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内能及内能的利用》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93.05 KB
- 文档页数:4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浸有少量乙醚(乙醚极易挥发)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
根据该实验现象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B .浸有少量乙醚可以降低棉花的着火点C .活塞迅速下压,乙醚蒸气液化放出热量,使棉花燃烧D .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增加3.如图为某一天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截图。
图中显示的四个地方,内陆地区的温差比沿海地区的温差大,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A .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容大 B .水的内能比泥土、砂石的内能大 C .水的密度比泥土、砂石的密度小 D .水的温度比泥土、砂石的温度低 二、填空题4.如图表示的是汽油机的_____冲程;在压缩冲程中,是通过____方式增加气体内能的。
4题图 5题图 6题图5.小红对冰加热,她根据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的记录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象中的______段是冰的熔化过程,______段是水的沸腾过程,已知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在对100g 冰加热的前2min 内冰吸热______J .拉萨多云10℃~23℃西宁晴-多云7℃~22℃上海雷阵雨-暴雨20℃~25℃台北多云-雷阵雨26℃~32℃6.气锅鸡是常见的一道菜,其做法是:将盛有小鸡块和佐料的气锅(如图)放在盛有清水的汤锅之上,再放到火上蒸.为了保持鸡肉原汁原味,主要是蒸气通过气锅中间的气嘴将鸡蒸熟.汤汁是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蒸熟后,闻到鸡肉的浓香味,这是一种现象.三、计算题7.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海试采可燃冰取得圆满成功.可燃冰清洁无污染、储量巨大,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新型能源.可燃冰的热值很大,是天然气热值的10倍以上,若按15计算. [4.2×l03J/(kg·℃);天然气的热值q=7×l07J/m3]求:(1)体积为0.01m3的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多少?(2)若这些热量的90%被质量为100kg的水吸收,则水升高的温度是多少?四、实验题14.一个烈日炎炎的中午,乐乐和聪聪在海边发现海水比沙滩上的沙子凉得多,于是想探究海水和沙子吸热情况有什么不同.乐乐的方案是: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分别给100g沙子和100g海水加热相同时间,比较沙子和海水升高的温度.聪聪认为该方案应该改进,设计了新的实验方案:用50g海水和50g沙子的混合物代替乐乐方案中的100g沙子,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分别为100g混合物和100g海水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的时间.(1)老师认为聪聪的想法更合理,因为沙子是固体颗粒状,加热时不容易;(2)实验中选择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是为了使被加热的物体;(3)他俩选择了聪聪的方案进行实验,那么如果从实验中发现,就可以初步判断海水的吸热能力比沙子强;(4)物质的这种性质用比热容表示,水的比热容较大,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请举出一例:.15.如图将一个烧瓶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回答下列问题:(1)此过程中是用什么方法改变了物体内能?(2)请从物态变化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1.D2.D3.A4.做功;热传递5.BC;DE;8.4×1036.液化;扩散.7.(1)1.05×l07J (2)22.5 ℃8.(1)使沙子受热均均;(2)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3)沙子的温度升高的快;(4)汽车用水冷却发动机(或暖气中用水做传热介质等).9.(1)做功(2)省略。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烧开水、泡茶、喝茶的物理知识不正确的是()A.从冰箱中拿出的茶叶放置一段时间会变得“湿润”和揭开杯盖茶杯上方冒“白气”的实质不一样B.用沸水才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茶味,这是因为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C.用沸水泡了茶的玻璃杯“烫手”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D.用电热水壶烧开水,可说明能量既可以发生转化也可以发生转移2.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哪个冲程存在着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A.B.C.D.3.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简图如图所示,其中表示做功冲程的是()A.B.C.D.4.如图是生活中常用的高压锅。
当高压锅内的气压达到一定值时,限气阀会被高压蒸汽顶起。
这一过程高压锅内气体内能会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限气阀被顶起的过程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发生的能量转化相同B.高压锅喷嘴处的“白气”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C.用明火加热高压锅,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D.高压锅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5.水壶内的水沸腾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此过程中能量转化关系与内燃机工作的哪个冲程相同()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6.下列选项可能符合汽车热机能量流向的是()A.B.C.D.7.如图甲、乙分别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和“比较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的两组实验装置。
关于这两个实验,下列要求正确的是()A.所用燃料的质量都必须相等B.都要用计时器来测量加热时间C.烧杯中被加热物体的质量都必须相等D.都要测量燃料完全燃烧后被加热物质的温度8.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B.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用锯条锯木板,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锯条的温度升高D.人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9.今年,我国发射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与“天和号”核心舱在太空成功对接。
初中物理内能和内能的利用测试及解析一、内能和内能的利用压轴实验培优题1.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装置完全相同。
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初温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_____两图进行实验;在实验中,三烧杯中a、b液体的质量必须_____(相等/不相等)。
(2)若在研究不同燃料热值实验时,记录数据如下表:燃料加热前液体温度/℃燃料燃尽时液体温度/℃燃料的热值/(J/kg)11535 2.4×10721525?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完全燃烧10g燃料1放出的热量为_____J;燃料2的热值是_____J/kg。
(3)通过实验得到的燃料热值与实际相比是偏_____(大/小),你认为出现这样情况的主要原因是:_____。
2.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将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装入两个相同的烧杯内,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记录相关数据,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像。
(不计热量损失)(1)实验时,选用初温和___________均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2)加热10min,甲吸收的热量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吸收的热量;(3)乙液体的比热容是甲液体比热容的______倍;(4)电加热器正常工作时_________能转化成内能。
3.左图是同学们比较液体比热容大小的实验装置。
某次试验中,将两支温度传感器和两个相同的试管(分别盛有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固定在铁架台上,两个试管放入同一个红外加热器中,两个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两试管内的液体接触良好,两只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
在计算机上打开与此仪器配套的专用软件,点击“开始记录”,同时打开红外加热器开关,对两试管内的液体加热,这两种液体在沸腾前,在计算机上得到右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实验中,选择同一个红外加热器的目的是_______。
(2)若使两种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则液体_______升高的温度多。
中考物理《内能和内能的利用》专项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甲内燃机比乙内燃机的效率高 , 表示()A.甲的功率大B.甲燃料的热值比乙燃料的热值大C.工作时间相同 , 甲耗油较少D.甲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较大2.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之比是2 :5,比热容之比是3 :2,升高相同的温度,则吸收热量是()A.5 :3 B.3 :5 C.15 :4 D.4 :153.温度是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冷热程度能反映的是()A.物体运动时动能的大小B.物体势能的大小C.物体内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D.分子势能的大小4.如图甲,将两个温度传感器分别放置在两个试管中,并将其固定在铁架台上,往两试管装入初温不同的液体a、b,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液体良好接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
在计算机上得到的实验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本实验通过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息,比较液体吸热的多少B.若要比较不同液体的吸热能力需要装入等体积的两种液体C.若两种液体的种类相同,则a、b两液体的质量之比为4︰3D.若两种液体的种类不同,则a、b液体的比热容之比是3︰45.图甲所示,规格相同的容器装了相同质量的纯净水。
用不同加热器加热,忽略散热,得到图乙所示的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图线,则()A.甲杯的水加热2min与乙杯的水加热3min吸收的热量相同B.加热相同时间,两杯水吸收的热量相同C.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杯的水升温比乙杯的多D.乙中温度计示数为32℃6.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高,它的热量就越多B.要使物体的内能增加,不一定要吸收热量C.物体内能增加,它的温度就一定升高D.物体的比热容越大,温度升高时它吸收的热量越多7.探究某物质熔化和沸腾的实验如图甲所示,把100g某种固体碾碎放入试管中,插入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
九年级物理内能及其利用实验题和计算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实验题1.小田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质量、初温都相同的A、B两种液体,并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加热。
(1)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_______;(2)实验中选择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其目的是_______;(3)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描绘出了A、B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分析图乙可知_______(填“A”或“B”)的吸热能力强,理由是_______;(4)停止加热,放出相同的热量时,物质_______(填“A”或“B”)温度降低得快。
2.如图甲所示,莉莉在两只相同的烧杯里装入水和食用油,用来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
(1)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实验中必须使水和食用油的___________和初温相同。
同时她在实验时选用了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对物质进行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水和食用油在相同时间内___________相同;(2)实验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装有___________(填“水”或“食用油”)的烧杯中温度计的示数较高,此时水增加的内能___________食用油增加的内能(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实验后,将水和食用油混合在一起,热量将会从___________传递给___________。
3.如图甲所示,为了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将两种质量相同的液体M、N分别装入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铝桶中,用两盏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出薄壁铝桶中液体的温度。
(不计热损失)(1)酒精在燃烧过程中将______(机械能/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剩余酒精热值______(改变/不变);(2)实验中,______(可以/不可以)通过加热时间来比较两种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3)实验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4)如图乙所示,若物质N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物质M的比热容为______J/(kg•℃)。
《内能及内能的利用》测试题班级:姓名:座号:成绩: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在表格内,每题3分,共48分)1、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很小的C.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其中气体扩散最显着D.扩散现象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运动2、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蒙蒙细雨从空中下落 B.炒菜时,满屋飘香C.扫地时灰尘四起 D.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3、取两块表面磨平、干净的铅块,让它们紧密接触,铅块就能结合在一起,在它的下面还可以挂一个重物.这个实验主要说明()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C.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4、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B.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的水没有内能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5、关于热量和温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多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相接触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6、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B.玻璃杯中的水凝固成冰后,其内能变为零C.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D.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7、下列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用打气筒打气,气筒壁发热B.锯木头时,锯条发热C.用电熨斗烫衣服,电熨斗发热D.被点燃的冲天炮腾空而起8、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B.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的温度有关C.物体的比热容与跟物体的质量有关D.物体的比热容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9、水的比热容较大,人们往往利用它的这一特性为生活、生产服务,下列事例中与它的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 )A .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B .冬季,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C .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D .在较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10、如图1所示实验,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 )A .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B .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内能增加C .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压缩冲程相同D .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11 、关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压缩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②在做功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 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点火方式相同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②③B .只有①③C .只有②④D .只有①②③12、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有关B.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C.煤的热值比干木柴大,燃烧煤放出的热量一定比燃烧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D.0.5 g 汽油和2 kg 汽油,它们的热值是一样的13、甲、乙两台汽油机,甲的效率比乙高,则( )A.甲每秒钟做的功比乙每秒钟做的功多B. 消耗同样多的汽油,甲做的有用功比乙做的有用功多C. 甲消耗的汽油比乙消耗的汽油少D.做同样多的有用功,甲消耗的汽油比乙消耗的汽油多14、在研究物体放出热量多少跟物质种类是否有关的实验中,提供的材料:(1)0.1kg 的铜块(2)0.1kg 的铝块(3)0.2kg 的铜块(4)0.3kg 的铝块。
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第14章《内能的利用》综合试卷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四冲程汽油机处于压缩冲程的是()2、根据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油机汽缸顶部有一个火花塞,柴油机汽缸顶部是一个喷油嘴B.汽油机吸入的是空气,柴油机吸入的是空气和柴油的混合物C.吸气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压缩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关于燃料和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燃料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无关B. 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C. 煤的热值大于干木柴的热值,燃烧煤放出的热量比燃烧木柴放出的热量一定多D. 为了提高锅炉的效率,一定要用热值大的燃料4、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北方很多地区充分利用风力来发电,将风能转化为电能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C.“神舟”飞船在加速升空过程中,它的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D.汽油机做功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5、如图所示是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过程,下列对图中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图甲是吸气冲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汽油吸入汽缸B.图乙是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图丙是排气冲程,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D.图丁是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是将机械能转换成内能B.物体的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所以0℃冰块的水分子不做热运动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D.温度从热量高的物体传递给热量低的物体7、酒精灯内的酒精用去了一半,剩下的一半()A.比热容、热值均变为原来的一半B.比热容、热值均不变C.比热容不变,热值变为原来一半D.热值不变,比热容变为原来一半8、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以下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A. 出膛的子弹射穿木板,以更快的速度继续前进B. 电水壶里的水沸腾了,给该电水壶断电,水的沸腾却永远不会停止C. 两个斜面相对接,小球从左斜面滚下后,继续冲上右斜面D. 孤岛上被人们遗忘的一只机械表,默默地走了几十年9、目前我国已将发动机研发列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综合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一、单选题1.关于内能及其应用(已知c水>c煤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吸收热量以后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增加B.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C.热机效率高的汽油机甲比热机效率低的汽油机乙消耗的汽油多D.质量、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水的温度高于煤油的温度2.如图是两个演示实验的示意图,甲图是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乙图是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橡胶塞迅速冲出试管口;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活塞下压过程中,筒中气体的内能增大B.甲图中活塞下压过程的能量转化与热机压缩冲程能量转化相同C.乙图中水蒸气推动橡胶塞迅速冲出试管口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增加D.乙图中水蒸气推动橡胶塞过程的能量转化与热机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3.关于热机的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机的有用功多,效率就一定高B.热机的功率大,效率一定高C.热机在单位时间里消耗的燃料少,热机的效率就一定高D.热机的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大效率就高4.下列有关热机的说法正确的是()A.内燃机的冷却液需要用比热容较大的物质B.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C.汽油机以汽油为燃料,无污染D.热机的使用缓解了城市的热岛效应5.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剖面图,它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
其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6.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相同,烧杯内液体的初温与质量也相同,不考虑热量损失。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可以选择乙、丙两图B.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可以选择乙、丙两图C.对比甲,乙两图,如果燃料2的热值较高,则加热相同时间后余下的燃料2质量少D.对比甲、丙两图,如果液体b的比热容比液体a的比热容大,升高相同温度,液体a需要加热的时间较短7.下列关于热值和热机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表示每燃烧1kg的汽油机可以获得4.6×107J的热量B.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越多,热值越大C.柴油机的热机效率通常为100%D.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提高热机效率8.如图是给汽车提供动力的汽油机的四个工作冲程。
九年级物理内能的利用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内能的利用选择题1.关于能量转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动机工作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 汽油机的压缩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 物体高空坠落,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 拉弯的弓将箭射出,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答案】 D【解析】【解答】解:A、电动机工作时相当于用电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A不符合题意;B、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压缩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不符合题意;C、物体高空坠落,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不符合题意;D、拉弯的弓具有弹性势能,将箭射出,箭具有动能,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判断能量的转化,我们主要看它要消耗什么能量,得到什么能量,因为总是消耗的能量转化为得到的能量.2.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种“能量采集船”,如图所示,在船的两侧装有可触及水面的“工作臂”,“工作臂”的底端装有手掌状的、紧贴水面的浮标.当波浪使浮标上下浮动时,工作臂就前后移动,获得电能储存起来.下列电器设备与“能量采集船”能量采集原理相同的是()A. 电动机B. 电磁铁C. 电扇D. 发电机【答案】D【解析】【解答】解:A、电动机消耗电能,消耗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符合题意;B、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消耗电能,不符合题意;C、电风扇转动,将电能转化为了机械能,不符合题意;D、发电机发电产生电能,属于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应该是消耗机械能产生电能的现象.像ACD都是消耗电能的现象,肯定不符合题意.3.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 核电站发电——核能转化为电能B. 电饭锅烧饭——电能转化为内能C. 热机工作——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 太阳能电池一一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答案】C【解析】【解答】A. 核电站利用核裂变发电,将核能转化为电能,A不符合题意;B. 电饭锅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加热食物,B不符合题意;C. 热机工作时,将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对外做功,C符合题意;D. 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热机是利用内能来工作的机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4.教室里面的节能灯、电风扇、班班通都工作时,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 用电器开得越多,总电阻越大B. 用电器开得越多,总电功率越大C. 电风扇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动能D. 它们之间是并联的【答案】A【解析】【解答】解:A、教室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用电器开得越多,相当于多个电阻并联,根据并联电阻的规律可知,总电阻会变小,故A错误;B、并联电路中,用电器开得越多,总电功率越大,故B正确;C、电风扇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动能,故C正确;D、教室的电路与家庭电路相同,各用电器工作时互不影响,是并联的,故D正确.故选A.【分析】(1)家庭电路为并联电路,并联的电阻越多,总电阻越小;(2)并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并联用电器的功率之和;(3)电风扇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4)家庭电路为并联电路.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如图中的验电器是检测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B. 如图表示用测电笔辨别火线与零线,若氖管发光,则此线可能是零线C. 如图是研究做功可改变内能的装置,当活塞迅速压缩空气时,空气内能会减小D. 如图表示的是内燃机压缩冲程,该冲程中气缸内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减弱【答案】 A【解析】【解答】A、验电器是检测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A符合题意;B、用测电笔辨别火线与零线,若氖管发光,此线是火线,若氖管不发光,此线是零线,B 不符合题意;C、当活塞迅速压缩空气时,对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大,C不符合题意;D、内燃机压缩冲程,缸内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该冲程中气缸内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加强,D不符合题意。
《内能及内能的利用》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很小的
C.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其中气体扩散最显著
D.扩散现象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运动
2、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濛濛细雨从空中下落 B.炒菜时,满屋飘香
C.扫地时灰尘四起 D.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3、取两块表面磨平、干净的铅块,让它们紧密接触,铅块就能结合在一起,在它的下面还可以挂一个重物.这个实验主要说明()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C.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4、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B.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的水没有内能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5、关于热量和温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相接触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6、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
B.玻璃杯中的水凝固成冰后,其内能变为零
C.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
D.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7、下列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用打气筒打气,气筒壁发热
B.锯木头时,锯条发热
C.用电熨斗烫衣服,电熨斗发热
D.被点燃的冲天炮腾空而起
8、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C.物体的比热容与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D.物体的比热容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
9、水的比热容较大,人们往往利用它的这一特性为生活、生产服务,下列事例中与它的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A.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 B.冬季,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
C.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 D.在较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
10、如图1所示实验,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
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
B.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内能增加
C.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压缩冲程相同
D.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图1
11、关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压缩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②在做功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点火方式相同
以上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只有②③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④ D.只有①②③
12、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有关
B.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
C.煤的热值比干木柴大,燃烧煤放出的热量一定比燃烧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
D.0.5 g汽油和2 kg汽油,它们的热值是一样的
13、甲、乙两台汽油机,甲的效率比乙高,则()
A.甲每秒钟做的功比乙每秒钟做的功多
B. 消耗同样多的汽油,甲做的有用功比乙做的有用功多
C. 甲消耗的汽油比乙消耗的汽油少
D.做同样多的有用功,甲消耗的汽油比乙消耗的汽油多
14、在研究物体放出热量多少跟物质种类是否有关的实验中,提供的材料:
(1)0.1kg的铜块(2)0.1kg的铝块(3)0.2kg的铜块(4)0.3kg的铝块。
应选用的材料是()
A.(1)与(2) B.(1)与(3) C.(2)与(4) D.(3)与(4)
15、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下图所示。
根据图线可知()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
量
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16、一台四冲程内燃机的飞轮转速为1800r/min,它1s完成()
A.30个冲程,做了30次功
B.60个冲程,做了60次功
C.120个冲程,做了30次功
D.60个冲程,做了15次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题
号
答
案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7、“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那个时代,人们就已觉察到城市暖于郊区。
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一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_________;二是建筑群、马路中的砂石、水泥的__________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更明显;三是城市水面小,水的___________吸热少;四是楼群林立,难以形成对流。
18、在物理学中常提到“热”字,但其含义各不相同,请将下列“热”的含义填入空格内。
(1)这盆水很热,这里的“热”是指 ; (2)物体吸热升温,这里的“热”是指 ; (3)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是指 。
19、炎热的夏天,小红将买来的饮料放进冰箱中冷藏,饮料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利用________的方法减少了饮料的内能;用钢锯锯铁棒,铁棒和锯条的温度都升高,这是利用________的方法增加了它们的内能.
20、如图2所示,先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棉花,然后迅速压下活塞,筒内棉花燃烧起来。
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活塞压缩玻璃筒内的空气,对筒内空气 ,使空气的 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着火点就燃烧起来了。
21、 一台四冲程汽油机,活塞向上运动的是______ _ 和___ ____
冲程,若在一分钟内火花塞点火1800次,则此汽油机做功___ ____次。
22、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3,吸收热量之比为3∶1,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
三、实验题(每小问2分,共18分)
23、如图3所示为研究物质比热容的实验装置,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对其加热。
实验时为比较水和煤油吸热本领的大小,我们可以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__________的不同;也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热得快”通电时间的长短反映水和煤油____________的多少。
24、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在4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
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请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分析概括有关实验结论。
烧杯号 液体 质量/m 初温/。
C 末温/。
C 加热时间/min 1 水 300 20 30 12.3 2 水
150
20 30 6.2 3 煤油 300 20 30 6.1 4
煤油 300
20
25
3.1
(1)比较1号烧杯和3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 煤油
图3
(2) 比较1号烧杯和2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比较3号烧杯和4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小黄同学做“比较两种材料保温性能”的实验,他取①泡沫塑料和②卫生纸两种物质作保温材料,两根相同的温度计,两个相同的大玻璃烧杯,钟表和热开水以及细线,硬纸片,剪刀.做两个相同的硬纸外壳,其中一个装置如图3(a),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得图3(b)所示“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实验过程室温基本不变,请回答:
(1)你认为小黄在操作时,就控制变量法方面还要注意什么?(只要求写出一条)
(2)①和②哪种材料的保温性能较好?为什么?
(3)当时的室温大约是多少?
四、计算题(6分)
26、用燃气灶烧水,燃烧0.5千克的煤气,使50千克的水从20℃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求:
(1)0.5千克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燃气灶烧水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