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与金属反应规律
- 格式:pdf
- 大小:53.25 KB
- 文档页数:2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硝酸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描述硝酸与金属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式。
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而金属是一种还原剂,当它们接触并发生反应时,就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
硝酸(HNO3)是由氢离子(H+)和硝酸根离子(NO3-)组成的。
硝酸根离子是一种负离子,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金属是一种具有良好导电性和良好延展性的元素,通常以固体形式存在。
当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一般会发生以下几个步骤:1. 硝酸分解硝酸在水中会分解成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如下所示:HNO3 → H+ + NO3-2. 金属氧化金属与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反应,金属失去电子,形成金属离子:M → M+ + e-3. 氢离子还原硝酸中的氢离子与金属离子发生还原反应,氢离子接受电子,形成氢气:H+ + e- → H2综合上述反应,可以得到硝酸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NO3 + 2M → 2M+ + H2 + 2NO3-其中,M代表金属元素。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用来描述不同金属与硝酸之间的反应情况。
不同金属与硝酸反应的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取决于金属的活性和硝酸的浓度。
一些活泼的金属,如钠(Na)和钾(K),在与浓硝酸反应时会产生剧烈的反应,放出大量的氢气和产生强烈的火焰。
而一些不活泼的金属,如铜(Cu)和银(Ag),在与稀硝酸反应时则会较缓慢,产生的氢气较少。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反应过程,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例如,硝酸和金属的反应可以用于制备金属盐,或者用于金属的腐蚀测试。
此外,硝酸与金属反应还可以用于教学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化学方程式的编写。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描述了硝酸与金属之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些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一般规律
硝酸与金属的反应是相当复杂的。
在这类氧化还原反应中,包括许多平行反应。
因此,可以得到多种还原产物,而且在还原产物之间还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某些金属(如镁、锌)与小于2 mol/L的硝酸反应时,还会产生一定量的氢气。
硝酸的还原产物,除取决于硝酸的浓度、还原剂的还原能力外,还与反应温度和反应中间产物(HNO2、NO2)的催化作用有关,反应虽复杂,但硝酸与金属的反应是有规律的。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后面的金属如铜、汞、银等,与浓硝酸反应时,主要得到NO2,与稀硝酸反应时,主要得到NO。
(2)在常温下Fe、Co、Ni、Al等金属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在金属表面覆盖一层致密的金属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
这些金属与稀硝酸作用主要生成N2O(有的认为是NO),这是由于它们的还原性较强,能将硝酸还原成较低价的N2O。
如与更稀的硝酸反应则生成氨(钴在同样条件下则生成氮气)。
(3)镁、锌等金属与不同浓度的硝酸作用能得到氮的不同低价态的还原产物。
例如,当硝酸中HNO3的质量分数为9%~33%(密度为1.05~1.20 g/cm3)时,反应按下式进行:
4Zn+10HNO3=4Zn(NO3)2+5H2O+N2O↑
若硝酸更稀,反应会生成氨,氨与过量的硝酸进一步反应生成硝酸铵。
4Zn+10HNO3=4Zn(NO3)2+NH4NO3+3H2O
(4)Au、Pt、Ir、Rh等重金属与浓、稀硝酸都不反应,因为它们特别稳定,不易被氧化。
(5)Sn、Sb、W、V等金属与浓硝酸作用,生成金属氧化物,而不是硝酸盐(因为这些金属氧化物不溶于硝酸,反应不再继续发生)。
微专题26 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规律与计算一、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规律1.硝酸与金属反应不能产生H2。
2.还原产物一般为HNO3(浓)−−→NO2,HNO3(稀)−−→NO,很稀的硝酸还原产物也可能为N2O,N2,或NH4NO3。
3.硝酸与金属反应时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
4.硝酸与Cu反应:(1)Cu与浓硝酸反应时,浓硝酸被还原为NO2,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由+5−−→+4;(2)Cu与稀硝酸反应时,稀硝酸被还原为NO,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由+5−−→+2。
(3)一般情况下,硝酸的浓度越小,其还原产物的价态越低。
5.硝酸与Zn反应:(1)锌与浓硝酸:Zn+4HNO₃=Zn(NO₃)₂+2NO₂↑+2H₂O(2)锌与中等浓度的硝酸:3Zn+8HNO₃=3Zn(NO₃)₂+2NO↑+4H₂O(3)与一般稀硝酸4Zn+10HNO₃=4Zn(NO₃)₂+N₂O↑+5H₂O(4)与较稀硝酸反应:5Zn+12HNO₃=5Zn(NO₃)₂+N₂↑+6H₂O(5)与极稀硝酸反应:4Zn+10HNO₃=4ZN(NO₃)₂+NH₄NO₃+3H₂O二、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方法1.原子守恒法-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一部分HNO₃与金属反应时,一部分HNO₃起酸的作用,以NO3作为氧化剂,转化为还原产物。
这两部分中氮原子的总物质的量等于反应消耗的HNO₃中氮原子的物质的量。
2.得失电子法HNO₃与金属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HNO₃中氮原子得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金属失电子的物质的量。
3.电荷守恒法HNO ₃过量时反应后溶液中(不考虑OH-)有:()()()n+-+3H NO M cc nc =+(n+M代表金属离子)。
4.离子方程式计算法金属与H 2SO 4,HNO ₃的混合酸反应时,由于硝酸盐中NO 3-在H 2SO 4提供的H +的条件下能继续与金属反应,因此此类题目应用离子方程式来计算,先作过量判断,然后根据完全反应的金属或H +或NO 3-进行相关计算,且溶液中要符合电荷守恒。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常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
它可以与许多金属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盐和氮氧化物。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硝酸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解释。
1. 硝酸与铜反应: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 4H2O解释:硝酸与铜发生反应时,铜被氧化为二价铜离子,硝酸被还原为一氧化氮和水。
生成的铜离子与硝酸根离子结合形成铜硝酸盐。
同时,反应过程中放出的一氧化氮气体可以形成棕色烟雾。
2. 硝酸与铁反应:3Fe + 8HNO3 -> 3Fe(NO3)2 + 2NO + 4H2O解释:硝酸与铁发生反应时,铁被氧化为二价铁离子,硝酸被还原为一氧化氮和水。
生成的铁离子与硝酸根离子结合形成铁硝酸盐。
同时,反应过程中放出的一氧化氮气体可以形成棕色烟雾。
3. 硝酸与锌反应:Zn + 2HNO3 -> Zn(NO3)2 + H2O解释:硝酸与锌发生反应时,锌被氧化为二价锌离子,硝酸被还原为水。
生成的锌离子与硝酸根离子结合形成锌硝酸盐。
4. 硝酸与铝反应:2Al + 6HNO3 -> 2Al(NO3)3 + 3H2O解释:硝酸与铝发生反应时,铝被氧化为三价铝离子,硝酸被还原为水。
生成的铝离子与硝酸根离子结合形成铝硝酸盐。
这些反应中,硝酸起到了氧化剂的作用,将金属氧化为相应的离子形式。
同时,硝酸自身被还原为氮氧化物和水。
生成的金属离子与硝酸根离子结合形成相应的金属硝酸盐。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特点是产生氮氧化物。
在反应过程中,一氧化氮气体会释放出来,形成棕色烟雾。
这是由于一氧化氮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二氧化氮,而二氧化氮在空气中会与水蒸气反应形成硝酸,从而形成可见的棕色烟雾。
硝酸与金属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它具有重要的实验室和工业应用。
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反应来制备金属盐,用于分析和实验。
在工业上,硝酸与金属反应可以用于生产金属盐和氮氧化物。
硝酸与金属反应方法总结1
在历年的高考中,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是考察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也是学生出现错误率比较高的地方。
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了反应的实质,搞清楚了原理,对这一类题,我们可以做到游刃有余,轻松解答。
硝酸与金属的反应:稀硝酸时生成NO,浓硝酸时生成NO2;当然浓硝酸在反应的过程中,也可能变成稀硝酸,有NO生成,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不管什么情况,硝酸在反应的过程中起两个作用,一个是酸性作用,反应后以硝酸盐的形式存在;另一个作用,是氧化性作用,反应后硝酸被还原成NO 或NO2或NO和NO2的混合物;不管是NO还是NO2,根据氮原子守恒,都是一摩尔硝酸被还原成一摩尔NO或一摩尔NO2,所以参加反应的硝酸等于起酸性作用的硝酸加上起氧化性作用的硝酸。
用个公式表示:n(HNO3总)= n(HNO3酸性)+ n(HNO3氧化性)
= n(金属)*(金属反应后的化合价)+ n(气体)例1:将1.92g铜粉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当铜粉完全作用时收集到气体
1.12L(标准状况)。
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A. 0.12 mol
B.0.11mol
C.0.09 mol
D.0.08mol
解析:n(Cu)=1.92/64=0.03 mol n(气体)=1.12/22.4=0.05
n(HNO3总)=0.03*2+0.05=0.11 mol。
金属和硝酸反应的分类题型一、知识要点:硝酸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不论稀、浓硝酸都有氧化性。
硝酸越浓氧化性越强。
同浓度的硝酸温度越高氧化性越强。
硝酸浓度不同,氧化能力不同。
硝酸能氧化除Pt、Au之外的绝大多数金属,当硝酸与金属反应时条件不同,硝酸的还原产物不同。
具体如下:⒈一般情况下,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以后的金属与硝酸反应时,浓硝酸剧烈反应,生成硝酸盐和NO2,与稀硝酸反应常需加热,生成硝酸盐和NO,在反应中硝酸均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⒉常温时,铝、铁遇冷的浓硝酸产生钝化现象,而稀硝酸则可与它们反应。
若加热,解除钝化则发生反应。
如:铁在过量的浓硝酸中加热发生反应为:Fe+6HNO3(浓)=Fe(NO3)3 + 3NO2↑+ 3H2O (注意:铁与硝酸反应时,无论硝酸是否过量,开始时总是把Fe氧化成Fe3+)铁过量时再与Fe3+反应生成Fe2+,NO气体是铁与硝酸反应生成Fe3+产生的。
Fe+4HNO3==Fe(NO3)3+NO↑+2H2O……①3Fe+8HNO3==3Fe(NO3)2+2NO↑+4H2O……②设n(Fe):N(HNO3)=a,则a≤1/4时,按①进行;a≥3/8时,按②进行;1/4≤a≤3/8时,两者都有。
如:5Fe+16HNO3=2Fe(NO3)3+3Fe(NO3)2 +4NO↑+2H2O比例关系:4HNO3~NO②可认为是①反应后Fe过量。
Fe + 2Fe(NO3)3 = 3Fe(NO3)2⒊当硝酸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以前的金属如镁、锌铁等反应时,由于金属的强还原性,还原产物较为复杂。
除可生成NO2或NO外,在更稀硝酸中还可产生N2O、N2、NH3等。
一般情况下,对于同一种还原剂来说,硝酸越稀则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价态越低。
浓硝酸被还原的主要产物是NO2,稀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主要是NO;再如较稀的硝酸还原产物主要是N2O,而更稀的硝酸则被还原成NH3(NH3与HNO3反应生成NH4NO3)。
硝酸是一种强氧化性酸,它可以与金属发生反应并腐蚀金属表面。
硝酸腐蚀金属的原理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和金属表面的氧化过程。
以下是硝酸腐蚀金属的基本原理:
1.氧化还原反应:硝酸与金属发生反应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
在这种反应中,金属原子
氧化成金属离子,同时硝酸中的一部分氮原子还原成氮气或其他氮气化物。
这个反应可以概括为:
金属+ 硝酸→金属离子+ 氮气气体+ 水
2.金属氧化:在硝酸的氧化环境下,金属表面的原子会失去电子,被氧化成金属离子。
这些金属离子溶解在硝酸中,形成金属离子的硝酸盐。
3.氮氧化物生成:硝酸中的一部分氮原子会被还原成氮气气体(N2)或其他氮气化物。
这些产物通常以气体形式逸出。
4.腐蚀反应:金属被氧化后,金属离子会进入硝酸中,形成金属离子的盐。
这会导致金
属表面的腐蚀,使其变薄、变弱,甚至形成孔洞。
需要注意的是,硝酸对金属的腐蚀速度和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硝酸浓度、温度、金属类型等。
一些金属可能会因为形成氧化膜而抵御部分腐蚀,但在较强的硝酸中仍然会发生氧化反应。
硝酸腐蚀金属的原理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金属表面的原子氧化成金属离子,并产生氮气气体或其他氮气化物。
这个过程导致金属的腐蚀和变化。
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大总结一、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1、K、Ca、Na等活泼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H2 。
2、金属活动顺序H前的金属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生成H2。
3、金属活动顺序H后的金属与非氧化性酸不反应,但能与强氧化性酸发生反应,但不产生H2 ,而是H2O ,如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但能与浓硫酸、硝酸等强氧化性酸反应。
4、很不活泼金属Pt、Au等不溶于氧化性酸,但能溶于王水(浓硝酸和浓盐酸按体积比为 1 : 3的比例混合而成)。
5、常温下,Al、Fe遇浓硫酸和浓硝酸会发生钝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这是金属与强氧化性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结果。
6、铁与硝酸反应较为复杂,具体情况如下:铁与稀硝酸反应,还原产物一般为NO:铁不足:Fe + 4HNO 3 (稀)----------- Fe(NO 3)3 + NO f + 2H2O铁过量:3Fe + 8HNO3(稀)----------- 3Fe(NO 3)2 + 2NO f + 4H2O铁与浓硝酸反应,还原产物一般为NO2 :常温下:发生钝化加热时:剧烈反应,一般生成铁盐。
二、金属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的计算规律解答此类试题时,关键是确定金属与氢气或者酸与氢气之间的对应关系式,在根据试题所给的限定条件作出相应的解答。
金属与非氧化性酸反应时,应注重下面四个方面的规律:1、金属与酸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且金属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酸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
2、1mol a价的活泼金属与足量的非氧化性酸反应,可生成a/2 molH 23、Na Mg Al与酸反应规律酸足量(金属完全反应)时a. 等物质的量的不同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时,产生H2的体积比等于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之比。
即产生的气体Na : Mg: Al=1 : 2: 3可简单记忆为: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数对应H原子个数,如:Na 〜H 〜1/2H2 Zn 〜2H 〜H2 Al 〜3H 〜3/2H 2 , … 皿八化合价、.b、相同质量的不同金属与足量酸反应时,产生H2的体积比等于金属的s …"日之比。
硝酸与金属反应专题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是一个难点,但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问题,此类问题技巧性较强,常使用的方法有电子得失守恒,N原子守恒等,下面一一讲解。
一、从反应的本质看金属与硝酸反应的实质是金属与H+和NO3- 共同作用。
例如: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质是: 3Cu +8H+ +2NO3- ===3Cu2+ +4H2O +2NO↑Fe2+与稀硝酸反应的实质是: 3Fe2+ + 4H+ + NO3- === 3Fe3+ + 2H2O + NO↑【例 1】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后,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下列一种物质后,铜粉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产生,该物质可能是( )A. Fe2 (SO4) 3B. Na2CO3C. KNO3D.FeSO4【例2】已知Fe2+可以水解: Fe2+ +2H2O Fe(OH) 2+2H+,现向Fe(NO3) 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则溶液的颜色( )A. 浅绿色加深B.颜色变浅C.溶液变黄D.无法判断【例3】在100 mL 混合溶液中, HNO3 和 H2SO4 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 0.4 mol/L, 0.1 mol/L 向该混合液中加入 1.92 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 Cu2+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0.15B. 0.225C. 0.35D. 0.45变式1:稀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液,其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1mol/L和0.4mol/L。
若向该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粉,则最多能溶解铜粉的质量为A.2.4g B.3.2g C.6.4g D.9.6g变式:2:有一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酸,其中H2SO4和HNO3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4mol/L和2mol/L,取10mL此混合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待反应结束后,可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多少升?(设反应中HNO3被还原成NO)二、N原子守恒参加反应的硝酸一部分显酸性,生成硝酸盐,另一部分作氧化剂,一般转化为氮的氧化物(NO或NO2),即是溶液中的NO3-和生成的NO(或NO2)中N的物质的量之和等于原HNO3的物质的量。
金属与硝酸反应有关计算的解题技巧金属与硝酸的反应是一种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的计算知识面广,对初学者来说难度较大。
本文旨在总结解题规律和技巧。
一、指导思想1.由浓变稀的思想金属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时,随着反应过程中硝酸的不断消耗和反应生成的水不断增加,硝酸的浓度逐渐降低。
金属与浓稀硝酸的反应产物不同。
因此,当题目中浓硝酸是定量或适量时,要考虑酸由浓变稀的问题。
2.氮元素的守恒思想硝酸和不活泼金属反应一般生成硝酸盐和氮氧化物。
在此,硝酸担当了两个角色:酸和氧化剂。
如果分别知道了二者的物质的量,也就知道了总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例如,3Cu +8HNO3 → 3Cu(NO3)2 + 2NO↑ + 4H2O反应中,当3mol铜和8mol硝酸反应时,作为酸的硝酸的物质的量=6mol,即金属的物质的量与金属的化合价的乘积(3mol×2);作为氧化剂的硝酸的物质的量=2mol,即NO的物质的量。
2mol + 6mol =8mol,即硝酸的总物质的量。
特别提出的是:当铜和浓硝酸反应气体产物是NO2时,同样存在作为氧化剂的硝酸的物质的量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定量关系。
也就是说,当硝酸由浓变稀得到NO和NO2的混合气体产物时,也同样存在上述1:1的定量关系。
在这里体现了N元素守恒的思想。
二、典例解析1.元素守恒法例1:38.4mg铜与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22.4mL气体(STP),反应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可能是:A.1.0×10^-3mol。
B.1.6×10^-3mol。
C.2.2×10^-3mol。
D.2.4×10^-3mol解析:由题意知,浓硝酸是适量的,存在由浓变稀的问题。
即气体可能是NO和NO2的混合物。
但这并不影响解题。
由N元素守恒的思想可将硝酸一分为二:一是作为酸的硝酸的物质的量=金属的物质的量×金属的化合价=38.4/64×2×10^-3mol;二是作为氧化剂的硝酸的物质的量=22.4/22.4×10^-3mol,二者之和为2.2×10^-3mol,即反应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介绍硝酸是一种氧化性很强的化学物质,它与许多金属之间都会发生反应。
这些反应可能是剧烈的,有时候甚至是爆炸性的。
本文将介绍硝酸与不同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过程。
2硝酸与铜的反应硝酸能够将铜氧化为二氧化铜,并生成一定量的二氧化氮气体和水。
反应的化学式如下:Cu+4HNO3→Cu(NO3)2+2NO2+2H2O在这个反应中,硝酸从铜中夺取了电子而形成了Cu2+离子,同时产生了NO2和水。
这个反应是放热的,并且会产生一定的气体。
3硝酸与锌的反应硝酸可以与锌反应,这个过程是放热的。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Zn+2HNO3→Zn(NO3)2+H2反应消耗了硝酸中的氧,并同时生成了氮氧化物和水。
4硝酸与铁的反应硝酸也会与铁发生反应,可以生成铁的硝酸盐,并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氮和水。
反应的化学式如下:3Fe+4HNO3→3Fe(NO3)2+2NO+2H2O这个反应是放热的,产生的氮氧化物可以形成一团红色的气体。
5硝酸与镁的反应硝酸与镁反应会生成镁的硝酸盐,并放出氢气。
反应的化学式如下:Mg+2HNO3→Mg(NO3)2+H2这是一个放热反应,同时产生了一些气体。
6硝酸与铝的反应硝酸与铝反应产生铝的硝酸盐,并放出一些氢气。
反应的化学式如下:2Al+6HNO3→2Al(NO3)3+3H2这个反应是放热的,同时也会产生少量气体。
7结论硝酸和金属的反应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其中硝酸在反应中担任了氧化剂的作用。
这些反应可能是剧烈的,有时候甚至是爆炸性的。
在实验室中应该严格控制反应的条件,以免发生事故。
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同样应遵循安全规则。
硝酸与还原性物质反应的规律和计算孙芙蓉老师一、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规律1、金属与硝酸反应一般不放出H2。
浓HNO3一般被还原为NO2,稀HNO3一般被还原为NO¸极稀的HNO3可被还原成NH3与HNO3反应生成NH4NO3。
2 、反应中硝酸部分作氧化剂被还原,部分起酸的作用生成硝酸盐。
生成NO2时被还原的硝酸占½, 生成NO时被还原的硝酸占¼生成N2O时被还原的硝酸占1⁄5,生成NH4NO3时被还原的硝酸占1⁄103、铁与硝酸反应先生成Fe(NO3)3,若铁过量,Fe(NO3)3再与Fe反应生成Fe(NO3)2。
二、非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规律非金属与硝酸反应,硝酸只表现氧化性全部被还原,不再表现酸性。
三、硝酸遇还原性化合物时显氧化性,遇非氧化性化合物时显酸性。
如HNO3遇FeO先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e(NO3)2,HNO3显酸性,Fe(NO3)2再被HNO3氧化成Fe(NO3)3,HNO3显氧化性。
四、硝酸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的常见方法:1、电子守恒法例1某单质能与浓硝酸反应,若参加反应的单质与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则该单质被氧化后的氧化产物中元素化合价可能为()A 、+1 B、+2 C、+3 D、+4分析:当单质(M)是非金属单质时,HNO3全部被还原成NO2,设氧化产物中M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反应中电子得失相等,则0 +x +5 +41M→1M 4HNO3→4NO21(x-0)=4(5-4) x=4,选项D可以。
当单质(M)是金属单质时,一部分起酸性作用生成M (NO3)x,一部分被还原生成NO2,0 +x +5 +41M→M(NO3)x(4-x)HNO3→(4-x)NO21(x-0)= (4-x)(5-4) x=2,选项B可以。
答案BD2、原子守恒法例2 38.4mg Cu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Cu全部作用后,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气体22.4ml (不考虑NO2和N2O4的转化),则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A、1.0×10-3molB、1.6×10-3molC、2.2×10-3molD、2.4×10-3mol分析:反应完全后,溶液中NO3-和生成的气体(NO2、NO)中N原子的物质的量之和等于原HNO3的物质的量。
硝酸化学方程式范文硝酸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HNO3、它是一种强酸,能够与其他化合物发生反应,产生不同的化学方程式。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硝酸化学方程式及其反应:1.硝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硝酸可以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硝酸盐和水。
例如,硝酸与铜氧化物反应的方程式如下:2HNO3+CuO→Cu(NO3)2+H2O硝酸与铜氧化物反应产生铜硝酸和水。
2.硝酸与金属反应:硝酸可以与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硝酸盐和氢气。
例如,硝酸与锌反应的方程式如下:HNO3+Zn→Zn(NO3)2+H2硝酸与锌反应产生锌硝酸盐和氢气。
3.硝酸与碱反应:硝酸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硝酸盐和水。
例如,硝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如下:HNO3+NaOH→NaNO3+H2O硝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硝酸钠和水。
4.硝酸与醇反应:硝酸可以与醇反应生成相应的硝化酯和水。
例如,硝酸与甲醇反应的方程式如下:HNO3+CH3OH→CH3NO3+H2O硝酸与甲醇反应产生甲硝酸甲酯和水。
5.硝酸与金属卤化物反应:硝酸可以与金属卤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硝酸盐和卤酸。
例如,硝酸与氯化钠反应的方程式如下:HNO3+NaC l→NaNO3+HCl硝酸与氯化钠反应产生硝酸钠和盐酸。
6.硝酸与金属碱化物反应:硝酸可以与金属碱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硝酸盐和水。
例如,硝酸与氢氧化铜反应的方程式如下:3HNO3+Cu(OH)2→Cu(NO3)2+2H2O硝酸与氢氧化铜反应产生铜硝酸盐和水。
7.硝酸与铵盐反应:硝酸可以与铵盐反应生成相应的硝酸铵和水。
例如,硝酸与氯化铵反应的方程式如下:HNO3+NH4Cl→NH4NO3+HCl硝酸与氯化铵反应产生硝酸铵和盐酸。
总结:硝酸是一种强酸,具有与金属氧化物、金属、碱、醇、金属卤化物、金属碱化物和铵盐等反应的能力。
这些反应会产生不同的硝酸盐、水、卤酸或酯。
硝酸的反应方程式在化学合成、分析和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硝酸:当某些金属(如Mg、Zn)与小于2mol/L的硝酸反应时,还会产生一定量的氢气硝酸和金属反应的规律:⑴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后面的金属如铜、汞、银等,跟浓硝酸反应说,主要得到NO2,跟稀硝酸反应时,主要得到NO⑵在常温下Fe、Co、Ni、Al等金属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这些金属与稀硝酸作用主要生成N2O(也有人认为是NO).如与更稀的硝酸则生成氨(NH3)(Co在同样的条件下生成氮气)⑶Mg、Zn等金属跟不同浓度的硝酸作用能得到氮的不同低价太的还原产物.例如当硝酸中HNO3的质量分数为9%——33%时,反应按下式进行4Zn+10HNO3===4Zn(NO3)2+5H2O+N2O若硝酸更稀,反应生成氨,氨跟硝酸进一步反应生成硝酸铵4Zn+10HNO3===4Zn(NO3)2+NH4NO3+3H2O⑷Au、Pt、Ir(铱)、Rh(铑)等重金属跟浓硝酸都不反应,因为它们特别稳定,不易被氧化.⑸Sn、Sb(锑)、W(钨)、V(钒)等金属与浓硝酸作用,生成金属氧化物,而不是硝酸盐(因为这些金属氧化物不溶于硝酸,反应不再继续)碳酸:如果是像铁、锌这样的不是很活泼金属比较难,因为碳酸是弱酸,反应速率和氢离子浓度有关,碳酸中氢离子的浓度比较小,反应速率和氢离子浓度有关,所以反应会很慢,如果慢到一定程度就认为不反应了。
所以通常认为碳酸和铁、锌这样的不是很活泼金属是不反应的。
但是如果你镁、钠、钾这样活泼的金属是可以和碳酸反应生成氢气的。
像钠和钾,别说是碳酸,就算是水也可以反应生成氢气。
但是如果有空气中的氧气参与反应,碳酸可以和一些不活泼的金属反应,例如和铜反应生成绿色的碱式碳酸铜,这就是铜在空气中会生锈的原因,但是这个反应不生成氢气。
所以和上面的情况不同。
浓硫酸:加热状态下几乎所有金属都会与浓硫酸反应(除了金与铂)而生成物一般是水+硫酸XX (例如硫酸铝硫酸铁)+不确定的硫化物最后一个要看浓硫酸的浓度和加热程度可以生成二氧化硫硫硫化氢也可能有其中两种一般来说越浓的硫酸生成物越向硫化氢靠近硫酸在浓度较高情况下硫酸根氧化性高于氢离子显出很强的氧化性如果你要问为什么。
硝酸与金属反应规律
a.一般地说,浓硝酸(12~16mol/L)与金属反应,不论金属活泼与否,它被还原的产物主要是NO2;
b.硝酸浓度为6~8mol/L时与金属反应主要产物是NO;
c.硝酸浓度为2mol/L时与金属反应主要产物是N2O;
d.硝酸浓度为小于2mol/L时一般不与不活泼的金属反应,而与活泼金属反应其还
原产物主要为N2和NH4+。
3、金属与硝酸反应规律的总结
(1)、金、铂等不活泼金属不与硝酸反应;
(2)、铁、铬、铝等金属表面形成不溶于冷浓硝酸的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断了内部金属与硝酸的进一步反应(即所谓的“钝化”现象);
(3)、锡、锑等偏酸性的金属与浓硝酸作用生成含水的氧化物或含氧酸;
(4)、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后面的金属如铜、汞、银等,跟硝酸反应时,主要得到NO2,跟稀硝酸反应时,主要得到NO,例如:
Cu + 4HNO3(浓)===Cu(NO3)2 + 2NO2↑ + 2H2O
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NO↑+ 4H2O
(5)、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以前的活泼金属如镁、锌、
铁等跟硝酸反应时,除可生成NO2或NO外,在更稀的硝酸中还可产生N2O、N2、NH4+、H2等,例如:
4Mg + 10HNO3(1mol·L-1)===Mg(NO3)2 + NH4NO3 + 3H2O
4Mg + 10HNO3(2mol·L-1)===Mg(NO3)2 + N2O↑+ 5H2O
3Mg + 8HNO3(6mol·L-1)===Mg(NO3)2 + 2NO↑+ 4H2O
Mg + 4HNO3(16mol·L-1)===Mg(NO3)2 + 2NO2↑+ 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