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教学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67.50 KB
- 文档页数:13
合工大eda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EDA(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基本概念,掌握EDA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能够掌握数字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并运用EDA工具进行简单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3. 学生能够了解合肥工业大学EDA课程的相关知识体系,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EDA工具进行电路原理图绘制、电路仿真和波形分析。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数字电路设计任务,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团队协作、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设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EDA课程,培养对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沟通交流,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和职业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知识,但对EDA工具和数字电路设计了解较少,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掌握EDA工具的使用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EDA基本概念:介绍EDA技术的起源、发展及其在现代电子设计中的应用,使学生了解EDA技术的重要性。
2. EDA工具使用:讲解常用EDA工具软件(如Multisim、Protel等)的基本操作,使学生掌握电路原理图绘制、仿真和波形分析的方法。
3. 数字电路设计原理:阐述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为学生进行电路设计奠定基础。
4. 电路设计与仿真:结合教材章节,指导学生运用EDA工具进行简单数字电路的设计、仿真和测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合肥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立式压机液压系统的设计成绩某立式压机要求采用液压传动来实现附表所列的简单动作循环,如移动部件重5000N,摩擦力、惯性力均可忽略,试设计此液压系统(含图)。
主要内容动作名称快速下降慢速施压快速提升原位停止外负载(N)10000 50000 10000 ― 速度m/min 6 0.2 12 ― 指导教师意见签名:200 年月日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动力设计题目滑台液压系统的设计成绩设计一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动力滑台的液压系统(含图)。
动力滑台的工作循环是:快进→工进→快退→停止。
液压系统的主主要内容要参数与性能要求如下:切削力Ft=20000N,移动部件总重力G=10000N,快进行程l1=100mm,工进行程l2=50mm,快进快退的速度为4m/min,工进速度为0.05m/min;加速、减速时间Δt=0.2s,静摩擦系数fs=0.2,动摩擦系数fd=0.1。
该动力滑台采用水平放置的平导轨,动力滑台可在任意位置停止。
指导教师意见签名: 200 年月日合肥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液压系统的设计题目成绩一台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动力滑台的工作循环是:快进→工进→快退→停止。
液压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要求如下:轴向主要内容切削力Ft=2400N,滑台移动部件总重5000N,加、减速时间为0.2s,采用平导轨,fs=0.2,fd=0.1,快进行程为200mm,工进行程为100mm,快进与快退速度相等,均为3.5m/min,工进速度为30~50mm/min,工作时要求运动平稳,且可随时停止运动,试设计动力滑台的液压系统(含图)。
指导教师意见签名:200 年月日合肥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卧式双面铣削组合机床液压系统的设计成绩试设计卧式双面铣削组合机床的液压系统。
机床的加工对象为铸铁变速箱箱体,动作顺序为夹紧缸夹紧→工作台快速趋近工件→工作台进给→工作台快退→夹紧缸松开→原位停止。
合工大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功能及分类。
2. 学会分析操作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设备管理。
3. 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如进程调度、内存分配、文件权限控制等。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进程管理的基本方法,编写简单的进程同步与互斥程序。
2. 学会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API进行文件操作和设备控制。
3. 能够分析并优化操作系统的性能,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在项目实践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计算机伦理道德观念,尊重知识产权,遵循法律法规。
本课程针对合肥工业大学高年级本科生,课程性质为专业核心课。
结合学生特点,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操作系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操作系统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操作系统概述:介绍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功能、分类及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
2. 进程管理:讲解进程与线程的概念、进程调度算法、进程同步与互斥、死锁与饥饿问题。
3. 内存管理:阐述内存分配策略、虚拟内存技术、页式和段式存储管理、内存碎片问题。
4. 文件系统:介绍文件和目录结构、文件权限控制、文件系统性能优化、磁盘空间分配策略。
5. 设备管理:讲解设备驱动程序、I/O调度策略、中断处理、设备分配与回收。
6. 操作系统实例分析:以Linux操作系统为例,分析其内核架构、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关键技术。
7. 操作系统性能评价与优化:介绍操作系统性能指标、性能评价方法、常用优化策略。
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和教材章节进行合理安排,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合肥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合肥工业大学五年级数学课程中关于复数的概念、运算及其应用,理解复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复平面内复数的几何表示,并能够运用复数解决几何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软件进行复数运算和分析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复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数学建模、计算和数据分析。
2. 提高学生在复数学习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复数相关的证明和推导。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软件进行复数计算、作图等操作,提高数学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特别是对复数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欣赏。
2. 培养学生面对复杂数学问题时的耐心、细心和合作精神,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3. 通过复数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合肥工业大学五年级数学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复数理论基础,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但可能对复数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存在困难。
教学要求:1. 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中认识复数的概念。
2. 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数学软件等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实际进步。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合肥工业大学五年级数学课程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复数的基本概念- 复数的定义与表示方法- 复数的分类(实数、虚数、纯虚数)- 复数的相等与共轭复数2. 复数的运算- 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复数的乘方与开方- 复数的模与辐角主值3. 复数的几何意义- 复数在复平面上的几何表示- 复数的模与辐角的几何意义- 复数运算的几何解释4. 复数的应用- 复数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复数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复数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实例5. 数学软件在复数学习中的应用- 使用数学软件进行复数运算- 使用数学软件绘制复数图形- 利用数学软件解决复数相关问题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1-2周:复数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第3-4周:复数的运算第5-6周:复数的几何意义第7-8周:复数的应用第9-10周:数学软件在复数学习中的应用教材章节:第1章 复数的基本概念与运算第2章 复数的几何意义第3章 复数的应用第4章 数学软件在复数学习中的应用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复数知识。
合工大化学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化学基本原理,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规律。
2. 熟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化学计算方法,能够准确进行相关计算。
3. 了解合工大化学原理课程中的重要概念和理论,如摩尔概念、化学平衡、酸碱理论等。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化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熟练使用实验仪器和化学试剂。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和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习动力。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探讨问题。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化学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合工大化学原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化学基础,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学生处于大学阶段,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操作。
根据以上分析,课程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准确解释化学原理,并进行相关计算。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化学实验,并正确分析实验结果。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展示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4.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展现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学生能够认识到化学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化学基本原理:包括原子结构、化学键、化学反应类型等,参考教材相关章节,让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
2. 化学方程式与计算: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以及化学反应的摩尔计算,结合教材实例进行分析。
3. 摩尔概念:阐述摩尔的概念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包括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等。
4. 化学平衡:介绍化学平衡的概念、平衡常数,以及平衡移动原理。
5. 酸碱理论:讲解酸碱的定义、酸碱中和反应,以及酸碱滴定等。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居住区规划合肥市王下份地块居住小区规划设计(2009级城市规划)(三年级下学期)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城市规划系合肥市王下份地块居住小区规划设计(2009级城市规划专业)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住房政策、住房制度、居住现状、居住标准以及住宅房地产的相关知识。
2、通过对本市居住区环境专题调研,掌握进行社会调研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手段,进一步培养学生调查分析和综合思考能力。
并初步学会在调研报告中运用经济分析及掌握相关软件的应用。
3、掌握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熟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等相关规范。
二、教学重点1、文献资料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专题调研的工作方法和调研报告的书写。
2、规划设计方法与构思过程的进一步锻炼,规划思维的进一步培养和训练,突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创新思维的发掘。
3、关注居住区规划设计、居住环境分析及地区城市设计间的比较分析与相关联系。
三、主要教学内容1、调研报告文献调研: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收集和整理,旨在了解我国住房制度和当代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建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了解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了解相关的政策、法律与法规、规范等内容。
专题调研:结合本课程设计题目对本市部分居住小区进行相关专题调研,进行充分的调研数据分析,进而探讨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相关理论的发展和实践,并完成专题调研报告。
2、课程规划设计收集现状基础资料和相关背景资料,分析城市的地域文化特征,分析基地现状与周围环境关系,提出相应的规划构思、设计方案与设计说明。
为居民经济合理地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生活和文化生活需要地舒适、卫生、安全、宁静和优美的居住环境。
四、主要教学方法采取专题讲座、参观调研、设计辅导、问题讨论、公开讲评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自学能力的训练与提高,强化学生的调研分析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教学大纲目录课程教学大纲 (2)实验教学大纲 (6)《电路理论》教学大纲总学时:128 课堂教学:98 实验/上机:30 学分:8教学大纲的说明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电路是电类(特别是强电类)诸如电气工程、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各个专业课的桥梁和纽带。
它的任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电路理论、及其基本分析方法、并锻炼实验的基本技能,并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同时通过学习,可以加强能力培养和严谨的学风训练。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和电阻、电感、电容以及独立源、受控源等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
牢固掌握电路中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的概念。
2、充分理解并能运用线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结点法、支路法、回路法和迭加定律、替代定律、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等电路的基本定律和定理,有源和无源的等效电阻、输入电阻以及Y-⊿变换。
3、掌握电感、电容的动态特性的概念熟练掌握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方法,掌握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方法,并能列写其状态方程。
充分理解时间常数、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全响应、自由分量、强制分量等概念。
理解电路的单位阶跃响应与单位冲激响应。
能掌握和运用拉普拉斯变换分析和计算一阶、二阶电路。
4、熟练掌握正弦量的有效值、频率、相位和初相位及相位差的概念,相量的概念、相量图的作法、复阻抗、复导纳及其相互变换。
能熟练掌握和运用相量法分析计算正弦电流电路(包括磁耦合电路、三相电路)。
了解非正弦电路的分析方法。
5、掌握现代电路分析的基本理论,初步了解大型网络和电路的分析方法以及计算机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6、了解非线性电路的一些基本特点和分析方法。
7、能正确的使用国际单位制。
三、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前期课程主要为:高等数学、复变函数、积分变换,线性代数,大学物理。
本门学科是后续电子技术(数电、模电)、微机原理的重要前提。
四、教学形式与学时分配五、本课程的性质及适用对象:课程为技术基础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必修课。
课程设计设计题目:乙醇-水溶液板式精馏塔设计学生姓名:牛璐学号:2015212054专业班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5-3班指导教师:张传玲设计时间:2018.7.2-2018.7.15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年处理44000 吨乙醇- 水溶液系统1.料液含乙醇50% ,馏出液含乙醇不少于94%,残液含乙醇不大于0.5%(wt %)2.操作条件:(1)泡点进料,回流比自选。
(2)塔釜加热蒸汽压力:间接0.2MPa(表压),直接0.1MPa (绝压)。
(3)塔顶全凝器冷却水进口温度20℃,出口温度50℃。
(4)常压操作。
年工作日300天,每天工作24小时。
(5)设备形式筛板塔。
任务来源:某中药厂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一份。
2.主体设备条件图(1#图纸)一张,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3#图纸)一张。
摘要工业上乙醇-水分离的过程是在精馏塔中进行的。
乙醇-水分离过程为物理过程。
回流是构成气、液两相接触传质的必要条件,而板式精馏塔的设备设计是关键部分。
此次课程设计是用于分离乙醇-水的筛板式精馏塔的设计,进料口处乙醇的流量为236.16kmol/h。
设计的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 1.2倍,精馏塔径为1.2 m,全塔高度为27.62 m。
最后经设计校核后,此次课程我们设计出了安全且满足生产要求的板式精馏塔。
关键词:乙醇;回流;筛板式;精馏塔Abstract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ethanol-water separation is carried out in a rectification column. The ethanol-water separation process is a physical process. Reflow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 gas-liquid two-phase contact mass transfer, and the equipment design of the plate rectification column is a key part. The course design was designed for the separation of ethanol-water sieve plate distillation column, and the flow rate of ethanol at the feed port was 236.16 kmol/h. The designed reflux ratio is 1.2 times the minimum reflux ratio, the distillation column diameter is 1.2 m, and the full tower height is 27.62 m. After the final design review, we designed a plate rectification tower that is safe and meets production requirements.Keywords:benzene, toluene, plate type, distillation column目录1 绪论 (8)1.1 概述 (8)1.1.1 乙醇的性质与用途 (8)1.1.2 乙醇的应用 (8)1.2 操作条件的确定 (9)1.2.1 操作压力 (9)1.2.2 进料状态 (9)1.3 设备型式 (9)1.3.1 筛板塔 (9)2 设计方案论证及确定 (10)2.1已知设计条件 (10)2.2 选择塔型 (11)2.3 精馏方式 (11)2.4 操作压力 (11)2.5加热方式 (11)2.6 工艺流程 (11)3 筛板式精馏塔的工艺设计 (12)3.1 塔的物料衡算 (12)3.1.1 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摩尔分数 (12)3.2 塔板数的确定 (13)3.2.1最小回流比及操作回流比的计算 (13)3.2.2操作方程的确定 (14)3.2.3板效率及实际塔板数的确定 (14)3.3 精馏段物性衡算 (15)3.3.1物料衡算 (15)3.3.2气液体积流率的计算 (19)3.4 塔和塔板主要工艺尺寸计算 (19)3.4.1 塔板横截面的布置计算 (19)3.4.2 筛板能校塔流体力学校核 (26)3.5 精馏段塔板负荷性能图 (28)3.5.1 过量液沫夹带线 (28)3.5.2溢流液泛线 (29)3.5.3液相上限线 (30)3.5.4漏液线(气相负荷下限线) (30)3.5.5液相下限线 (30)3.5.6 操作线 (31)4 精馏塔的附属设备及选型 (31)4.1 辅助设备的选型 (31)4.1.1 直接蒸汽加热 (32)4.1.2冷凝器 (32)4.1.3馏出液冷却器 (33)4.1.4釜液冷却器 (33)4.2 塔的主要接管尺寸的选取 (35)4.2.1塔附件设计 (35)4.2.2 筒体与封头 (36)4.2.3除沫器 (36)4.2.4 裙座 (37)4.2.5 人孔 (37)4.3输送泵的选取 (38)5 塔高的确定及塔的其它工艺条件 (39)5.1 塔高的设计计算 (39)5.1.1塔高的确定 (39)5.1.2塔板结构的确定 (40)6.塔设备的机械设计 (41)6.1按计算压力计算塔体和封头厚度 (41)6.2 塔设备质量载荷计算 (41)6.3 风载荷与风弯矩计算 (42)6.4地震弯矩计算 (45)6.5各种载荷引起的轴向应力 (47)6.6 塔体和裙座危险截面的强度与稳定校核 (48)6.6.1 塔体的最大组合轴向拉应力校核 (48)6.6.2 塔体与裙座的稳定校核 (49)6.7 塔体水压试验和吊装时的应力校核 (49)6.7.1 水压试验时的各种载荷引起的应力 (49)6.7.2水压试验时应力校核 (50)6.8基础环设计 (50)6.8.1基础环尺寸 (51)6.8.2基础环的应力校核 (51)6.8.3基础环厚度 (51)6.9地脚螺栓计算 (52)6.9.1地脚螺栓承受的最大拉应力 (52)6.9.2地脚螺栓的螺纹小径 (53)7 设计结果概要及汇总表 (54)8.附录 (59)9.设计方案讨论 (60)参考文献 (62)课设感想 (63)1绪论1.1概述1.1.1 乙醇的性质与用途乙醇它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它的水溶液具有特殊的、令人愉快的香味,并略带刺激性。
合工大管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合肥工业大学管网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流体力学、管道设计原理等;2. 了解管网系统的结构、性能及运行规律,具备分析管网系统故障的能力;3. 掌握管网系统优化设计的方法,提高管网系统的运行效率。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管网工程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管网系统模拟、分析和优化设计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使其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协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管网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素养,使其具备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3. 引导学生关注管网工程领域的发展动态,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
本课程针对合肥工业大学高年级本科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管网知识体系,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我国管网工程领域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课堂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管网基础知识:包括流体力学基本概念、流体流动方程、管道压力损失等;教材章节:第一章 流体力学基础2. 管网系统设计原理:介绍管网系统的结构、性能、运行规律,以及管网系统设计方法;教材章节:第二章 管网系统设计原理3. 管网系统模拟与优化:讲解管网系统模拟、分析及优化设计的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操作演示;教材章节:第三章 管网系统模拟与优化4. 管网系统设备与材料:介绍管网系统中常用的设备、材料及其性能参数;教材章节:第四章 管网系统设备与材料5. 管网工程施工与管理:讲解管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验收及项目管理;教材章节:第五章 管网工程施工与管理6. 管网系统运行与维护:分析管网系统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介绍管网系统的维护与管理;教材章节:第六章 管网系统运行与维护7. 管网工程案例分析与讨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管网工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