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多药肺结核规范诊断与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12
耐多药肺结核防治管理方案耐多药肺结核指结核病患者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经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证实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两种主要抗结核药物耐药。
耐多药肺结核是目前结核病控制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其治疗难度大,治疗时间长,传播风险高,公共卫生危害大。
为了有效应对日益严峻的结核病耐多药形势,规范我市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治疗和管理,根据《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原卫生部令第92号)、《耐多药肺结核防治管理工作方案(X)》、《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X)》和《X耐多药肺结核防治管理规范》,制定本方案。
一、机构职责(一)领导机构市卫计委负责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我市耐多药结核病防治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
加强对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工作实施情况的监控和评价,不断总结经验,研究解决问题,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
(二)业务机构在市卫计委及各县(区)卫计局的领导和协调下,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具体负责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各级业务机构职责如下:1.市级(1)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负责落实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随访管理;按照属地管理,组织协调定点医疗机构开展耐多药肺结核发现、登记报告、追踪等工作;负责对县(区)相关机构和相关人员的培训。
(2)市级结核病定点医院X医院:负责本医院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的耐药检测及各县(区)传统药敏和线性探针检测;负责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全程治疗管理,包括住院治疗管理和出院后的随访复查;负责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登记报告及相关报表的填写;负责患者住院期间的感染控制。
X市人民医院、X市X中心医院:负责本医院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的耐药检测及登记和报告。
(3)市卫生监督所。
依法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医疗卫生机构耐多药结核病感染控制、疫情报告、病人管理等方面进行有效监督并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
2.县(区)级。
(1)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路径版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的疾病已经逐渐得到有效地控制和治疗。
然而,单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挑战。
肺结核的复杂性和多发性使得治疗方案复杂且耗费时间和代价高昂。
为了更有效地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例,许多医疗机构采用了临床路径版治疗方案。
耐药结核病是指一种耐药菌株引发的结核病。
耐多药肺结核则是指对常规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耐药的肺结核。
耐多药肺结核表现出来的症状和普通肺结核类似,包括咳嗽、咳痰、胸痛、发热、消瘦等。
与传统的肺结核治疗方案相比,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更加困难和昂贵。
治疗过程常常需要持续几个月到几年,且许多常规药物的效果不佳。
传统的肺结核治疗方案通常使用一些广谱抗菌药物,例如异烟肼和利福平等。
这些药物对普通的结核菌十分有效,但是在耐药菌株出现的情况下,则需要使用诸如万古霉素和利福喹酮等高剂量和毒性更强的抗菌药物。
这些药物使用过程中常发生肝脏、肾脏和神经系统等多器官毒性反应,成为治疗过程中的重要限制因素。
另外,临床路径版治疗方案中的可替代药物等资源也显得不足。
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路径版治疗方案通过根据医疗机构的特殊情况对治疗方案进行个性化的优化和操作规范的把控,降低了治疗中的风险和失误率。
该方案通过前期严密的病人评估和分类,完成耐药结核菌株的鉴定,采用药物浓度监测实现个性化调整药物和剂量扩散,严格控制用药时间和间隔,保证疗效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毒副作用的发生。
临床路径版可以提供不同的治疗方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组成治疗小组,确保病人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临床路径版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许多医疗机构已经将其作为标准治疗方案,并将其用于实际的病例诊断和治疗。
通过该方案,医生可以更加专业、系统地对患病病人进行治疗,增强了医生对该类疾病的敏感度和严谨性,提高了治疗效率和患者的生存机会。
总之,耐多药肺结核作为一种难以治疗的疾病,仍然需要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来弥补传统治疗的不足。
.耐多药肺结核防治管理技术规范(2014 年版)耐多药肺结核是指结核病患者感染的结核杆菌体外被证实至少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具有痰菌阴转慢、传染期长、诊断治疗和管理复杂、治疗费用较高和不良反应多等特点,已日益成为危害人群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规范我省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预防控制工作,根据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卫生部医政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和《耐多药肺结核防治管理工作方案》,制订本技术规范。
一、患者筛查(一)筛查对象耐多药肺结核的筛查对象主要是涂阳肺结核患者,包括新涂阳和复治涂阳患者。
重点关注以下 5类高危人群:1、慢性排菌患者或复治失败患者;2、密切接触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涂阳肺结核患者;3、初治失败患者;4、复发与返回的患者;5、治疗 3个月末,痰涂片仍阳性的初治涂阳患者。
(二)筛查方式1、肺结核患者筛查方式肺结核患者到具备痰培养能力的医疗机构/ 疾控中心(结防机构)就诊,由上述机构对其进行痰培养检测,一周内将阳性培养物运输至设区市疾控中心(结防机构) / 耐多药肺结核定点医疗机构结核病实验室,进行药敏试验。
不具备痰培养能力者,将阳性痰标本七天内运输至设区市疾控中心(结防机构)/ 定点医疗机构的结核病实验室,进行痰培养和药敏试验。
2、密切接触者筛查方式定点医疗机构和 / 或县级疾控中心(结防机构)应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家庭成员、同学和同事等有肺结核可疑症状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痰涂片检查,如果确诊为涂阳肺结核患者,再进行痰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检测。
(三)考核指标以设区市为单位,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筛查率达60%。
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筛查率=痰培养的人数 / 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数 *100%。
二、患者诊断(一)可疑者登记痰标本和阳性培养物的送检单位,将耐多药肺结核筛查可疑者的相关信息填写在“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痰标本 / 菌株送检表”(见附表 1)上,并将送检表于 3 日内交至痰培养和药敏试验检测单位。
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方案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方案引言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是指对传统治疗方案中两种最重要的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和利福平出现耐药的结核病菌株。
MDR-TB的治疗相对困难,需要使用更多药物组合,治疗周期更长。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方案。
背景耐多药肺结核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数据,每年有超过50万人被诊断为耐多药肺结核,治愈率相对较低。
因此,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治疗方案药物选择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需要使用更多的抗结核药物,常规治疗方案中的异烟肼和利福平已无效。
根据耐药情况,以下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案的药物组合选择:1. 第一线药物:- 吡嗪酰胺(Pyrazinamide)-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布匹地酸(Bedaquiline)- 胺硫脒(Amikacin)2. 第二线药物:- 乙胺丁醇(Ethionamide)- 氨硝西林(Amoxicillin)- 氟哌酸(Levofloxacin)- 粒可酮(Linezolid)治疗方案与疗程根据各个药物的特点和临床实践,通常推荐的治疗方案如下:- 治疗方案: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的多药耐药肺结核治疗方案(Standardized treatment regimen for MDR-TB patients)- 疗程:治疗总时长为18-24个月治疗过程管理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管理和监测工作,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1. 收容隔离:患者应住院或在指定的隔离区进行治疗,以减少传播风险。
2. 药物监测:定期监测药物血药浓度和相关的生物学指标,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3. 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定期检查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和视力等,以及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耐药肺结核的治疗方案第1篇耐药肺结核的治疗方案一、背景耐药肺结核是我国公共卫生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由于不规范治疗、药物不良反应等原因,部分肺结核患者出现对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进而发展为耐多药肺结核。
耐多药肺结核具有治疗周期长、疗效差、死亡率高等特点,给患者及社会带来严重负担。
为确保患者得到有效治疗,降低耐药传播风险,制定一份合法合规的耐药肺结核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二、目标1. 提高耐药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2. 规范耐药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减少耐药传播。
3.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负担。
三、治疗方案1. 诊断(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病程、用药史、治疗经过等。
(2)临床检查:进行全身检查,重点关注呼吸系统症状及体征。
(3)实验室检查:开展痰涂片、痰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等检查,明确耐药情况。
(4)影像学检查:胸部X光片或CT检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2. 治疗原则(1)早期、联合、规律、全程、个体化治疗。
(2)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
(3)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重视辅助治疗,提高患者免疫力。
3. 治疗方案(1)初治耐药肺结核:① 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治疗2个月。
② 巩固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治疗4个月。
(2)复治耐药肺结核:① 强化期: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治疗3-6个月。
② 巩固期: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治疗12-18个月。
4. 药物不良反应处理(1)定期监测肝功能、肾功能、视力等指标。
(2)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停药。
(3)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免疫力。
5. 随访与评估(1)治疗期间,每月随访1次,评估患者病情、药物不良反应及治疗依从性。
(2)治疗结束后,持续随访2年,评估患者复发风险。
四、总结本方案针对耐药肺结核患者,遵循早期、联合、规律、全程、个体化治疗原则,结合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路径(2019年版)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1.耐多药肺结核2.单耐利福平肺结核3.疾病编码(ICD-10:A15.0、A15.1)。
以上病例均为第一诊断。
如有严重合并征或并发症者不宜进入临床路径。
可根据病情选择个体化治疗。
(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防痨协会《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15年版)》,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版《耐药结核病规划管理指南伙伴手册》等。
1.临床症状:可出现发热(多为低热)、盗汗、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
部分患者可无临床症状。
2.体征:可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呼吸音减低或粗糙、肺部啰音等。
轻者可无体征。
3.影像学检查:显示活动性肺结核病变特征。
4.痰液检查:①传统表型检测包括固体培养+药敏实验、液体培养+药敏实验;②基因检测包括GeneXpert、溶解曲线、基因芯片法等。
通过上述检测证实为利福平耐药 (RR-TB)、至少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 (MDR-TB或XDR-TB)。
对耐药高风险患者,如痰菌阴性可使用支气管活检或灌洗液获得耐药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中国防痨协会《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15年版)》,WHO2018年《耐多药/利福平耐药治疗指南更新版》等。
1.耐多药结核(MDR-TB)的药物治疗原则:(1)充分考虑患者既往用药史以及当地耐药结核病流行状况;(2)根据药敏结核尽可能保证方案中有4种以上有效药物。
前6个月的方案中需选用至少4种可能有效的药物,之后至少为3种药物;(3)根据体重确定药物的剂量;(4)每天服用抗结核药物;(5)如使用注射剂,至少使用6个月,或痰菌阴转后至少4月;(6)建议长程治疗疗程为18-24个月,并根据患者治疗效果予以调整。
(7)使用贝达喹啉方案的疗程参照NDIP扩展项目流程。
(8)考虑患者经济因素、注射剂能否执行等因素,通过知情同意制定可行方案。
2.耐多药结核(MDR-TB)推荐治疗方案:(1)MDR-TB短程方案:4-6Am(Cm)-MFx(Lfx)- Pto -Cfz –Z-H高剂量-E/5Mfx(Lfx)- Cfz-Z-E①短程化疗方案推荐用于未接受二线药物治疗或治疗不超过1个月的MDR-TB或RR-TB 患者。