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图像与坐标
- 格式:doc
- 大小:131.50 KB
- 文档页数:3
函数的概念及图象一、知识要点概述(一)函数有关概念1、常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的量.2、变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取不同数值的量.3、函数的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则y是x的函数,x叫自变量.4、函数的表示方法5、画函数图象的步骤:①列表;②描点;③连线,通常称为描点法.6、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二)平面直角坐标中点的坐标特征3、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的点(1)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任意两点的纵坐标相同;(2)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任意两点的横坐标相同.4、对称点的坐标:(1)点P(a,b)关于x轴的对称点坐标是P(a,-b)即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1数.(-a,b)即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2)点P(a,b)关于y轴的对称点坐标是P2同.(-a,-b)即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3)点P(a,b)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是P35、各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1)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等.(2)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6、点与原点、坐标轴的距离(1)点P(a,b)与原点的距离是.(2)点P(a,b)与x轴的距离是|b|(即其纵坐标的绝对值).(3)点P(a,b)与y轴的距离是|a|(即其横坐标的绝对值)二、典型例题剖析例1、现有点M(1+a,2b-1)在第二象限,则点N(a-1,1-2b)在第________象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符号特征.由于点M在第二象限,,所以N点在第三象限.解:三例2、若m为整数,点P(3m-9,3-3m)是第三象限的点,则P点的坐标是()A.(-3,-3)B.(-3,-2)C.(-2,-2)D.(-2,-3)分析:根据第三象限点的符号特征,建立不等式组求出字母m的取值范围,再确定m的值,从而可得P点坐标.解:选A.例3、点A(1,m)在函数y=2x图象上,则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分析:把A(1,m)代入函数式y=2x中,求m=2,则A(1,2),再根据对称点的符号规律求A点的对称点坐标.解:(-1,2)例4、已知P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P1的坐标是(2,3),那么点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2的坐标是()A.(-3,-2)B.(2,-3)C.(-2,-3)D.(-2,3)分析:(2,3)关于x轴对称,故求P(2,-3),∴点P(2,-3)关于原点对称由点P与P1的点坐标易求.解:选D.例5、已知两圆的圆心都在x轴上,A、B为两圆的交点,若点A的坐标为(1,-1),则点B的坐标为()A.(1,1)B.(-1,-1)C.(-1,1)D.无法求出分析:由于圆是轴对称图形,故两圆的两个交点A,B关于x轴对称.解:选A.例6、下列各组的两个函数是同一函数吗?为什么?(1)y=x和(2)y=πx2和S=πr2(其中x≥0,r≥0)(3)y=x+2和分析: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①要判断两个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是否相同;②要判断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规律是否完全相同.解:(1)不是同一函数,因为它们的自变量取值范围不同,前者是全体实数,后者是x≠0的实数;(2)是同一函数,因为它们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相同,而且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规律完全相同;(3)不是同一函数,因为它们的自变量取值范围不同,前者是全体实数,后者是x≥-2.例7、在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分析:求函数式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一般思路是:①函数解析式中的分母不能为0;②偶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应为非负数;③零指幂和负整指数幂的底数不能为0.此题中,自变量x应满足解:x≥-1且x≠2.例8、等腰△ABC周长为10cm,底边BC长为y cm,腰长AB为x cm.(1)求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2)求x的取值范围;(3)求y的取值范围;(4)画出此函数的图象.分析:要求y与x的函数关系,关键是找出y与x之间的等量关系,确定x的取值范围应从边长为正数和三角形三边关系方面入手.画函数的图象应按列表、描点、连线的步骤进行,同时应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对图象的影响.解:(1)∵△ABC的周长为10,∴2x+y=10,∴y=10-2x..(3)由解之得0<y<5.(4)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点评:求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应标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画有自变量取值范围的函数图象时应注意端点处是实心点还是空心圆圈.。
初中高中数学七大函数的性质图像1.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最简单最常见的函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图象为直线。
定义域(下面没有说明的话,都是在无特殊要求情况下的定义域):R值域:R奇偶性:无周期性:无平面直角坐标系解析式(下简称解析式):①ax+by+c=0[一般式]②y=kx+b[斜截式](k为直线斜率,b为直线纵截距,正比例函数b=0)③y-y1=k(x-x1)[点斜式](k为直线斜率,(x1,y1)为该直线所过的一个点)④(y-y1)/(y2-y1)=(x-x1)/(x2-x1)[两点式]((x1,y1)与(x2,y2)为直线上的两点)⑤x/a-y/b=0[截距式](a、b分别为直线在x、y轴上的截距)解析式表达局限性:①所需条件较多(3个);②、③不能表达没有斜率的直线(平行于x轴的直线);④参数较多,计算过于烦琐;⑤不能表达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和过圆点的直线。
倾斜角:x轴到直线的角(直线与x轴正方向所成的角)称为直线的倾斜角。
设一直线的倾斜角为a,则该直线的斜率k=tg(a)。
2.二次函数:题目中常见的函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图象是一条对称轴与y轴平行的抛物线。
定义域:R值域:(对应解析式,且只讨论a大于0的情况,a小于0的情况请读者自行推断)①[(4ac-b^2)/4a,正无穷);②[t,正无穷)奇偶性:偶函数周期性:无解析式:①y=ax^2+bx+c[一般式]⑴a≠0⑵a>0,则抛物线开口朝上;a<0,则抛物线开口朝下;⑶极值点:(-b/2a,(4ac-b^2)/4a);⑷Δ=b^2-4ac,Δ>0,图象与x轴交于两点:([-b+√Δ]/2a,0)和([-b+√Δ]/2a,0);Δ=0,图象与x轴交于一点:(-b/2a,0);Δ<0,图象与x轴无交点;②y=a(x-h)^2+t[配方式]此时,对应极值点为(h,t),其中h=-b/2a,t=(4ac-b^2)/4a);3.反比例函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图象为双曲线。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图像在数学中,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种常用的图像表示方法,用于描述数学中的函数图像。
平面直角坐标系由横轴和纵轴组成,以一个点作为原点,可以表示二维平面上的任意点。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由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组成,通常称为x轴和y轴。
x轴水平放置,代表横轴,y轴竖直放置,代表纵轴。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被定义为原点O,即坐标(0,0)。
二、坐标的表示方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个点都可以通过一个有序数对表示,这个有序数对通常写成(x, y),x代表该点在横轴上的位置,y代表该点在纵轴上的位置。
例如,点A的坐标为(2, 3),表示该点在横轴上位置为2,纵轴上位置为3。
三、函数图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表示函数图像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种重要应用。
我们可以通过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来绘制函数图像。
以一元函数为例,假设给定函数f(x),x为定义域上的变量,y为函数的值域。
我们可以通过给不同的x值计算对应的y值,将这些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连线得到函数的图像。
四、函数图像的性质函数图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性质。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图像找到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零点、增减性、凹凸性等关键信息来研究函数的性质。
平面直角坐标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展示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函数。
五、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平面直角坐标系不仅在数学理论中有重要应用,在实际问题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物理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绘制运动曲线来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运动轨迹;在经济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绘制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来研究市场的供求关系。
六、小结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种重要的图像表示方法,用于描述数学中的函数图像。
它由x轴和y轴组成,通过坐标的有序数对来表示点的位置。
函数图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以展现出不同的性质和特征,有助于我们研究函数的性质和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和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我们能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图像与坐标专练
例1:一次函数y=ax+b 的图象L 1关于直线y=-x 轴对称的图象L 2的函数解析式是_____ 练习:如图,已知点P(2m-1,6m-5)在第一象限角平分线OC 上,一直角顶点P 在OC 上,角两边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点B 点。
(1)求点P 的坐标
(2)当∠APB 绕着P 点旋转时,OA+OB 的长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求出其变化范围;若不变,求其值
的坐标坐标是____A1则点1=AB 3=
OA ,
A1落在点A 对折,点OB 沿OABC 将矩形如图图在直角坐标系中2,,已知:例
的解析式.AM ′处处,求直B 轴上的点x 恰好落在B 折叠叠,AM 沿ABM 若将△上的一点,OB 是M ,B 和点A 轴分别交于点y 轴、x 与练习:直线83
4+-=x y
的值
a 的面积面积相等ABC 与△ABP △使),2
1(a,P 有一点90=BA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且△点在第一象限,C 两点,B 、A 轴分别交于y 轴x 1的的图的x 3
3-=y 函数3,在第二象限:例︒
+
的值值
a 面积积相等,求实ABP 与△ABC )若△3(的面积面
ABC )求△2(;
m )画出直线1(,a)(1P 90=BA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且△点在第一象限,C 两点,B 、A 轴分别交于y 轴x 1的的图的x 3
3-
=y 函数为坐标系中一动点,,点练习:︒+
随堂练习:
1.如图,点A 的坐标为(-1,0),点B 在直线y=x(改为y=2x-4时又如何)上运动,当线段AB 最短时,点B 的坐标是?
(1图)(2图) 2.直线AB : y=1/2 x+1 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A 、点B ;直线CD :y=x+b 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C 、点D .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P .已知S △A B D =4,则点P 的坐标是?
3.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点P 为正
方形边上一动点,若点P 从点A 出发沿A→D→C→B→A 匀速运动一周.设点P 走过的路程为x ,△ADP 的面积
为y ,则下列图象
能大致反映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是( )
A. B.
C. D.
4.点A 坐标(5,0),直线y=x+b(b>=0)与y 轴交于点B ,连接AB ,角a=75度,则b 的值为_______
(4图) (5图)
5.已知OB 是一次函数y=2x 的图像,点A (0,2),在直线OB 上找一点C ,使得三角形ACO 为等腰三角形,求点C 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