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产品分类
- 格式:doc
- 大小:104.00 KB
- 文档页数:4
分类五花八门行业标准不统一近年来,国内汽车市场车型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企业在产品推广方面将车型分类描述得越来越乱。
各车企推出的新车型,或是套用国外的分级标准,或是根据市场需要,给自己的车型冠上一个“显赫”的级别,以期获得良好的营销效果。
不同的分类标准经常混淆了消费者的视线。
而事实上,不仅市场上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就连国家各管理部门中,对于汽车的分类也不能做到整齐划一。
从国家标准来看,2002年3月我国采用了新的汽车分类标准,即《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3730.1-2001,它取代了旧标准GB/T3730.1-1988,并且在技术内容上采用了ISO3833国际标准的修订稿ISO/WD3833,将过去的8种汽车类型重新划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类。
正是这种新分类方法将私人购买作为代步工具的车辆,称之为乘用车;并将公务及商业经营的运输车辆称为商用车。
“乘用车”概念的推出,改变了传统的将轿车视为奢侈品的观念,将其纳入私人消费的范畴。
GB/T3730.1-2001新国标将汽车分为乘用车(不超过9座)和商用车。
乘用车下设11种类型,分别是普通乘用车、活顶乘用车、高级乘用车、小型乘用车、敞篷车、仓背乘用车等;商用车分为客车、货车和半挂牵引车。
其中,客车有8种类型,分别是小型客车、城市客车、长途客车等;货车有6种,分别是普通货车、多用途货车、全挂牵引车等。
按规定,这份国标是汽车行业的“通用性分类”,适用于一般概念、统计、牌照、保险、政府政策和管理的依据。
与GB/T3730.1-2001同年实施的《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GB/T15089-2001代替了旧标准GB/T15089-1994,将机动车辆和挂车分为L类、M类、N类、O类、G类。
这份标准主要用于型式认证。
新旧国标并行实施近三年。
从2005年1月开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统计中率先实行了新的分类标准。
“乘用车”这一名词出现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统计里,并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汽车用品分类大全在汽车行业中,有许多种汽车用品可以让我们的驾驶体验更加便捷、舒适和安全。
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汽车用品分类,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车辆的用品。
1. 内饰用品内饰用品是指可以提升汽车内部舒适度和美观度的用品。
比如汽车座套、方向盘套、脚垫、挂饰等。
选择优质的内饰用品不仅可以增强驾驶乐趣,还可以保护汽车内饰,延长使用寿命。
2. 外饰用品外饰用品主要是为了美化汽车外观和提升行车安全。
比如车身贴纸、车衣、雨刮器等。
外饰用品的选择要考虑与车身颜色和型号的搭配,同时也要注重材质和质量。
3. 座椅用品座椅用品是为了增加座椅的舒适度和保护座椅的耐久性。
比如腰靠垫、头枕、座椅套等。
选择透气性好、易清洁的座椅用品可以有效减轻长时间驾驶对身体的压力。
4. 安全用品安全用品是保障驾驶安全的关键。
比如车载灭火器、安全锤、应急救援包等。
购买安全用品时要选择正规的品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5. 保养用品保养用品是为了延长汽车使用寿命和保持车辆良好状态。
比如机油、防冻液、玻璃水等。
定期更换和添加保养用品可以有效提升汽车性能和安全性。
6. 车载电子产品随着科技的发展,车载电子产品在汽车行业中越来越受欢迎。
比如行车记录仪、导航仪、车载充电器等。
选择适合自己车辆和需求的车载电子产品,可以为驾驶提供更多便利和安全保障。
总结:以上就是关于汽车用品的分类大全。
在选择汽车用品时,一定要根据自己车辆的型号和个人需求进行合理选择,同时也要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祝您驾驶愉快!。
汽车行业及产品分类行业产品细分产品汽车乘用车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多功能乘用车(MPV)、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交叉型乘用车。
客车按照大小分:大型客车、中型客车、轻型客车。
按照燃料和动力类型分:汽油型客车、柴油型客车、无轨电车、其他燃料客车。
载货汽车按照载货重量和类型分:重型载货车、中型载货车、轻型载货车、微型载货车。
按照燃料和动力类型分:汽油型载货汽车、柴油型载货汽车、其他燃料载货汽车。
半挂牵引车半挂牵引车(指装备有特殊装置用于牵引半挂车的商用车辆)。
汽车底盘公路机动车底盘、汽车起重车底盘、非公路用自卸车底盘、其他汽车底盘。
改装汽车和低速载货汽车改装汽车改装载货汽车、改装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改装自卸汽、改装牵引汽车、改装客车、改装厢式汽车、改装罐式汽车、改装仓栅式汽车、改装特种结构汽车、改装专用自卸汽车、其他改装汽车。
低速载货汽车三轮载货汽车、其他低速载货汽车。
汽车车身、挂车汽车车身多功能乘用车车身、大型客车车身、中型客车车身、轻型客车车身、货运机动车辆车身、其他汽车车身。
挂车、半挂车野营宿营车挂车及半挂车、货运挂车及半挂车、特型挂车及半挂车、载客用机动车挂车及相关挂车、其他挂车、半挂车。
挂车及半挂车零件挂车及半挂车零件(指必须可确定为专用于或主要用于机动车车辆的零件;包括挂车底盘及其部件、挂车车轴、车身、挂车车轮、挂钩装置、挂车制动器、挂车传动轴、旋转杆及类似零件)。
机动车零部件及配件机动车(汽车)零配件机动车制动系统、机动车缓冲器及其零件、变速器总成、驱动桥总成、非驱动桥总成、机动车车轮总成、机动车悬挂减震器、机动车辆散热器、消声器及其零件、合器总成、机动车用控制装置总成、其他机动车(汽车)零配件。
汽车底盘车架、车身及其零配件汽车底盘车架及其零件、座椅安全带、安全气囊装、车窗玻璃升降器、车身底板、侧板及类似板、机动车门及其零、机动车车窗、窗框、其他车身零配件。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汽车车型统计新分类解读从2005年开始,作为全国汽车行业统计工作归口部门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将在汽车行业实行新的车型统计分类。
本次分类是我国汽车工业在车型统计分类上的第一次重要改革,也是为了满足加入WTO后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对于今后汽车行业的发展影响深远。
新分类中各车型是如何进行划分的,以及与旧分类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本文将向各位读者作较为深入的解读。
首先看一下旧分类的相关情况。
旧分类是1988年依照GB/T3730.1-88制订的,分为三大类,即载货汽车、客车和轿车,各类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进行了细分类,具体为:载货汽车分为(按照总质量划分):1、重型载货车(总质量>14吨);2、中型载货车(6吨<总质量≤14吨);3、轻型载货车(1.8吨<总质量≤6吨);4、微型载货车(总质量≤1.8吨)。
客车分为(按照车身长度划分):1、大型客车(车长>10米);2、中型客车(7米<车长≤10米);3、轻型客车(3.5米<车长≤7米);4、微型客车(车长≤3.5米)。
轿车分为(按照排量划分):1、高级轿车(排量>4升);2、中高级轿车(2.5升<排量≤4升);3、中级轿车(1.6升<排量≤2.5升);4、普通级轿车(1.0升<排量≤1.6升);5、微型轿车(排量≤1.0升)。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国在汽车管理上按照底盘的生产权分为整车企业和改装车企业,公布的汽车产销量是整车企业的产销量,它包括了整车企业外卖底盘商品量的数量,也可以说整车企业卖给改装车企业的底盘数量在月度统计中是按照整车来统计的,因此在载货汽车和客车中,包含载货汽车和客车底盘的数量。
另外,由于产品管理上的原因,个别车型如上海通用的GL8、广州本田的奥德塞、北京吉普中的部分切诺基,目前还是按照轿车来统计。
前几年我国还出现的“准轿车”,其本应属于轿车产品但因管理上的规定我们将其归入轻型客车中统计。
机动车和挂车分类的标准(Classification of power-driven vehicles and trailers) 2008.05. 一、汽车(MOTOR VEHICLE)(按GB/T 3730.1-2001、GB 7258 –2004)由动力驱动,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或货物;牵引载运货物的车辆或特殊用途的车辆;特殊用途。
“汽车”还包括与电力线相连的车辆,如无轨电车;整车整备质量超过400㎏的三轮车辆。
1、汽车/机动车依其用途分为:a) GB 9417 - 88 —轿车、客车、载货汽车、越野汽车、牵引汽车、自卸汽车、专用汽车、半挂车、(改装车、农用汽车)等。
b) GB/T 15089-2001 —汽车(M 、N 、G 类)、挂车(O)、摩托车(L);c) GB/T 3730.1-2001 ―汽车、挂车和汽车列车类型,汽车—乘用车、商用车辆;d) GB 7258 –2004 —机动车分为汽车、摩托车及轻便摩托车、组成拖拉机运输机组的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汽车”直接分为乘用车、客车、货车、半挂牵引车等四类;e) QC/T 775-2007 <乘用车类别及代码》—M1a 轿车(三箱、两厢)、M1g 运动型乘用车、M1b 多用途乘用车、M1z 专用乘用车;f)GB/T 17350-1998<专用汽车和专用半挂车术语和代号》—专用汽车:厢式汽车、罐式汽车、专用自卸汽车、起重举升汽车、仓栅式汽车、特种结构汽车;专用半挂车:同专用汽车。
2、其它分类方法:A)按动力装置类型-内燃机、电动、其它动力(蒸汽机、太阳能、氢气燃料汽车);B)汽车轴数及驱动型式― 2 、3 、4轴汽车(4×2 、4×4 、6×6 、8×8 );3、轿车分类:a) GB 9417 - 88 ―按发动机排量(微型、普通、中级、中高级、高级轿车) ;b) QC/T 775 - 2007 —乘用车分为轿车(M1a)、运动型乘用车(M1g)、多用途乘用车(M1b)、专用乘用车(M1z);c) GB/T 15089-2001 ―按座位数(M1),不超过九座(含驾驶员)载客车辆;d) GB/T 3730.1-2001 ―按座位数(小于9个)的载运乘客及行李乘用车;(e) 其它(结构布置)—按发动机的位置及驱动型式分为前置、前驱动;前置后驱动;后置后驱动及全轮驱动;4、客车分类a)GB/T 15089-2001 —按座位数、最大设计总质量(M2-A 级、B 级、Ⅰ级、Ⅱ级、Ⅲ级 / M3-A 级、B 级、Ⅰ级、Ⅱ级、Ⅲ级载客机动车);b)GB/T 3730.1-2001 ―小型客车、城市客车、长途客车、旅游客车、铰接客车、无轨电车、越野客车等商用车辆;c)GB 9417-88 ―按汽车总长(微型、轻型、中型、大型-城市长途旅游及团体客车和特大型-铰接及双层)d)按发动机的位置(前置后驱动、中置后驱动、后置后驱动);5 载货汽车分类:a) GB 9417-88 ―按厂定最大总质量(微型、轻型、中型、重型);b)GB/T 15089-2001 ―按最大设计总质量(N1 / N2 / N3 );c)GB/T 3730.1-2001 ―按用途(普通、多用途、全挂牵引、越野、专用作业、专用货车);d)按驾驶室结构—长头、短头、平头、单排、双排司机座等;e)按货箱型式—栏板式、自卸式、厢式、罐式、平台式、蓬式、牵引半挂式等;6 越野汽车分类a) GB 9417 - 88 ―按厂定最大总质量(轻型、中型、重型、超重型型);b) GB/T 15089-2001 ―按最大设计总质量及N / M类(M1G / N1G;N1G / N2G / M2G / M3G;N3G / M3G。
浅谈汽车行业的分类汽车行业是现代工业化社会中一个重要的产业领域,涵盖了多个子行业和细分市场。
根据不同的标准和特征,汽车行业可以分为多个分类。
下面就从生产制造、能源类型、用途和市场规模等方面浅谈汽车行业的分类。
1.生产制造分类按照生产制造方式的不同,汽车行业可以分为传统制造和新能源制造两大类。
传统制造主要以内燃机为动力,包括燃油汽车和柴油汽车。
新能源制造则以电力或者其他清洁能源为动力,包括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车等。
2.能源类型分类根据动力来源的差异,汽车行业又可以被分为汽油车、柴油车、电动车以及混合动力车等几大类。
汽油车和柴油车以燃油为动力,广泛应用于大多数家庭和商业市场。
电动车则使用电力驱动,无排放且环保,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采用。
混合动力车则是电动车和传统燃油车的结合,既能够使用传统燃料,又能够利用电力驱动。
3.用途分类根据车辆的用途和功能差异,汽车行业可进一步分为轿车、商用车、货车、客车、跑车、SUV等多个类别。
轿车主要以个人乘坐和代步为主,外形小巧灵活;商用车主要用于商业运输,包括货物运输、公共交通等;跑车以高速驾驶和运动性能为主,外观和动力非常突出;SUV(运动型多功能车辆)是一种越野车型,融合了轿车、客车和越野车的特点。
4.市场规模分类根据市场规模和发展情况,汽车行业可分为传统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
传统成熟市场主要包括北美、欧洲和亚洲等地。
这些市场中,汽车销售量大,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和认知度较高。
新兴市场则主要包括印度、中国、巴西等国家。
这些市场中,汽车行业发展迅猛,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和市场潜力较大。
综上所述,汽车行业的分类可以根据生产制造方式、能源类型、用途和市场规模来进行。
这些分类既反映了汽车行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市场机会。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汽车行业的分类和细分定将更加多样化和精细化。
继续探讨汽车行业的分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重要数据汽车行业分级分类标准在汽车行业,数据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尤其是在分级分类和标准化方面。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理解汽车市场,业内采用了一系列分级分类和标准,以便更好地对汽车产品和市场进行管理、比较和评估。
本文将探讨汽车行业中的分级分类标准及其重要数据。
一、汽车行业分级分类汽车行业中的分级分类主要基于车辆的用途、尺寸、能源类型等因素,常见的分级分类包括:按用途分类:轿车:主要用于载人交通,分为小型轿车、中型轿车和大型轿车。
SUV(运动型多用途车):结合了轿车和越野车的特点,适用于多种路况。
MPV(多功能车):以舒适性和空间为主要特点,适用于家庭和商务用途。
皮卡:主要用于运输货物,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
按尺寸分类:微型车、小型车、紧凑型车、中型车、大型车:根据车辆尺寸的不同进行分类。
按能源类型分类:燃油车:以燃油为动力源,包括汽油车和柴油车。
混合动力车:同时搭载内燃机和电动机,提高燃油利用率。
电动车:以电池为动力源,包括纯电动车和插电混合动力车。
二、汽车行业标准化的重要数据在汽车行业,标准化的重要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燃油效率和排放标准:燃油效率是衡量汽车燃油利用率的关键指标,排放标准则影响汽车对环境的影响。
这些数据对于政府制定法规、企业设计新车型和消费者购车选择都至关重要。
安全性能评价:安全性能数据包括碰撞测试、刹车距离、稳定性等多个方面,这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是产品竞争的关键因素,也是消费者选择汽车时的重要依据。
动力性能和驾驶体验:包括车辆的加速性能、驾驶稳定性、悬挂系统等,这些数据直接关系到车辆的性能表现和驾驶体验。
智能化和互联性:包括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自动驾驶技术、智能安全辅助系统等,这些数据关系到汽车是否符合当前科技发展的潮流,也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之一。
维修和保养成本:汽车的维修和保养成本对于车主而言是一个长期的负担,因此相关的标准化数据能够影响车主的购车决策。
新能源车电池性能:对于电动汽车而言,电池的性能直接关系到续航里程和充电效率,因此电池性能数据是关键的标准。
TPU汽车产品标准包括以下内容:一、产品定义和概述TPU(热塑性聚氨酯)汽车产品是指使用TPU材料制成的汽车零部件和配件。
这些产品通常具有优异的耐磨性、抗冲击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能够满足汽车行业的严格要求。
本标准旨在规定TPU汽车产品的质量要求、测试方法、检验规则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和环保。
二、产品分类根据用途和功能的不同,TPU汽车产品可分为以下几类:1. 汽车轮胎:包括轮胎外胎、轮胎内胎等。
2. 汽车零部件:如发动机部件、制动系统部件、悬挂系统部件等。
3. 汽车配件:如车门密封条、车窗密封条、雨刮器等。
4. 其他:如汽车装饰件、汽车隔热材料等。
三、质量要求TPU汽车产品的质量要求包括以下方面:1. 物理性能:应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如拉伸强度、撕裂强度、耐磨性等。
2. 化学性能:应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化学腐蚀性等。
3. 环保性能:应无毒、无异味,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环保标准。
4. 外观质量: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明显气泡、杂质、色差等缺陷。
5. 尺寸精度:应符合相关设计和加工要求,确保安装和使用效果。
6. 安全性: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安全标准,如抗静电性能、阻燃性能等。
7. 其他要求:根据具体产品的特定要求,可能还包括其他方面的质量要求。
四、测试方法为确保产品质量,应进行以下测试:1.物理性能测试:按照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测试,如拉伸试验、撕裂试验、耐磨试验等。
2.五、检验规则1. 抽样检验:根据产品的特性和生产批次,制定合理的抽样方案,如按照每批次或每小时进行抽样检验。
2. 检验项目:对于每一类TPU汽车产品,应明确规定检验的项目和方法,确保产品符合相关质量要求。
3. 不合格品处理:对于检验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应进行标识、隔离和处置,防止不合格品流入市场。
4. 检验记录:应建立完善的检验记录,记录产品的生产批次、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信息,以备查验。
六、包装、运输和储存1. 包装:TPU汽车产品的包装应符合相关环保要求,如使用可回收的材料制成,同时应能保护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一、报告背景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配件市场也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竞争力,本报告对汽配产品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我国汽配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产品概述1. 产品分类汽配产品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汽车零部件:包括发动机、变速箱、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等。
(2)汽车用品:包括汽车内饰、汽车美容、汽车电子、汽车配件等。
(3)汽车维修工具:包括维修工具、检测设备、诊断仪器等。
2. 产品特点(1)功能性强:汽配产品具备保障汽车正常运行的各项功能,如提高汽车性能、保障行车安全等。
(2)品质要求高:汽车配件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因此对品质要求较高。
(3)更新换代快: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汽配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
二、市场分析1. 市场规模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带动了汽配市场的快速发展。
据统计,2019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达到2.2万亿元,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2. 市场竞争(1)国内外品牌竞争激烈:国内外知名品牌纷纷进入我国市场,加剧了市场竞争。
(2)价格竞争:部分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导致市场竞争加剧。
(3)品牌差异化竞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等方式,提升品牌竞争力。
三、发展趋势1. 绿色环保: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环保型汽配产品将成为市场主流。
2. 智能化:汽车智能化趋势明显,智能汽配产品需求将持续增长。
3. 定制化:消费者对个性化需求日益增长,定制化汽配产品将成为市场新宠。
4. 跨界融合:汽车与互联网、物联网等行业的跨界融合,将为汽配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四、总结汽配产品作为汽车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应关注市场动态,把握发展趋势,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品质,以适应市场需求。
同时,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竞争力。
车型分类标准车型分类标准是指根据车辆的用途、结构、性能等特点,将车辆进行分类和归纳的标准。
在汽车行业中,车型分类标准对于消费者购车、政府管理、企业研发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车型分类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按用途分类。
1.客车,主要用于运输乘客,包括大巴、中巴、面包车等。
2.货车,主要用于运输货物,包括轻型货车、中型货车、重型货车等。
3.专用车,包括救护车、消防车、工程车等,根据具体用途进行分类。
4.越野车,主要用于越野行驶,具有较强的通过能力和越野性能。
5.运动车,主要用于赛车、运动等,具有较高的性能和操控性。
二、按结构分类。
1.轿车,包括三厢轿车、两厢轿车、硬顶轿车、敞篷轿车等。
2.SUV,即运动型多用途车,具有越野能力和轿车般的操控性。
3.面包车,多用于商务和家庭用途,具有较大的载货空间。
4.皮卡,主要用于运输货物,具有较大的载货空间和较强的越野能力。
5.客车,包括大巴、中巴、小巴等,主要用于运输乘客。
三、按动力分类。
1.燃油车,包括汽油车、柴油车等,根据燃料种类进行分类。
2.新能源车,包括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等,具有环保、节能的特点。
3.混合动力车,即同时具备燃油和电动两种动力的车辆。
4.纯电动车,完全依靠电能驱动的车辆,无需燃油。
四、按尺寸分类。
1.微型车,整车尺寸小,适合城市狭窄道路和停车场使用。
2.小型车,适合家庭用车,具有较好的燃油经济性和舒适性。
3.中型车,具有较大的内部空间,适合家庭和商务用途。
4.大型车,具有较大的车身尺寸和内部空间,适合商务和商用需求。
五、按性能分类。
1.经济型车,具有较好的燃油经济性,适合日常通勤和家庭用车。
2.豪华车,具有较高的配置和舒适性,适合商务用车和高端消费人群。
3.运动型车,具有较高的动力性能和操控性,适合运动爱好者和赛车需求。
4.越野车,具有较强的通过能力和越野性能,适合户外探险和越野驾驶。
总结,车型分类标准是根据车辆的用途、结构、动力、尺寸和性能等特点进行分类的标准,对于消费者购车、政府管理、企业研发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泰国汽车产品分类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随着全球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泰国汽车市场逐渐崛起并成为东南亚地区重要的汽车生产和销售中心之一。
为了确保泰国汽车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以及促进国内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泰国政府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汽车产品分类标准。
汽车产品分类标准是指将汽车根据其特征、功能和性能等方面进行分类和标准化的体系。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汽车在设计、制造和销售过程中符合一定的标准要求,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
泰国汽车产品分类标准的制定过程经历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
相关政府部门、专家学者、行业协会以及汽车制造商等共同参与,通过分析国内外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标准,制定适合泰国国情的汽车产品分类标准。
本文将详细阐述泰国汽车产品分类标准的制定过程、标准的内容和实施情况,探讨其对泰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这些标准对其他国家汽车行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以促进全球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泰国汽车产品分类标准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提高汽车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将能够深入了解泰国汽车产品分类标准的重要性及其对汽车行业的影响,从而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泰国的汽车市场。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参考以下描述:文章结构旨在给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指引,让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逻辑。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展开: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文章进行简要介绍。
我们将概述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以及本文的目的和重要性。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介绍泰国汽车市场的概况。
我们将对泰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情况、主要参与者以及市场竞争状况进行分析。
然后,我们将深入探讨泰国汽车产品分类标准的重要性。
我们将探讨这些标准对于汽车销售和市场监管的作用,以及如何确保消费者能够准确了解产品的特点和质量。
接着,我们将介绍泰国汽车产品分类标准的制定过程。
我们将详细描述涉及的各个方面,包括标准的制定组织、参与者以及制定的具体步骤和监管机制。
引言: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制造业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分类,如产品分类、工艺分类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制造业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标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概述:制造业是通过加工原材料或组装零部件来生产产品的行业。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制造业可以分为多个子行业。
下面将详细介绍制造业如何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正文内容:一、产品分类1.耐用品制造业:包括汽车制造业、家电制造业等。
这些产品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消费者通常会考虑价格、品质和功能等因素。
2.非耐用品制造业:包括纺织品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等。
这些产品具有较短的使用寿命,消费者通常会考虑价格、口感和保质期等因素。
3.高新技术制造业:包括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新能源设备制造业等。
这些产品通常涉及到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创新能力。
4.传统制造业:包括纸制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等。
这些产品通常是传统行业的代表,主要依靠工艺和劳动力来生产。
5.原材料加工制造业:包括钢铁加工业、石化制品制造业等。
这些行业主要是对原材料进行处理和加工,作为其他行业的基础材料供应。
二、工艺分类1.离散型制造业:产品通过离散的生产方式加工制造,如汽车制造业、家电制造业等。
2.连续型制造业:产品通过连续的流程加工制造,如化工制造业、纸浆造纸业等。
3.定制型制造业:产品按照客户需求进行定制生产,如定制家具制造业、定制服装制造业等。
4.批量型制造业:产品按照一定的批次进行生产,如批量生产方式等。
5.大规模连续生产制造业:产品以大规模连续生产为特点,如钢铁制造业、化肥制造业等。
三、规模分类1.大型制造企业:具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如世界知名的汽车制造商。
2.中小型制造企业:生产规模较小,主要服务于本地市场,如一些家具制造企业。
3.微型制造企业:规模非常小,通常只有少数几个人从事生产活动,如手工艺品制造企业。
四、技术水平分类1.低技术制造业:依赖传统工艺和劳动力,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如一些家纺制造业。
汽车制造类
大众沃尔沃标致福特法拉利吉普jeep雪铁龙奔驰宝马路虎保时捷悍马别克奥迪
三菱吉利奇瑞
日产中华江淮
汽车零件
空气压缩机、制动器总成、液压制动泵、真空加力器、空气压缩机、制动室、液压制动泵、弹簧、标准件、轴承、五金件、钣金件、毛坯件、冲压件、挤压件、螺丝、紧固件、轮胎螺丝、半轴螺丝、U型螺丝、钢板中心螺丝
制动类
刹车碟,刹车分泵,刹车皮,刹车皮支架,刹车油管,刹车总泵,刹车ABS系统,刹车蹄、刹车片、刹车盘、刹车鼓、摩擦片、摩擦块、
汽车发动机
发动系统
1、大修件:活塞,连杆,缸套,活塞环,活塞销,活塞销卡簧,曲轴瓦,连杆瓦,止推瓦,曲轴,曲轴前油封,曲轴后油封,凸轮轴,凸轮轴油封,凸轮轴瓦,气门室该,气门室盖垫,气门油封,气门导管,气门坐圈,气门弹簧,气门挺柱、推杆、弹簧、油封、进气门,排气门,缸体,缸垫,水堵,油底壳,油底壳垫,放油螺丝,机油泵,机油滤网,时规带(链),时规皮带轮,调紧轮,时规滑快等;齿圈、齿轮室/齿轮室盖
2、点火类:分火线,高压包,火花塞等;
3、燃料气体类:空器滤清总成,进气胶管,进气支管,进气支管垫,废气管,空气流量计,节气门等;
4、燃料液体:滤清器节油器化油器油泵油管油嘴油箱调节器、汽车消声器燃油喷射装置自动波箱、散热器、汽油泵、电喷,燃油感应器燃油泵,
5、排气类:排气支管,消声器,三元催化等;
6、感应器类:曲轴位置传感器,凸轮轴传感器,氧传感器,机油感应器,水温感应器等、油门线;
汽车塑胶
车身外件
汽车轮胎、保险杠、车牌架、后视镜、排气管、行李架驾驶室、轮胎架、汽车玻璃、倒车镜倒车镜杆镜类
中空锁机马达,锁机,玻璃升降马达,玻璃升降架,门皮,内、外拉手,玻璃泥槽,玻璃压条,门密封条,门活页
车身内件
地胶、脚垫、车窗帘、扶手箱、车内杯架、手刹套、头枕、腰垫、安全带护肩、汽车靠垫、座垫、座套、方向盘套、遮阳用品、迎宾踏板、脚踏板、汽车座椅、儿童安全座椅汽车、冲压件、汽车零部件、座椅及附件、扶手、把手、拉手、叶子板、驾驶室及配件、车用密封条、行李架、排气管、冲压件、挤压件仪表台、车门内饰板、前面板、轮罩、轮眉、脚踏板、大灯饰条、包角、
汽车电子
汽车仪表
转速表、测速仪、汽车仪表、摩托车仪表、电动车仪表、汽车传感器、气压表、水温表、油压表、、燃油表
汽车车灯
车灯大灯、前照灯转向灯、角灯尾灯雾灯仪表灯刹车灯车顶灯、
汽车小电器
汽车锁倒车雷达行驶记录仪检测仪检测台试验台定位仪诊断仪分析仪汽车影音车载CD 车载mp3 车载影碟机车载电脑解码器功放、均衡器车载显示器电视接收器汽车通讯GPS汽车导航车载免提车载对讲机汽车小
电器汽车氧吧车载冰箱车用吸尘器车用按摩器材雨刮器、助力器、助力泵汽车音响、音响配件、扬声器、低音炮、车载MP3 、放大器
冷却系统
空调配件、节温器汽车空调、水泵、风扇、散热器、冷却器冷凝器冷却塔汽车水管、蒸发器、风扇水箱、叶轮百叶窗中冷器制冷剂制冷压缩机、节温器水箱
电器电源、点火系统
汽车蓄电池、点火器、车载逆变器、火花塞、点火线圈、电子调节器、点烟器、分电器、电源、点火系统配件
电瓶起动机发电机全车线继电器雨刷电机雨刷臂片雨刷连动杆、组合开关、点火开关分电器点火线圈高压线火花塞、感应塞油浮子传感器刹车灯开关倒车灯开关全车线路保险丝盒保险片玻璃升降器、汽车电机卡扣汽车开关
汽车电子系统
轮胎压力检测系统汽车安全带安全气囊防盗器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GPS车载卫星导航系统轮胎压力智能监测系统TPMS 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 牵引力控制系统TCS 电子稳定装置ESP 头颈保护系统WHIPS 防劫持装置TGS 集成安全系统ISS 驱动防滑系统ASR 电控动力转向系统EPS AGVS 撞击感应系统预防碰撞制动系统PBS 汽车刹车系统
汽车机械:
行走系统
前桥、后桥、减震系统、悬挂系统、平衡块、缓冲器、轮辋、轮毂、汽车轮胎、盆角齿差速器半轴、主减总成角齿凸缘后桥其它件差速器壳主减壳
离合系
离合器、离合器助力器离合器压盘离合器片、变速器、万向节、取力器、同步器、差速器总成、变速器齿轮及轴、传动轴、转向盘、转向节、转向拉杆、减速器、分离杠杆分离杠杆调整螺丝分离轴承离合器壳分离轴承座
车身及附件
车架总成、驾驶室车厢及配件座椅及附件底盘系统悬挂系统汽车悬架、汽车天窗保险杆引擎盖发动机盖、遮阳板车窗车镜车牌架横向件
直拉杆,直拉杆球头,横拉杆,横拉杆内球头,横拉杆外球头,防尘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