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批评学.. 共51页51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4.41 MB
- 文档页数:51
第二节、艺术批评在艺术接受里,分两个层次,一部分是普通受众,有艺术鉴赏,它是审美再创造。
它是从第一文本到第二文本的转化,受众并不是无所事事,被动地去接受,而是发挥自己的审美创造能力,也就是说受众也像艺术家一样,也再创造美。
只不过艺术家是一次创造,受众是二次创造。
有些受众,由于鉴赏力有限,只能接受比较浅、套路化和模式化的东西。
最后只剩下感官词。
现在比较流行的词汇“包装”,原来用作商品。
现在在艺术行业中也讲究包装和炒作。
炒作的结果,是这个社会缺少更高层次的批评、鉴赏。
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要给受众接受。
普通受众受到专业知识的局限,不可能很深入的了解。
需要艺术接受的更高层次,专业人员来做艺术批评。
要指出艺术家合格与否,是不是一个好的艺术家,是不是在哗众取宠。
一件成功的艺术品究竟有哪些价值,有哪些普通受众还没有认识到。
批评家有义务把它揭示出来。
因为他对专业有了解,他可以在一个更大的坐标内为艺术作品定位,公众就不会盲从。
美国电影批评家的评论将直接影响观众对影片的关注度。
这个批评家被收买,一次两次可能没有被发现,一旦被发现,将是身败名裂的下场。
而在中国,批评家这个行业鱼龙混杂,批评家的脑袋里有了商品经济的意识,艺术批评变成了帮忙说好话的方式。
当代批评家丧失了批评的功能。
没有科学性质的批评,带来的将是灾难,是公众对批评丧失了信念。
所以。
我们在讲艺术批评时,要结合当代艺术批评的实际来讲。
批评家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应该承担什么要的社会功能和角色,而不是随波逐流、趋炎附势。
艺术批评是艺术接受的高级阶段,也是艺术生产的重要活动。
它是关于艺术作品的评价,在艺术作品传播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艺术鉴赏的性质与功能艺术批评是艺术接受的高级阶段,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性质、作用,有那些主要的批评样式、如何进行批评?(思考)说好是批评还是说坏是批评。
批评像皇帝批阅奏章一样,它力求按照批评的发展规律来进行批评。
这是衡量一个批评家有没有水平的标志。
《艺术批评学》一、艺术批评的涵义与特性艺术批评 (Arts criticism)是艺术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指根据一定的思想立场和美学原则,以艺术理论为指导,运用一定的批评方法,并依据一定的批评标准对艺术现象特别是艺术作品所作的理论上的鉴别、分析和评判活动。
艺术作品是艺术批评的主要对象,艺术批评同时也包括对艺术家、艺术运动、艺术思潮和艺术流派等所作的研究、认识和评价。
艺术批评与艺术批评学是一对相互连接的范畴。
艺术批评侧重于对艺术活动与艺术现象的批评实践,艺术批评学则是对于艺术批评实践的理论提升,以及对其本质、特性方法及一般规律的抽象和概括。
艺术批评属于艺术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艺术批评学则是一门纯粹的学科,它不应属于艺术活动中的一个具体的范畴。
艺术批评的对象是艺术活动,而艺术批评学的研究对象是艺术批评。
“批评”一词源于希腊文kritikos,基本含义是“辨识”和“论定”,即系统地研究一部艺术作品或一种艺术形式,对艺术作品进行描述、分类、分析、说明、论证和评判。
从广义上讲,艺术批评学是艺术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艺术批评活动的专门性学科。
艺术科学综合了人类人文价值和精神表现,是作为人类独立的知识领域而存在的,它既非自然科学也非社会科学,更符合人文学科的学科属性。
艺术科学主要由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等组成。
现代学科的划分出现了精细化和综合化的双重特征,今后,艺术科学的内涵还会扩展,会不断涌现具有交叉学科特点的新学科来。
艺术批评学是艺术科学中一门基础性和纲领性的学科,在总的艺术批评学理论的框架下,又可派生和细分出各门类艺术批评学来,如音乐批评学,美术批评学、戏剧批评学、影视批评学、舞蹈批评学、书法批评学等。
基于当代艺术理论对于艺术的阐释,文学也应包括在广义的艺术之内,但因文学在文化艺术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文学批评通常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
二、艺术批评的功能与价值(一)艺术批评的功能艺术批评的功能,是指艺术批评作为一种艺术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以及人文学科中的重要范畴,对于客体世界和社会所具有的作用和功能。
艺术批评艺术批评是在艺术欣赏的基础上对作品、作家及其他文学想象进行的理性分析和评价活动,是对作品的成因、内容、艺术成就以及价值等的客观揭示,意在促进艺术创作,引导艺术欣赏。
艺术批评的本质,是一种建立在艺术欣赏的基础上的理性分析活动。
也就是说,艺术批评是在艺术欣赏的基础上对艺术家、艺术品及艺术欣赏等艺术现象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批评的活动,是以艺术作品为核心进行的价值的评估活动,是对作品真、善、美价值的发现及其实现这些价值的方法、手段的深入分析。
艺术批评还涉及对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和创造道路的总结与分析,最终要形成对艺术家的进一步创作和欣赏者的欣赏活动具有影响的关于艺术现象的结论。
艺术批评活动自身也具有一定的特点,这几个特点主要表现了它的艺术性、学理性、客观性以及历史性。
艺术性。
艺术批评活动是对艺术现象的分析与评价活动,其目的是为繁衍艺术创造和艺术生产、引导艺术欣赏和艺术消费服务。
整个活动都离不开艺术。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对艺术作品进行的分析和评价活动都属于艺术批评活动。
事实上很多文学艺术作品不仅是艺术批评者所研究的对象,也是其他理论研究领域研究者所研究的对象。
因此,以形成非艺术领域的结论为目的的批评活动都不是艺术批评活动。
学理性。
艺术批评是以一定的艺术理论和美学理论为衡量的准则来对作品进行评价分析,因此这一活动与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感性化色彩不同,它是一个学理性的研究活动。
艺术批评以艺术作品为最重要的对象,对艺术家研究也是因为他与某个作品的关系而研究他的。
在对作品的批评中,批评家必须要使用科学研究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其大致与逻辑学中的三段论相当。
这种固定的思维套路虽然古板,但却是艺术批评不得不遵守的基本规范,否则艺术批评就无法对作品的价值进行判断。
客观性。
艺术创造与艺术欣赏都是主观的,艺术批评虽然是以批评家自己的欣赏经验为基础的,但是他必须尽可能地将自己欣赏活动中的偏见去掉,揭示作品所具有的客观意义。
而,一个好的批评家会有一个尽可能完善的标准来全面衡量艺术作品的成就,既要看到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好的一面,注意细节,客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