数是指与之发生过性交关系的人数。
262名有性生活的女大学生中,有1名性伴侣占69.1%,这与“大学生性教育研究”课题组报告67.9%〔2〕接近。
被调查者有两名性伴侣占19.1%,3名及以上性伴侣占11.8%。
女性生殖健康和某些妇科疾病(包括性传播疾病、宫颈癌等)与多名性伴侣密切相关〔4〕,故生殖健康教育内容除了包括性责任、性道德教育外,还应包括一些与性行为关系密切的妇科疾患及性病的病因、预防、临床表现、诊治等内容,这些内容可促使大学生们理智地对待性成熟、性冲动,对增强自控能力和克服婚前性行为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