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思辰_货运港口行业_工控安全解决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614.74 KB
- 文档页数:8
智慧港口系统问题设计方案智慧港口系统是一种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于港口管理的系统,旨在提高港口运营的效率和安全性。
针对智慧港口系统的问题设计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货物追踪和管理问题:1. 设立智能标签:对进出港的货物进行标记,使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货物的实时追踪和监控,以提高货物管理的精确性和效率;2. 建立大数据平台:将货物信息集中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提供实时的货物追踪和预测功能,帮助港口管理者合理安排资源和规划运输路线;3. 配备智能仓库设备:引入自动化和机器视觉技术,实现货物的自动化入库、出库和库内搬运,减少人工错误,提高货物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船只调度和管理问题:1. 引入智能船舶系统:通过船舶的自动识别技术和传感器设备,对船只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提高船舶进出港口的安全性和效率;2. 建立航运大数据平台:收集船舶相关数据和船务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为港口管理者提供船只调度和运输路线规划的决策支持;3. 提供智能导航和交通管制:利用GIS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提供准确的航线导航和交通管制,避免船只碰撞和拥堵,提高船只进出港口的安全性和效率。
三、安全管理问题:1. 视频监控和行为识别:在港口建立完善的视频监控系统,并引入图像识别和行为识别技术,实时监控港口区域的安全情况,并及时发出预警;2. 建立港口安全大数据平台:整合港口内外的安全信息,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提供港口安全态势分析和风险评估,为港口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3. 强化边境安检和安全防护:利用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提升边境安检的自动化程度,加强港口安全防护,保障港口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环境监控和资源节约问题:1. 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利用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港口环境的空气质量、水质等指标,提供环境数据分析和预警功能;2. 能源监控与优化:利用智能电网技术,实现对港口的用电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和节能优化算法,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3. 资源共享与循环利用:建立港口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港口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港口自动化解决方案
《港口自动化解决方案》
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增长,港口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变得愈发重要。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港口管理者们开始寻求技术创新和自动化解决方案来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
港口自动化解决方案可以涵盖诸多方面,其中包括自动化集装箱装卸系统、智能堆垛机、自动引导车辆、智能物流管理系统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幅提高港口的装卸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减少事故风险,提升港口的竞争力。
自动化集装箱装卸系统利用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来完成货物的装卸操作,大大加快了货物的周转速度。
智能堆垛机能够自动识别并搬运货物,提高了货物的存储密度和利用率。
自动引导车辆能够精准地搬运货物,避免了人为操作带来的错误和延误。
除了设备自动化,智能物流管理系统也是港口自动化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系统能够实时监控港口内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优化船舶停靠、货物装卸和运输过程,提高了港口的整体运营效率。
通过引入港口自动化解决方案,港口管理者们能够更好地应对货运量大幅增长带来的挑战,提高了港口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降低了运营成本,增强了港口的竞争力。
总的来说,港口自动化解决方案是未来港口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港口自动化解决方案将逐渐成为港口运营的常态,提高了港口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发展。
自动化集装箱堆场远程控制技术方案张诚龙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㊀㊀摘㊀要:为改善传统集装箱堆场作业环境复杂㊁人员劳动强度大㊁易出现安全事故㊁作业效率低等现状,以某码头集装箱自动化堆场改造为研究对象,给出一种融合网络通讯㊁软件算法㊁传感器检测㊁视觉识别等技术的远程控制技术方案㊂改造结果表明,该方案可实现堆场的自动化㊁无人化㊁智能化作业㊂㊀㊀关键词:集装箱;堆场;自动化;远程控制技术Remote Control Technology Scheme for Automated Container YardZhang ChenglongYangpu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Terminal Co.,Ltd.㊀㊀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container yard ha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mplex working environment,high labor inten-sity,prone to safety accidents and low operation efficiency.In order to improve these situations,a remote control technology scheme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a terminal container automatic yard.The scheme integrates network com-munication,software algorithm,sensor detection,visual recognition and other technologies.The actual transform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cheme can realize the automatic,unmanned and intelligent operation of the yard.㊀㊀Key words :container;yard;automation;remote control technology1㊀引言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开发建设,某港口经营业务不断发展壮大,为实现减少生产人员以及人工操作㊁改善司机作业环境㊁降低码头营运成本㊁提高集装箱码头作业效率㊁提高码头管理水平等目的,该港区某码头开展集装箱堆场门式起重机(以下简称场桥)远程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动自动化堆场㊁智慧码头的建设㊂2㊀港口基本情况本次自动化堆场建设涉及32台场桥和32块堆场(见图1)㊂A101~A110㊁A201~A210㊁A301~A310为30块重箱堆场,每块堆场长约226m,设置了30台轮胎式龙门起重机(以下简称RTG);B105㊁B205为2块空箱堆场,设置2台轨道式龙门起重机(以下简称RMG),2台RMG 共用1组轨道,轨道总长425m㊂3㊀自动化堆场建设思路集装箱码头堆场装卸作业是由多类设备和多种系统组成的复杂而庞大的工程,本次改造的码头通过在多个层级上对堆场装卸环节各作业要素进行赋图1㊀码头堆场布置示意图能,融合网络㊁传感器㊁优化控制㊁智能识别㊁协同处理㊁分布式应用等技术,对多个智能系统协同集成(见图2),实现堆场自动化装卸作业㊂(1)码头操作系统(以下简称TOS)作为码头生产的核心软件,统筹集装箱的装卸㊁配载㊁堆场㊁疏港等作业计划,发送堆场相关的自动化作业指令(任务信息中包含:任务号㊁设备号㊁箱号㊁起点位置㊁终点位置㊁集卡号㊁集卡类型㊁箱在集卡上的位置等)35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图2㊀智能控制示意图给智能远程控制系统(以下简称ECS),ECS将执行结果反馈(反馈信息包含:任务执行状态㊁抓箱标记㊁任务开始时间㊁抓箱时间㊁完成时间㊁报错信息等)给TOS[1]㊂(2)ECS获取TOS的业务指令,进行业务分析㊁数据转换㊁优化排序㊁安全逻辑检验后,分解为设备控制命令,发送给场桥上的设备控制单元(PLC)执行㊂(3)场桥上PLC执行ECS命令,自动运行吊具到目标位置上方后,ECS自动绑定中控室内空闲操作台,司机只需在操作台远程操作场桥完成收箱和放箱动作,并且1个操作台可控制多台场桥的运行,实现多对多远程控制㊂(4)远程操作台上布置远程操作所需的操作手柄㊁按钮㊁显示屏㊁触摸屏㊁语音通话设备㊁PLC模块㊂(5)在场桥上安装必要的摄像机作为视频前端,在中控室配置视频服务器㊁监控显示屏等作为视频后端,组成视频系统㊂司机在远程操作场桥时,通过视频监控画面进行集装箱的抓㊁放箱操作㊂(6)在作业车道入口处安装集卡入栏识别系统,检测和识别集卡到达并上报TOS,作为作业指令的触发条件㊂在场桥门腿处设集卡识别系统㊁集卡引导系统,实现集卡的精确对位,引导集卡司机调整停靠位置,准确停在RTG/RMG起吊位置,减轻集卡司机劳动强度,提高集装箱装卸效率㊂(7)为了减少安全事故,提高作业效率,建立可靠㊁准确的安全防护体系,包括:集卡防吊起㊁集卡车头防砸保护㊁大车防撞㊁防撞箱系统㊁吊具下降防撞等㊂4㊀远程控制技术4.1㊀自动调度模块自动化作业调度系统基于大型集装箱堆场架构,通过控制软件和各种优化算法,实现自动化设备的驱动㊁堆场调度管理㊁交换区管理等目标[2]㊂将诸多码头作业要素考虑在内,根据各种机械设备的状态动态计算任务优先级,优化任务列表,动态分配作业机械,合理配置机械资源,从而提高作业效率㊂(1)自动翻箱㊂在系统发送主作业任务之前,当自动调度模块判断主出箱任务上层有压箱时,就会产生一个同场搬移任务,调度判断此任务为自动翻箱,将任务优先分配给场桥设备,完成自动翻箱㊂(2)自动换车㊂港内集卡出箱(装船㊁搬移)作业,由于集卡本身的不可控,上层任务箱的集卡晚于下层箱的集卡到达,若两辆集卡是同一个计划组内的,可将二者的任务箱进行交换,从而减少翻箱作业,提高堆场作业效率㊂(3)位置更新㊂自动化任务由TOS批量发送,计划位置会因为自动翻箱等因素发生变化,在任务推送给场桥之前,自动调度模块会重新检索起点㊁终点的位置,将位置信息更新后,再发送给场桥,从而确保位置信息准确㊂4.2㊀通讯技术整个通讯网络形式为星型网络结构,以中控室核心交换机为数据交换中心,综合运用无线AP㊁波导管㊁光纤等通信技术,建立了高可靠性㊁灵活的多态立体网络结构港口设备控制通信系统,实现TOS㊁ECS㊁操作台㊁RTG㊁RMG及其他设备间的稳定数据交换㊂(1)中控室冗余网络㊂中控室2台核心交换机采用堆叠技术,将2台核心交换机逻辑上合成1个总交换机㊂堆叠系统2台核心交换机之间冗余备份,同时利用Eth-Trunk实现跨设备的链路冗余备45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份㊂任意1台核心交换机故障,不影响整个网络系统的工作㊂(2)中控室与RMG通讯㊂RMG作业区固定,采用带光耦的电缆卷盘和带光纤的复合型卷盘电缆,与中控室核心交换机通过光纤建立稳定通讯㊂(3)中控室与RTG通讯㊂RTG作业灵活,其工作区域不定;为保持RTG工作灵活特性,中控系统与RTG通讯采用无线方案:作业时采用裂缝波导管通讯方式㊁转场过街时采用自由无线通讯方式㊂采用5.8G双腔裂缝波导管,利用定制支架安装在低架滑触线上,波导管基站安装在每条RTG供电支架中间的位置,波导管向两侧延伸部署约113 m,从而实现227m的覆盖㊂裂缝波导管稳定性高,不易受到干扰,波导辐射的信号集中,随距离的变化起伏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移动通信系统中㊂在纵一路至纵四路(见图1)分别部署4个高塔自由无线基站,使用高增益定向天线覆盖整个自动化堆场㊂当RTG进行转场时,在箱区端头进行油电切换的同时,自动进行波导管通讯和自由无线通讯的切换㊂4.3㊀自动定位技术基于堆场自动化控制的需求,综合应用激光扫描㊁编码器㊁定位条码㊁定位标尺㊁光电校验等感知手段,实现场桥上的三大机构的精准定位,使得三大机构自动㊁准确运行到目标位置㊂(1)RTG大车定位㊂按照一定规则编排条码,做成防水胶贴,粘贴在堆场的RTG供电支架反光板上,RTG上的激光扫码器连续扫过条码上的编码,根据编码数值进行准确定位㊂(2)小车定位㊂采用直线绝对值编码器进行定位检测,直线绝对值编码器由感应标尺和阅读头组成㊂感应标尺安装在主梁上,与小车运行轨道平行,阅读头安装在小车架上㊂阅读头与感应标尺为非接触式,当小车运行时阅读头沿感应标尺移动,可实时读出感应标尺数值反馈给场桥控制系统㊂小车定位校验采用光电传感器,在主梁上设置一定数量挡板,小车运行时,光电传感器每经过一个挡板,控制系统记录当前直线绝对值编码器数值;当经过下一个挡板时,将2次记录的数值进行比较,得出的数值为固定数值,如果该数值不等于2个挡板间的距离,可判断小车的直线绝对值编码器出现故障㊂通过多个挡板进行连续判断,可保证直线绝对值编码器值的准确性㊂(3)起升定位㊂利用安装在起升机构卷筒轴心处的绝对值编码器,测量起升卷筒转动的圈数和角度,通过计算转换为起升的高度值㊂这种测量方式的测量精度很高,且绝对值编码器测量值安全可靠,安装简单㊂起升定位校验采用激光扫描仪进行非接触性测量,测量吊具相对于小车平台的高度值㊂吊具上安装一块特征板,为安装在小车平台上的激光扫描仪提供较好的扫描检测平面㊂激光扫描仪扫描到特征板上A㊁B㊁C3个边际点(见图3),对读取的信息进行去噪㊁拟合㊁边际判定等算法,可得特征板的3个边际点高度㊂在小车到特征板的距离的基础上加上特征板的安装高度,即可获得小车到吊具的实时高度㊂另外,场桥运行时,吊具存在摆动,此时测量值会跟随吊具摆动而发生变化,导致所测量高度值存在偏差,可在激光扫描连续检测的基础上,根据吊具摆动特性运用软件算法处理,获取吊具实际高度值㊂1.边际点C㊀2.边际点B㊀3.边际点A图3㊀吊具及特征板示意图4.4㊀RTG大车纠偏控制技术利用激光测距㊁软件算法等技术,通过大车门腿上前后2个激光测距仪,检测到RTG供电支架上挡板的距离,确定大车行走姿态,建立纠偏控制模型㊂根据RTG大车实际行驶路线与预定路线的偏差,运用纠偏控制模型控制RTG前后大车的驱动电机,纠正大车行驶方向和速度,解决大车蛇形行走等难题,确保RTG能自动平稳行走㊂4.5㊀集卡定位及引导技术应用无线射频识别(以下简称RFID)㊁激光扫描等智能感知手段,实现集卡定位及引导㊂港内集卡绑定固定RFID卡,港外集卡在入闸时发RFID卡完成绑定㊂在作业车道入口处安装RFID天线,当目标集卡到达作业车道入口时,RFID 天线检测到集卡上的RFID卡并回传给TOS,触发作业指令㊂在场桥门腿上安装RFID天线,识别到目标集卡到达作业位置,即启动集卡引导系统㊂集卡引导系统主要设备包含激光雷达㊁控制器㊁LED显示屏等㊂激光雷达对集卡进行扫描(见图4),将扫描数据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识别集卡的行驶方向㊁位置及离场桥基准起吊位的偏差距离,实时将方向信息㊁距离信息显示在LED显示屏上,提示司机调整集卡停车位置,完成精准对位㊂55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1.激光雷达㊀2.主梁图4㊀集卡引导安装示意图4.6㊀安全防护系统结合软件算法㊁硬件感知㊁智能识别㊁合理封闭㊁道闸管理㊁门禁管理等控制策略与技术,建立可靠㊁准确的安全防护体系[3]㊂(1)大车防撞保护㊂利用ECS 软件分析判断,主动避免场桥间的碰撞㊂利用激光㊁雷达等感知手段,被动检测大车行走方向的障碍物㊂利用前端视频拍摄㊁后端视频显示,实时监控大车行走画面㊂(2)小车方向负载防撞箱保护㊂采用激光测量的原理扫描堆场集装箱的轮廓和吊具的实时位置,通过PLC 控制吊具的提升高度和小车的移动,避免吊具或者吊具吊着的集装箱与堆场上集装箱相撞;同时通过已知的轮廓实现优化路径提高效率㊂(3)吊具下降防撞保护㊂在吊具4角及短边中间各装1个激光测距仪(见图5),正对吊具下方测距,在吊具下降的过程中检测下方区域是否有入侵物体,保证吊具安全下降到目标箱上方㊂1.吊具下降防撞激光测距仪图5㊀吊具下降防撞保护激光安装示意图(4)集卡防吊起功能㊂在操作集装箱从外集卡拖车上吊起时,如果底板的集装箱卡锁没有完全打开,就会将集卡吊起造成极大的安全事故,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在场桥上安装集卡防吊起设备[4]㊂将激光扫描仪安装在场桥装车道一侧下横梁下方(见图6),位于场桥基距的中间位置,高度超过集卡拖板300mm㊂当司机远程操作场桥从集卡上方吊起集装箱并起升到500mm 时,起升机构自动停车,进行集卡防吊起检测,激光扫描传感器扫描集装箱下方的区间,如果集卡拖板与集装箱没有完全分离,扫描传感器检测到遮挡,反馈信号到场桥的远控PLC,及时停止起升动作㊂1.大车中心线㊀2.下横梁㊀3.激光扫描仪图6㊀集卡防吊起激光安装示意图(5)集卡车头防砸保护㊂吊具在下降过程中,利用安装在车道侧下横梁处的激光扫描仪实时对吊具下方区域进行检测,结合当前吊具尺寸数据㊁小车位置㊁吊具高度及吊具运行状态,判断出集卡车头是否出现在有碰撞风险的区域内,对集卡车头进行实时保护㊂5㊀结语智能堆场的实施有效提高了集装箱码头堆场装卸作业效率和安全性㊂场桥大部分的运行功能交由软件自动完成,减少作业过程中出现的人为差错,减少司机人员数量和企业用工成本,同时减少场内穿梭人员数量,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㊂场桥多资源协同㊁均衡配置,以及场桥的自动调度与作业路径的优化,提高了整体效率和箱量作业能力㊂智能堆场提高了港口码头的数字化管理水平,形成作业过程中的数据记录,便于随时追溯㊂设备联网后,可在任意位置远程访问,维护方便㊂参考文献[1]㊀赵博,蔡黄河,孙谦.日照港自动化集装箱堆场规划与仿真[J].港口装卸.2019(2):7-11.[2]㊀李刚,褚广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技术特性分析[J].港口装卸.2021(2):1-5.[3]㊀王岩,严梁.自动化码头工控网络安全措施分析和应用[J].港口科技.2021(2):18-22.[4]㊀王家毅.集卡防吊起系统在轮胎吊上的应用[J].港口科技.2020(11):15-17.张诚龙:570311,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海秀西路2号金城新天地收稿日期:2022-07-24DOI:10.3963/j.issn.1000-8969.2022.04.01865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智慧港口集成工程方案一、背景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和港口运输的需求不断增加,港口作为货物的重要流通枢纽,其运营效率和安全性成为了全球贸易发展的关键。
同时,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港口集成工程方案成为了港口升级改造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围绕智慧港口集成工程方案展开论述,希望为港口管理者和工程师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路。
二、智慧港口集成工程方案概述智慧港口集成工程方案是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对港口的物流、安全、环保、能源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和优化。
该方案主要包括物流自动化处理系统、环境监测和保护系统、安全监控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
通过这些系统的集成,可以实现港口作业的智能化、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
1.物流自动化处理系统这是智慧港口的核心系统之一,主要包括自动化货柜处理系统、无人驾驶搬运设备、自动化码头作业系统等。
通过这些系统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货物的装卸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减少人为操作失误,提高安全性和环保性。
这些系统的建设可以分阶段进行,先对重点区域进行改造,逐步扩展到整个港口。
2.环境监测和保护系统随着社会对环保意识的增强,港口的环境保护工作也成为了管理的重要内容。
环境监测和保护系统主要包括大气、水质、噪声等环境指标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以及相应的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
通过这些系统的应用,可以及时掌握港口的环境状态,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和改善。
3.安全监控系统港口作为一个重要的国家战略要地,其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安全监控系统主要包括港口周边的视频监控、入口和出口的安全检查、危险品检验等。
通过这些系统的应用,可以加强对港口周边和内部的监控,预防和应对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港口的安全稳定运行。
4.能源管理系统能源是港口运营的重要支撑,合理的能源管理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减少能源浪费,提高港口的可持续发展性。
能源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能源消耗的实时监控、能源利用效率的优化、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等。
通过这些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管理港口的能源消耗,推动新能源的应用,实现港口的能源可持续发展。
公司名称:北京立思辰新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所有权:北京立思辰新技术有限公司是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办公信息系统管理外包服务行业唯一的上市公司,总股本10,515万股。
证券代码:300010。
公司背景:立思辰新技术公司成立于2006年8月7日,是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9年1月8日,总部设在北京,在上海、广州、成都、沈阳等十余个城市设有营销及服务团队。
证券代码:300010。
作为业界领先的办公信息系统管理外包服务提供商,立思辰主要面向政府机构及大中型企事业单位,针对办公和业务流程中各类信息的流转和处理,以管理型外包服务为核心,提供包括文件管理外包服务、视音频管理外包服务在内的办公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和服务,协助客户降低办公成本,提高办公效率,建立节约、高效、安全、环保、健康的办公环境。
立思辰创新性地将“设备销售+简单服务”为核心的传统业务模式,转化为“整合设计、专业外包、长期服务”为核心的多方共赢的新型业务模式,为客户节约办公费用,优化办公流程,加强信息安全,提高管理效率。
同时,帮助客户节约社会资源,保护环境,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凭借先进的新型商业模式、高成长性以及持续创新能力,2009年9月,立思辰成为“十年磨一剑”的中国创业板首批十家企业之一,并于2009年10月30日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立思辰以节约、高效、安全、环保、健康为核心价值的商业模式,使公司能够与供应商、客户、社会和环境等各利益相关者保持利益一致,实现多方共赢。
公司多年来经营实践所形成的创新业务模式、“立思辰”品牌、专业化团队、自主研发应用软件的能力及所形成的核心技术,是公司不断成长的动力。
公司实力:公司发展方向:公司将坚持“整合设计、专业外包、长期服务”的新商业模式,抓住国内办公信息系统服务市场快速发展的机遇,建立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服务营销体系,不断扩大重点行业市场份额;持续研发符合客户需求的应用软件,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中国办公信息系统服务行业的领导者和行业标准制定者。
港口信息化硬件解决方案引言概述: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港口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其信息化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港口信息化硬件解决方案是指针对港口信息化建设需求的硬件设备和技术方案。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港口信息化硬件解决方案的内容。
一、港口智能化设备1.1 港口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在港口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在港口各个环节安装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实现对货物、集装箱等物资的实时监测和追踪,提高港口物流效率。
1.2 港口自动化设备港口自动化设备包括自动化堆垛机、自动化装卸设备等。
这些设备能够实现货物的自动化操作和装卸,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港口作业效率。
1.3 港口安全监控系统港口安全监控系统是港口信息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安装摄像头、安防设备等,实现对港口区域的实时监控和安全防范,保障港口运营的安全性。
二、港口数据管理系统2.1 港口集装箱管理系统港口集装箱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集装箱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集装箱的进出港记录、位置追踪、维修保养等。
通过该系统,港口能够更加高效地管理和利用集装箱资源。
2.2 港口船舶调度系统港口船舶调度系统能够实现对船舶的进出港调度、泊位管理等功能。
通过该系统,港口能够提高船舶的调度效率,减少等待时间,提高港口吞吐能力。
2.3 港口货物追踪系统港口货物追踪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货物的位置和状态,提供货物的实时信息给港口和货主。
通过该系统,港口能够提高货物的运输可视化程度,提高货物追踪的准确性。
三、港口通信网络建设3.1 高速宽带网络港口通信网络需要具备高速、稳定的特点,以满足大数据传输和实时通信的需求。
采用光纤网络和无线网络等技术,提供高速宽带网络服务。
3.2 无线通信技术港口通信网络中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4G、5G等技术,能够实现港口各个环节的无线通信,提高港口作业的灵活性和效率。
3.3 安全保障措施港口通信网络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确保港口通信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智慧港口解决方案公司
《智慧港口解决方案公司:领先物流科技的引领者》
智慧港口解决方案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提供先进物流科技解决方案的公司。
该公司秉承着创新、智能、高效的理念,致力于为全球各大港口提供最先进的智慧化物流解决方案。
作为领先的物流科技引领者,智慧港口解决方案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团队,致力于研发具有竞争力的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为港口物流提供智能、高效的解决方案。
公司凭借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和领先的技术优势,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和好评。
智慧港口解决方案公司的核心产品包括智能化集装箱管理系统、自动化码头设备、智能物流调度系统等,这些产品不仅大大提高了港口的物流运输效率,还降低了人工成本和运营成本,使得港口的整体运作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在未来,智慧港口解决方案公司将继续秉承科技创新的理念,不断加大对物流科技的投入和研发,为全球各大港口提供更加智慧、高效的解决方案,助力港口物流业实现更大的发展。
总而言之,智慧港口解决方案公司以其领先的技术实力和卓越的客户服务,成为了全球港口物流科技领域的引领者,为促进全球港口物流的智能化和高效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岸边集装箱装卸桥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升级方案岸边集装箱装卸桥是港口物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港口自动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装卸设备升级的趋势。
对于岸边集装箱装卸桥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升级方案,本文将从技术、效益和可行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自动化是实现岸边集装箱装卸桥智能化的基础。
自动化技术包括机器视觉、传感器和自主控制系统等。
机器视觉可通过摄像头等设备对集装箱进行识别和定位,传感器则能够实时监测装卸桥的状态和工作效率,自主控制系统则负责指导机器的操作。
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集装箱的无人识别、卸载和堆放,提高装卸的效率和安全性。
其次,智能化是自动化的升级。
传统的岸边集装箱装卸桥仅能实现基本操作,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和调整。
而智能化升级后的装卸桥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历史数据和实时信息,实现装卸过程的优化和自适应。
比如,根据集装箱的重量和尺寸,智能化的装卸桥可以自动调整起吊力度和位置,确保装卸的安全和稳定。
此外,智能化还可以通过预测集装箱供应链的需求,优化调度和资源分配,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在技术实施的同时,对于岸边集装箱装卸桥的升级方案还必须充分考虑其可行性。
首先,需要评估装卸桥的结构和设备现状,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改造和升级。
其次,要考虑投资成本和回报周期。
自动化与智能化设备的投资相对较大,需要根据港口的具体情况和预期效益进行合理评估。
最后,要考虑装卸桥与其他设备及系统的兼容性。
与港口物流系统的其他环节相匹配,确保升级后的装卸桥能够顺利运行和协同工作。
从效益方面来看,岸边集装箱装卸桥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升级方案将带来明显的好处。
首先,自动化可以大大提高装卸效率。
传统的人工操作容易受到人员疲劳、操作失误等因素的影响,而自动化设备可以实现全天候、高效率的操作,减少装卸时间和堆场拥堵。
其次,智能化可以提高装卸准确性和安全性。
装卸桥可以实时监测集装箱的状态和位置,准确调整起吊力度,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港口智慧装卸系统设计方案设计目的:港口装卸作业是港口运营的核心环节,传统的装卸作业方式存在人力成本高、效率低、安全风险大等问题。
为了提高装卸作业效率和安全性,设计一个智能化的港口装卸系统,通过采用现代技术和装备,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装卸作业。
系统设计思路:1.装卸作业自动化:设计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装卸作业,如自动驾驶装卸机械臂、自动化输送系统等。
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控货物位置和重量,控制设备实现自动装卸作业,提高效率。
2.智能调度系统:设计一个集中管理和调度系统,实时监控装卸设备的运行状态和作业情况。
通过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各种装卸设备连接到一个集中控制系统,并通过该系统实现对装卸设备的智能调度,合理规划装卸作业流程,避免设备冲突和资源浪费。
3.数据分析和优化: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港口装卸作业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优化。
通过收集装卸作业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如装卸时间、设备运行参数等,进行数据分析和建模,找出作业流程中的优化点和瓶颈,提高装卸作业的效率。
4.安全监控系统:设计一个全面覆盖的安全监控系统,通过视频监控和传感器监测装卸作业区域的安全状况。
当发现危险情况,如设备故障、货物下落等,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措施,保障装卸作业的安全性。
5.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一个直观、简洁的人机交互界面,供操作人员查看和操作装卸设备。
通过界面可以实时监控装卸设备的状态、作业进度等信息,操作人员也可以通过界面与系统进行交互,进行装卸作业的管理和控制。
6.可扩展性和灵活性:设计的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规模和需求的港口。
系统应设计成模块化的结构,方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和扩展。
预期效果:1.提高装卸作业效率:通过自动化装卸设备和智能调度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装卸作业的效率,减少作业时间和成本,提高港口运营效率。
2.保障装卸作业安全:通过安全监控系统的应用,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提高装卸作业的安全性。
港口信息化硬件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港口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节点,承载着大量的货物进出口任务。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港口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港口信息化硬件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二、解决方案概述港口信息化硬件解决方案是基于先进的硬件设备和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方案,旨在实现港口的智能化管理和高效运营。
该解决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硬件设备:1. 港口智能门禁系统港口智能门禁系统采用先进的人脸识别技术和身份认证技术,能够准确识别进出港口的人员身份信息,实现自动化进出港口的管理。
通过该系统,可以有效控制港口的人员流动,提高港口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2. 港口智能巡检设备港口智能巡检设备包括无人机、智能摄像头等,能够对港口各个区域进行全面监控和巡检。
通过无人机的高空拍摄和智能摄像头的实时监控,可以及时发现港口的安全隐患和异常情况,提高港口的安全防范能力。
3. 港口智能物流设备港口智能物流设备包括智能堆高机、智能输送带等,能够实现货物的自动化搬运和运输。
通过智能物流设备的应用,可以提高货物的装卸效率,减少人工操作,降低港口的劳动成本。
4. 港口智能仓储设备港口智能仓储设备包括智能货架、智能仓库管理系统等,能够实现货物的智能化存储和管理。
通过智能仓储设备的应用,可以提高仓库的空间利用率,减少货物损耗,提高港口的仓储效率。
5. 港口智能安防设备港口智能安防设备包括智能监控摄像头、入侵报警系统等,能够实现对港口的全面监控和安全防范。
通过智能安防设备的应用,可以有效预防和应对港口的安全事件,提高港口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解决方案的优势港口信息化硬件解决方案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通过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可以实现港口的自动化运营,提高货物的装卸效率和仓储效率,降低港口的运营成本。
2. 提升港口的服务质量:通过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可以提高港口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提升港口的服务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
智慧港口解决方案
智慧港口解决方案是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港口,从而提高港口运营效率,实现港口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在智慧港口的建设中,涉及到全面的运营,确保智慧港口正确,可持续地运行。
下面介绍智慧港口解决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应用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是智慧港口解决方案的基础。
要实现智慧港口,必须建立港口的信息平台,在港口的不同位置安装相应的信息化设备,实现信息化盘查、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信息等功能。
二、港口管理法规的综合利用:港口管理法规的切实实施是智慧港口解决方案的关键。
首先要建立港口管理的综合规划路线图,明确港口管理体系和管理规则,进一步完善港口的信息系统。
三、识别认证信息的完善:认证信息的传输和管理是智慧港口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港口要以熟练的技术和系统,实现更准确、更高效的认证信息管理,以提高港口处理效率。
四、设备管理的优化:智慧港口解决方案的另一要素是港口设备管理的优化。
智慧港数字化目录1、建设概述11.1、缺少协同办公和数据共享21.2、缺少统一的检验场所21.3缺少对物流运输监管的手段21.4、缺少对进商评溯源管理22、建设目标42.1、总体目标42.2、建设思路62.2.1港数字化转型理念62.2.2港数字化应用场景92.2.3港治理数字到资产122.2.4数字化转型实现道路132.2.5港数据安全的制约172.3阶段目标193、建设方案203.1、总体架构203.2、联检园区223.3进商品溯源管理系统253.4、一站式通关系统273.5调度指挥系统293.6物流信息化平台313.7、电子商务平台343.8岸行政办公系统361、建设概述用标准化方法来收集和存储数据以及使用该数据来应对港和船只界面所面临挑战的一种回答。
这是一个技术平台,可将多个利益相关方的港运营和设备连接起来,它允许用户分析资产性能并应用数据洞察,然后将其存储在云中并进行处理。
从那里,特瑞堡能够利用对那些关键操作的应用知识来为客户提供洞察。
然后,能够通过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手机,以用户友好的方式表现这些洞察。
诸如降低风险,增加船只周转时间或更有效的调度等。
所有这些都能够用来改善日常决策并确保长期的运营改进。
数字化是港拼图中的关键部分,智能港解决方案为持续的数字旅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要实现这个点,就需要整个船运和海事供应链之间的协作-共享数据并开发通用的系统和流程。
同时,对于所有利益相关者而言,可持续性现在已成为海事行业的头等大事,这正在重塑我们传统上一直遵循的业务原则。
通过利用智能技术,业务模型和流程正在不断发展以为未来做准备-行业已开始拥抱数字化。
现在该是拥抱数据驱动型智能端时代的真正价值和好处的时候了。
航运业在历史上已经进行了多次重塑,现在是时候重新进行自我重塑了。
数字化港不同于传统的信息化建设,甚至也不同于智慧港建设,有其不同的遵循逻辑。
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和目标不但仅依赖于业务数据,而需要更加广阔的数据空间。
北京立思辰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
目录 (II)
1 行业分析 (1)
2 工控系统介绍 (2)
3 解决方案架构 (4)
4 方案优势 (6)
1行业分析背景
货运港口运码头,其货物装卸系统拥有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设备工艺。
为了提高运转效率,一些港口部署了管控一体化系统,将计划管理平台和各机械控制系统有机结合,实现了管理调度计划和决策指令能够安全、有效、及时的送达各控制系统,各控制系统根据计划和指令安全可靠的执行生产作业任务,从而发挥港口的最大效益。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步伐加速、以及“两化融合”的深度融合,工业控制网络也向着分布式、智能化的方向迅速发展,越来越多基于TCP/IP的通信协议被采用,工业控制系统“孤岛”被打破。
然而,在企业享受互联互通的同时,也同步削弱了工控系统与外界的隔离和安全保护。
因此,企业在享受网络互连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攻击,包括病毒、木马、蠕虫、黑客以及敌对势力等。
面对安全事件的频发,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分别在法律法规、政策、工作要求等方面积极行动。
工控现状分析
⚫从现场调研情况分析,目前,货运港口在分析决策层网络与业务管理层网络之间、业务管理层网络与作业执行层网络之间目前还没有部署符合工业现场需求的边界防护设备。
⚫管控一体化系统以及控制系统都缺少流量监测审计,不能对网络中存在的异常操作、违规操作以及病毒、木马等攻击行为进行检测。
⚫上位机和服务器安全防护。
系统补丁更新情况:上位机和服务器不会定期更新系统补丁。
防病毒软件更新情况:货运港口未部署防病毒软件。
远程维护:上位机和服务器均不存在远程维护的情况。
⚫安全设备根据应用要求设置安全策略,策略体现了办公网与管控网的VLAN隔离,没有采用专业的网络隔离及专业访问控制设备。
简单的VLAN隔离配置存在互联访问的的风险。
⚫在工控网络安全教育培训,缺乏安排培训,相关人员渴望进行相关工控安全方面的知识培训。
2工控系统介绍管控一体化
管控一体化技术将货物码头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深度挖掘与整合生产设备自动运行控制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管理层与生产层信息实时互通共享,更及时、直观地了解生产现场的实时运行情况;对控制系统的数据进行更深层次的数据挖掘和综合加工、分析,彻底实现控制系统与管理系统的数据共享,实现数据本身的价值,减少信息的浪费。
管控一体化系统模式要求相关生产岗位及时录入数据,将原有的事后管理模式优化成事前及事中管理,从计划制定这一环节保证了计划指令及计划执行的万无一失,避免因为人为操作失误造成港口货运质量事故。
中央控制系统
中央控制系统负责全场工艺设备的运行控制,包括对皮带机系统及其附属设备的直接控制和对所有单机PLC 系统的统一调度控制,保证所有设备按照选定的工艺流程作业运行。
控制系统由可编程序控制器、监控操作站(CGP)、实时数据服务器等组成。
主要完成工艺流程操作所要求的流程顺序启动、顺序停止、故障停机、流程切换等控制系统操作及监控和实时数据收集等功能。
中央控制系统设计分自动操作、集中手动操作和现场机侧操作3种方式。
通过操作台上的选择开关和现场机侧操作箱内的选择开关,进行操作方式选择。
单机控制系统
中央控制室将选定的作业流程下发到各单机控制系统,各单机控制系统确认流程下发成功后,开始执行其负责的作业流程工作。
翻车机系统
主要由翻车机、定位车、夹轮器、振动给料器、磁脉冲清车系统、干雾除尘和底层污水处理系统组成。
翻车机的作用是将车皮通过压车梁、靠车板固定,然后通过变频电机驱动翻转卸车;PLC 主机模块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负责翻车机的启停;实现相关的控制算法;对输入的各种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以实现系统的控制目标、保证其稳定可靠地运行。
堆取料机系统
包括堆料和取料两种作业方式。
堆料由带式输送机运来的散料经尾车卸至臂架上的带式输送机,从臂架前端抛卸至料场。
取料是通过臂架回转和斗轮旋转连续实现的。
PLC技术在堆取料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解决了控制逻辑不可变的问题,有效降低了控制系统的故障率,提高了系统的运行
可靠性。
喷水泵房系统
为了治理货物在卸车和装船过程中的扬尘污染、防止堆场垛存储过程中温度过高等问题,码头配套部署多个泵房进行喷水,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喷水,以提高喷水效率和喷水可靠性。
装船机系统
采用PLC控制可实现设备的控制、数据监测、数据处理、数据传送功能, 在电气室、司机室和系统中央控制室内显示工作状态、装卸船数据、故障信息等, 实现装卸船系统的信息管理。
3解决方案架构
边界防护
将管控一体化平台、管控一体化服务器、中控室监控工作站、控制网服务器以及一、二、三期控制系统划分不同的安全区域,然后在这些安全区域之间部署工业防火墙。
监测审计
在一、二、三期的汇聚交换机旁路分别部署1台监测引擎,通过在汇聚交换机上做镜像流量配置,将流经汇聚交换机的流量镜像到监测引擎中。
终端安全
在管控一体化平台的工作站以及中控室监控的操作员站、工程师站上安装部署工控安全卫士;在管理网接入部署终端安全管理系统。
实现对工业主机的进程白名单管理,对流量、移动存储介质使用进行管理,有效抵御未知病毒、木马、恶意程序、非法入侵等针对终端的攻击,实现安全防护。
安全运维
在控制网核心交换机上旁路部署运维堡垒机1台,进行集中账号管理、集中登录认证、集中用户授权和集中操作审计。
实现对运维人员的操作行为审计,违规操作、非法访问等行为的有效监督,
为事后追溯提供依据。
态势感知
在管理网接入交换机上部署态势感知平台1套,实现对工业防火墙、工控安全监测审计管理系统、终端安全管理系统、堡垒机等安全产品以及交换机统一管理与监控。
4方案优势合规性
满足《网络安全法》框架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制度要求、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要求、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制度要求。
技术与管理并重
安全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需要在采用安全技术和产品的同时,重视安全管理,不断完善各类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可视化
实现工控网络资产的可视化管理,动态识别非法接入设备,直观展示工控网络安全威胁。
全面防护
从网络、终端、通信、数据、运维、管理等多个层面提供完整的安全防护与管理手段,实现工控网络全面的安全保护。
最小干扰
所有安全组件均采用非侵入式安全监测与防护工作方式,可确保将设备对工控网络的干扰降低到最低。
多工业协议支持
支持常见工控协议:S7、Modbus、OPC、IEC61850、IEC101/102/103/104、DLT645、BacNet、CDT、CIP、DNP3、MMS、ProfiNet、EIP等50多种工业协议的深度解析。
解析深度可以达到功能码、寄存器、读写属性、甚至读写数据的阈值,同时还支持私有协议的定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